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1
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一、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1.教师应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各学科教学大纲和学校具体实际,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
2.教学计划应具有合理的学时分配和内容安排,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需求。
3.教师应按照教学计划准备教具、课件等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1.教师应准时到校,按时上课,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2.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素养,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教师应遵守教学纪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权利,不得歧视、体罚或变相惩罚学生。
4.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采取个别化教学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三、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规范1.学生应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做到不打扰和不干扰他人学习。
2.学生应遵守班级和学校的纪律规定,不进行违纪行为,尊重师长和同学,有礼貌、友好地与人交往。
3.学生应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主动参加课外学习和活动,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
四、教学环境创设1.教室应干净整洁,布置合理,杂物摆放整齐,教学用具、设备齐全,教室墙壁上应张贴有学生作品、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信息。
2.教室内外的教学环境应安全舒适,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3.学校应加强对教学环境的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五、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注重知识的实践运用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体现因材施教、因时施教的原则。
2.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学习任务,保证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效果性。
3.教师应配合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是一系列的准则和规范,旨在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严格遵守这些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一、总则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旨在规范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规程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教师。
二、教师职责1. 原则上,每位教师需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并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
2.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知识教育、素质培养和道德教育,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教师应做好个案管理,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问题。
4. 教师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关爱。
三、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1. 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按照学校制定的课程设置进行教学。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教学进度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3.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四、课堂教学1. 教师应按照规定时间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不得随意取消或调整课程安排。
2. 教师应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不得擅自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
3. 教师应准时上课、下课,严禁早退和延误上课时间。
4. 教师应注重课堂纪律管理,确保学生能够专心听讲和参与课堂活动。
5.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互动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1. 教师应合理布置作业,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数量适宜。
2. 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出明确的评语和建议,引导学生改进。
3. 教师应及时反馈作业批改结果,与学生共同总结和提高。
六、考试与评价1. 教师应按照学校规定的考试安排进行考试,不得擅自修改或调整考试时间和内容。
2. 教师应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得任意给予好评或差评。
3. 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评价,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4. 教师应积极参与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评价材料和数据。
七、后勤保障1. 教师应合理利用和保护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方案前言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而中小学教学则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制定一套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方案,以确保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教学常规实施方案的重要性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方案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规范和标准化指南。
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育部门对教学的要求以及相关政策和标准,从而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完成教育任务。
教学常规实施方案的内容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学生所学内容的总体要求和标准。
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方案应当规定必须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指标。
2.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该系统化地划分教学内容,编写好教学计划,并确定适当的评估方法和标准,以便学生和教师都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和结果。
3. 课程设置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方案应该规定教学科目、课程设计、课程组织模式和活动安排,以便在每个学年内为学生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和优化的表现考核方式。
4. 教材选用教材选用应该基于学生所处年级和学科,并且应该符合教育部门的教材要求和标准。
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方案应该规定教材所需的基本要素,以确保选用的教材符合教育机构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标准。
5. 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方案中应当说明具体的教学方法,以确保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违反教育机构所规定的教学方法。
6. 评价标准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方案中应当包含有学生的评估方案、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在教育过程中维系着教育机构的正常运转和稳定性。
结论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方案对于保障教育质量非常的重要。
它能够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估学生完成教育任务,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完成学业,以达到更高的教育目标。
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方案1. 前言中小学教学是教育系统中最基础的环节,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环节。
教学常规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的教学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分别从教师、学生和学校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小学教学常规的实施方案。
2. 教师的教学常规实施方案2.1 制定及遵守教学计划教师在授课前应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细节。
教学计划应与课程标准相符合,有科学性、可操作性。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等多方面因素。
制定好教学计划后,教师还需要严格遵守教学计划,充分利用上课时间进行授课,不可心浮气躁,避免超时或短时授课。
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教学计划,使其更加符合教学实际情况。
2.2 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根据不同课程和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练习、讨论、实验、游戏等。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灵活教学方式,如分组教学、个别辅导、网络教学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为此,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情感教育等方法,帮助学生养成好奇心、探究心、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实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并且鼓励和倡导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2.3 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培训,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并有所创新。
教师也可以向同行请教或者观摩同行的授课,在开展教学实践的同时,积极总结经验和教训、进行自我反思提高个人的教学质量。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同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学生的教学常规实施方案3.1 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中小学教学常规
中小学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是为国育才的基本遵循,是教学基本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规范教师教学、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依据相关教育法规政策要求及相关教育思想原理,搜集整理形成《中小学教学常规》,供大家学习借鉴。
一、作业布置1.把握作业功能。
作业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
作业的目的是使学生消化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训练技巧、发展智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自觉完成任务的习惯,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开展科学评价的重要手段。
2.创新作业类型。
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学科组、年级组、备课组)组长和科任教师要认真研究作业类型,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设计书面、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和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精选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一般包括:预习或复习教材;口头作业(朗读、背诵、复述、问答等);实践作业(实验、实习、实地测量,工艺操作等)。
作业难度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
3.严控作业总量。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其它年级每天总量平均不超过60分钟。
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
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总量。
严格落实教研组(学科组、年级组)研究设计、班级统筹总量、教务处督导公示的作业管理长效机制。
4.加强作业指导。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口头作业应培养自觉完成的习惯;书面作业应培养“三先三后”的习惯,即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动笔,先检查后上交;实践性作业或难度较大的作业,事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或指导。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一、教室管理1. 教室卫生在每天上课之前,教师要检查教室的卫生情况,确保桌椅、地面的整洁和干净。
学生要养成随时保持教室整洁的习惯,离开教室时要清理自己的座位。
2. 教室秩序教室是学习的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秩序。
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入座。
上课期间,学生要保持安静,不得随意说话、走动或打闹。
课间休息时,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得大声喧哗。
3. 教室设备使用学生在使用教室内的设备时,要爱护、正确使用,不得私自调整和更换。
如需使用多媒体设备,须经过老师同意,并按规定启动和关闭设备。
二、学生出勤管理1. 出勤记录教师要按时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并及时上报学校。
学生请假时,要按照学校规定的程序办理请假手续,并提交请假条给班主任。
请假期间,学生要按时完成请假期间的作业。
2. 迟到和早退学生迟到和早退会影响到正常的课堂秩序和学习效果,因此应尽量避免。
学生迟到需要有合理的理由,并向老师请假;早退也需事先向老师请假,并由家长接人。
3. 缺勤处罚学生因无故缺勤,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根据学校规定,违反出勤规定的学生将会受到警告、扣分、补课等惩罚。
连续缺勤的学生,学校将会通知家长,并进行进一步处罚。
三、课堂管理1. 课堂纪律学生应该尊重老师和同学,遵守课堂纪律。
在课堂上,学生要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不得打断讲话或插嘴。
上课期间,学生要禁止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2. 课堂互动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小组或讨论活动,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 课堂作业教师要及时布置适当的课堂作业,并按时批改和讲解。
学生要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并主动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
在作业交流中,学生要遵守讨论规则,互相尊重和包容。
四、考试管理1. 考试安排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师要及时安排好每次考试的时间和科目,并提前通知学生和家长。
考试提前一周,教师应进行考试内容的复习,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备考。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范文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我区中小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 办发〔2014〕55号)和《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特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
学校各部门要树立教学中心思想,努力保障和服务教学活动,积极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三条中小学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遵循学科教学规律,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第四条本规范包括教学管理、教学实施、课外指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是中小学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是评估学校办学水平、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教学管理第五条充分发挥教学管理部门、年级组(部)、教研组(备课组)等管理职能,确保各项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第六条健全教学工作例会制度。
校长至少每两周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成果,关注研究教育教学前沿动态,分析探讨教学工作形势和任务,反思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第七条健全教学督查视导制度。
定期检查和总结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根据需要调整和完善教学实施方案,确保计划有效落实。
校长定期参加学科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经常深入课堂观课,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加强教学指导,各种活动要有记录或保留影像资料。
第八条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制订教师中长期专业发展规划,包括发展目标、发展措施、考核标准和办法等,确保计划的引领性、激励性和可操作性。
第九条健全教师业务档案。
包括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进修培训、业务考核、奖惩等情况,把业务档案作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引导教师专业成长、考核评估教师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依据。
第十条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
建立学生作业统筹和公示制度。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到六年级平均每天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总量平均不超过90分钟。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全新经典完整版)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小学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全体中小学教师及学生,涵盖教学常规管理的方方面面。
第三条教师应本着科学、公正、严谨、负责的原则,履行教学常规管理职责。
第四条学生应遵守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第二章教师的职责第五条教师应定期备课,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科学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
第六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七条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和考试试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和反馈。
第八条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九条教师应注重课堂纪律管理,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确保学习效果。
第十条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第十一条学生有权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服务,享受平等的学习机会。
第十二条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听从教师的指导和要求,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第十三条学生应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任务,并主动向教师请教和反馈学习问题。
第十四条学生应尊重师长和同学,遵守校园秩序,共同维护和谐的学习环境。
第十五条学生应关注社会公共事务,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第四章课堂管理第十六条教师应按时到达教室,做好课堂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教学用具和设备是否完好,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具等。
第十七条教师应确保课堂秩序良好,要求学生按时到达课堂,安静就座,保持整齐的课桌椅和教室环境。
第十八条教师应制定课堂纪律管理规则,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规范,例如不讲闲话、不打扰他人、不使用手机等。
第十九条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十条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充实且有序,避免课堂时间的浪费。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优秀范文5篇)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体现这一中心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常规细则包括:一、制定计划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个人教学计划等。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作出具体安排,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依据。
2、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经全组教师讨论通过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导处审定存档。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3、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
各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明确教材各章节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各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估计到完成教学任务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拟定教学进度,提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4、以上各项计划分学期制定,计划制定后,打印一式两份,一份交学校教导处存档,一份由计划执行人保存。
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
学期结束时各责任部门和学科教师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
二、备课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坚决禁止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出现。
(一)教案1、教案的内容要求(1)教学目标,必须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2)重点、难点;(3)课型、教学时数;(4)教学准备,如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如实验仪器、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5)教学实施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有相应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程序,不能把教案写成单纯的知识提纲讲稿;(6)板书设计;(7)作业布置;(8)教学反思或后记,总结本课或本单元教学的得失。
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
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首先,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教师要严格遵守教学计划。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应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教学计划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具体到每一课时,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教师还要及时修改和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
其次,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教师要做好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和学习秩序进行有效管理。
教师应建立良好的课堂纪律,确保学生的安全和学习环境。
教师要树立威信,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还要及时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师还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此外,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法等。
同时,教师还应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教具,丰富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最后,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总结。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步,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师还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总之,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教师要严格遵守教学计划,做好课堂管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总结。
这些要求旨在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只有积极遵守和执行这些要求,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要求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实小教学常规管理的要求。
一、教师行为要求1. 树立良好榜样:教师要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品德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言行一致。
2. 保持热情积极: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监督纠正:教师要负责监督学生的学习和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4. 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教师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感受,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
二、学生行为要求1. 守时守纪:学生要按时到校、按时上课,遵守校纪校规,保持诚实守信、礼貌待人的良好行为。
2. 敬师爱校:学生要尊敬和爱护老师,维护学校的形象,珍惜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
3. 合作共进:学生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与同学们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 讲卫生文明:学生要讲究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教室、宿舍和公共场所的整洁,倡导文明行为。
三、教室管理要求1. 维持安静:教室内要保持安静,不得随意说话、嬉戏、打闹,不得打扰他人思考和学习。
2. 讲究卫生:教室内要保持整洁,不乱扔纸屑、食物残渣等,妥善处理垃圾。
3. 资源共享:教室内的教具、书籍等资源要合理使用、爱护,并及时归还。
4. 珍惜设备:学生要爱护教室内的桌椅、黑板等设备,不得随意损坏。
四、课堂管理要求1. 建立良好秩序:课堂上要按时到达,不得迟到、早退,进入教室要有秩序,按排正常的座位,听从教师的安排。
2. 专心听讲:学生要保持专注,认真听讲,遵循上课规则,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得戴耳机等。
3. 积极参与:学生要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4. 安全第一:学生要讲究实验室和体育课的安全,遵守实验室和体育课的相关规定。
总之,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要求能够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教学常规制度
小学教学常规制度
包括以下内容:
1. 上课时间规定:起床、上学、上课、课间休息、午餐、下课、放学的时间规定。
2. 上课纪律:学生应准时上课,按时完成任务,不打闹、不扰乱课堂秩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作业要求:教师会布置适量合理的作业,学生要按时完成,并保证作业质量。
4. 课堂规则:学生要尊重教师和同学,不随意离开座位,不过多使用手机、电子设备,课堂内不吃零食。
5. 课间休息规定:学生要有规律的休息时间,不能乱跑乱闹,注意维护卫生和安全。
6. 考试评价:学生要按时参加各类考试,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
7. 学校礼仪: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师长,友爱同学,爱护校园环境。
8. 安全保护:学校会制定防火、防盗等安全规定,学生要积极配合,保证自己的安全。
9. 操场活动:学生可以在操场上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但要注意安全,不打闹、互相尊重。
10. 校园文化:学生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以上是一些小学教学常规制度,不同学校可能会有些差异。
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定和制度,以维护秩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实小教学常规管理规定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常规规定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特制定了以下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一、教学前的准备工作1. 课程计划针对每门课程,教师应提前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确保教学的全面、系统和有针对性。
2. 教具准备在教学前,教师应检查所需的教具是否准备齐全,包括教材、教辅资料和实验器材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教室和教学环境教室应保持整洁,桌椅摆放整齐,黑板清晰可用,教学用具齐备,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过程的管理1. 课堂纪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要求学生的课堂纪律,如不许交头接耳、不许离座、不许吃东西等,确保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2. 课堂管理教师应统筹课堂时间,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避免某一环节耗时过长或不足。
3. 学生参与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等都应给予鼓励和积极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教学方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和小组合作等,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 评价方法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
三、作业和考试的管理1. 作业布置教师应布置适量且质量有保证的作业,合理安排作业的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完成并积极参与。
2. 批改作业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和提高学习效果。
3. 考试管理学校定期组织考试,教师应按照学校规定的考试时间和要求,严格监督考试过程,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严肃性。
四、学生行为和纪律的管理1. 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包括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不打架、不辱骂等,保持良好的学校纪律。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在中小学教学中,常规管理规程是确保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整个教学过程的管理和实施。
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校的整体氛围。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
一、教学常规的意义1.1 提升教学效率教学常规管理首先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
如果一个班级的管理混乱,学生们在课堂上分心,那么即使老师的授课再精彩,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通过明确的教学常规,可以让学生们知道课堂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这样一来,学生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老师也能更顺利地开展教学。
1.2 促进师生关系其次,良好的教学常规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想象一下,一个有序的课堂,老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给予反馈。
而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愿意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
这种良性互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安全和支持。
二、常规管理的具体措施2.1 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要实现有效的教学常规,首先得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应涵盖课堂纪律、作业要求、考试规定等各个方面。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定一个简单的“举手发言”规则,明确学生在发言前必须先举手,保持课堂秩序。
这样的规定虽然简单,却能有效地避免课堂上的喧闹。
2.2 定期评估与反馈其次,定期的评估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课堂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
如果发现某个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跟上进度。
2.3 加强家校合作最后,加强家校合作也是提升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手段。
家长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了解学校的教学常规非常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家长会、电话沟通等方式,与家长分享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武强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评估细则
1、评价不符合国家要求的的扣1分
2、教学质量一般,教学信誉不高的扣0.5分
查阅资料
教
学
研
究
组织
领导
(3分)
1、(1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校级领导参与、指导校本教研的制度或要求;2、(1分)成立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小学单轨可只设学科组);3、(1分)有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选拔、培养和使用的具体措施。
2、校长和班子成员要善于从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并上升到课题研究,要有实施方案、计划安排、阶段性的总结和成果展示(0.5分),每缺少一项扣0.1分。学校要建立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制度(包括课题的规章制度、课题组研讨制度,课题成员学习制度,学校章程等),并认真实施(1分)。3、校长和班子成员认真落实领导听课、任课制度(1分),听课记录未反映指导痕迹扣0.1分;兼课领导教案不齐全扣0.2分;听课节数不足,每人次扣0.2分。校长每学期参与指导教研活动不少于8次,其他校级领导不少于12次(1分),每缺少一次扣0.2分。
3、没有开设三级课程及没有开发校本课程均扣0.5分。
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资料
学校考查
文化
建设
(2分)
有文化建设长远规划,开发学校文化资源,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整体设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形成自己独有的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2分)。
评估细则:
没有自己独有的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的扣(1分)。
听取汇报现场考查
重点检查:1、专用教室。2、学校教务档案。
查阅资料
座谈对话
管理
机制
(2分)
1、(0.4分)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明确学校、年级组管理人员的职责、相互关系和考核标准;2、(0.4分)研究、制定保证新课程全面实施的校本教学计划,并组织、指导具体落实。3、(0.4分)校长和班子成员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趋势,有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研究能力;4、(0.4分)有积累、提升教学经验,统筹规划教学研究,推进教育创新的能力;5、(0.4分)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交流、研究、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十项规定
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十项规定威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十项规定为建立健全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全县中小学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根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常规管理有关规定,结合我县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规定:一、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河北省课程计划,认真落实三级课程,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尤其是音乐、体育、美术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各学校要探索培育3门以上精品校本课程,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选课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
二、进一步规范教学计划和总结1、新学期开学前,学校、教研组、任课教师都要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并在学期末撰写教学工作总结。
计划和总结都要做到内容翔实,任务明确,措施具体,操作性强,客观真实,实际实用。
严禁抄袭、下载或沿用,杜绝假大空、两张皮、不实用、不能用。
2、担任一门学科的教师必须制订所任学科教学计划和撰写教学总结;担任两门及以上学科的教师可以综合制订教学计划和撰写教学总结;教学计划要在正式开学前报教导处审阅备案。
3、学校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指导思想、教学现状分析、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具体措施、主要活动逐周安排、制订时间等。
4、教研组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工作目标、研究主题、工作重点、具体措施、逐周活动安排、制订时间等5、学科教学计划主要应包括:学期教学总体目标、全册教材分析、班情学情分析、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逐周安排、制订时间等。
三、进一步规范学校领导干部任课、听课、评课制度1、全县所有学校的校长、书记都必须坚持每周听课,每学期听课节数不低于30节。
听课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听课后要及时评课,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指导培养教师。
副校长都必须上课,每周课时量不低于全校教师周平均课时量的三分之一,副校长听课节数不低于40节。
教导主任不低于50节。
2、听课、评课要讲实效,多反思、勤交流、重提高。
陕西省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陕西省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试行)为促进我省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国家教委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要求。
第一条中小学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工作,其它各项工作的开展均应以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为原则。
第二条中小学应严格按照国家教委或省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工作。
第三条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由校长负责,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并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的指导。
第四条学校及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以及班主任、科任教师等,要以学期或学年度制定教学计划,以学期总结教学工作,并将计划、总结书面报送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第五条教师备课要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编制课时教案,针对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确保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教案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于教学。
提倡教师集体备课;提倡在教案外编制的教学资料卡片;不得使用旧教案或以参考资料代替教案,不允许无教案执教。
第六条课堂教学要符合下列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教书育人,体现素质教育。
(2)教学内容的密度和深度容量适当,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3)教学方法科学、灵活,符合学科要求,易于学生接受。
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从教法中体现学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4)师生的双边活动得当,做到精讲精练。
课堂教学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练结合,当堂消化。
按时上(下)课,不拖堂,不挤占学生自习和休息时间。
(5)课堂板书字迹要公整、规范;课堂语言表达要简练、准确,使用普通话.(6)活动课要纳入课堂教学,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本地实际,并相对稳定,形成各自的特色;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符合以学生为主,教、学、做相结合的原则。
第七条学生的课后作业内容要精选,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造当。
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
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科知识结构和阶段性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安排和补充。
其次,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直观教学、探究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
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适当的教学技巧和教具,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教学环节。
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渐进性和层次性,避免知识的跳跃性。
教师还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避免单一教学形式和长时间讲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应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进行个别化辅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教师应严格遵守教学纪律和学校规章制度。
教师要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得进行身体惩罚和精神惩罚。
教师还应遵守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最后,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
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教师还应定期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守的规范和要求。
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教师应严格遵守教学纪律和学校规章制度,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强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一、总则1、为进一步加强教育体育局对全县中小学校的服务、指导、督促和管理,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和创造性,促进全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正确引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稳定快速发展,根据教育部、省、市有关规定制订本实施细则。
2、教学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中小学教学工作规范,应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有关教学工作的各项政策、借鉴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和改革成果、按照新的课程教学理论以及教育教学规律要求制定,是指导全县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通常性、基本性和基础性要求。
4、制定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的宗旨:(1)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2)树立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3)促进新的课程结构的建立。
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学科之间缺乏整合的现状,正确处理分科性与综合性、统一性与选择性、持续性与均衡性之间的矛盾,提倡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创造性地实施课程。
(4)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满堂灌”、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形成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5)建立综合性、激励性、发展性教学评价机制,改变过于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的评价观念,充分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促进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5、遵循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
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工作秩序,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操作性原则。
力求从实际出发,做到内容具体,层次分明,便于运用,便于测评。
(3)发展性原则。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充实,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4)均衡性原则。
力求通过科学全面地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6、本实施细则内容将纳入《武强县中小学发展水平督导评估办法》评估范围,教体局日常组织的教学常规检查工作以本实施细则为标准。
二、建立教育科学研究室包乡镇工作机制为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下移教研工作重心,促进全县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充分体现教研员的“一线工作法”,建立教育科学研究室人员分包乡镇(学校)、学科工作机制。
1、教研员要认真学习《国家课程标准》;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感悟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对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堂教学改革有全面的了解。
2、指导、检查所包乡镇(学校)、学科的常规教学工作,针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评课、课题教研等环节进行评价指导。
跟进、指导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3、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夯实常规教学基础,增强课改意识。
4、教研员每月在所包乡镇(学校)听课评课不少于8节,研讨会不少于2 次。
教研员应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科特点,每学期给所包乡镇(学校)、学科教师至少做1次专题报告或专题讲座、公开课、示范课,至少写出1篇研究随笔或1篇研究论文,至少指导1名同学科年轻教师。
5、为保证所包乡镇(学校)、学科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教研员每月要写出一份工作总结,以多种形式及时推广有价值的教学经验。
每月的最后两个工作日,主管局长听取教研员本月工作汇报。
6、教研员与所包乡镇(学校)、学科教学成绩挂钩,同奖同罚。
三、建立中心学校干部包学校工作机制为充分调动中心学校干部工作积极性,发挥中心学校干部在教体局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中心学校干部包学校工作机制。
中心学校包校干部在思想上必须与教体局保持高度一致,从大局出发,从工作考虑,认真贯彻落实教体局工作部署。
1、包校干部要在每学期初制定切实可行的包校工作计划,在每学期末进行包校工作总结。
包校干部每周深入学校不少于2次,遇教育教学、安全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包校干部要在第一时间到校指导,做好详实的工作记录。
2、包校干部要指导所包学校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指导学校制定教师培养计划,指导学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指导学校总结、推广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配合责任督学做好学校督导工作,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各中心学校要制定《包校人员考评细则》。
每学期结束后,根据包校干部所包学校教学成绩、评估考核、活动开展、学校安全等情况对包校干部进行量化考评,考评结果报局办公室。
局每学期末召开一次干部包校经验交流会。
4、包校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包校干部与所包学校的各项目标任务挂钩,对工作积极,成绩显著的,在评模选优中予以优先,在绩效工资中适当给予奖励,并分享学校取得的荣誉、奖金;因工作拖沓,落实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取消年度评优资格,追究相应责任,通报批评。
局监察室、人事股、基教股、教育科学研究室将不定期对包校干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四、完善学校领导任课制度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学校领导亲临教学第一线,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能更好的指导教学工作,能极大地激发、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加强和改善学校教学、教研工作,减少非一线人员数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初中、及寄宿制完全小学除校长、餐厅经理可以不任课外,其余人员必须全部兼课,非寄宿制完全小学除校长可以不任课外,其余人员需全部任课,4个及以上教学班的教学点负责人也必须兼课。
3个及以下教学班的不完全小学、教学点原则上不设专职负责人,可不担任主科教学任务。
2、建立校长任课汇报制度。
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各学校(乡镇小学以中心学校为单位)要将本学校领导班子任课情况书面上报教体局人事股和教育科学研究室,并附学校课程表。
3、建立校长任课督查制度。
开学后,教体局将根据学校报来的校长任课情况,组织人事、监察、教研等科室人员深入学校进行督查。
每学期末,通知部分校长将备课、听课笔记等资料报教体局人事股、教育科学研究室备查。
对督查中发现或被举报经核实未按规定要求任课、听课的校长给予通报批评。
校长任课及听、评课情况继续纳入全县中小学科学评价督导评估考核。
4、学校领导年龄超过50周岁或因身体原因,经教体局批准,可酌情减轻一线工作量。
五、课程计划管理1、学校按国家、省、市课程计划意见、规定等制定校历表、课程安排表、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执行。
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每门课程,不随意调整科目和增减课时,不得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补课,不占用早读和自习时间给学生讲课。
2、学校、教研组、教师要根据国家和省市县的要求,分别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如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对学生教科书等情况分析、学期或学年的教学目标、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教研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改革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
3、立足学科课程,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
全面安排德、智、体、美、劳、艺、卫等多项教育教学活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4、学科教师有课程标准,并配备相应的教学资料,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要备有各学科课程标准,并要全面了解。
5、学科教师能够深钻细研课标,对所任学科课程的性质、地位、教学理念、设计思路、目标要求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用其指导所任学科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6、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图书、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
学校要根据有关规定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和完善教材体系,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编写校本教材。
7、教师要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观察、实验操作,获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组织管理1、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建立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教学工作决策的民主化。
教学管理要为教师的发展和创造性劳动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2、教学组织机构健全,教学指挥系统运作畅通,校长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明确,要代好一门课程,能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教学。
3、培养选拔得力的教务主任及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4、充分发挥各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要求他们进行课题研究,开展教改实验,与其他教师结对子,传帮带。
5、课堂教学要体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6、实施教学计划的过程有检查,检查结果能及时反馈,有效处理,实施教学计划结束有总结,总结时能作出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七、教学过程管理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是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
教学常规主要有: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臵和批改、课外辅导、质量检测、教学研究等。
(一)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基本要求如下:1.坚持先备课后上课的原则。
老师至少要提前两天备好课,写好教案(导学案),在检查中发现无教案(导学案)上课者,予以通报批评。
2.备课要做到“八备”:①备课标。
教师要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以及教材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把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与理念贯彻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
②备教材。
教师上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必须熟练掌握教材全部内容和组织结构,掌握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性(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三点(重点、难点、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