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茎基腐病的药剂防治
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作者:徐丽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07期一、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的发生(一)玉米穗腐病玉米穗腐病,是指玉米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真菌性疾病,其发生主要由于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河谷镰刀菌、串株镰刀菌、层出镰刀菌、以及青霉菌、曲霉菌等,其繁殖速率较快,传输范围广病菌类型集聚而成,玉米穗腐病的产生,主要是底层土壤营养供应过程中,出现真菌性玉米结构的综合的结果。
同时,玉米穗腐病产生,也是由于玉米生长过程中,存在细菌结构效果不佳等情况。
这种玉米种植疾病传输问题的产生,将直接导致玉米种植的产量下降,其症状表现为:果穗及玉米粒子出现大面积掉落,玉米穗出现了红粉色、蓝绿色、以及黑灰色的变化趋向。
一旦玉米出现这种症状时,玉米粒将出现不饱满、不健康、体制脆弱的情况,且玉米穗腐病发病后,在玉米穗部分,基本都会出现大面积,较为密集的菌丝贯穿,甚至出现玉米穗都关联在一起,导致玉米在后期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玉米粒子不均匀、呈现灰色的状态,这种状态,都能够说明玉米此时已经患有玉米穗腐病,应及时进行问题治理。
一般来说,玉米穗腐病产生及蔓延的过程在,主要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传播,而昆虫、多雨、以及种植区域土壤中隐藏性问题,都可能是玉米穗腐病发病的主导性因素。
依据相关农业调查报告先显示:玉米穗腐病发病季节中,夏季为77.18%,春、秋季节的比例为22.72%,由此,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应重视玉米这两个季节中玉米成长穗的观察。
(二)玉米茎腐病玉米茎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种植疾病该种疾病的出现,往往是先从玉米新成长的枝丫出发,然后逐步向着茎部蔓延。
一旦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出现表层腐烂,地表叶子泛黄、果穗倒挂的情况,则说明玉米此时已经出现了玉米茎腐病侵害的情况。
一般而言,玉米茎腐病的产生,是由于真菌细菌两情况造成的,其产生与玉米穗腐病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关联,它主要是冬季时,玉米种植区域的病菌没有被完全清理所产生的问题,或者,玉米种植区域连续长时间进行玉米种植,而玉米发病,也可能是长时间的多雨季节的寄存,导致玉米种植区域中,出现了大量的细菌繁衍环境的产生,从而导致茎腐病长期蔓延。
玉米下部叶片黄枯咋回事
玉米下部叶片黄枯咋回事?
经分析判断是玉米茎基腐病。
其防治方法如下:
1、选育抗病品种:一定要选择种植根系发达的品种。
2、农业防治:病田实行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换茬,防止土中病原菌逐年积累。
及时防治地下害虫金针虫,减少根部受伤防止病原菌侵入。
玉米适期晚播,增施农家肥和钾肥,在玉米拔节期增施氮磷钾复合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减轻发病。
3、药剂防治:可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用药量拌种,用增产菌按种子重量0.2%拌种也有一定的防效,采用玉米生物种衣剂(ZSB)按1∶40拌种,或诱抗剂浸种,或用根保种衣剂等对玉米茎基腐病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防治效果比较明显。
还可用绿亨一号灌根。
榆次区一农民问:
玉米下部叶片黄枯咋回事?。
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实验二链表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实验目的(1)熟悉VC++上机环境,进一步掌握C语言的结构特点。
(2)掌握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即单链表的定义及C语言实现。
(3)掌握线性表在链式存储结构即单链表中的各种基本操作。
(4)掌握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的表示和实现。
2、实验要求(1)用链式存储结构实现单链表(和单向循环链表)的建立、查找和删除等运算。
(2)编写完整程序完成下面的实验内容并上机运行。
(3)整理并上交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1.约瑟夫环的问题:设有n个人围坐在圆桌周围,现从某个位置 i 上的人开始报数,数到 m 的人就站出来。
下一个人,即原来的第m+1个位置上的人,又从1开始报数,再是数到m的人站出来。
依次重复下去,直到全部的人都站出来,按出列的先后又可得到一个新的序列。
由于该问题是由古罗马著名的史学家Josephus提出的问题演变而来,所以通常称为Josephus 问题。
例如:当n=8,m=4,i=1时,得到的新序列为:4,8,5,2,1,3,7,6用单向循环链表存储结构模拟此过程。
三.主要仪器设备PC机,Windows XP操作平台,Visual C++四.实验步骤1.理解约瑟夫环的内容以及定义2.用链表实现约瑟夫环的过程包含两方面,第一,链表建立约瑟夫环。
第二,链表中进行报数人数的循环以及删除3.流程图如下:五.程序源代码#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struct Node{ int data;Node *next;};int main(){int n,m;cout<<"人数:";cin>>n;cout<<"报数:";cin>>m;int k=0;Node *p,*q,*r;p=q=new Node; //创建第一个节点p->data=1;for(int i=2; i<=n; i++) //建立链表{ r=new Node;r->data=i;q->next=r;q=r;}q->next=p; //构成一个"环"q=p;while(q->next!=q){ k++; //k为1,2,3...报数if(k==m) //报到m时,删除q所指结点 {p->next=q->next;cout<<q->data<<endl;delete q;q=p->next;k=0;}else{ p=q; q=q->next; }}cout<<q->data<<endl;}六.讨论与结论在进行链表建立的约瑟夫环过程中,环的建立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指针总是没有很好的指向下一个节点,在赋值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过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了这个问题。
玉米种植两种病害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 种植技术
玉米种植两种病害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种植技术玉米是安阳县的主要秋粮作物,占我县作物种植面积的90%以上,近年来,由于特殊气候影响和种植制度的变化,使一些玉米病害上升为严重影响产量的重发病害,我们进行调查和研究,只要重视选种,合理密植,加强中后期管理技术,就会控制病害的危害。
因此,大加宣传和普及玉米粗缩病、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技术是确保我县玉米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玉米是安阳县的主要秋粮作物,近年来,几种病害在玉米田严重发生,对玉米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群众纷纷打电话要求解决玉米田的病害问题。
一、玉米粗缩病1.发生情况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病毒病害,主要由灰飞虱传播。
受害玉米植株严重矮化,株高仅为健株的1/2-1/3,苗期易感病,5-6叶时即可表现症状,首先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展到全叶,并在叶背的叶脉上产生蜡白色突起,叶色深绿,宽短质硬,呈对生状,用手摩擦叶背粗糙感明显。
有时叶鞘、果穗、苞叶上具有蜡白色条斑。
病株节间短,顶叶簇生,根系不发达,易拔出,重病株多提前枯死,一般减产10-30%,重者减产50%以上。
2009年我县一般地块的病株率在2-3%左右,而严重地块的病株率在50%以上。
2.其发生的原因分析2.1气候条件的影响冬季气候温暖,冬春季少雨,是玉米粗缩病翌年重发生的有利条件。
灰飞虱耐低温能力较强,对高温适应性差,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利于其发生。
如2006年月12月-2007年2月>0积温为2780℃,比常年多87.60℃为灰飞虱的安全越冬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样[]2008年、2022年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异常少,也非常适合灰飞虱的繁殖和传毒,导致2007、2009、2022年在部分地块严重发生。
2.2玉米种植模式有利于灰飞虱发生安阳县中东部有麦田套种夏玉米的习惯,小麦和玉米共生期较长,一般在5月20日以后就开始套种。
玉米出苗至6叶期前是对该病的敏感生育期,麦套玉米在5月下旬播种,6月上旬其幼苗期恰是第1代灰飞虱迁入麦田的发生盛期,这就为该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玉米茎基腐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玉米茎基腐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玉米茎基腐病是让众多玉米种植户朋友都头疼的一种病害,玉米茎基腐病又叫做玉米青枯病,在全国玉米产区均有产生,病原菌有多种,主要是镰孢菌和腐霉菌。
下面一起学习玉米茎基腐病防治方法。
一、玉米茎基腐病症状
玉米茎基腐病一样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发病,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该病严重产生时可导致植株枯死。
我们常见的茎基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刀菌引发的青枯和黄枯两种类型。
外皮和髓部变软、变褐、呈水渍状,腐烂组织通常有难闻的气味。
可在任何阶段导致植株过早枯死。
二、玉米茎基腐病产生规律
玉米茎基腐病病原菌中镰孢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腐霉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种子或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病菌在玉米各生长期均可借雨水由根部经地下害虫或机械造成的伤口侵入,逐渐扩大至茎基部。
高温多雨、土壤湿度大利于病菌侵染,乳熟至近成熟期雨后骤晴利于发病,玉米连作发病重。
三、玉米茎基腐病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重病区进行轮作倒茬。
加强田间管理,适量增施钾肥,排除田间积水,提高作物抗病性。
2.苗期穴盘处理:在移栽前一两天,用玉米种衣剂亮盾(或艾科盾)1500倍处理苗盘中的玉米苗。
3.化学防治:重病地块在灌浆期,雨后立刻用丁锐可或必备淋施茎基部或者在甜玉米生长的大喇叭口期,喷施预防真菌、细菌的药剂,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清洁田园。
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高温沤肥,减少田间初侵染来源。
综上就是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要点,欢迎大家补充防治要点,防治这种病害,平时的预防工作要做好。
玉米制种田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及综防措施
VS
宣传普及
通过宣传册、培训课程等方式,向农民和 技术人员宣传普及茎基腐病的危害、监测 方法、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农民 和技术人员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玉米制种田茎基腐病的发生与土 壤中病原菌的含量、气候条件、
玉米品种等有关。
不同品种的玉米对茎基腐病的抗 性存在差异,其中一些抗病性较 强的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
发布预警信息
通过农业部门、媒体等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采取防 治措施。
预警等级与响应机制
根据预警系统的预测结果,设定不同的预警等级,并建立相应的响 应机制,包括采取何种防治措施、何时采取等。
信息共享与宣传普及
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收集、整理和发布 有关玉米制种田茎基腐病的研究成果、 防治经验等信息,方便农民和技术人员 获取。
感谢观看
对玉米制种田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产量降低
玉米制种田茎基腐病会导致玉米 植株死亡,从而降低玉米的产量 。
品质下降
玉米制种田茎基腐病会导致玉米 果实的品质下降,影响其口感和 营养价值。
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危害
生长发育迟缓
玉米制种田茎基腐病会影响玉米的生 长发育,导致其生长迟缓,甚至停止 生长。
植株抗逆性减弱
发病条件与环境因素
01
பைடு நூலகம்土壤条件
土壤质地、水分含量、酸碱度等因素都影响玉米制种田茎基腐病的发生
。例如,土壤板结、排水不良、湿度过大等条件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
传播。
02
气候条件
降雨、湿度、温度等气候因素对玉米制种田茎基腐病的发生也有重要影
响。连续阴雨天气、湿度大、温度适宜等条件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传
如何有效防治玉米茎基腐病
玉米茎基腐病别名玉米青枯病、玉米茎腐病,主要由几种镰刀菌、腐霉菌单独或复合侵染玉米种子或植株后引起。
本病一般在玉米植株生长至灌浆期后开始表现出症状,进入乳熟后期、蜡熟期时,会达到症状显露高峰期——具体表现为茎秆突然表现出青枯及萎蔫状,整株的叶片均呈现“被水烫过”的状态,逐渐干枯并褪色。
此外,病株的果穗下垂严重,苞叶也逐渐枯死,茎基部初始呈现出水浸状态,之后的颜色逐渐加深,直到转变成淡褐色停止,以手捏时会感到紧实程度较低,此时的玉米植株多发生倒伏,进而严重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原菌①腐霉菌腐霉菌是一种具有较强适应性的真菌,主要侵蚀包括玉米在内的多种植物的叶片、花朵、结果等部位。
这种真菌的适应性极强,故导致玉米茎基腐病可在相对较低环境温度下发生。
当环境温度介于30~35℃之间且降雨多、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0%时,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病率最高。
由于腐霉菌侵蚀植株、发病及传播速度均较快,故有可能出现“前一天农田还十分健康,一夜之间一片农田都被感染且植株均出现病害”的情况。
②镰刀菌镰刀菌在无性时期属于半知菌亚门,在有性时期属于子囊菌亚门。
目前,已知的镰刀菌种类共计44种,额外还有7个变种。
这种病菌属于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其广泛,在很多地区的土壤、动植物有机体(甚至是气温极低的北极以及气温极高的干旱炎热沙漠中的有机体)中均可以通过寄生或腐生的方式生存。
——图1 图2——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病症状玉米茎基腐病分为多种亚型,感染不同亚型基腐病的玉米植株表现出的症状并不完全相同。
具体而言:①茎叶青枯型玉米植株发病时,首先从下部叶片出现症状,之后逐渐向上方扩展。
叶片最开始呈现出水渍状,逐渐泛青且开始干枯,直到最后整株植株都会泛青且干枯。
其中,有一些病株从最开始出现症状到整株出现症状的耗时极短,大多数在乳熟末期、蜡熟期,几乎没有任何自下而上逐步被侵蚀变化的过程,多在下雨后天气突然放晴时出现。
②茎基腐烂型玉米植株的根系发育远未达到预期,根系数量少且均十分短小。
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摘要:玉米茎基腐病已成为目前我国玉米生产中危害严重的病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主要对玉米茎基腐病的化学防治药剂、化学防治进展、生物防治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未来防治策略重点关注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玉米茎基腐病;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引言茎基腐病是一种由多种镰孢菌复合侵染引起的土传病害,以假禾谷镰刀菌为优势致病菌。
该病虽然在苗期也有一定危害,但其主要危害时期在玉米成株期。
近年来,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秸秆全量还田,且缺少翻耕作业,导致该病发生虽然有一定起伏,但总体发生仍然较重。
玉米感染该病菌,首先在茎基部及根部表现症状,之后蔓延全株,并影响叶片光合能力。
1为害症状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病期为玉米灌浆期,症状高峰期时间较长,分为青黄枯、青枯、黄枯三种发病症状。
若品种较易感病,处于高温高湿田间时很容易出现茎基腐病,病叶从上到下呈现水烫状,在很短时间内出现枯死,叶子灰绿色;如果品种比较抗病,在遇到恶劣的生态环境时,玉米发病规律是叶片会逐渐出现变黄、枯死的现象,整个发病时间过长,整体出现黄枯状。
而真菌性玉米茎基腐病的病斑一般是以茎基部为核心进行发展,后期基部很多环节都出现变褐发软的现象,甚至会产生大规模收缩的问题,导致玉米易在发病环节处断裂,出现大量倒伏。
当工作人员将所有病株拔出后,能明显看到根须数量逐渐降低,初生根和次生根全部变成褐紫色,甚至出现明显腐烂的现象,导致病根表皮产生剥离现象。
通过将维管束间隙撑开,能明显看到间隙中出现各种红色霉状物和白色菌丝。
另外,细菌性玉米茎基腐病主要表现在玉米叶末和茎秆出现浸水腐败、组织软化等现象,个别环节出现明显的恶臭味。
真菌性玉米茎基腐病的病株通常会提前出现各种症状,如倒伏、枯死等,导致玉米果穗下垂,籽粒松瘪,穗行数下降。
后期感染疾病的玉米植株,通常不会出现倒折现象,但患病部位器官会枯死。
2防治措施2.1玉米茎基腐病的生物防治通过筛选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木霉菌,选取最有潜力的GDSF1009进行盆栽和田间试验,均表明对该病害防治效果良好,可以促进玉米生长,田间试验表明8~10g/孔接种木霉菌颗粒防治效果可达到65%以上,增产2%~11%;木霉菌颗粒剂75kg/hm2用量下,对田间自然发病的玉米茎基腐病防治效果27.23%~48.84%,增产率最高为11.7%。
玉米病虫害防治用药
玉米病虫害防治用药玉米常见病虫害有纹枯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大斑病、灰斑病、玉米螟等。
1、纹枯病:使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农利灵10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2、丝黑穗病:播种前,使用粉锈宁(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07%)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0.7%)进行拌种。
一、玉米纹枯病1、选择豫玉26号,济单7号等叶片大小适中,往上倾斜生长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2、种植时,采取宽窄行种植,增强田间的通风透光性。
3、病情严重的地块,和非禾本科作物(比如大豆、花生)进行轮作。
4、播种之前,使用浸种灵拌种堆闷24-48小时左右(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02%)。
5、病发初期的时候,使用0.5kg的1%井冈霉素兑水200kg稀释喷雾,或者是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农利灵1000-2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等药剂。
6、病发初期时,每亩地使用150-200ml的2%农抗120水剂兑水50-60kg稀释喷雾,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病情严重时,每隔7-8天喷洒一次。
二、玉米丝黑穗病1、对于病情严重的地块,尽量实行3年轮作,减少田间的病菌数量。
2、在苗期的时候,及时将染病的幼苗拔除。
抽穗后,趁着黑粉菌孢子尚未成熟散落之前,将病穗割除,带出田外。
3、播种之前,每10kg的玉米种子使用30g的2%立克秀拌种剂或20-25g的2%速保利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处理,或者是使用粉锈宁(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07%),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0.7%),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5-0.7%)进行拌种。
4、播种后,使用70%五氯硝基苯制成的药土(用药量不超过0.7%)覆盖在种子上,或者是使用50g的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kg细土混合均匀,然后每个定植穴撒施100g 药土,覆盖在种子上。
玉米粗缩病及玉米茎基腐病发生与防治措施
浅议玉米粗缩病及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一、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又称“坐坡”,是玉米病毒病的一种。
玉米粗缩病早于1954年在甘肃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东部各省均有所发生,发病后,植株矮化,叶色浓绿,节间缩短,基本上不能抽穗,因此发病率几乎等于损失率,许多地块绝产绝收,尤其春玉米和制种田发病最重,甚至导致玉米种子短缺,危害相当严重。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大面积发生以来,危害逐年加重,局部地区暴发成灾,甚至出现绝产,严重威胁我国玉米的生产安全。
因此,对玉米粗缩病进行正确识别,并及时控制十分必要。
1、玉米粗缩病田间发生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
玉米出苗后即可感病,5~6叶开始表现症状,但新生叶片即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
开始时在心叶中脉两侧的叶片上出现透明的断断续续的褪绿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展至全叶呈细线条状;叶背面主脉上出现长短不等的白色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根和茎部的维管束肿大,根系不发达,易拔出。
整株叶片浓绿,基部短粗,节间缩短,有的叶片僵直,宽而肥厚,重病株严重矮化,高度仅为正常植株的1/2,多不能抽穗,发病晚或病轻的仅在雌穗以上叶片浓绿,顶部节间缩短,基本不能抽雄穗,即使抽出也无花粉,抽穗的雌穗基本上不能结实。
2、发病规律(1)发生传播特点玉米粗缩病由植物呼肠病毒属的玉米粗缩病毒引起。
玉米粗缩病毒寄主范围广泛,除玉米外,还可侵染57种禾本科植物,玉米粗缩病毒主要由灰飞虱传播。
该病毒主要在小麦和杂草上越冬,也可在传毒昆虫体内越冬。
当玉米出苗后,小麦和杂草上的灰飞虱即带毒飞至玉米上取食传毒,引起玉米发病。
在玉米生长后期,病毒再由灰飞虱携带向高粱、谷子等晚秋禾本科作物及马唐等禾本科杂草传播,秋后再传向小麦或直接在杂草上越冬,构成发病循环。
粗缩病的发生发展与灰飞虱在田间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当田间小麦近于成熟时,第1代灰飞虱带毒传向玉米,因此播种期越早,发病越重,一般春玉米发病重于夏玉米。
玉米制种田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及综防措施
生长状况改善
经过防治处理后,玉米植 株生长健壮,叶片浓绿, 抗逆性增强。
产量提高
由于茎基腐病的控制,玉 米产量大幅度提高,增产 幅度达到20%以上。
防治实践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农业防治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化学防治效果明显,见效快;生物防治环 保无污染,有利于生态平衡。
缺点
农业防治需要长期坚持,效果缓慢;化学防治可能产生药害和抗药性;生物防 治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效果不稳定。
发病症状与识别
症状识别
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发黄, 茎基部出现褐色病斑,随着病情 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导致茎基 部腐烂。
识别要点
注意观察叶片和茎部的症状,特 别是茎基部是否有褐色病斑,以 及病斑是否扩大和腐烂。
发生规律与演变趋势
发生规律
茎基腐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种植 密度和品种抗性等因素密切相关,通 常在高温多雨季节容易发生。
提高防治效果的策略与建议
加强宣传培训
提高农民对茎基腐病的认识和防治技 能,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加强农民的 防治意识。
合理使用农药
遵循农药使用说明,避免盲目加大用 药量和增加用药次数,延缓病原菌抗 药性的产生。
推广轮作制度
实行合理的轮作制度,减少土壤中病 原菌的积累,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建立监测网络
建立健全茎基腐病的监测网络,及时 掌握病害发生动态,为防治决策提供 科学依据。
05
玉米制种田茎基腐病防治的挑 战与展望
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抗药性问题
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使 得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降低防治效果。
防治技术不普及
部分农民对茎基腐病的 防治技术了解不足,防 治不及时或方法不当。
气候变化影响
玉米茎基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玉米茎基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腐病,俗称玉米青枯病。
近几年,由于玉米自交系、杂交系品种在地区之间引种频繁,使本来抗病性较差的自交系和部分杂交系的原种在地区之间广为种植,从而导致该病在各玉米产区之间相互传播,造成植株早枯,籽粒瘪瘦不饱满,严重影响玉米的原种产量,给公司和农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一般套种玉米和夏播玉米的发病率达10%~25%,严重达48.6%,造成减产约25%。
目前对此病的防治措施仍采用抗病品种为主,但因品种的选育周期长,往往开始比较抗病,4~5年后又变为感病品种,从而给生产上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现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防措施简要介绍如下:一、发生规律1.症状特点:该病为全株表现的侵染性病害。
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发病,典型症状表现为:茎叶青枯型:发病时多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呈水渍状而青枯,而后全株青枯。
有的病株出现急性症状,即在乳熟末期或蜡熟期全株急骤青枯,没有明显的由下而上逐渐发展的过程,这种情况在雨后忽晴天气时多见。
茎基腐烂型:植株根系明显发育不良,根少而短,病株茎基部变软,剖茎检查,髓部空松,根茎基部及地面上1~3节间多出现黑色软腐,遇风易倒折,在潮湿时病部初期出现白色,后期为粉红色霉状物。
果穗腐烂型:有的果穗发病后下垂,穗柄变柔软,包叶青枯、不易剥离,病穗籽粒排列松散,易脱粒,粒色灰暗,无光泽。
2.发病原因: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在玉米植株上表现的症状就有所不同。
其中腐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镰刀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6℃,在土壤中腐霉菌生长要求湿度条件较镰刀菌高。
因此,不同生态区病原菌分离频率不同,同一生态区内病原菌分离频率在年度间、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
多雨地区往往以腐霉菌型茎基腐为主,而在干旱地区以镰刀菌型茎基腐为主。
该病属于典型的土传病害,病菌在病残体组织内外、土壤中存活越冬,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
玉米主要病虫害与防治措施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高产、优质、稳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玉米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玉米病害1.灰斑病灰斑病是玉米的普遍病害,也是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症状为叶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灰黄色小斑点,直径约2-5毫米,后期扩大成为椭圆形或线形,形成灰黑色斑块,叶片从中心向周围逐渐干枯。
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如“梅87-1”等;(2)加强通风,减少浓度,控制湿度;(3)及时病害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水剂、40%甲基硫菌灵乳油等药物进行喷洒。
2.玉米根腐病玉米根腐病的症状表现为根部软化腐烂,根系发黑,叶片变黄,生长停滞等。
这是由于根腐菌侵入玉米根系引起的。
(1)种植前应选择健康区域种植,避免连作;(2)控制土壤盐分、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3)加强药剂的施用,如三唑酮等。
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的严重害虫,以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损害玉米,特别是玉米生长早期。
幼虫会掘入叶鞘、叶片从内部损伤,造成玉米穗的减产甚至失收。
(1)用天敌或昆虫寄生现象控制玉米螟的数量;(2)如发现玉米螟痕迹,及时进行药剂控制,如50%氯丹水悬浮剂。
玉米象是分布范围广、为害较严重的玉米害虫之一。
幼虫会钻进玉米茎膜、叶鞘、穗内等地方,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
(1)无公害、低毒剂,如硫虫威、吡虫啉等;(2)修改农业制度,增加农田杂草的覆盖度,控制网格式密植的种植方式;(3)使用天敌、化学控制剂、生物杀虫剂等综合治理。
三、结语玉米病虫害是制约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增加玉米产量,应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
除了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防病抗虫品种以外,最重要的是科学用药,按照药物说明书的要求使用药剂,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治玉米长到中后期,有纹枯病、穗腐病、青枯病和钻心虫、蚜虫等病虫害危害,防治措施一定要跟上。
1、纹枯病纹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该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鞘、果穗和茎秆。
发病初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100―150毫升,兑水50―60公斤,对准发病部位均匀喷雾。
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200克,拌无菌细土20―25公斤撮施于玉米大喇叭口内,这种办法不仅防效高,成本低,持效期长,简便易行。
采用井冈霉素毒土1次性撮施于心叶,不仅能防治纹枯病,还可兼治玉米穗腐病。
2、穗腐病玉米穗腐病主要在果穗和籽粒上发病,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黄褐色霉层。
药剂防治措施抽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重点喷果穗及下部茎叶,隔7天再喷1次。
3、青枯病青枯病又叫茎腐病或茎基腐病,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高峰期,常发生在暴风雨过后。
药剂防治措施在发病严重地块,用25%叶枯灵或2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加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5%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叶面喷施。
4、玉米斑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
有的也将这两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
药剂防治措施用50%多菌灵或50%退菌特或70%托布津5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
5、玉米螟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多食性害虫。
对玉米的主要为害为幼虫蛀入玉米主茎或果穗内,使玉米主茎折断,造成玉米营养供应不足,授粉不良,致使玉米减产降质。
药剂防治措施。
甲霜·种菌唑4.23%微乳剂对玉米苗期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
和 生长 无不 良影响 ,而且 对 玉米 出苗和 生 长具有 一定促 进 作 用 , 出苗率和 田间 长势 、株 高 较 空 白对照提 高 了l %以上 .3 剂量 包衣种子 对 玉 米 茎基 腐 病均 具有 良好 的 防 治效 果 ,平 种
均 防 效 在 7 % 以 上 ,其 中 以54/0 k 种 子 包 衣 的 防 治 效 果 最 高 ,防 效 达 到 8 . % 。 5 .g1 0 g 29 8
磷 肥 用 量 3 0 gh 0 k /m ,腐 熟 有 机 肥 8 0 k /m , 0O 0 gh
肥 力 中 等 。播 种 采 用人 工 穴 播 种 植 ,播 种 量 为 3 . g m ,每穴2 3 ,播 种深 度5 m左 右 ,株 75 / k h ~粒 c 行 距 3c 3c 0 m ̄ 0 m。玉米 生 长 期 间灌 3 水 ,田间 次 栽 培管 理 同当地农业 生产 实 际一致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供 试 材料 .
供 试 作 物 为 玉 米 .品 种 为 沈 单
l 6号 ,属 晚熟 品 种 ,生 育期 为 17 :供试 药 剂 2d
为 甲 霜 ・ 菌 唑 42 % 微 乳 剂 种 .3 ( 国 科 聚 亚 公 美
内 ,按顺 时针 方 向甩 转 进 行 人 工包 衣 ,力 求 使 药液 均匀 附着在 种子 表面 。
j o0 1 6 . I。 g 1 0 @1 3C [ u OI
— —
48 — .
收玛钟 蓓理
1 4 统 计 分析 .
P s c eS inea dA mii rt n et i ce c n d ns ai id t 0
21 . () 0 13 4 2
试 验 数 据 统 计 严 格 按 照 农 药
不同种衣剂配方防治玉米茎腐病效果试验
陕西农业科学2020,66(07):28-31,57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不同种衣剂配方防治玉米茎腐病效果试验马海林1'2-刘峰2"3,崔贵梅2,郭建芳打王富荣1(1.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山西忻州034000;2.山西大丰种业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31&3.山西瑞德丰种业有限公司,山西翼城043500)摘要:试验采用3个种衣剂配方,对感茎腐病玉米品种瑞丰168的种子进行了包衣处理,田间种植并做接菌处理,全生育期调查记载了相关的农艺性状,并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显示:用精甲霜灵+咯菌+种衣剂处理后对玉米茎基腐病防治有一定效果,最高抗性可提高11.94%;种衣剂处理对玉米出苗期有一定影响,出苗推迟0.33~1d;对出苗率基本没有影响(-0.88%-0.52%);药剂处理种子后有一定增产作用,增产效果为1.60%-3.29%;无论是提高抗性还是增加产量,配方一都是最好,因此配方一为本试验条件下提高瑞丰168茎腐病抗性的最佳选择)关键词:玉米;瑞丰168;茎腐病;精甲霜灵+咯菌+;防治效果玉米茎腐病(又称青枯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遍布世界各玉米产区,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1]o据报道,茎腐病在美洲、非洲、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2"5*等玉米主产区均有发生。
在茎腐病发生严重的情况下,籽粒灌浆较差,植株倒伏,果穗腐烂、倒挂,给收获带来困难,产量损失严重。
目前玉米茎腐病仍呈扩展趋势,危害逐年加剧,已成为我国玉米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重要病害。
玉米茎腐病由多种病原菌引起,主要可分为:腐霉菌、镰刀菌、赤霉菌、炭疽菌和细菌等5种类型我国茎腐病的病源主要为镰抱菌(以禾谷镰抱Fusarium graminearum为主)和腐霉菌(以肿囊腐霉Pythium inflatum为主)两大类[7]。
其中吉林等地以腐霉菌、镰刀菌和赤霉菌侵染为主,山东省主要致病菌是腐霉菌和赤霉菌禾谷镰刀菌引起的茎腐病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华北与黄淮海等玉米主产区,目前国内推广面积较大的先玉335、郑单958及其改良品种多数表现丰产性突出,但抗茎腐病能力较差,后期有倒伏风险。
黑河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解析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黑河市位于黑龙江北部,耕地面积1900余万亩,种植的主要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麦和水稻,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现将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玉米1、病害(1)根腐病、茎基腐病、丝黑穗病防治①玉米防治根腐病、茎基腐病的防治。
可药剂拌种,选用含杀菌剂、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绿亨1号拌种剂拌种防治。
或选用甲基托布津进行药剂灌根,或用立菌康、多菌灵加一些生长调节剂,喷浇玉米植株茎基部。
②玉米丝黑穗病防治。
可用含有戊唑醇包衣,戊唑醇用药量要达到有效成分含量8g/100kg种子;种菌唑用药量要达到有效成分含量10g/100kg种子以上。
(2)玉米叶斑类病害。
玉米叶斑类病害主要包括大、小斑病、灰斑病、鞘腐病等,防治时应优先考虑种植抗(耐)病品种,并采取合理密植,科学施肥。
感病品种(前一年重发生地块)可在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出现病斑)或玉米心叶末期到抽雄期,结合玉米螟防治,田间喷洒枯草芽孢杆菌、苯醚甲环唑、肟菌·戊唑醇、烯唑醇等化学药剂。
2、虫害(1)玉米螟防治①性信息素诱杀成虫。
在玉米螟成虫发生期,在村屯周边或农田周边,选用2个月以上的诱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和杀虫灯诱杀成虫。
②释放天敌。
玉米螟高峰期释放赤眼蜂,消来虫卵。
松毛虫赤眼蜂。
可放蜂3次,后推10天为第一次放蜂日,间隔5天后第二次放蜂,间隔10天后第三次放蜂。
每亩三次总放蜂量为15000头,每亩每次放两个点,共5000头。
③田间药剂与生物防治玉米螟幼虫。
一般在玉米心叶末期(约5%植株抽雄时),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或飞机航化作业喷雾防治。
例如: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胺等,在药剂防治时,应优先选用生物药剂苏云金杆菌(Bt.)或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
(2)蛴螬防治①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降低蛴螬的发生数量。
水、旱轮作,精耕细作,及时镇压土壤,清理田间杂草。
在秋、冬季节时,深翻地可将越冬幼虫翻到地表,破坏生存繁殖环境,防效明显。
怎样防治玉米茎基腐病
怎样防治玉米茎基腐病1. 简介玉米茎基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
它会造成玉米的茎部组织腐烂,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方法。
2. 预防措施2.1 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选购玉米种子时,可以咨询农业技术人员或种植户,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抗病品种能够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2.2 优化种植环境良好的种植环境可以减少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生。
以下是几个优化种植环境的方法:•确保土壤排水良好,避免积水。
玉米茎基腐病喜欢潮湿环境,因此,保持土壤排水通畅对防治病害至关重要。
•控制田间湿度。
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以减少真菌的繁殖和扩散。
在湿度过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通风或者减少浇水量来控制湿度。
•避免连作。
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增加病害发生的概率。
因此,要注意合理轮作,避免连作。
2.3 合理施肥适当而合理的施肥可以增强玉米的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具体来说,可以注意以下几点:•避免过量施肥。
过量施肥会使植株过于茂盛,形成茎基腐病的好的生长条件。
•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
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添加缺失的营养元素,使玉米健康生长。
•平衡施肥。
不同阶段的玉米对营养需求不同,要根据生长阶段调整施肥量和配比,实现平衡施肥。
3. 病害治疗3.1 早期发现和切除病株一旦发现茎基腐病的病株,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治病害的进一步传播。
具体操作如下:•使用消毒液湿布刀具,将病株切离,避免传播病菌。
•将切下的病株放入塑料袋中,进行垃圾处理,避免二次感染。
3.2 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化学药剂是防治茎基腐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以下是具体操作:•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
在购买和使用化学药剂时,要遵循农药使用规定,并遵循科学指导。
•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药剂的浸种、喷雾或灌根处理。
•注意药剂使用的时间和浓度,避免药剂过量或使用时间不当而导致草地损坏。
3.3 使用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有效的防治方法。
【农业】紧急通知7月份玉米茎基腐病即将大爆发小心绝产怎么办
紧急通知!7月份玉米茎基腐病即将大爆发!小心绝产!怎么办?这几天,玉米上的细菌性茎基腐病开始爆发了,不少农资交流群,都发现了问题,经过诊断后发现是细菌性茎基腐病。
而现在正是7月份,高温多雨,这种天气非常容易导致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
对此,现在特地给农民朋友梳理一下玉米细菌性茎基腐病的3大关键点,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加强防治,以免病情出现更大范围的蔓延。
关键点一:发生症状玉米细菌性茎基腐病发生后,茎基部刚开始会呈现“水渍状”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慢慢地,病斑会呈现不规则状,颜色是黑褐色。
茎基部开裂、变为黑褐色,出现干腐症状。
叶片呈现“青枯状”萎蔫,并且玉米会因为茎秆开裂而导致大量发病植株倒折和倒伏。
发病处有“菌脓溢出”且有“腥臭味”。
如果玉米近几天遇到雨水,湿度比较大时,病斑会向上和向下迅速扩展,严重的话,玉米全株会枯死,田间发病率能够达到52%-75%,重病田死苗率能够达到23.6%。
关键点二:发病原因玉米细菌性茎基腐病一般从玉米的小喇叭口期开始(夏玉米5-6片叶时),也就是现在这个阶段。
一般,细菌性茎基腐病发生,主要和下面4方面有关,而今年很容易发生。
1.虫害玉米被害虫咬食的伤口,会促进病菌的侵染,加剧细菌性茎基腐病的发生。
今年玉米上的虫害非常多,很多都处于大爆发的状态,这些害虫会咬食玉米,所以,如果你地里面的害虫还有很多,一定要赶紧杀死它们,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玉米细菌性茎基腐病的发生。
2.除草剂药害除草剂药害也是引起玉米细菌性茎基腐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并且在目前发生的还不少。
当玉米发生除草剂药害时,叶片出现黄化、白化现象,或者心叶发生扭曲,如果没有及时解药害,玉米的心叶是比较嫩的,会慢慢被药害侵蚀,变得腐烂,心叶腐烂的玉米极其容易发生细菌性茎基腐病。
所以,一旦你的玉米上因为前期打药发生了药害,一定要立马进行药害解除。
3.天气状况目前正处在7月份,高温,不少地区还时不时下点雨。
这个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细菌性茎基腐病的发生。
什么是茎腐病
什么是茎腐病茎腐病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腐生性强,可以在土中生存2-3年,大水漫灌且遇到地温过高最易发病,那茎腐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针对茎腐病等死棵病,应以预防为主,预防时期一般为定植一周左右,即植株缓苗期进行青枯立克500倍液灌根,7—10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治疗用药时,可采用青枯立克300—500倍液对严重病株及病株周围2—3米内区域进行小区域漫灌,其余可采用500倍液进行穴灌预防;另外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清除病残和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可以减少田间菌源,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那么什么是茎腐病呢?茎腐病是危害树莓基生枝的一种严重病害。
一般发生在新梢上,先从新梢向阳面距地面较近处出现一条暗灰色的似烫伤状的病斑,长约1.5-5.5厘米,宽0.6-1.2厘米。
茎腐病,又称青枯病、茎基腐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严重土传病害。
发病率一般为15%~20%,严重时达50%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加拿大、印度、法国、前南斯拉夫等23个国家都有发生,其中美国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遍布24个洲。
早在20年代我国就有玉米茎腐病的发生,60年代后由于骨干自交系和杂交种对该病抗性不强,该病很快成为玉米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
现在,主要的推广品种大部分都感染此病,发病率在5%~70%,一般减产10%~2O%,严重者可高达50%玉米茎腐病病原菌分为真菌性的和细菌性的,其中细菌性的有3种,真菌性的有19种,包括串珠镰刀菌、腐霉菌、禾炭疽刺盘孢菌等;它们可以单独浸染或几种菌复合浸染。
茎腐病病原菌的优势种受地理条件及年度间气候条件影响而变得比较复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病原菌的种类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境内的主要致病菌种有肿囊腐霉菌、禾谷镰刀菌、瓜果腐霉菌、串珠镰刀菌等。
以上是介绍的什么是茎腐病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还有很多关于茎腐病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5.5 a
84 b 96 a 96 a 96.5 a 95 a 97 a 95 a 97 a
0
2.11 0 2.11
95 a
/
• 3.2.2不同药剂处理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 调查测定了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见表4。调查结果发现,除混剂E和混剂G的 平均百株鲜种低于对照外,其他各组处理均高于 对照;其中,6%的立克秀影响最明显,与其他多 数处理有显著差异;其次为1:667拌种的爱丽欧、 混剂H和20%的福克FS,均比对照增加25%左右; 其他各组处理对幼苗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试验还测定了各组药剂处理对玉米幼苗株高的影 响,结果显示,各组药剂处理对株高都有的促进 作用,其中,各组单剂和混剂D、H都与对照有显 著差异。
4.21
35.85 ab 6.33 7.27 b -12.67 5.971 b 0.97 6.903 b -2.09 6.694 b 25.74 8.597 ab 27.07 8.688 ab 9.164 a 6.837 b 34.03 / 37.30 a 37.73 a 32.80 b 37.08 a 35.48 ab 36.08 ab 35.18 ab 37.38 a
菌丝生长抑制率 对照菌落生长直径 处理菌落生长直径 100 % 对照菌落生长直径
• 将生性回归方程,计算抑制中浓度EC50。
2.3 不同种子处理剂对玉米茎基腐病 的田间防效试验
• 2.3.1试验地概况田间试验安排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选常
表4 不同种子处理剂对玉米苗势的影响
处理设 计编号 处理设计 平均百株鲜重 (g) 比对照增减(%) 平均百株株高(cm) 比对照增减(%)
A
28% 爱丽欧FS 1:1000 7.246 b 28% 爱丽欧FS 1:667
5.98 36.90 a 24.63 36.93 a
12.50
B
8.521 ab
2.2不同种子处理剂对玉米腐霉菌的 抑菌测定
• 2.2.1 PDA的制备将洗净去皮的200克马铃薯切成块
状,加水1000ml煮沸10~20分钟,四层纱布过滤后补水至 1000ml加热,依次加入18g琼脂,20g葡萄糖,搅拌溶解后, 再次补水至1000ml。冷却,分装,加塞,包扎。0.1Mpa高 压蒸汽灭菌30分钟。 •
玉米茎基腐病的药剂防治
主要内容
• • • •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结论与讨论
1 引言
• 玉米茎基腐病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系统侵染的 土传病害,主要病原菌为镰孢菌和腐霉菌。在我国各地区 危害严重 ,严重影响玉米品质与产量 。
• 玉米茎基腐病是一类由多种病原物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根 系或茎根部腐烂的病害。70年代中期以来,该病先后在河 南、河北、广西、吉林等20多个省区相继发生,大田发病 率一般在10%~15%,多个省份严重年份发生率为20%~ 30%,个别地区高达50%~60%,严重地块高达80%以上。目 前病害仍呈扩展趋势,危害逐年加剧[2-3]。它的的病原 物种类很多。普遍认为,茎基腐病的发生可由一种病原物 单独侵染引起,也可以由几种病原物复合侵染所致。我国 大部分地区以镰孢或腐霉为主要病原物,北方地区玉米茎 腐病主要致病菌腐霉菌(Pythium inflatum Math) 。
9.30
D
13.96
E
7.26
F
10.00
G
8.17
H
13.05
I
13.72
J K
15.03 /
• 3.2.3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茎基腐病的大田防治效 果 • 玉米乳熟期调查了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茎基腐病 的大田防治效果,结果见表5。从田间试验防病效 果来看, 每个药剂处理均有一定的防病效果,但各 处理间差异明显。各处理中以处理G、H、I 的防 治效果最好,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处理, 防治效果均 能达到50%以上,其中G的防病效果可以达到70% 以上。处理B、C、E、J的防治效果一般,防治 效果均在45%以上,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 A、D、F的防病效果较差,与G、H、I有显著差 异,但与B、C、E、G无显著差异。
12.59
C
20% Insure FS 1:4000
7.125 b 爱丽欧+Insure 1+0.25ml /kg 种子 爱丽欧+Insure 1.5+0.25 ml /kg 种子 爱丽欧+帅苗 1+2 ml /kg 种子 爱丽欧+Insure+帅苗 (1+0.25+2) ml /kg 种 子 爱丽欧+福克1+20 ml /kg 种子 20% 福克FS 1:50 ml /kg 种子 6% 立克秀 FS 1:1000 CK
• 腐霉以卵孢子在病株残体组织内外、土壤中存活越冬,成 为第二年的主要侵染源。种子带菌也是田间初侵染来源。 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借风雨、灌溉、机械和昆虫进行传播, 在温暖潮湿条件下进行在侵染。病菌自伤口或直接侵入根 茎、中胚轴和根,产生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使根腐烂。 此病的发生与品种抗病性、气象因素、栽培条件及耕作制 度有着密切关系。
2.2.2 带毒培养基的制备先将供试药液稀释
到一定浓度,按比例准确吸取一定量的药液加入 到融化的PDA中,制成一系列浓度(100ppm.、 50ppm、10ppm、5ppm、1ppm、0.1ppm、0.01ppm) 的带毒培养基平面。以没有加药的平板培养为对 照,每处理设臵2皿 。
• 2.2.3菌饼接种法
表2不同种子处理剂对玉米腐霉菌的抑菌效果
编号
药剂
毒力回归方程
EC50 (mg/kg) 4.68 20.93 139.73
1 2 3
爱丽欧 Insure 福克
Y=4.6358+0.5431x(r=0.9036) Y=4.6413+0.2716x(r=0.9537) Y=4.3078+0.3227x(r=0.9641)
• 玉米茎基腐病可以通过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利用增产菌生 物防治,也可以通过选育优良品种因地制宜,合理轮作、 合理施肥,晚播等方式来降低该病害的危害,但目前主要 还是依靠化学防治。
• 病菌侵染幼苗后,在植株体内潜育周期长,直接 为害玉米的产量器官, 只有通过种衣剂包衣处理 才可以杀灭和抑制种子周围土壤中的病菌,有效 地减少侵染,降低发病株率,起到预防和治疗的 作用,而一般的喷雾或浸种处理均不太理想[10]。 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药剂,本试 验选取5种种衣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 定和田间药效试验,为玉米种衣剂的合理使用提 供依据。
4
5
帅苗
立克秀
—
Y=5.1998+0.9340x(r=0.9744)
—
0.61
3.2不同药剂处理的大田试验
• 3.2.1不同种子处理剂对玉米出苗的影响 • 在大田条件下测定了不同药剂处理对玉米 出苗的影响,结果见表3。从出苗率试验结 果来看,由于种子品质优良,出苗率普遍 较高。多数药剂有提高玉米出苗率的作用, 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其中,1:1000拌种 的爱丽欧和1:4000拌种的 Insure对玉米出 苗有抑制作用。药剂处理对出苗时间没有 影响,处理组和对照组出苗日期相同。
待含毒培养基平面凝固后,每皿接菌饼一 个,每处理设两次重复,以无毒培养基平面为对照。并标记,密封。 在室温(25℃)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菌落直径。 每个菌落以十字交叉测两个直径,以 其均值代表菌落大小。代入公式求出抑制病菌生长率。
• 2.2.4结果检查及表示
菌落生长直径 = 两次直径平均值 — 菌饼直径
• 2.3.4.3对产量的影响收获期测定产量(每 小区5点取样,每点10株);剥除包叶后称 重,按亩株数4000株计算亩产量(乘系数 0.8折算水分),并比较与对照增减率。 • 2.3.4.4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数理 统计软件,方差分析用最小显著差数法。 【14】
3 结果与分析
• 3.1 5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 试验结果(表2)表明,立克秀对玉米腐霉 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 0.61mg/kg;其次是爱丽欧、Insure,EC50 分别是4.68、20.93 mg/kg;福克的抑菌效 果最差,EC50在40mg/kg以下;帅苗对腐 霉菌菌丝生长无抑制效果。
100 150 25 100+25 150+25 100+200 100+25+200
28 42 5 28+5 42+5 28+60 28+5+60
H I J
100+2000 2000 100
28+400 400 6
K
空白对照 CK
/
/
• 2.3.4病情调查及数据处理 • 2.3.4.1对出苗率、幼苗生长的影响 播种时在每小 区行间人工开沟,每行以20cm为间隔均匀撒播种 子,出苗后记录全部出苗数,并记载出苗日期。 • 2.3.4.2防病效果调查 玉米乳熟期,调查各组处理 的病株率,计算防病效果。 • 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 病株率(%)=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 防治效果(%)=(对照平均病株率-处理平均病株率)/ 对照平均病株率×100%
• 该病表现为全株的侵染性病害。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 病症高峰期,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发病,有多种典型 症状。茎叶青枯型:发病时多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 呈水渍状而青枯,而后全株青枯。有的病株出现急性症状, 即在乳熟末期或蜡熟期全株急骤青枯,没有明显的由下而 上逐渐发展的过程,这种情况多在雨后忽晴天气时发生。 茎基腐烂型:植株根系明显发育不良,根少而短,病株茎 基部变软,髓部空松,根茎基部及地面上1-3节间多出现 黑色软腐,遇风易倒折,在潮湿时病部初期出现白色,后 期为粉红色霉状物。果穗腐烂型:有的果穗发病后下垂, 穗柄变柔软,包叶青枯,不易剥离,病穗籽粒排列松散, 易脱粒,粒色灰暗,无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