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简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简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简析一、教材说明。
1、内容结构和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结构如下: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它与整数相比,在意义、书写形式、计数单位、计算法则等方面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差异。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里是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中出现的这些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1--2位,小数的计算也只涉及一位小数的加减。
两个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作准备,而在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更加深刻,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2、教材编排特点。
①充分利用现实生活题材,加强小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②借助“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计量单位作形象支撑,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经历多样化的认识过程,突出对小数的初步认识。
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④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小数的积极性。
3、教学目标:①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认识小学,体会小数的特征,会读、写简单的小数,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②知道以元和米作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能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和物体的长度。
③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④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简单小学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⑤渗透数学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小数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①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学的意义。
②理解用元和米作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和物体的长度。
③在购物的情境中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探究简单小学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①在具体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小学数学_《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数学_《⼩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76~78页。
[教学⽬标]1.结合家居中的学问这⼀实际情境了解⼩数各积分的名称,初步理解⼩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数。
2.在⼩组探究⼀位⼩数和两位⼩数意义的过程中,能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能准确说出⾃⼰的想法,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较强的表达能⼒。
3.在情境探究和练习中认识到数学源于⽣活,⽤于⽣活,增强热爱⽣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会读写⼩数,初步理解⼩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经历⽤⽶作单位表⽰长度的探索过程,初步理解⼩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画有10个⼤格的⾃制⽶尺;学具:⾃制⽶尺、学具盒(分别画有圆形、长⽅形、线段的纸⽚和1⾓硬币)、彩笔、学⽣尺、百格纸。
[教学过程]⼀、谈话导⼊师:同学们回想⼀下,咱们学过哪些数?学⽣说出⼀个整数和分数。
师:这节课咱们再认识⼀位新的朋友。
⼤家仔细观察,动脑思考,看看从这位朋友⾝上能学会什么。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前后都是有联系的,从学⽣已学过的整数和分数⼊⼿,让学⽣在回顾整数及分数的含义中体会⼩数和整数、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数的由来。
⼆、合作探究(⼀)⼩数各部分的名称出⽰情景图: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预设:踢脚线的宽度为0.1⽶;沙发的⾼度为0.4⽶;电视柜的⾼度为0.55⽶;⼉童床的长为2⽶,宽为1.2⽶,⾼0.5⽶;写字台的⾼度为0.7⽶。
师板书:0.1, 0.4 , 0.55, 1.2师:请⼤家仔细观察⼀下这个数,并说出这个⼩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预设:数的中间有个点。
师:这个点叫什么?板书:⼩数点如果学⽣的⼩数点写得不标准,教师给予纠正:如果这个⼩数点往下写成⼩圆点就更标准了。
(师边说边改正⼩数点的写法)师:⼩数点的左边叫整数部分,⼩数点的右边叫⼩数部分。
由此可以看出⼩数可分为哪⼏部分?预设:整数部分,⼩数点,⼩数部分【设计意图】部分学⽣对⼩数的认识,并不是⼀⽆所知。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认识小数。
2。
让学生熟记小数的组成部分。
3。
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其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要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重视直观、引导、注重启发,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亲历小数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认识小数,并熟记小数的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图片1)观察图片说一说这几种水果的价钱有什么区别?你能分一下累吗?2、(出示图片2)师:分成的两类有什么区别?你能给他们起个名字吗?3、师:同学们很棒,前面的是我们学过整数。
后面的就是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的小数。
(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二、学习新知(一)什么叫小数1、像2.09 1.45 5.2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2、中间的“。
”叫小数点。
(二)小数的组成1、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有小数?(播放超市图片)2、你能根据图片中的内容说一说小数有那几部分组成吗?3、小结:小数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三、课堂练习找出下面数中的小数0.23 16 7.4 12.8 590 247.90 0.36四、课堂小结评论说一说:你今天学会了什么?请你试着写一个小数。
教学反思:《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小朋友们平时逛超市有购物经验,他们对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和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
在这节课中,我感觉也有很多不足:这节课中我虽然努力放手,让学生多自主学习,但有时当学生说不出来,还会急于讲述,“放”得还不够。
主要用的不是本班学生对学生了解不够,怕出问题。
小数的初步认识
C、生活中在哪里还见过小数? 学生可能会说,自动铅笔笔芯0.5mm你是否见过?mm是什么单位? (长度单位)你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引出: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小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一次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同时自然地过度到下 一个知识点。
第三步骤:(3)理解 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A、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 用米作单位是几分之几米?既然1分米可以用0.1米来表示,3分米可以 用多少来表示?那么8分米呢? B、观察讨论,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表示的什么?(多少分米)
【设计意图】:以形象的课件,唤起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长度单
三、教学重难点 :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读、写小数,理解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 小数的实际含义。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 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难点: 1.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 2.将分数写成小数时,当分数是13/100时容易出现错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8分钟) 为了使课内的练习起到促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的 双重效果,我在组织练习的时候注意了以下两点:一 是练习的形式多样,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练习 的难度逐步加深,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一个练习:抢答 抢答1:实物投影出示商店里各种物品的价格标签, 让学生说出小数。 抢答2:出示一组分数,说出小数。这里故意出示 一个分母不是10的分数,引起学生的讨论交流,明确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个练习:看图先写出分数,再写出小数。 第三个练习:你能帮助他们吗?学生通过思考和 交流得出结果。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精品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后续学习小数的运算、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等知识打下基础。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小数的读写、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2.小数的意义:借助尺子、小数点磁铁等教具,形象地展示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小数表示的是整数之间的数;
3.小数的大小比较:设计比较小数大小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规律。
(三)巩固练习
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小组合作: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互相出题、互相解答,共同巩固小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
3.技术工具: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学平台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互动方式
为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提问、解答、示范、反馈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掌握小数知识;
2.生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互评互鉴等,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2.实践活动: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含有小数的物品或数据,如价格标签、体重秤等,分享并讨论它们的意义;
3.练习题:设计具有梯度的小数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四)总结反馈
(3)能够运用小数进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材编排分析】1.编排体系“小数的初步认识”属于“数与代数”板块,在教材编排时,将“认识小数”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为三年级下册,在已经认识整数十进位值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学习,让学生借助具体的量和几何直观图初步认识小数。
第二次安排在四年级下册,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拓展,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数知识的起始课,是对数系的进一步扩充和完善,是数与代数中重要的内容。
2.编排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初步认识。
现实生活小数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数。
因此,教材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或常用的长度、质量单位的出现来初步认识小数,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
3.编排内容教材插图是食品店的一角,货架上有三种食品及其单价,让学生填出每种单价的具体含义,引入“小数”和“小数点”。
插图的提问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小数,拓展学习的空间,试读三种商品的价格,多种读法,学习小数的读法,以同学测量身高为题材,学习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写法运用元、角、分的知识把7角、7分改写成以元作单位的小数。
4.结构分析小数的初步认识包括: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写、小数的含义。
而这节课的重点应落在小数的读写法及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其余内容可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特点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分析】小数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的学生对其并不陌生,而且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等,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
因此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编排与学生经验,可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①学生能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
②通过探究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③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感。
小数的初步认识(1)
《小数的初步理解》一、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理解》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小数的初步理解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亿以内的四则运算、初步理解分数的基础上实行学习的。
本课内容包括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
理解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理解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不但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
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使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本课的知识结构这样有层次地表现,体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分层渐出,既符合学生的理解规律,又利于学生学好课本知识。
小数是十进分数的特殊表现形式,其意义具有一定水准的抽象性,学生要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个现状,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重视直观、引导、注重启发,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目标:(1)联系实际生活内容理解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能够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能够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理解,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水平。
(5)使学生理解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小数的初步理解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
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而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理解,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
所以,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
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人教版《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02~103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并能正确读、写小数。
2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价格等,并进行相互交流。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并能正确读、写小数。
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感知小数1、故事导入讲以前张三读了很多书,给没读过书的小王借100个大洋,并写了借条,还钱时只还了1个大洋,张三却赢了官司的故事导入课题。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新知。
)2、逛商店师生一同走进国家超市一角(出示课件:整合例1例2商品图及价格,同时出示一排用整数表示价格。
)你认识哪些商品的价格?其实,商品的单价都不用整数表示,(出示正确表示方法)像这些表示商品价格的数,都是小数。
二、区别小数和整数1、出示一排小数,一排整数,问有什么不同?生回答多一个点。
师板书并说这个点就叫小数点,学生齐读并记住。
2、结合12.68元表示几元几角几分?6角表示十分之六元,8分表示一百分之八元,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整数部分:个位、十位等小数部分:十分位、百分位等3、引导读12.68,认识小数点的后面有两位小数。
三、认识小数、读小数1、出示例1:认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并读小数。
2、四人小组交流:怎样读小数?汇报,评议。
出示,齐读,记住读小数的方法。
3、出示例2:指名读小数并说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引导小结:表示商品单价的数都是小数,并且是两位小数。
《小数的认识》评课稿
《小数的认识》评课稿1《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学生首次接触小数,小数不同于整数,也不同于分数,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
李老师的《小数的初步认识》练习一课就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小数之后进行的一课。
相信大家都知道数学的枯燥,更是领略了练习课的乏味,至于公开课吗,练习课也是少有人问津的。
但是,听了这节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欣赏李老师严密的课堂组织,更感慨于李老师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
可以说,就凭这一点,这节课就是一节成功的研讨课,是一节值得我们学习的课。
综合组内老师的所见,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一、课堂的组织形式多样,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
由于练习课本身的特点,教师在组织课堂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首先抓住了学生好胜的心理,把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关,以过关的形式开展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
使学生产生一种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的激情与冲动。
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学生时方法灵活多变,有分小组的、有分男女生的。
总之,通过教师有效的组织,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课堂气氛十分活泼。
二、注重了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三、提一点个人的看法《小数的认识》评课稿2《认识小数》这节课设计时力求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并让生活素材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数的含义。
这节课的优点有:1、开课设计较好。
高老师在黑板上写上几个整数,让学生认,随后在整数上加上几个小点,问:“认识吗?〞这样设计,在复习旧知的根底上创设矛盾,让学生的认知起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一箭双雕。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明显。
探究环节,高老师巧妙设计,用问题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老师屡次在学生遇到了问题困惑之时让学生同桌交流,分数化小数时,学生有困难,让学生交流后就得到了解决。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二、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习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安排从水果店买卖的实际问题引入认识小数的,再以几元几角生活实例展开讨论。
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从而使学生更生动更具体也更自然的学习数学。
2.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特殊表现形式,其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要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重视直观、引导、注重启发,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小数。
会认、会读、会写小数。
2、认识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3.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4.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含义的理解及小数的读写法难点:把几元几角几分表示成元作单位的小数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卡片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有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忙吗?小红和妈妈逛超市,但她不认识价格表(课件出示播放超市物品与价格)2.观察物品价格,指名说一说。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5.98、0.85和2.60)3.比较:超市里的这些标价有什么共同特点?(二)认识小数,体会意义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买水果对话的情景。
2、从这一情景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师把学生汇报的数板书在黑板上。
2 8 10 13 1.85 18.5 6.5师:请大家观察这两组有什么不同?(左边的数字以前学过是整数,右边的数没学过,它们比左边的数多了一个小圆点),知道右边的数是什么数吗?像右边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小朋友们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小朋友们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小朋友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和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
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含义这一还节颇有困惑,其实这局部知识并无什么探究的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不需要小朋友们去研讨,那么是否就直截了当地用课件来协助讲解算了呢?我不知道要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专家说这就直接说好了,同学研讨不出来,而且也说明不了什么,要是一定去研讨,那也可能是一种形式了。
听课老师给我的珍贵意见主要是:1、在课堂上如何的布置有效练习,课前要吃透教材。
2、有老师提出来比方2。
6元,我说2表示(2)元,6表示6角,如能完整的说出元角分就更好了。
对于新教材来说,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好多地方都没有作好,也许就像许老师说的,小学数学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一定要把小学阶段的的书看一下,这样你才干了解它大体上的内容,以后要好好充电啊!《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读写小数也相对简单,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表示价格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
二、采用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
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习,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习。
于是我适时地采用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交流,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并且我结合生活中的元角分的数字让学生来读写,使学生很容易地接受了知识。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我首先利用教材中贴近学生给你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逛超市的情景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现数学回归生活的思想。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对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在教学用米作单位表示几分米的小数时,我设计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1米长的白纸条测量两条彩带,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感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让学生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整节课的知识量较大,大致分为三个: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
在教学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时,学生已有了生活经验,可以重点放在总结小数各部分表示的含义上。
在教学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时,应加强学生说的能力和说的过程的训练,这样学生才能将知识由整体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需要努力建构和谐氛围,给学生充分地思考空间,创设合理情景,巧妙设计问题进行引导,运用合理的方法有效解决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获得新知,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小数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小数的初步认识》,初看觉得很简单,但细细地去思考,会引发很多的困惑,促使我深深地去思索,去实践,去反思,启发颇多感想,有柳暗花明后的飞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下面谈一点体会。
1.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小数的引入是因为在生活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分数”这样的问题而产生。
因此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生活作用。
于是我一开始结合帮助小红解决问题,去超市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切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带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中卫市第九小学申淑娟《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孩子们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因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及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较为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生活的气息。
又如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2、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认知、感知小数。
在本课教学中,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获得直接的感观,以米作单位的小数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知识,在教学用米作单位表示几分米的小数,我设计让学生自学,说一说书上是怎样介绍0.1米的,课堂上让学生多说,在一米的纸条上让学生找出不同的0.1米,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个找一个指找出其他的小数,再结合说去理解更深入感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随后老师说0.9米,1米让学生去找,那老师还想找一个1.3米,怎么找呢?很自然的去解决了王东的身高问题,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身高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教师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
教师应该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为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启发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
教师的“引”还应“引”在学生思维的困惑迷茫处,如本节课中,在学生正确地读了小数之后,我问:“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在思考中完善了自己读小数的认知体系。
教师的“导”要“导”在关键之处而不漏痕迹。
在教学中,学生同桌边说边指,老师板书记录,随后根据板书观察发现,你发现了什么?这种具有观察性和思考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去观察、去思考,教学中的难点也很快迎刃而解,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分数零点几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简析一、教材说明。
1、内容结构和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结构如下: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拓展,它与整数相比,在意义、书写形式、计数单位、计算法则等方面有某些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差异。
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会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里是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中出现的这些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1--2位,小数的计算也只涉及一位小数的加减。
两个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为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作准备,而在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更加深刻,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2、教材编排特点。
①充分利用现实生活题材,加强小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②借助“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计量单位作形象支撑,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经历多样化的认识过程,突出对小数的初步认识。
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④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小数的积极性。
3、教学目标:①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认识小学,体会小数的特征,会读、写简单的小数,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②知道以元和米作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能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和物体的长度。
③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④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简单小学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⑤渗透数学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学习小数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①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认识小数,初步理解小学的意义。
②理解用元和米作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和物体的长度。
③在购物的情境中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探究简单小学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①在具体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②理解用元和米作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格和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建议: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
小学生的很多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前面所学的整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都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2.把握好小数初步认识的学习要求。
作为小数的初步认识,其教学要求应当注意把握三点。
一是本单元不要求离开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
二是小数的认、读、写,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三是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原则上限于一位小数,并且结合具体的量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内容,适合学生自行探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有充分的估计。
教学时,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计算,验证答案,并引导他们自己总结计算要点。
从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学习前摸清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小数的了解程度,把握好知识的起点。
5.收集小数的相关知识,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
三、探讨的问题1、是否教学什么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2、是否需要沟通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3、是否归纳出十分之一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4、整数与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如何处理好些?5、教材中的主题图中的商品价格如“5.98元,0.85元”,但现在超市中单件商品的价格有分的少见,如何在尊重教材的同时又能更好地处理好教材中的主题图?6、第88页的主题图和第95页的主题图商品标签上的价格表示不同,如88页面包的价格是2.60元,而95页笔记本的价格是2.6元,又没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到商品的价格规范的表示方法?这对于学生利用小数知识解决有关商品价格的问题很重要。
7、实际生活中“分”已经不用了,超市中的商品除散装商品外,很少有商品价格出现“分”,如果学生到超市买了散装商品,价格出现“分”的现象,教师是否让学生明白应该付多少钱?8、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时,例2中比较跳高成绩,如比较1.2米和1.15米的大小,教参要求将米化成厘米或结合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进行比较,如果这样教学,学生脱离了具体的情境,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有没有必要教给学生简单的利用数位知识比较?9、拓展练习中加入数轴上的小数,合适吗?(徐斌老师,特级教师)10、动手实践,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从小数的产生引入小数,认识分数)四、小资料(网络教研资料整理)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的初步认识》承办:三年级备课组讨论主题:教学中“度”的把握。
主要围绕下面几个话题讨论:1、是否归纳出十分之一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是否教学什么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3、是否需要沟通十进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4、整数与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如何处理好些?5、教材中的主题图中的商品价格如“5.98元,0.85元”,但现在超市中单件商品的价格有分的少见,如何在尊重教材的同时又能更好地处理好教材中的主题图?6、第88页的主题图和第95页的主题图商品标签上的价格表示不同,如88页面包的价格是2.60元,而95页笔记本的价格是2.6元,又没有必要让学生认识到商品的价格规范的表示方法?这对于学生利用小数知识解决有关商品价格的问题很重要。
7、实际生活中“分”已经不用了,超市中的商品除散装商品外,很少有商品价格出现“分”,如果学生到超市买了散装商品,价格出现“分”的现象,教师是否让学生明白应该付多少钱?8、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时,例2中比较跳高成绩,如比较1.2米和1.15米的大小,教参要求将米化成厘米或结合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进行比较,如果这样教学,学生脱离了具体的情境,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有没有必要教给学生简单的利用数位知识比较?9、拓展练习中加入数轴上的小数,合适吗?(徐斌老师,特级教师)10、动手实践,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从小数的产生引入小数,认识分数)问题一:是否归纳出十分之一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今天我在教学“十分之一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这个内容时,学生的接受好象有些困难。
我让学生先观察“板书的分数的分母都有什么特点?”再让学生发现“这些小数都有什么特点”,最后再让学生总结。
认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从你们的教材分析你来看,你们对到底该不该归纳出“十分之一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本身就有疑惑。
是对,我们也是一个尝试。
李老师,您认为呢?不知其他老师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意见,大家都不发言,为什么?从今天胡萍试教的情况来看,如果引导得当,学生是可以掌握的第一课时上课时感到学生会将具体的数量转化成高级单位小数表示,但是课后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我认为学生必须进行两次转化,转化成分数再转化成小数难度很大,上完例题后应该让学生观察发现分母与小数位数的关系。
我觉得应该归纳出“十分之一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我去年上的时候,就归纳过,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
长度单位的进率学生掌握情况不好,这也对新知学习不利。
我认为还是应该吃透本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中“初步”这个词。
沟通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让学生明白小数实际是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应该怎样把握呢?我也看过四年级小数的意义这一单元,也没有教学这个内容。
那这个内容到底什么时候教学?这个礼拜我好好研读了这三下和四下的这个部分的,感觉到三下这个单元,始终是和长度以及货币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不归纳可是学生掌握很差。
三下的要求是要结合具体的计量单位和情境进行教学。
我也发现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容易理解。
不知大家看了书上的练习没有,所有关于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的加减法都是和具体问题情境联系在一起的。
是的,一年级下学期在学习人民币时,就有初步的接触小数。
1.50元等。
但有个问题,就是学生虽学了小数,但一但脱离具体情境就无法在生活中应用。
我个人理解这就是初步的认识,是一种体验;到了四年级学生才能概括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也就是说学生只能感受到,难的用语言表述出来。
如果这样的话,学生在四年级的教学压力很大。
部分学生能感受到,如果不说出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存在很大问题。
那么你认为本单元的到底要把握到一个什么度呢?本单元的度我认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得出规律。
杨老师,也教过三年级的,以前的老教材也在三四年级分别有这个内容,应当来说这是比较传统的一个内容了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孩子虽然之隔一岁,但是认知上还是有很大一个飞跃的。
问题二:实际生活中“分”已经不用了,超市中的商品除散装商品外,很少有商品价格出现“分”,如果学生到超市买了散装商品,价格出现“分”的现象,教师是否让学生明白应该付多少钱?实际生活中“分”已经不用了,超市中的商品除散装商品外,很少有商品价格出现“分”,如果学生到超市买了散装商品,价格出现“分”的现象,教师是否让学生明白应该付多少钱?的确计算教学也是本册的一个重点内容分数很抽象,借助分数认识小数更抽象。
在教学人民币时已经弱化了分的教学。
我看过徐斌老师的这节课的教案,是苏教版的,沟通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但是,在教学这个内容时,还是有必要弄清楚的,只不过就是学生缺乏实际体验学生在三年级上册才初步认识分数,在这里借助分数认识小数更抽象,所以教材才借助具体的量给学生搭了一个“梯子”,我认为目前还不到抽调“梯子”的火候。
这个问题如果直接给学生进行教学,三年级的学生很难掌握,我认为可以简单向学生介绍就行了。
苏教版的教材有点特殊,它是介于北师大版和人教版之间的一个教材同样是三年级,年龄相仿,我想理解能力也应相当。
目标不一样吗?因为教材在编排时会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在三年级教学“分数”,但是苏教版的教材在二年级时就认识了“几分之一”,所以在三年级时就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但是人教版在三年级却是第一次认识分数,所以教学目标当然不一样了。
问题三:整数与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如何处理好些?整数与小数的加减是本单元另一个难点,学生在对位时易出错。
小数的加减法结合人民币或长度效果比较好。
对于比较“1.2米和1.15米的大小”我认为学生在此之前,还是要有一个“实际跳远比赛”的经体验。
我看了一下教材的联系,基本上都是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基本上不存在对位问题,只是在主题图中出现了2元-1.4元。
整数与小数的加减是学生在购物过程中最常见的情境,但学生缺少数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