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全球化与“去中心化”:现代性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困境

全球化与“去中心化”:现代性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困境

全球化与“去中心化”:现代性语境下的国家认同困境吴玉军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交往使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全球化具有的巨大变革力量。

现代性通过全球化强劲地荡涤着前现代性力量。

不管愿意与否,每个民族、每个国家乃至个人,只要追求现代性,就必定与全球化发生紧密关联。

面对全球化对狭小的、地域性的力量的涤荡,一些人出现了乐观的世界主义观念:既然民族、国家、个体不可避免地卷入全球化之中,族群、宗族等地域性的群体将不可避免地在全球化进程中式微。

毫无疑问,全球化使人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经济一体化的明显特征,但与此同时,与全球化进程相伴随的,是一系列国际国内间民族争端和民族分离主义倾向的出现甚至加强。

冷战结束以来的近30年间,全球化尽管总体上看发展迅猛,但与全球化进程相伴随的是民族主义乃至分离主义力量的强势展现。

正因如此,全球化进程绝非单纯的一体化进程,同时也是差异性力量的展现过程。

当我们在现代性的视域下审视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时,我们必须将全球化以及民族国家内部面临的以族群力量为重点的差异性力量统一起来进行考察。

现代性与全球化现代性突出地表现为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传统社会,自我的理解必须借助外在的框架进行,如果缺乏外在的秩序框架作参照,自我对自身将无法把握。

进入现代社会,依靠外在框架理解自我的方式遭遇严重挑战。

现代性理想是一种觉醒的时代意识,它以个体自由为标志。

在这种理想之光照耀下,科学和文化摆脱传统宗教和形而上学的羁绊,把目光从超验的上帝转移到经验的自然和社会现实,通过对传统的反思批判,个体获得了自我意识的自由;随着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解体和宗教来世意识的衰微,个体日益把追求富有个性化的生活作为人生理想。

具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精神的现代人因此开启了生存交往空间的积极拓展新征程:人类从自然的奴仆一跃而成为主人,资本冲破地域的、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劳动力大军从相对封闭的乡村走向开放的城市乃至世界各地,个人走出狭小的共同体,日益摆脱家庭的、宗教的、地域的因素加之自己的束缚。

资本主义全球化下的民族和国家认同

资本主义全球化下的民族和国家认同

资本主义全球化下的民族和国家认同随着全球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认同开始出现挑战。

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同时也更加复杂。

这种情况下,民族和国家认同变得更加容易受到威胁,需要我们对其深入思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加速大大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商业文化和社会生活。

这种影响无形之中催生了一种全球化的文化,这种文化逐步消解着传统的民族和国家认同。

全球化造成了生产力和市场渗透全球范围的进程,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模糊,使人们更多地秉持全球公民的意识,忽略了民族和国家身份的差异。

由于全球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和国际贸易导致作为经济和政治实体的国家权力受到削弱,许多国家甚至感到自己陷入了“失落国家”的境地。

这种结果导致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许多国家为了维护自身所认为的“民族利益”,不惜通过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来进行自我保护,国际关系因此变得紧张。

我们需要对民族和国家认同进行重新思考。

尽管现代世界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民族和国家认同在某些方面仍然至关重要。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家认同是国家存在合法性的关键因素。

国家认同为国家提供了一种内部凝聚力,同时还向外界传达了其自我的信仰和价值。

从民族的角度来看,民族认同能够为个人的生活提供一种证明自我身份的方式,增强个人的自尊心和社会地位。

这种认同也能够使我们更容易理解自己的根源,进而为自己打造出更有意义的人生。

因此,我们需要在保留和维护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同时,也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

我们需要在国际共同体的框架下,以平等和真诚的态度来推进全球化的进程。

尽管全球化存在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我们仍可以通过积极的合作和交流来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更加重视民主和和平,这是保持和平共存的关键。

我们需要共同呼吁世界各国,通过民主原则来解决各种民族问题,保持和谐稳定的状态。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能够以更加公正和公平的态度来面对全球化,国家和民族认同就可以和平共存,共同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国家认同探析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国家认同探析

民族 成 员 的 中华 民族共 同体 意 识 。这 就要 求 把 国 民 的公 民意 识 的培 养 放在 首 位 。把 国家 认 同 的基础 建 立 在 公 民文 化 而 不
是 民族 文化 的基 础 上 , 民身份 的 重要 性 应该 超越 民族 身份 。 公
境 已不 复存 在 , 们 不 断经 历着 时空 的变 化 , 受着 不 同 的文 人 感 化 , 切 体会 到 身份 认 同的 问题 , 深 在这 种情 况 下, 国家认 同面 临 严 重 的挑 战 。在 全球 化 的过 程 中 , 何应 对 这种 挑 战成 为摆 在 如 我 们面 前 的迫 切 问题 。 l所谓 认 同 问题 , 、 就是 你认 为 自己是什 么样 的人 以及 归属
什么样的身份认同联系在一起?与原祖国的性质有何关联呢?
传 统意 义 的个 人与 祖 国 的关 系 发生 了微 妙 的变化 , 国家认 同面
临 危机 。 2 在 全球 化 的 背景 下 , 响 到 国家认 同 的因素 有哪 些呢 ? 、 影
道。 共同的语言、 政治仪式、 文化符号等, 是保障国家认同的重
国是多民族国家, 民族差异广泛存在, 各民族都有 自身的民族
认 同 , 是 不可 否认 的 事实 , 这 但我 们应 该 淡化 这种 差 异 , 强化 各 经济 全 球 化 使世 界 各个 国家 的生 存 环境 正 经历 着 史 无前
例 的 巨大 变化 。在 这样 的背景 下 , 以往 相 对稳 定 的社会 生 活环
的环 境 、 族 和文 化 、 俗 会不 由 自主 地意 识到 自己的 异 己身 种 风
份 , 当地 的 人们 从心 理 上保 持某 种 距离 ; 与 当你 到跨 国公司 工

全球化视域下的国家认同及其建构

全球化视域下的国家认同及其建构

世界个人最重要的集体认同, 同时也是国家合法存在的基石。一个国家 的存在既需要 以各种国内国 际法律 、 约等 形式 表现 出来 的法理 上 的肯定 , 条 也需 要 民众心 理 、 感 上 的认 同 。在 实 际 的政 治 生活 情
中 , 感方 面 和法理 方 面经常 是 相互 促 进 、 情 相互 制 约 的 。所 以 , 学 者 认 为 , 家认 同应 该 来 自英文 有 国
作者简介 : 军, 历 史学博 士 , 张 男, 民族 学博士后 , 中共 中央 党校 文史部教授 。研 究方 向: 中国政 治思
想 史 、 度 史和 当代 民族 问题 。 制
国家认 同是 一种 重要 的 国民意 识 , 维 系 一 国存 在 和发 展 的 重要 纽 带 , 现 代 国家 的合 法 性 基 是 是 础 , 国家 这一共 同体 维 系 自身 的统 一性 、 为 独特 性 和连 续性 提 供 保 障 。当今 世 界 , 民族 国家是 一 个 多 比较普 遍 的趋势 。 民族 认 同与 国家认 同之 间 的互动 形态 是 一种 常 态 政 治现 象 , 何将 国 民对各 自民 如 族 的忠诚转 变 为对 国家 的忠诚 , 在尊 重多 元 的民族认 同基础上 建构 国家认 同 , 这是 多 民族 国家解决 民 族 问题 的核 心任 务 。我们知 道 ,0世 纪 末 期 以来 加 速 行进 的全球 化浪 潮 , 各 国 内部政 治经 济 社 会 2 将 事务更 多 地暴露 于外 部世 界面前 , 使更 多 国家不 得 不进 行 大规 模 的 内部 变 革 与调 整 。 国 内政治 变 迫 化 的特 征及 其在 国际 压力形 势 下 的变 迁成 为人 们关 注 的焦点 。这 就意 味着 , 国家认 同问题 上 , 在 我们 不仅需 要关 注作 为一 国之 内 的统一 象 征 的 国家认 同 , 并且 要 在 全 球 化 的视 域 下 思 考 国 家认 同 问题 。

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综述

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综述

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这些概念在塑造国民身份、凝聚国家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综述国外近期关于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面临着文化多元、价值冲突等挑战,如何培养国民的国家认同、激发爱国热情、引导民族主义健康发展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本文将从国家认同的内涵与形成机制、爱国主义的情感表达与实践路径、民族主义的特征与影响等方面展开综述,重点关注国外学者在实证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与发现。

通过对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的梳理,本文旨在揭示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影响机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这些概念的共性与差异。

本文还将分析国外研究在理论构建、方法选择、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启示与借鉴。

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国外近期关于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实证研究,为深化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认同、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内涵与发展趋势,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在国外学术界逐渐受到重视。

这些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国家认同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因素。

在研究方法上,许多学者采用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研究等多种手段。

问卷调查能够覆盖大样本,揭示国家认同的普遍特征和个体差异;深度访谈则可以揭示被访者的内心体验和心理过程;案例研究则能够深入剖析特定情境下的国家认同现象。

在研究内容上,国家认同的实证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认同的构成维度。

学者们普遍认为,国家认同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等。

二是国家认同的形成机制。

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

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

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的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全球化时代下的公民教育如何有效促进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分析全球化对公民教育和国家、文化认同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

文章首先界定全球化、公民教育、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等核心概念,然后阐述全球化对公民教育和国家、文化认同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接着探讨如何通过公民教育强化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最后提出在全球化时代加强公民教育、提升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策略和建议。

本文旨在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公民教育和国家、文化认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二、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公民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全球化不仅推动了经济、政治、科技的交流融合,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身份认同。

因此,公民教育需要与时俱进,重新定位,以更好地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坚定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新时代公民。

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应强调全球意识的培养。

这意味着教育不仅要关注本土文化和价值观,也要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学会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看待和处理问题。

通过比较学习、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

公民教育需要注重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全球化的环境中,跨文化沟通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因此,教育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效地沟通与合作。

再次,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不能忽视国家认同的培养。

尽管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国家认同仍然是维系国家统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因此,教育应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坚定地站在国家的立场上,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全球化时代下中国的文化认同危机与重建

全球化时代下中国的文化认同危机与重建

传播与版权――C HUANB O YU B ANQUAN全球化时代下中国的文化认同危机与重建□徐蕉摘要:伴随着经济、政治上的重大变革,全球化为文化带来了新的契机——多层面的文化碰撞和生活方式的急速调整。

它打破了国人在自我和集体文化认同方面的稳定感和连续感。

国民看似走上了“世界文明”的主流,实际上相比过去,那时的我们还有西方的压力、传统的压力,还有革命理想主义的强制的整体性和方向感,现在却无压力、无动力、无方向。

因此,超越现代化意识形态与西方中心主义,消解全球化语境中日益加深的文化认同危机,继而理性选择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也被迫提上了议程设置。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认同危机;重建作者:徐蕉,浙江工业大学。

一、全球化时代下中国文化认同的深度迷茫我们认为,文化在人类时间交流过程中实际上是一种包容的异质性。

这种包容的异质性包括“尊重不同文化、强调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对话以及强调世界的多元性”。

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民一时间从以往的单一文化认同之路走向了多元文化之路,在不断的追求包容中逐渐陷入了深度的迷茫。

从文化交融来看,西方始终以优越的姿态、话语的执著和霸权来强调文化关照。

西方话语体系的形成本身就是西方社会市民阶段构建起的生活结构、行为方式、经济组织的直接回应。

所以,西方的话语体系无时无刻都要对“非西方”体系形成一种强压和制约,把自己的特殊性“文化认同机制”强加给其他国家。

这种文化霸权体现了西方市民阶级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认同和认可。

我们在许多方面吸收借鉴了西方思想界的成果,也更多地成为西方话语的“传声筒”。

我们始终不停地追求被认可,却丧失了自省与辨识,丢失了自己的文化价值。

其次,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经济化严重影响着我国国民的文化生产与消费。

随着后工业文明的到来,现代科技迅猛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生产,文化产业应运而生。

而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载体的出现也让我国的文化认同遭到威胁。

网络文化、女性文化、后人类文化、亚文化、都市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浅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认同感赵建华(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直接面对着由其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挑战。

本文从中华民族感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全球化给我国公民中华民族感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增强我国公民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感The simple analysis of the identity or Chinese Nation under the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Zhao jian-huaThe Center for Studies on Citizenship Education of Zhengzhou University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Nation i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all aspects o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The article contains the identity of Chinese nation with the concept, analysis on the impacts of globalization to the identity of Chinese Nation. There are also several methods that we can take to enhance our citizens ‘ identity of Chinese Nation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article,Key wordsGlobalization , National Identity, the identity of Chinese Nation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苏菲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使国际社会政治局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冲击频繁发生。

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

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

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国家认同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国家认同不仅是一种情感归属,更是他们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某些国家,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较强,但对全球化的理解尚不深入;而在另一些国家,大学生更倾向于从全球视角看待问题,但对自己的国家认同感相对较弱。

这种差异往往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为了深入研究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我们采用了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帮助我们了解国家认同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而问卷调查则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到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和特点。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以下三个关键问题:1、大学生对国家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

部分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了解不足,导致其国家认同感薄弱。

2、全球化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部分大学生因此过于国际问题,而忽视了对本国问题的和了解。

3、大学生在看待国家发展时,往往只问题表面,而未能深入了解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优势。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高校应加强国情教育,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政策。

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从而增强其国家认同感。

2、大学生自身应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既要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也要本国的发展问题。

同时,大学生还应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国家意识。

3、政府和社会组织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和投身于国家发展。

在实施这些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应尊重他们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国家和民族大家庭。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研究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研究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研究当代大学生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国家认同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国家认同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属国家的认同程度,是一个人对其国家身份的认同和归属感。

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国家认同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本文将从当代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和意义。

1. 多元文化的冲击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各种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当代大学生接触到了更多的外来文化,对自己所属国家的认同感显得相对淡化。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交中接触到的文化元素越来越多,他们更容易接受和融合外来文化,这就使得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受到了挑战。

2. 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相比以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结构更加复杂,社会关系更加多样。

大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往往会对自己的国家认同感产生疑惑。

他们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样化,国家认同感也就变得更加模糊和混淆。

3. 教育体系的变革在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课程内容越来越多元化,教育方法也更加灵活多样。

这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产生了影响。

在教育体系的变革中,大学生所接触到的国家历史、文化等内容也在不断变化,这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二、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影响因素1. 教育因素2.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使得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化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也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产生了挑战。

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文化元素也会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产生影响。

3. 个人因素大学生的个人因素也是影响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因素。

全球化时代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_以中国某边疆的朝鲜族为例

全球化时代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_以中国某边疆的朝鲜族为例

第26卷第4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4Vol .26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f or Nati onalities(2008年第4期) (Ph ilosophy and Soc i a l Sc i ences) No .42008收稿日期:2008-06-1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985课题(项目编号CUN985-3-2)。

作者简介:王纪芒(1966-),女,博士,现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公共管理。

全球化时代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以中国某边疆的朝鲜族为例王纪芒(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081)摘要:全球化时代是一个民族主义高涨的时代,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同时带来了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互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差异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要求之间的关系值得关注。

中国朝鲜族作为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等,与其他民族有清晰的边界,族群认同意识非常明确;出于对共同世系、血缘和文化上的认同,他们将朝韩两国作为他们曾经的故国去感知,民族认同比较强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国朝鲜族有对中国的坚定认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认同纽带趋于多元化,中国朝鲜族亦发展着多元化的社会认同。

保证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是建立起基于公民权的认同形式,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民族间的平等与团结,加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以加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

关键词:朝鲜族;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1(2008)04-0015-06 在讨论本文的主题之前,须首先澄清关于“民族”这个概念的不同层次的涵义,因为在现代语境中,民族是一个蕴含丰富的社会现象和概念,有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它是指一个源于(或自认为源于)同一祖先、血缘的“族性群体”(ethnic gr oup );其次它可以是指一个具有共同历史与独特文化的共同体———民族;最后指一个众多拥有平等权利成员组成的主权实体———民族国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还可以在更多情况下,民族是上述几种意涵的错综结合或者重合。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研究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研究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研究【摘要】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从背景、意义和目的入手,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因素、特征和表现,以及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培养途径,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结论部分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未来研究和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研究、形成因素、特征、表现、影响因素、影响机制、培养途径、展望、建议、研究方向。

1. 引言1.1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研究背景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走向。

研究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对于了解国家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和影响,国家认同感也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挑战。

研究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和发展因素对于解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研究背景复杂多样,涉及到国家发展、个体心理等多个层面。

通过深入研究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国家形象,为国家建设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研究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有助于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国家的认同程度,从而为加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研究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有助于探讨国家认同感在时代变迁中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政府和学校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促进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国家认同感。

研究大学生国家认同感也为促进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通过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国家认同感特征和表现,可以有效指导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对当代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促进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全面建设。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文化认同的影响分析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文化认同的影响分析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文化认同的影响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各种商品、服务以及资本流动自由度不断提高,这无疑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经济全球化也对国家文化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化交流的加深经济全球化以开放的姿态将各国连接在一起,人们更便利地接触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产品。

这种文化产品的交流不仅仅是单向的输出,而是互相借鉴、相互影响的过程。

世界各国的电影、音乐、时尚等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这也加深了人们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认知与接纳,推动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当我们在街头巷尾看到异域风情的服饰、品味到异国美食的美味时,我们也加深了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认同与接纳。

二、文化同质化的困扰虽然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交流,但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产品与服务变得标准化,消除了国界,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与效益。

然而,这也有可能导致不同国家文化的同质化,让许多国家的文化特色逐渐淡化。

例如,快餐文化的普及,让全球范围内的快餐店如出一辙,人们很难找到独具特色的本土饮食。

因此,文化同质化对国家文化认同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促进了文化交流,也带来了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三、文化软实力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也使得国家之间的文化软实力得到了提升。

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成为了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各国通过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推动本国文化产品走向全球,从而加强了文化认同的力量。

例如,中国的春节与国外的新年庆典结合,使得更多国家接触到了中国文化,增加了对中国的认同。

这种通过文化输出提升国家形象的方式,不仅促进了国家的软实力,也使人们对其他国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尽管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文化认同带来了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各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也在积极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问题分析

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问题分析

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问题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多民族国家中的国家认同问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问题愈发突出,对于国家的稳定、和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问题的定义、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明确国家认同的概念及其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性。

国家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国家的归属感、忠诚度和认同感。

在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是维护国家统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分析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问题的现状。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揭示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本文将探讨影响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问题的主要因素。

包括历史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本文将揭示国家认同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这对于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和谐稳定、推动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内涵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概念,它涉及到民族、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

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国家认同不仅仅是对国家政权的忠诚和归属感,更是对国家所代表的共同价值观、历史传统和民族团结的认同。

国家认同是对国家政权的忠诚和归属感。

在多民族国家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但作为一个整体,国家政权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关键因素。

因此,国家认同要求每个公民都能够认同国家政权,忠诚于国家,并愿意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国家认同是对国家所代表的共同价值观的认同。

在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国家认同要求公民能够超越民族差异,认同国家所代表的共同价值观,如民主、法治、公正、平等、自由等。

这些共同价值观是维系国家团结和稳定的精神纽带,也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民族认同危机问题及其治理路径浅析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民族认同危机问题及其治理路径浅析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民族认同危机问题及其治理路径浅析近年来,全球化浪潮下,各国之间交流日益密切,民族认同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和敏感。

在这个背景下,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民族认同危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移民问题、文化差异、宗教问题等。

本文将就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民族认同危机问题及其治理路径进行浅析。

一、民族认同危机问题1.移民问题移民是全球化时代中最大的民族认同问题之一。

全球化带来了全球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深入交流,许多人移居到不同的国家工作生活,形成了大量的移民群体。

然而,在新的国家文化、语言环境中,移民常常难以融入当地社会,导致他们感到孤立和排斥。

同时,新移民还可能与当地居民产生文化差异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民族认同危机。

2.文化差异在全球化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变得日益频繁。

然而,文化差异也成为民族认同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些不同点可能会导致不同族群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3.宗教问题宗教信仰也是造成民族认同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的宗教信仰极易引起种族、地区之间的对立。

在不少国家,由于宗教差异,导致社会分裂、社会隔离等问题。

二、民族认同治理路径在全球化时代,民族认同危机问题需要得到更好的治理,以下是可能采取的治理路径。

1.包容性政策政府应该实施更加包容性的政策,尊重不同文化、民族和宗教信仰,保护少数群体的权益和利益,减少和遏制恶性循环和冲突。

2.提高文化认同和认同度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培养民众的文化认同度和认同感。

政府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向新移民传达当地文化及有关价值准则,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当地生活,增强归属感。

3.推动文化交流与深入融合推动文化交流和深入融合也是治理民族认同危机的关键路径之一。

政府可以制定各种政策和措施,鼓励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和国际文化交流,加强文化的深入融合,同时推动尊重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全球化发展。

4.民主和法治推进民主和法治也可以有效缓解民族认同危机。

评价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国家认同

评价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国家认同

评价近代中国人的现代国家认同评价近代我国人的现代国家认同一、引言当谈到近代我国人的现代国家认我们不得不考虑我国近代历史上的变革和挑战。

近代我国经历了列强的侵略、内部动荡和政治转型,这一切都对我国人的国家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价近代我国人的现代国家认同,并探讨其深层次的原因和后果。

二、现代国家认同的历史背景1. 我国的列强侵略在近代,我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这对我国人的国家认同产生了严重的冲击。

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受到侵犯,我国人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遭受了严重打击。

2. 政治转型和社会变革清朝的衰落和国家的政治转型,以及种种社会变革,使得我国人对于国家认同产生了混乱和动摇。

传统的价值观和认同体系受到了挑战,人们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三、现代国家认同的特点和表现1. 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近代我国,人们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受到了挑战和调整。

从仅仅对传统王朝的归属,到对现代国家的认同,我国人的国家认同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

2. 近代我国人的认同危机由于外部压力和内部动荡,我国人的国家认同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危机。

对于国家认同的认知和建构出现了混淆和分歧,人们的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发生了动摇和波动。

四、现代国家认同的现状和趋势1. 面对挑战的新国家认同随着国家的崛起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的现代国家认同正在发生着新的转变。

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同正在被重新建构和塑造,新的国家认同正在逐渐成形。

2. 全球化与国家认同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人的国家认同也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

人们对于国家认同的认知和建构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国家认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范畴和界限。

五、个人观点和总结在我看来,近代我国人的现代国家认同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和调整。

在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动荡时,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受到了挑战和调整。

然而,随着国家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人的国家认同也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和转变。

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特征差异基于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

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特征差异基于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

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特征差异基于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一、本文概述国家认同,作为个体对自我归属于某一国家的情感、态度和认知的反映,是维系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心理纽带。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社会转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变迁受到多元因素的影响,并呈现出代际间的差异。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特征差异,基于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对国家认同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代际间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国家认同的培育和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系统梳理国家认同的相关理论,明确国家认同的内涵、结构及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利用中国社会状况调查数据,描述国家认同的现状及分布特征,揭示不同群体在国家认同上的差异。

接着,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深入剖析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揭示各因素对国家认同的影响程度及方向。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家认同影响因素的代际特征差异,比较不同代际群体在国家认同影响因素上的异同点。

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增强国家认同的对策建议,为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国家认同形成与变迁的理解,还有助于准确把握国家认同的代际特征差异,为国家认同的培育和提升提供科学指导。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也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国家认同的理论框架与影响因素国家认同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概念,它涉及个体对自己所属国家的情感、认知和归属感。

在理论框架上,国家认同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社会经济背景、教育程度、政治参与等,而外部因素则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等。

内部因素方面,个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影响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个体的收入水平、职业地位和社会阶层等都会影响其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个体更倾向于对国家持有积极的认同态度。

教育程度也是影响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

全球化对社会认同的影响

全球化对社会认同的影响

全球化对社会认同的影响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和文化认同。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社会认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全球化对社会认同的影响,分析其中的利与弊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全球化加剧了文化多样性全球化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得以更加广泛地流传和传播。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人们接触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产品、服饰、音乐等,这使得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同和接纳程度提高。

例如,西方音乐、电影和时尚等流行文化产品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共享。

在这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引发了人们对自己文化认同的思考和重新评估。

然而,全球化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同质化的趋势。

一些传统文化面临被同化和消失的危险。

因为全球化的推动,一些年轻人更倾向于接受来自西方的文化,将传统文化视为过时和陈旧,这导致了原有的文化认同出现了断层。

这种情况反映了全球化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冲击。

二、全球化拓宽了多元身份的选择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人们对自己身份的选择更加多样化。

随着人们的社交圈和信息获取的范围扩大,个体可以更容易地获得其他文化背景的经历和知识,从而形成多元的认同。

例如,一个人可能既认同自己的国家认同,又可能认同自己在国外留学期间形成的国际化认同。

这种多元身份的选择对于个体而言具有积极的效果,使人们更加包容和开放。

然而,在特定的情况下,这种多元认同也可能引发冲突和矛盾。

例如,在一些多民族的国家里,人们的民族认同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容易受到干扰,导致社会的分裂和冲突。

三、全球化挑战了国家认同全球化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边界的消除意味着国家认同面临着新的挑战。

全球化推动了国际组织的发展,使得个体的认同更多地趋向于跨国性。

此外,全球化也使得国家的主权变得相对弱化,个体更加关注全球共同问题和全人类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认同的变化会对社会结构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人们可能更加关注全球公民身份,而不再仅仅只关注自己国家的利益。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2至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题目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科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姓名易三才专业产业经济学入学年月2012 年9月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摘要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各种文化产品纷至沓来,在给人们提供多样化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了国门。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也使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问题凸显了出来。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目录一、文化认同综述 (1)(一) 文化认同概念 (1)(二) 文化认同类型 (1)(三) 全球化条件下文化认同的意义 (2)二、国家认同综述 (2)(一) 国家认同概念 (2)(二) 国家认同分类 (3)(三) 全球化条件下国家认同的意义 (4)三、全球化条件下强化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4)(一) 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文化认同 (5)(二) 加强国家认同教育的构建 (6)1.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政治认同 (6)2. 通过中国历史教育强化历史认同 (6)参考文献 (7)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一、文化认同综述(一)文化认同概念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

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二)文化认同类型当关涉个体如何处理与他者的关系问题,大致而言有两种处理方式和认同类型:一是健康的自我认同,二是扭曲的自我认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作者:钟坛坛贺跻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13年第07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对传统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剧,任何国家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21世纪无疑将是全球治理的时代,超国家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影响的扩大,以大型跨国企业的全球竞争为代表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以互联网等新兴传媒为载体的文化全球化浪潮都将对传统的国家威权、国家认同以及民族认同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中国的语境中,“国家认同”这个词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是从“national identity”翻译的,也可以译作“国家身份”、“国家特性”等等。

“国家认同”是由“认同”运用到国家层面上产生的。

“认同”(identity)一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引入心理学领域,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趋同的过程”〔1〕。

埃里克森认为“认同”概念也能适用于国家,由此产生的就是“国家认同”的概念。

“国家认同”这个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很多学者重视,只是随着国际格局的不断调整,全球化浪潮的此起彼伏,全球治理的兴起和发展,学者们才开始对国家认同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

一、国家认同的内涵关于对国家认同概念内涵的理解,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其中主要的观点如下:台湾学者江宜桦认为,“国家认同有三个意义:(1)政治共同体本身的同一性;(2)一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哪一个政治共同体的辨识活动;(3)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政治共同体的期待,或甚至对所欲归属的政治共同体的选择。

”〔2〕郭艳认为,“国家认同,就是在有他国存在的语境下,人们构建出归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感‟。

对个人来说,国家认同指个人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该政治共同体,意识到自己具有该国成员的身份资格。

对国家而言,则是指其独特属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保持该独特属性的权利得到他国的承认。

只有同时得到本国国民和国际社会的认同,国家才能得以存续。

”〔3〕苏晓龙认为,“国家认同就是一国人民或因为对所属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经验的共有和分享,或因为对制度、法律、政策、领导人等公共形态权威的认可和接受,由此产生的对这个国家的归属感以及为了使其像自己期待的那样更加美好而为之奉献和效忠的心理和行为。

它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表现,也是这个国家统治和治理的合法性的重要来源。

”〔4〕不论是从认同理论来看,还是从各位学者对于国家认同的内涵阐述来看,本文认为国家认同的主体都是独立的个体,这是个人意义上的国家认同,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个人意义上的国家认同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和情感过程,会随着个体的不同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治理越来越成为国际事务解决的主流,国家只是全球治理的众多行为体的其中之一。

那么,这一轮新的政治思想的潮流必定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国家认同感。

二、全球治理对国家认同的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性事务的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各国发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很多事务很难由一个国家或者几个国家单独解决,于是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越来越成为受研究人员和学者重视的热门课题。

“治理”这种解决公共事务的方式相对于“统治”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政府权利下放和更多的组织人员的参与。

即一系列公共事务领域中非国家行为体的日益活跃。

各学者对全球治理的概念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托尼·麦克格鲁从多层治理的角度把全球治理定位为“从地方到全球的多层面中公共权威与私人机构之间一种逐渐演进的(正式与非正式)政治合作体系,其目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全球的或跨国的规范、原则、计划和政策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解决共同的问题。

〔5〕俞可平认为,“全球治理是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各国公民为最大限度地增加共同利益而进行的民主协商与合作,其核心内容应当是健全和发展一整套维护全人类安全、和平、发展、福利、平等和人权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包括处理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全球规则和制度。

”〔6〕蔡拓认为,“全球治理是以人类整体论和共同利益论为价值导向的多元行为体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变革和全球问题挑战的一种新的管理人类公共事务的规则、机制、方法和活动。

”〔7〕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传统的国家威权和国家认同无疑受到全球治理的影响和挑战。

三、国家认同的影响要素分析全球治理中的行为体分为三类:(一)主权国家。

主权国家是传统国际事务解决方式的主要行为体,也是全球治理中的主要行为体,但是相对于传统的国际事务解决方式,在全球治理中,主权国家更多的是将一些事务交由其他的两类行为体来解决。

(二)超国家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政府间国际组织(IGO)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经议定的协议而创立的机构,其成员仅限于主权国家。

〔8〕例如:联合国、非洲统一组织、欧盟、世界贸易组织等。

(三)公民联合组织。

又称为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有时还包括赢利性组织如跨国公司、全球性的大众媒体等。

在全球治理的背景下,这三类行为体也是影响公民的国家认同的主要行为体。

也就是说,我们分析全球治理背景下的国家认同就是要从这三个不同的路径着手分析。

(一)主权国家。

这里我们讨论的对于公民的国家认同有影响的主权国家主要包括两方面:公民所在的国家以及其他的国家。

1.公民所在的国家。

一国公民对国家认同最大一部分的认知和情感都来自于公民所在的主权国家,也就是公民的所属国。

这一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经验、制度、法律、政策、经济、领导人等公共形态都会影响到公民的国家认同。

公民会将现实中的国家的情况与心中理想的国家情况进行对比,由此形成公民对于国家的一个认知及情感部分,即国家认同。

2.其他国家。

在传统的国际关系里,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经验、制度、法律、政策、领导人等对于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国家认同会产生影响。

现在我们讨论在全球治理的背景下,各国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世界变得更加融合,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任何一个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大众传媒、文化产品等等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

随着各国的互相联系越发深入和广泛,所有的国家都不是存在于一个单独的空间里,而是在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里。

所以,其他主权国家也会对普通公民对于本国的国家认同产生影响。

在全球治理的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密切,所以,其他主权国家对于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国家认同会产生更多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多地是体现在普通公民对于各国情况的差异性比较上,这种情况会在很多方面体现出来。

例如,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与本国对比是否完善,本国的法律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等。

这种对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民对于自己国家的法律制度的看法,随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民的国家认同;其他主权国家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等社会福利方面是怎么样的情况,在全球治理的大环境下,新兴大众传媒的多元化发展,信息流通速度越来越快,公民很容易将本国的情况与其他国家的情况进行比较,由此产生对各国在福利、政策、社会生活、国家形象和影响力等方面的大概看法,这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公民对于所属国家的情感关联和认可,相应地也会影响到公民的国家认同感;其他主权国家的居民生活水平怎么样?在能源、交通、生活品质、物价方面与本国对比有什么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到公民对于本国的看法和情感归属。

其他主权国家的文化产品、新兴大众传媒的多元化信息同样也会对本国民众的国家认同产生影响。

(二)超国家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基于全球治理的背景下,比如联合国组织、东盟、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超国家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都会对传统层面上的国家行为以及本国民众的国家认同产生一定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超国家权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会削弱主权国家的传统威权,甚至影响本国民众对所属国家的认同感、情感归属和存在感,促使普通民众更加依赖政府间国际组织成员身份或者对所欲归属的政治共同体的认可。

例如欧盟对传统欧洲国家威权政治及其国家认同的影响和挑战。

欧盟各成员国在经济发展、货币政策、国家战略等方面都必须依赖和约束于欧盟组织。

因此,传统欧洲主权国家的威权政治无疑受到挑战。

比如说欧元是欧盟成员国的统一流通货币,英语是其欧盟组织的官方统一语言等等,这些无疑会削弱欧盟成员国的公民对主权国家的认同感和存在感。

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国家认同受到不同层面的影响和改变。

(三)公民联合组织。

对于公民联合组织对传统国家认同感和情感归属的作用和削弱,这里主要通过对跨国公司和全球性的大众传媒的影响展开分析。

1. 跨国公司。

大型跨国公司影响主权国家普通公民传统国家认同感和情感归属的路径有两个,具体如下:(1)跨国公司影响国家认同的路径之一:大型跨国公司影响全球化进而影响主权国家内公民的国家认同感和情感归属。

在这个路径下,跨国公司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

首先,跨国公司对于国家认同有负面的影响。

在过去30年中,全球经济出现了迅猛的变化。

商品、服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壁垒已减少,跨国贸易和投资量增长极为迅速,这表明国家经济正在被更紧密地结合为单一的、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系统,而在这个过程中跨国企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正在对各国产生深刻的影响。

原来的被时空阻隔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了,跨国公司把统一的商品卖到世界上各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使世界各国的很多商品都变得越来越相同,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商品和习俗随着跨国公司的市场抢占策略而渐渐的消失。

跨国公司把咖啡、汉堡包、牛仔裤、好莱坞电影带到了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

原来不同的国家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习俗偏好和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正是因为这样巨大的差异让我们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各国家、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貌和特点,各国、各地区的人民也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对于自己国家的一份独特的国家认同和情感归属。

但是,随着跨国公司的全球化进程,这样的一个多样化的世界正在消融。

多样化世界消融的同时也使各国居民的传统国家认同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是原来的文化习俗好还是现在的好?跨国公司影响了各国的多样化的同时也影响了公民的国家认同,全世界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都有人穿牛仔裤,吃汉堡包,过圣诞节。

全世界的的生活习性、风俗习惯正在变得越来越同质化。

因为整个世界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对于国家的认知和感受当然同时发生着变化。

关注一下全球的移民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国家威权政治和民众国家认同感发生的变化和削弱。

例如,美墨边境每年来自墨西哥的偷渡现象。

对于普通墨西哥民众而言,对美国生活的向往和改善生活水平的期望已经大大超越其自身对所属国家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归属,他们不惜放弃对本国的身份认同,而更加渴望生活的改善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