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高考常见易误用成语浅说2
高考易误用的成语熟语集
高考常见成语、熟语说明【A】【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肯随意迁往别处。
易明白得相反。
【安之假设素】碰到不顺利的或异样的情形,仍像平常一样,心情安静地对待,不能表示“内心平稳”。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
易误指结结巴巴。
【B】【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适当,。
不刊,是说不可排除,修改。
常被误解为文章的水平低,不能刊登、发表。
【不赞一词】赞:添加。
指文章写得好,他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不能明白得为“不说一句同意的话”。
【不足为训】是指不能看成典范或准那么。
训:准那么。
不能明白得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不名一文】名,占有。
连一文钱也没有。
形容人贫困到了极点。
常被错误明白得为“不值一文钱”。
【不以为然】然:是的,对的。
不以为是正确的,于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常被误明白得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用于他人,不用于自己。
【不可整理】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病入膏肓的境界。
此成语常被错误地用来替代“一发而不可收”【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蛮横、固执、愚昧。
常被错误明白得为“不可明白得”。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经历中。
不能与情感、友谊搭配【不胫而走】比喻不用宣传,就迅速传播,多用于消息传播得快。
常被错误地用于东西突然不见的语境【不孚众望】不能使大伙儿信服,未符合大伙儿的期望。
贬义。
【不负众望】不孤负大伙儿的期望,褒义。
【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凄惨动人,重在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行。
【不情之请】指自己向他人提出不全理的请求。
易误解为他人的不合理的请求。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
易误解为“听者没有明白得”。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成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不瘟不火】指演出既不沉闷也只是火。
常被人错误地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误用频率高的成语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误用频率高的成语高考语文复习知识误用频率高的成语日常学习中,我们会接触不少的成语知识,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复习知识误用频率高的成语内容,欢迎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3.不瘟不火: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4.不虞之誉:没有预料到的赞扬。
虞,预料;誉,称赞。
5.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
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6.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7.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8.差强人意:现在表示大体上还能够使人满意。
差,稍微,大致;强,振奋。
9.长袖善舞:善,擅长。
长衣袖便于舞蹈。
比喻做事的条件越好越容易成功。
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
10.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更高的水平。
11.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语出唐代杜牧诗。
12.箪食瓢饮:一箪的食物,一瓢的饮料。
古代指贫困的生活。
13.得意忘言:原来是说,语言是达意的,已得其意,就不再需要语言了。
后来用以表示互相默契,心照不宣。
14.得鱼忘筌:比喻成功以后就忘了赖以成功的事物、条件。
15.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
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16.等而下之:形容比某一事物更差。
17.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
形容恳切地教导。
语出《诗经》。
18.繁文缛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
也比喻多余琐碎的手续。
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19.匪夷所思: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夷,平常。
20.罚不当罪:处罚得不适合所犯的罪行,多指处罚得过重。
21.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到家,却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语出《庄子》。
22.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高考常见易误用成语浅说)
高考常见易误用成语浅说11,心领神会。
先看一个例子:“……但是长城和《短歌行》对于我们还是很亲切的,还可以使我们心领神会这些骸骨不存的精神气魄。
”(朱光潜《谈美·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这个句子当中的“心领神会”,从语法角度来看用得是错误的。
“心领神会”是不及物的动词性短语,不能跟宾语,即不能带动作行为的对象。
汉语中,这类词语不少,如:侃侃而谈、津津乐道、无人问津、斤斤计较、精打细算、喜闻乐见、嬉笑怒骂、生死攸关、夸夸其谈、不屑一顾、浑然不觉、不可理喻、漠不关心、视而不见、家喻户晓、出奇制胜、洗耳恭听、耳闻目睹……这些词语之所以会被用错,多是因为大家把整个词语的用法等同于该词语的末一字或末两字了,如“谈”可带宾语,就以为“侃侃而谈”“夸夸其谈”也可带宾语。
2,从长计议。
★慢慢商量、不急于做出决定,目的是考虑得更全面、更周详。
现在人多误用为“从长远考虑”。
茅盾《虹》之四:还是暂且实行你的“现在主义”罢!明年暑假时我一定回川,那时我们再从长计议。
——2004北京卷尝考查。
3,一文不名。
★“名”:占有。
一文钱都不占有,形容极贫困。
只用于人,因为只有人才有穷不穷的问题。
刘绍棠《村妇》卷一:腰里一文不名,借钱四处碰壁,便兔子也吃窝边草,到亲戚熟人那里坑骗。
——2004北京卷尝考查。
4,一文不值。
“值”:价值。
连一文钱的价值都没有;形容毫无价值,也形容地位卑微、受人鄙视。
常用于物,也用于人;因为人、物都有价值的判断问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20回:只要李家把那田的水源断了,那时一文不值,不怕他不卖。
5,文不加点。
★“点”:古人在字的右上角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不用涂改一气写成。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成熟。
语出祢衡《鹦鹉赋》: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又如,岑参《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夫子思何速,世人皆叹奇。
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2004北京卷尝考查。
6,不刊之论。
★“刊”:削除,删改。
高考语文考试中易被误用的成语
高考语文考试中易被误用的成语中国高考中容易被错误使用的成语高考考过的“空巷”、“首当其冲”、“热门”、“生源众多”、“不尽人意”等成语,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被误用的成语。
成语的使用,因为很多时候人都变错了,给正确判断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这里有40个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错误使用的成语例子,供大家复习。
同时,按照这个思路,大家要注意这类成语的用法,这样才能不断加强积累。
曾几何时,它的意思是“过去不久”。
经常被误用为“曾经”和“不知何时”。
不学无术就是“无学无才”。
不能在它前面添加“全天”和“全月”等修饰符。
“学”是名词,常被误认为是动词。
不合理的意思是“不能被理性理解”,经常被误用为“不可思议”。
不赞成意味着“不认为这是对的”。
经常被误用为“不在乎”,意思是“不在乎”或“不在乎”。
5等待兔子被用作贬义词,意思是“不要主动努力,要幸运,希望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常被错误地用来形容警察的机智。
6.面对面的称赞描述了老师们认真的教学。
经常被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心读“我不忍读完”来形容张岱的“悲伤”。
经常被误用为对写得不好的章节的描述。
8互相帮助;尊重这个词指的是帮助别人和自己。
经常被误用来表达对他人的帮助。
9浪费的时间指的是浪费的时间。
经常被错误地用来形容“岁月是辛苦的,辛苦的”。
这10个噪音数字在当时非常有名。
经常被误用为贬义词。
1发起人指的是xx的一些不良风气。
经常被误用为贬义词。
12.无聊是个贬义词,意思是你受不了它的沉闷。
经常被误用为“没关系”。
13没有天赋的大脑意味着坦率和赞扬。
常被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没有财产意味着贫穷。
经常被错误地用来形容缺乏专业知识。
15目无牛是指人熟练,得心应手,容易出错,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形容人们高超的制作技艺,这常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观。
同样,还有“巧夺天工”。
17.责备完美是指要求人们做到完美,而完美是不能被一个对象跟随的。
同样,还有“冷漠”。
18充耳不闻,停止倾听,形容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
高考常见容易误用的成语
常见容易误用的成语1、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错例】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2、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
也形容景物非常优美。
【正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秀色可餐....的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
3、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
今多指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含贬义)【正例】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4、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
形容声音细微悠长。
【错例】真是神了,电影院一放映《2012》,观众空前地多了起来,开演半个小时过去了,人们还不绝如缕....地往影院赶。
(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5、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了。
【错例】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迪拜世界”的急速变化还是令我记忆犹新。
(与“令我记忆犹新”矛盾)6、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犯。
(贬义词)【错例】在澳门回归的日子里,许多单位的干部都倾巢而出....,参加清洁马路的活动。
(感情色彩错误)7、集腋成裘:比喻好的东西积少成多。
褒义词。
【错例】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集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感情色彩错误)8、望其项背:能够看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
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常用于否定句)【错例】成都五牛俱乐部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不是否定句)9、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用作谦辞。
【错例】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只能用于说话者本人,表自谦)10、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错例】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与“到抗洪第一线”矛盾)11、栩栩如生:指艺术想象非常逼真,生动活泼的样子。
高考语文易错成语精析 2
【易误成语辨析】一、两用成语归纳高考出题对于两用成语很青睐,我们一定要注意总结归纳,正确全面理解成语的各个义项。
如下列成语:1、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如: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2、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实际上“非非”是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达不到的境界”,因此也形容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如: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3、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迅速。
比喻办事圆滑。
4、指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含贬义。
(该义项使用较多)也形容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示意。
如:王老师为了使课上得生动形象,不停地指手画脚,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不三不四:一般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
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
与“不伦不类”相似,这是它的原始意义,有存在的合理性。
如: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6、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如:“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7、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如: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如: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
8、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
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如: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9、数米而炊:比喻把精力都放在做琐碎小事上,以至劳而无功。
也形容生活困窘。
(此义项使用较多)。
如今他靠微薄的工资度日,虽然还不至于数米而炊,但已比较困难了。
高考常见误用成语
一、容易褒贬用错的成语(一)褒错用贬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考试大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人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抄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二)贬错用褒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于了。
4.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5.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6.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7.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8.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0.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1.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2.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3.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4.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5.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6.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7.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8.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19.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0.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1.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22.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3.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4.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高考易错成语
高考易错成语高考易错成语在日常过程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易错成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考易错成语11、容易误释的成语(下面解释均正确)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火:火星。
日长一线:指冬至后白昼渐长。
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不动心。
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经:通常的道理。
长治久安:指国家长期太平、安定。
治:太平。
党同伐异: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一派的就攻击。
党:偏袒。
高屋建瓴:在高屋顶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建:倒水,泼水。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
爽:差错,失误。
积毁销骨:众人不断的毁谤,可以置人于死地。
销:熔化。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假:借。
劳燕分飞:比喻人离别。
劳:伯劳鸟。
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优秀的人才。
钟:凝聚,集中。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体:体验,实行。
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韬:隐藏。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远意义。
微:精微。
文过饰非:用假话掩饰自己的过失、错误。
文:掩饰。
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许多人扰乱。
咻:教。
旷日持久:荒废时日,拖延很久。
旷:荒废。
人浮于事:人员数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
浮:超过。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突:烟囱。
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
不能理解为“共鸣”。
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
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
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
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
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高考语文考试中极易用错的成语-语文综合知识
高考语文考试中极易用错的成语|语文综合知识高考语文考试中极易用错的成语高考试题中曾考过的“万人空巷”“首当其冲”“炙手可热”“莘莘学子”“差强人意”等成语,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用错的成语。
对成语的使用,由于很多时候人们已习非成是,这就给正确判断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下面梳理出在日常生活中极容易用错的成语40例,供大家复习。
同时,大家中依此思路,注意这类成语的用法,以不断强化积累。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
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
“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
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
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代章的“悲”。
常误用为形容代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
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
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
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
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
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高考备考 高考必备 易误用成语
易误用成语(2009.04)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高考语文复习—容易误用的成语
高考语文复习—容易误用的成语A安之若素:在不该心安的情况下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不能表示一般情况的“心里安稳”。
B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发问为耻辱。
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
形容非常恐惧。
不能用于非心理状态。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不翼而飞”也能用于消息传得很快)。
不以为然:不认为正确,不赞同。
不以为意:不当回事,不放在心上。
以上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不知所云:批评说话人说得不好,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不能用来批评听者理解力差。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孚,使信服。
以上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出乎意料,也强调神秘奥妙。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不可收拾:事物败坏到无可挽救。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没有这种搭配。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有人理解为“没过完一天”。
不刊之论: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刊,删改。
常被误解为“不可刊登”。
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
与教训无关。
C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处心积虑:贬义。
费尽心思筹划干坏事。
褒义用”殚精竭虑”。
D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高考中常见的成语误用情况梳理
高考中常见的成语误用情况梳理第一类: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间不容发:间,空隙。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不是“形容距离小”。
2.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
3.拍手称快:快,痛快。
拍掌叫好。
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
4.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6.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7.明日黄花:黄花,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不是指未来的东西。
8.巧夺天工:夺: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9.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
10.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
11.危言危行:危,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动”。
12.罪不容诛:诛,把罪人杀死。
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恶。
不能理解为“罪恶小,不应该诛杀”。
13.大快人心:快,痛快。
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不能用于“一般的好事”。
14.休戚相关: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
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主语不能用于人物以外的其他事物。
15.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
像冰遇热消融一般。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不能用来描写冰雪融化。
16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高中语文的常见误用成语分析(2)
高中语文的常见误用成语分析(2)高中语文常考的四字词语1、安步当车:从容地步行,就当乘车一般。
2、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3、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4、百无聊赖: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5、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动。
里:内部。
指学习要切实。
形容言论或文章说理透彻、深刻。
7、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8、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9、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0、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1、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12、不刊之论:不可改易的言论。
13、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14、不求闻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15、不以为然:不以为是正确的。
1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1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18、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无状:说话没有礼貌。
21、粗枝大叶:本形容简略或概括,后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
22、大而无当:当:底。
大得没有边际,表示大而不合用。
23、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贬义词。
24、当仁不让:当:遇到。
遇到应当做的事就去做,不推让。
25、道貌岸然:道貌:庄严的外貌。
岸然:高傲的样子。
多指人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26、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达到很高的成就。
27、等而下之:由这一等逐级往下。
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28、等闲视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
29、颠沛流离:形容生活困苦受挫折,流离失所,无处安身。
30、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
31、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32、罚不当罪:处罚和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33、翻云覆雨: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高考语文备考:语文试卷中容易误解的成语
高考语文备考:语文试卷中容易误解的成语2021年高考语文备考:语文试题中容易误解的成语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依照。
专门多用来表示毫无依照,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专门多,大伙儿便相信了。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漂亮。
许多人凡形容美好事物都用那个成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专门有权势,含贬义。
现在常被扩大使用范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义正词严才叫侃侃而谈。
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谈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第一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常被人误用为“第一同意任务,或第一应当先做某事”,代替“第一”。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只是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分颂扬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能用来表达“讲义气重感情”。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
广告词用“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就专门滑稽。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能用来表达“画得又快又好”。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伙儿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伙儿的期望,贬义,常和“不负众望”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被用于毫不犹疑地做坏事,就错了。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明白得。
20.望其项背:能够赶上,只用否定形式。
许多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高考语文复习必备:最容易被误用的成语总结
2017高考语文复习必备:最容易被误用的
成语总结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语文作文中,难免都会用到一些成语,成语用好了是妙笔生花,而用的不当,就会容易弄出笑话,以下是一些在同一语境中容易被误用的成语总结,供考生参考。
下列举出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请注意:
望其项背---望尘莫及
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耳濡目染---耳闻目睹
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无与伦比---不可同日而语
形影相吊---形影不离
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一见如故---一见钟情
不拘一格---无拘无束
乐不思蜀---乐不可支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不孚众望---不负众望首当其冲---当务之急间不容发---亲密无间。
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常见易误用成语浅说2
高考常见易误用成语浅说251,望尘莫及。
字面意是“远望前面人马行走扬起的尘土,追赶不上”。
比喻远远落后。
亦用作谦辞,表示同对方相比,差之较远。
病例:责任编辑能对文字部分负责,但书籍的其他环节,他就望尘莫及了。
(“望尘莫及”当为“鞭长莫及”之误)52,鞭长莫及。
又作“鞭不及腹”“鞭长不及马腹”。
字面意是“鞭子虽然很长,但不该打到马肚子上”。
借指力量达不到。
语出《左传·宣公15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杜预注:“言非所击。
”53,处心积虑。
存有某种念头,早就有了某种打算。
“处”:存。
曾巩《太祖皇帝总叙》:盖太祖之于受命,非如前世之君,图众以智,图柄以力,其处心积虑,非一夕一日,在于取天下也。
今多指蓄意已久、费尽心机地谋算。
贬义词。
《官场现形记》46回:单说大少爷见老人家有这许多银子,自己到不了手,总觉有点难过;变尽方法,总想偷老子一票,方才称心。
如此者处心积虑,已非一日。
纪按:①注意与“绞尽脑汁”的区别。
“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中性词。
②注意与“殚精竭虑”的区别。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血。
“殚”“竭”都解作“尽”。
该成语较“绞尽脑汁”多书面色彩,且隐隐有褒义味道。
54,苦心孤诣。
★费尽心血,刻苦钻研,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褒义。
“孤诣”:一个人达到。
谭嗣同《致刘淞芙第11》:唯觉足下行数千里,费数千金,孤诣苦心,不计甘苦,在寒士中可谓绝无仅有,总期事有必成,乃不负尔。
——1993全国卷尝考查。
55 ,惨淡经营。
煞费心思地谋划,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绘画的创作或其他事业的开拓)。
宋代王质《雪山集·和李无变求诗》:十年惨淡经营中,一点青荧灯火知。
平日诗从天外得,只今天外总无诗。
纪按:该词中的“惨淡”与“萧条、败落、走下坡路、毫无生机”毫无关系。
56,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高大美观。
使用对象仅限于“房屋建筑”类。
不可指一切美丽的事物。
近来,“轮”多被写作“仑”,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常见易误用成语浅说251,望尘莫及。
字面意是“远望前面人马行走扬起的尘土,追赶不上”。
比喻远远落后。
亦用作谦辞,表示同对方相比,差之较远。
病例:责任编辑能对文字部分负责,但书籍的其他环节,他就望尘莫及了。
(“望尘莫及”当为“鞭长莫及”之误)52,鞭长莫及。
又作“鞭不及腹”“鞭长不及马腹”。
字面意是“鞭子虽然很长,但不该打到马肚子上”。
借指力量达不到。
语出《左传·宣公15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杜预注:“言非所击。
”53,处心积虑。
存有某种念头,早就有了某种打算。
“处”:存。
曾巩《太祖皇帝总叙》:盖太祖之于受命,非如前世之君,图众以智,图柄以力,其处心积虑,非一夕一日,在于取天下也。
今多指蓄意已久、费尽心机地谋算。
贬义词。
《官场现形记》46回:单说大少爷见老人家有这许多银子,自己到不了手,总觉有点难过;变尽方法,总想偷老子一票,方才称心。
如此者处心积虑,已非一日。
纪按:①注意与“绞尽脑汁”的区别。
“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中性词。
②注意与“殚精竭虑”的区别。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血。
“殚”“竭”都解作“尽”。
该成语较“绞尽脑汁”多书面色彩,且隐隐有褒义味道。
54,苦心孤诣。
★费尽心血,刻苦钻研,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褒义。
“孤诣”:一个人达到。
谭嗣同《致刘淞芙第11》:唯觉足下行数千里,费数千金,孤诣苦心,不计甘苦,在寒士中可谓绝无仅有,总期事有必成,乃不负尔。
——1993全国卷尝考查。
55 ,惨淡经营。
煞费心思地谋划,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绘画的创作或其他事业的开拓)。
宋代王质《雪山集·和李无变求诗》:十年惨淡经营中,一点青荧灯火知。
平日诗从天外得,只今天外总无诗。
纪按:该词中的“惨淡”与“萧条、败落、走下坡路、毫无生机”毫无关系。
56,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高大美观。
使用对象仅限于“房屋建筑”类。
不可指一切美丽的事物。
近来,“轮”多被写作“仑”,误。
《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
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郑玄注:“轮,轮菌,言高大;奂,言众多。
” ——全国卷1999年高考已考。
57,洗心革面。
★字面意为“洗涤污秽之心,改变污浊面目”,后四字成文,喻痛改前非、彻底悔改。
纪按:使用该词,应包含有“由恶入善,由假入真”之意,其未变之前,当是罪行累累之人或集团。
——2000全国卷题。
58,左右逢源。
★有两义。
①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
梁实秋《厨房》:在厨作饭的人真是有左右逢源进退自如之感。
②亦用以讥讽办事圆滑,在这一用法上类“八面玲珑”。
王火《战争和人》(一)卷三:别看他如今是银行家,他可是一个能左右逢源、通天通地的人物。
——2000全国卷题。
59,八面玲珑。
原指窗户多而明亮。
后借以形容人手腕圆滑,事故深,处事接物面面俱到。
有贬义。
另有其他义项,此从《辞海》之释义。
60,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或者著作极多,不指其他事物。
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梁实秋《书房》:汗牛充栋,未必是福。
丧乱之中,牛将安觅?多少爱书的人士都把他门苦心聚集的图书抛弃了,而且再也鼓不起勇气重建一个象样的书房。
—— 2000全国卷尝考查。
61,安步当车。
★慢慢地步行,全当是乘车。
“安步”,也作“缓步、徐步”,有舒缓、享受意。
《战国策·齐4》: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
——2001年全国卷尝考查。
62,颐指气使。
★形容有权势的人骄横傲慢,气焰极盛。
“颐”:颊,腮。
“颐指”: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示意。
原作“目指气使”:用眼色和鼻子出气以示意,使人奔走于前。
刘向《说苑·君道》:(郭隗曰)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才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才至矣。
《旧唐书·杨国忠传》:立朝之际,或攘袂扼腕,自公卿以下皆颐指气使,无不詟惮。
纪按:2001年高考第4题B项: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原答案认为该成语使用正确,然从成语释义及上引古例看,此似可再推敲。
63,蓬荜生辉。
★表示由于别人的来临或收到别人题赠的诗文字画等使自己感到荣耀。
谦辞,用于说话者自身。
“蓬荜”:蓬门荜户的略语,指用蓬草、荆条、树枝等编成门户的房屋,形容住的房屋简陋。
李劼人《大波》三部七章:求大人法书,使卑职蓬荜生辉,卑职实实感激无尽。
——全国卷2001年高考已考查。
64,车水马龙。
★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
李煜《望江南》: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全国卷2001年高考已考查。
65,雨后春笋。
★字面意是春天下雨后竹笋旺盛地生长,比喻新事物大量地涌现,蓬勃发展。
含褒义。
“春笋”喻新鲜(往往也是美好的)事物。
王安忆《流逝》八:如今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全国卷2002年高考已考查。
66,如数家珍。
★形容对所列举或所叙述的事情十分熟悉。
“家珍”:家藏的珍宝。
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如所列举的事物就是家珍,则不能使用之。
清代江藩《汉学师承记·凌廷堪》:君读书破万卷……有诘之者,从容应答,如数家珍焉。
——2003全国卷尝考查。
67,未雨绸缪。
★喻事先作好防备工作。
“绸缪”:紧密缠绕,引申为修缮。
类“曲突徙薪”。
“曲突徙薪”: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纪按:“曲突徙薪”防止的是危险,“未雨绸缪”则是以防措手不及。
目的和范围略有不同。
——2003全国卷尝考查。
68,微言大义。
★精微的言辞,深奥的意义。
纪按:重在对“微”的理解:精微、精深。
“义”不能写作“意”。
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而所谓微言大义,其实只是他们自己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
另,“微言”不等于“微词”。
“微词”:也作“微辞”,指隐晦的批评,有不满之意。
——2000安徽春招“成语使用”题尝考查“微言”。
69,不可理喻。
“喻”:明白。
即不可以道理使人明白,多指对愚顽或蛮横的人无理可讲,讲不清楚。
贬义。
它的对象只能是人,不能是物。
又作“无理可喻”“莫可理喻”“难以理喻”。
70,不知所云。
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诸葛言上表时感情激动痛哭流涕,自己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这本是自谦之词。
后转为成语,人们对那些读不懂、听不懂的,内容空洞、语言混乱的文章或言语,即斥之为“不知所云”。
已带有明显贬义色彩。
病例:陈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不时夹杂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
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南方周末》1996年6月21日16版《先研究后批判》)(此句中“不知所云”为“如聆梵音”之误。
“如聆梵音”指听不懂对方高妙的言谈,用在此处,既典雅又得体)71,良莠不分。
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莠”:狗尾草,喻品质坏的人。
《词源》“莠”义项②:习于恶者曰莠,喻恶人、坏人。
纪按:易与“参差不齐”混用。
“参差不齐”:长短、大小、高低不齐,指“量”的方面很不一致;而“良莠不分”指群体之中有“质”的不同。
72,实至名归。
有了实际的成就,声誉自然会随之而来。
亦作“实至名随”。
纪按:近年来,该词多被误写为“名至实归”,体育报道、体育解说错误最为严重。
如:“然而,不管他与基德竞争多么激烈,邓肯胜出实属名至实归”(《体坛周报》2002年5月8日《MVP 不给邓肯给谁》)。
73,翻云覆雨。
喻玩弄手段,反复无常。
贬义。
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故有时也作“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74,无独有偶。
该词本为中性词,语出《河南程氏遗书11》:“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
”今意为“虽罕见,但不止一个,竟还有可与成对的”,已多用于贬义。
75,曾参杀人。
指谣言传播开来,就会使人信以为实。
表示流言可畏,或诬陷之事硬被当成罪状。
典出《战国策·秦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和曾子同名祖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
织自若。
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
其母尚织自若也。
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
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该典实质类“三人成虎”。
76,三人成虎。
喻谣言或流言反复传播,足以惑乱听闻。
典出《战国策·魏二》:庞葱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
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77,众口铄金。
在众口一词的贬抑之下,黄金都将熔化。
喻舆论的力量极大,也喻人多口杂,足以混淆是非。
谚语有“众心成城,众口铄金”——言众心所向,则济;众心所恶,则废。
78,积毁销骨。
长久地不断地毁谤,能致人于毁灭之地。
汉代邹阳《狱中上书自明》: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谄谀,而二国以危。
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79,临危授命。
“授”:献出。
在危亡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如:刻不容缓之际,黄继光毅然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枪眼,表现出了临危授命、视死如归的精神。
纪按:使用该成语,对“授”的理解是关键。
同时,要和“临危受命”区分开来。
“临危受命”中的“受”是“接受”之意,该成语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如:先主辞世,蜀国人心不定,诸葛武侯临危受命,走向了自己鞠躬尽瘁的另一段路。
(注意,该语境下,绝不能说刘备临危授命,把蜀国复兴大业托付给诸葛亮云云。
)80,登堂入室。
又作“升堂入室”。
“堂”是前庭,“室”是内室;先入门,次升堂,最后入室,这是做学问由浅入深的几个阶段。
喻学问、技能达到高深的程度(“入室”为最高境界,“升堂”次之)。
语出《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纪按:①由,仲由也,即子路。
言学孔子有成,但未达精深程度。
②也有人认为该词可用其字面意,如:访问这种人家的时候,他们决定不登堂入室,只在门外谈一谈。
(吴组缃《山洪》27)但该用法尚未被广泛认可,应付高考不必考虑此说。
81,首鼠两端。
形容在两者之间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首鼠:双声连绵词,欲进又退,犹豫不决的样子。
又作“首施两端”,首施:双声连绵词,踌躇,进退不定。
意同“首鼠”。
82,侃侃而谈。
形容理直气壮地说话。
褒义。
侃侃:和乐或刚直貌。
纪按:该词意味着“口才好,能够滔滔不绝;在一定的压力下,从容不迫慷慨激昂”。
不能同时具备上述两条件,就不能使用。
83,下里巴人。
“下里巴人”不是“人”而是“物”。
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影视等艺术,常跟“阳春白雪”(高雅艺术)对举。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都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