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策略分析
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建设的策略分析
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建设的策略分析作者:楚琼湘刘鹤翔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08期摘要加强专业建设既是高职院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办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同时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的载体。
通过对高职专业建设的内涵分析,在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调研与论证、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与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内涵策略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建设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因此,研究和探讨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加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坚持内涵发展的中心工作1.1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源是专业建设的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就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特色与品牌专业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是提高办学层次、提升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学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载体。
学校通过提高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学校的办学特色的体现。
1.2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专业建设的水平与质量现阶段,我国正在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
在高职学校办学竞争激烈的今天,专业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命脉,也是在竞争中实现自我发展的增长点。
紧跟区域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依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适时调整专业面向,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各种要求,以专业品牌与特色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才能提高院校发展的竞争力。
1.3 高职院校的地位取决于专业在行业与产业中的地位专业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行动,是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的载体。
无论何时何地,高职学校办学地位要靠与行业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来支撑,专业与深度融入行业产业为高职院校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浅谈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与对策
浅谈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与对策摘要: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较为迅速,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较强的针对性,但在专业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管理体制、原则、人才培养目标及特色专业的设置等方面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专业,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技术人才,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对策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虽起步较晚,但近些年的发展势头良好,成绩也较为显著。
当前,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既处于高等教育的最底层次又在职业教育中处于最高端,专业设置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研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对职业教育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类型及原则(一)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区别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技术型专业,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型专业有较大的区别。
由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科类结构常常带有人为划分,因此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都会有所不同。
目前我国实施的本科教育专业目录是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这是迄今为止最新的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和学科划分,共设十一个学科门类,249种专业。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面向不同的职业分工来设置专业。
正是由于这一重大区别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具有明显的自身规律,它是教育部门依据劳动力市场对各职业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需要以及学校教育可能提供的培养类型来进行专业设置。
它不等同于学科类结构,不强调学科分类的学术性。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最初沿用的是普通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原则。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方法越来越凸显出它的不适应性。
21世纪,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重视双重需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一方面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摘要]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所有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区域性专业布局结构管理的重要内容。
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特点及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对高职院校和区域性行政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对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依据专业目录,坚持科学的专业设置路径和方法,打造复合性的专业集群特色;对于区域性行政管理,必须建立健全政府积极干预机制和专业调控预警机制,加强行政管理和调控。
[关键词]专业设置专业布局职业能力专业集群预警机制专业设置是指专业的设立与调整,设立是专业的新建与开设,调整是专业的变更或取消。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需要。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所有教学工作的逻辑起点,它是影响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办学特色的重要因素,也是区域性教育行政部门布局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本文根据广东、江苏、云南、河北等地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情况分析,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特点及问题,重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特点1.专业门类齐全、覆盖率高。
与国家的专业目录对比,各省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呈现专业门类齐全、覆盖率较高的特点。
以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为例,总体来看,无论是《目录》中的专业还是重点产业的专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覆盖率较高,专业门类较为齐全。
2010年,一级专业大类覆盖率为95%,二级专业类覆盖率为83%,三级专业总覆盖率达54%。
各省市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也呈现与经济发展和产业体系要求紧密联系、专业门类越来越齐全、覆盖率越来越高的特点。
2.形成了集群式发展结构。
高职教育专业类别众多,但规模差异大。
按国家专业目录归集,各省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均呈现集群式的发展结构,大都集中在财经、电子信息和文化教育大类专业。
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例(见图1),专业设置既分散又集中,有19个专业大类,专业大类多,但又以财经、文化教育、电子信息、制造、土建和艺术设计传媒为主导,形成集群式发展结构,这六大类的比重分别占28%、15%、13%、10%、8%、5%,合计占总体规模的81%。
广东高职教育形势SWOT分析形势与政策高职
广东高职教育形势SWOT分析形势与政策高职广东省高职教育已经进入大规模的扩张阶段。
然而,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相当多的高职学院存在诸如定位不清,对高职发展认识不足,盲目扩招,片面求大求强,反而使学校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就业不畅的现象。
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把握机遇、直面挑战,成为广东省各高职院校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本文尝试运用情报学分析方法,深入解剖高职学院自身的优劣,分析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学院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广东高职教育所处的内部环境分析(一)内部环境――优势1办学实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广东省高职院校在校生占到本专科在校生的50%以上。
专业逐步得到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基本覆盖全部产业部门,电子信息、数控机床等一批市场紧缺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得到加强。
2办学方针日益明确。
各高职院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其专业设置需要针对本校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设置具有特色的课程和专业。
广东省各高等职业院校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时,都开展了市场调研,准确把握了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对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
3办学体制逐步多元化。
目前,全省多元化办学体制初步确立。
民办教育发展较快,已经成为广东省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相继涌现了私立华联学院、白云职业技术学院、民办培正商学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办得好、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民办教育机构。
各院校还积极创新办学模式,校企联合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广泛推行,以骨干学校为龙头的集团化办学在探索中发展。
(二)内部环境――劣势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合理。
其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及其所表现的计划内容,仍是追求提高大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特别是专业理论素质,而不是真正的“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知识为本位”。
影响形成有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各种外在因素仍然存在。
中职学校布局调整与专业结构优化探索与实践
中职学校布局调整与专业结构优化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学校布局调整与专业结构优化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变革,中职学校已经成为培养技能人才、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基地。
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因素,中职学校的布局结构存在着不合理性,专业设置滞后,导致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受到了较大影响。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普遍面临着布局不合理、专业结构单一、就业率不高等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就业率,需要对中职学校的布局进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这不仅是对中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需要的顺应,更是对适应时代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人才的必然要求。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职学校布局调整与专业结构优化的问题,为中职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中职学校布局调整与专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促进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2 研究目的中职学校布局调整与专业结构优化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研究目的旨在探讨中职学校布局调整与专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中职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通过对中职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分析和专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探讨,旨在提出适合中职学校实际情况的策略和方法,促进中职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
通过案例分析,试图总结中职学校布局调整与专业结构优化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中职学校未来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职学校布局调整与专业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为中职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1.3 意义中职学校布局调整与专业结构优化的意义在于促进中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布局调整和专业结构优化,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优化专业结构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调整布局和优化专业结构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中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高职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高职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之一,是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创特色、树品牌、谋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根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结合我校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资源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专业建设发展现状(一)专业建设基本情况1. 专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学校专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专业数量由2015年的28个发展到2020年的43 个,涵盖九个专业大类,其中,工科类专业25个,占58.14 乐经管、文科类专业14 个,占32.56%,艺术类专业4个,占9.30%。
学校现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I 个,省级二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广东省民办教育特色专业1个,己形成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线,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等特色专业为龙头,构建与产业紧密对接的高水平专业群,学校现已逐渐形成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和办学特色。
学校重点专业群建设发展迅速,由2017年的2个(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开发专业群、智能制造控制技术专业群)发展到2020年的6个校级重点专业群,它们分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制造)专业群、工程造价专业群、电子商务(跨境电商)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群、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群。
2020年12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首批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
2 .办学条件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学校加大投资力度,五年内共投入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经费二千多万元,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至2020年底,学校固定资产达7589.69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4729.84万元),建筑面积254980平方米,教学用计算机3580 台,图书77.68 万册,各专业实训室166个,多媒体教室381间。
学校规模化办学规划
学校规模化办学规划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校规模化办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规模化办学是指以大型学校为主体,在一个园区内集中办学,并形成一体化办学格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学校规模化办学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1. 效率提升学校规模化办学规划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传统的小型学校往往资源有限,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规模化办学使得资源能够合理分配。
大型学校能够拥有更多的师资力量和现代化教学设施,学生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2. 提高教育质量规模化办学能够提高教育质量。
大型学校拥有更强的师资力量,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规模化办学也有利于专业化的教师培养,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专注于学科研究和教研活动,提升教育水平。
同时,学生在大型学校中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竞争,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
3. 拓宽学生视野规模化办学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大型学校往往会有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学生,学生们可以在学校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了解不同地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此外,大型学校通常有更多的文体活动和社团组织,学生可以参与更多的社交活动,培养各种能力和兴趣爱好。
4. 公平性问题然而,学校规模化办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教育公平性的挑战。
大型学校的招生范围可能跨越多个地区,导致一些学生因为考试成绩或者其他因素被排除在外。
此外,大型学校往往集中在城市或者发达地区,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机会有限。
5. 推动均衡发展为了解决教育公平性问题,我们需要在规模化办学规划中注重均衡发展。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此外,可以通过引入流动学校等方式,提供更多的机会让那些无法到城市上学的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
6. 面对教师压力规模化办学也带来了教师工作压力的增加。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规划与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规划与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校规划与建设对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规划与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在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重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
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学校进行合理规划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校规划与建设的基本原则1.坚持服务导向:高等职业教育学校规划与建设应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坚持特色发展: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结合区域产业特点,打造特色专业,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3.坚持产教融合: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坚持优化结构:合理调整专业结构,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5.坚持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三、学校规划与建设的关键环节1.明确发展目标: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任务。
2.优化专业设置:结合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结构,发展特色专业,提高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校园环境,提升学校硬件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6.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7.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际知名职业教育的交流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
四、结论高等职业教育学校规划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
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专业建设及评估办法的意见
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专业建设及评估办法的意见专业建设是学院教学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院深化教学改革、体现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根据学院现有专业的实际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与规模,现就专业建设及评估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明确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系(院、部)要充分认识该项工作对学院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学院的发展战略和思路,抓紧建设能充分体现学院办学特色和声誉的专业,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奠定基础。
二、确定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目标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各系(院、部)要切实重视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尤其是重点专业,要根据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发展规划,制订既切实可行,又有特色的专业建设规划。
三、专业建设的内容与要求根据学院办学体制、特色、规模等特点,学院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如下:(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既能充分体现出学院的办学特色,又能适应本行业的实际情况与发展趋势,同时也要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专业发展方向与规模。
专业发展方向与规模的定位既要能体现本行业与本专业技术发展方向,又要与学院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思路相符。
(三)专业的特色建设。
各专业要在保证基本规格、体现学院人才培养总体特色的基础上,形成各自具有社会竞争力的鲜明的专业特色。
(四)专业主干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专业建设的质量,各系(院、部)要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尤其是专业主干课程。
要有计划、有措施、讲成效。
(五)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工作的主体,各系(院、部)要抓好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要有计划地组织好教师的业务进修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特别要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六)实验室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室与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实际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其建设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高等学校设置规定(本科、高职)
参考资料一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为做好高等学校设置工作,保证普通本科学校设置的质量,现就普通本科学校(独立设置的学院和大学)的设置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设置标准(一)办学规模普通本科学校主要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
称为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
称为大学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
艺术、体育及其他特殊科类或有特殊需要的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办学规模可以不受此限。
(二)学科与专业1.在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中,称为学院的应拥有1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称为大学的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
2.称为学院的其主要学科门类中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专业;称为大学的其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普通本科专业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每个主要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均不低于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5%,且至少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的普通本科专业总数至少在20个以上。
(三)师资队伍1.普通本科学校应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力量,专任教师总数一般应使生师比不高于18∶1;兼任教师人数应当不超过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4。
2.称为学院的在建校初期专任教师总数不少于280人。
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应不低于30%,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一般应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30%,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应不少于10人。
各门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各门专业必修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1人;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人。
3.称为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一般应达到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一般应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一般应不低于100人。
高职学院专业建设规划
高职学院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重要标志,是学校打造品牌的重要手段,对带动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科研、实训基地建设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构建有竞争优势、特色鲜明、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体系,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综合实力,特制定本规划。
为了适应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一步增强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构建有竞争优势、特色鲜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专业体系势在必行。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2)》、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印发〈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粤教高函[20I4]8号)《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2)》、《佛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基于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特制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2011-2015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开展专业建设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十二五”专业建设目标,为“十三五”专业建设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主要成绩1.专业顶层设计明确,结构布局逐步优化“十二五”期间,学校先后两次对专业建设规划进行论证修订,提出按照传统优势专业和现代产业专业并重、重点建设与梯度培育并举、拓展与支撑专业互补的原则,形成以纺织服装专业为特色、现代产业相关专业为重点、其他专业为拓展的以工为主,文、经、管、艺术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
秉持“专业融入产业、教学融入企业”的办学理念,在原有专业基础上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努力构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带动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专业结构体系。
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策略分析
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策略分析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受到办学条件的局限,应适当控制办学规模,改造、优化原专业,建设新的专业方向,整体规划学生就业目标。
[标签]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就业许多高职院校从课程设置开始改革,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期望学生就业的质量能进一步提高。
这里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应当适当控制办学规模,从优化专业设置入手,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和水平。
一、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之间的关系(一)办学条件制约了办学规模根据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高职院校生均占地面积应达到54m2,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4m2,生均宿舍面积6.5m2。
从该文件的要求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生均占地面积很难达到要求,学校办学规模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
加上高职院校多年来一直扩招,而建设新校区的可能性不大,难以满足学生不断增加的要求。
相对来说,由于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和生均宿舍面积只需要足够的资金就可以达到要求。
但由于校园面积无法扩展,一旦扩招,生均占地面积要符合基本办学条件的要求困难较大。
因此,高职院校要扩大招生规模要以符合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为标准,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办出特色和个性。
即使办学条件符合规定的标准,扩大办学规模也要三思而后行。
(二)办学规模影响了专业设置在校学生数与开设的专业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通过查阅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开设的情况和在校学生数可以发现,开设的专业数在27个以下的学校,一般学生数在7000人左右,超过27个专业的学校,在校学生数一般在1万人左右。
这当然不是绝对规律,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职院校的规模与开设的专业数还是存在一定的联系。
开设的专业数有一定的限制,如原来的办学基础(师资结构、占地面积等)会影响专业的开设,不可能无限制地开设;同理,在校学生数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扩招。
也就是说,开设的专业数应适当进行控制,在校生人数也应保持一定的比例,超过最佳规模可能会影响到规模效应和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发展计划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学历水平,鼓励教师在职进修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 引进优秀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建立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推进产学研合作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展科研项目,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 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监测评估与调整完善
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 完善发展计划
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 发展计划进行评估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确保发展计划符合市场需求
定期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 优化发展计划
总结经验与推广应用
总结高职院校 发展计划的实
施经验
推广成功经验, 避免重复错误
分析成功案例 和失败案例, 找出问题所在
高职院校发展计划书
汇报人:
目 录
01. 高职院校现状分析 02. 高职院校发展目标 03. 高职院校发展策略 04. 高职院校发展保障措施 05. 高职院校发展预期成果 06. 高职院校发展计划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现状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职院校概况
高职院校数量: 全国共有高职院 校约1500所
高职院校类型: 包括公办、民办、 中外合作办学等 多种类型
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
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设备陈 旧,不能满足现代教学需求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来 源复杂,学习态度和习惯差
异较大
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数量不 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 与市场需求脱节,实用性不
强
校企合作不足:与企业合作 不够深入,实践教学环节薄
弱
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挑战
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职业教育专业群优化配置与整体办学水平提升
职业教育专业群优化配置与整体办学水平提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技能,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职业教育专业群的优化配置和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对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化配置:破解职业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难题1. 加强职业教育专业群规划与布局职业教育专业群是指根据行业需求和就业市场情况,将相关职业专业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定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
通过对职业教育专业群的规划与布局,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有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2. 增加职业教育专业群的数量和种类在规划和布局的基础上,要适时增加职业教育专业群的数量和种类。
根据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类人才,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还应注重发展新兴产业的职业教育专业群,以顺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
3. 加强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优化配置的重要举措。
各职业教育机构可通过合作共建、资源互换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可引入优质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
二、整体办学水平提升:持续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1. 推进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具备实用技能和职业素养。
因此,应注重职业教育专业群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紧密结合职业需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2.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的关键。
要加强师资培养和引进,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师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3. 加强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开展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
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等机会,提高实用技能的培养效果。
教学型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发展构想
教学型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发展构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也在不断创新、发展。
作为教学型高校,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当积极开展专业设置的研究和构想。
一、市场导向的专业设置高校专业设置需要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拥有市场吸引力。
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等专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对于国家科技改革发展的需求,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化学等基础学科也需要重视。
此外,人文学科的发展也十分重要,比如历史、文化与传媒、哲学等。
二、行业协同的专业设置在应用型学科的专业设置中,需要与行业产业协同发展,关注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等专业需要与金融、会计、管理等行业建立紧密联系,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另外,新兴的学科领域如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也需要与行业合作,以满足人才培养和研究发展的需要。
三、创新驱动的专业设置专业设置也需要满足产教融合的要求,鼓励跨学科交叉,推动学科创新。
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等专业可以开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跨学科专业。
同时,创新驱动的专业设置也涉及到开发新型学科,如食品与营养学、生态保护学等。
四、国际化的专业设置高校的专业设置也需要开展国际化合作,加强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系。
了解国际人才需求和专业发展趋势,推动专业与国际行业标准的接轨,开展师生交流,提高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
例如,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海外人才和课程等。
总之,高校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学科交叉、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需求进行研究和构想。
教学型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势,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体系,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中职专业设置规划实施方案
中职专业设置规划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中职专业设置规划实施方案,对于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确定。
1. 优化专业设置,满足社会需求。
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合理确定中职专业设置,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
2.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通过规划实施方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
3. 推动中职教育发展,促进学校建设。
通过规划实施方案,促进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提高中职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实施步骤。
1. 调研分析。
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进行调研,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为优化专业设置提供依据。
2. 制定专业设置方案。
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中职专业设置方案,确保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3. 完善教学资源。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设施,更新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资源的整体水平。
4. 推进实施。
根据制定的专业设置方案,逐步推进实施,确保专业设置的顺利实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
四、保障措施。
1. 政策支持。
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 资金投入。
增加对中职教育的资金投入,保障中职教育的发展和建设。
3. 教师培训。
加强对中职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4. 社会合作。
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
五、总结。
中职专业设置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提高中职教育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按照制定的规划实施方案,不断完善中职教育体系,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而努力奋斗。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概念和原则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概念和原则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理念和原则当前,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已成为xx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职院校是一种更贴近市场的办学类型。
无论是资金来源、招生来源和就业方式等。
他们需要更多地依靠市场竞争。
如果说普通xx是通过学科建设整合资源,那么高职院校则是通过专业设置和布局聚集教育资源。
因此,在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诸多要素中,专业资源是关键资源。
一个好的专业不仅是吸引学生的金字招牌,更是汇聚教学资源、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发酵罐。
专业的设置和布局需要以科学的理念进行宏观战略的指导,以长远为目标,以大局为导向,以内涵为导向,以支撑学院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坚持在灵活性上追求相对稳定性的理念。
1.强调专业设置灵活性的主要目标是使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不断跟踪分析社会人才市场需求,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实际需求,这是由高职院校办学性质决定的。
从专业客户来看,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明显加快,xx的专业需求不断涌现,一些传统职业将逐渐衰落或消失。
面对这样的社会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应该相当灵活,需要有规律、有计划的调整,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2.强调稳定主要是基于教育行业的性质和资源配置的效益。
教育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职业。
就专业教师而言,无论是知识和技能,还是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有一个逐渐完善和提高的过程。
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需要掌握一门特殊的技能,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见效。
就教学过程而言,教师和学生是一个互动的自然系统。
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老师们会总结出适合自己专业的教学方法,这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做到的。
教育的过程仍然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和传承,不同的专业会形成独特的行为倾向和价值偏好,这是校园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文化的形成是一种精神的及时发展和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受到办学条件的局限,应适当控制办学规模,改造、优化原专业,建设新的专业方向,整体规划学生就业目标。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受到办学条件的局限,应适当控制办学规模,改造、优化原专业,建设新的专业方向,整体规划学生就业目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就业
一、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之间的关系
(一)办学条件制约了办学规模
根据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高职院校生均占地面积应达到54m2,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4m2,生均宿舍面积6.5m2。
从该文件的要求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生均占地面积很难达到要求,学校办学规模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
加上高职院校多年来一直扩招,而建设新校区的可能性不大,难以满足学生不断增加的要求。
相对来说,由于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和生均宿舍面积只需要足够的资金就可以达到要求。
但由于校园面积无法扩展,一旦扩招,生均占地面积要符合基本办学条件的要求困难较大。
因此,高职院校要扩大招生规模要以符合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为标准,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办出特色和个性。
即使办学条件符合规定的标准,扩大办学规模也要三思而后行。
(二)办学规模影响了专业设置
在校学生数与开设的专业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通过查阅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开设的情况和在校学生数可以发现,开设的专业数在27个以下的学校,一般学生数在7000人左右,超过27个专业的学校,在校学生数一般在1万人左右。
这当然不是绝对规律,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职院校的规模与开设的专业数还是存在一定的联系。
开设的专业数有一定的限制,如原来的办学基础(师资结构、占地面积等)会影响专业的开设,不可能无限制地开设;同理,在校学生数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扩招。
也就是说,开设的专业数应适当进行控制,在校生人数也应保持一定的比例,超过最佳规模可能会影响到规模效应和培养质量。
二、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的策略
(一)适当控制办学规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 办学规模应适应当前高考人数下降的趋势。
统计显示,从2002年到2007年以来,参加全国高考的学生数一直在不断增加。
而2009年参加高考人数比2008年减少了30万,2010年比2009年减少了63万。
专家预测,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参加高考的人数还将继续下降。
而高校录取的人数一直在增加,尤其高职院校大都一直在扩招。
应当考虑高考人数下降对高职院校的冲击,适当控制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
2 办学规模影响生源质量。
近年来,高考录取率已经从2008年的57%、2009年的62%上升到2010年的69%。
可以预测,2011年录取率还将进一步提高,录取率的提高必将带来生源质量的下滑。
3 高职院校应保持适度规模,不要盲目扩招。
当前,我国人口出生率正在逐年下降,基础教育学生人数正在锐减。
高职院校的扩招必将带来生源、就业的压力,如果盲目扩大招生,生源危机到来之时,必然会带来教师的“过剩”、校园的闲置、资源的浪费等。
目前,高职院校应采取保持一定规模、不扩招的对策,以减缓生源剧减时带来的冲击。
4 招生计划应充分考虑资源的使用效率。
每个专业招生数量应考虑学院现有的资源,如多媒体课室的数量以及每个多媒体课室的容量。
一般来说,多媒体课室大部分可容纳学生100
人左右,太多或太少都会造成多媒体课室利用效益下降,造成多媒体课室紧张或闲置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