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合集下载

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一般来说观察力强的孩子绘画水平相对高一些,因此,教师应通过多种渠道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扩大其知识面,帮助幼儿积累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

平时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总结其特点,并进行合理想象,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如在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小树叶,不仅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小树叶的颜色、形状,而且还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于是有的幼儿说:“梧桐树叶像猫头;”有的幼儿说:“枫叶像金鱼尾巴;”有的幼儿说:“银杏叶像蝴蝶翅膀等。

”由于幼儿的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画前的仔细观察,可以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使幼儿的画面内容丰富多彩。

如在意愿画“桃花开了”活动之前,组织幼儿去游玩桃园,幼儿们一到桃园,看到满山的桃花都高兴地叫了起来,“真漂亮啊!”“太美了!”这时,教师便抓住时机引导幼儿欣赏感知,“你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有的说:“我看到了好多好多的桃花!”有的说:“我看到了远处的山,山上还有好多树,但看上去灰灰的,”接着,教师便引导孩子具体观察看清楚树上只有花没有叶,又建议孩子们去捡几朵桃花,观看桃花的形状、颜色,最后,教师请大家闭上眼睛闻一闻桃花的香味,孩子们陶醉在欣赏桃花带来的愉悦之中……,在随后的创作中,孩子们有的画的是一棵大大的桃树,上面开满了各色的桃花;有的画的是一幅桃花山的全景图;有的则画了自己在检桃花的情景。

2.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多组织幼儿欣赏美术作品,以提高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的,色彩鲜艳的、形象鲜明的、线条清晰、明朗的、具有形式美的作品。

如凡高画的向日葵,徐悲鸿画的奔马图,柯罗的梦特芳丹的回忆,京剧脸谱,大碗岛的星期等等都是非常好的欣赏材料。

如在欣赏富有想象的抽象作品西班牙著名画家米罗的“人投鸟—石子”活动中,孩子们在欣赏时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

有的孩子说:“这幅画说的沙滩上有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看到一只小鸟叽叽喳喳叫,就投了一颗石子。

幼儿物体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幼儿物体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幼儿物体画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指导策略可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下面我们将就幼儿物体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进行探讨。

一、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在物体画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

具体的做法包括:1. 创建良好的环境:在教室中设置丰富多彩的物体和图片,让幼儿充分感知周围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表扬鼓励:及时表扬幼儿的努力和成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

3. 激发学习动机:通过讲故事、观察图片等形式,激发幼儿对画画的兴趣,引导他们愿意参与物体画活动。

二、引导观察物体在物体画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物体,包括外形、颜色、纹理等方面,这对于幼儿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具体的指导策略包括:1. 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关于物体的问题,比如“这个物体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它的颜色有哪些?”“它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物体。

2. 示范观察: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物体进行示范观察,教幼儿如何观察物体的细节,引导他们学会用眼睛去发现事物的美。

3. 鼓励描述: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描述他们观察到的物体特征,比如“它是圆形的”“它是红色的”等,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三、引导绘画表达在观察物体之后,幼儿需要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物体的理解和感受。

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指导策略至关重要,具体包括:1. 示范绘画: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绘画示范,展示如何将观察到的物体特征表现在纸上,让幼儿学会如何运用画笔和颜色。

2. 提供范例: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物体的图片和绘画作品作为范例,让幼儿观察,并尝试模仿,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鼓励表达: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物体的感受和想象,不要过多干预幼儿的绘画过程,让他们自由发挥。

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幼儿绘画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绘画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是幼儿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

在幼儿绘画指导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幼儿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个性特色、缺乏创造力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加以解决。

问题一:幼儿绘画水平参差不齐幼儿的绘画水平受到个体差异和发展特点的影响,因此难免会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差异化指导:针对不同幼儿的绘画水平和兴趣,采取差异化的指导方式,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适宜的指导和帮助。

对于绘画水平较高的幼儿,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和创意性的绘画任务,激发其绘画兴趣和创造力;对于绘画水平较低的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游戏等方式培养其绘画基本功和兴趣。

2.鼓励互助合作: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学习、互助合作,让绘画技巧和经验在学生之间自由交流和分享,提高绘画水平。

3.个性化评价:对幼儿的作品进行个性化评价,鼓励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表达方式,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肯定和鼓励。

问题二:幼儿绘画缺乏个性特色在绘画指导过程中,有些幼儿的作品缺乏个性特色,难以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意识和创造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主题:提供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和主题,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验进行自由创作。

在绘画活动中,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颜料、纸张、画笔等,同时引导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创作。

2.开展绘画比赛和展览:通过开展绘画比赛和展览等活动,鼓励幼儿展现个性特色和创造力,激发其绘画的潜能和热情。

3.关注幼儿的情感表达:在绘画指导中,注重关注幼儿的情感表达和内心世界,鼓励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呈现出个性特色的作品。

1. 提供创造性启发:在绘画指导中,给予幼儿充分的创造性启发,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想象空间中获取灵感,创作具有想象力和独特性的作品。

2. 提倡自由探索:鼓励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自由地探索和实验,放弃传统的画法和观念,尝试新的表现方式和材料,培养其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指导策略一、引言美术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还能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然而,在指导幼儿园美术活动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些策略,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教育的实施效果。

二、培养幼儿的兴趣在进行美术活动之前,我们应该先激发幼儿的兴趣。

可以通过向幼儿介绍一些有趣的艺术作品、故事或者实地参观艺术展览来引发他们的兴趣。

同时,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题材,如动物、植物、节日等,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投入到美术创作中。

三、提供多样的材料和工具为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我们应该提供多样化的美术材料和工具。

除了常见的画笔、颜料、纸张外,还可以准备一些不同质地的材料,如沙子、贴纸、丝带等,让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和尝试。

四、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不是追求完美的作品。

因此,在指导幼儿创作时,要强调过程的重要性,让幼儿能够享受到创作的乐趣。

同时,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要注重鼓励和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造力,而不是过分关注作品的外观。

五、组织团体活动除了个体创作,团体活动也是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重要途径。

可以组织幼儿一起进行绘画、剪纸、拼贴等活动,让他们能够相互交流、合作和分享,从中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与其他学科结合美术活动不仅仅是单独的艺术课程,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育的综合效果。

比如,在进行绘画活动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描绘自然界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在进行手工制作时,可以让幼儿学习数学的概念和操作技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

七、展示作品和分享经验美术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分享自己的经验。

因此,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应该给予幼儿展示和分享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借此机会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

八、家园合作我们还需要与家长进行密切的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美术发展。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幼儿园中班的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的重要环节,通过观察和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和艺术素养。

下面是针对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的建议。

一、观察幼儿的绘画发展阶段幼儿的绘画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了解幼儿所处的发展阶段,可以为绘画指导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

1. 初期阶段:幼儿的绘画主要是通过乱涂乱画来表达,习惯性地涂抹色彩,并且不太注重细节。

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可以鼓励他们多接触各种颜料和绘画工具,让他们放松自由地画,同时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自己的绘画作品。

2. 建构性阶段:幼儿开始尝试画出人物和物品的形象,但线条和形状还比较简单。

针对这一阶段的幼儿,可以通过示范和指导引导他们练习画简单的线条和形状,并且鼓励他们用直线和弯曲线条表示物体的轮廓。

3. 自由发展阶段:幼儿的绘画能力逐渐成熟,能够画出比较完整的人物和物品,注重颜色的搭配和细节的表现。

在这一阶段,可以给幼儿提供更高难度的题材和绘画技巧的指导,同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观察幼儿的绘画习惯和表现方式通过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习惯和表现方式,可以了解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和喜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1. 绘画习惯: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是否有固定的习惯,比如涂鸦、填色、画人物等,了解幼儿对不同绘画活动的偏好,可以为指导提供参考。

2. 表现方式:观察幼儿在绘画中表现出的个性和情感,比如画人物时是否注重表情和动作等,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可以引导幼儿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观察幼儿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观察幼儿在绘画中的技巧和表现能力,可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鼓励。

1. 技巧观察:观察幼儿在绘画中使用的绘画技巧,比如颜色的搭配、线条的运用等,发现幼儿的不足之处,并给予相应的技巧指导。

2. 表现能力观察:观察幼儿在绘画中表现出的创造力和艺术性,比如构思能力、色彩感知能力等,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可以给予个别化的鼓励和指导。

幼儿园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指导策略的目标幼儿园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旨在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感知发展、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通过开展各类绘画活动,帮助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思维和态度,提升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

指导策略的理论基础与原则指导幼儿园绘画活动应基于以下理论基础和原则:1.综合发展理论:绘画活动应综合考虑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促进全面发展。

2.幼儿发展阶段理论:绘画活动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阶段,合理设置绘画任务和要求。

3.儿童美学理论:绘画活动应关注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启发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4.个别差异理论:绘画活动应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特点,灵活调整任务和指导方式,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和原则,可以制定以下指导策略:1. 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和场景•提供多种颜色的纸张、颜料、画笔等绘画材料,满足幼儿的不同表达需求。

•绘画场景设计要充分考虑环境氛围、光线和布置,创造出良好的绘画氛围。

2. 引导观察和感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感知身边的事物、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组织绘画活动前,可以进行一些观察、描述和表达的练习,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绘画灵感。

3. 提供范例和激发想象•提供绘画范例,展示不同艺术风格和绘画技巧,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

•鼓励幼儿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不拘泥于模仿,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4. 组织集体和个别指导•组织集体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促进他们的互动和艺术创作。

•在个别指导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提供更个性化的绘画任务和指导,发现和引导幼儿的潜能。

5. 定期展示和评价•定期组织绘画作品展示,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

•在评价绘画作品时,要注重价值取向的引导,鼓励幼儿注重过程和创造,而非结果,培养他们对绘画的持续兴趣。

6.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将绘画活动与其他学科(例如语言、数学、科学等)有机结合,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幼儿园教育中的绘画教学策略

幼儿园教育中的绘画教学策略

幼儿园教育中的绘画教学策略绘画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有效地进行绘画教学,教师需要采用一些策略来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创作。

一、培养绘画兴趣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优美的绘画作品、讲述有趣的绘画故事等方式,吸引幼儿的关注。

同时,创设绘画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确保幼儿可以随时进行绘画活动,并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二、提供多样化的材料与工具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如彩色笔、水彩、粉笔、油画棒、颜料等。

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让幼儿选择,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工具和材料组合。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三、引导观察与表达绘画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通过绘画将观察到的事物呈现出来。

例如,在校园里散步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注意花草、树木等,然后让他们回到教室进行绘画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和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想。

四、鼓励自由创作在绘画教学中,鼓励幼儿进行自由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主题或启发,但应尊重幼儿的选择和创作方式。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赞扬和肯定幼儿的努力和成果,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尝试。

五、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绘画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

例如,可以通过绘画教学来帮助幼儿学习数学概念,比如形状、大小和数量等。

同时,绘画还可以与语言教学相结合,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情感。

六、家园合作绘画教学不仅应该在幼儿园内进行,还应该与家庭进行合作。

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在家里与孩子一起进行绘画活动,分享他们的作品和创作过程。

通过家园合作,可以加强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中的绘画教学策略是多样而灵活的。

通过培养兴趣、提供材料与工具、引导观察与表达、鼓励创作、与其他学科整合以及家园合作,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绘画体验,并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幼儿绘画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绘画,幼儿可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幼儿绘画指导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幼儿们在绘画中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就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个性化指导在幼儿绘画指导中,很多老师往往采用统一的画图模板和范例,导致幼儿缺乏个性化的创作空间。

幼儿的绘画作品往往缺乏独特性和个性,无法真正展现他们的思想和表达能力。

2. 缺乏深度的引导和启发在绘画指导中,很多老师只注重幼儿的作品成品,而忽略了绘画的过程。

他们往往只关注幼儿绘画的外在表现,而忽略了对幼儿内心世界的深度引导和启发,导致幼儿缺乏自由表达的机会和空间。

3. 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很多绘画指导过程中,老师只是简单地提供一些题材或主题,却很少与幼儿进行生活实际的联系。

这样一来,幼儿的绘画作品往往缺乏生活的渗透和表现,无法让观众真正感受到幼儿的思想和情感。

二、策略在幼儿绘画指导中,老师应该注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创作欲望,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和个性化的指导。

可以采用鼓励幼儿自由发挥、自由选择绘画题材等方法,引导幼儿从内心深处发掘自己的表达欲望,培养他们的独立创作能力。

在绘画指导中,老师应该注重幼儿的绘画过程,关注幼儿在绘画中的情感表达和想象力展现。

可以采用情景复述、情感诱导等方法,引导幼儿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让他们在绘画中获得成长和满足。

3. 生活情境融入在绘画指导中,老师应该注重将生活情境融入到绘画中,让幼儿的作品与现实生活产生联系。

可以通过带领幼儿进行现场写生、观察自然、感悟情感等方法,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美好,表达心情和情感,让他们的绘画作品更加真实、自然。

4. 家校合作在幼儿绘画指导中,老师应该与家长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绘画发展。

浅谈幼儿绘画教学中想象力指导的策略及反思

浅谈幼儿绘画教学中想象力指导的策略及反思

浅谈幼儿绘画教学中想象力指导的策略及反思幼儿绘画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想象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注重想象力的指导对幼儿的创造力和思维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关于幼儿绘画教学中想象力指导的策略,并进行反思。

一、幼儿绘画教学中的想象力指导策略1.提供创造性的绘画素材。

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选择一些刺激幼儿想象力的绘画素材,如动植物、自然景色、奇幻的人物形象等。

这些素材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和创造。

2.提供绘画题材的多样性。

为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可以提供多样的绘画题材。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观察真实事物等方式,引导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一个简单的线条形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填充颜色和细节,创造出自己的想象世界。

3.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角色扮演的机会,让幼儿将自己设想中的人物形象绘画出来,并用绘画作品表达他们的想象力和故事情节。

例如,幼儿可以绘画自己成为一名消防员,绘画出火场救火的场景。

4.提供绘画技巧指导。

除了创造性素材和题材的选择,教师还可以提供绘画技巧指导,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他们的想象力。

例如,在绘画动物时,教师可以介绍动物的基本形态,帮助幼儿更好地表现动物的特征和动作。

5.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在幼儿绘画教学中,应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发散思维。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去回答。

例如,教师可以问幼儿。

你认为花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这样能够激发幼儿对事物的思考和想象。

二、教学策略的反思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想象力的指导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兴趣来进行调整和优化。

以下是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1.绘画素材的选择不充分。

在教学中,可能由于对幼儿的认识不够深入,没有提供足够刺激幼儿想象力的绘画素材,导致幼儿缺乏对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提供绘画素材时,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进行选择,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一、观察幼儿绘画活动的特点幼儿园中班的宝宝们,正处于对外界认知和感知的探索阶段,绘画活动是他们表达情感、展现想象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观察幼儿绘画活动,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特点:1. 多样性:幼儿绘画的题材和形式非常多样,有些宝宝喜欢画人物、动物,有些喜欢画自然风景,还有些则喜欢抽象的涂鸦。

2. 表达个性:每个宝宝的绘画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反映了他们的个性和情感。

3. 想象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在绘画中常常能够展现出各种奇妙的想法和构思。

4. 注意力集中:在绘画活动中,部分宝宝会表现出较强的专注力和耐心,尤其是在自选主题的创作中。

5. 形式和技巧欠缺:由于幼儿的认知和技能尚未完全发展,所以绘画作品在形式和技巧上存在较多的不足。

1. 提供丰富的绘画材料:针对幼儿绘画的多样性和想象力丰富,我们应该提供不同种类的绘画材料,如颜料、彩色笔、彩色纸、贴纸等,让宝宝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进行选择和运用。

2. 尊重个性和鼓励自由发挥: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宝宝的个性和创意,鼓励他们自由发挥,不要过多地干预和规范。

每个宝宝都有权利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3. 提供示范和启发:针对幼儿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欠缺,我们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示范和启发,引导他们学习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构图方法,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范例和素材,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4. 引导情感表达:绘画是幼儿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故事的方式引导他们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让他们在绘画中找到发泄和宣泄情感的出路。

5. 提供展示和分享机会:在绘画活动后,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展示和分享的机会,让宝宝们可以互相欣赏和交流自己的作品,从中学习他人的优点,丰富自己的绘画经验。

6. 注重绘画活动的情境营造:为了激发宝宝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应该注重绘画活动的情境营造,如通过故事、音乐等方式,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他们在心境愉快的情况下进行绘画创作。

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幼儿绘画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但是在幼儿园绘画指导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改进。

以下是幼儿绘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策略。

问题一:模仿教学过多许多幼儿绘画课程采用模仿教学的方式,即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图案,然后让幼儿按照图案进行绘画。

这种模式忽视了幼儿个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艺术表达和创作能力。

策略一:启发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和感受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绘画材料、工具等创造条件,以及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指导,帮助幼儿发展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问题二:评价过于关注作品的完成度在一些幼儿绘画指导中,评价往往过于关注作品的完成度和外观,忽视了幼儿的艺术过程和表达。

这种评价方式削弱了幼儿的创意和自主性,容易导致幼儿对绘画失去兴趣。

策略二:注重过程评价与价值幼儿绘画指导应更加注重过程的评价和价值。

教师可以关注幼儿的创意、想法和绘画的技巧等方面,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不仅要评价绘画作品的外观,还要关注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感情,鼓励幼儿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问题三:缺乏多样性的绘画材料和技巧指导在一些幼儿绘画指导中,只提供有限的绘画材料和技巧指导,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这使得幼儿的绘画作品缺乏个性化和独创性,难以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

策略三:多样化的材料和技巧指导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颜料、纸张、画刷等,并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度,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技巧。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指导,如用颜料混合、创造不同的纹理效果等,帮助幼儿探索和发展自己的绘画风格和表达方式。

问题四: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不了解在一些幼儿绘画指导中,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阶段,缺乏针对性的绘画教学方案和活动设计。

这使得幼儿的绘画指导无法与其认知、语言和社会发展相协调,难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幼儿园中班的绘画活动是孩子们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自己想法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观察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我们可以了解孩子的绘画技能、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我们也可以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帮助孩子们提高绘画技能和表达能力。

1.观察孩子的绘画技能发展通过观察孩子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的绘画技能发展情况。

包括线条的粗细、色彩的运用、形状的掌握等方面。

有些孩子可能还在尝试涂抹颜料、握笔的基本技能,而有些孩子可能已经能够勾勒出简单的形状和图案。

2.观察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绘画活动是孩子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好机会。

通过观察孩子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程度。

有些孩子可能能够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形象和场景,而有些孩子可能还停留在模仿和复制的阶段。

3.观察孩子的表达能力绘画是孩子们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方式之一。

通过观察他们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对某个主题或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孩子可能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某种事物的喜爱或厌恶等情感。

二、指导策略1.提供良好的画画环境和材料为了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教师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绘画环境和丰富的绘画材料。

可以摆放一些孩子喜欢的绘画作品、艺术图片和图书,布置一个小画廊,让孩子们参观和欣赏。

还可以提供各种颜料、画笔、纸张、画板等绘画材料,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和体验。

教师还可以定期改变绘画工作区的摆放,增加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扩大绘画主题和内容的选择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不同的主题和内容,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

可以以季节、动物、植物、家庭、朋友等作为绘画主题,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验进行创作。

教师还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艺术创新,提供一些更具挑战性和拓展性的绘画主题和内容。

3.提供示范和引导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范和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和表达能力。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指导策略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指导策略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指导策略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引导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美术活动指导策略进行浅谈。

一、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在进行幼儿园美术活动指导时,首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幼儿对于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材料有着不同的兴趣喜好,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相应的活动内容。

幼儿对于画画感兴趣的话,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如果幼儿对于手工活动感兴趣,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等。

二、注重创造性表达幼儿处于探索世界和自我认知的阶段,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要注重创造性表达,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教师可以给予幼儿一定的创造空间和自主选择的权利,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三、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材料和技法幼儿园美术活动指导中要提供多样化的艺术材料和技法。

通过引入不同的艺术材料和技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可以提供不同种类的画笔、颜料、彩纸等绘画材料,让幼儿尝试不同的绘画技法;也可以提供纸板、纸杯、颜料、剪刀等手工制作材料,让幼儿进行手工创作等。

教师还要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艺术材料。

四、营造艺术氛围营造艺术氛围是幼儿园美术活动指导的重要策略。

通过布置教室环境和展示幼儿创作作品,可以营造出温馨、有艺术气息的环境,激发幼儿的美感和创造力。

在教室中,可以设置绘画角落、手工角落等专门的艺术活动区域;在展示幼儿绘画、手工作品的时候要注重展示幼儿的作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倡导综合性艺术教育幼儿园美术活动指导不仅仅要注重绘画和手工创作,还要倡导综合性艺术教育。

综合性艺术教育是指将舞蹈、音乐、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中,通过综合性艺术活动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和艺术综合能力。

可以通过游戏、舞蹈、音乐等形式让幼儿体验艺术的乐趣;也可以通过戏剧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发挥表演天赋和想像力。

幼儿园绘画艺术创作指导幼儿园绘画

幼儿园绘画艺术创作指导幼儿园绘画

艺术是幼儿园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绘画艺术创作更是训练幼儿审美情趣、激发幼儿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绘画艺术创作的指导展开探讨,分别从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激发幼儿创作潜能以及指导幼儿艺术创作技巧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培养幼儿绘画兴趣1. 给予幼儿积极的画面欣赏幼儿期是审美情趣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应该给予幼儿积极的画面欣赏。

可以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理解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2. 创设良好的绘画环境在幼儿园中,要创设一个良好的绘画环境,包括宽敞明亮的绘画室,丰富多彩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等。

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绘画创作,会更容易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

二、激发幼儿创作潜能1. 鼓励幼儿表达个性在幼儿绘画艺术创作中,鼓励幼儿表达个性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和表达方式,老师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想法。

2. 提供多样的创作主题在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时,老师可以提供多样的创作主题,如家庭、动物、自然风景等,让幼儿可以从不同的主题中寻找灵感,激发创作潜能。

三、指导幼儿艺术创作技巧1. 从基础绘画技巧开始在指导幼儿进行艺术创作时,老师应该从基础绘画技巧开始,包括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要素的训练。

只有掌握了基础的绘画技巧,幼儿才能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

2.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绘画表现手法在艺术创作中,老师应该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绘画表现手法,如素描、水彩、油画等,让幼儿在尝试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绘画技巧。

幼儿园绘画艺术创作的指导需要从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激发幼儿创作潜能以及指导幼儿艺术创作技巧等方面综合考虑。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位,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绘画艺术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四、创设有益于幼儿绘画创作的教学氛围1. 提供多样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为了激发幼儿的创作潜能,幼儿园应提供多样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例如画笔、颜料、纸张、粘土等。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幼儿园中班阶段,儿童的绘画能力在不断发展和提高,他们开始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绘画活动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中班的绘画活动中,观察和指导策略尤为重要,下面是一些有关中班绘画活动观察及指导策略的说明。

一、观察策略:1.观察发展水平:通过观察儿童的绘画作品来了解其绘画技能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水平。

可以观察儿童的涂抹、握笔、线条的连贯性、颜色的运用等方面来评估其绘画水平的进步情况。

2.观察创造力:观察儿童在绘画中展现的创造力,如他们能否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否有独特的构图和创意等。

3.观察表达能力:观察儿童绘画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可以通过询问儿童关于作品的主题、意图和感受等,来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儿童的表达能力。

4.观察绘画过程:观察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的行为和态度,如他们的专注度、耐心性和细致性等。

观察绘画过程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儿童参与绘画的态度和习惯,为指导策略提供依据。

二、指导策略:1.提供良好的绘画环境:为儿童提供一个宽敞明亮、安静有序的绘画区域,保证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发挥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提供多样的绘画材料:给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如画纸、颜料、画笔、彩色铅笔等,让他们能够尝试不同的绘画形式和技法,开拓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教师可以通过创意启发、限定主题或情境,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可以给儿童提供一个图片或故事,要求他们基于这个图片或故事进行绘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关注绘画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儿童在绘画过程中的思考和表达,关注他们的心情和感受,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可以提问儿童关于他们绘画作品的主题、内容、经历等,激发他们对绘画的思考和表达。

5.提供个体化的指导:根据不同儿童的绘画发展水平和需求,提供个体化的指导和支持。

一些儿童可能需要更多的绘画技巧指导,而另一些儿童可能需要更多的情感表达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不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幼儿园水墨画指导策略

幼儿园水墨画指导策略

幼儿园水墨画指导策略
幼儿园水墨画指导策略是指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水墨画创作时,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旨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技能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性的幼儿园水墨画指导策略:
1. 符合幼儿生活经验:选择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如动物、植物、家庭、校园等,让幼儿能够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2. 提供丰富的美术材料:为幼儿提供各种水墨画材料,如毛笔、宣纸、水墨、颜料等,让幼儿有机会接触和运用不同的材料。

3. 创设良好的绘画环境:营造一个自由、轻松、愉快的绘画氛围,让幼儿能够在无压力的环境中自由表达。

4. 示范与引导: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向幼儿展示水墨画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

5. 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将水墨画教学与游戏相结合,通过趣味性的绘画游戏,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6. 鼓励创新与想象: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对于幼儿的创新和尝试,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7. 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

8. 定期展示与评价:定期举办幼儿水墨画展览,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教师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9. 家园合作:与家长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水墨画学习
情况,共同关注和支持幼儿的水墨画创作。

10. 持续的专业成长: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参加培训、研讨等活动,提高自己的水墨画教学能力。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园水墨画教学的质量,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技能和创造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引言绘画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绘画活动,幼儿能够锻炼手部肌肉,培养审美情感,促进认知发展,提高表达能力等。

而中班幼儿正处在认知和感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对于绘画活动的观察和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特点,对其观察及指导策略进行探讨。

一、中班幼儿绘画活动的特点1.发展阶段:中班幼儿正处于感知能力逐渐提高、认知能力不断发展的关键阶段。

他们能够表现出对颜色、形状、纹理等视觉元素的兴趣,能够模仿简单的图形和线条,能够体验到绘画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

2.表现形式:在绘画活动中,中班幼儿常常表现出自由、随意的特点,他们可能会涂抹、涂鸦、乱涂等,而不像大班幼儿那样具有目的性和规则性。

3.表达意图:中班幼儿的绘画作品可能具有具象性和抽象性,他们会尝试画人物、动物、植物等具体对象,同时也可能会表现出对颜色和线条的意识和表达。

4.情感表达:通过绘画,中班幼儿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例如通过颜色、线条等表现出自己的情绪、体验和幻想。

二、观察幼儿绘画活动的要点1.观察对象:在进行幼儿绘画活动的观察时,需要重点观察绘画者本人及其作品,以及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和表达。

2.观察要点:观察中班幼儿绘画活动时,需关注以下要点:(1)绘画动机:观察幼儿进行绘画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是自发的、自主的,是否表现出兴趣和乐趣;(2)绘画行为:观察幼儿的绘画行为,例如他们使用的手法、材料的选择、动作的轨迹等,是否表现出意图、目的和技巧;(3)绘画表达:观察幼儿的绘画作品,包括内容、形式、颜色、线条等,是否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想象。

三、指导幼儿绘画活动的策略1.提供丰富的绘画素材和工具:为了激发中班幼儿的绘画兴趣,教师可以准备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画笔、彩纸、颜料、水彩笔等绘画素材和工具,让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尝试和创造。

2.激发绘画的动机和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故事讲述等方式引导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兴趣,让他们能够愉快地参与到绘画中来,激发他们的绘画动机和创造力。

中班美术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策略研究

中班美术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策略研究

中班美术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策略研究一、引言。

你知道中班的小宝贝们画画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

他们的小脑袋里充满了奇思妙想,但有时候就像一群小迷糊,需要我们老师巧妙地引导。

这就是为啥咱们要好好研究在中班美术活动里,老师该咋指导的策略啦。

二、了解中班幼儿的美术特点。

1. 独特的创造力。

中班的孩子那创造力就像小宇宙一样,随时爆发。

他们可能把太阳画成绿色,因为在他们心里,绿色的太阳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凉快。

所以咱们老师可不能一上来就说“太阳应该是红色的”,得先听听他们的想法,尊重这种独特的创造力。

2. 有限的技能。

不过呢,他们的绘画技能还比较有限。

比如说,画个小人可能就是几根简单的线条,头大大的,身子小小的。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用有趣的方式教他们一些基本技能,像怎么把身体画得更协调啦,怎么给小人穿上漂亮衣服啦。

三、教师指导的策略。

1. 故事导入策略。

咱们可以用故事来开启美术之旅。

比如说要画小动物,就先讲一个小动物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它住在一个五颜六色的蘑菇房子里……”孩子们一听故事,眼睛都亮了,然后就特别想把这个故事画出来。

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给他们画画的灵感。

2. 示范引导的巧妙之处。

示范的时候可不能太死板。

不能直接画个标准的画让孩子照着画,那多没趣啊。

可以边画边说:“我先画一个弯弯的月亮,就像一艘小船,然后我想让小猴子坐在月亮船上,小猴子的尾巴长长的,像一根绳子呢。

”这样的示范既有创意又能教给孩子一些绘画的基本元素。

3. 问题启发式。

在孩子画画的时候,多问问题。

比如孩子画了一朵花,就问“你的花为什么是这个颜色呀?”“这朵花有没有好朋友呢?”这些问题可以让孩子进一步思考,把画画得更丰富。

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个性化鼓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有的孩子色彩搭配得特别棒,有的孩子画的形状很有创意。

咱们老师就得像寻宝一样,找到他们的优点,然后大力表扬。

“哇,你这个蓝色和黄色搭配在一起,就像小星星掉进了大海里,太美了!”这种个性化的鼓励能让孩子更有自信,更爱画画。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及指导策略一、绘画活动在幼儿园中班的重要性绘画是幼儿园中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绘画活动,幼儿可以通过画笔、颜料和纸张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以及表达能力。

对于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的观察和指导至关重要。

二、绘画活动观察的内容1. 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在观察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时,首先要留意孩子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有些孩子可能对绘画活动不感兴趣,需要引导和鼓励;有些孩子可能对绘画活动非常热衷,需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2. 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观察孩子的绘画作品,可以了解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有些孩子可能会画出非常有趣的作品,反映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有些孩子可能会画出比较单一的作品,需要引导他们多加想象和创造。

3. 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情感:通过观察绘画作品,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

有些孩子可能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些孩子可能画出的作品中充满了快乐和幸福,而有一些孩子可能在绘画中表达了他们的不安和焦虑。

三、绘画活动指导策略1. 创造丰富多彩的绘画环境:在幼儿园中班的绘画活动中,可以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绘画环境,提供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各种颜色的颜料、不同类型的画笔、纸张等,让孩子自由选择,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

2. 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在观察到孩子的绘画作品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对于那些画得不够好的孩子,可以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兴趣;对于那些画得比较好的孩子,可以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支持,鼓励他们在绘画中更加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4. 注重绘画技巧的培养:在绘画活动中,可以注重绘画技巧的培养,如如线条、色彩、透视等方面的技巧,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5. 鼓励孩子进行绘画交流和展示:在绘画活动中,可以鼓励孩子进行绘画交流和展示,让他们互相欣赏和学习,通过绘画交流和展示,可以拓展孩子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绘画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幼儿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绘画的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

本文以幼儿绘画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幼儿绘画的定义和意义,描述了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现状,并指出教师对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绘画;幼儿绘画;教师的指导策略一、幼儿绘画的含义及意义(一)含义幼儿绘画是指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

幼儿绘画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还具有强烈的情感性,既直观又形象,是最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

一般说来,孩子的绘画往往早期就有显露,表现为对颜色的敏感,喜欢涂抹,能分辨线条曲直、方圆以及物体大小。

幼儿的视觉感受和辨别能力相对较强,观察事物比较全面细致、准确,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孩子总是喜欢写字、画画。

(二)意义幼儿是绘画教育的对象,是绘画教育活动的主体,幼儿绘画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具有任何其他活动不能代替的意义。

1、绘画教育能够促进幼儿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信息。

而目前部分家长和教师重视的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则使幼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锻炼不足。

这种现象有损于幼儿正常的和谐发展。

绘画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主要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促进右脑的发育。

绘画教育还要求幼儿手脑并用,如在绘画活动过程中,通过手的操作,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使手指和手腕协调配合,促进大脑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增强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准确性,如画“金鱼”,幼儿先画圆形的头,再画半圆形的身体、最后画上三角形的尾巴,画的时候必须紧靠在一起,最后画上嘴和眼睛,再涂上颜色,这样在纸上就能画出一条美丽的金鱼。

经常这样锻炼幼儿,可以促进幼儿大胆构思,进一步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的创造性。

2、绘画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学画画要比学说话快的多,在绘画中表达的心态和对事物的感受,要比语言还要丰富。

绘画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右脑。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系统的形象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以绘画为手段,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与各学科有机配合,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培养幼儿勇于独创、具有丰富感情和审美情趣及良好个性品质。

3、绘画教育能够让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幼儿对美的追求,不仅反映在对自然的评价上,也表现在对外界一切美的事物的热爱上,那些美的形象景色,无不引起他们的奇思遐想。

正如郭沫若所描绘的那样:“幼儿看见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翻飞,使他心中发出一种快乐的情趣,他便连声叫到:啊,蝴蝶呀,蝴蝶呀,好看的蝴蝶呀!这是情趣的直写,这是幼儿的诗,但等他稍长大了,他便模仿着画只蝴蝶或者还要添些花草上去”。

这段话十分概括地描述了幼儿对美的追求与情感的袒露,正是由于有了美的感受,幼儿才能把表现美的情趣的琴弦拨动起来。

4、绘画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从小开始培养。

一个人哇哇落地之时,犹如一张白纸,涂成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所以,家长、老师的责任重大。

教育是个很大的范畴,绘画教育虽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但是不可分割,至关重要。

与其他教育相比较,绘画教育这一过程。

它的独特功能表现为:通过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来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是一种情感的陶冶,它通过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从而得出道德上的判断,正是在进行绘画教育的过程中,儿童的心理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可以这样说:绘画教育“潜移默化”的特点就像“和风细雨”之于禾苗,润物细无声,儿童就是在这感受美,发现美,追求美,表现美的过程中,心理素质逐渐提高了。

5、绘画教育能够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绘画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

如:在有趣的绘画活动中,幼儿会对问题更加敏感,对实践的成功抱有更强的信心,更多地体验到自己的力量。

幼儿绘画教育活动,能增加幼儿对生活的热情。

在绘画创造的活动中,生活对他们来讲是亲切而有趣的,这种活动会使他们感到兴奋,令他们向往,由多种材料构成的艺术造型千姿百态,往往会令他们感到惊喜并渴望通过美丽的图画描绘自己的未来。

二、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有了可观的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也使幼儿教育上了一个更高层次。

但是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只有教师教,幼儿才在学"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尤其是在中班幼儿绘画教育中,教学内容仍以认知、注重技巧为主,教学方法也常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固定模式。

教师的范例严重的束缚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这样画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成人思想的翻版,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而我们所说的"儿童画"指的是幼儿自己画的画,一幅好的儿童画往往充满了童趣,画面上的每一根线条,形状、形式和色彩都传达了幼儿思维和情感,并且充满了想象和创造。

每个幼儿的画应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敢于写实,有的富于想象,有的工整,有的粗犷,分别表现幼儿对生活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作为绘画教学是幼儿绘画教育中的最主要内容之一,绘画是促进幼儿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幼儿借助绘画活动表现自己对生活、事物的态度,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手段。

从幼儿绘画发展规律来看,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大致分为涂鸦阶段(-3岁),基本形状阶段(3-4岁)和初期图式阶段(4-6岁)。

从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验调查分析中得出: 2-3岁小班幼儿在活动中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画面形象单一,似像非像;3-4岁中班幼儿已能把简单的形状与实物联系起来。

但画中的物体之间联系性差,缺少想象的情节,这一时期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绘画表现技能和欲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期。

幼儿也正处于从象征中事物的象征期过渡阶段,且已不满足已有的水平,希望尝试探索更高级的表现形式,因此,原来"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在中班进行。

三、教师的指导策略幼儿绘画教育是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引导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并创造美的特殊艺术活动,是从小培养幼儿审美情感,陶冶幼儿美的情操,引导幼儿身心、意志、情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幼儿绘画教学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小班:以培养幼儿的感官能力,特别是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探索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为主,丰富幼儿头脑中的形象积累,让孩子多听、多看、多记,强化幼儿的形象记忆。

中班:以培养幼儿类比、联想、发散思维及在绘画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为主。

大班:以培养幼儿的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为主,让幼儿异想天开,幻想未来,创造未来。

然而,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好多家长朋友认为绘画教育只仅仅是让幼儿画画,于是乎:“找个地方让孩子学点东西”、“找个地方约束他们,省得在外打闹出危险”……孩子被送到了兴趣班学画画,家长们成了“主宰者”,到了兴趣班、包括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成了“主宰者”,教学的模式一般是一张范画,幼儿跟着学,教师个别指导,很少顾及幼儿的个体差异与先前经验的激活与迁移,她们关注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忽视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摒弃了幼儿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从而会有许多枯燥的涂色练习和大量的临摹活动,幼儿缺乏想象和创造。

幼儿作品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谁画得像,谁画得好”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忽视他们的情感需要与主观体验,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通过教师根据幼儿绘画活动的要求,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地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

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充分感知美的基础上,理解美和形成美的观念,产生表现美的情趣,初步具有判断和评价美的能力。

表现为以下面三个方面:(一)要重视幼儿的“心灵感悟”,采用多种绘画形式,让幼儿自由表现。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绘画活动就是通过手的动作将眼睛所见的引起内心冲动描绘出一个“无中生有”的世界的活动。

美国专家认为,幼儿的涂抹实际上包含着积极的视觉形象思维。

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景、美物、美的心灵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键是我们如何引导幼儿走进自然,感受生活,让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实习中,我和指导教师一起组织了一次中班幼儿的春游写生活动,在目的地我们先组织幼儿先对周围的景致景物作详细的观察比较,再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闻闻花香,摸摸枝条,抱抱枝干,在充分的观察讨论、嬉戏娱乐后,让幼儿将看到的、想到的、自己的心情画下来,那次写生活动的效果特好,画面丰富且少有雷同。

在幼儿讲述画面的内容时,幼儿更是踊跃发言,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有了鲜活的生活体验,幼儿表现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在表现形式上,教师也应采用各种形式,不要局限于一支笔一张纸的绘画,不要采用固定不变的示范讲解模式,其实诸如刮画、彩墨画、手印画等等都可以作为手段,可采用写生、实物临摹、示范讲解等形式,手段为内容服务,只要幼儿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就好。

(二)要注重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避免几种不妥的做法,使幼儿乐在其中。

绘画是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美的体验注重真正乐趣的获得,教师教幼儿绘画,不是为了培养小画家,而是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通过画画使幼儿的认知、情感等得到健康发展。

在每一次绘画活动教师都应给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孩子至始自终沐浴着温暖快乐的气氛,教师要重视他们在创作中的情感与态度倾向,方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达到活动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开展绘画教学活动时,要避免几种不妥的做法。

1、不要墨守常规,每一次活动都以上课的形式进行,讲究过程的规范:观察——讲解——作画——评价。

殊不知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看似在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作画,但是否全身心投入,是否从中得到愉悦就不得而知了,幼儿绘画的动机是出于游戏的愿望,教师只有充分运用游戏的手段,安排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不断变换形式,才能给幼儿的创作活动带来乐趣。

2、组织活动时,不要太注重结果,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注重过程体验,考虑幼儿的情感倾向。

比如引导幼儿画一种小动物,我们在引导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用线条勾画之外,还应在绘画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让幼儿被激起的积极情感成为绘画的一种动力。

3、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不要不时纠错、在结束环节则令还没完成作品的幼儿去听去看老师选出的几幅幼儿完成的作品讲评内容,其实事实情况又有多少人在看在听呢,他们有的心不在焉,有的意犹未尽,教师的纠错打断了幼儿的思路,教师对少部分作品的评价并给予表扬的同时,严重地打击了大部分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绘画的热情降低,对自己的作品丧失信心。

我认为这些做法在幼儿绘画指导中应杜绝,否则艺术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