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周期律以及元素符号等知识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三单元课题3的课后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注意理解题目要求,规范书写,提高解题效率。
4.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
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究不同元素的化合价规律。
5.进行一次元素周期表的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内容包括元素符号、元素周期律、实验现象等。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详细讲解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如原子半径、电负性、金属性等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周期律的应用。
4.引导学生学会查找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周期或族的特点,归纳总结规律。
-设计互动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深化对周期律的理解。
-创设真实情境,如生活中的元素应用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周期律解释现象,增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2.针对元素符号的记忆难点,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采用趣味性记忆法,如编写元素符号顺口溜、制作元素符号卡片等,提高记忆效果。
-定期进行元素符号默写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记忆成果。

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教案)

人教版(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教案)

课题3元素【基础主干落实】一、元素1.概念: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3.在地壳中的含量:按质量分数,含量在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4.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

二、元素符号1.书写:“一大二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2.意义(1)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如“N”表示氮元素。

(2)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如“C”表示1个碳原子。

3.物质的组成与构成(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

(2)微观上,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三、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

(2)单元格信息【漫画辨析】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与该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妙法指引】(1)元素的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该元素就位于第几周期。

(2)每个周期开头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是非金属元素,结尾是稀有气体元素。

【重点案例探析】考点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典题1】(2023·绥化中考)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7和15的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O2-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

(3)铝、硅、磷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是因为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典题2】(2023·湘潭中考改编)2023全球6G技术大会3月22日在南京召开。

硅(Si)是制作芯片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请结合图2回答下列问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

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

元素
、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③概念匹配:即宏观对宏观,微观对微观,“无数”对“无数”,“有数”对
、了解元素的概念及涵义,学会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
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同点?都含有氧原子。

20
8
⑵核内中子数相同,⑵和⑶核外电子数相同,⑵、⑶和⑷和相对原子质量都相
③在用于描述物质的组成或构成时,一定要注意概念的匹配。

即宏观对宏观,微观对微观,“无数”对“无数”,“有数”对“有数”
③概念匹配:即宏观对宏观,微观对微观,“无数”对“无数”,“有数”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A.氧(O)B.硅(Si)C.氩(Ar)D.钙(Ca)
3.解答题: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以下问题。(1)请简述元素周Fra bibliotek表的结构特点。
(2)请举例说明元素周期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析钠(Na)与钾(K)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并解释它们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与不同。
4.探究题: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让学生感受化学的有序性和统一性,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批判精神,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能力。
5.结合化学史的学习,了解科学家们为探索元素奥秘所付出的努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品质。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元素”为核心,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合作等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3.通过问题驱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元素在科技、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和作用,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了解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元素周期律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5.学会使用化学手册和互联网等工具,查询元素的相关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感性认识,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一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典型例题讲解
1. 题目:请写出以下元素的原子序数:氢、氧、碳、氮、铁、铜。
答案:氢的原子序数为1,氧的原子序数为8,碳的原子序数为6,氮的原子序数为7,铁的原子序数为26,铜的原子序数为29。
2. 题目:请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以下元素是金属还是非金属:钾、硫、铝、钙、氯、汞。
答案:钾、钙是金属,硫、铝是非金属,氯是金属,汞是非金属。
答案:金属性是指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一些共同性质,如导电、导热、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等;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一些共同性质,如与氢反应生成氢化物、与金属反应生成盐等;氧化性是指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得到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能力。
5. 题目:请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以下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锂、氯、硅、钠、氟。
2. 作业评价:
- 批改:教师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元素相关知识的应用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努力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元素在人类社会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5. 创新与迁移能力:鼓励学生在掌握元素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详细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元素案例分析(20分钟)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3.3《元素》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3.3《元素》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3.3《元素》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目标化学观念:了解元素的概念,能够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统一起来科学思维: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

科学探究:能从元素的角度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设计思路《元素》章节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部分,它不仅衔接了前面的原子结构知识,也为后续学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清晰的概念界定、丰富的实例展示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引入,使学生全面了解元素的概念、分类、性质及周期性变化规律。

本章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元素的性质,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材还强调了元素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学生在进入《元素》章节学习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概念,对化学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而,元素作为化学学科中的基础概念,其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且元素周期表的内容较为复杂,对学生来说仍是一个挑战。

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或学习方法不当,难以将元素的概念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此外,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含义;能从元素的角度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踏上一场奇妙的旅程,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基石——元素。

元素,这个听起来既神秘又基础的词汇,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构成了万物的基础。

想象一下,从浩瀚的宇宙星辰到微小的生命细胞,从坚硬的金属到柔软的织物,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那么,什么是元素呢?它们有哪些特性?又是如何被发现和分类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元素的神秘面纱吧!一、引入新课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的知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4.学习元素的性质、分布和用途,了解元素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形式,提高对元素与生活联系的认识。
5.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元素的性质与化学反应规律,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运用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展示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突破教学难点。
3.设计具有梯度性的练习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巩固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4.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思考、总结,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已学的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引出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展示元素周期表实物,让学生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任务:探讨某一周期或族内元素性质的规律性。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互相交流观点,共同完成任务。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元素周期表。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题,涵盖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和应用等方面。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教案)

课题3 元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逐步积累化学用浯,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二、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四、课时安排2课时除这种碳原子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搞清楚了元素的概念。

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

2.特点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既然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

请看下列练习。

展示下列练习。

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①水是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2个元素。

①错误。

改正: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错误。

改正:二氧化硫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地球上的物质有千千万万种,是不是元素也有千千万万种呢?应该不是。

物质的种类很多,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放映教材图4-4的放大图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教材分析《课题3 元素(第1课时)》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是学生在学习了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单元——元素的重要章节。

本节内容紧密联系实际,以生活中的元素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元素周期表,理解元素的分类、分布和作用,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化学键、化学反应等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 掌握元素的定义及特征,理解元素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

- 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能识别常见元素的符号及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通过实例了解元素的分类及其性质的变化规律。

2. 教学难点- 元素周期律的理解,特别是周期性变化规律的认识。

- 元素符号的记忆与识别,特别是相似元素符号的区分。

- 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变化,如何通过元素理解物质的转化过程。

- 例如,钠(Na)与钾(K)的性质对比,过渡元素的特殊性,稀有气体元素的电子排布等,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图示来加深理解。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化学实验室、元素周期表挂图、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

-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电子白板。

- 信息化资源:PPT课件、化学实验视频、元素周期表互动软件。

- 教学手段:讲授、小组讨论、实验演示、学生实验操作、互动问答、课后在线复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5分钟)目标:引起学生对元素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元素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元素图片,如氧气、铁、碳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元素的存在和重要性。

简短介绍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它们在构成物质中的基础作用,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 教案(表格式)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1)原子是不是一个实心体?(2)原子内还有哪些微粒?2、导入:(展示)某品牌矿泉水标签上标明本品含:硒:0.013,锶0.0596…(单位mg/L)。

这里的硒、锶等是指元素、原子、还是…?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二、自主预习梳理新知1、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

对于每一格,均包括、、、等内容。

此外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的颜色对和做了区分。

(2)每一横行: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个横行,有个周期。

(3)每一纵行:周期表的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有个族。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目标导学一:元素教师利用多媒体,介绍几种原子我们把质子数都是6的一类原子叫做碳元素,而质子数都是8的一类原子叫做氧元素等等。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思考]怎样区分氢元素和氧元素?[归纳]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

也就是说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

(2)特点: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讲解]由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

(3)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过渡]物质的种类很多,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元素种类仅一百多种。

它们在地壳、生物细胞(包括人体中)、海水、空气中的含量分别是多少呢?[分析]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顺序为:氧、硅、铝、铁。

1.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A. 4H2 B 4H C. 2H2 D.H42.“博士伦”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02(双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02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H20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H202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H202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3.“H-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一种新元素B.跟氢原子相同的原子C.是氢元素的另一种原子D.与氢元素不同类的原子4.连线:⑴纯净物 A.由同种元素组成⑵混合物 B.由不同种物质组成⑶化合物 C.分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原子⑷单质 D.由一种物质组成⑸氧化物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5.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A.铁、锌、钠B.钙、铝、铜C.铝、银、镁D.碳、钙、氯。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优秀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优秀教案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元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在地壳中和人体细胞中的含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挥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碘盐、高钙奶、加铁酱油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名词,你知道这里的“碘”“钙”“铁”指的是什么吗?二、推进新课1.元素的概念[过渡]碳原子{质子数6,中子数6质子数6,中子数7氧原子{质子数8,中子数8质子数8,中子数9质子数8,中子数10上述每组原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归纳总结]同种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如上述的碳原子都属于碳元素,氧原子都属于氧元素。

[提出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59页内容,并思考“元素”的定义中“一类原子”是什么意思?前面我们学习过原子,那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呢?[归纳总结]“一类原子”指的是质子数相同的一些原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讨论交流]下述化学反应中:硫+氧气二氧化硫(S) (O 2) (SO 2)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H 2O 2) (H 2O) (O 2)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归纳总结]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原子和元素都不发生变化。

[拓展延伸]原子可构成物质(微观),元素可组成物质(宏观),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如下:2.元素的分类及分布[提出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内容,并思考自然界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那么元素在自然界是如何分布的呢?元素又是如何分类的呢?(提示学生可从元素名称的偏旁特点去考虑)[归纳总结]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分别为氧、硅、铝、铁、钙。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元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素的概念,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学会认识物质组成与构成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的认识统一起来。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学会认识物质组成与构成不同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识,引入新授
(1)一个碳-12原子质量为m Kg,某原子质量为n 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原子是怎样构成的?相同的原子有什么共同点?
二、进入新授
1、元素的概念
小结对元素的理解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试一试列表比较元素与原子。

3、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⑴按质量分数计算,在地壳中含量前几位的元素依次是、、、_________。

记忆:“养闺女贴盖”。

⑵并不是含量少,作用就小。

三、讨论
四、活动与探究
⑴阅读资料,了解生物细胞中元素的含量。

⑵从生物学或科普书刊中查找几种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

五、反思与体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4分钟)
【提问】初次来到矿区,看到这里的秀丽风景,心情大好。我们矿区有哪些丰富的资源、好吃的好玩的?
思考并回答
利用学生身边的物质引出课题,拉近师生的距离,激发兴趣。
【讲述】我们所说的这些在化学上叫做“物质”。世界上丰富多彩的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元素。
通过组内交流,互通有无,共同提升。
【提问】元素的概念是什么?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
小组代表回答:1、元素的概念。2、理解不了的问题。
培养交流、表达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提问】什么是核电荷数?为什么说是“一类原子”?
学生思考并回答
突破重点概念的关键点。
【强调】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用“种”不用“个”。
2、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3、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4、地壳中元素含量顺序
教学反思
《元素》既是对前几节课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以后学习化学必备的基础知识,所以这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理解元素的概念及其与微观概念的联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是值得思考的一件事。
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节课做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只是找了原来曾经用过的一个课件进行了修改,对整节课的设计没有用心。在去矿区的路上我就一直在思考这节课到底怎么上。直到矿区实验中学的赵老师开始上课之后,发现他和我选的课件几乎一样,我才下定决心一定要改。经过大约20分钟的构思,形成了这节课。
课堂小结
2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说出仍旧存在的疑惑或还想知道的问题。
谈收获,说疑惑
汇总点滴,升华知识,提升归纳总结的能力。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新版教案:第3单元课题3 元素.doc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新版教案:第3单元课题3 元素.doc

课题3 元素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教学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能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课时分配:2课时第一课时元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水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吃的蔬菜中含有铁元素,铁锈中也含有铁元素;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钠元素、镁元素,对绿色植物而言,镁元素是不可缺少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元素。

一、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注意:①、元素是宏观概念。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②、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③、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④、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3.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元素元素原子金属元素:“钅”字旁(汞除)元素固态非金属元素:“石”字旁,如碳、硫、磷、硅非金属元素液态非金属元素:“氵”字旁,如溴气态非金属元素:“气”字旁,如氢、氧、氮、氦、氖、氩、氟、氯5、元素的分布: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C、H、N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O[提问]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什么?[讨论]在发生化学反应S+O2SO2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结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小结]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

二、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提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 分子和原子都能构成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元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2.学生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3.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4、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元素的概念
难点元素符号的书写
教学方法
对比探究、合作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原子是不是一个实心体?
原子内还有哪些微粒?
投影表格一
从上表里,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请填
写在表格二中
交流讨论
小结:1、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1,这样的原子都是氢原子。

2、原子中的质子数都是1,而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是不同的氢原子。

引出概念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反思升华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称为。

投影表格三
投影表格四
反思升华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

质子数为8的一类原子,称为。

学生自由发挥,
回答问题。

学生发现原子结
构上的异同之
处。

学生们发言。

学生阅读。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复习前一课题的旧知识。

让学生接触元素的特征。

了解学生们的发现。

进入本节的学习重点。

元素的概念的运用。

巩固元素的概念。

延伸思考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余种,那么原子的总数是不是也只有一百余种呢?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该数目呢?
引导阅读
P71图4-4
P72资料,与地壳中的排位元素进行对比。

归纳小结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学生思考,并讨
论。

学生阅读课本。

学生合作式学
习,归纳问题的
要点。

层层递进发问,让学生自己
找到问题的答案。

培养自学归纳能力,使学生
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
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加强自学能力及口头表达能
力的锻炼。

练习元素符号的书写。

巩固对元素符号的认识,使
创设情景
如何表示指定的元素呢?
a、元素名称(中文)。

b、元素符号(国际通用)。

从P73资料及表4-3,找一找元素符号书写的特点。

元素名称造字的规律。

讨论小结元素符号书写的特点;元素名称造字的规律。

课堂练习(一)
课堂练习(二)
课堂练习(三)
(正确答案的呈现:播放红桃K口服液、钙片广告录像,碘缺乏症的动画FLASH)。

小结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布置作业
P75 1、2、3、4
P72活动与探究分小组同时计时
(3 min)竞赛,
看看哪个小组写
得既对又快。

从化学式判断物
质的元素组成。

回忆日常的生活
知识、电视广告,
获取答案。

学生看大屏幕投
影。

学生自由发
言。

学生完成作业。

学生意识到元素在地壳里以
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世间万物由元素组成”。

了解人体营养健康与元素息
息相关。

活跃课堂气氛。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培
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
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2 元素
1、元素的概念。

2、地壳中和生物细胞中主要元素含量。

3、书写元素符号的要求。

4、元素名称造字的规律。

附录
表格一
原子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 1 0 1 1
氢原子 1 1 1 2
氢原子 1 2 1 3
表格二
氢原子结论


表格三
原子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6 6 6 12
6 8 6 14
表格四
原子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8 8 8 16 8 10 8 18
课堂练习
(一)元素符号组合游戏: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几种元素的符号?
Ⅰ:A B C M N Ⅱ:a u e l g
(二)试找一找,下列哪些物质里含有相同的元素?
氧气(O2)、水(H2O)、过氧化氢(H2O2)、二氧化硫(SO2)、氢气(H2)、硫粉(S)(三)身边的元素──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有关补锌的广告,这里的锌指的就是元素,像这样的元素你还知道哪些?请讨论并填写下表。

你知道的元素含该元素的物质缺该元素对人的影响
锌高乐高、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影响智力发育
红桃K口服液患贫血
小儿佝偻病,老年骨质疏松
患大脖子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