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生物复习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课时训练01显微镜的使用与科学探究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新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新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苏科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不同以下不属于科学观察的是()A. 无目的观察B. 有顺序的观察C. 有思考的观察D. 有记录的观察【答案】A【解析】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进行科学观察时要全面地、客观地、细致地观察做到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进行科学观察时要认真要按一定的次序观察并如实做好记录故A错误2.下列各项中没用到科学研究常用方法的是()A. 发起保护珍稀动植物的倡议活动B. 查阅资料为校园内树木悬挂名片C. 调查计算各班的男女生人数比例D. 仔细观察操场上的蚂蚁搬家【答案】A【解析】A、对珍稀动植物进行保护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B、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上网收索、图片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故B不符合题意C、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C不符合题意D、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3.探究性实验在制订计划时最根本依据是()A. 实验现象B. 提出问题C. 作出假设D. 实验条件【答案】B【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因此制订计划时最根本依据是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来制订计划4.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主要使用的是()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描述法D. 假设法【答案】B【解析】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弗里施是奥地利动物学家早在1910年他就通过实验观察证明鱼类具有辨别颜色和亮度的能力而且辨声能力超过人类成为研究鱼类色觉和听觉功能的先驱以后继而研究蜜蜂的行为通过实验法证明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颜色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5.科学家()经过分析得知原来是微量元素钼的微妙作用最终确立了改良牧场的最佳方案划线部分使用了科学探究的哪一步骤?()A. 分析资料B. 发现问题C. 收集资料D. 作出假设【答案】B【解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5个步骤当然对于一些简单的探究不一定这5个步骤都具备也就是说并不是说每一次探究都要求一成不变或缺一不可而是可以随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的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牧场的一大片牧草又矮又小后来偶然发现牧场内有一小片牧草长得非常茂盛这一过程使用了科学探究的发现问题6.读唐代诗人的优美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体会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A. 生物能呼吸B. 生物能遗传C.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废物【答案】C【解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说的是春天播种到了秋天种子经过萌发植株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再产生很多的种子体现的是生长和繁殖现象7.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了“阳光对桃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该小组把24棵生长状态相近且发育正常健康的桃树幼苗平均分为三组第一组桃树正常光照第二组桃树用黑色布罩住第三组桃树延长光照时间其它栽培管理条件相同观察记录桃树幼苗生长状况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A. 温度对桃树幼苗生长的影响B. 空气对桃树幼苗生长的影响C. 土壤对桃树幼苗生长的影响D. 阳光对桃树幼苗生长的影响【答案】D【解析】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了“阳光对桃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该小组把24棵生长状态相近且发育正常健康的桃树幼苗平均分为三组第二组桃树用黑色布罩住其它栽培管理条件相同可见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阳光对桃树幼苗生长的影响8.有两朵花一朵是红色的玫瑰花另一朵是白色的水仙花当用蓝色的光照在这两朵花上后两朵花将分别呈现什么颜色()A. 玫瑰花呈蓝色水仙花仍然是白色B. 玫瑰花呈黑色水仙花呈蓝色C. 都呈蓝色D. 玫瑰花仍然呈红色水仙花呈蓝色【答案】D【解析】当蓝光照射白色的水仙花白色的水仙花能反射蓝光白色的水仙花反射的蓝光进入人眼看到白色的水仙花是蓝色的当蓝色的光照射在红色的玫瑰花时红色的玫瑰花将蓝色光吸收没有色光反射即看上去是黑色的由此可见选项D正确9.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是10× 物镜是10× 第二次使用的目镜是5× 物镜是10× 那么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与第一次看到的物像相比()A. 细胞大小是原来的一半细胞的数量增多B. 细胞大小是原来的2倍细胞的数量增多C. 细胞大小是原来的一半细胞的数量减少D. 细胞大小是原来的2倍细胞的数量减少【答案】A【解析】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的积即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依题意第一次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10×10=100 第二次物像放大倍数=5×10=50 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与第一次看到的物像相比细胞大小是原来的一半细胞的数量增多故选 A10.测量人体体温时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的部位是()A. 口腔B. 直肠C. 腋窝D. 前面三项都是【答案】B【解析】11.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采集和使用显微镜观察水蚤的过程中看到以下视野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要使视野从图1变为图2 选用反光镜中的凹面镜或者是选用一个较大的光圈使视野明亮一些然后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B. 要使视野从图3变为图4 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C. 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移动说明污点在反光镜上D. 该兴趣小组如用目镜5X和物镜10X来观察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了15倍【答案】A【解析】A、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所以要使视野从图1变为图2 首先选用反光镜中的凹面镜或者是调节遮光器选用一个较大的光圈使视野明亮一些然后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A正确B、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要使视野从图3变为图4 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B不正确C、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移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C不正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该兴趣小组如用目镜5×和物镜10×来观察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了 50倍 D不正确12.用一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第一次使用的目镜和物镜都是10X 第二次使用的目镜5X、物镜10X 第二次看到的细胞与第次相比()A. 大小是原来的frac12 数目减少B. 大小是原来的frac12 数目增多C. 大小是原来的2倍数目增多D. 大小是原来的2倍数目减少【答案】B【解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的积即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依题意第一次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10×10=100(倍)第二次物像放大倍数=5×10=50(倍)因此第二次看到的细胞大小是原来的\frac12 细胞数目增多13.位于人体胸腔内的一对器官是()A. 心脏、肺B. 心脏、肝脏C. 胃、肺D. 胃、肝脏【答案】A【解析】哺乳动物体腔内特有结构是膈肌膈肌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二部分胸腔内有心脏和肺腹腔内有胃、肠、肝脏、脾脏等14.武城县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类化肥对校园植物的影响进行探究他们认真思考并设计了使用某种新型化肥和使用常规用的化肥对校园某一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步骤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A. 提出问题B. 作出假设C. 制定计划D. 实施计划【答案】C【解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不同类化肥对校园植物的影响”活动他们认真思考并设计了使用某种新型化肥和使用常规用的化肥对校园某一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步骤这属于制定计划15.研究生命起源可以通过科学的推测进行那么科学的推测不包括()A. 确凿的证据B. 凭空的想象C. 严密的逻辑D.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答案】B【解析】解科学的推测需要①确凿的证据凭空想象是站不住脚的②有严密的逻辑③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故选 B16.秋冬季节发现校园内的银杏叶渐渐变黄、落叶这体现了生物()A.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 能生长繁殖C. 能进行呼吸D. 需要营养【答案】A【解析】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校园内的银杏树叶渐渐变黄、落叶这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冷的刺激作出反应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7.(1)乙能保鲜的原因是________17.(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17.(3)乙装置采取的是________消毒法17.(4)设置甲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17.(5)实验后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在冰箱中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为什么?________17.(6)以上说明细菌繁殖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8.(1)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使标本放大到一定倍数的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 当外界光线较弱时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使用反光镜的凹面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________________选择较大的________ 以使视野变得明亮18.(2)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了物像如果要想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________ 如果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而是在视野的左下方应该将临时装片向________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18.(3)在显微镜操作中通过转动________________ 可以将5倍的物镜换成10倍18.(4)若显微镜的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装片和转动目倍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判断这个污点在________上【答案】目镜, 物镜, 6, 遮光器, 光圈【解析】【答案】9, 细准焦螺旋, 左下方【解析】【答案】3, 转换器【解析】【答案】物镜【解析】19.(1)如果室内光线较暗应调节()19.(2)转动⑥观察到物像不够清晰为增加物像清晰度可转动()19.(3)观察物像时看到的字母应该是()A. ③B. ④C. ⑤【答案】C【解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此若室内光线较暗应调节遮光器(用大光圈)、反光镜(用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故C符合题意【答案】C【解析】A、③是物镜安装在镜筒的下端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有放大物像的作用 A不符合题意B、①是目镜在镜筒的上端观察时靠近眼睛有放大物像的作用 B不符合题意C、⑦是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C符合题意【答案】C【解析】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b”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q” 所以载玻片上写的是字母p 则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q” 选项C符合题意20.(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________ 制定合理的________20.(2)兴趣小组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选填“抽样调查法”或“普查法”)20.(3)为了使调查结果真实可靠他们在选取样本时应________(选填“以男生为主”“以女生为主”或“随机抽样”)20.(4)分析图中数据六年级学生的发病规律是________20.(5)对于预防感冒你有什么建议?________【答案】调查对象, 调查方案【解析】【答案】抽样调查法【解析】【答案】随机取样【解析】【答案】春季、冬季感冒的人数多夏季、冬秋季感冒的人数少【解析】【答案】经常通风、注意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注意增减衣物、在流感时少到公共场合等等【解析】21.(1)从科学家征服疟疾病的历程来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和交流.21.(2)你认为本地区预防疟疾病的主要办法是什么?【答案】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解析】解(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答案】(2)保护环境防止水污染大量杀灭蚊子【解析】(2)让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所以得出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通过蚊子传播因此要保护环境防止水污染大量杀灭蚊子.。

江苏省中考生物复习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课时训练显微镜的使用与科学探究

江苏省中考生物复习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课时训练显微镜的使用与科学探究

课时训练(一)显微镜的使用与科学探究(限时:45分钟)|基础达标| 1. [2018 •温州]用如图K1-1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 ()祖族煤螺旋 细准煤煤艇图 K1-1应该将载玻片镜头组合是 ()A. 物镜转换器B.细准焦螺旋C.粗准焦螺旋D.反光镜2. [2017 -乐山]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

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像是 “ b ” ,请问玻片上应为A. qB. bC. pD. d 3. [2018]小柯利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图K1-2甲所示视野调整到图乙所示视野,他A. 向右移动B.向上移动C.4. [2018 -常德 ]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A. 变亮B. 变暗C. 5. [2018 向左移动 ,只是转动转换器无变化 D. D.向下移动,将物镜由10X 转换成 45X ,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无法判断-邵阳]在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六个镜头 (如图K1-3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 ,应选用的图 K1-2□口□口仃胃a h c def图K1-3A. c 和dB. a 和dC. c 和fD. a 和e6. [2018 •滨州]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④⑤⑥⑦A. 对光时,转动①使②对准通光孔B. 视野过暗,应调节③和⑦C. 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④D. 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7. [2017 •枣庄]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下列现象,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A. 几位同学围着使用一台显微镜,视野时亮时暗一一有同学遮挡光线B. 观察时正确使用粗准焦螺旋,找不到物像一一没有使用细准焦螺旋C. 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时,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观察不到物像——物像已不在视野范围内D. 对光时,低倍物镜已对准通光孔和大光圈,看不到明亮视野一一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8. [2018 •连云港]关于科学探究和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科学探究必须独立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B. 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探究假设相符C. 顺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升降D. 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9. 在探究活动中,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A. 更改实验结果B.重新实验 C.马上否定假设D.放弃实验10. 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2019年徐州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二)

2019年徐州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二)

2019年徐州市初中毕业考试生物预测卷(二)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如图1表示一个用右手写字的人正在用显微镜观察,其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句中描写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水B.光C.空气D.土壤3.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认识,错误的是A.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B.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部位在输卵管内C.婴儿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与性激素分泌有关4.如图2是桃花和桃子的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①和③共同构成雌蕊的子房,将来发育成图乙中的②④B.④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C.②是桃子的可食用部分,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D.由图可知,桃是被子植物5.图3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结构①能调节瞳孔的大B.结构②过度变凸,则看不清近处物体C.结构③是物像形成的部位D.结构④是视觉形成的部位6.依次与“烧苗”、大树底下好乘凉、土壤板结有关的植物生理活动是A.吸收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B.吸收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C.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作用7.下列是胎儿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的途径,正确的是A.胎儿→胎盘→脐带→母体B.胎儿→脐带→胎盘→母体C.脐带→胎盘→胎儿→母体D.胎盘→脐带→胎儿→母体8.下列材料用具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应该用到的是①生理盐水②自来水③碘酒④消毒牙签⑤刀片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 .②③⑤9.如图4为肺部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吸气时,肺泡鼓起,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肺泡进入血液B.图中A、B的壁均由两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C.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经呼气排出体外D.图中A代表肺泡,B代表毛细血管,且人体内A的数目极多10.护士在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常用橡皮管在病人手腕处扎紧,不久结扎处的静脉就会积血膨大起来,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在静脉血管内,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B.静脉血管的分布较浅C.静脉血管的管腔大,管壁薄D.静脉血管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11.如图5,图甲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的血液A.血管①是肺动脉B.血管②是体静脉C.血管②内流动脉血D.X表示肺12.如图6表示鸡的进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品种的鸡都具有共同的祖先B.原鸡的所有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C.原鸡基因的变异是不定向的D.鸡的进化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13.科学家把控制合成人的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并利用大肠杆菌大量生产人胰岛素。

2019年中考生物(苏教版)复习课件-第1单元第二讲探索生命全文

2019年中考生物(苏教版)复习课件-第1单元第二讲探索生命全文

将玻片朝哪方移动
(A )
A. 左上方
B. 左下方
C. 右上方 D. 右下方
10. (2017泰州)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正围绕
某一区域顺时针运动。在装片中,细胞内的叶绿体实际的状态是( B ) A. 逆时针运动 B. 顺时针运动 C. 不运动 D. 不规则运动
命题点 4 科学探究方法的叙述及判断
变,物镜越长观察到的视野会越暗,C错误;观察时两眼都应睁开,左
眼用于观察,右眼用于绘图,D正确。
4. (2018盐城)下图是显微镜操作的几个步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第4题图
A. 图甲所示的是对光,操作该步骤时应将高倍镜正对通光孔 B. 进行图乙所示操作时眼要注视图示部位,其目的是防止压坏标本和
4.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详见实验突破)。
考点 2 探索生命的方法
1.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推理法、实验法和测量 法等。 (1)观察法: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观察法主要应用于观察动植物的外形、研究动物的行为等,如要了解 桃 花的结构可采用观察法。 (2)调查法:包括普查法和抽查法。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或事关重大的 调查,往往选用普查法,如人口普查;当选取的区域较大,无法一一
C. 目镜不变,物镜越长观察到的视野越亮
D. 观察时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 【解析】调节细准焦螺旋的目的是为了使物像更清晰,A错误;显微镜下
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虚像,物像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所
以玻片向左移动,物像向右移动,B错误;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观察到的物像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视野范围越小。所以目镜不
11. (2017河池)现代生物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分类法

2019年江苏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精品】

2019年江苏中考生物试卷(含解析)【精品】

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1.在显微镜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A.在观察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然后改用高倍镜B.当发现目镜上有杂质时,用餐巾纸擦拭C.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发现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变少了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时,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2.下列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擦拭玻片;②取材;③滴清水;④放置材料;⑤染色;⑥盖上盖玻片.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⑥⑤C.①③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3.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的是()A.二氧化碳+水生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C.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D.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4.如图是检验植物某种生理活动释放某种气体的装置.表述正确的是()A.检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B.检验呼吸作用,释放氧气C.检验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D.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5.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B.周围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C.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6.“谈虎色变”,这是动物没有而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下列关于“谈虎色变”的反射类型及引起这个反射的刺激说法正确的是()A.非条件反射﹣﹣具体信号B.非条件反射﹣﹣抽象信号C.条件反射﹣﹣具体信号D.条件反射﹣﹣抽象信号7.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构①角膜是无色透明的B.②瞳孔的大小能改变C.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结构③晶状体的曲度过大D.结构④视网膜既是成像的部位,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8.内分泌紊乱会引起一些疾病,下列与激素分泌无关的疾病是()A.扁桃体炎B.肢端肥大症C.大脖子病 D.糖尿病9.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毛毛虫”是()A.卵B.幼虫C.蛹D.成虫10.对蟾蜍的生殖和发育描述错误的是()A.进行有性生殖,变态发育B.体内受精,变态发育C.生殖和发育过程都在水中进行D.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蝌蚪、幼体、成体11.鸡卵中将可孵化成雏鸡的是()A.胚盘B.卵黄C.卵白 D.系带12.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在基因上B.基因在DNA上C.DNA在染色体上D.基因在染色体上13.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相对性状的一组是()A.兔的白毛和狗的黄毛B.人的卷发和直发C.郁金香的不同花色D.黄豆的圆粒和皱粒14.下列各项变异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A.一只体毛为白色的母猫生了一只花斑色的小猫B.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个单眼皮的孩子C.矮茎水稻的后代出现了高茎D.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15.一对夫妇生了一个男孩,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他们想生个女儿.问第二胎生女儿的可能性是()A.100% B.75% C.50% D.25%1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基因型是Bb,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问孩子的基因型是()A.BB B.Bb C.BB或Bb D.bb17.按照生命起的化学进化学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A.原始大气B.原始森林C.原始陆地 D.原始海洋18.从生物的生活环境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A.从简单到复杂B.从低等到高等C.从水生到陆生 D.ABC都是19.据报道,2015年某地爆发致命超级细菌,导致一名3岁男童死亡.从死者身上采集到的细菌样品中发现多数细菌具有耐药性,能让抗生素失效造成人体严重感染.超级耐药菌产生的原因是()A.抗生素使病菌产生了耐药性B.人工对病菌的抗药性起了选择作用C.抗生素的品质比过去差D.长期使用抗生索,使病菌中耐药性的个体比例增大20.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不包括()A.由细胞组成B.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不能用种子繁殖后代D.有根、茎、叶的分化21.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下列动物和蚯蚓不属同一类的是()A.蛔虫B.菜青虫C.蜈蚣 D.蛇22.下列四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A.中华鲟B.扬子鳄C.褐马鸡D.大熊猫2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水B.土壤C.空气 D.温度24.下列各选项中,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梵净山上所有的树木B.赤水河中所有的鱼儿C.一个沙滩上的阳光、沙子、空气等无机环境D.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2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化作春泥是因为()A.被生产者吸收了B.被消费者吃掉了C.被分解者分解了D.不确定2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蝉→螳螂→黄雀B.阳光→青草→蝉﹣螳螂→黄雀C.青草→蝉→螳螂→黄雀D.营养物质→青草→蝉→螳螂→黄雀27.近年,北京等地频繁出现“沙尘暴”现象,导致“沙尘暴”的直接原因是()A.植被遭到破坏B.降水异常减少C.温室效应加剧 D.大气污染28.下列食品与微生物发酵技术无关的是()A.茅台酒B.菜油C.甜面酱D.面包29.为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人们研究了许多贮藏方法.从健康角度考虑,你认为不宜采用的是()A.冷藏冷冻B.脱水处理C.真空包装D.添加防腐剂30.生物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B.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C.利用醋酸杆菌酿造酱油D.利用酵母菌酿造葡萄酒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将下列各题应答内容填写到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31.如图是动物细胞结构图.(1)请填写图中各结构名称.①;②;③.(2)能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是(填序号).32.如图是人体代谢废物排出的主要途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排泄途径A是,B是.(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的滤过作用和的重吸收作用两大过程.(3)如尿检时发现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病变的部位可能是.3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这里提到了哪些生物?(至少答3个)(2)它们的生存需要哪些非生物条件?(至少答3个)(3)这里既可以生活在陆地,又可生活在水中的生物是,它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34.酸雨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分结合而形成的pH小于5.6的降水.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严重的影响和破坏,所以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某学生想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A组为清水培育小麦种子萌发,B组为模拟酸雨培育小麦种子萌发.根据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该实验中实验组是.(填A或B)(3)该实验的变量是.(4)A、B两组实验均用了等量多粒小麦种子进行实验,目的是.(5)B组小麦种子发芽率低可能是受的影响.(6)为进一步说明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有影响,该同学重复了多次实验.(7)结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1.在显微镜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A.在观察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然后改用高倍镜B.当发现目镜上有杂质时,用餐巾纸擦拭C.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发现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变少了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时,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考点】17: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放大倍数越小,物象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小大,物象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解答】解:A、在观察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容易找到物像,然后改用高倍镜,A正确;B、要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载玻片,不能用餐巾纸,否则会在载玻片上留有纸纤维而影响观察,B错误.C、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大.因此观察到的物像与原物像相比视野暗,细胞数目少,细胞变大,物像较模糊,C正确.D、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因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时,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正确;故选:B.2.下列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擦拭玻片;②取材;③滴清水;④放置材料;⑤染色;⑥盖上盖玻片.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⑥⑤C.①③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考点】1A: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解答】解:“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操作正确是顺序是:①擦拭玻片;③滴清水,②取材;④放置材料;⑥盖上盖玻片;⑤染色故选:故选:B.3.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的是()A.二氧化碳+水生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C.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D.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考点】94: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分析作答.【解答】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故选:B4.如图是检验植物某种生理活动释放某种气体的装置.表述正确的是()A.检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B.检验呼吸作用,释放氧气C.检验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D.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考点】5: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图中有澄清的石灰水,而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本装置的实验目的是可以探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解答】解:用手挤压塑料袋会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本装置的实验目的是可以探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呼吸作用发生场所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在线粒体氧化分解有机物食物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故选:A5.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B.周围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C.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考点】E1: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即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故选:D【解答】解:A、据分析可见: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A正确;B、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B 错误;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正确;D、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D正确.故选:B6.“谈虎色变”,这是动物没有而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下列关于“谈虎色变”的反射类型及引起这个反射的刺激说法正确的是()A.非条件反射﹣﹣具体信号B.非条件反射﹣﹣抽象信号C.条件反射﹣﹣具体信号D.条件反射﹣﹣抽象信号【考点】E6: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2)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刺激建立反射如简单反射和具体条件刺激的复杂反射,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3)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解答】解: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所以谈虎色变,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的参与下,是对抽象的信号刺激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故选:D7.如图是眼球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构①角膜是无色透明的B.②瞳孔的大小能改变C.近视眼的成因之一是结构③晶状体的曲度过大D.结构④视网膜既是成像的部位,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考点】EH: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分析】图中表示眼球结构示意图:①角膜,②瞳孔,③晶状体,④视网膜,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①角膜是无色透明的,有利于光线通过,A正确.B、②瞳孔能控制光线进入眼球的多少,能够变大和变小,受到虹膜的调节作用,光线强是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放大,B正确;C、③晶状体,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当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时,会使物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近视,C正确;D、④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但不能产生视觉,视觉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D错误.故选:D8.内分泌紊乱会引起一些疾病,下列与激素分泌无关的疾病是()A.扁桃体炎B.肢端肥大症C.大脖子病 D.糖尿病【考点】E9: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分析】(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2)垂体、甲状腺、胰岛的功能及激素分泌异常的症状如下表:内分泌腺功能激素分泌异常症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人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甲状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就分泌过多会患甲亢;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不足会患患呆小症;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腺胰分泌胰岛素等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患糖尿病岛【解答】解:A、扁桃体炎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不是由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的,A不正确;B、肢端肥大症是由于成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因此肢端肥大症是由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的,B正确;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导致甲状腺补偿性再生,形成大脖子病,因此大脖子病,是由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的,C正确;D、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是由激素分泌紊乱引起的,D正确.故选:A.9.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在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毛毛虫”是()A.卵B.幼虫C.蛹D.成虫【考点】J1: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蝴蝶的发育特点.解答时可以从蝴蝶的发育过程方面切入.【解答】解: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毛毛虫”是蝴蝶的幼虫期.故选:B.10.对蟾蜍的生殖和发育描述错误的是()A.进行有性生殖,变态发育B.体内受精,变态发育C.生殖和发育过程都在水中进行D.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蝌蚪、幼体、成体【考点】J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解答】解:A、蟾蜍进行有性生殖,变态发育,正确.B、蟾蜍进行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变态发育,错误;C、蟾蜍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正确.D、蟾蜍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蝌蚪、幼体、成体,正确.故选:B11.鸡卵中将可孵化成雏鸡的是()A.胚盘B.卵黄C.卵白 D.系带【考点】J4:鸟卵的结构.【分析】如图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发育成胚胎【解答】解:A、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发育成胚胎,A正确.B、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B错误;C、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C错误;D、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D错误;故选:A12.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在基因上B.基因在DNA上C.DNA在染色体上D.基因在染色体上【考点】5: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分析】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和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解答】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它们之间的关系: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因此A中:DNA在基因上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A.13.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相对性状的一组是()A.兔的白毛和狗的黄毛B.人的卷发和直发C.郁金香的不同花色D.黄豆的圆粒和皱粒【考点】3: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解答】解:A、兔与狗是两种生物,因此,“兔的白毛和狗的黄毛”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C、D、“人的卷发和直发”、“郁金香的不同花色”“黄豆的圆粒和皱粒”,都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都属于相对性状.故选:A.14.下列各项变异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A.一只体毛为白色的母猫生了一只花斑色的小猫B.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个单眼皮的孩子C.矮茎水稻的后代出现了高茎D.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考点】A:生物的变异.【分析】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BC、体毛为白色的母猫生了一只花斑色的小猫;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个单眼皮的孩子;茎水稻的后代出现了高茎,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D、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皮肤较黑,是环境影响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选:D.15.一对夫妇生了一个男孩,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他们想生个女儿.问第二胎生女儿的可能性是()A.100% B.75% C.50% D.25%【考点】7:人的性别遗传.【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解答】解: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各是50%.因此他们第二胎生一个女孩的可能性是50%.故选:C16.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基因型是Bb,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问孩子的基因型是()A.BB B.Bb C.BB或Bb D.bb【考点】8: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解答】解: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基因型是Bb,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其遗传图解表示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基因是bb.故选:D17.按照生命起的化学进化学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A.原始大气B.原始森林C.原始陆地 D.原始海洋【考点】N2:原始地球条件.【分析】有关生命起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假说.【解答】解:化学起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复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复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倒像 。 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 乘积 就是显微镜的放 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 就 越少 ,所看的视野就越暗。
例:
1、当你开始用低倍镜观察自制装片时,如果发 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换 D ) 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着异物可能在 ( A、反光镜上 B、装片上 C、物镜 D、目镜 2、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b”,那么在视野中 看到的是 ( D ) A、b B、d C、 p D、 q
• • • • 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观察和实验 观察 P7 实验 P9 实验的一般规程:实验原理、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学习使用显微镜
取镜和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 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 好目镜和物镜。
3、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左上方,转换高倍 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做法是 (D ) A、调整准焦螺旋 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C、移动载玻片上的样本 D、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4、在一台光学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组是(C) A、目镜(5×)和物镜(10×) B、目镜(5×)和物镜(45×) C、目镜(15×)和物镜(10×) D、目镜(15×)和物镜(45×) 5、一个细胞或生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 50倍”是指该细胞或生物生物体的 ( ) D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和宽 度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 提得出结论 • 表达交流 2、科学探究有三个要素: 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探究的过程、要有结果
科学探究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① 对照原则:得有一个对照组,对照组的 作用是对照。 ② 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 能有一个变量,两个组之间不能比较是因 为变量不唯一。 • ③ 实验中经常要测量几次,对这几次的结 果要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偶然因素引起 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019年中考生物(苏教版)复习课件-第1单元第一讲周围的生物世界

2019年中考生物(苏教版)复习课件-第1单元第一讲周围的生物世界

(1)选取生长状况相近的鼠妇,不能选取个头特别大、跑得特别快的个体。
(2)至少选取10只鼠妇。
2.实验要采取多组平行或多组重复实验,取③ 平均 值。
3.实验时的选材要求和重复实验的目的是④ 避免偶然性误差 。
【实验材料处理】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大自然。
【实验拓展】
本实验探究的本质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要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
2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①③⑥⑦ 。 ①人的皮肤每天都会出汗 ②珊瑚礁长高 ③生石花开花 ④北京天
坛回音壁发出回音
水和无机盐
⑤智能机器人下围棋
⑥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⑦大雁南飞
考点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可分为非生物 因素和① 生物因素 。 生态因素 非生 ② 光照 举例 光影响鼠妇、黄粉虫的分布
【实验结果】
组别 光照处/只 阴暗处/只 一组 2 8 二组 3 7 三组 3 7 四组 1 9 五组 3 7
注:表中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测量值为准
【现象与结论】 环境 现象 结论 【注意事项】 1.选材 光照处 鼠妇数量少 阴暗处 鼠妇数量多
鼠妇适于生活在② 阴暗 的环境中,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步骤1:在上述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分别统计 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
回答下列问题: 光 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1)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 平均 值,以减小实验误差。 (2)实验结果应取“步骤1、2”各重复组的_____
(同种生物)
(2)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详见实验突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河水淹死岸边的植物;干旱使农作物减产。 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荒漠中的骆驼刺根扎得很深;鱼的身体呈流线 型,能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1 2019徐州市中考生物模拟试1

1  2019徐州市中考生物模拟试1

冲A必备2019徐州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1)一、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40分)1、对生活在庐山的一株杨梅树来说,影响它的生态因素是 ( )A、山上的鸟、昆虫等动物、其他不是杨梅的植物以及微生物B、阳光、水、土壤、空气等因素C、A和B的总和D、A和B的总和 +其他的杨梅树2、一种树干的颜色为棕灰色,生活在其上的昆虫也都是棕灰色。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这些昆虫喜欢这个颜色B、昆虫吸食树干汁液的结果C、棕灰色的昆虫适应了环境D、棕灰色的昆虫易被鸟捕食3、下列描述的情境中,不涉及生物因素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B、如鱼得水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海枯石烂4、下列两种生物间的关系对二者的生存都有利的是 ( )A、蜜蜂采蜜时给花传粉B、菟丝子依靠吸收大豆的水分、养料而生存C、狮子吃斑马D、病毒侵入使人感冒5、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干燥的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B、绿色草丛中的蝗虫体色多为绿色C、生活在极地的企鹅有厚厚的脂肪层D、夏天的树林里空气凉爽6、下列成语中,哪一个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风声鹤唳,草木皆兵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7、某种生物能够在环境中生存取决于它 ( )A、数量是否众多B、能否大量繁殖C、能否适应环境D、能否改变环境8、你是怎样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 ( )A、毫无关系B、相互影响、毫无作用C、相互作用、毫无影响D.相互作用、相互影响9、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你认为与之有关的是 ( )A、自然灾害B、原来就这样C、洪水泛滥D、植被遭到严重破坏10、科学探究常要进行对照实验,实验中应注意()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B、所有变量都相同C、所有变量都不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不相同11、探究光照对水稻生存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对照组时应该()A、所有变量都相同B、只存在阳光这一差异,其他变量都相同C、其他变量不相同,只有阳光这一变量相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12、显微镜调节光线强弱时的结构是()A、反光镜、遮光器B、目镜、物镜C、转换器、反光镜D、目镜、遮光器13、在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一组是()A、反光镜、目镜B、物镜、目镜C、遮光器、镜筒D、转换器、光圈14、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的部位是()A、目镜B、物镜C、粗准焦螺旋D、不作要求15、严冬青蛙要进入冬眠,影响青蛙这种行为的环境因素是()A、阳光B、水分C、温度D、盐分16、显微镜的物镜是40×,要观察640×的物象,应该选用的目镜是()A、8×B、10×C、12×D、16×17、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如果发现物象偏向右下方,要使物象到达视野中央,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是()A、向左下方移动B、向左上方移动C、向右下方移动D、向右上方移动1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目镜为10×、物镜为40×,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A、视野亮,观察范围大B、视野亮,观察范围小C、视野暗,观察范围大D、视野暗,观察范围小19、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时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第01课时生物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课件(新版)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第01课时生物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课件(新版)苏科版


2.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制订和实施 计划 、
点 实
得出结论。
验 梳
3.所有的实验都有变量,在对照实验中,除了 实验 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

都相同。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考 点
考点二 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识 聚
4.植物运输水分的实验

(1)把植物的茎插入装有红色墨水的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花瓣、花柄、
考 点
3.图中标号[ ⑥] 粗准焦螺旋 所示结构,可以较大幅度升降镜筒;进行精细
知 识
调节要转动图中标号[ ⑦] 细准焦螺旋 所示结构。


4.有连接作用,取显微镜时右手握镜的结构是[ ⑧ ] 镜臂 。
5.在使用显微镜要转换镜头时,需要转动图中标号[ ②] 转换器 所示结构。
热 点
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 乘积 。
验 梳
5.生物都有 繁殖 现象。

【规律点拨】
高 频
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生命,其判断依据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生
考 向
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考 点
考点二 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识 聚
1.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 观察 、 实验 、调查、测量等,其中 观察和

实验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
低倍镜
高倍镜

细胞的大小



实 验
细胞数目的多少



理视野的明暗Fra bibliotek亮暗
高 频 考 向 探 究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新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新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苏科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如图为显微镜结构图下列是某同学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进行的有关叙述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A. 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对光时应将⑦的平面镜对准③B. ②放大的倍数越大镜头越长C.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时应首先转动① 再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适宜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④的放大倍数与②的放大倍数之积【答案】A【解析】A、光线较弱时应选用⑦反光镜的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对准③载物台上的通光孔故A错误B、②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故B正确C、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当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时应首先转动①转换器由于高倍物镜视野窄光线变暗因此再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光线变得适宜故C正确D、物像(视野)的放大倍数是②物镜放大倍数和④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故D正确2.以下不能通过调查得出结果的是()A. 某校初一学生的视力状况B. 某地农业受害虫影响的情况C. 某地居民佩戴口罩的习惯D. 一个显微镜视野中细胞的数量【答案】D【解析】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因此普查法获得的数据更准确当调查对象特别多时常采用抽样调查法某校初一学生的视力状况、某地农业受害虫影响的情况、某地居民佩戴口罩的习惯都可以通过调查得出结果一个显微镜视野中细胞的数量是通过观察可以得出结果的故选D.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先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侧面注视物镜是因为()A. 看物镜倍数B. 看物镜有没有污点C. 看物镜与玻片距离D. 看物镜长短【答案】C【解析】4.“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俗语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A.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B. 生物能够繁殖后代C.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D.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答案】A【解析】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5.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当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进一步查找资料B. 作出新的假设C. 重新进行实验D. 修改实验数据【答案】D【解析】6.下列各组中均属于生物的是()A. 克隆羊、蜻蜓、钟乳石B. 蘑菇、珊瑚、松鼠C. 珊瑚虫、菊花、“非典”病毒D. 智能机器人、小鱼、杨树【答案】C【解析】A、克隆羊、蜻蜓是生物钟乳石不是生物 A错误B、蘑菇、松鼠是生物珊瑚不是生物 B错误C、珊瑚虫、菊花、病毒都是生物 C正确D、小鱼、杨树是生物机器人不是生物 D错误7.在设置对照实验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B. 对照实验可以有多个变量C. 所有变量都相同D. 探究过程中不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答案】A【解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是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8.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 珊瑚B. 木材C. 鱼化石D. 冬眠的蛇【答案】D【解析】解 ABC.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ABC错误D.冬眠的蛇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D正确故选 D9.为了探究某非生物因素对麦苗生长的影响小明选择了生长状况相仿的三十株苗每组十株实施实验并定期观察、记录两周后结果如下表本实验探究的非生物因素和对照组分别是()A. 水分、3号B. 水分、1号C. 阳光、2号D. 阳光、1号【答案】B【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对照实验是具有唯一变量的实验 1好、2号、3号唯一不同的量是水因此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对照组是变量没改变实验条件正常的一组即1号实验组是变量改变的组即2号、3号10.如果用食醋和自来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实验中与模拟酸雨形盛成对照的水应选用()A. 蒸馏水B. 自来水C. 池塘里的水D. 不是酸雨的雨水【答案】B【解析】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作为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所以如果用食醋和自来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实验中与模拟酸雨形成对照的水应选用自来水故选 B11.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B.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同一视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C. 对光时直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D. 欲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答案】C【解析】A、显微镜起放大作用的部件是目镜和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A正确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B正确C、对光时直接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因为低倍物镜视野宽且亮容易找到物像因此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 C错误D、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D正确12.如图为一台光学显微镜镜盒里的5个镜头①②③一端有螺纹④⑤一端无螺纹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镜头组合是()A. ①和⑤B. ③和④C. ③和⑤D. ②和③【答案】A【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观察到的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观察到的细胞体积越小细胞数目越多因此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择放大倍数最小的③目镜和①物镜的组合即放大倍数是10× 10=100(倍) A符合题意故选A.13.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均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定期滴加等量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A. 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B. 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直接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C. 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灭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D. 两组都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答案】D【解析】A、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变量不唯一B、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有细菌和空气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C、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变量是空气不能形成对照D、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14.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正确顺序是()①做出假设②制订计划③表达交流④提出问题⑤得出结论⑥实施计划A. ③①④②⑥⑤B. ④①②⑥⑤③C. ③④①②⑥⑤D. ④③①②⑥⑤【答案】B【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15.若要使位于显微镜视野左上角的图象移至视野中央移动玻片的方向是()A. 右上角B. 左上角C. 左下角【答案】B【解析】16.在进行科学探究时不能作为相互对照的一组实验是()A. 甲组有光乙组无光B. 甲组干燥乙组潮湿C. 甲组有水乙组有光D. 甲组有空气乙组无空气【答案】C【解析】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在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不是单一实验变量17.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应薄而透明B. 从显微镜箱中取出显微镜时应该双手握住镜臂避免零件脱落C. 要使视野变亮可通过调大光圈和使用平面镜来实现D. 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时应调节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答案】A【解析】18.现利用显微镜观察蠕虫的爬行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顺时针旋转则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为()A. 逆时针B. 顺时针C. 在左侧是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D. 在左侧是顺时针在右侧是逆时针【答案】B【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顺时针旋转旋转180度后还是顺时针方向因此实际上蠕虫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19.蚕豆种子的子叶玉米的胚乳部分遇碘酒会变蓝紫色说明这儿含有丰富的()A. 淀粉B. 脂肪C. 蛋白质【答案】A【解析】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所以在纵剖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上碘液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玉米的胚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20.在生物圈中最大的动物类群是()A. 哺乳动物B. 爬行动物C. 节肢动物D. 软体动物【答案】C【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21.(1)雨后草丛中的小蘑菇迅速长大体现生物能________21.(2)瓶子树在雨季吸收大量的水分贮存在树干中顺利度过旱季同时这些瓶子树也改善了该地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体现生物既能________一定的环境又能________和________环境21.(3)母猫生了三只可爱的小猫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21.(4)用树枝碰毛毛虫时它会把自己的身了蜷起来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21.(5)除________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21.(6)羊每天排出尿液和粪便体现生物能进行________【答案】(1)生长【解析】解(1)雨后草丛中的小蘑菇迅速长大说明生物能从小长大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的特征【答案】(2)适应, 影响, 改变【解析】(2)瓶子树在雨季吸收大量的水分贮存在树干中顺利度过旱季体现了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这些瓶子树也改善了该地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体现了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答案】(3)遗传的特征【解析】(3)母猫生了三只可爱的小猫猫的后代是猫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的特征【答案】(4)应激性【解析】(4)用树枝碰毛毛虫时它会把自己的身了蜷起来毛毛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答案】(5)病毒, 细胞【解析】(5)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答案】(6)新陈代谢【解析】(6)羊每天排出尿液和粪便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体现了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22.(1)“蛙鸣抱对” 使青蛙性状世代相传这反映出生物具有________ 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能体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________22.(2)蛙鸣求偶产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性但成蛙的大小和体色又各不相同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22.(3)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答案】(1)遗传的现象,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解析】解(1)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蛙鸣抱对” 使青蛙性状世代相传这反映出生物具有遗传的现象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体现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答案】(2)繁殖和生长, 变异的现象【解析】(2)蛙鸣求偶产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为成蛙这反映了生物具有繁殖和生长的特性但成蛙的大小和体色又各不相同说明生物的不同后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反映了生物具有变异的现象【答案】(3)营养【解析】(3)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使水稻免受虫害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生物复习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课时训练01显微镜的使用与科学探究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生物复习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课时训练01显微镜的使用与科学探究

(限时:45 分钟)| 基础达标 |1. [2018 ·温州 ] 用如图 K1-1 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 低倍镜正对通光孔, 若要改变视野亮度, 可调治()图 K1-1A. 物镜变换器B.细准焦螺旋C.粗准焦螺旋D.反光镜2. [2017 ·乐山 ] 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

若是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像是“b”, 请问玻片上应为()A. qB. bC. pD. d3. [2018 ·衢州 ] 小柯利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晌, 要将图K1-2 甲所示视野调整到图乙所示视野, 他应该将载玻片()图 K1-2A. 向右搬动B.向上搬动C.向左搬动D. 向下搬动4. [2018 ·常德 ] 若是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 可是转动变换器, 将物镜由10×变换成45×, 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A. 变亮B.变暗C.无变化D.无法判断5. [2018 ·邵阳 ] 在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六个镜头( 如图 K1-3 所示 ), 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 应采用的镜头组合是()图 K1-3A. c 和 dB. a和dC. c和fD. a和e6. [2018 ·滨州 ]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 以下相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 ()图 K1-4A.对光时 , 转动①使②对准通光孔B.视野过暗 , 应调治③和⑦C.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楚 , 应调治④D.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 , 应向左下方搬动玻片7. [2017 ·枣庄 ] 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以下现象, 相关讲解不合理的是()A. 几位同学围着使用一台显微镜, 视野时亮时暗——有同学遮挡光辉B. 观察时正确使用粗准焦螺旋, 找不到物像——没有使用细准焦螺旋C. 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时, 向左下方搬动装片, 观察不到物像——物像已不在视野范围内D. 对光时 , 低倍物镜已对准通光孔和大光圈, 看不到光明视野——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8. [2018 ·连云港 ] 关于科学研究和一般光学显微镜使用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A. 科学研究必定独立研究, 不能够与他人合作B.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必定与研究假设吻合C.顺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起落D.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变换器9. 在研究活动中 , 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时, 正确的做法是()A. 更正实验结果B.重新实验C. 马上否定假设D.放弃实验10.科学研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课时训练01生物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试题苏科版

中考生物复习方案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课时训练01生物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试题苏科版

课时训练(一) 生物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限时:30分钟)|课堂检测反馈|1.[广安]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煤燃烧B.蛇冬眠C.铁树开花D.种子萌发成幼苗2.在探究实验“水温对金鱼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变量的是( )A.温度B.阳光C.水D.空气3.如图K1-1为光学显微镜镜头盒里的四个镜头,说法正确的是( )图K1-1A.甲乙是目镜,甲、丙组合放大倍数最大B.甲乙是物镜,甲、丁组合放大倍数最大C.甲乙是目镜,乙、丙组合放大倍数最大D.甲乙是物镜,乙、丁组合放大倍数最大4.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

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像是“b”,请问玻片上应为( )A.qB.bC.pD.d5.在低倍镜下用显微镜观察e玻片时,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此时应该调节图中的什么结构才能使物像清晰( )图K1-2A.AB.BC.CD.D6.如图一是显微镜结构图。

请据图回答:图K1-3(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和[ ] 。

(2)转动时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 ] 。

(3)接近切片标本的镜头是[ ] 。

(4)观察切片时,如果光线较弱,应使反光镜的对着光源;若光线较强,应使反光镜的对着光源。

(5)利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往往要同时作图,这就要求观察者用眼观察,右手作图。

(6)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和。

(7)如图(2)中A和B是转动转换器的方法,请指出哪一图所示的方法正确。

7.[南充]如图K1-4是显微镜结构图,下表是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请据图回答:图K1-4编号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第1组5×10×第2组5×40×第3组10×40×(1)在使用显微镜时,要想视野内出现的细胞数目最多,则在表中应选择目镜、物镜的组合是。

(2)若在视野内看到了“N”,则玻片标本上的原图是。

(3)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填“平面镜”或“凹面镜”)来对光。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生物复习走进生命世界课时训练01显微镜的使用与科学探究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生物复习走进生命世界课时训练01显微镜的使用与科学探究

课时训练(一) 显微镜的使用与科学探究(限时:45分钟)|基础达标|1. [2018·温州]用如图K1-1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 )图K1-1A. 物镜转换器B. 细准焦螺旋C. 粗准焦螺旋D. 反光镜2. [2017·乐山]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

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像是“b”,请问玻片上应为( )A. qB. bC. pD. d3. [2018·衢州]小柯利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图K1-2甲所示视野调整到图乙所示视野,他应该将载玻片( )图K1-2A. 向右移动B. 向上移动C. 向左移动D. 向下移动4. [2018·常德]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 )A. 变亮B. 变暗C. 无变化D. 无法判断5. [2018·邵阳]在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六个镜头(如图K1-3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图K1-3A. c和dB. a和dC. c和fD. a和e6. [2018·滨州]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K1-4A. 对光时,转动①使②对准通光孔B. 视野过暗,应调节③和⑦C. 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④D. 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7. [2017·枣庄]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下列现象,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几位同学围着使用一台显微镜,视野时亮时暗——有同学遮挡光线B. 观察时正确使用粗准焦螺旋,找不到物像——没有使用细准焦螺旋C. 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时,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观察不到物像——物像已不在视野范围内D. 对光时,低倍物镜已对准通光孔和大光圈,看不到明亮视野——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8. [2018·连云港]关于科学探究和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科学探究必须独立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B. 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探究假设相符C. 顺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升降D. 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9. 在探究活动中,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A. 更改实验结果B. 重新实验C. 马上否定假设D. 放弃实验10. 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34. 2019徐州市中考生物模拟试1

34.  2019徐州市中考生物模拟试1

冲A必备2018---2019年徐州市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34)苏教版初中中考生物综合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细胞的生命活动靠的是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分工协作。

其中细胞膜的功能是A.控制物质的进出B.提供能量C.传递遗传信息D.储存营养物质2.为了使显微镜视野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应该把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A.左下方B.右下方C.左上方D.右上方3.小刚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些细胞,他判断是植物细胞。

因为他观察到了A.细胞壁和液泡B.细胞壁和细胞膜C.细胞质和细胞核D.细胞膜和细胞质4.小明同学要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

在设计对照实验时,甲、乙两组实验除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不同的条件是A.甲用20粒种子,乙用10粒种子B.甲用子粒饱满的种子,乙用相对干瘪的种子C.甲始终保持湿润,乙始终保持干燥D.甲用小麦种子,乙用玉米种子5.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河流干涸致使鱼虾死亡,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

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7.右图所示的生态系统中共有几条食物链A.1条B.2条C.3条D.4条8.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③④②①9.下图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10.番茄的果皮、果肉和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下列组织中的①输导组织②分生组织③营养组织④保护组织⑤上皮组织A.④②①B.④③①C.⑤③①D.⑤①②11.一粒种子能够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从种子的结构分析,主要是由于A.有种皮起保护作用B.子叶中贮存着营养物质C.有成熟而完整的胚D.胚根发达能吸收外界营养12.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种子萌发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A.适宜的温度B.肥沃的土壤C.充足的空气D.一定的水分13.在根尖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分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14.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

2019中考生物第1部分第二单元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复习真题模拟实训

2019中考生物第1部分第二单元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复习真题模拟实训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复习真题模拟实训.(·连云港)关于科学探究和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科学探究必须独立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探究假设相符.顺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升降.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荆门)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甲结构①的功能是控制物质出入细胞,有害物质不能进入.图乙细胞放在清水中时间久了会涨破.甲、乙所代表的细胞都有细胞生活所需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炎炎盛夏,西瓜甘甜解渴”,主要与图乙中的结构②有关.(·雅安)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显微镜的目镜是×、物镜×的镜头组合的放大倍数是倍.盖盖玻片时要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另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缓盖上.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福建)西瓜中甜味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的( ).液泡.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日照)下列模式图能正确表示克隆羊“多莉”诞生的技术原理的是( ).(·亳州)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最少的是几号显微镜( )号.号.号.号.(·杭州)小金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其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观察到叶绿体.观察到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状有圆形、多边形、圆柱状等.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淡紫色的淀粉分子.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观察到细胞壁.(·滨州)如图是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②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遗传的控制中心是④.⑦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①③⑤.(·亳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相比,动物细胞不具有下列哪种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芜湖)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向左上方.向左下方.向右上方.向右下方.(·遂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新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新苏科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苏科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8小题每题3分共计54分)1.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什么方向移动玻片()A. 右下方B. 左下方C. 右上方D. 左上方【答案】D【解析】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如果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故选 D2.下列适合抽样调查的是()A. 某超市泡面的价格B. 某校园生物的种类C. 某班同学的近视发病率D. 全国青少年身高情况【答案】D【解析】解 ABC.某超市泡面的价格、某校园生物的种类、某班同学的近视发病率范围较小、容易掌控、不具有破坏性、可操作性较强适于普查 ABC不符合题意D.全国青少年身高情况范围大不容易掌控可操作性差适合抽样调查 D符合题意故选 D3.当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换为高倍物镜后()A. 细胞数量变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B. 细胞数量变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C. 细胞数量变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D. 细胞数量变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答案】C【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窄透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反之越亮把低倍物镜转化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变大视野越暗故选C.4.测量体温的部位有多处下列各项中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的部位和数值是()A. 腋窝温度、36.8\^circ CB. 手心温度、36.5\^circ CC. 口腔温度、37.2\^circ C【解析】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体温测量主要指标有三部分分别是口腔温度、腋下温度和直肠温度最接近体温的地方是直肠温度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正常人的口腔温度为36.7\sim37.7^\circ C (平均为37.2^\circ C )腋窝温度为36.0\sim 37.4^\circ C (平均为36.8^\circ C )直肠温度为36.9\sim 37.9^\circ C (平均为37.5^\circ C )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的温度但测量不方便因此大多采用腋下和口腔测量5.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二字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下列哪种情况()A.B.C.D.【答案】B【解析】解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可理解为在同一平面内旋转180°故选 B6.为了了解某地区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应选用的科学方法主要是()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查找资料法D. 调查法【答案】D【解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所以想要了解我县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选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7.在野外调查生物种类时做法正确的是()A. 细心观察全面记录B. 将好看的花草采回家C. 只记录喜欢的生物D. 品尝异果【答案】A【解析】调查记应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选项A的做法正确调查注意事项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注意安全选项B、C、D的做法均不正确尤其是选项D品尝异果不仅损伤植物也有可能果实有毒出现中毒事故8.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 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 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D. 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答案】C【解析】解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有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由此可见 C符合题意故选 C9.使用显微镜时要把视野中的物像“A”从图甲所示状态转化为图乙所示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 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B. 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C. 先将玻片标本往右上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D. 先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答案】B【解析】解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像图甲中A不在视野中央因此应该先将它移至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位置和实际位置相反 A的实际位置在右上方故可以将玻片标本往左下方移动将A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故选 B10.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步骤是()A. 提出问题B. 通过实验验证假设C. 结论具有可重复性D. 得出结论【答案】C【解析】11.下列植物可在室内种植的是()A. 郁金香B. 夹竹桃C. 菊花D. 月季【答案】C【解析】解 A、郁金香的花朵含有毒碱不适合净化空气不符合题意B、夹竹桃可以分泌出一种乳白色液体接触时间一长会使人中毒引起昏昏欲睡、智力下降所以不适合在屋里养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月季在它所散发的浓郁香味会使一些人产生胸闷不适、憋气与呼吸困难不适合在室内养殖不符合题意.故选 C.12.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往左上方方向移动要使它不离开视野则应该把载玻片往哪个方向移动()A. 右上方B. 右下方C. 左上方D. 左下方【答案】C【解析】解显微镜呈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若要将视野中微生物往左上方方向移动要使它不离开视野应往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故选 C13.借助科学仪器扩大观察范围下列生物能通过普通放大镜对其进行观察的是()A. 蜗牛B. 草履虫C. 衣藻D. 变形虫【答案】A【解析】解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于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其中放大镜放大倍数较小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应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酵母菌、大肠杆菌这样肉眼无法看清的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需要显微镜而像蜗牛这样个体较大的生物利用放大镜观察就能满足需求.故选 A14.我们预防蛔虫病方法中哪一个是错误的?()A. 不喝不洁净的生水B. 瓜果蔬菜要洗干净C. 饭前便后要洗手D. 杀死蛔虫及蛔虫卵【答案】D【解析】解 A、不喝不清洁的水也是利于切断传播途径 A正确.B、瓜果蔬菜要洗干净才能食用也是利于切断传播途径 B正确.C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能去除蛔虫卵切断传播途径可有效预防蛔虫病 C正确.D、杀死蛔虫及蛔虫卵不属于我们日常预防蛔虫病的方法 D错误.故选 D.15.为了倡导人人种树的意识我国把每年的哪一天定为植树节()A. 9月10日B. 3月12日D. 8月1日【答案】B【解析】16.下列有关科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观察就是通过视觉获取周围的信息②调查范围无论大小都要逐个调查③对照实验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④探究过程中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A. ①③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④【答案】C【解析】①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错误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错误③实验法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④探究过程中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正确17.实验小组进行“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探究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本实验的变量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B. 水蚤身体透明借助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心脏跳动C. 同一只水蚤依次在清水和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D. 为确保实验结果客观准确应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答案】C【解析】解 A.本实验要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因此实验变量是烟草浸出液的浓度故A正确B.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水蚤身体透明因此借助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心脏跳动故B正确C.同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故C错误D.设置重复实验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确保实验结果客观准确故D正确故选 C18.在设置对照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的变量都相同B. 所有的变量都不相同C.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D.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不相同【解析】ABD、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一个变量而不是任意设置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 ABD错误C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C正确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9.(1)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________℃时平均孵化率最高19.(2)在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18℃~26℃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26℃~3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19. (3)若将14℃和42℃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________ 19.(4)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5)鱼类的受精方式是________【答案】(1)26【解析】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是26℃时平均孵化率最高达92%【答案】(2)上升, 下降【解析】(2)表中数据告诉我们水温低于14℃或高于42℃受精卵不孵化水温在18℃~26℃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上升在26℃~38℃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下降【答案】(3)已经死亡【解析】(3)水温过高会导致鱼类受精卵死亡因此若将14℃和42℃的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结果14℃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答案】(4)随着水温的升高平均孵化时间减少【解析】(4)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随着水温的升高平均孵化时间减少【答案】(5)体外受精【解析】(5)鱼类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20.(1)填写显微镜的结构名称4________ 5________ 7________ 14________20.(2)能调节镜筒升降的结构是8________ 9________20.(3)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会________ 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我们可将玻片标本向________移动使物像回到视野中央【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21.(2)瓶子树在雨季吸收大量的水分贮存在树干中顺利度过旱季同时这些瓶子树也改善了该地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体现生物既能________一定的环境也能________和________环境21.(3)母猫生了三只可爱的小猫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21.(4)除________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21.(5)羊每天排出尿液和粪便体现生物能进行________【答案】(1)生长【解析】解(1)一场雨后草丛里的小蘑菇迅速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答案】(2)适应, 影响, 改变【解析】(2)瓶子树在雨季吸收大量的水分贮存在树干中顺利度过旱季说明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瓶子树改善了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说明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答案】(3)繁殖【解析】(3)母猫生了三只可爱的小猫说明生物具有繁殖的特征【答案】(4)病毒, 细胞【解析】(4)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答案】(5)新陈代谢【解析】(5)生物排出尿液和粪便说明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22.(1)图甲中第一层为________类食物其主要成分为________22.(2)对青少年来说应该摄入更多的蛋白质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________都离不开蛋白质它对应的是平衡膳食宝塔中的第________层22.(3)就某校全体学生这一群体来说本次调查方法为________调查(选填“全面”或者“抽样”)22.(4)平衡膳食宝塔中的第五层食物对于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_ 它们在体内消化成________后才能被吸收和利用22.(5)第七类营养素是________ 小强同学最近刷牙时经常牙龈出血而医生并未给他开药建议他多摄取四________ 的食物以补充________【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23.(1)图中的标号①是________(填名称)反光镜是图中的(填序号)23.(2)若观察到的物像较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⑥________ (填名称)23.(3)在“观察动物细胞”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野的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向________移动【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一) 显微镜的使用与科学探究(限时:45分钟)|基础达标|1. [2018·温州]用如图K1-1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 )图K1-1A. 物镜转换器B. 细准焦螺旋C. 粗准焦螺旋D. 反光镜2. [2017·乐山]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

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像是“b”,请问玻片上应为( )A. qB. bC. pD. d3. [2018·衢州]小柯利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图K1-2甲所示视野调整到图乙所示视野,他应该将载玻片( )图K1-2A. 向右移动B. 向上移动C. 向左移动D. 向下移动4. [2018·常德]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 )A. 变亮B. 变暗C. 无变化D. 无法判断5. [2018·邵阳]在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六个镜头(如图K1-3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图K1-3A. c和dB. a和dC. c和fD. a和e6. [2018·滨州]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K1-4A. 对光时,转动①使②对准通光孔B. 视野过暗,应调节③和⑦C. 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④D. 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7. [2017·枣庄]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下列现象,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几位同学围着使用一台显微镜,视野时亮时暗——有同学遮挡光线B. 观察时正确使用粗准焦螺旋,找不到物像——没有使用细准焦螺旋C. 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时,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观察不到物像——物像已不在视野范围内D. 对光时,低倍物镜已对准通光孔和大光圈,看不到明亮视野——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8. [2018·连云港]关于科学探究和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科学探究必须独立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B. 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探究假设相符C. 顺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升降D. 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9. 在探究活动中,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A. 更改实验结果B. 重新实验C. 马上否定假设D. 放弃实验10. 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关于“尝试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10 ℃至20 ℃以内B. 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水温不同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C. 金鱼的鳃盖或口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2次D. 实验结论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没有影响11. 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请据图K1-5回答下列问题:图K1-5(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重要环节是对光,具体操作时要转动[ ](填序号)使物镜对准通光孔,用左眼注视,双手转动[ ](填序号)进行对光。

(2)用目镜10×、物镜10×的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物像的放大倍数是倍,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K1-6所示。

你认为同学的观察效果最好。

图K1-6(3)请你指导其他三位同学中的两人操作以获得最好的观察效果。

请你写出指导的同学和措施:。

|能力提升|12. [2018·潍坊]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正确的是( )A. 对光时要让反光镜对准直射阳光以获取明亮视野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装片C. 观察未经染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应适当调暗视野D. 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13. [2017·益阳]使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

采用不同的物镜和目镜组合观察,出现图K1-7中甲和乙两个视野。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K1-7A. 如果目镜一样,物镜甲比物镜乙短B. 如果物镜一样,目镜甲比目镜乙短C. 图甲视野比图乙视野亮度大D. 图甲视野比图乙视野可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多14. [2017·衢州]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图K1-8所示的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图K1-8A. 图甲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B. 图乙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C. 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 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15. [2018·金华]小巧同学发现她家种的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

她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实验步骤】①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A和B;②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花的颜色,记录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④得出实验结论。

请回答:(1)实验中的变量是。

(2)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拓展反思】查找资料发现:牵牛花花瓣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它在酸性条件下显红色、中性条件下显紫色;细胞液的酸碱性强弱受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

(3)从植物生理活动的角度分析,牵牛花花瓣从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基础达标1.D [解析] 反光镜的平面镜能反射光线,但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光线弱时用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较暗;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用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

2.A [解析] 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是旋转180°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b”旋转180°后得到的是“q”。

3.C [解析] 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发现物像甲处于视野的左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方移。

4.B [解析] 转动转换器将10×的物镜换成45×的物镜,即将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高倍镜的视野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

5.A [解析] 显微镜的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有螺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无螺纹。

题图中的a、b、c是目镜,d、e、f是物镜。

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要想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6.B [解析] 题图中①是转换器,②是高倍物镜,③是遮光器,④是粗准焦螺旋,⑤是细准焦螺旋,⑥是低倍物镜,⑦是反光镜。

对光时,转动①转换器使⑥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若视野过暗,应调节③遮光器和⑦反光镜使视野变亮。

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⑤细准焦螺旋。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

7.B [解析] 许多人围着显微镜,影响外面的光线进入,反光镜的光线减少,可能视野会变暗。

观察时正确使用粗准焦螺旋,找不到物像,不是因为没有使用细准焦螺旋。

物像位于视野右上方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物像才可移向视野中央,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观察不到物像,物像已不在视野范围内。

对光时,低倍物镜已对准通光孔和大光圈,看不到明亮视野,是因为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

8.D [解析] 科学探究可以独立探索,也可以与他人合作。

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不一定与探究假设相符。

逆时针方向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镜筒将缓缓上升;顺时针方向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镜筒将缓缓下降。

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

9.B10.B [解析] 实验的变量是水温,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余因素都要相同。

11.(1)1 目镜 4 (2)100 丙(3)甲同学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应先将载玻片向右下方移动,再转动转换器,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如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乙同学的视野较暗,应换用大光圈、凹面镜进行对光,使视野变亮,如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丁同学物像不清晰,可调细准焦螺旋(任意两点即可)[解析] (1)对光时,转动[1]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左眼对准目镜注视,右眼睁开,双手转动[4]反光镜进行对光。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0×10=100倍。

(3)甲同学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应先将载玻片向右下方移动,再转到转换器,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如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乙同学的视野较暗,应换用大光圈、凹面镜进行对光,使视野变亮,如不清晰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丁同学物像不清晰,可调细准焦螺旋。

能力提升12.C [解析] 使用显微镜对光时,转动反光镜对准光源,直到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而不是对准直射阳光。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观察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不能用强光,要用平面镜、小光圈使视野变暗,利于观察。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发现物像处于视野的左下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

13.B [解析] 比较图甲和图乙可知:甲的放大倍数大,乙的放大倍数小。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所以A选项不对;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所以B 选项符合题意。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所以C选项不对;放大倍数越大,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故D选项也不对。

14.C [解析] 显微镜的结构中①是细准焦螺旋,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物镜,④是目镜。

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和载玻片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的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图丙中物像偏右下方,玻片向右下方移动才能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内是空的,有较亮的黑边,用镊子轻轻地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可以改变形状,并且会移动位置;细胞具有一定的结构,边缘较细,用镊子轻轻地压一下盖玻片,细胞一般不会改变形状,并且不会移动位置。

15. (1)光照(2)花瓣颜色变化和光照有关(3)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使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酸性减弱[解析] (1)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提出问题为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所以设计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

(2)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实验现象: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

所以得出的结论是花瓣颜色变化和光照有关。

(3)从植物生理活动的角度分析,牵牛花花瓣从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是光照达到一定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使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酸性减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