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利益保护
城镇化、农地非农化与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研究——一个整体性视角与政策组合
中区(C S U R) 就有 3 O万 h 农地被开发为城市用地曲 城镇 人 口从 1 2 增加 到 5 2 。 a 。 . 亿 7 . 亿 中国净城镇化 指 6
改进 ,当然从总 体上也得 益于农 地非农 化反过 来推 非 农业 人 1人均建 成 区面积 由 18 年 的 8m 加 3 91 0 增 进的城镇 化 和工业化进 程 。根据 国家统计 局提 供 的 到 2 o 0 2年 的 1 1 ,而 2 0 ’ 世 界 平 均 水 平 为 2 m2 0 2年
一
、
引 言
门产值从 17 年的 2. 下降到 20 年的 1. 98 81 % 05 2 %, 5
一
国经济要持续 、 快速 、 健康发展, 就必然需要 第 二 、三 产业 产 值 比重 从 I7 年 的 7 . o 升 到 98 1 q上 9
推进 城镇化进 程 , 大力发展 城镇经济 。 镇化 是 国民 20 年的 8 . 总体 而言 , 国经济 的快速增长 大 城 05 ’ ’5 7 %0 中
17— 03 9 820 年间 , 国共 有 401 h 耕 地转 变为 国家 4%的平均值四 全 7. 5万 a 3 。基于 经济发 展的客观需 要 , 未 非农 用地 ,平均 每年就有 2. 万 h 农地非农 化囹 来 2 年 中国的城镇化 还将加速 。 国务院发展研 究 98 3 a , 0 据
经济纵 深发展 的基础 , 镇化发展必 然会 引起 土地 大得益于城镇化的加速带来 的二 、三产业产值的增 城
从农业 部 门向非 农业 部 门转 移 。例如 , 日本从 15 长 。 中 国成 立以来 , 国城镇 化 的历史起 点基本 始 90 新 中
合村并居背景下农民权益保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21年第13期No.13袁2021经济研究导刊农业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一,农民是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2005年农村人口超过8亿,占全国人口的64%,农民利益问题与国家根本问题息息相关。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也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在合村并居过程中,农民从长久居住的集体土地中脱离出来,本应得到合理安置,却因合村并居的政策不完善、配套措施不健全等原因,成为合村并居中的利益受害者。
中共十九大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
加之某些地区合村并居中引起的舆论关注,合村并居过程中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因此,建立健全合村并居过程中的农民权益保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合村并居背景下农民权益保障困境探析各地在合村并居过程中关于农民权益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在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农民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一)农民意愿得不到充分尊重,农民“话语权”难行使合村并居政策宣传不到位,未充分听取农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是农民权益无法有效保障的问题所在。
因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在政策告知及需求表达阶段阻断了农民知情权、参与权的行使和表达诉求的途径,新社区的建设方案、建设时间、补偿措施及标准等无法及时了解,社区选址、建设方式等与农民切身相关的重要内容无法参与决策,再加之政府在合村并居过程中一贯强势的地位,农民的合理诉求表达困难。
总之,现有的利益诉求表达途径难以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二)补偿标准低,拆旧建新负担重,农民主动退出积极性不高如何对农民进行拆迁补偿与农民利益切身相关。
合村并居补偿项目一般由相关机构评估确定,但评估标准并未公布,实践中政府往往主导补偿标准的制定,相关机构并未实际参与。
同时,城乡拆迁补偿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城市房屋拆迁的补偿标准结合当地房价作为赔偿参考,农村拆迁补偿依据当地规定的补偿标准,即使房屋面积较城市房屋大,赔偿标准也低于城市。
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利益保护问题分析
、
阶段。
在经历了粗犷式 的旧城镇化发展 阶段 ,我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 的建 设道路 。新型城镇化 同过去 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 、空间扩张 的发展模 式不同 ,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推进人 口城镇化 ,即让农 民成 为新的市 民,提高城镇人 口在总人 口中的比重 ,实现让更多农民参与社会 共享的 目的 。农村人 口转移不出来 , 不仅农业 的规模效益 出不来 ,扩大 内需 也 无法实现。 当前我国的具体情况是 , 虽然每年有很多农村劳动力都转移 到非农 产业和城镇 中,但 由于这些转移 的农村劳 动力 的家庭 并没有 随之迁移 , 所 以这部分人 口却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并没有真正的融人城 市成为市 民。很多农 民长期在城市里工作生活,但没有城市户 口,享受 不了城市 居 民的待遇 ,到了节假 日的时候不得 不在城 乡之 间来 回流动。大量人 口 在城乡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流来流去,这就是 中国城镇化进程 中出现 的 独特现象 :“ 农民工” 、“ 城乡两栖”、“ 留守儿童” 等。而导致 这些现象 的主要原 因有两方 面 ,一是 长期在城 市工作 生活 的农 民无法 被城 市接 纳,主要是考虑到农 民进城在户籍 、住房 、 社保 、医保 以及教育等制度 上存在一定 的限制 ,农 民工在城里无法享受城市居 民应 有的待遇 ;二是 他们 自己不愿 意在城市定居 ,这里是担心农村财产权 益的丧失 。要促使 农民工在城市 定居 和农村人 口向城市迁移 ,就要从城市 “ 融入” 和农村 “ 迁出”两方面排除相应的制度障碍。 对于一直留在农村 的农 民,土地是农 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不仅 是 农民的衣食 来源更是农 民生活和养 老的保 障。在城镇化 的推进过程 中 , 政府征地扩大建设 对农 民就造 成 了很 大的影 响。现 在最 大的 问题就 在 于 ,地方政府为了解决进程农 民的福利保障待遇 ,以地生财或者 以地 套 现 ,大规模的征收农民土地 , 使得农 民被动上楼 ,被城镇化 。而征 用农
三农经济发展中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
三农经济发展中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研究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是我国三农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利益保障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土地权益保障、劳动权益保障、收入权益保障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首先,土地权益保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民的土地权益保障主要体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流转权两个方面。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最基本的土地权益,它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
同时,土地流转权在保障农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益和利益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流转权的保护,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其次,劳动权益保障是农民的基本权利。
农民的劳动权益包括劳动收入权、劳动保护权和劳动福利权等方面。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农民转移就业和参与非农产业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因此,建立健全农民就业权益保障机制,保障农民的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劳动福利,是推动三农经济持续增长和保障农民利益的关键。
再者,收入权益保障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
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副业经营和外出务工等渠道。
在收入保障方面,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支持和补贴,促进农产品价值提升和农民收入增长;同时,推动农村副业经营和主导产业发展,拓宽农民收入来源。
与此同时,建立农民工养老、医疗和教育保障制度,保障农民社会保障权益。
最后,社会保障是农民安定生活的重要保障。
农民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和教育保障等方面。
在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农村医疗资源的配置和医疗保障政策的实施,提高农民就医便利度和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同时,建立健全农民养老金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养老权益保障;此外,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支持,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助力农民子女教育发展。
综上所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是我国三农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刍议
【 基 金 项 目】广 东省 哲 学社 会 科 学“ 十二五 ” 规 划项 目“ 城 乡统 筹 背 景 下农 民 利 益 保 护 政 策 创 新 研 究 ” ( 批准号 :
G D1 1 X MK 0 2 ) 。
[ 中图分类号】 F 2 9 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3 5 6 2 ( 2 0 1 3 ) 0 4 — 0 0 9 3 — 0 4
地补偿标准的提高等方面保护失地农 民的利益。但 这还远远不够 。经过文献 资料研究调查发 现 , 通过 政 府 征 地扮 演 角 色 的弱化 ; 公 益 性用 地 范 围 的明确
界定 ; 征地 程序 的媒 体化 、 公开化 、 司法 化 ; 土地 补偿 价 格 的 市场 化 ; 征 地补 偿 方 式 的 多样 化 等 措 施 的行 使等 , 能够更 加 保 护失地 农 民的利 益 , 从 而体 现 以人 为 本 的精 神 主 旨 。党 的 十八 大 后 , 我 国进 入 全 面建 成 小 康社增 长点 、 全 面建 成 小 康 社会 的 巨大 推 动 力 。李 克 强也 多 次在 多种 场合 以多种 形式 阐述 “ 城镇化” 的相
新 型城 镇 化 是 一 种 以人 为核 心 的城 镇 化 , 这 是
一
、
失 地 农 民 的产 生 和 现 状
传 统 城镇 化 与新 型城 镇化 的最大 不 同 。新 型 城镇 化 更 加 注 重 保 护农 民利 益 。党 的 十八 大 后 , 新 一 轮 的
城 镇 化 热 潮 掀起 。在 这 过 程 中 , 势 必会 有 一 大 批 农
的利 益 为代价 。
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以河南洛阳地区为例
在廛 河 区 , 当地 居 民主要 是 以前迁 移过 来 的, 少 数 民族 比较
多, 因为地 处洛 阳市 区边缘 , 这 里较 为落后 , 成为 洛阳 典型 的城中 村, 一 旦征 地 , 涉及 到 的人数众 以下水 平 , 对 政 府 的征地政 策并 不是 很 了解 。
一
文 章编 号: 1 0 0 9 . 0 5 9 2 ( 2 0 1 4 ) 0 3 . 2 0 7 . 0 2 支持 或者 理解 , 就应该 努力 保障农 民的知情权 , 让他 们对 征地行
、
问题 出现 的背景
2 0 1 2年 l 1 月, 国务院批 复 《 中原经 济 区规划 》 , 定位是 : 国家 为 , 用 途 以及 相关 的补 偿计 算有一 个充分 的了解 并充分 听取他们 重 要 的粮 食生产 和 现代 化农业 基地 , 全 国工业化 、 城镇 化和 农业 的意 见 。 现 代化 协调 发展 示 范区 , 国家重 要 的经济增 长板 块 , 全 国区域协 调 发展 的 战略 支 点和重 要 的交通 枢纽 ,华 夏历 史文 明传承 创新
3 . 商 业性 用地 和公 益性 用地 的界 限不清
《 宪法 》 第十 条第 二款规定 : “ 国家 为 了公共 利益 的需要 , 可 以
增加, 官 民矛盾 加深 。有些 地方 更 是偏离 合法 合理 轨道 , 政府 强 依 照法律 规定 对土 地 实行征 收或 者征用 并给 予补偿 ” 。 政 府 的征 制拆迁 , 农 民 以死相 威胁 , 无 法从 根本上 走 出本 是惠 民工 程到 最 地权 当然是 合法 的, 我们 并非反 对一切 形式 的征 地 , 只是 说 , 在 现
2 . 救济 制度 不完 善
现 实 中有 部分农 民在 征地 以后 的发展 是相 当不错 的, 有的 自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困境与对策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呈现 出受 教 育 时 间较 长 , 但 专业技 能较 欠缺; 过 半未婚 , 生活经 历
新 型 城 镇 化 背 景 下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利 益 诉 求 困 境 与 对 策
■ 于雁洁 博 士 ( 河南工程 学 院工商管理学 院 郑州 4 5 1 1 9 1 ) ▲ 基金 项 目:2 0 1 3 年度 河 南省软科 学研 究项 目课 题 “ 新 型城 镇化 背景下 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及表达机制研 究”( 项目 编号:1 3 2 4 0 0 4 1 0 7 1 4 )
不 能合理表 达。 他 们虽 然生活 在城市 , 却 形成 了一个 不 同于城市 “ 主流 社会 ” 风格
引 言
“ 十八 大”报 告 明确 提 出,推 进经济 结 构 战略 性调 整是 加快 转 变经 济发 展 方
式 的 主攻 方 向 ,而对 我 国经济 结构 转 型
以初 中文化程 度 为多 ,占 5 6 % ,小 学 为 2 0 %, 高中为2 4 %, 而在城 镇常住人 口中 , 高 中及其他 的文化 程度 为 5 5 % ,初 中为
群体 在 劳动就 业 、 职 业培训 机 会 、社 会 保 障 、 城 市 身份 的 认 同等 方 面 明 显 幂 同 于 第 一 代 农 民 工 。针 对 河 南 省 新 生 代 农 民 工 在 利 益 诉 求 过 程 中存 在 的 问 题与障碍 ,应把握统筹城 乡发展 ,贯彻 落 实 科 学发 展 观 的政 治 大局 ,以 新 型 城 镇 化 建 设 为 契 机 , 以薪 酬 调 整 和 社 会 保 障 为 核 心 , 以 户 籍 制 度 改 革 为 突 破 口 ,构 建 政 府 、社 区、企 业和 个人 多 渠道 、 多 维度 的 利 益诉 求 保 障 体 系。 关键 词 :利 益诉 求 新 生代 农 民工 利 益表 达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护问题分析论文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护问题分析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3-000-02摘要实现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海淀新区越来越多的土地资源被征用开发,如何保护失地农民利益,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的失地农民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新区在征地拆迁、土地收益、农民转居就业、社会保障、集体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农民失地过程中面临的利益问题,并提出维护和增进失地农民利益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征地补偿转居就业财政支持产业扶持一、对海淀区失地农民利益进行研究的背景分析(一)全国失地农民情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存在农民失地的问题。
直到2000年以后发生了第三次大规模圈地热, 城镇扩张、工业区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膨胀, 加之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越来越多的土地以种种合法的或非法的、公开或隐蔽的形式变为城镇建设用地, 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
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一个弱势群体和被边缘化的群体,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社会问题[李培林,2005]。
目前,全国失地农民保守估计约有4000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亿人[姜晓婷,2008]。
(二)国家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措施为统筹城乡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2008年10月12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其中规定:“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之后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
北京市委十届五次全会也对加快北京农村改革发展作出部署,提出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三)各地在解决土地和资金双重难题上积极寻求探索与实践从各地的实践看,虽然国家尚未出台具体政策,但各地已经围绕如何破解土地和资金双重约束难题进行了探索性尝试。
城镇化、非农化与农民利益保护
党 政 干 部 论 坛
城 镇 化 、非 农 化 与 农 民 利 益 保 护 ※
o 魏 长 仙
2013年 3月 ,李 克强总理在答 中外记者 问中指 因此就需要第 二种方 式 ,即增量供 给 ,将劳动力 、土地 出 :“我们强 调的新 型城镇化 ,是 以人为核心 的城镇 等社会资 源从农业部 门转 向非农 部 门 ,也 就是非农
探索城镇 化 、非农化 与农 民利益保护 的关联性 ,对农 劳动力进城务工显然 是一个更 为理性 的选择 ,由此造
民利益受损做 出制度解释 ,并通过机制构建和制度建 成部分土地 闲置 ,在非农 化收益 的吸引下 ,农 民本身
设 ,最终实现在推进城镇化 的同时保护农 民利益具有 重要 的现实意义 。
题 、留守儿童、农村孤寡老人 、农 民子弟上学等问题成为 益 的驱使 下 ,地方政府 大多城镇化质量 的重要问题 。 过快 的农地非农化一方 面造成 土地 资源浪费 ,另一方
(一 )农 民利益受损 的表 现
面形成 庞:大的失地农 民群体 。三是 ‘‘农 地非农化”快
网
网 /
一
镇化本 身并不必 然造成农 民利 益受损 。在理想路径 里 ,劳动力和土地作为一种资源从农 业部 门转 向非农
歪 i;酮
增量供给I—,l菱I 部 门可 以获得 更高收益 ,从而实现价值 补偿 。从这个
\匝
望 吾网
角度而言 ,城镇 化还会 带来农 民利益的提升 和社会福
咽 咽 /
非农化 (指农用 地转变用途 ,成为工业 、交通 、服务业
等非农产业 和城镇建设 用地 的过程 )和农 民非 农化 (指农 业剩余 劳动力 向非农产业转移 的过程 )。非农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原因、影响及保护对策
产 业 的 发 展 ,最 终 必 须 落 实 到 具 体 的现 代 化 城 市化 道 路 的 必 然 选 择 。 是 , 但 当前 城 市化 过 程 中
市 。 城 市 化 建 设 关 系 全 局 , 忆 城 市 化 建 设 , 失 地 农 民 的 利 益 却 严 重 受 损 ,许 多 失 地 农 民 由 回 意 义 深 远 。 时 , 须 正 视 城 市 化 进 程 中 失 地 农 民 于补 偿 不 足 和 就 业 不 稳 定 ,生 存 和 发 展 受 到 严 同 必
问 题 消 除 现 代 化 进 程 中 的 不 和 谐 因 素 。2 0 重 影 响 ,这 为 国 家 和 社 会 的 不 稳 定 留 下 了 隐 患 06
年 1 O月 党 的 十 六 届 六 中 全 会 明 确 提 出 : 适 应 【 主 要 有 如 下 几 个 方 面 的原 因 。 要 1 】 。
展 的社 会 , 是 同 利 益 群 体 的 基 本 需 要 都 能 得 益 。 我 国 《 法 》 文 规 定 , 国 土 地 实 行 公 有 宪 明 我
到 满 足 的 社 会 , 是 实 现 社 会 各 种 群 体 之 间 利 益 制 ,城 市 的 土 地 属 于 国 家 所 有 ” “ 家 为 了 公 “ ,国
、
城 市 化 过 程 中 失 地 农 民 利 益 受 损 的 若 民 对 土 地 拥 有 部 分 所 有 权 。 在 现 行 的征 地 制 度 ” 下 , 根 本 、 明 显 的 缺 陷 是 , 政 策 法 律 上 承 最 最 在
干 原 因
新型城镇化中农民问题的解决
的 农 民 工 既 不 能 从 农 业 生 产 中 完 全 退 出 来 , 也 不 能 成 为 市 民 进 入
I三 ~ — — : . 巨 1 儿 平 I j u 平 ] l
I 全 年 外 出 从 业 时 间 ( 月 )l 9 . 8 l 9 . 8 I 广 鬲 _ r — ] — ] l 兰 望 蔓 三 ! : I ! : ! I ! 竺 l
镇化 农 田非农化 。城镇化 的最 终 目的是使农村人 口市 民化 , 把进 城务工 的农 民转变 为城镇居 民 在 城镇 长期居住 的农 民转变 为真
, ,
年以上人 口总数 占总人 口数 的 比例 当作城镇 化率
,
那么这部分进
城务工或经商 的农 民就应该享受市 民待遇
。
而 我 国现 阶段 的 二元
2 0 l 1 年外 出农 民工 占农 民工总数 6 3 %
,
益, 从 而使 农 民自然而然 完成 身份 的转换。
我们可 以看出 , 农 民工
农 群 体 苎 至 整 个 丰 土 拿 是 场 巨 大
一
.
: 在这 变革 如
,
,
农 村 到 城 ! , 对 大 多 属 于 单 纯 的 劳 动 力 转 移 家 庭 式 的 转 移 为 少 数 , 由 于 城 乡 二 元
户籍制 度 的限制 农 民的身份
。
,
,
何使农 民真正受 益于城 镇化 , 而 不是 “ 被 城镇 化” , 是 我 国面 临的
参 与城镇化 建设的农 民工 虽 留在城市但 仍然是
在 提
在 地 级 以 上 大 中 城 市 务 工 的 农 民 工 比
( 一 ) 中 国 城 镇 化 发 展 的 _ 农 民 问 题 . , 的 压 力 是 我 们 面 临 的 主 要 问 题 。 l 城 、 失 地 弯 民 与 量 农 民 工 搴 琶 挈 换 没 有 农 村 要 有 _ 聱 解 决 市 … 2 、 农 民 工 权 益 保 障 状 况 : 兰 釜 ( 1 ) 劳 动 时 间 偏 长 到 城 市 。 他 们 仅 仅 是 实 现 了 职 业 与 地 域 的 转 移 , 享 受 不 到 与 城 市 居 民 同 等 的 公 共 服 务 与 社 会 保 障 。 融 入 城 市 是 农 民 工 在 城 镇 稳 定 扩 张 产 生 的 群 体 ~ 失 地 农 民 则 夹 在 农 民 与 城 市 居 民 两 种 身 份 之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维护浅析
Publ i c A dm i ni s t r a t i on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 民利益维护浅析
口 李力哲 任大廷
【 摘要 】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顺利推进城镇化建设, 必须要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 因为它不单单是利益问 题。
文章从社会 安定、 政治稳定、 工业化 和城镇化 进程顺利进行三个方面说 明保 护失地 农民利益的重要 性, 在益主体间关系和谐对和谐社 府、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用地单位产生冲突, 影响农地征收和
会 建 设 有 重要 意义 。 农 地 征 收 涉及 地方 政 府 、 被 征 地 农 民 和农 土 地 开发 企业 对其 进 行建 设 的 进 程 。 另 一方 面 , 失地 农 民的利 村集 体 经 济组 织 、 土 地 开发 企 业 等 多元 利 益 主体 , 他 们 之 间 的 益得 不 到保 护 , 就 没有经 济 能 力去进 行 就 业技 能 的培 训 和 以积 利 益 失 衡 主 要表 现 在 : 第一, 失地 农 民 土地 补偿 标准 偏 低 , 获 极 的心 态 投 入 到 工业 化 的建 设之 中。 这 样 就会 导致 两 个 结果 , 得 的补 偿 额 少 , 且难 以获 得土 地 的增 值 收 益 ; 第二, 土 地 补 偿
一
是 影 响 工 业化 发 展 , 二是 由于 失 地 农 民在 城 市无 法 生存 , 形
威 胁 社会 安 定 , 进 而影 响城 镇 化 的步 伐 。 款分配混乱, 失地农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 间存在矛盾; 第 成 大 量 城 市贫 民,
三, 土地开发企业与地方政府大 量占有土地的增值收益, 成 为 农地征收 中的最大获益者, 损害了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 这种 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农民利益应坚持的原则
城中村改造背景下村民权利待遇的变化、问题与治理创新
城中村改造背景下村民权利待遇的变化、问题与治理创新“城中村”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一种特殊的过渡型社区形态,城中村改造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其核心问题之一是居民的权利待遇诉求与身份转换无法有效匹配,形成脱轨现象。
基于此,本文从发展性权利、均衡性权利、社会性权利三个维度剖析村民权利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探索治理创新新路径。
标签:城中村;村民权利;保障问题;治理创新一、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目前,学界有关城中村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的产生、改造过程和逻辑,城中村的社会、治理结构以及总体性问题等等。
但是,却少有以城中村村民的权利为具体研究对象,只有少数学者从经济、政治、社会三个维度研究过村民的空间权利,或是从历史与城乡差异角度指出过权利保障的重要性。
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过一次性补偿与可持续发展、参与度不足与制度化安排、外来人居住与族群性认同等问题。
但是这些研究多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现象指出与分析阶段,并未对村民权利问题进行深入展开,且权利维度的划分层次多局限于宽泛的宏观层面,并未对与村民生产生活最为紧密相关的权利进行合理的归类。
基于此,本文将把村民的权利分解为发展性权利、均衡性权利、社会性权利三个维度。
首先,发展性权利指向于不应只给予村民短期性补偿而忽视后续可持续发展。
其次,均衡性权利指向于不应只注重对本地人口的权利保障,更应对大量的外来人口表示合理关切。
最后,社会性权利指向于城中村改造过程中不应只重视对村民的物质补偿,更要注重精神建构。
此外,已有研究的研究方法多为案例研究法,但是已有的案例研究多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少有以动态变迁与比较差异的视角进行的论证。
因此,本文将采用动态研究与比较研究的方法来进行。
二、村民三维权利的保障困境(一)发展性权利保障存在问题调查发现,中老年人在失去原有的土地后的生活来源基本仅靠养老金,而在城镇化过程中,这仅仅只供维持生计。
限于知识文化水平、年龄以及体力等因素,原先作为农民的他们职业转换问题比较突出。
浅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利益诉求
16 农村·农业·农民2021.5A浅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利益诉求王留玉摘 要:推进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关注农民的土地、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利益需求,重视农民进城后要求享有和城市居民平等的身份、同样的社会福利等要求,聆听城镇化浪潮下农民的心声,畅通农民利益诉求渠道。
通过具体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地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利益;诉求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深入全面地认识农民的利益需求,畅通农民诉求反映渠道,尊重农民的意愿。
一、农民利益诉求构成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利益诉求是农民在这个过程中对自身所能分配到的利益的设想和表达。
农民利益诉求主要围绕自身的家庭情况、经济收入、生活满意度、就业倾向、社会保障等展开。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和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土地收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最关心的是土地问题,这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问题的症结。
土地承担着农民生产与保障的双重功能,拥有土地是大部分农民所谓的“可以生存”的底线,缺失这个清水河蜿蜒东南,缓缓流淌。
穿“商练公路”南行约1.5公里进入练集镇与平店乡交界处,映入眼帘的是“和畅农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庞大的新型沼气设备、农产品加工车间矗立田间地头,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的田野里梨树等杂果花开满枝,其他农作物一片嫩绿。
与之相邻的是一个“家庭农场”,平店乡葛楼村青年孙高亮带领几十名“钟点工”,正在为300多亩地膜蔬菜“破土助力”。
继续南下东行,途经217省道、焦黄公路、平店乡东西乡道。
在清水河南岸王坡寨村境内,一个总投资3.2亿元的“风远清洁能源40MW(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正在紧张施工。
建设单位负责人张永涛介绍说,该项目占地面积16亩,牵涉到平店、练集、黄寨3个乡镇,计划建 12个风力发电点、1个升压站,今年12月末可建成并网投产,年发电量约7000万度。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权利保护(专题讨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权利发展的法律文化阐释
学
习 与
探
索
N0 Z 2 0 1 4
S 删 y & E乖b盈妇
S l N0 2 2 3
法治文 明与法律 发展
新型 城 镇化进 程中 的 农民 权利 保护( 专 题 讨 论)
编 者按 新 型城 镇化 是 以人为核 的城 镇化。 新 型城 镇 化 注重保 护 农民 利 益, 强调 在 产业 支 撑、 人居 环
题的研 究和 关 注。
新 型 城 镇 化 背 景 下 农 民 权 利 发 展 的 法 律 文 化 阐 释
刘 同 君
江 苏大 学 文法 学院 , 江苏 镇 江 2 1  ̄ 0 1 3 ) 摘 要 新 型城 镇化 是 以人为核 心的现 代化 过程 , 农 民权 利 发展 是伴 随新 型城 镇化 自 然 衍 生的 。农 民权
色彩 与坚 实的权 力特质 . 但 从 法 律 文 化 的 应 然 层 面追 寻 , 平等应 是法律 文化 的 ‘ ‘ 天生 ” 品 质 。 无 论 是 古希腊 ‘ i 人生 而平 等 ” 的 自然法 价 值 观 . 还 是
‘ 1 人生而 自 由、 平等 ” 的 天赋 人 权观 . 均 是 对 人 格
脉 络 与 相 应 时 代 的 历 史 烙 印 。 中 国 改 革 开 放 的 实
践表 明 .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孕 育 并 形 成 了 包 括政 治文化 、 社 会文化 、 法 律 文 化 等 文 化 形 态 的 文 化体 系。 同时, 各 种 文 化 形 态 以 其 独 特 的 价 值 底 蕴 及 结 构 形 式 引 导 着 深 刻 的 社 会 变 革 。 随 着 依 法 治 国方略 的实施与 推进. 尤 其是 ‘ . 人权 条款 ” 的 入 宪, 中 国 文 化 体 系 中 的 法 律 文 化 逐 渐 成 为 进 步 眭、 基 础 眭的 文 化 形 态 . 并 实 际 承 担 着 市 场 经 济 文 化 变 革的导 向功能 。正如 有 的学 者所 说 . 现 代 社 会 需 要相 应 的现 代 法 治 现代法治需要 “ 文 化 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农村土地问题一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之一。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权益保障关系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
然而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推进,土地征用和流转逐渐加大,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和决策权等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征地拆迁、沉淀土地、非法占用等问题频发,不仅使农民利益受损,也影响了乡村稳定和和谐。
对策:加强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法制建设,严格执行土地法相关条款,完善农民土地使用、收益、决策等权益保障机制,并建立健全与土地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监督机制,依法保障农民的权益。
问题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土地受让是目前最主要的土地流转方式之一,土地被从农民手里转移到开发商手里后,土地价值急剧增值。
但是由于国家尚未制定明确的土地收益分配规则,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等问题依然存在。
土地增值收益主要被独占了少数利益群体,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也实现不了财富增值。
一是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规章制度,明确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比例、分配原则和分配途径,更好地保障农民的权益。
二是加强农民土地投资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引导农民合理投资,规避投资风险,避免土地收益增值存在过度依赖于土地市场变化的情况。
问题三:农民土地转型升级难随着乡村振兴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家政策的引导,农民逐渐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积极探索产业转型的路径。
但由于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瓶颈限制,农民土地转型升级难度较大,导致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三位一体的农村土地制度,加强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土地流转,引导农民土地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农 民所获补偿偏低 、地 区间补偿力度差 异较 大 、农 民权益 日益受 到关注 。在 此基础上 ,提 出在新 型城镇 化 进程 中,应通过 明晰集体土地产权 内涵及 主体 、坚持农 民 自愿原则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 护意识 、
云南农业 大学 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A g , i c u h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2 0 1 4 , 8
h t t p:/ / x b . y n a u . e d u . c n E —ma i l :s k @y n a u . e d u . e n
Abs t r a c t : Ei t he r f r o m t he p r a c t i c a l ne e d s o r p o l i c y — o ie r n t e d p o i n t o f v i e w ,n e w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i s t h e t r e nd.By i n t e r p r e t i n g o f n e w u r ba n i z a t i o n c o n c e p t ro f m t h e s t a r t ,t hi s pa p e r in f ds t h a t n e w u r b a ni z a t i o n p l a n h a s c h a r a c t e r s o f p e o p l e — o r i e n t e d i d e a l a nd p r o t e c t i o n o f t h e i n t e r e s t s o f f a r me r s .I t i s s h o we d t h a t f a r me r s r e c e i v e d c o mp e n s a t i o n f o r l o w,l a r g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be t we e n r e g i o ns c o mp e n s a t i o n e f f o r t s a n d i n — t e r e s t s o f f a r me r s g r o wi n g c o nc e r n b y t h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s t a t u s o f t h e i n t e r e s t s o f f a r me r s d ur in g Ch i n a S t r a d i t i o n a l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 Ba s e d o n wh i c h,s o me s u g g e s t i o n s s uc h a s c l e a r i n g
Pr o t e c t i n g o f Fa r me r S I n t e r e s t s u n de r
t h e Ba c k g r o u n d o f Ne w Ur b a n i z a t i o n
ZHANG Yu a n s u o , ZHONG J i x i a n g ( 1 .C e n t e r f o r H u m a n S e t t l e m e n t s R e s e a r c h , B e i j i n g U n i o n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 0 0 1 9 1 ,C h i n a ; 2 .C o l l e g e o f U r b a n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 , 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O i n g 1 0 0 8 7 1 ,C h i n a ; 3 .C h i n a L a n d S u r v e y i n g a n d t e , B e i j i n g 1 0 0 0 3 5, C h i n a )
I S SN 1 00 4—3 9 0X ;CN 5 3—1 4 4/S 0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3 9 0 X( S ). 2 0 1 4 . O 1 . 0 0 2
新型 城 镇 化 背 景 下 的农 民利 益 保 护
张远 索 ,仲 济香
( 1 .北京联合大学 人居研究 中心 ,北京 1 0 0 1 9 1 ; 2 .北 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 1 0 0 8 7 1 ; 3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北京 1 0 0 0 3 5 )
摘 要 :无论是从 现实需 要还是政策导向上看 ,新型城镇化是 大势所 趋 。从解 读新型城 镇化概 念入手 ,指 出新
加强监督 和开辟投诉渠 道等途径保 障新型城镇化制度初衷实现 。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 民利益 ;土地产权
中 图分 类 号 :F 3 2 0 . 1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4 —3 0 9 0 X ( 2 0 1 4 )o 1 — 0 0 0 7—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