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净化技术
工艺方法——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
工艺方法——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工艺简介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废渣, 文中主要讨论焚烧烟气中的污染物和控制。
烟气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细小颗粒物)、酸性气体(HF、HCl和SO2等)、氮氧化物、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主要为二噁英), 其中二噁英受到广泛关注;其种类多, 毒性大, 在生活垃圾的焚烧过程中, 由于垃圾成分比较复杂, 高温下的反应多且相互影响, 二噁英的成因相当复杂, 目前的研究成果尚不能完全解释, 已知的生成途径有如下几种: 原始存在、高温气相合成、从头合成、前驱物合成。
一、酸性气体净化装置酸性气体通常采用碱性介质吸收法, 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是Ca (OH)2和NaOH, 净化工艺有干法、半干法和湿法。
(1)干法脱酸工艺干法脱酸工艺一般使用碱性吸附剂以干基形式直接喷入位于省煤器与除尘装置之间的水平烟道内, 或使吸附剂与酸性气体在干式反应塔内接触, 吸附剂与酸性气体之间通过气固相接触并发生中和反应, 来去除烟气中的酸性气体。
干法工艺设备简单, 投资较少;以干粉形式反应, 但由于干法存在吸附剂与烟气接触面积小、反应时间短, 因此干法脱酸效率低(50%-60%), 一般喷入的吸附剂如消石灰会过量很多(钙酸比大于3), 因此会导致下游的除尘设备负荷增加。
常规的干法脱酸工艺单独使用目前已经很难达到规定的排放要求, 因此一般大型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已经很少采用该法。
(2)半干法脱酸工艺半干法脱酸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
国内大型垃圾焚烧厂大都采用该工艺。
半干法工艺一般吸收剂也采用Ca(OH)2, 首先制成Ca (OH)2浆液, 然后由安装在半干式反应塔顶部的雾化器把吸收剂浆液喷入反应塔, 雾化器的高速产生剪切作用, 使浆液形成极小粒径的液滴, 然后与烟气充分接触, 通过液滴中的水分挥发来降低烟气的温度, 同时提高烟气湿度, 石灰浆液滴与酸性气体进行反应, 生成中性盐类, 得以去除酸性气体。
第六章 燃煤烟气净化技术PPT优质课件
.
第二节 烟气除尘技术
一、颗粒物脱除基本原理 ④ 电场力作用:通过作用于荷电粒子上的电场
力使颗粒物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目前大型装 置应用该方法比较多。 ⑤ 过滤机理:过滤也是机械力作用的一种形式。 其主要机理是拦截作用、惯性碰撞和扩散效 应。
(2)湿式除尘器 湿式除尘技术也叫洗涤式除尘技术,是一
种利用水(或其它液体)与烟气相互接触使 颗粒物与烟气分离的技术,其间伴有传热和 传值过程。
.
第二节 烟气除尘技术
(2)湿式除尘器 除尘原理:湿式除尘器主要是利用水滴、水网和 气泡与含尘气体接触,借助于惯性碰撞、扩散、 拦截、沉降等作用来除去废气中的颗粒物。 其除尘机理与过滤机理相似:水滴类似于球形 捕集体;水网类似于圆柱形捕集体;水膜类似于 吸收壁,能有效地防止二次扬尘。
SO2、NO2 都是中等强度的酸性氧化物,易 与碱反应:
SO2 2NaOH NaSO3 H2O 2NO2 2NaOH NaNO3 NaNO2 H2O
NO和N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被C,NH3 等还原剂所还原:
2NO 2C O2 N 2 2CO2 2NO2 2C N 2 CO2 4NO 4 NH 3 O2 4 N 2 6H 2O 2 NO2 4 NH 3 O2 3N 2 6H 2O
烟气的成分及性质与燃煤的性质、锅炉的型号 及燃烧方式等密切相关。
.
第一节 烟气净化基本原理
燃煤烟气中的粉尘量主要取决于燃烧方式及煤 质情况,飞灰的化学成分以SiO2和Al2O3为主, 此外还有Fe2O3、CaO、MgO等;
除尘、脱硫、脱硝工艺原理及流程
除尘、脱硫、脱硝工艺原理及流程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对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烟气净化技术成为了重要的环保工程,其中包括除尘、脱硫和脱硝三个方面。
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些技术的原理和流程。
一、除尘除尘是烟气净化中最基础和最常见的一步处理。
它通过与高速运动的烟气产生作用,使烟气中的固体颗粒被收集到除尘器内,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常见的除尘设备有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离心除尘器等。
除尘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电场作用、虑材拦截、冲击折减等原理进行粉尘的分离。
二、脱硫燃煤、燃油等热力发电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硫元素会与氧气形成二氧化硫(SO2)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脱硫净化是非常重要的烟气净化步骤。
常用的脱硫技术包括吸收法、氧化-吸收法、诱导法、半干法、干法等。
吸收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是烟气中SO2与吸收液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溶液的过程,其主要反应公式为CaCO3+SO2+0.5O2+H2O→CaSO4?2H2O+CO2。
三、脱硝脱硝技术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将NOx变为N2或N2O,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目前,常用的脱硝技术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法、NH3氧化脱硝法等。
其中,SCR法利用了化学催化反应的原理,通过向烟气中喷射适当的氨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还原为N2和H2O。
NH3氧化脱硝法是通过将NH3气体与烟气中的NOx反应生成N2和H2O的方法。
以上就是除尘、脱硫、脱硝工艺的原理和技术流程,它们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大气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技术方案进行处理,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废气净化措施
废气净化措施
废气净化措施是一种处理工业废气的技术方法,旨在降低废气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废气净化措施:
1. 深度处理技术:采用吸附剂、光催化剂或生物过滤等材料,在高温、高压或光照条件下对废气进行吸附、分解或氧化,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
2. 烟尘过滤:通过电除尘、布袋除尘或湿式除尘等方法,将废气中的颗粒物捕获和去除,提高气体的质量。
3. 烟气脱硫:利用氧化剂、吸收剂或催化剂对废气进行处理,以去除中的硫化物,减少酸雨的形成。
4. 烟气脱氮: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膜分离或吸收等技术,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大气污染。
5. VOCs控制:利用活性炭吸附、地下注入、催化氧化或生物降解等方法,去除有机挥发性物质,降低臭氧生成和毒性物质的排放。
6. 余热回收:通过烟气热量的利用,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7. 工艺优化:改变工艺参数,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有害物质的生成和排放。
8. 监测和控制:建立废气排放监测系统,实施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这些措施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应用,并且需要合规的操作和维护,以确保废气排放符合相关法规和环境标准。
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也为废气净化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有效解决方案。
火电厂中的烟气排放标准与净化技术
火电厂中的烟气排放标准与净化技术火电厂,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然而,由于其所产生的废气排放常常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采用一系列先进的排放标准和净化技术来降低其污染物排放。
本文就火电厂中的烟气排放标准与净化技术进行探讨。
一、火电厂烟气排放标准火电厂烟气中通常包含多种污染物,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和二氧化碳(CO2)等。
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影响空气质量,还可能导致人体健康问题、酸雨、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因此,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烟气排放。
以中国为例,中国在近年来也加强了火电厂排放标准的管理。
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15年颁布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规定了火电厂等各类企业的烟气排放限值。
其中,针对SO2、NOx、PM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国家施行了严格的排放标准。
二、火电厂烟气净化技术除了限制烟气排放,火电厂还需要采用各种净化技术来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
1. 电除尘技术电除尘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场力作用将颗粒状物质从烟气中除去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利用电场将带电颗粒物引向集电极,从而达到除尘的目的。
该技术适用于颗粒物排放浓度较高的火电厂,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成熟的除尘技术。
2. 脱硫技术脱硫技术是将烟气中的SO2进行脱除的一种技术。
目前采用的多为湿法脱硫技术和半干法脱硫技术。
湿法脱硫技术通过将烟气中的SO2与乳化水或碱性溶液接触,使SO2转化为硫酸盐后被吸收到液体中,从而达到除硫的目的。
半干法脱硫技术则是在湿法脱硫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主要特点是减少了反应后的液体处理量,提高了反应效率。
3. 脱硝技术脱硝技术是将烟气中的NOx进行脱除的一种技术。
目前采用的主要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
SCR技术是将NH3或尿素喷入烟气中,然后在SCR催化剂处与NOx反应,使NOx转化为N2和H2O,达到脱硝的目的。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常用净化控制技术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的污染物包含以下四类:(1)煤烟、颗粒物及飘尘;(2)酸性气体: HCI、HF、SO2.NOx;(3)有毒重金属: Pb、Cd、Hg、As、Cr等;(4)二噁英类等卤代化合物: PCDDs (二噁英)、PCDFs (呋喃)。
(1)粉尘(颗粒物)控制技术焚烧尾气中粉尘的主要成分为惰性无机物, 如灰分、无机盐类、可凝结的气体污染物质及有害的重金属氧化物, 其含量在450~225500 mg/m3之间, 视运转条件、废物种类及焚烧炉型式而异。
一般来说, 固体废物中灰分含量高时, 所产生的粉尘量多。
粉尘颗粒大小的分布亦广, 直径有的大至100μm以上, 也有小至1μm以下。
除尘设备的种类主要有: 重力沉降室、旋风(离心)除尘器、喷淋塔、文式洗涤器、静电除尘器及布袋除尘器等。
重力沉降室、旋风除尘器和喷淋塔等无法有效去除直径为5~10μm的粉尘, 只能视为除尘的前处理设备。
静电集尘器、文式洗涤器及布袋除尘器等三类为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统中最主要的除尘设备。
文式洗涤器多用于危险废物焚烧处理。
由于ESP具有促进二噁英生成的环境, 目前国外在生活垃圾焚烧尾气净化系统中普遍采用布袋除尘器, 美国、欧盟和加拿大环保局均推荐采用布袋除尘器收集粉尘。
(2)NOx污染控制技术NOx是NO和NO2 的统称, 依据氮氧化物生成机理, 可分为热力型、燃料型和快速型NOx 三类, 其中快速型NOx 生成量很少, 可以忽略不计。
热力型NOx: 是指当炉膛温度在1500 ℃以上时, 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被氧化生成NOx 。
随着温度T的升高, 其反应速率按指数规律。
当T<1500℃时, NO的生成量很少, 而当T>1500℃时, T每增加100℃, 反应速率增大6-7倍。
燃料型NOx: 指的是燃料中的有机氮化物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Ox , 其生成量主要取决于空气燃料的混合比。
由于燃料中氮的热分解温度低于煤粉燃烧温度, 在600-800℃时就会生成燃料型, 它在煤粉燃烧NOx产物中占60-80%。
垃圾焚烧烟气治理净化技术详解
垃圾焚烧烟气治理净化技术详解垃圾焚烧是一种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高温热化学处理的技术,将生活垃圾作为固态燃料送入炉膛内燃烧,在800-1000℃的高温条件下,可燃组分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并转化为高温的燃烧气体和少量的性质稳定的固体残渣。
当生活垃圾有足够的热值时,生活垃圾能靠自身的能量维持自燃,而不用提供辅助燃料。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主要成分为CO2、N2、O2、水蒸气及部分有害物质如HCL、HF、SO2、NO X、CO、重金属(Pb、Hg)和二噁英,因此,垃圾焚烧烟气需要净化处理后才能向大气中排放。
一、焚烧工艺垃圾经分拣压缩处理后,投入焚烧炉中燃烧,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冷却,并回收余热用于供热和发电,残渣及炉灰从炉底排出。
生活垃圾含水率比较高,而热值比较低。
通常,当低位热值>5000KJ/Kg时,燃烧效果较好;而当低位热值小于3350KJ/Kg时,需采取掺煤或烧油等助燃措施。
生活垃圾焚烧工艺较多,最常用的有炉排焚烧炉和流化床焚烧炉。
1、炉排焚烧机械炉排式焚烧炉采用层燃技术,以机械式的炉排块构成炉床,将垃圾进行直接燃烧,炉排间的相对运动和垃圾本身的重力使垃圾不断翻动、搅拌并推向前进,整个燃烧过程在一个炉膛进行。
垃圾首先进入干燥段,为了保证垃圾能够快速烘干、脱水,采用加热后空气从炉排底部对垃圾进行烘干,同时炉内燃烧垃圾也能对干燥段垃圾进行烘烤;当垃圾进入燃烧段后,垃圾在900℃左右进行高温燃烧,可使其中的可燃成分和有害成分被彻底分解,同时炉底进入空气对炉排进行冷却,从而防止高温对炉排的损害;当垃圾进入燃烬段后,垃圾处于降温过程并彻底燃尽,完全变成灰渣,垃圾燃烧整个流程完成。
2、流化床焚烧流化床焚烧炉是在炉内铺设一定厚度,一定粒度范围的石英砂,通过底部布风板鼓入一定压力的空气,将砂粒吹起类似水的沸腾状态。
流化床内气固混合强烈,传热传质速率高,单位面积处理能力大,具有极好的着火条件。
天然气燃烧的烟气净化设备技术
天然气燃烧的烟气净化设备技术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工业领域。
然而,天然气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烟气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等,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因此,烟气净化设备技术对于天然气的利用至关重要。
一、氮氧化物净化技术氮氧化物(NOx)是天然气燃烧过程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高温燃烧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生成。
NOx的净化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两种方法。
1.选择性催化还原(SCR)SCR技术利用催化剂将氨气(NH3)注入烟气中,通过与NOx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从而实现氮氧化物的净化。
SCR技术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能够将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降低到国家标准以内。
2.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SNCR技术通过在高温烟气中注入氨水或尿素溶液,利用化学反应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达到净化的目的。
与SCR技术相比,SNCR技术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但在低温条件下净化效果较差。
二、二氧化硫净化技术二氧化硫(SO2)是天然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另一种主要污染物。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可以通过两种主要的技术方法来实现。
1.湿法脱硫技术湿法脱硫技术利用氢氧化物或碱液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收,形成硫酸盐或亚硫酸盐,从而将二氧化硫净化。
该技术具有净化效果好、适用于各种燃烧设备的特点。
2.干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技术通过吸附剂或化学反应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净化,形成硫或亚硫酸盐。
干法脱硫技术可以通过干式吸附法、干燥氧化法等方法来实现。
三、颗粒物净化技术颗粒物是天然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总称。
净化颗粒物主要采用电除尘和袋式过滤两种技术。
1.电除尘技术电除尘技术通过电场作用原理,将带电颗粒物在电极间进行收集,从而实现颗粒物的净化。
该技术适用于高浓度、高温的烟气净化,具有净化效果好、能耗低的特点。
2.袋式过滤技术袋式过滤技术利用纤维布袋对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从而将颗粒物净化。
烟气净化余热回收工程方案
烟气净化余热回收工程方案一、项目概述烟气净化余热回收工程是指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并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将其中的热能利用起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其他热能需求。
该工程方案旨在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本文将结合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烟气净化和余热回收技术,提出一套全面的烟气净化余热回收工程方案。
二、烟气净化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燃煤、燃油、燃气等燃烧过程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烟气净化技术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保措施之一。
1. 除尘技术除尘技术是烟气净化中最基础的技术之一,其原理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捕集下来。
常见的除尘设备有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湿法电除尘器等。
在烟气净化余热回收工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除尘设备,以保证烟气中固体颗粒物的排放达标。
2. 脱硫技术二氧化硫是烟气中的一种有害气体,其排放会对大气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脱硫技术也是烟气净化中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脱硫设备有石膏脱硫、湿法脱硫、干法脱硫等。
在烟气净化余热回收工程中,脱硫技术的选择应考虑设备的稳定性、脱硫效率以及产生的副产品处理成本等因素。
3. 脱硝技术氮氧化物是烟气中另一种重要的有害气体,其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脱硝技术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常见的脱硝设备有SCR脱硝、SNCR脱硝等。
在烟气净化余热回收工程中,可以根据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和排放标准选用合适的脱硝设备。
以上是烟气净化中的主要技术,其选择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组合,以保证烟气排放达标。
三、余热回收技术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能,其温度通常在100℃以上,因此通过余热回收技术将其中的热能利用起来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余热回收技术有:1. 热管式余热回收器热管式余热回收器是一种通过热管传热的技术,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不会对生产设备产生负载。
旋转喷雾干燥烟气净化(脱硫除尘)工艺
湿度控制
控制烟气的湿度,以优化 脱硫除尘效果。
烟气进入旋转喷雾干燥塔
烟气入口
设置合适的烟气入口,确 保烟气均匀进入塔内。
喷雾系统
塔内装有喷雾系统,用于 将吸收剂溶液雾化成微小 液滴。
热风引入
塔内引入热风,使烟气与 雾滴充分接触,提高脱硫 除尘效率。
脱硫除尘反应
化学反应
雾滴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化学反 应,生成硫酸盐,从而达到脱硫 的目的。同时,雾滴吸附烟气中
加强设备材料研究
选用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优化设备结构
通过优化设备结构,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运行稳定性。
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启动操作
启动设备后,观察喷雾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检查烟气入口 和出口的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运行监控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如发 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同时,要定期记录烟气出口的污染物 浓度,确保符合排放标准。
停机操作
在停机前,应先停止喷雾系统的工作,待设备冷却后关闭 电源和其他外部供应。
降低药剂消耗
通过优化脱硫剂配方和喷射方式,降低脱硫剂的消耗量,节约生 产成本。
提高处理效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该工艺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能够快速净化烟气,缩短处理时间,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06 未来发展与改进方向
技术创新与改进
新型脱硫剂的开发
研究新型脱硫剂,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高效除尘技术的研发
探索更高效的除尘技术,降低烟气中的颗粒物排放。
烟气净化方案
烟气净化方案第1篇烟气净化方案一、方案背景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空气质量改善压力依然较大。
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提高空气质量,本方案针对烟气净化问题,提出一套合法合规的烟气净化方案。
二、方案目标1. 降低烟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浓度,满足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
2. 提高烟气净化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运行成本。
4. 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减轻人工操作负担。
三、方案内容1. 烟气净化工艺选择根据烟气成分、排放标准及现场条件,本方案选用“湿式脱硫+布袋除尘+活性炭吸附+脱硝”组合工艺进行烟气净化。
(1)湿式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效率≥95%。
(2)布袋除尘:采用脉冲喷吹清灰方式,除尘效率≥99.5%。
(3)活性炭吸附:采用活性炭吸附塔,去除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
(4)脱硝: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脱硝效率≥80%。
2. 设备选型及配置根据烟气净化工艺,选用以下设备:(1)湿式脱硫塔:处理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内设喷嘴、除雾器等。
(2)布袋除尘器:过滤面积满足设计要求,配置脉冲喷吹清灰系统。
(3)活性炭吸附塔:内设活性炭层,吸附容量满足设计要求。
(4)脱硝反应器:内设催化剂,满足脱硝效率要求。
3. 工艺流程(1)烟气首先进入湿式脱硫塔,通过喷嘴喷洒吸收剂,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化学反应,实现脱硫。
(2)脱硫后的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通过滤袋过滤,去除烟气中的粉尘。
(3)净化后的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塔,活性炭层吸附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
(4)最后,烟气进入脱硝反应器,通过催化剂催化还原,实现脱硝。
4. 自动化控制本方案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以下功能:(1)自动调节吸收剂喷洒量,确保脱硫效率。
(2)自动清灰,保证布袋除尘器运行稳定。
(3)实时监测烟气成分,调整活性炭吸附塔运行状态。
(4)根据脱硝效率,自动调节催化剂再生频率。
工艺方法——催化裂化烟气净化技术
工艺方法——催化裂化烟气净化技术工艺简介催化裂化反应是石油精炼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催化裂化装置在工艺流程中会形成大量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并且由于烟气中存在大量的吸入颗粒,从而会导致对大气环境的破坏。
1、烟气污染物脱硫技术碱性吸收剂可以有效地对烟气当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吸收,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同时烟气中最主要的催化剂颗粒被转移到液相,清洁后的烟气直排,吸收催化剂的溶液在沉积、过滤后达到排放标准,如在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硫的吸收循环,是很多次的氧化过程。
该种方法是比较稳定的,可以极大程度地去除SO2以及固体颗粒。
现在世界上应用于实践的烟气污染物脱硫系列技术有很多种类,可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3种,分别是不同形式的脱硫和产品加工工艺。
目前FCC再生烟气设备是利用技术手段较为先进的方法,其主要是利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将大量的SO2从其烟气当中清除,并且还可将当中的灰尘清除。
同时湿式脱除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为未来潜在设备的变化、来料的变化或更严格的减排限制提供了基础提升条件。
湿法洗涤法和Labsorb、Cansolv的湿洗工艺,是湿洗法的最典型代表。
目前国内大多数催化装置采用EDV和WGS两种工艺。
(1)EDV湿洗工艺EDV湿擦洗技术由BELCO技术公司开发,其中包括烟气清洗系统和排水系统(PTU)。
这项技术采用了模块化的组合,其吸收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例如减震冷却和吸收模块、过滤器清洁模块和水珠分离器,这些都设置在一个塔上。
烟道气体在通过洗涤塔时,冷却的区域的温度在达到了相应的饱和度时,就会将烟气当中体积大的粒子进行清除。
在吸收液的吸收板块,其专属的喷嘴喷射的吸收液与SO2反向接触,最终去除SO2。
在喷嘴上方的过滤单元当中清除细颗粒及微珠,经过净化的烟气在通过液滴分离器当中会进行液相以及气体的分离过程。
液滴进行分离后产生清洁气体再通过上烟囱排放到大气中,并回收吸收性溶液。
为了避免催化剂的积累,一些洗涤液将被排放到污水处理系统中。
臭氧脱硝原理
臭氧脱硝原理
臭氧脱硝是一种利用臭氧氧化反应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净化技术。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产生臭氧: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一般采用电解法或紫外线辐射法来产生臭氧。
2. 氧化反应:将产生的臭氧与烟气中的NOx发生氧化反应。
反应中,臭氧会将NO氧化为NO2,而NO2则进一步被臭氧
氧化为较为稳定的N2O5。
3. 反应生成物处理:N2O5进一步与烟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生
成硝酸,其它氧化物则与烟气中的水分形成硫酸和硝酸。
这些生成物会以颗粒形式被分离出烟气。
4. 净化后处理:对分离出的颗粒进行处理,通常采用洗涤或吸附等方法将氮酸和硫酸转化为相关的盐类,以保护环境。
被处理后的颗粒可以作为资源回收或安全处理。
臭氧脱硝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氨水脱硝技术具有较高的氧化能力和反应速度,且不会产生二氧化硫等副产物。
然而,臭氧脱硝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对设备材料的耐久性要求较高。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等因素。
烟气净化器原理
烟气净化器原理
烟气净化器是一种用于处理烟气中污染物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以将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过滤、吸附和除尘。
过滤是通过在烟气通道中设置高效过滤材料,将颗粒状污染物截留下来。
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吸附烟气中的有机物质,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等。
除尘则是通过静电除尘、湿式除尘等方式,将烟气中的悬浮颗粒去除。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中和等反应。
氧化是将有机物质通过加入氧化剂进行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还原是通过加入还原剂将有害物质还原为无害物质。
中和是将酸性或碱性气体通过加入中和剂中和为中性气体。
生物方法主要利用生物微生物的特性进行污染物的降解或转化。
常见的生物方法有生物滤池、生物反应器等。
生物滤池通过将烟气通入装有微生物的滤材中,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质作为能源进行生长和代谢,将其分解为无害物质。
生物反应器则是利用特定的细菌或真菌,通过特定的生物代谢途径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
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烟气净化器可以高效地处理烟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保护人体健康。
烟气净化技术
烟气净化技术净化技术是指根据燃煤中有毒害气体及烟尘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特点,对其中的污染物予以脱除、净化的技术。
主要分为、烟气除尘和烟气脱硝等三大类技术,其作用分别是脱除烟气中的SO2、净化烟气中的粉尘和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
烟气的成分及性质与燃煤的性质、锅炉的型号及燃烧方式等密切相关。
其中的粉尘量主要取决于燃烧方式及煤质情况,飞灰的化学成分以SiO2和Al2O3为主,两者之和一般大于70%,此外,还有Fe2O3、CaO、MgO、Na2O、K2O、TiO2、SO3等。
一般煤粉炉飞灰的粒度在3~10m之间,粒度小于10m的约占20%~40%。
SO2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点为-72.7℃,沸点为-10℃,易液化。
在SO2中,S的化合价为+4,是硫的中间化合价,所以SO2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尤以还原性为显著。
SO2只有在强还原剂的作用下才表现出氧化性,例如SO2能被H2S所还原生成单质硫,在500℃时,SO2在铝钒土的催化作用下可以被CO还原成单质硫和二氧化碳。
NO、NO2中的N也是中间价态。
NO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常温下NO很容易被氧化生成NO2NO2是红棕色气体,具有特殊臭味,有毒。
在21.2℃凝聚为红棕色液体。
在冷却过程中颜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无色,在-11.2℃时变为无色晶体,这是由于冷却时聚合成无色的N2O4的缘故。
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
SO2、NO2都是中等强度的酸性氧化物,易与碱反应:NO和N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被C,NH3等还原剂所还原:烟气净化就是基于以上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特点来进行的。
利用烟气中飞灰颗粒与烟气密度及电性质的差异,可以用水膜、袋式和电除尘器等来净化除去飞灰。
根据烟气中SO2性质的差异及脱除工艺的特点,可将烟气技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大类。
湿法一般是用石灰水淋洗烟气,SO2变成亚硫酸钙或硫酸钙的桨状物而除去。
干法主要有喷雾干燥法、喷干石灰粉法以及活性炭吸附法等。
烟尘净化方案
烟尘净化方案为了解决烟尘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制定一套全面有效的烟尘净化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烟尘来源、净化技术以及实施方案三个方面,探讨烟尘净化的解决方案。
一、烟尘来源烟尘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尾气和家庭燃烧等多个方面。
工业生产中的排放是最主要的烟尘源之一,如煤矿开采、化工厂和冶炼厂等。
交通尾气排放中的颗粒物也会使空气中的烟尘含量升高。
此外,家庭燃烧中的固体燃料,如柴火、煤炭等,也会产生大量烟尘。
二、净化技术为了减少烟尘对环境的危害,需要采用适当的净化技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烟尘净化技术:1. 电除尘技术:通过电离空气中的颗粒物,再用电场力将其沉积下来,从而实现烟尘去除的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烟尘净化。
2. 湿式烟气脱硫技术:通过将烟气喷洒在饱和蒸汽中,并加入适量的氧化剂,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从而实现脱硫效果。
该技术适用于排放大量二氧化硫的工业生产过程。
3. 活性炭吸附技术:将烟气通过活性炭层,利用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吸附烟气中的有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效果。
该技术适用于处理室内空气和工业废气中的有机物。
三、实施方案根据烟尘来源和净化技术,制定一套全面的实施方案如下:1.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烟尘排放监测体系,加强对工业企业、车辆尾气和家庭燃烧等烟尘来源的监管力度,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排放的问题。
2. 提倡清洁能源:推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清洁能源替代,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烟尘污染的产生。
3. 支持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烟尘净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烟尘净化效率和降低成本。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烟尘净化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到净化行动中。
综上所述,烟尘净化是一个复杂而持久的问题,需要多方合作和综合施策。
通过加强监管、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支持技术创新和提高公众意识,我们可以逐步改善烟尘污染的情况,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浅谈铝冶炼烟气净化余热利用技术
浅谈铝冶炼烟气净化余热利用技术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汽车、航空等领域。
然而,铝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其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有害环境和人体健康。
因此,在铝冶炼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净化烟气,并且合理利用余热。
本文将对铝冶炼烟气净化以及余热利用技术进行探讨。
一、铝冶炼烟气净化技术1. 电除尘技术电除尘技术是常用的铝冶炼烟气净化技术之一,通过高压电场作用,使烟气中的灰尘带电,随后在电场中被收集。
电除尘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粉尘,达到环保要求。
但是,该技术的能耗较高,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
2. 喷淋洗涤技术喷淋洗涤技术是利用喷淋装置将水或其他洗涤液喷洒到烟气中,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接触和反应,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该技术适用于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水溶性颗粒物质的净化。
但是,喷淋洗涤技术对水质要求较高,而且需要处理大量的废水。
3. 脉冲喷吹技术脉冲喷吹技术是将气体喷吹进烟道中,产生脉冲反应,使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被悬浮并分离,然后通过吸附和反应物质的作用去除有害成分。
该技术净化效率高、投资和运营成本低,可以适用于多种烟气的净化处理。
二、铝冶炼余热利用技术1. 湿法热回收技术湿法热回收技术是用水冷却铝冶炼高温的工艺余热,将热量转移到水中,生成蒸汽,再将蒸汽传输到热能需求区域。
该技术可以实现铝冶炼高温余热全面回收,利用效率高。
但是,湿法热回收技术要求清水供应并且需要处理大量的废水。
2. 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烟气余热回收技术是利用铝冶炼烟气中的余热,通过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将其回收,再用于制热和发电。
该技术可以减少排放的烟气和温室气体,并且实现烟气中的能量再利用,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但是,烟气余热回收技术要求设备复杂、投资较高,运营维护成本也高。
3. 烘干余热回收技术烘干是铝冶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产生大量余热的阶段。
烘干余热回收技术是利用烘干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将其进行回收和利用。
生物质能源燃烧锅炉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生物质能源燃烧锅炉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备受关注。
然而,生物质能源燃烧锅炉在利用生物质能源的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生物质能源燃烧锅炉排放的污染物,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研究各种控制技术,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质能源燃烧锅炉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一、燃烧技术优化燃烧技术是控制生物质能源燃烧锅炉排放污染物的关键。
通过优化燃烧技术,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其中,关键的技术包括燃烧控制系统、燃烧温度控制、燃烧空气预热等。
通过合理设计和调整燃烧参数,可以有效降低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二、烟气净化技术除了优化燃烧技术外,烟气净化技术也是控制生物质能源燃烧锅炉排放污染物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烟气净化技术包括电除尘、湿法脱硫、烟气脱硝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除了控制排放污染物外,还可以通过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进一步提高生物质能源燃烧锅炉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可以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转化为电能或热能,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综上所述,生物质能源燃烧锅炉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涉及燃烧技术优化、烟气净化技术和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等多个方面。
通过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生物质能源燃烧锅炉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火力发电站烟气净化方案
火力发电站烟气净化方案火力发电站是我国能源供应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燃煤和燃气等燃料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排放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净化烟气成为了火力发电站必须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火力发电站烟气净化方案,通过净化烟气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发电站的环境友好性。
一、烟气净化技术概述烟气净化技术是指对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将其中的污染物进行分离、降解或转化,以达到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危害的目的。
常用的烟气净化技术包括除尘、脱硫、脱硝等。
1. 除尘技术除尘技术是指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去除,以减少颗粒物对大气的污染。
常见的除尘技术有电除尘、袋式除尘和湿式除尘。
电除尘是利用电场作用,将带电颗粒物在电极上沉积,然后清除的技术。
袋式除尘是通过过滤器将颗粒物收集起来,然后进行处理。
湿式除尘则是利用水的喷洒和颗粒物与水的接触,将颗粒物与水结合形成泥浆,进而进行处理。
2. 脱硫技术脱硫技术是指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去除,以减少硫氧化物对大气和人体的危害。
常用的脱硫技术有石灰石石膏法、湿法石膏法和吸收剂法。
石灰石石膏法是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石膏,然后将石膏收集和处理。
湿法石膏法则是通过湿法处理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石膏。
吸收剂法是利用化学吸收剂与二氧化硫进行反应,然后进行收集和处理。
3. 脱硝技术脱硝技术是指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去除,以减少氮氧化物对大气和臭氧层的危害。
常见的脱硝技术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和吸收剂法。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利用催化剂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氮气。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是通过非催化的方式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无害氮气。
吸收剂法是利用化学吸收剂与氮氧化物进行反应,然后进行收集和处理。
二、火力发电站烟气净化方案案例作为火力发电站的烟气净化方案,以某电厂石煤燃烧过程为例。
1. 除尘方案该电厂采用的是袋式除尘技术,通过设置过滤器将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捕集和处理。
此外,为了提高除尘效率,还加入了静电除尘技术,利用电场吸附和沉降颗粒物。
水处理烟气的方法
水处理烟气的方法为了应对环境污染,许多工厂、企业采取了各种方式进行废气的处理。
水处理烟气技术是常见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关于水处理烟气的10种方法并详细描述。
1. 喷水洗涤法喷水洗涤法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烟气技术,它通过喷淋水雾或水幕进行烟气净化。
喷水洗涤法主要应用于烟气排放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它可以减少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达到提高空气质量和净化环境的目的。
2. 吸附法吸附法是通过吸附剂将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吸附下来,使废气达到处理要求。
吸附剂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烟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来确定,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聚合物等。
3.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烟气中有害气体的技术。
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够有效地吸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等有害物质。
在化工、电力、钢铁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4. 分子筛吸附法分子筛吸附法是利用空气分子筛的孔径和吸附性能对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和分离。
分子筛吸附法不仅可以去除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而且可以回收有用物质,因此在化工、印刷、涂装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5.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将废气通过不同精度的膜进行分离,以实现对有害物质的过滤和回收。
膜分离法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在化工、电子、食品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6. 催化氧化法催化氧化法是利用催化剂将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氧化或还原成无害物质。
该方法可以大大降低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量,因此在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7. 生物过滤法生物过滤法是利用大肠杆菌、微生物等菌群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生物降解和吸附的技术。
生物过滤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环保无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行业。
8. 湿式电除尘法湿式电除尘法是利用电场对废气中的微粒进行电除尘。
湿式电除尘法既可以减少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也可以回收金属颗粒和能量等有用物质。
9. 电解水法电解水法是一种将水进行电解来达到净化废气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助手平台提供
北京万方软件股目录
报告核心要素......................................................................................................... I 一、主题简介........................................................................................................ 1 二、主题相关科研产出总体分析........................................................................ 1 2.1 文献总体产出统计 ................................................................................ 1 2.2 学术关注趋势分析 ................................................................................ 2 三、主题相关科技论文产出分析........................................................................ 2 3.1 中文期刊论文 ........................................................................................ 2 3.1.1 近十年中文期刊论文分布列表 ................................................. 2 3.1.2 中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 3 3.1.3 发文较多期刊 ............................................................................. 4 3.1.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4 3.1.5 发文较多的人物 ......................................................................... 5 3.1.6 核心期刊分布数量对比 ............................................................. 5 3.1.7 最近相关中文期刊论文 .............................................................. 6 3.1.8 被引较多的相关期刊论文 .......................................................... 7 3.2 学位论文 ................................................................................................ 8 3.2.1 近十年学位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8 3.2.2 学位论文增长趋势 ..................................................................... 9 3.2.3 硕博学位论文数量对比 ........................................................... 10 3.2.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10 3.2.5 发文较多的人物 ....................................................................... 11 3.2.6 最近相关学位论文 ................................................................... 11 3.3 中文会议论文 ...................................................................................... 12 3.3.1 近十年中文会议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12 3.3.2 中文会议论文增长趋势 ........................................................... 13 3.3.3 中文会议论文主办单位分布 ................................................... 13 3.3.4 发文较多的机构 ....................................................................... 14 3.3.5 发文较多的人物 ........................................................................ 15 3.3.6 最近相关中文会议论文 ............................................................ 15 3.4 外文期刊论文 ...................................................................................... 16 3.4.1 近十年外文期刊论文年代分布列表 ....................................... 16 3.4.2 外文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 17 3.4.3 最近相关外文期刊论文 ........................................................... 17 3.5 外文会议论文.......................................................................................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