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在亳州逸事历史故事

合集下载

北宋欧阳修图文简介

北宋欧阳修图文简介

生平简介欧阳修在其父欧阳观任绵州推官时出生于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四岁丧父,随叔父欧阳晔在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用芦苇在沙地上写字、画画,还教他识字。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

”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北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庚午年)中进士。

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馆阁校勘。

三年,范仲淹上章批评时政,被贬饶州。

欧阳修为他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

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

五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

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至和元年(1054)八月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

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

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北宋文风转变有很大影响。

嘉佑三年六月庚戊,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

五年,拜枢密副使。

次年任参知政事,进乐安郡开国公。

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

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允准。

欧阳修三次遭贬的故事

欧阳修三次遭贬的故事

欧阳修三次遭贬的故事欧阳修三次遭贬的故事作者:林辉观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讲欧阳修三次遭贬的故事。

欧阳修生于公元1007年,享年66岁,祖籍沙溪原归庐陵吉水县管辖,后归吉安市永丰县管辖,出生地为四川省绵阳市。

欧阳修为官多次被“放逐流离”,但他却“志气自若”,最终成就一代文宗,苏轼评价他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他的文风一直影响到宋、元、明、清。

下面我们讲欧阳修被贬夷陵的故事。

欧阳修幼年孤寒,四岁父亲去世,家贫如洗,母亲以芦杆为毫,在沙滩上教他读书习字,这就是“沙滩画荻”故事的来由。

从宋仁宗天圣元年秋参加乡试,到天圣八年春取得进士,24岁的欧阳修经过漫长的“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公务员”资格,调西京(今河南洛阳)任推官,推官一职主要是协助留守长官负责审讯罪犯等事务。

宋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28岁的欧阳修经过“一推双考”,来到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任馆阁,实为学士院的图书校对。

在欧阳修任馆阁的前一年,欧阳修写了一封被怀疑为巴结中央领导隐含伸手要官的《上范司谏书》私人信件给范仲淹。

范仲淹“少有大节”,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是年,范仲淹被提拔为谏官,相当于现在中央监察总局局长或中纪委书记。

“谏官虽卑,与宰相等。

”官小却责任重大,可见谏官之位非常重要。

欧阳修对范仲淹这样的一位在士林中享有崇高美誉的才德之士被提拔为谏官,感到由衷地高兴,于是,写下这封信向他表示祝贺。

范仲淹读罢欧阳修的来信,非常高兴,两人从此书信来往不断,结为挚友,并被反对派讥为“朋党”。

但范仲淹并没有据此关系提拔欧阳修,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1),身为陕西都转运使的范仲淹也只举欧阳修“充经略掌书记”,聘请他做一个撰写军中公文的书吏而已,欧阳修立即以母亲病重为由婉言谢绝。

欧阳修虽然没有得到范仲淹的推荐和重用,但欧阳修却十分敬重范仲淹,工作上与范仲淹相唱和。

关于欧阳修的小故事(通用12篇)

关于欧阳修的小故事(通用12篇)

欧阳修的小故事关于欧阳修的小故事(通用12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欧阳修的小故事,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欧阳修的小故事篇1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觅生计和求学,四处奔波。

十二岁那年的一天,他身背书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关,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放学生进城好吗?”老兵问:“城下何人?为何现在进城?”欧阳修答道:“读书人远道而来,进城求宿。

”老兵本不敢违例开城门,但听出是个很懂礼貌很有点口才的小学生,顿起爱怜之心,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晨再进。

”欧阳修答道:“遵命。

”老兵念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欧阳修一听这上联,看似随便说出,其实叠字连用,暗藏机巧,便接上说:“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

”老兵大声道:“我是要你对的!”欧阳修笑道:“学生已经对过了。

”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下城楼开了城门。

讲到这里,也许少年朋友们会问:“对联讲究的是字数相等,既然上联十一个字,下联怎么是十六个字呢?”其实,这幅对联是: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欧阳修的小故事篇2寒假里偶尔读到一篇《欧阳修的故事》,深有感触。

故事主要内容讲的是:有个人爱写诗,有一次与欧阳修同行,只是并不知道同路的就是欧阳修,他看到路边有一棵枯树,于是念念有词来了两句:“远远一枯树,两个树枝桠。

”显然,这两句诗既无生命,也无色彩。

但欧阳修听了并不嘲笑,而是笑眯眯地告诉他说:“你如果再加两句,这诗保证漂亮!”这个人听了也就绞尽脑汁地想,欧阳修见他想得挺苦,知道他已渐有所悟,也就加了两句给他听:“春来苔是叶,冬主雪作花。

欧阳修的小故事

欧阳修的小故事

欧阳修的小故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欧阳修的小故事欧阳修的小故事4篇欧阳修的小故事1一天中午,身为颍州知州的欧阳修与朋友悠游山水回来,已错过了用膳时间。

欧阳修的小故事

欧阳修的小故事

欧阳修的小故事导读:欧阳修的小故事欧阳修在担任滁州太守之时,经常到附近的山水中闲游,与智仙和尚结为好友。

智仙和尚为了方便欧阳修出行,就在山间盖了一座亭子。

欧阳修知道了后,就在亭成之日,题名为“醉翁亭”,还写下了流传至今的千古名文《醉翁亭记》。

众人传而阅之,纷纷称赞。

这是一位樵夫说开头过于絮叨,让其去琅琊山上看个究竟。

欧阳修竟然真的去了,看完后就将开头改为“环滁皆山也”。

从中可见,欧阳修对于文学十分恭谨,能接纳各种意见,恃才而不骄。

欧阳修担任翰林供事时,与好友出去游玩,看见一条狗被马车撞死。

就让旁人出文叙述一番此事,众人沉吟片刻,纷纷出口成章。

有的说“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有的说“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诸如此类。

欧阳修听了之后哈哈大笑,说道“我们编撰书籍的,用词岂能如此繁琐。

”继而自己说道“逸马杀犬于道”,这几个字就已经能够将事情表达完整了。

众人听后,对欧阳修的用词简洁佩服不已。

欧阳修在1007年的时候在四川出生,他很小时失去了父亲,所以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欧阳修是一个刻苦的人,也是一个虚心求教的人,他曾因为一位樵夫说他《醉翁亭记》的开头过长而亲自去琅琊山上看个了究竟,所以才有了更加完美的《醉翁亭记》。

欧阳修词的特点欧阳修的词,大致的面貌就是既有意义的深深隐藏而又非常的含蓄不轻易透露的别具一格的审美。

欧阳修词作同时留有的红尘烟花之地的花间遗风、高雅恶俗并存的现象,以及涵蕴的疏隽、深婉等多层次的审美要素,为后人的接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欧阳修的艳词,有些人称呼他为一代儒宗,一代文章冠冕。

描写的一些艳词,词章幼眇,温纯雅正,温柔宽厚,温润秀洁,风流闲雅,风流自命,风流蕴藉。

欧阳修词整体上还是基本保持着五代词风,只不过带上特有的时代气息和个人的气质秉性,体现出雅俗并存的特点。

其词的雅与俗,成为后世争论不休的话题,在词史上是一值得研究的典型个案例。

欧阳修虽然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人,他的一些词中豪气也是是很少见到的,不过却用清新峻洁的语言抒发疏朗放旷的豪放情怀,不会刻意去铺排辞藻,也不会使用典故去写这个事情,他所写的词的意境遂如同生活本身一样朴素明鲜明。

欧阳修八次到颍州

欧阳修八次到颍州

欧阳修八次到颍州发布时间13-01-01 浏览次数(1356)欧阳修八次到颍州欧阳修(公元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江西永丰人,北宋名臣,一代文宗,官司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曾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府。

他一竽除在京城辅佐朝庭外,曾“放逐流离”(《宋史欧共体修传》),历任十余个大小州府郡县的地方官职,其中八次来到颍州并终老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与颍州结下了一世不解之缘。

欧阳修初到颍州的时间,正史不见记载。

据刘德清《欧阳修传·结缘颍州》说“(修)当年贬知滁州,途径这里(反映颍州)”扒推测,他第一次到颍州的时间应在北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深秋。

当时,欧阳修从定州望都县(今属河北)出发,至十月二十二日到达滁州。

在到达滁州之前的某一天。

39岁、风华正茂的欧阳修路过颍州,而且初到颍州就遇到一段奇缘。

据赵令田寺《侯鲭录》卷一云:“欧公闲居汝阴时,一(歌)妓甚颖,文忠(欧阳修谥号)歌词尽记之,筵上戏约,他年当来作守。

后数年,公自维扬果移汝阴,其人已不复见矣。

”后来,欧阳修与同僚们共饮西湖之畔,并种杆瑞莲,栽种黄杨,继而题诗助兴,想起当年之约已成空谈,叹曰:“平湖十顷碧琉璃,四面清阴乍合时。

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

啼禽似与洲人游人语,明月闲撑野艇随。

每到最佳堪乐处,却思君共把芳卮。

”43年后,苏轼出知颍州,见诗笑曰:“这是杜牧‘绿叶成荫’那样的句子啊!”相传晚唐诗人杜牧做宣州暮僚时,在出游湖州(今属浙江)途中,爱上一名女子。

14年后,当他出任湖刺史寻访这位女子时,方知该女早出嫁并已生儿育女,杜牧怅然赋诗曰:“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苏轼听笑,正是欧诗中含有“绿叶成阴”的意思。

但刘说和赵说在时间上不其吻合,这种传说未必就可全信了。

权知颍州府欧阳修第二次到颍州是在北宋宗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因在扬州长任上“目疾为苦”自请改知颍州以“求颍自便“。

一分钟介绍醉翁亭记的故事

一分钟介绍醉翁亭记的故事

一分钟介绍醉翁亭记的故事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以作者游历醉翁亭的经历为线索,描绘了醉翁亭的自然风光和四时之景。

下面,我将用一分钟的时间为您简要介绍《醉翁亭记》的故事。

《醉翁亭记》讲述了欧阳修在游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时,与朋友们畅饮、欣赏美景的故事。

文章开头,欧阳修因公务之余,得以游历醉翁亭,结识了当地的隐士醉翁。

醉翁喜好饮酒,与欧阳修志趣相投,两人一见如故。

在醉翁的引领下,欧阳修游览了醉翁亭周边的山水美景。

春天,山花烂漫,鸟语花香;夏天,绿树成荫,溪水潺潺;秋天,层林尽染,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寂静无声。

四时之景不同,然而皆令人陶醉。

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欧阳修与醉翁等人畅谈天地,把酒言欢。

他们谈论的话题涉及诗词歌赋、历史典故、人生哲理等,彼此受益匪浅。

文章中,欧阳修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他们追求自然之美、超脱尘世的心境。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在醉翁亭逗留数日后,欧阳修不得不告别醉翁,返回工作岗位。

离别之际,两人依依不舍,约定来日再聚。

通过这个故事,欧阳修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以及与朋友把酒言欢的欢乐时光。

《醉翁亭记》以其优美的文字、深刻的寓意,成为了我国古代散文的瑰宝。

一分钟的时间,我们了解了《醉翁亭记》的故事。

这篇散文让我们感受到了欧阳修与醉翁的真挚友谊,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简论欧阳修诗中的亳州印象

简论欧阳修诗中的亳州印象

简论欧阳修诗中的亳州印象作者:薛芸秀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06期摘要:欧阳修一生钟情颍州,这是学界之共识,然鲜有学者注意到,在其人生低谷之时还有一个地方是其心灵的休憩之所,那便是亳州。

欧阳修在亳州所写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亳州的风土人情,还反映出了他对亳州的复杂情感。

总的来说,欧阳修对亳州的印象可概括为:距颍州和好友陆子履较近、物阜民丰、道教圣地。

关键词:亳州;诗歌;欧阳修作者简介:薛芸秀(1992-),女,四川巴中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2治平四年(1067)正月丁巳,宋英宗驾崩于福宁殿,是月宋神宗即位。

不久“御史蒋之奇以飞语污公”[1]2619,欧阳修连上奏疏,力辩此事,甚至以乞罢参知政事为“要挟”,要求神宗皇帝明察此事。

然“家私隂事是人伦之大恶,所以语骇人听,易于传布”(《封进批出蒋之奇文字札子》),欧阳修遭此诬陷,怎会不受打击?故又連上数疏,力求外任,“三月壬申,除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改赐推诚保德崇仁翊戴功臣。

闰三月辛巳宣签书驻泊公事,陛辞,乞便道过顈少留,许之。

五月甲辰至亳。

六月,视事。

”[1]2619欧阳修就是在遭受了这样的打击之后来到亳州的。

欧阳修于治平四年(1067)五月到任亳州,又于熙宁元年(1068)八月离开,在亳期间共一年零三个月左右。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欧阳修共创作了十余篇诗作,其中大部分都与亳州的风土人情有关,故本文以欧阳修此时的相关诗作为中心来小窥欧阳修诗歌中的亳州印象。

一、颍亳相望乐未央欧阳修《郡斋书事寄子履》云:“寄语瀛洲未归客”,“瀛洲未归客”指的就是陆子履,他在治平时以集贤校理居外任知颍州,故欧阳修如此称呼。

庆历元年(1041)欧阳修与陆子履并爲集贤校理,两人相交甚厚,魏道辅《续东轩笔录》云:“陆经学士坐责流落,欧阳文忠公怜其贫,每与人作碑志必先约令陆子履书,欲以濡润助之也,由是子履书名亦自此而盛。

欧阳修的颍州情结(二)

欧阳修的颍州情结(二)

欧阳修的颍州情结(二)欧阳修的颍州情结(二)2014-06-19爱颍——民淳讼简物产美史书记载,欧阳修到颍州任职是自请前来,其因是这里作为小郡,政事不繁,宜于自己疗养眼疾。

《与韩忠献王稚圭书》云:“某昨以目疾为苦,因少私便,求得汝阴。

”“汝阴西湖,天下胜绝,养愚自便,诚得其宜。

”老年以后欧公安家颍州,也是因为“此郡闲僻”、“足以颐养”。

在皇祐元年二月十三日到达颍州写给皇帝的谢上表中,欧公也坦言自己之所以请求由扬移颍,为的是“付以善邦,俾从私便。

”“规求安全,坐享荣禄”。

而颍州,正符合这一要求。

皇祐元年四月,欧公在《谢转礼部郎中表》中又称:“自被谗诬,迨于降黜。

当举朝沸议,未曾以寸牍而自明。

及累岁谪居,不敢以半辞而自理。

其后再经宽赦,移镇要藩,曾未逾年,遂求小郡。

”到任以后,更是亲身体验到了颍州的民淳讼简和物产丰美。

当年十二月,欧阳修在写给韩忠献王稚圭的信中说:“汝阴西湖,天下胜绝,养愚自便,诚得其宜。

然尸禄苟安,何以报国?感愧,感愧!”十八年后的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欧阳修在《思颍诗后序》中回顾说:“皇祐元年春,予自广陵得请来颍,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时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

”据《宋史·地理志》载,当时的颍州有“户七万八千一百七十四,口一十六万六百二十八”,在北宋当属小郡。

颍州志书则言这里“风俗清丽”、“率性真直”,“好尚稼穑、重于礼文”。

正因为民风淳厚,才使颍州这方小郡政事简约。

而正因为政事简约,欧公才有暇与众文友吟诗作文。

《正德颍州志》载:“宋欧阳文忠公守颍”,“建堂治内,题曰聚星”。

聚星堂成了颍州文星们切磋诗艺的场所。

《王直方诗话》云:“欧阳文忠守颍日,因小雪,会饮聚星堂,赋诗。

”皇祐元年五月,欧阳修在颍州知州任上,一天因身体不爽未能与徐无逸、焦千之两位门人游西湖,写下《伏日赠徐、焦二生》一诗:“平湖绿波涨渺渺,高榭古木阴层层。

嗟哉我岂不乐此,心虽欲往身未能。

欧阳修知亳

欧阳修知亳

欧阳修知亳欧阳修知亳药都亳州历来被称为仙源之地,为何这样说?就是因为亳州曾出生过老子、庄子和陈抟这些“仙人”。

在民间传说和一些神话中,老子、庄子和陈抟这些亳州土生土长的“仙人”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在《西游记》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炼仙丹可让人长生不老;庄子修炼成仙后将妻子度成神仙等很多传说也在当地传得神乎其神;陈抟老祖从一出生到得道成仙也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老子、庄子和陈抟等都是从亳州走出的神仙。

亳州因有这些神仙而扬名海内外,亳州也因有这些神仙而被称为“仙源县”、“真源县”。

老子、庄子和陈抟这些仙人都生长在涡河流域,是涡河水将他们滋养成仙,所以一直到现在,亳州民谣里还说:“涡河湾里出神仙。

”我们都知道《醉翁亭记》这篇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其作者欧阳修仕途不大得志,一生被调来调去,做过滁州太守,还做过咱亳州的知州。

只不过其在亳州做官的时间很短,据说还不足两年。

但就在这短暂的期限内,欧阳修在亳州留下了大量的诗篇,将亳州誉为“仙乡”。

欧阳修于宋英宗治平四年,也就是公元1067年任亳州的州官。

一上任,他就将亳州与颍州作一番比较,同时还把来到亳州的感想写成了一首诗送给了当时同朝的学士子履。

诗题为《答子履学士见寄》,全诗如下:颍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乃得治仙乡。

梦回枕上黄梁熟,身在壶中白日长。

每恨老年才已尽,怕逢诗敌力难当,知君欲别西湖去,乞我桥南菡萏香。

在这首诗中,欧阳修大力赞美亳州,将亳州誉为“仙乡”,感情真挚,实为肺腑之言也。

欧阳修做滁州太守时,在《醉翁亭记》中自称为“醉翁”,可来到亳州后,他为仙源之地亳州丰腴的土地、美丽的景色、淳朴的民风所陶醉,不由得诗兴大发,又给好友子履寄诗一首,题为《郡斋书事寄子履》,诗曰:使君居处似山中,吏散焚香一室空。

雨过紫苔唯鸟迹,夜凉苍桧起天风。

白醪酒嫩迎秋熟,红枣临繁喜岁丰。

寄语瀛洲未归客,醉翁今已作仙翁。

在这首诗中,欧阳修用喜不自胜的诗句写出了亳州可感可触的景致(颌联),描绘了亳州金秋时节的丰收景象(颈联),由上面六句的极力铺陈,最后在尾联中道出自己由“醉翁”现已成为“仙翁”的喜悦之情。

欧阳修滁州、颍州、亳州诗歌比较研究

欧阳修滁州、颍州、亳州诗歌比较研究

欧阳修滁州、颍州、亳州诗歌比较研究以《欧阳修滁州、颍州、亳州诗歌比较研究》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欧阳修(1007-1072)是著名的宋代诗人,被誉为“宋代四杰”之一。

他撰写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其中滁州诗、颍州诗和亳州诗特别值得研究。

这三类诗歌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并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

首先,从诗歌的创作背景来看,滁州诗是欧阳修为滁州刺史而写。

在任职期间,他非常重视滁州农业的发展和治安的维持,关注百姓的福祉,并走访滁州乡村,以抒发对乡土的热爱。

滁州诗歌大多描写乡间风光,许多诗中以滁州的自然风光为背景,抒发对乡土的热爱,表达了神态灵动的沧桑之情,囊括了宋代乡土情结的主题。

欧阳修的颍州诗以茶花和梅花的芬芳为主题,他把颍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都浓缩成贴近自然的文字。

他对自然的描写始终洋溢着一股耐人寻味的诗意,表现出颍州特有的自然风光,使人着迷。

亳州诗是欧阳修立足于亳州时撰写的,更注重展现了亳州地域的文化精髓,抒发的是内容丰富的人文关怀,如涉及亳州的历史文化传统,对府衙、祠堂、寺院和其他名胜古迹的描写等。

这类诗歌把他对人文关怀融为一体,体现出欧阳修立足亳州后浓厚的人文关怀情怀。

再从诗歌的思想方面来看,滁州诗和颍州诗更多地表达了欧阳修对乡土的热爱,他感慨落后乡间的落魄,抒发对古人乡土情怀的眷恋,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以及对承袭古人传统的向往和赞颂。

而亳州诗多表达了欧阳修的儒家思想,他认为“天下苍生皆可教,须有布衣轻车载”,从政治上强调了仁政,以“满朝文武仁义在”来赞颂当政者,以劝导百姓修身,为实现文明发展献计献策。

此外,从诗歌的表达方式来看,滁州诗和颍州诗更具有抒情性,以流畅的语言把滁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全部表现出来,使诗歌畅快动人。

而亳州诗则更加细腻,抒发了作者对亳州地域的人文关怀,表达了他对于乡土的思念以及政治理念,以及对乡土的热爱,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由此可见,滁州诗、颍州诗和亳州诗承载着欧阳修思想方面的深刻思考,彰显了他浓厚的乡土情怀,以及他对民生福祉的关怀,为宋代文学史增添了一抹浓艳的色彩。

欧阳修简介欧阳修名人传记

欧阳修简介欧阳修名人传记

欧阳修简介欧阳修名人传记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郑氏,立誓守节,亲自教导儿子读书,家境贫困,以至用芦管当笔在地上描画着学习写字。

欧阳修自幼就聪敏颖悟,超过常人,书读过就能熟记背诵。

等到成年,已有了很高的声望。

宋代立国将近百年,但文章的体裁,还依然沿袭着五代的风气。

文人们刻镂雕琢的都是骈偶之文,文坛污浊,文风不振,读书人因循陋习,墨守成规,议论卑下,气调柔弱。

苏舜元、苏舜钦兄弟、柳开、穆修等人,都有意振作张扬正气,但力量不足。

欧阳修游历随州(今属湖北) ,在废书篓中得到了唐朝韩愈的遗稿,读后万分欣慕。

于是就苦心孤诣地探幽索隐,以至废寝忘食,决心要同韩愈并驾齐驱、比肩齐名。

天圣八年( 1030)中进士,得南宫殿试第一,被选拔为甲科,调西京推官。

开始和尹洙交游,和尹洙一起写作古文,议论当朝时政,互相都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老师和朋友,又同梅尧臣交往,相互作诗唱和,就这样,欧阳修凭着他的文章名满天下。

不久,选进朝廷,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因为议论政事被贬了官,朝廷中很多官员都议论相救,只有司谏高若讷一个人认为当贬。

欧阳修就写了封信责备他,指责他不复知人间还有羞耻之事。

高若讷把欧阳修写给他的信送给了皇上,欧阳修因此获罪,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不久又调任乾德(今湖北光化)县令、武成(今河南滑县)节度判官。

范仲淹出使陕西,征辟欧阳修任掌书记。

欧阳修笑着推辞说:“从前我所以那样做,难道是为自己的私利吗?还是同其退不同其进较好吧。

” 过了很久,朝廷又恢复了他的校勘职务,并被进举为集贤院校理。

宋仁宗庆历三年( 1043) ,主持谏院。

当时仁宗皇帝更换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做了朝廷大臣,仁宗还决定增加谏官,起用天下名士,欧阳修第一个在被选之列。

每次进见,仁宗都要征求主持政事的意见,询问他们应该做些什么。

因为朝中兴废的事多了,小人们的聚合趋附感到了很多的不便。

欧阳修考虑到正直的好人必然不会得胜,多次向仁宗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天下的欧阳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天下的欧阳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天下的欧阳修欧阳修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创作了一批“超然独骜,众莫能及”的散文作品。

各种形式的短章大论,是他抒发感慨、寄托性情、表述理想的重要工具,是他革除时弊、发表政见、改变文风的得力武器。

散文创作的成绩,是他文学成就的最主要的标志。

【欧阳修小传】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欧阳氏家族历为“庐陵大族”。

然传至欧阳修的祖父欧阳偃时,家道开始中衰。

欧阳偃尽管才高德望,但未能考中进士。

其父欧阳观官运亦不亨通,虽然其为人敦厚,居职清廉,平生不治产业,一生也只不过做过两任推官和判官。

欧阳修可谓出身寒微、贫贱。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欧阳观病逝。

母亲郑氏时年仅二十九岁。

她为江南大族之女,平素知书达理。

孤儿寡母,无以为生,只好投靠欧阳修在随州(今湖北随州)任推官的亲戚欧阳晔。

欧阳修自幼聪颖过人,求知似渴,但因家贫,不能入学受教。

欧阳修的母亲便用河边的获草为笔,以沙滩为纸,教欧阳修练字。

因他博闻强记,读书则成诵,名播乡里。

当时随州城内有李氏大族,藏书甚丰。

欧阳修经常去李家借书抄读。

有一次,他在李家的旧书中偶然发现了《韩昌黎先生文集》六卷,当时尽管欧阳修还不能尽解文中要义,但阅后颇觉韩文气势雄伟,立意深远。

欧阳修对此书爱不释手,逢人便称赞“学者当至此而止耳”。

欧阳修文宗韩愈,但当时宋代文坛流行的是雕饰典丽、内容空泛的西昆体。

那时为韩愈、柳宗元所击败的骈文也重新抬头,并蔓延到表、章、奏、疏、书信中,被称为“时文”。

欧阳修因此在应试中屡遭失败,他不得不重新思索,认识到当时非学“时文”、“西昆”不可。

于是欧阳修乃回家埋头读书,“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皆穿蠹经传,移此丽彼,以为厚薄,惟恐不悦于时文。

”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二十四岁的欧阳修终于进士及第,从此步入宦途。

天圣八年五月,欧阳修被授予将仕郎,秘书省校书郎和西京留守推官。

欧阳修的五个经典小故事

欧阳修的五个经典小故事

欧阳修的五个经典小故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有关他的历史故事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1、自幼聪慧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

”欧阳修十岁时,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词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2、科举之路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

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

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

欧阳修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

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

欧阳修在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

一天,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

天圣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

殿试放榜后,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

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3、步入官场虽然没中状元,欧阳修也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被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欧阳修定居颍州之谜资料

欧阳修定居颍州之谜资料

欧阳修定居颍州之谜字体[ 大中小] 【发布日期:2007-7-31】【作者:】【文章来源:】【浏览次数:938 次】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称“六一居士”。

是我国北宋中期一位阅历丰富,仕途坎坷;数遭贬谪,不泯诤谏之志;既压复起,而愈挫愈勇;且以道德文章名冠天下,千年来赢得后世朝野崇敬,非常值得学习和研究的历史名人。

纵观欧阳修一生,仕宦四十二年,先后历任十余个州府郡县,足迹踏遍江河淮泗之间,从九品笔吏累官至朝廷宰执,从无名后生到天下敬仰的文坛泰斗,达到“生前事业成三主,天下文章无二人”的崇高境界。

不仅他的身世、宦历值得研究,他的官品、人品,诗词文赋以及他的为政之道,治国之策值得研究,甚而至于他的祖籍、出生、游历和终老之地亦值得研究。

我们知道,欧阳修祖籍江西吉安,生于四川绵阳,虽一生宦游漂泊,却中年择颍而家,苦心经营其处,老而退居于颍,最终卒于颍州(安徽阜阳)。

是什么原因使欧阳修对颍州魂牵梦绕并最终选择颍州作为退休安身托付终老之地?这一问题,千百年来,虽有历代文史家偶然涉及,但多语焉不详,难成定说,遂成欧氏研究中的一个难解之谜。

对此,笔者曾在“我写欧阳修”(见拙作《欧阳修与颍州•序》)一文中作过初步探讨,提出四条理由:一是颍州有一个理想的人居环境;二是这里水网密布,交通发达;三是颍州地处北宋朝廷京畿之地,居政治中心地带;四是当时颍州西湖乃天下绝胜。

然而,观点虽然提出,却未作专题掘发,今天读来仍感到不尽全面,有继续深究之必要。

值此纪念欧阳修千年华诞之际,根据笔者重读欧阳修时所积累的有关史料,试从颍州在北宋的政治经济地位,朝廷与欧阳修特殊的君臣关系以及欧阳修独特的人文气质等方面综合分析,加以解读,以期破解这个千载之谜。

重要的区域位置颍州地处淮河流域,自古连接苏、鲁、豫、皖地区,是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重要商埠和交通枢纽。

唐、宋以来便有“襟带长淮,控扼陈蔡,东连三吴,南引荆汝;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淮海内屏,东南枢辖”(明《正德颍州志》)之评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欧阳修轶事

欧阳修轶事

欧阳修轶事师友唱和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时事,迭相师友。

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唱和,遂以文章名天下。

(《宋史·欧阳修列传》)力排险异之文知嘉祐二年贡举。

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

事毕,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

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宋史·欧阳修列传》)不掩宋祁文功欧阳公于修《唐书》,最后至局,专任《纪》《志》而已,《列传》则宋尚书祁所修。

朝廷以一书出两手,体不能一,遂令公详看《列传》,令删革为一体。

公虽受命,退而叹曰:“宋公于我为前辈,且人所见多不同,岂可悉如己意?”于是一无所易,及书成奏御,御史曰:“旧例修书,只列局内官高者一人姓名,公官高,宜书。

”公曰:“宋公于《列传》亦功深者,为日且久,岂可掩而夺其功乎?”于是《纪》《志》书公姓名,《列传》书宋公姓名。

宋公闻而喜曰:“自古文人不相让,而好相陵,此事前所未闻也。

”(《宋人轶事汇编》)以文济民欧公撰石曼卿墓表,苏子美书,邵篆额。

山东诗僧祕演屡督欧俾速撰。

文方成,演置石于相蓝,砻讫白欧公,写石之日,为具召馆阁诸公。

观子美书毕,演大喜曰:“吾死足矣。

”饮散,欧、苏属演曰:“镌讫且未得打。

”竟以辞翰之妙,演不能却。

欧公于定力院见之,问寺僧,僧曰:“半千买得。

”欧怒,回诟演曰:“吾之文乃与庸人半千鬻之!”演徐语欧曰:“学士已多他三百八十三矣。

”欧愈怒曰:“是何言?”演曰:“公岂不记省元时,庸人竟摹新赋,叫于通衢,复更名呼曰:两文来买欧阳某省元赋。

今一碑五百,价已多矣。

”欧因解颐,徐又语欧曰:“吾友曼卿不幸早世,因欲得君之文,张其名,与日星相磨。

而又穷民售之,颇济其乏,又非利乎?”公笑而不语。

(《宋人轶事汇编》)用字精致韩魏公在相为昼锦堂,欧公记之“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

”韩公得之爱赏。

后数日,欧复遣介,别以本至,曰:“前有未是,可换此本。

欧阳修醉翁亭记背景

欧阳修醉翁亭记背景

欧阳修醉翁亭记背景
对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大家对于作者欧阳修在当时写下此作品时的背景故事并不清楚。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醉翁亭记》背后的故事!
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一零四五年),参加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疏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

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

《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

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本文是山水游记,但抒情气氛很浓。

作者的欣慰和悲苦都含蓄地蕴藏在风景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当中。

为了增强风神情韵,通篇采取说明句式,共用二十一个“也”字,造成一种从容婉转的咏叹句调。

在写景和叙事上,文章写得既明晰简洁,又丰满生动,勾划了一幅色泽鲜明、声态毕现的图画。

它的层次利落分明,自远而近,由大及小,在疏朗的背景中鲜明地突出醉翁亭和作者的中心位置。

至于语言的概括准确,自然流畅,多用排偶而不失于板滞,以及音节的响亮和谐等,都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度技巧和特殊风格。

欧阳修字永叔

欧阳修字永叔

欧阳修字永叔, 庐陵人。

四岁时即死了父亲, 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 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 因家里贫穷, 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

幼年时, 欧阳修就聪敏过人, 读书过目不忘。

等到成年时, 更是超群出众, 卓有声誉。

宋朝立国已有百余年, 而文章体裁仍然承袭五代之陈规遗风, 行文措辞刻意雕琢, 追求对偶, 以至于文风污浊不振, 士人大多因循守旧, 所作文章见识浅薄, 格调不高。

苏舜元、苏舜钦、柳开、穆修等人都曾想创作古文并借此大力提倡, 以改变当时的文风, 但因笔力不足而未能如愿。

欧阳修随叔父欧阳晔任职于随州时, 在当地一大姓李氏家的废书筐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的遗稿《昌黎先生文集》, 读后十分仰慕。

于是用心寻求其中的精义, 以至于废寝忘食, 决心要追赶他, 和他并驾齐驱。

仁宗天圣八年( 1030 ) 正月, 晏殊主持礼部考试, 欧阳修列为第一名。

三月,崇文殿御试中甲科第十四名, 荣选为甲科进士, 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

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 一起作古文, 议论时事, 二人互为师友, 又结交梅尧臣, 吟诗作歌, 相互唱和, 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

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 升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他解救, 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

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 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

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 以致欧阳修被贬出为夷陵县令, 不久又迁任乾德县令、武成节度判官。

范仲淹任为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后, 聘请欧阳修为书记官。

欧阳修笑而谢绝说“: 我昔日的举措岂是为了一己之利? 我们虽然同时被斥退,但也不必同时升迁。

”过了很久, 欧阳修复任为馆阁校勘, 以后又改任为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1043) , 兼掌谏院。

当时仁宗对在朝大臣进行人事更动, 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都参与执政, 增加谏官, 任用天下有名之士, 欧阳修最先入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在亳州逸事历史故事 宋治平四年(1067 年),欧阳修遭贬亳州,为仙源之地所吸引,加之亳州传 承近千年的九酝春酒令其陶醉, 更是诗兴大发, 将自己在亳州的生活风情写成诗 作,广为流传,并留下许多佳话。

欧阳修刚到亳州上任, 许多文人雅士还不认识他。

这天雨过天晴, 阳光明媚, 微风习习,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光。

欧阳修信步来到涡河龙潭岸边,岸堤上的垂 柳成行,绿荫匝地,蝉声如织。

欧阳修不由诗兴大发,当即口占一绝: 碧潭风定影涵虚,神物中藏岸不枯。

一夜四郊春雨足,却来闲卧养明珠。

这就是留传至今的《涡河龙潭》一诗。

欧阳修正徜徉于绿柳间,忽听见一胖 一瘦两个秀才模样的人在前边吟诗对句, 欧阳修不由紧走几步, 只听胖秀才吟道: “水中鸭鹅鸣,”瘦秀才接着道:“岸上几人行。

”欧阳修一听,心说这哪是诗 呀,全是大白话,见那两人一时竟接不下去了,就想取笑他们一下,于是随口吟 道:“满腹青菜屎,无须上京城。

”那两个秀才听后一回味,都说:“这不是嘲 笑咱俩没学问, 不要进京城赴考吗?”胖秀才就气呼呼地走过来, 指着欧阳修问: “你怎能如此骂人呢?你算哪路的神仙?也不撒泡尿照照,你也配吟诗?”这时瘦 秀才走了过来,他看了欧阳修几眼,就小声对胖秀才说道:“我看这人咋有点像 刚来的州官欧阳修呀!”胖秀才说:“我管他是欧羊修还是欧猪修,他有啥资格 接我们的诗,呀呀呸!” 瘦秀才就过来略施一礼道:“子为欧阳文忠先生乎?”欧阳修看了胖秀才一 眼,就指着胖秀才对他说:“汝知修(羞),而他不知修(羞)也!” 两个秀才听了欧阳修这句话,都羞得脸红脖子粗,再也说不出话来,冲欧阳 修一抱拳,匆匆地溜了。

欧阳修在亳州当知州时,不光写诗作文讴歌仙乡亳州,而且他修水利、兴工 商,促百业发展,为仙乡亳州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据说他还为民除过一个大害虫 哩! 传说在欧阳修当知州时, 州城东南七十里处的城父每年都要逢一次古会。

在 古会期间,城父街上有一口井里就会开出一朵很好看的莲花,人们发现后,以为 这是菩萨显灵,都来烧香叩拜。

可是人们还发现,每到逢古会这几天,人们到那 井口处烧香时,总会有人失踪,再也找不着了。

后来这事就传到欧阳修的耳里, 他感到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这年又到城父逢 古会时,欧阳修亲自到那口井边察看,果然见井里有一朵莲花在水面绽开。

但经 仔细观看后,发现那莲花的颜色不正,并且莲花还会抖动。

欧阳修再一细看,老 天爷, 那哪是什么莲花, 下面分明有一张血盆大口。

欧阳修赶紧让群众远离井口,


还让衙役看守着不让人靠近。

然后他让人买来一头猪, 杀死后又在猪肚子里装上 大量的砒霜。

欧阳修命人将猪肉抬到那井口边,一看井里的莲花还在,就让人把 那头猪抛进了井里。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就见井里像烧开的锅一样直翻水花,井 壁被什么击打得直颤。

欧阳修命人准备好刀械,以防意外。

只听井里扑腾了一阵 子,直到没声音了,这时欧阳修才让人走到井口看。

往井里一看,井面上竟浮上 来一条水缸般粗的大蛇!这时人们才明白,那井里的哪是什么莲花呀,那竟是蛇 芯子。

是井里的蛇精在诱惑人,等人来跪拜时,它张口就把人吸进井里吞到肚子 里去了,怪不得这几年老有人失踪! 人们七手八脚把那条大蛇捞上来,竟有数丈长。

看了这么大的一条蛇,人们 一气将蛇砍成数段后又抛进井里,而后将井里填进石头,将那井封死,这才高高 兴兴地恭送父母官欧阳修回亳州城。

亳州因欧阳修而得“仙乡”之称, 亳州因欧阳修曾到此为官而增添了亮丽的 一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