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广播电视台120m新中波发射塔建设
中波发射台的安全播出建设
中波发射台的安全播出建设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安全问题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尤其是中波发射平台的安全广播,更是如此,为此,必须加强员工的思想意识,加强操作技能,严格执行各种管理制度。
关键词:中波发射台;安全播出;建设引言:安全播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既要保证播出的安全性、经济性、连续性,又要加强技术维护,提高意识,加强员工的培训,加强制度建设,保证中波发射台的安全播出。
一、加大硬件系统管理要保证广播的安全,首先要从中波台的工作特点出发,做好相应的硬件保证。
第一、高压电源的保障。
电力系统在实际操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会影响到发射器的开关,还会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这就需要两个主电源,一旦有一方的电力供应出现了问题,那么就可以由专业人员来控制另外一端的电力,并且通过机械联锁的方式来保证两股压力不会同时进入。
另外,我们还准备了一台柴油发电机,在电源中断的时候,可以用来启动发电机。
在无外部电力供应的情况下,UPS也可以使用电池储存的电能持续工作数个小时,故应加强对电池组的保养。
外部电力或发电机将电力输送到UPS,由UPS为机房内所有传输设备供电,以确保在有外部电力故障时,切换到其他线路,或在发电机断电时切断电源,为机房设备供电。
为了保证电力供应,每个发送器都要配备相应的低压配电柜,办公、生活等其他需要的电力,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提供,保证机房的电力供应。
第二,是对天馈线的保障。
原本的中波台(站)主要是在郊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本的郊区逐渐变成了人口稠密的区域,这就会对地网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对天空的供电线路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必须以铁塔为核心,向四周延伸,并在周围筑起一道高墙,增加地网的防护,以及天调室和铁塔的防护。
第三,保证系统的声音。
在传输系统的前端有一个音频信号。
为了保证信号的安全性,音频系统中通常会有三个信号作为主要的备用信号,这就需要保证三个信号不能共用一个电源,而且三个信号的来源也不是一个来源,可以从卫星的接收端或者是通过光纤来获得。
中波发射台天调网络的构建及实践应用
中波发射台天调网络的构建及实践应用摘要:天调网络在整个中波广播发射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整个发射系统正常运行提供能量传输、阻抗匹配、抗干扰等方面的保障。
本文阐述了天调网络的组成及原理,探讨中波发射台天调网络各部分的功能作用,结合实际应用介绍了天调网络的构建、安装调试的方法。
关键词:中波广播天调网络安装调试实践0引言全固态中波发射机与传统中波发射机相比,具有失真度小,音质好,整机发射效率高,维护简便,运行稳定,它为整个发射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功率能量输出。
同时由于全固态中波发射机使用的全固态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其耐压性能较低,抗干扰性能也相对较差,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干扰及不稳定因素,会对整个发射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而良好的天调网络能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干扰,降低功率能量损失,保证信号稳定、优质高效地发射。
1中波发射台天调网络概述中波发射系统的天调网络是指中波发射机末级输出经馈线到发射天线输入端之间所配置的阻抗变换、抗干扰的网络装置设备,它一般安装在中波发射塔脚的统调室内,通过调整天调网络元器件的参数来实现发射天线特性阻抗与馈管特性阻相匹配,同时起到抗干扰的作用,实现功率能量最大效率的传输和发射。
图1天调网络组成一般情况下中波发射机天调网络包括放电装置、防雷网络、预调网络、阻塞网络、匹配网络、抑制串扰电路。
放电装置一般采用石墨放电球(ZD),因为石墨具有优异的放电性能,且特性灵活,电压会随着面积的变大而变大,能产生较好的避雷效果。
除在发射天线底部已安装放电球外,在天调网图2 天调网络的防雷三措施络的输出端也安装了石墨放电球,其间隙可根据实际工作电压大小适当调整。
雷电的主要能量85%是直流和低频成分,当发射天线塔受雷击拉弧短路时,在发射机保护动作发生之前可通过石墨放电球及防雷磁环迅速提高发射机的短路阻抗,从而保护了发射机功率模块免受雷电击毁。
防雷网络通常采用L0型,这种形态的防雷网络安装、调试和维护都方便快捷。
中波发射台搬迁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对发射设备进行精确校准和验证,确 保其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和发射效果 。
发射台运行前的验收测试
系统测试
在发射台运行前需进行全面的系统测试,验证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
验收标准制定
根据相关规定和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确保发射台性能达标。
04
安全和保障问题
发射台运行安全保障措施
02
发射设备配置问题
发射设备的选择和配置原则
根据发射频率、功率 、天馈系统等参数选 择发射设备。
根据发射台实际情况 进行设备配置,以满 足不同需求。
考虑设备的稳定性、 可靠性、经济性等因 素。
发射功率和覆盖范围的确定
根据发射台的实际需要确定发射 功率。
根据服务区域和覆盖范围确定发 射设备的数量和分布。
THANK YOU
搬迁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管理
风险评估
在搬迁过程中,需要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设备故障、人员伤亡、自然灾害等。同时,要制定相 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安全管理
在搬迁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对于一些危险品或重要物资的运输 和储存,也需要加强安全管理。
与新旧发射台的对接问题
技术对接
在搬迁过程中,需要确保新旧发射台的技术对接顺畅,避免 出现技术上的问题。同时,对于一些老旧设备,需要进行技 术升级或改造,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人员培训
在新旧发射台对接过程中,需要对值班人员进行培训,确保 他们熟悉新发射台的操作和维护流程。同时,对于一些新技 术或新设备,也需要对人员进行培训。
根据地形、建筑物等因素进行功 率分配和覆盖优化。
发射设备的备份和冗余设计
电视调频发射台与中波广播发射台共址迁建的实现
1 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波广播发射台迎来了一波搬迁热潮,其中不少都主动或被动地加入到了搬迁重建的行列。
与此同时,很多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台也已经步入老年期,设备陈旧老化,机房拥挤凌乱,大量设施没有新的发展空间,需要进行原址重建或搬迁建设。
这两种发射台功能相近,在很多城市中共同存在,在搬迁过程中,如果能够将这两种发射台共址重建,将为城市规划带来很大便利,更加有利于所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 发射台的分类众所周知,用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发射台一般分为三类:中波广播发射台、短波广播发射台和电视调频发射台。
其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由于依靠天波进行覆盖,一般用于远距离覆盖,个台区或比邻而居的现象。
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在中波广播发射台中安装电视调频发射设备,代播少量电视、调频广播节目或进行补点覆盖的情况。
这些代播台站的存在也充分说明,中波广播发射台与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台共生共存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例如某自治区便有上述两类发射台在搬迁过程中共同立项、共同选址、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共址迁建的案例。
3 共址迁建的实现3.1 项目概述两座共址迁建的发射台分别为某自治区直属中波广播发射台(以下简称“中波台”)和当地市级电视调频发射台(以下简称“电视调频台”)。
其中,中波台共承担5个中波广播频率和4个调频广播频道的发射任务,功率等迁建。
作为两个独立单位,两发射台在共址建设的同时,还在功能管理等方面考虑到了要保持绝对的相互独立。
后经发改委批复,项目总占地面积280亩,其中10.5亩用于电视调频台的迁建,269.5亩用于中波台的迁建。
3.2 共址迁建的要点和处理方案即使在同一座发射台内部,发射设备之间也存在不同发射频率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在同一场地内建设两座发射台,工作频率高、发射天线多,两发射台设备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必然更加严重。
如何解决或者降低发射台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发射台共址建设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
中波发射台搬迁建设及地网铺设、机房设备的安装与调整实践
中波发射台搬迁建设及地网铺设、机房设备的安装与调整实践【摘要】一般来说,发射台选址建设投入正常使用以后很少会进行搬迁,但有些台站也会因为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进行搬迁,比如说转播台扩建、发射效果随着周边建筑物的增多而日趋下降等等。
为明确发射台搬迁的注意事项以及设备调整实践,在我台站搬迁完成后,特撰写我中波发射台搬迁前后的地址选择以及一些设备安装与调试,与各个台站分享经验。
【关键词】搬迁建设;安装;调整;机房;转播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中波台由原来的城市边缘变为城市中心,发射塔天线被周围的高楼所包围,天线地网破坏严重,这严重影响了发射效果。
为改变这种状况,2008年中旬开始酝酿中波台的迁建,新的中波发射台于2010年10月开始发射,设备运行可靠,有效扩大了覆盖,提高了播出质量,转播台也更名为广播电视传输中心,为我台进一步办好中波发射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结合我中波发射台迁建的实际情况,对发射台选址迁建过程的实践做了初步浅谈。
1.中波台迁建规划考虑到广播事业长远发展,在发射场地规划上为今后节目套数的增加留有足够的空间。
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应有长远规划,中波台迁建为重大的基础建设,眼光要具有前瞻性,覆盖区应尽可能大,要考虑事业今后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于旧的发射机老化,故障率高,且耗电量大,拟新购置两台循环调制数字调幅广播发射机及相应的天馈系统,还配置了稳压电源,音频处理器,信号传输接受设备。
此外还有相应的供电配套工程,机房土建工程,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等。
2.台址选定2.1位置在保证有效服务区覆盖的同时,台址应远离市区,避免对公众的电磁污染,要合乎国标《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的要求对公众辐射最大限度电场强度小于等于40v/m,磁场强度小于等于0.1a/m。
2.2地形要求按照中波发射台建设规范要求,天线周围地势平坦,总坡度小于等于5%,天线前方1000米范围内坡度小于等于3%;;要求土层潮湿,低导系数较高,有利于电磁波的传播。
中波双频新型发射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中波双频新型发射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摘要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中波广播发射台的建设逐步摒弃传统的拉线塔天线,各种新型天线应运而生,在地网受限、塔高受限的条件下某中波转播台承担了中波603kHz、972kHz 两个频率的转播任务,双频共塔25kW发射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取得了较为圆满的工程建设和播出效果。
关键词中波广播发射;新型天线;双频共塔1 场地条件及铁塔的选用建设前,已有两部发射机共塔,其发射天线为120m拉线塔,拟建塔可用场地9亩,落塔点距原塔点150m,距机房120m,场地周围是稻田地,电导率优于0.01Ω/m。
由于可用场地远小于半径120m的理想场地,无法使用传统的桅杆式拉线塔,新型绝缘自立塔的问世,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
2 603kHz、972kHz两频共塔25kW播出的覆盖603kHz、972kHz两频率的波长分别为495.5m和300.8m,120m塔高相对于972kHz 频率来说不足,相对于603kHz 频率约,可知120m对地绝缘自立塔优于天线的发射效果。
603kHz、972kHz属中波广播频段的中低频段,具有良好的地波特性。
对于603kHz、972kHz来说,用1kW功率发射,100km处场强的理想值E >1mV/m,由公式可知,25kW发射时,100km处场强的理想值E>5mV/m,满足服务区的场强要求。
场强的实际值主要还受地理地貌和天线效率的影响。
3 天线效率天线的效率是系统建设追求的主要目标,确保在85﹪以上,因此系统建设必须进行效率分析。
中波天线终端开路为驻波天线,天线电流按正弦规律分布,天线末端为电流节点,对603KHz,其波长λ1=495.6m,=124m;对972kHz,其波长λ2=300.8m,=150.4m。
沿铁塔40m以下即在铁塔周围40m以内存在着较大的电场能量分布,尤其是603kHz频率近区能量分布距天线越近能量越强,由天线电磁场理论可知,该区域内电场为感应场,它的能量不仅在其电场和磁场间交换,而且还与场源交换,是产生地损的主要部分,以天线的底电流IA为参考,地损为P,地损的等值电阻为R,则天线的效率由式决定,由此可知提高效率的积极办法是加大天线的辐射电阻RA,但在天线高度和天线结构一定的情况下,RA已基本确定,为此必须减少地损R,即在天线感应的场区内铺设地网,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天线的周围铺设半径40m的地网能有效减少地损电阻R,不同高度的天线在加设地网后的损失电阻R1和效率η比较测试,加设合适的地网,理论上可使603kHz 频率的发射效率达到90﹪左右,972kHz频率的发射效率达到94﹪左右。
浅析中波及电视调频发射台搬迁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的若干问题
浅析中波及电视调频发射台搬迁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的若干问题[摘要] 该文从实际中波及电视、调频发射台勘探、选址、规划、建设设工作入手,对广播电视台站新建和搬迁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关键的部分进行了全面、深入、透彻、详尽的论述。
并将独特的创新措施和方案一并陈述,具有很强的技术特点和实用价值。
在本行业中具有较、很高的实用、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中波发射台调频电视发射台搬迁选址规划建设一、引言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来开阔的无线转播台和电视调频发射台周围,陆续兴建了公园、学校、医院、企业、住宅等,由原来的城市边缘变为繁华的市区。
如此多的建筑楼群从四面八方阻挡了发射天线发射的电磁波,地网、地井也被严重破坏,这些都大大削弱了广播电视的发射和覆盖效果,也制约了广播电视发射台进一步的发展。
反过来,广播电视发射台强大的高频电磁辐射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及健康。
发射装置的高频电压输出馈线以及雷电气候时的铁塔及拉线都对周围居民及游客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并对周围机关、学校、医院、住宅等民用电子设施产生了严重的干扰和影响,电话失灵、电脑异常、医疗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等等。
三座铁塔及众多的拉线象蛛蛛网一样罩住大部分的公园,使得公园、社区等的作用也无法得到发挥。
之后颁布的《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也限制了发射台周围的建设和发展。
因而这样的现状极大地限制和制约了各方面的发展和建设。
因而如何破解各方面互相制约和束缚,以谋求各方良好共同发展成为广播电视工作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二、中波台及电视调频发射台的选址及规划1、首先要适合自身的条件。
选择新台址要充分考虑广播电视事业长远发展,在发射场地规划上为今后节目套数和功率的增加要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要具有前瞻性。
场地、塔高和覆盖面应尽可能大。
天线周围地势要平坦,总坡度小于等于5%,天线前方1000米范围内坡度小于等于3%;要求土层潮湿,低导系数较高,有利于电磁波的传播。
中波发射台搬迁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中波发射台搬迁建设中的几个问题中波广播是广播宣传的重要手段,它收听工具普及,覆盖面广。
中波广播发射台是调幅广播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有效地扩大覆盖,提高播出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设一个新发射台是百年大计,所以,从选址到基础设施建设,都要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在实践中按规范施工。
国内许多电台的建台历史较长,原台多建于城市郊区。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城市规模日见扩大,多数电台已处于城市市区中。
电台周围的高大建筑影响了广播效果,同时对城市环境也造成一定的电磁污染。
中波发射台的移址重建也势在必行。
以下就中波发射台搬迁建设中的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中波发射台的选址建设一座高标准的中波广播发射台,要按照中波广播网技术规划,根据中波广播的特点,行政区划,规划覆盖的人口和面积等因素,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多方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科学合理选择台址。
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下达的中波广播网技术规划,确定了中波反射面的各项主要技术参数,这是建台的依据。
以此为基础,要达到尽可能大的覆盖。
就必须考虑提高发射效率问题。
对中波发射台来说,科学合理的选择台址,对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影响很大。
中波广播段无线电波的传播特点是白天沿地表面传播的地波,地波衰减较小,有较强的绕射能力,可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服务区域,根据设备的功率大小,可达数十公里,甚至达百余公里,我们称其为地波服务区域。
夜间不但靠地波传播,而且电波向空中发射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形成天波,在较远的地方形成另一个区域,称其为天波覆盖区。
这个服务区不稳定,经常有衰落现象,而且随着季节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因此中波台的选址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中波广播主要靠地面波覆盖,确定地址一定要首先考虑地质性能。
地面的电气特性对于地波的传播影响很大,同样的发射条件,电波在不同的地面传播时,电场强度有很大的差别,尤其发射台周围的地导率和地形直接影响天线的发射效率。
所以,选台址要考虑下列因素:大地常数,地势,服务范围。
工程设计收费标准
工程设计收费标准1 总则1.0.1 工程设计收费是指设计人根据发包人的委托,提供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非标准设备设计文件、施工图预算文件、竣工图文件等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1.0.2 工程设计收费采取按照建设项目单项工程概算投资额分档定额计费方法计算收费。
铁道工程设计收费计算方法,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章中规定。
1.0.3 工程设计收费按照下列公式计算1 工程设计收费=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1±浮动幅度值)2 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基本设计收费+其他设计收费3 基本设计收费=工程设计收费基价×专业调整系数×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附加调整系数1.0.4 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工程设计收费基准价是按照本收费标准计算出的工程设计基准收费额,发包人和设计人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工程设计收费合同额。
1.0.5 基本设计收费基本设计收费是指在工程设计中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收取的费用,并相应提供设计技术交底、解决施工中的设计技术问题、参加试车考核和竣工验收等服务。
1.0.6 其他设计收费其他设计收费是指根据工程设计实际需要或者发包人要求提供相关服务收取的费用,包括总体设计费、主体设计协调费、采用标准设计和复用设计费、非标准设备设计文件编制费、施工图预算编制费、竣工图编制费等。
1.0.7 工程设计收费基价工程设计收费基价是完成基本服务的价格。
工程设计收费基价在《工程设计收费基价表》(附表一)中查找确定,计费额处于两个数值区间的,采用直线内插法确定工程设计收费基价。
1.0.8 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工程设计收费计费额,为经过批准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中的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与工器具购置费和联合试转运费之和。
工程中有利用原有设备的,以签订工程设计合同时同类设备的当期价格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工程中有缓配设备,但按照合同要求以既配设备进行工程设计并达到设备安装和工艺条件的,以既配设备的当期价格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工程中有引进设备的,按照购进设备的离岸价折换成人民币作为工程设计收费的计费额。
三种中波天线的使用与性能比较
三种中波天线的使用与性能比较庄涛潢川中波转播台卢光辉信阳中波转播台冀晓鸽潢川中波转播台摘要:中波发射天线作为广播信号发射的重要载体,给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新型数字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全面普及,与之配套的新型天线也在逐步问世,中波天线的小型化解决了土地资源紧张、建设费用巨大、日常维护费用高、电磁波污染、高架塔体易遭雷击及塔体自身安全等诸多问题。
本文结合我台实际情况,对三种中波天线的结构特点、电气性能、使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论证。
关键词:中波天线结构特点电气性能优劣论证近几年,我台在原有一座120米桅杆式拉线天线的基础上,新增120米自立天线、33米锥面顶负荷小天线各一座,两座天线投入使用都超过一年以上,发射效果良好,性能稳定,现就三种天线(参看三种天线实物照片)的使用情况和性能、特点作一比较。
(桅杆式天线)(自立塔天线)(锥面顶负荷小天线)一、天线的结构特点与使用条件1、桅杆式中波天线这种天线为传统的中波天线,根据使用频率其高度一般在60 ~150m 左右。
边宽为0.5~1.5 m,主体由若干节的正三角椎体组成,120米桅杆式天线上下共有9根拉线,每三根与另外三根的夹角为120°,底部是桶形高频瓷质绝缘体,在保证能承受上百吨的压力外,绝缘体每厘米还要能承受1KV以上的电压,为保证辐射效果、提高辐射效率,必须以天线塔体为中心铺设直径约0.3~0.5 λ的辐射状地网,如果要达到理想的天线效率,这种天线需占地70~150亩,由于这种天线受传统设计理念所限,再加上宽松的土地政策,结构相对简单,线性好,容易与输入网络匹配等优点,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大部分中波台站都在使用这种天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天线与土地资源的紧缺矛盾日益凸显。
在摈弃传统天线占地面积大,打破传统天线设计理论束缚的基础上,人们采用新的设计理念,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相继研制并开发了几种新型中波天线。
广电系统中波发射台搬迁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052023年4月下 第08期 总第404期学术研究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Overview0.引言中波发射台是广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高播出品质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中波发射台的建设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前期制定合理的施工预案、精心挑选地址等,确保新建设的中波发射台符合相关要求,给人们带来更高质量的节目。
1.中波发射台的建设与搬迁规划工作人员在制定中波发射台的建设与搬迁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广播事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给后续的节目套数留有足够的空间。
规划方案的质量是中波发射台建设的基础,因此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尽量扩大覆盖面积,充分考虑其未来的发展需求,最大程度地提升经济收益。
另外由于发射机的使用年限过长,容易出现故障问题,而且耗电量比较大,因此在搬迁时,需要重新购买广播发射机、天馈系统以及音频处理器等设备,提高广播系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1]。
2.准备好所需要的搬迁手续中波发射台的建设需要占用很大的面积,尤其是天线的建设,就需要几十甚至一百多亩地。
由于占地面积过大,政府必须重视搬迁手续的报批,确保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能开始搬迁,坚决杜绝出现搬迁之后再补交手续,或者搬家与提交手续同步进行的情况。
中波发射台搬迁任务要严格按照“先建设、后拆除”的原则,只有新位置的中波发射台建设完成并经过审批之后,才能开始搬迁。
由此可以看出,中波发射台搬迁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政府提供的文件和审批报告,才能开始进行。
另外如果新位置比较特殊,则相关部门还要和当地的无线电管理部门及民航部门进行沟通联系,保证彼此之间不会互相干扰。
有的地方为了尽快完成搬迁工作,相关部门采取了审批手续与搬迁工作同时进行的做法,最终导致新建设的中波发射台审批出现问题,但是搬迁已经完成,都无法投入使用。
3.中波发射台选址在进行中波发射台选址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点确定服务区和衰落区。
中波是以地面波传播为主,在地波服务的区域内,白天的服务场更强,而夜间在电离层变化的影响下,导致传播区域比地波服务区要大很多。
浅谈中波发射台场地的选择
浅谈中波发射台场地的选择作者:米铭锋来源:《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第5期文/ 米铭锋摘要:广播电视作为党和国家的宣传重地,广播电视发射台担负着重要的无线传输任务。
中波发射台的选址直接关系到覆盖范围、收听效果、投资规模和开发效益。
本文着重探讨中波发射台场地的选择。
关键词:中波发射;场地要求;土地性质;场地选择中图分类号:TN948.5 文献标识码:A 1. 搬迁背景我台现状:现位于城市之中心,占地约240 亩,海拔388 米。
主要播出中国之声(981KHz、50KW)和重庆之声(1314KHz、50KW)两套节目,铁塔为100 米自立式铁塔。
基本覆盖重庆大多数区县,以及与四川相邻的隆昌、武胜等地。
同时,还肩负着5套(603 KHz、900 KHz 、1098 KHz 、1143 KHz 、1521 KHz ,均为1KW,主要覆盖市中心)实验频率的实验任务,铁塔为小型中波天线1 座,斜拉式桅杆天线1 座。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原本较荒凉的周边已高楼林立,按《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第六条(二)禁止“以天线外250 米为计算起点兴建高度超过仰角3 度的高大建筑”之规定,现已无法满足中波发射场地要求;发射机、供电等设备、设施连续工作多年,故障高发。
这些客观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覆盖范围、覆盖效果和安全播出重任;加之城区发展新规划的用地需求,现在的发射台也阻碍了城市建设的进程,发射台搬迁势在必行。
2. 场地位置的基本要求中波场地的地形、总坡度、地导系数,以及与周边电磁兼容等,将对广播覆盖范围、覆盖效果、收听效果产生极大影响,不容小觑。
场地的选择关系到节约投资和节省土地,既要符合城市规划,又要满足技术要求,尽可能地选用荒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和经济作物地块。
2.1 覆盖效果要求既要覆盖中心区域,又要避免电磁污染。
根据人口分布状况,让中心区域获得最佳的有效覆盖。
按照国家标准《中波广播网覆盖技术》GBDDR017-80 通过地波场强计算得出,适当大于A 区即可(见下表,我国选A 区)。
浅谈中波发射台选址
浅谈中波发射台选址作者:郝羌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17期摘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房地产的蓬勃发展,笔者所在的中波台面临着需要择址搬迁的命运,笔者想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聊聊中波台选址应注意的事情。
关键词:移址重建;中波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201台笔者工作的201台,位于湘潭市芙蓉大道以西,云盘公园以东,用地面积42.8亩。
1949年建台至今已运营了68年,是湖南省最早的广播电台,主要服务长株潭及其周边地区。
近几年间,随着经济腾飞,房地产迅猛发展,开发商为尽可能扩大面积,在政策允许的最大范围内向我们台靠拢包围,连地网上的水塘也被占用了不少,在这样的层层包围下,广播的覆盖面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台的移址重建势在必行。
可喜的是,市委市政府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开始考虑我台移址重建的问题。
一、建设场地的选择(一)要尽量有利于广播发射的有效覆盖一般来说,发射台选址建设完成以后,极少会进行搬迁,所以选新址的时候,眼光要放远一点,必须要考虑到后面几十年的城市发展状况,应该要靠近服务区的中心位置,又和城市中心保持适当距离,在保障有效覆盖面积的同时,避免电磁污染。
(二)尽量满足通路、通电、通水的“三通”要求1.通路。
首先射台建台第一天起,從设备、材料的运输到车辆、人员的通行,路就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
如果建台首先要从修路开始,那么工期就不得不拖得更长,并且也会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
其次,作为湖南最大的中波台,我们台职工众多,如果交通不便利又远离城市,职工出行生活诸多不便,造成难以适应新址,这对保证安全播出也是不小的隐患。
2.通电。
中波广播发射台的供电属一级负荷,为保证安全播出,必须做到两路10KV供电,互为主备,最好能有专用线。
并且电源质量必须符合电压波动不大于正负1%。
所以,选址时,最好能有电业局的专业人员随行,技术方面的事能随时沟通,了解清楚。
3.通水。
我台之前使用的是老式电子管发射机,发热量巨大,需要有水源解决水冷散热问题,所以我台建有水塔,从井里抽水供发射机使用。
中波发射塔底座更换施工方案
0 引言
以往 中 波 发 射 台 的 天 线 基 本 采 用桅 杆 式 ,桅 杆 采 用 三 方 向 多层 拉 线 稳 定 , 底 座 装 有 瓷 瓶 绝 缘 子 与 大 地 绝 缘 底 座 绝
缘 子 属 于 中波 发 射 塔 配 套 的 特 殊 器 件 。性 能 要 求 高 ,它 ~ 方 面 承 受铁 塔 自重 和 铁 塔 拉 绳 拉 力 的 垂 直 分 力 以及 每 根 拉 绳 上 重 量 载 荷 沿 弦 分 量 的 垂 直 力 ,承 受 高 频 电 源 及 雷 击 冲 击 保 证
r 】 l 虹换 施 I I i l l  ̄ 成 ,他 t i J t 1 稳
砬人l { _ 场 地啦 【 : 闲难n 勺 况,r 1 创设 i 新 I 欠 ,解 决 r I i I 幢刮 的 技 术 啦 题 , f
芒r I f 。
【 关键词 】 l l l 波 人线 , 【 中图分 类号 】T N9 4
Wi r e l e s s C o e r a g e l无线覆盖
【 水文献 信 息】 贾 金 , 毛 超 , 畅 永 甲 ,梁 义卞 .I I - 波 发 塔 呔 更 换 饱 [ 案[ J 】 . 广 播 - j l L L } 技 术 , 2 0 1 7 , \ ’ 【 】 1 . 4 4 ( 1 1 )
王 贵 金 ,毛超 ,杨 永 平 梁 文 宇
( 扬 州 广播 电视 总 台 江 苏 2 2 5 0 0 9 )
【 摘
要 】本 文介绍 r 1 2 0 m f { J 波 发 塔 尺线 呔序绝缘
换施 l 案肢流 ,…绕
换i r i f l l i f i 塔 允抓 f i l : 戈装 , I
1 扬 州中 波发射塔 状况及 底座绝 缘子 问题
广电系统中波发射台搬迁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广电系统中波发射台搬迁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身份证号码:41010419760524XXXX 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2.身份证号码:37028319820206XXXX 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3.身份证号码:41270219851013XXXX 山东省日照市 276800我国广播中波发射台基本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
当时都建在城市郊区,规模较小,发射频率也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入,国力增强,广电事业蓬勃发展,发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郊也已变为市区。
原本地处城郊的中波发射台已被高楼大厦包围,地网破坏严重,严重影响了发射效果,大多数台站将面临迁址。
我所属的山西五二八中波发射台由于上述原因,于2017年完成迁址。
现就中波发射台在台址搬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浅谈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关于中波发射台台址的选择1.地址的选择:场地地形要平坦,不能存在断层。
场地周边500米范围内总坡度不超过59°,尽量不要有高大建筑(超过5米楼高)。
天线前方1000米范围内其坡度一般不应超过39°。
2.地导系数:地导系数大,对电波传播有利。
所以场地最好选择土壤土质好,湿润,地导系数较高的地方,即庄稼长势好的地方为佳。
3.供电要求:一般应选择离变电站较近的地方。
省级中波发射台应尽量以双回路专线供电为好。
如存在困难至少为单路专线供电,另一路为市电。
这样考虑的原因是:由于中波台发射功率大,自备发电设备较为困难。
4.机场净空要求:若发射台离机场较近时,要首先征得民航管理局的同意。
铁塔高度要遵守国务院中央军委【1982】38号文件颁发的《关于保护机场净空的规定》。
净空不达到要求,不能建台。
中波发射台选址由于占地面积大。
基于我国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往往不可能十全十美。
但要不怕麻烦,坚持原则,参考各方面因素,使选址工作满足功能要求并达到较理想的覆盖效果。
二、关于工程建设规划中波发射台建设一般分为技术区、办公区、生活区和天线区。
浅谈中波重型发射塔的架设
浅谈中波重型发射塔的架设作者:徐暴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9年第05期摘要:中波发射天线作为广播信号发射的重要载体,给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广播电视维护的天线工人,笔者就目前我国中波天线的种类及技术特点进行简要概述,着重总结介绍本人在架设中波重型铁塔时的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中波天线;中波重型铁塔;桅杆式天线;自立中波天线中图分类号:TL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5-0076-02建国70年来,我国的广播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广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广播天线的革新换代。
中波发射天线作为广播信号发射的重要载体,给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廣播电视维护的天线工人,笔者就目前我国中波天线的种类及技术特点进行简要概述,着重总结介绍本人在架设中波重型铁塔时的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
1 传统中波天线的种类及技术特点我们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天线称为传统中波天线,传统中波天线有两种:一种是桅杆式天线,另一种是自立式中波天线。
1.1 桅杆式天线20世纪30年代,桅杆式天线是中波广播的唯一天线,桅杆式天线一般采用三角形截面,考虑运输和架设的方便,塔节长度一般为4m~5m。
塔节之间采用法兰盘和螺栓连接。
桅杆式天线拉线采用三方拉线,拉线采用镀锌钢丝绳,桅杆式天线结构型简单,塔节形式规整,易于加工,整体造价较低,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1.2 自立式中波天线自立式中波天线的塔型采用抛物线型,这样的结构形式能够最好的利用材料性能。
它的每一个塔脚底部用用一带有绝缘子的特制底座与塔架和地基基础相连接,绝缘底座是中波发射天线的重要部件,它不仅有足够的强度,更重要的是要起到将塔身高频信号与大地隔绝的作用。
与桅杆式天线相比,自立式中波天线占地面积小,场地容易解决,造型美观。
2 中波重型塔的架设查看图纸,清点材料,对照图纸测量,与图纸不符的做出记录,考察现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中波广播发射台选址常见问题探讨
75. 1 引言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中波广播发射台也迎来了一波搬迁热潮,其搬迁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台时还处于城郊的中波发射台,随着城区范围的不断外延,已进入市政建设重点的发展区域,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当地政府提出搬迁要求。
第二,由于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中波发射台良好的播出环境遭到破坏,天线区越来越小,距离高楼越来越近,严重影响了中波广播发射台的实际播出效果,也不能满足广电总局对安全播出的要求。
第三,发射台周边居民的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中波发射台存在于人口密集区,严重影响着周边台一旦确定选址,便能够按照建设流程顺利完成项目。
中波发射台选址的依据一般包括如下几条:一是GY 5069-2001 《中波、短波发射台场地选址标准》,该标准为中波、短波发射台选址最重要的依据,对中波发射台建设场地的条件提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二是《广播电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该标准对中波发射台建设项目所需要的场地面积作出了指标要求;三是《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该条例从保障安全播出的角度,提出了发射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问题,为选址提供参考。
前两条选址依据对建设场地的要求比较高,动辄需要上百亩甚至几百亩土地,而且对建设场地地形以及周址过程中较为常见。
中波发射台,尤其是中波发射天线的占地面积较大,我国南方地区丘陵、山地较多,凡是能够满足《中波、短波发射台场地选址标准》中“在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及外围500m 范围内,地形应该是平坦的,总坡度不宜超过5%”要求的场地,基本都为优质建设用地,已经被充分利用或被规划用于更重要的用途,土地和规划部门考虑到经济效益问题,一般也不会将其用于发射台的建设。
于是,有些建设单位提出能否将中波发射台搬迁到山上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波发射天线要求发射垂直极化波,因为垂直极化波沿地面传播的损耗相比水平极化小得多。
中波天线的垂直面方向图,要求沿地摘要:本文介绍了中波广播发射台选址过程中常遇到的几种问题,并从发射覆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可为其他中波发射台在选址过程中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中波、短波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中波、短波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关于拟准《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和《调整广播、电视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函建标函[2002]129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你局《关于〈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和〈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强制性条款的送审报告》(广办发计字[2002]42号)收悉。
经我部研究,现批准《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第1.0.4、2.1.1、2.1.5、2.4.1、2.4.2、2.4.3、2.5.1、2.6.2、3.0.3、4.2.3、4.2.4、4.2.5、4.2.6、6.0.1条,《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第1.0.4、2.1.1、2.1.3、2.4.1、2.4.2、2.4.3、2.5.1、2.6.2、3.0.2、4.2.3、4.2.4、4.2.5、4.2.6、4.2.7、6.0.1条为强制性条文,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该强制性条文将纳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广播电影电视工程部分),必须严格执行。
强制性条文的具体内容,将在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登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 002年6月12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件广发计字[2001]1307号关于发布《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和《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厅)、新疆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无线局、科技司、广科院、检测中心、设计院:由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负责编制的《调频广播、电视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和《中波、短波广播发射台场地选择标准》,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查,批准为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予以发布,编号分别为GY5068-2001、GY5069-2001,自二00二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中心负责管理。
某新建工位发射塔方位布置量化决策分析
某新建工位发射塔方位布置量化决策分析
季会媛;杜向光;唐小松;刘俊林
【期刊名称】《中国航天》
【年(卷),期】2024()3
【摘要】本文针对某新建工位发射塔等设施方位布置问题,在综合分析发射工位适配火箭型号特点和配套保障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发射工位拟建地点的地形特征和人员操作习惯,从火箭起飞滚转、箭上设施安装、火箭箭地接口位置更改、加注管路敷设、操作流程继承性及转运吊装路程便利性等多方面对发射塔围绕发射中心方位布置的可选方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建立递阶层次分析模型,采用专家打分方式构造判断矩阵,对发射场新工位发射塔方位布置决策进行量化分析,为后续发射工位方位布置的多限制因素条件下的多方案量化评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总页数】5页(P43-47)
【作者】季会媛;杜向光;唐小松;刘俊林
【作者单位】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新建河南广播电视发射塔
2.新建中波广播发射塔防雷措施探讨
3.多工位、全方位装配测量技术的研究
4.新建发射塔的选址和技术要求
5.浅谈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环保气体的三工位开关布置方案及其技术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然 ,也 存 在不 足 之处 :周边 地 势 别方 位 临湖 ,地 网敷 设达 不 到标 准 的半
这 样 做 的优 点有 许 多 ,比如 :可 将
下一 步开发用地 ;离新居 民区距离较远 ;
收到该 报告后 ,台领导非常重视 ,台 中波发射台 ,占地面积大 , 除台 内设施外 , 北面 1 5 0 亩左 右 的 临湖 土地 退 出 ,留作
技术管理委员会组织 台内技术专家在中波 还要求双路高压供 电,加上道路 、供水 ,
1 项 目的提 出
。
是从 以下 几方面考虑 :
的开发综 合 考虑 。新建 发射 塔在 中波 台 ( 1 )考虑 高频辐射 因素 ,发射塔 应
武汉 广播 电视 台 中波发 射 台 ,建 于
( 1 )关 山老 中波 台 ( 6 6 1台 )红 线 台内塔址 的选定 ,考虑 了如下几个方专家一致 所需费用巨大 ,且建设周期长 。 认为 : “ 根据校验结论和铁塔现状 ,应尽
早更 换现用 1 2 0 m中波拉线式发射塔 。” 2 新建发射塔 的选 址
离现用发射塔 有 2 0 0 m距离 ,建新塔对 播
.
新 建发射塔选址在红霞村 中波台 ,现 出的影响较小 。 有条件均满足建新塔要求 ,投入不 大 ,并 的相互影 响 ,可控制在可承受 的范 围内。
综合考虑 上述选址思 路和环保 因素 ,
( 3 )能否另 找新址建新 台?笔者 认 结合 发 射 台土地 现状 和周 边地 貌 、 . 居 民
斜 撑材 应力 超 过钢 材设 计 强度 ,占全 塔 为这一方案 只有在红霞村发射 台土地有好 区情 况 ,经 台领 导现 场会 研究 批 准 ,将
摘
要 :本文就武汉广播 电视 台中波发射 台 2 座新 建 1 2 0 m2 0 0 k W 自立式铁塔的 立项 、技术论证 、选址 、设计 思路 、工程 建设
及 配套设施做 了一定介 绍,并探 讨如何提 高中波发射铁塔 的安全 可靠性 。
关键词 : 自立式发射 塔 ;中波发射塔 ;覆盖距 离;发射 效率
( 2 ) . 借机对发 射 台土地 进行整合 , ( 3 ) 尽 量将北 面境观好 的临湖土地
( 4)建设 中应尽量 减小对安 全播 出
的影 响。 ’
( 2)能 否将发射 台搬到新洲 区道观 在 台内规 划出播出区和用于开发的区域。
了具 有铁 塔安 全校 验 资质 的湖 北 电力勘 机 良好接 收 的覆盖 距离 为半 径 l O O k m左 退 出 ,留作下 一步开发 用地 。
1 9 9 5年 ,占地 2 9 3亩 ,原建有 2座 1 2 0 m 面积 只有 2 5亩 ,当年 老 中波 台之所可 以
和 4座 7 6 m拉 线式 发射 塔 。其 中 ,两 座 运 行 ,是 因为在 院外 村 民的土 地上 建有 离居 民 区尽 可能 远 ,尽量 不 给今 后 的运 在用的 1 2 0 m拉 线 发射 塔 一 直 存 在 安 全 5座发射塔 。中波台搬近时 ,已将这些塔 行安全留下后遗症 。 在 中波台建设 之初 , 隐患 ,兄弟 台的 1 2 0 m发射塔 ,塔体边 宽 拆掉 。目前 ,一是该 台在森林公 园里 面 , 武汉 电 台曾请 市环保 局 做过 一个 环保评 都是 1~ 1 . 2 m,而武 汉广 播 电视 台只 有 大 面积 征地 建塔 很难 获批 ;二是 该 地位 估 ,评估报告 要求 :5 0 k W 发射功率 时 ,
7 0 % ;其 中,2 6 个 节 间斜撑 材应 力超 过 的开发项 目;周边对发射 台高频辐射压力 两 座新 建 发射 塔 选在 发 射 台大 门左 侧 3
钢 材设 计强 度 的 5 0~1 1 5 %。难 于进 行 增大 ;征地可 以立项 ;政府愿出钱补贴 搬 和 5号渔池附近 。 加 固处理 ,建议 建设 新塔” 。 迁等这些 因素 出现时才有可能 。因为新 建
0 . 8 m,所 用 钢材 规 格也 比其他 台小。 近 于 山沟 ,发射 效 率差 。搬 回老 台 的方案 居民区离发射塔距离应大于 2 5 0 m ̄ "
年来 ,国内多 次发 生拉 线 式发 射塔 倒塔 基本元可行性 。 事故 。 台领导 对此 高 度重 视 ,为确 保 武 汉 广 播 电视 台 中波发 射天 线 安全 ,聘请 河?主要考虑 的是 :现用 5 0 k W 中波发射 测 设计 院 ,对 武汉 广播 电视 台所 有 发射 右。道观 河距离汉 口直线距 离就有 8 O多 塔 进 行 可靠 性技 术 论证 。结 论 为 : “ 以 k m, 搬到道观河后 , 信号只能覆盖鄂东 , 武 汉 地 区 常 见 气 象 条 件 ,在 风 速 2 5 m / 武 汉市区和武汉的西 、南面都覆盖不 了。 s[ 1 0级 ]时 ,1 2 0 m铁 塔 有 7 7个 节 间
武汉广播电视台 1 2 0 m新中波发射塔建设
刘继辉 万 建 李如春 张万超
( 作 者单位 :武汉广播 电视 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 ● ●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