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教案新人教版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5课《藤野先生》教学课件 (共33张PPT)
鲁迅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年)是我国伟大的
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 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作品有小说 集《彷徨》《呐喊》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
写作 背景
写作背景
《藤野先生》是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风筝》《社戏》之后的 又一篇鲁迅先生的经典著作,是《朝花夕拾》里颇受鲁迅先生本人青睐的一篇散文。该文回忆 了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期间,藤野先生不受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真诚而严谨地教育和指导 鲁迅先生学医的几件事。怀着感激的心情,鲁迅先生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 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如实记录了自己从“学医救国”到“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表 达了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两个伟大的人和一篇深沉而不乏人情味的文字,是本文的魅力 所在。本文承记叙文之形式又兼具鲁迅先生的沉郁隽永的文字风格,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融入 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还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注意品味含义 丰富的语句。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走近鲁迅,了解藤野先生,感受两个来自不同 国籍,有着不同身份与别样追求却同样让人仰视和崇敬的伟大人物。
⑤那是三年前的事。当他把头条鱼扔进身侧土筐里,转瞬,鱼就被一只老狼叼走了。那老狼一瘸一瘸的, 跑起路来歪歪扭扭,海子爷很快就追上了。他惊诧了:这老雪狼竟是他多年前的“冤家对头”——当年被人们 围剿后逃脱的那只母狼。海子爷还清晰地记得,它和一只公狼被大伙围剿到天海子边,公狼为保护它而掉进天 海子的那一刹那,它惨烈的嚎叫。想到这,海子爷盯视片刻,挥挥手说,你走吧!老雪狼低垂的雪色长尾冲海 子爷摇了摇,咬着鱼蹒跚而去。海子爷一直目送着它回到天海子边沙崖下的那个洞穴,他终于相信了母狼一直 守着天海子的传说。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课件(共36张PPT)
字音词意
挟(xié) 顿挫(cuò) 匿名(nì) 教诲(huì) 杳无消息(yǎo)
绯红(fēi) 宛如(wǎn) 畸形(jī) 不逊(xùn) 诘责(jié) 凄然(qī) 油光可鉴(jiàn) 深恶痛疾 (wù)
字音词意
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诘责:责问。
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问题探究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来加强肯定,说
明“他们”无一例外地是这样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 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问题探究
(3)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虽然他的 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为中国与为学术,既是藤野爱护鲁迅的出发点,也是他 们师生之间产生友谊的基础。一位善良正直的日本学者能如 此同情和尊重一个“弱国”学生的抱负,并且持着同情的态 度,这就是非常值得敬仰的跨越国界的没有民族偏见的崇高 品质。
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 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 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极端憎恶的感情。
问题探究
2.请同学们再从文章的其它地方找出饱含作者强烈思想感情 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 (1)“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
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 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的志向,弃医学文的 决心。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 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问题探究
(4)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 意思?结合积累拓展比较修改稿与原文的区别,体会这句话 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课件 5《藤野先生》课件(53张PPT)
2、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来解释呢?你怎样 理解? 作者用“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来解释。 作者受到的优待,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友好。 而作者感到的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友好,而是“物以 希为贵”,作者以诙谐的口气猜测在仙台受“优待” 的原因,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 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 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 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自第 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 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 拾》《呐喊》《彷徨》《华盖集》 《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我们先前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从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 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时间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 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求学,本想 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 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 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 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 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 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 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 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歌颂没 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 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结构、 线索。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 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 心和爱国热情。 4、分析部分含义深刻的语句。
检查预习 绯红
yù gěng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课件新人教版
写作背景 1904 年 9 月至 1906 年 3 月,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 专科学校求学期间, 讲授解剖学的藤野先生任鲁迅所在 年级的副年级长,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对鲁迅多有关 照,被鲁迅视为恩师。1924 年 5 月至 1926 年 8 月,鲁 迅在北京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二十一号居住时,在住 房的东墙上悬挂着藤野先生的照片。1926 年 10 月 12 日,鲁迅在厦门大学写下《藤释
傲慢无礼 不逊: 。 匿名 :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适值:正好遇到。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 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好意难却:善良美好的心意难以拒绝。
杳无消息:形容一点儿消息也没有。杳,远得不见 踪影。 深恶痛疾:形容对某人某事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恶,厌恶。疾, 痛恨 。深、痛,形容程度到了极点。
D.作者在文章开头生动地描述“清国留学生”梳 辫子的细节,在辫子上大做文章,是因为男人梳辫子不 伦不类,作者看不惯,况且日本男人不留辫子,中国留 学生应入乡随俗,否则给中国人丢脸。
【解析】D 项对于“清国留学生”梳辫子的细节应 体现作者对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厌恶。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 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 求(A)他们 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 .. 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 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瞥 见(piě) 掌 故(zhǎnɡ) 发髻 (jì) . . . D.顿挫 (cuò) 凄 然(qī) 厌恶 (wù) 细菌 (jùn) . . . . 【解析】B 项应为“解剖 (pōu)”;C 项应为“瞥 见 . .
(piē)”;D 项应为“细菌 . (jūn)”。
语文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5藤野先生》课件公开课(25)
藤野先生
亳州市谯城中学 谢双枝
课文标题 藤野先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 二 单元第 5 课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本文 的明线,即回忆藤野先生。 作者是怎么评价藤野先生 的?
课文标题 藤野先生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 二 单元第 5 课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 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 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 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 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如何理解“小而言之”和大而言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 单元第 课
爱国思想 不仅作为本文 的暗线贯穿全 文,也贯穿了 鲁迅先生的一 生。
课文标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 单元第 课
1.鲁迅先生为什么去日本? 2.鲁迅先生为什么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3.鲁迅先生去仙台的路上为什么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 4.鲁迅先生为什么认为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是因为“物以稀 为贵”,并自比白菜和芦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鲁迅先生看完影片之后为什么决定弃医从文?
课文标题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 单元第 课
1.医学救国
2.“无非”表达对东京的失望之情。 用反语和讽刺表达对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生活的厌 恶之情
3. 关于“日暮里”,顾名思义,含有“日暮途穷”的意思。处在异国他乡的鲁迅, 路过此地,必然联想到正处在“风雨如磐”中的祖国,因而才留下深刻的印象。鲁迅 回国后,国家仍受宰割,人民依然遭殃,他曾在《彷徨》的扉页上题了屈原《离骚》 中“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表示了对祖国前途的十分关切。。 至于“水户”,是明末遗民朱舜水客死的地方。朱舜水是浙江余姚人,明亡后,不 肯为清政府效劳,去日本讲学,力图复明,百折不挠,“自誓非中国恢复不归”,以 致老死异国。鲁迅对他很敬仰。后来,鲁迅有一次去东京,特意在水户下车,瞻仰了 朱舜水的遗迹,弄得几乎付不出钱。由此可见,鲁迅对水户的地名有深刻的印象,是 他具有强烈的反对满清统治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表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课件新人教版
字词全解
• 1. 烂熳(màn):颜色鲜明而美丽。现在写作 “烂漫”。
• 2. 绯(fēi)红:鲜红。绯,红色。 • 3. 油光可鉴(jiàn):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 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 4. 标志: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字词全解
• 5. 相干(gān):相互关联或牵涉;有关联(多用 于否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 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902年4 月,鲁迅到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 日语。1904年人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在此 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情 谊。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人手,挽 救民族危亡。20年后,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御用 文人的迫害下,离开北京,去往厦门。1926年 10月12日,鲁迅在厦门大学写了这篇文章,作 为对藤野先生的永久的怀念。
• 2.主题归纳 • 这篇叙事散文通过对作者在日本留学 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的回忆, 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 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 者对藤野先生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以及要 同反动派战斗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 义精神。
• 3.写作特点 • (1)双线并行,记叙有序。 •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 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 中心组织材料。 开头写在东京的生活(这 是作者去仙台的缘由,由此成为藤野先生 的学生),接着写初到仙台受优待(衬托 藤野先生),再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 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接下页)
5 藤野先生
目标导航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主旨。 (重点) •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 征刻画人物形象,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 手法;学习双线并行的结构方法。(难点) • 感悟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 高贵品质;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培养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藤野先生课件新人教版
2.“实在标志极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 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标致极了”是反语,就是说反话,意为 丑陋极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进行无情嘲讽,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懑和不愿与他们为伍的情感。
3.第1段中运用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细节描写作用分析法。“盘”“油 光可鉴”“扭几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清国留学生 精心摆弄辫子,不以为丑,反以为美的丑态。表达了 作者对缺乏民族自尊,不思进取的清国留学生辛辣的 讽刺。
写“我”离别藤野先生后对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36-38):
第一部分(1-3)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在文 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无非”是“只不过,不外乎”的意思,表露出对东 京的失望之情。“这样”指下文中中国留学生的种种堕落行径, 表达了作者对东京中国留学生浑浑噩噩的生活的愤懑和厌恶之 情。第一句领起下文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堕落、不求上进生活 的描写,为后面写自己离开东京埋下伏笔。
令人心忧啊。 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9.抑扬顿例挫句::某科技公司最近推出了与人类似、用 胶皮声带说话的机器人,声音抑扬顿挫,显 得非常亲切。
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10.凄然:正好遇到。 11.适值:非常厌恶、痛恨。 12.深恶wù痛例疾句::对于日本安倍政府不断美化侵略、
为军国主义招魂的行径,我国广大民众无
《藤野先生》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部写分作(者1在-3东)京:的见闻和感受,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写“我”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分别。 第二部分(4-35):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阅读 5 藤野先生》优质课课件_8
布置作业
1 抄写读读写写两遍。 2 整理课后思考探究一,二题,预习第三题。
合作探究 1 阅读11—35段,看看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试试
拟个小标题)?并体会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 求实精神
没 正治有 直学民 热严族 诚谨偏
见
写作启示: 抓住生怀有什么感情?引用课 文内容简要回答。
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 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 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 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 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检查预习
读一读,写一写
fēi
piē
jì yì
整体感知
1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 时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 在哪里(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2 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
整体感知 1 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
学时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 生在哪里(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 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整体感知
2 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
藤 (1-3) 在东京
野 先
(4-35)
在仙台
生
(36-38) 离开仙台之后
合作探究
1 课文11—35段具体写了哪几件事(拟小标 题),并体会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
2 作者对藤野先生怀有什么感情?引用课文内 容简要回答。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藤野先生》课件 新人教版
整体感知
文中写了“我”在东京的哪些见闻?
清国留学生 赏樱花、学跳舞
去仙台途中的哪两个地名给“我”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日暮里、水户
到仙台后“我”受到了怎样的优待? 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
的食宿操心。
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学校 鲁迅当年上课的教室
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 三年土牢,多次严词拒绝敌人的劝降。一天, 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 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 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 “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 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 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 慨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 心弦的《正气歌》。
第二层(6—23):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并通过 写藤野先生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24—31):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激 发“我”的爱国热情。
第四层(32—35):“我”离开仙台与藤野先生 依依惜别。
第三部分(36—38):“我”离开仙台后对藤 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 “我”的激励与鼓舞。
2019/5/28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5/28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 后复习30分钟。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藤野先生课件 新人教版
5 藤野先生
一二三四
一、字音字形 绯.红(fēi) 发髻.(jì) jī(畸)形 匿.名(nì) 教诲.(huì) piē(瞥)见
油光可 jiàn(鉴)
解剖.(pōu) 不逊.(xùn) jié(诘)责
杳.无消息(yǎo) 深 wù(恶)痛疾
一二三四
二、重要词语 1.绯红:鲜红。 2.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 照人。 3.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4.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泛指事物发展不正常,偏于某 一方面。 5.不逊:傲慢无礼。 6.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7.诘责:责问。 8.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9.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10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 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他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人性的阴暗与 旧礼教“吃人”的本质,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主要作品有小说 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 文集《热风》《华盖集》《坟》等。
一二三四
四、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的是作者于1902年4月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 时的生活片段。写作时间是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20年后的1926年 10月12日。这一年发生了“三一八”惨案,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 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及其帮凶——某些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 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 情感,歌颂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课件新人教版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3
谢谢欣赏!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4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课件ppt版本
第一部分:1--3 见先生前,在东京的见闻。 相识
第二部分:在仙台与先生 相处
4--35
离别
第三部分: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36--38
作者用怎样的手法写在东京见到什 么?听到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作者抓特征运用比喻、夸张、反语等修辞 写在东京看到了中国留学生“成群结队” 地赏樱花,听到了中国留学生吵闹“响得 震天”,“污浊”,“油光可鉴”,1、 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视和反感。2、 表露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3、为下 文离开东京“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 笔。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 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 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鲁迅
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 1906年留学日本的生活片段。鲁 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 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 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 原因。
检查预习,理清文章段落结构 。
“我”与藤野先生的相处又写了哪几件事?
1、添改“我”的讲义 2、纠正“我”的解剖图 3、关心“我”的解剖实习 4、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况
选用典型事例叙事
品味对话 走进人物
读一读对话 想一想品质 说一说见解
品味对话 走进人物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一丝不
苟
没
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循循 正 治 有 善诱、尊重科学 直 学 民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裹脚
真诚关怀、热 认真求实情的精神
热 诚
严 谨
族 偏 见
严谨的治学态度
弃医从文的原因
受极看
祖匿
到大电
国名
严震影 重动事
爱
的信 尊事
挫,件
严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藤野先生教案新人教版课件
【导学目标】
1.了解文章围绕中心取材,以时间为顺序,明暗两条线索相结合进行记叙的特点。
2.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联系背景深刻理解文中含义隽永的语句,解读本文的主旨。
4.学习藤野先生高尚品格,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
教学方法指导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回忆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
老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
但鲁迅曾说过“在我所认为我之师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个日本人——藤野先生。
那藤野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什么让鲁迅如此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吧!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
..(xùn)
.....匿名
....不逊
....
..(nì)
.....发髻
..(fēi)
..(jì)
....畸形
..(jī)
诘责
..(piē)
.....瞥见
.....深恶痛疾
....(wù)
....
....杳无消息
..(jié)
....(yǎo)
.....喝采
..(hè)
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绯红:鲜红。
宛如:好像。
标致: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畸形:不正常的形状。
不逊:傲慢无礼。
逊,谦逊。
匿名:不具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诘责:责问。
托辞:找借口。
适值:正好遇到。
杳:这里指音讯或形影消失。
瞥见:很快地看一下。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常写作“深恶痛绝”。
3.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首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的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有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等等。
4.背景介绍
鲁迅1902年留学日本,在补习日语的同时,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于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
1909年,由日本回国,鲁迅先生在仙台学医时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惜别藤野先生,在与藤野先生阔别20年后,鲁迅先生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