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教案:《墙上的斑点》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墙上的斑点》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感受亲情的力量;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3.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1.文章的整体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表达水平。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读课文标题,引导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

2.师生一起讨论“墙上的斑点”可能有什么寓意。

二、阅读课文(30分钟)1.学生课前阅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阅读课文,并结合情感描写、细节描写等要点进行解读。

2.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回答问题:“文章写的是什么亲情关系?”3.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同时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三、课堂讨论(3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为什么作者会把故事发生在一晚上?”2.各小组发言,共同探讨。

四、写作练习(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家中的亲情场景。

2.各小组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提示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回答问题:“亲情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是什么?”2.学生作文片段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亲情的力量,感受到亲情对人的重要性。

通过亲情的描写,让学生发现了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也进行了合作学习,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讨论环节没有过多展开,因此,以后需要将这个环节进行深化,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另外,要关注学生的写作练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教案-墙上的斑点

语文教案-墙上的斑点

语文教案-墙上的斑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墙上斑点的形成原因;2.学习如何用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细节;3.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墙上的斑点和生活中的细节描写三、教学过程1.情境启发–让学生观察班级或校园里的墙壁,找出墙上的斑点,感受不同形态、不同颜色的斑点。

要求学生注意墙上斑点的分布情况,尝试解释这些斑点是如何形成的。

2.语言分析–指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动词和修辞手法描绘墙上的斑点。

–通过学生分享的斑点描写,让学生分析什么样的语言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3.组合训练–将不同的语言描写组合起来,创作一篇有关墙上斑点的短文。

–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行组合不同的描写,编写一篇文言文或白话文。

4.教师点评和导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给予教师必要的点评和导引。

–引导学生从表达的角度导入问题,提高他们的表达水平和观察力。

5.课堂检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一些检测机会,要求他们即时反馈。

例如,可以让学生口头描述墙上的斑点,或者让他们通过写作来自我检测。

四、教学方法信息交流、合作探究、情境启发、讨论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五、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细节,培养观察力;2.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修辞能力;3.鼓励学生创新思考,有创意和互动性地展示他们的作品;4.培养学生的自我检测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修正和进步。

六、教学手段1.课件:运用图片、PPT等手段展示墙上斑点和其它生活细节;2.朗读:让学生对于不同的形容词、动词、修辞手法进行口头朗读;3.合作讨论: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互相分享作品,并互相帮助提高;4.课堂检测:可以通过口述、写作等方式课堂检测。

七、教学反思“墙上的斑点”作为一个看似简单的教学主题,实际上却涉及到大量的语言表达、情景描绘等教学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通过创新的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冲动,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和想象力,并在互动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观察力。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

《墙上的斑点》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

3. 探讨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2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的解读。

2. 课文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的深入理解。

3.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象征手法等。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创新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和表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3.2 教学手段1. 投影仪:展示课文和相关文学作品,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文学作品和相关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墙上的斑点》的文本和相关文学作品。

2. 准备投影仪和网络资源。

4.2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墙上的斑点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斑点的思考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墙上的斑点》,理解课文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

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创新实践: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和表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创意实践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理解与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回答问题和分析课文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评估学生在创意写作和表演中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墙上的斑点》教案一、课文悟读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之作,坦率地讲,在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读得非常艰难,而且硬着头皮读了三遍以后,最终却只能以痴人说梦、不知所云来概括,而且也正是从它开始,我害怕阅读意识流作品,包括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乔伊斯的《尤里西斯》和美国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等这些大学生必读的意识流经典名著。

但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教学生涯后,当我再一次细读这部作品时,我却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或者说获得了某种感受与启迪,又或者说与这部作品产生了共鸣。

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场面,没有冲突,没有时间、地点、场面等的介绍,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我”,而且你都看不出这个“我”的性别,“我”(或者她)几乎与外部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

根据我们传统的分析法来判断,这个“我”其实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线索的作用,是这个“我”将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组合成块;此外,在小说的结尾还出现了“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同样也不可能以传统的小说人物形象来框定他。

小说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跃性很大的联想,是从生命的深潭里泛起的涟漪。

总之,作为小说,它全然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要素,我们对它的性质大约也只能作这样的界定:反小说的小说,用流行的术语表示就是意识流小说。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篇文章的作者和作品背景知识。

2.了解瓜达尔卡纳尔的文学题材、风格。

3.对文学思想、创作手法有所认识。

4.培养学生用生活中的素材写作的意识与能力。

5.通过学习《墙上的斑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和阅读技巧,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背景知识介绍墨西哥瓜达尔卡纳尔(Guadalajara)是一个著名的大都市,在那里,各种流派的文学层出不穷。

代表当地文学的人物有何塞·略伊斯·帕拉乔,华金·阿炳,美国作家凯瑟琳·安·波特曼(Katherine Ann Porter)等。

而本篇文章作者安东尼奥·布恩菲尔德(Antonio Buendía) 也算得上是当地文坛上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

作家的名字不会让人感到陌生,因为《墙上的斑点》获得了1991年的“瓜达尔卡纳尔文学奖”。

2.作家介绍安东尼奥·布恩菲尔德(Antonio Buendía),1958年出生于墨西哥瓜达尔卡纳尔市。

他毕业于瓜达尔卡纳尔大学,获硕士学位。

他拥有丰厚的文学底蕴,经常在《国际批评》、《普拉多文学》等杂志上刊登小说和散文。

1989年,他因长篇小说《生命之火》获得了墨西哥全国小说奖。

1991年,他以《墙上的斑点》获得了瓜达尔卡纳尔文学奖。

现在,布恩菲尔德担任瓜达尔卡纳尔大学拉美文学系的主任,他一直在为墨西哥和拉美的文学事业做出贡献。

3.文学题材和风格《墙上的斑点》是一篇小说,灵感来源于作者小时候看到的一幅画。

小说虽然内容不多,但文字却是紧凑而激烈的,读起来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

小说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对日常小事的描写来反映现实中的人情世故,表现出了墨西哥社会的温馨和险恶。

又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既展示了人的美好品质,又揭露了人的丑恶本性。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及其运用。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斑点?为什么会在墙上?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字典、词典查阅生字词,并跟读、书写。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它们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4. 细节描写练习:(1)学生选取生活中一个人物,进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2)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指导、修改。

5. 总结拓展:(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4. 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生活中的人物,进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

3. 搜集关于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进行摘抄和赏析。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墙上的斑点》的课件或黑板报。

2. 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自学和游戏环节。

3. 准备细节描写的相关素材,如图片、故事等。

4. 准备课后作业的素材,如名言警句等。

墙上的斑点教案(精选3篇)

墙上的斑点教案(精选3篇)

墙上的斑点教案(精选3篇)墙上的斑点篇1一、教学目标1、领会叙述的角度对于小说内容和主旨呈现的的作用;2、认识叙述的繁复在意识流小说中的特殊运用;3、把握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及其思想内涵。

二、学情分析本文是高三年级的一篇外国文学赏析课文,而且是意识流小说,学生的情况是:一方面学生对西方社会的人文背景缺乏感性认识,对西方现代主义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方式更是陌生;另一方面,进入高三后,学生要应付大量的专项基础训练,课时紧张,性情浮躁,难以对这些篇幅较长而且艰涩难懂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讲授本课有较大难度。

三、重点难点重点:1、感知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2、分析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手法。

难点:引导学生从传统的阅读经验中走出,抛弃单纯的思想意义式的追求和“情节结构”式的层次分析,了解意识流小说特有的叙事特征和艺术美。

四、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导入新课1941年,一位有着高贵典雅气质的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慢慢地沉入乌斯河的深处,沉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源。

她活着,为世人创作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她的一篇代表性作品——《墙上的斑点》(板书),去感受一下这篇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差异性,探究这篇小说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活动2【活动】教学过程一、初读小说,了解意识流小说叙述主体及其视角(一)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我”(二)“我”是什么样的人?【讨论交流】从小说的叙述来看,“我”应该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很敏感,喜欢幻想、冥思,想像力非常丰富(三)这篇特殊的小说怎样体现传统小说的元素?(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件)【讨论明确】回忆、瞬间房间我联想、发现是蜗牛二、再读小说,体验意识流小说的内容、主旨及结构(一)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阅读讨论】1、这篇小说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情节,没有故事;2、整篇小说就像一个百无聊赖的女人坐在椅子上傻傻地瞎想,思绪飘到东飘到西,她的思绪是没有规律的,她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3、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规律,她是对墙上的斑点进行猜测由猜测引发的思绪就是小说的内容。

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设计

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设计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设计「篇一」苏鹏程教学目的:1. 了解作者及意识流小说;2. 理解“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3. 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之处;4. 训练辐射式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感知诊断性学习;第二课时研究性比较、拓展)教学方法:研究解读法。

教学设备:多媒体系统,用于播放课件●-1,●-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板书课题由《变形记》的表现手法不同于传统小说导出课题。

屏显课题、作者。

(●-1-2)屏显资料(●-1-3),教师深情的诵读: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沈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屏显弗吉尼亚伍尔夫照片(●-1-4)二了解作家的真实观及艺术主张1.请一生读注①2.补充作家生平资料及其“内在真实”观(屏显●-1-5)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

生于伦敦一个颇有声望的学者家庭。

伍尔夫自幼在父亲的书房里受教育。

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

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书籍的滋养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极丰富细腻的情感和高贵敏感的气质。

也许是精神世界太丰富敏感的缘故,伍尔夫漠视甚至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

她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

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墙上的斑点》精品教案设计2

《墙上的斑点》精品教案设计2

墙上的斑点教案设计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传统水墨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学会运用线条、墨色、层次等元素表现形象的特点,并掌握基本水墨画技法。

3.通过实践创作,感知艺术的美、学会欣赏艺术品,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传统水墨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2.学习运用线条、墨色、层次等元素表现形象的特点,并掌握基本水墨画技法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提高学生对水墨画艺术的欣赏能力教学过程第一步:自由创作1.让学生先提出自己想要绘制的主题,可以是物品、风景、人物、抽象等。

2.针对学生自己选择的主题,先让他们大致构思出画面的大小和画面的主体内容,不必太过具体,只需一个大致的框架。

3.学生用铅笔将构思的画面粗略地勾勒出来,可以重复尝试,直到寻找到符合自己所想象的画面。

第二步:专题讲解1.教师介绍传统水墨画的历史、特点和表现形式,以及著名的水墨画家代表作品,为学生更好的把握技法提供了一个概念基础。

2.针对“线、墨、色、意”四要素,分别讲解,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如何使用线条、墨色、层次的变化,表现出所想象的画面。

第三步:实践操作1.教师介绍基本水墨画技法,如描绘云、雨、雪、山、树等,让学生逐渐领悟“笔留碑、墨写意”的文化元素,掌握控制笔画、墨色的基本技法。

2.学生开始按照自己构思的画面,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水墨画技法进行实践操作。

第四步:艺术鉴赏1.学生结合自己创作的画作向大家展示,分享他们选择的主题、画面构思与创作过程。

2.学生分析、观察,结合老师的讲解,欣赏其他同学的画作,发表评论、互相交流。

教学效果1.学生了解和理解传统水墨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能够灵活使用线条、墨色、层次等元素表现形象的特点,并掌握基本水墨画技法。

2.学生通过实践创作,感知艺术的美,学会欣赏艺术品,提高审美素养。

3.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对水墨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得到加强。

总结本教案针对传统水墨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基本技法,设计了自由创作、专题讲解、实践操作和艺术鉴赏四个环节,使得学生从多个角度来了解、学会、欣赏水墨画艺术。

高三语文《墙上的斑点》教案

高三语文《墙上的斑点》教案

高三语文《墙上的斑点》教案教案:高三语文《墙上的斑点》【教学目标】1. 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和人物形象描写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1. 阅读理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分析本文,把握文中的细节和主旨。

2. 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人物形象描写:帮助学生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复印《墙上的斑点》的课文和习题。

2. 准备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副有斑点的墙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思考。

步骤二: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通过全班阅读或小组合作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整体故事情节。

2. 指导学生识别文中重要人物,并展示人物形象的关键词。

3. 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探讨人物性格与墙上斑点的关系。

步骤三:写作技巧分析(15分钟)1. 分析作者在文中使用的写作技巧,如比喻、夸张、对比等,鼓励学生发现文中的隐喻。

2. 辅导学生如何运用写作技巧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分析本文的主题和主旨,思考文中斑点的象征意义。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小组讨论。

步骤五:写作练习(20分钟)1. 以本文为基础,提供一个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就主题或故事情节展开写作。

2.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互相修改提高写作质量。

步骤六:作品分享(10分钟)1.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分享他们的写作心得。

2. 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点评,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教学延伸】1. 继续阅读和学习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扩展学生的阅读广度。

2. 进行写作对比分析,比较《墙上的斑点》与其他作品中的人物描写。

3. 鼓励学生写一篇自己的作品,探索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

(2)能够分析并描述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能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和尊重。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心态。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4. 写作练习:以“墙上的斑点”为题材,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墙上的斑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导学生思考墙上的斑点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墙上的斑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3. 分析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 主题与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墙上的斑点”为题材,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的评估: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写作评估:通过评改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墙上的斑点》文本。

2. 与“墙上的斑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墙上的斑点》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墙上的斑点》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教学内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课文中涉及到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3. 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课文中涉及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

教学难点:1. 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教学准备: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文本。

2. 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墙上的斑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板书课题《墙上的斑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Step 2: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墙上的斑点》,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Step 3: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中涉及到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

2. 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Step 4: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生活的心得和感悟。

Step 5:总结拓展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

三、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反馈评价内容: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情况。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墙上的斑点》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生活中的美好”的作文。

六、教学过程Step 6:课堂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分析《墙上的斑点》是人教版高三英语必修一的一篇阅读文章,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Angus Wilson在经过一次漫长的旅行后,回到自己的住所,发现在自己的公寓房间墙上出现了一些污渍,但是这些污渍却能让他一步步思考人类与社会的问题,令人深感哲思。

本课时我们将结合文章的核心内容,以及高考的要求,帮助学生们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丰富思想内涵,训练英语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1.知识目标:(1)掌握新单词和短语:stutter, specify, grandeur, expose, prominent, opt, etc.(2)掌握文章关键词:stain, social institutions, culture, human relationship, etc.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查字典和上下文推断词义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辨各种语气和声调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唤起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

(2)培养学生批判精神以及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内容是墙上的斑点这篇阅读文章,文章讲述了作者因为一次长途旅行回到公寓房间,发现房间墙上出现了斑点,通过抠吧,作者发现斑点下方的颜色比上部颜色更鲜艳。

作者的想法逐渐从污渍扩展到对人类和社会的深度思考,提出了很多有深度的问题,引起读者对人类、文化、社会和社会变革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堂课试图创造一个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

旨在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一些生活中比较困难的局面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互动以及小组讨论中去。

通过听、说、看、做等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预习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强调重点和难点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能够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点滴,珍惜时光,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墙上的斑点》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墙上的斑点》的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墙上的斑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分析(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2)教师举例分析课文中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表达。

5. 实践演练(1)学生仿写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7. 布置作业(2)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斑点,尝试进行创意描绘。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方面。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学生作业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如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细节描写的表现等。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墙上的斑点》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学习本文的文本结构,把握文中语言的各种线索。

2.通过阅读,能够深刻的理解文中所表现出的道德观和树立人生的正确目标,能够分析生命力的表现形式和含义。

3.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感恩的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奋斗、不断进取的信念,强化其逆境中的顽强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本文的文本结构。

2.本文所展现出的生命力和道德观。

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Step1.warming-up1.教师播放一段视频:“沙漠骆驼的行走图(视频)”,引导学生入情境,打开思想。

2.合理安排学生的阅读顺序,通过提问,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话。

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信息,学生应当按照叙述的顺序,借助必要文字,并连贯地表达一个叙述性的话题。

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可贵和理解文中蕴含的道德,教师给出"生命有多重"的缩写。

并让学生心系有关缩写代表的主题,对应着不同的文本,为其设想概括性的关键词或者主题句。

3.阅读课文,探究文本信息,学生或许可以体会到,有时刻意保留某些词汇、翻译意等,有助于解读较为抽象、疑难的文本片段。

Step2. Passage Reading读完课文,课堂上要求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

Step3. Recitation教师针对文中的关键词或者重要句子进行诵读,或者让学生就文章中的某句话进行主题演讲。

课后还要要求学生记忆文中的某个经典句式,并进一步认识到阅读的阶段性,在深度理解文本上才能有所突破。

Step4. Homework布置阅读作业,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思考当自己出现人生困境时,如何才能变得坚强,不放弃,走出困境呢?第二课时Step1. Evaluation启动前面一次阅读作业的回答,重新讨论,提高阅读的深度。

Step2. In-depth Interpretation课堂上进行文本分析,从第三人称、人称、时态等方面讲解作者的文笔,从情感、主题等方面讲解文章中渗透的道德观。

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墙上的斑点(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墙上的斑点[英]弗吉尼亚•伍尔芙【教材分析】《墙上的斑点》是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它描写了主人公从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的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

作者通过描述人物头脑中的这种意识流动的状况,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真正的生活状态。

这篇小说的鉴赏重点,一是“墙上的斑点”这一形象在结构上的作用,二是比较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不同。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运用。

2、了解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家。

3、学习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4、分析心理描写在意识流小说中的作用。

二、能力和方法目标通过对本篇小说中人物心理意识的把握,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许多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的联想,表现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从而否定束缚生命的种种陈规陋习,追求生活的自由流畅的主题。

通过对本篇小说中人物心理的揣摩,体会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结合单元话题的知识,仔细体会本篇小说叙述角度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三、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在意识流动中所蕴含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

【教学重点】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教学内容与过程】一、教学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解了西方表现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也是在20世纪初期,还兴起了一种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流派——意识流小说,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小说的艺术特色。

请看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

二、作者介绍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

(出示图片)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芙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

《桥上的老人》、《墙上的斑点》整体教学(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桥上的老人》、《墙上的斑点》整体教学(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桥上的老人》、《墙上的斑点》整体教学(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桥上的老人》、《墙上的斑点》整体教学(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1《桥上的老人》、《墙上的斑点》整体教学(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掌握描述过去的英文语言知识,掌握较高阅读技能。

b. 加强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

c. 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中有关生命和死亡的普遍信念或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普遍生命观,通过辩论和讨论学生可以发挥自己善于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桥上的老人》教学内容a. 散文基本知识b. 推断猜测与推理导读c. 阅读技巧:理解题目;理解一般陈述、修辞以及文化色彩;描绘主旨。

2. 《墙上的斑点》教学内容a. 推理猜测导读b. 辨析讲故事与完整文本的区别c. 阅读技巧:图像,概括重要消息和理解难句。

三、教学方法1. 教师授课与学生阅读2. 个人、小组和整班讨论3. 听说练习四、教学流程1. 课堂启示通过结合生动的故事,介绍人类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和感受,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生命和死亡的看法。

2. 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安排1-2次阅读时间,让学生决定自己的阅读方式(单独、大声、共读)来增强相互分享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用口头、书面和图像方式概括中心思想、互相分享内容。

3. 整合探究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究主题和大话题相关的话题。

评估学生非正式的课堂讨论、单独和小组演示和阅读笔记。

五、教学评估1. 历史领域阅读理解抽样测试。

2. 学生答对八分之六以上的定量练习和量化反馈。

3. 学生的作业质量(阅读、写作、口头表达)。

六、课内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继续阅读文本,并写下个人发现及其对生命观的影响。

在下一节课上,让学生彼此分享个人经历,形成小组辩论话题本节课教授了《墙上的斑点》一文的阅读和理解,通过推理猜测导读、辨析讲故事与完整文本的区别、阅读技巧等手段,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分析其中的修辞和文化色彩。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

墙上的斑点教案教案标题:墙上的斑点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观察并理解墙上的斑点的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3. 提高学生的描述和解释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观察墙上的斑点,并提出自己的猜测和解释。

2.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讨论和实验验证斑点形成的原因。

3. 学生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和解释斑点形成的原理。

教学准备:1. 墙上有斑点的图片或实际墙面。

2. 放大镜、显微镜或其他观察工具。

3. 实验材料:水、颜料、刷子、纸巾等。

4. 学生实验记录表和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墙上有斑点的图片或实际墙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墙上的斑点?你们觉得这些斑点是怎么形成的?”探究:1. 学生观察墙上的斑点,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更仔细的观察。

2. 学生合作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测和解释斑点形成的原因。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将水和颜料混合后用刷子在纸上刷出斑点,观察结果。

4.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墙上的斑点是由水滴或其他液体在墙面上滴落或喷洒后形成的。

2. 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和解释斑点形成的原理。

拓展:1.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其他实验,探究不同液体滴落或喷洒在墙面上形成的斑点的差异。

2. 学生可以观察其他物体表面的斑点,探究不同物体上斑点形成的原因。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评估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检查学生对斑点形成原理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墙面斑点对墙体的影响和防治方法。

2. 学生可以将观察和实验的结果与现实生活中的其他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更广泛的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上的斑点》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墙上的斑点》教案一、课文悟读1941年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英国罗德梅尔附近萨塞克斯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人了水的深处,沉人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

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

她就是被誉为现代小说高贵的女祭司,意识流文学的创始人,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之作,坦率地讲,在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读得非常艰难,而且硬着头皮读了三遍以后,最终却只能以痴人说梦、不知所云来概括,而且也正是从它开始,我害怕阅读意识流作品,包括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乔伊斯的《尤里西斯》和美国福克纳的《喧嚣与愤怒》等这些大学生必读的意识流经典名著。

但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教学生涯后,当我再一次细读这部作品时,我却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或者说获得了某种感受与启迪,又或者说与这部作品产生了共鸣。

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场面,没有冲突,没有时间、地点、场面等的介绍,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我”,而且你都看不出这个“我”的性别,“我”(或者她)几乎与外部世界切断了一切联系。

根据我们传统的分析法来判断,这个“我”其实也算不得人物,最多起到线索的作用,是这个“我”将看似毫不关联的意象组合成块;此外,在小说的结尾还出现了“一个人”,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同样也不可能以传统的小说人物形象来框定他。

小说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绵绵不绝的思绪,是跳跃性很大的联想,是从生命的深潭里泛起的涟漪。

总之,作为小说,它全然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要素,我们对它的性质大约也只能作这样的界定:反小说的小说,用流行的术语表示就是意识流小说。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墙上的斑点》只有思绪的飞扬、思维的流动,却也能称之为小说,因为它要捕捉的正是人们的潜意识,要向读者客观地呈现那一刻自己意识流动的过程。

正如弗吉尼亚伍尔夫在《现代小说》中所写的:“小说的适当素材是不存在的;一切事物、一切感情、一切思想都是小说的适当素材;头脑和心灵的一切特点都值得吸取;一切知觉印象都有用处。

”因此,《墙上的斑点》不是关于那个“斑点”的小说,“斑点”不过是触发她丰富联想与想像的一个媒介而已,小说的主题也正浓缩在她恣肆汪洋的想像和探求中。

反复细读这篇小说,我们不难发现,在“漫不经心”的意识流动中,或隐或现地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

例如她揭示了生命的真谛与生活的真实--生命具有无限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它是不确定的甚至神秘的,不可能为它找到明确的结论,正如我们面对面地坐在车厢里,相互观看,只能看到些朦胧的幻影,或者犹如与车厢外的人一样擦肩而过,难以彼此了解。

在作品中,弗吉尼亚伍尔夫还表达了一种“平静的、幸福的联想”--一棵树倒下了,它的生命并没有结束,“这棵树还有一百万条坚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

换言之,弗吉尼亚伍尔夫有这样一个信念:个体生命与普遍生命是相融合的,往昔的生命体验依然存在于现时的记忆中,从而使个体生命通过转移和延续获得扩展与永恒。

更为激烈的是,在这篇小说中充满了对男性话语霸权的挑战,她愤慨地指出:“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她期待着把这一切陈腐的枷锁都送进垃圾箱,她渴望拥有一个“安宁而广阔,旷野里盛开着鲜红的和湛蓝的花朵”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没有惠特克年鉴,没有尊卑序列表,人们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思想。

总之,《墙上的斑点》蕴涵着弗吉尼亚伍尔夫许多意义重大的体验和领悟,它触及到生命在个体死亡之后永恒延续的问题、自然与机械性现实的对立问题、文学创新精神与陈旧规范相冲突的问题,以及女性反抗男性中心体制和男性观念的问题等等。

正因如此,《墙上的斑点》才产生一种巨大的震撼力与穿透力,给了我们无穷的回味,使我们的灵魂在阅读中得到洗涤。

当然,《墙上的斑点》给我们的感觉远不止这些,例如她的那种自由洒脱的语言,她对排比、类比与比喻等修辞手法的熟练运用,她笔下那种隽永深刻的象征与暗示以及她对人类精神复杂性的阐释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以说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口清澈而深邃的精神之井,《墙上的斑点》则是这口井中泛起的一朵小水花,在你觉得你已看到它、把握它的时候,它已融人井水之中,除非你能喝干井水,你才可以说,你真正理解了它。

说不清的弗吉尼亚伍尔夫,说不尽的《墙上的斑点》。

二、亮点探究1.体会作者笔下意识流动中产生的每一个幻象(用诗的术语称之为“意象”也未尝不可),请分析它们究竟是作者信马由缰、不着边际、东鳞西爪的产物,还是有着特定的思维指向和清醒的选择,是作者表达思想的载体。

探究学习:要解答这个问题,可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这里我们不妨分析一下作者意识流动中出现的色彩。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大量运用了色彩词,而且基本上是冷暖两色交替出现。

请看开头一段:作者先连用了四个“红”:“黄色的火光”(通常人的视觉中“火光”也是一种“红”)“火红的炭块”“鲜红的旗帜”“红色骑士”;接着便出现两个“黑”:“黑色岩壁”“呈暗黑色”。

“红”与“黑”分属冷暖色调中的两个极致,它们先后出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预示着作品中涌动着两种对立的情感:亢奋与压抑,渴望与沉沦,开放与封闭,自由与禁锢,即作者说的“兴奋或痛苦的思想”。

可以说,开头出现的这两种颜色,实际上奠定了本文的情感基调,接下去出现的幻象,可以说都是这两种情感的形象展示。

由此可见,意识流小说中的幻象并非胡思乱想,更不是致幻剂下的怪异形象,它在貌似荒唐的连缀中,表现出作者明确的意识指向,它是作者“注意”与“选择”的结果,正如“意识流”这个概念的发明者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意识始终是对于它的对象的一部分,比另一部分更感兴趣,并且在思想进行的全部时间,都在欢迎这个,拒绝那个,换言之,都在选择。

”2.有的人认为意识流的作品笔法散漫随意,它是不讲究结构的,从中你找不到任何结构的脉络,你这样认为吗?请以《墙上的斑点》为例,试作探讨分析。

探究学习:人们对意识流小说的误读,很多情况源于对意识流小说结构的这种误解,这也是意识流小说家的美学思想不能持久地为大众所接受的重要因素。

其实,意识流小说并非不要结构,只是它们对传统的文本进行了解构,重组了自己的小说结构,或者说是在一种新的美学形态和形式中重建了人的经验。

即摆脱那种依赖情节及其后续发展的传统的束缚,反对对“事物的精心编造”,转而寻求“表现转瞬即逝的感觉,或头脑中意识与无意识的精神活动,然后将其与外部同一样式和节奏的一种更加普遍的意识联系在一起。

瞬间的反应、暂时的情绪、短暂的刺激、随意的暗示和游离的想法,实际上‘集中’在与某些相互连贯和构成事物的文体关系上”(安德鲁桑德斯著,谷启楠等译《牛津英国简明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细读《墙上的斑点》,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种“事物中的相互连贯”。

这里有必要将作者意识的流动作一番剖析。

在《墙上的斑点》一文中,作者主要采用了两种流动方式,一种是跳跃式流动,一种是连环式流动。

跳跃式流动又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平行跳跃流动,即事物与事物之间处于一种平行的关系。

例如鸟笼子、铁裙箍、钢滑冰鞋、安女王时代的煤斗子、弹子戏球台、手摇风琴、珠宝等,这些事物可以随意编排,不存在排序上的先后。

另一类是层进式的跳跃流动,即事物之间存在着浓淡深浅高低大小早晚等关系,例如斑点--钉子--肖像画--老房子--旧房客--火车上所见等等,这些事物无论是它的形式还是意义,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是不能任意排列的。

连环式流动,类似于我们修辞学上的“顶针”,即由前一个物象引出后一个物象。

例如古冢--坟墓或营地--白骨--收藏家(收藏白骨)--牧师(与收藏家通信)--老伴(借考证带老伴旅行)--樱桃酱、书房(此时老伴正想做樱桃酱或收拾书房)--营地或坟墓(牧师的希望)等,可以说这些物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一件事引发出另一件事,它们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连环关系。

由于作者采用了这样两种意识流动的方式,所以,小说在松散的表面下,隐藏着严谨的深层结构。

除此以外,小说采用变式反复的手法进行过渡,也使结构变得自然合理。

如“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我还是弄不清那个斑点到底是什么;我又想,它不像是钉子留下的痕迹”“可是墙上的斑点不是一个小孔。

它很可能是什么暗黑色的圆形物体”“在某种光线下面看墙上那个斑点,它竟像是凸出在墙上的。

它也不完全是圆形的”“假如我在此时此刻站起身来,弄明白墙上的斑点果真是--我们怎么说不好呢?--一只巨大的旧钉子的钉头”“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是只钉子?一片玫瑰花瓣?还是木块上的裂纹?”“真的,现在我越加仔细地看着它,就越发觉得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

”“哦,墙上的斑点!那是一只蜗牛”。

这些过渡句既显示出作者语言的丰富性,更使意识的流动显得环环相扣,前呼后应。

3.请找出文本中具有哲理成分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探究学习:弗吉尼亚伍尔夫经常借助一种闪烁其词的风格,努力描绘那些在意识中不断跳跃流动的物象,使文本具有一种诡谲神秘,散漫不羁的特征。

但由于时时处处流露出来的对生活的顿悟,却使这些平常而又奇特,琐屑而又稍纵即逝的无数个意象显出了一种强劲的穿透力。

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笔下,那些惊人的哲理,常有以下作用:①用来引导过渡,如在对斑点展开联想之前,她写道:“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又把它扔在那里。

”这句话既说明了人的思维与意识的特点,也为自己后面的联想奠定了基础。

②用来概括总结,例如当她的思路从斑点联想到木块上的裂纹,联想到木板,再联想到树及树的倒下后,写道:“即使到了这种地步,生命也并没有结束。

这棵树还有一百万条坚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

”这个句子,是对前面一次连续的意识流动的提炼,从中揭示了生命的本质与意义。

③用来突现并提升主题,《墙上的斑点》所要表现的是生命的神秘与不可控制,从而否定束缚生命的种种陈规陋习,追求生活的自由流畅,为此,在作品中,多次出现相关的哲理式句子,如“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为了证明我们对自己的私有物品是多么无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人们在儿童时期就认为这些事物是正统,是标准的、真正的事物,人人都必须遵循,否则就得冒打人十八层地狱的危险”“这里是多么宁静啊--假如没有惠特克年鉴--假如没有尊卑序列表”。

这些句子,使文本的意义变得明确起来,使读者对作者头脑中的无数个印象也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