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改进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创新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创新建设工程是各种建筑物和工程建设设施的总称,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由此可知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十分重要,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现实生活,因而需要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建设工程的质量是现代化生产技术和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物,具有一定的公共安全性和适用性,并且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标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创新随着国家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现有的管理模式还是显现出了很多弊端,例如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水平逐渐提高,其本身建设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结构越来越复杂,建筑不断向着超高层、大跨度的方向发展,这也就对现有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
这也就预示着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就要不断的进行深化改革,应对未来发展中遇到的新难题,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细化管理办法,使得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稳定发展。
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施工建设之前需要进行质量监督的申报工作。
建设项目在进行实际的施工建设之前,需要在相关机构和部门进行质量监督的申报工作,提供建设项目的相关资料,在审查合格之后进行下一步的具体施工。
建设项目工程的各个参与方都需要对质量监督工作进行负责,参与相关的质量监督会议,并做好第一次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建设项目工程在进行具体的施工建设之时,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监督,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失误的存在。
建设项目工程完成之后,还需要对竣工阶段的各项工作进行控制,做好验收之前的质量复查,对工程质量监督报告进行有效编制。
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的问题1.质量监督责任主体的责任不明确不到位。
我国针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十分完善,导致质量监督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无法有效解决,给建设工程后续正式投入使用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质量监督机构主体定位不够明确,影响到了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导致质量监督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 国现行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存在 的问题 我
我 国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模式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 已经有了 较大的变化 ,积极推动 了建设行业 的健 康发展 但 随着市场经济 体制 的不断完善 ,我国建设工程 质量监督 管理模式 同时也暴露 出了很 多矛
盾 和 问题 。
11 府 工 程 质 量 监 督 机 构 变 相 成 为 工程 质 量 的 责 任 者 .政
社会 过多依赖工程 质量监督 核验 ,工程质量监 督机构被视 为工程 质量 的责 任 者 ,“谁核 定 ,谁 负责 ” 。而 作 为直 接 参 建 的各 方 责任 主 体 , 反 而 “ 手 旁 观 ” 进 而 颠 倒 了 市 场 经 济 活 动 中 产 品 的 制 造 袖 , 者 以产 品直 接负责 的规 律 。由于政府 授权质量监督 机构 ,进而政府 成 为了工 程质量 的责任 者 。这从客 观上造 成 了从微观管 理 向宏 观管理 、 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的政府管理体制 改革与现行三部到位等级核 定 的工 程质 量监 督 运 行方 式 的矛 盾与 不和 谐 。“三 到场 ”监 督 ,削 弱 了工 程 参 建 各 方 的 质 量 责 任 意 识 , 加 剧 了参 建各 方 对 质 量 监 督 人 员 的依赖心理 ,不利于强化 参建各方人 员的质量 责任 意识 ,不利于 公众
及 从业人 员也应严格 遵循质监程序 , 充分发挥各 方责任 主体的主导作 用 , 全面提 高工程 质量水平。
【 关键词 】 建设 工程
质量监督
管理模式
政府 通过 建立 和健 全建 设工程 质 量法 律体 系,通 过施 工许 可制 度 、施工 图审 查制 度 、工 程监 理制 度 、对 责任 主 体质 量行 为的 巡查 制度及竣 工备案制度 ,通过对参 建各主体 的质量 行为 的监 督控制 以及 建设工程 的地基基础 、主体结构和 其他涉及结构 安全 的关键 部位进行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普遍发展,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的工作也在我国稳步推进,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政府监管以及社会监控两个部分。
政府监管体系是相关的质量监督机构通过宏观、强制性的行为进行政府监督,而社会监控体系主要是相关的单位采用的是微观、社会性以及更加专业性的行为。
这两种体系都是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质量水平一直在稳步提升,一些重大的质量事故的发生频率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可是,在质量安全监督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严重的桎梏着我国的建筑工程的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为质量监督的相关工作带来了困难。
本文主要从我国目前阶段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作为切入点,就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建议引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不仅关系到项目的收益,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及生命安全。
各参建单位要在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导方针,要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效的监管水平,努力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因此,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新制度,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可靠,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在严格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的同时要提高监督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发挥各方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各尽所能,各负其责。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过去形成的三步到位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在当前的体制下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1社会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执法地位缺乏认同度确保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正常的有序进行的前提,就是需要相关的部门的配合,协调,共同努力,但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对建筑工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的执法地位的认可度却是非常低的,导致执法效率不高。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思考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思考【摘要】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质量监督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工程质量监督领域新问题、新情况也不断出现,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方法也应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
【关键词】工程监督;施工质量;安全生产;新模式;对策一、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现状当前建筑市场的法规体系和管理机构尚不完善,这几年建筑业“僧多粥少”竞争激烈,影响着建筑市场的在序运转和良性循环。
更为严重的是工程越级承包,非法层层转包的混乱现象。
“打着一级企业的牌子,二级企业来投标,三级企业进现场,包工头来施工。
”这种高资质等级的企业将承包的工程随意肢解,倒手转包给低资质等级企业甚至个体包工头经营,造成层层盘剥、偷工减料、赶工省钱、降低质量标准,而又以包代管,其结果一方面造成在施工中不按标准规范作业,使用假冒伪劣建材产品,粗制滥造,直接对工程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工程一经转包,只顾赚钱,不顾质量,总包任其发展,转包者从收渔利。
这样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范,从而影响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工程质量的提高。
严格市场管理,实施依法建设,乃是当务之急。
当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一的实物监督,无法实现监督机构对参建各方质量行为的全面监控。
二是建筑工程工期长、多专业、多工种和材料设备多品种的特点,决定了传统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方式已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单纯依赖质量监督机构的几次检查抽查,施工几百天,“判断”一阵子,难免使监督的全面性受到约束,造成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核验、评定和有效控制。
三是建设工程监督机构的现有状况,尚不能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
政府工程监督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设备、监督理论和经验乃至权威性虽然取得了质的变化,但一些工程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不高、设备相对滞后以及廉政、勤政约束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这些势必影响工程监督力度和深度,直接削弱了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亟待改进和完善。
现阶段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浅谈现阶段下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摘要】质量监督的优劣决定了工程质量的优劣,它关系着我国国家发展及人民财产安全。
下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阐述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模式,论证了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以下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竣工验收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前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人为对我国的在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活动进行的全方位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过程。
这些年我国建筑工程中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为建筑质量安全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国家政府先后出台的《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在监督管理方面提高了安全监督水平,在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力量,这些方面可以看到质量监督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下面就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简要的阐述一下。
现阶段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要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一个好的合理的监督管理模式是必备的。
目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初步形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模式还是在很早以前建立的,这种带有局限性的模式随诊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具体表现如下:(1)对工程项目各方面的安全监督力度不够。
(2)在监督机构设置方面有机构设置重复的问题,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现象。
(3)检测机构依附于质监机构,容易形成地区垄断,不利于互相质监的监督。
(4)质监单位管理中自负盈亏,不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容易出现腐败现象。
(5)实施监督管理的人员素质不高,《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实施以后,对监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有时应付不过来。
(6)现在工程中的市场准入制度存在漏洞,在工程材料准用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常常有不合格的材料被使用在工程中,从而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问题。
(7)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没有准确的定位,且其法律地位也不明确。
各地的管理队伍中在实施监督管理权力时没有充分的法律依。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邳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摘要:随着社会对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业的从业人员应该积极探索,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监管,具体可以从制度建设、人才配置、软硬件的整合等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多种手段的联合运用,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与安全性,使建设的精品建筑更加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同时也能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主要问题;改进建议1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概述1.1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的质量和安全监管必须与时俱进,逐步实现现代化、信息化。
建筑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参与方也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对质量安全工作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目前,科技的发展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建筑业的发展也得益于科技的发展,而在这个互联时代,施工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也需要扩大范围,与各领域或各行业形成互动的关系,例如引导建筑行业与经济行业协作,共同促进彼此的发展。
此外,由于施工企业起步晚、经验不足、人力资源不足等原因,缺乏健全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或建立的制度形同虚设,都会影响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自然也难以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因此,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水平,对于建筑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1.2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由于施工项目的规模大、涉及面广,使得施工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呈现出一种较为复杂的特点。
所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开展相关的管理,对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及时地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而对施工工程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促进作用。
施工安全监理必须坚持综合的基本原理,充分考虑材料、设备、人员、施工技术等方面,统筹协调,有效地进行管理,发挥出各项工程资源的应用价值,给建筑工程助力。
分析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法缺乏有效性 , 因为建筑工程是一项长期 、 专业 , 而且 由多工序 、 多材料构 位的监督 , 以及一些关键施工项 目的抽检 , 这样才能达到对工程建设质量
第三 , 完善监管人员 的监管能力与水平 。监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直接 关系到工程建设 质量的监督水平 , 为 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 就要实行积极 的教育培训制度 , 对监理人员进行培训与监督 , 要持续完善工程监督人员
一
、
我 国建筑 工 程质量 监督 管理 中存在 的 问题
要 负责人 , 负责对所建设工程 的质量进 行监督与管理 , 然而在现实 中 , 这 工作 , 预测工 程建设 中可能会 出现 的质量 问题 , 做好预 防措 施 , 有效 防止
一
国家机构往往不能发挥有效作用 , 采 取放纵 、 冷漠 的态度 , 形成 了不 良 工程建设质量问题 的出现。
面 监 督 与管 理 。
其次 , 责任部门的监督方式不多样。现代一些质量监督部门仍然采用 比较传 统的质量监督方法也就是实物监督 ,但这种相对单一的监督方 成的系统 , 实物监督 的方法 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 , 而且一般来说建 筑工程规模庞大 , 实物监督 无法全 面、 彻底 、 深入地监督 , 而且仅仅依靠质 量监督机构的有限力量是远远不够 的, 甚 至会导致一些隐蔽工程的 出现 , 无法达到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 。 再次, 质量 监督能 力人 员能力与水平 有待提 升。 当前 , 从整体 来看 , 我 国工程质 量监管 人员 能力与 水平不 过关 ,缺乏 相关 方面 的人才 , 甚
d豳囝_ 圈
工程质量与管理
分析我 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 管理 工作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 伴 随着 我国经济 的发展 与进步 ,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建 筑是城 市的标 志, 是城 市各项经济活动得 以顺利进行 的保 障, 同时建筑质量也引起 了人们 的热切 关注, 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建设事业的核心, 他涉及到多方利益 , 不仅关 系到工程建设 与施工企业的经济收益 , 而且 也关 系到居民用户的生命安全 , 所 以严格加强对建 筑工程质量 的监督 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本 文 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 分析了我 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中存在的 问题 以及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 建筑工程; 质量监督管理 ; 存在 问题 ; 对策 质量是建筑工程 的生命 ,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 响着经济的发展与社 效 监 督 。 会 的安定 , 随着我 国城市化 进程的不断加快 , 建筑 工程项 目逐渐 增多 , 规 模逐年扩大 , 建筑产业 已经 成为 国民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于国 民经济 的增长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也存在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整改报告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整改报告为了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本报告对XXX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整改。
以下是对该项目存在的问题的整改建议和措施的详细描述:一、问题概述在对XXX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时,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1. 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在实地核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多处墙体倾斜、装饰材料安装不平整等情况,与施工图纸上的设计要求不符。
2. 材料质量问题:部分使用的建筑材料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质量问题,如水泥强度不达标等。
3. 监理不到位:监理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和报告工程质量问题,未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整改。
二、整改建议和措施为解决以上问题,采取以下整改建议和措施:1.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要求施工方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墙体平整、装饰材料安装达到要求。
同时,加强执行施工规范,防止不合格施工行为的发生。
2. 严格材料质量把关:建议工程方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
特别要注意水泥等关键材料的质量把关,确保其强度符合要求。
3. 加强监理工作:监理方需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监督,及时发现和报告工程质量问题,并要求施工方进行整改。
监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4. 提升质量管理意识:鼓励施工方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工程质量管理、施工规范等方面的知识,提升施工方整体素质。
5. 强化合同执行:建议工程方和施工方严格按照合同要求执行各项责任。
合同中应明确质量要求、工期要求等内容,强调质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三、整改计划和验收标准为确保整改工作的进行和质量的提升,制定以下整改计划和验收标准:1. 整改计划:施工方应根据整改建议,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并报监理方审批。
整改方案应包括具体的整改内容、工期安排、所需资源等。
监理方要对整改计划进行审核和监督。
2. 验收标准:整改完成后,由监理方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验收。
新常态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创新措施
新常态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创新措施摘要:新常态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要想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在管理理念、监督机制、技术手段和工作重点等方面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和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才能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得到根本改观。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新常态;创新措施引言: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
建筑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建设项目数量也越来越多。
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升,这些因素都给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带来了困难。
为此,本文详细论述了新常态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创新措施,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帮助。
一、加强对工程建设市场的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多,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
由于在管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监督工作很难进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
为了提高监督效率,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市场的管理,制定出完善的建筑市场监管制度。
建筑企业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水平。
同时还必须要完善建筑市场信用评价机制,对不诚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为建筑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监管还需要注重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1]。
唯有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力度,才能真正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同时还需要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监管过程中,加强对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素质以及施工环境等方面的管理。
在监督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化技术,能够提高监管效率,使工作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到工程质量状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由于我国建筑市场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就要求必须针对建筑工程中的违规行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唯有这样才能更好进行监管工作。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不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罚。
建筑业的整改措施及意见建议
建筑业的整改措施及意见建议一、建筑业整改措施建筑业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行业,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推动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一些整改措施的建议:1.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机构,提升监管水平。
加强对施工过程和质量的监督,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强化技术培训和人员素质提升: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引入新技术和新材料,推动行业升级和创新。
3. 改进企业管理模式:鼓励企业引入现代管理理念,优化管理结构。
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4. 加强资金管理和风险防范: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防止虚假开支和挪用资金现象发生。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机制,有效降低项目风险。
5. 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鼓励开展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推动建筑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6. 加强行业自律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强对行业内不良行为的惩处力度。
推动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提升企业信誉度。
7. 加大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执法效率。
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市场竞争秩序。
二、建筑业意见建议在整改措施基础上,以下是一些建筑业改进和发展方向的意见建议:1. 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加强施工现场监理、质检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或超过标准要求。
2. 创新商务模式:鼓励各类合同形式创新,促进产权流通,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支持建筑业发展。
3. 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信息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中的应用。
推进BIM技术普及,提高信息共享和协同效率。
4. 加强与相关行业合作:积极拓展与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开发等相关行业的合作机会,实现多方协同发展。
推动建筑业与环保、能源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现当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建筑业的发展也迎来了空前的机遇。
大量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层出不穷,投资巨大,结构复杂,建设周期长,给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带来了更为严重的风险。
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与安全,政府与项目各方均加大了对项目的监管力度。
但同时也给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问题;解决对策引言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建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社会上频繁曝光的工程质量问题,使企业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仍然存在着诸多挑战,如管理体系欠缺、监管机制缺乏、监管单位疏忽大意、人员素质低下等。
施工单位和监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后续工作的关注,持续改进质量监督管理的流程,以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1.1监督管理机制不合理在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监督机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影响统一化管理工作的质量效果,使得相关工作环节无法落实,难以发挥标准化监督体系的优势,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环节产生制约作用,必然会影响建筑工程行业协同发展。
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过于关注施工项目的进度,没有对施工质量予以高度重视,就增加了工程项目的可控难度。
部分企业缺乏长远性眼光,仅关注眼前利益,没有对工程项目阶段性质量管理环节进行监督控制,忽视了标准化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使得工程项目偷工减料、操作不当、安全管理失衡等问题频繁发生,会留存严重的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监督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落实,不仅是因为自身对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督管理工作重视度不足,也是因为投入的安全性资金不达标,没有及时将资金用于维护工程项目施工安全,仅仅采取事后处理的方式,使得施工作业综合化监督管理环节难以发挥实际作用,增加了工程项目安全质量问题,也会对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造成致命打击。
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摘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建设工程整体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科学、有效的质量监督工作才能够使建设工程整个建设过程更加规范、标准,也才能够及时的将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中,为建设工程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能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质量监督中的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监管手段已无法适应当前发展需求,必须将现代科技成果、先进监管理念与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相结合,通过创新研究现有管理方法提升质量监管效果,为顺利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问题;建议措施引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项目呈点多、量大、面广的特点,给质量监督管理机构提出更高的要求、带来更大的工作压力。
对此,基于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与项目联系过紧的情况,急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改进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落实参建单位的差异化管理,切实提高实际监管质效。
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概述在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时,相关的管理工作大都围绕施工前期、施工阶段、竣工环节三个流程开展的。
首先,施工前期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是对工程设计图纸以及各类文件进行设计和审查,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际考察。
只有做好了质量监督管理施工前期的工作,才能够确保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建设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其次,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工作主要是对施工区域内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建设工程施工环节的质量。
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容易存在质量隐患的环节进行严格、全面的检测,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对后续工程造成影响。
最后,在工程竣工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主要是对竣工前期改造环节的监督,以及对建设工程的后期维护管理。
在竣工验收环节,要根据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和安全要求对建设工程进行检查,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同时,还需要对竣工后的工程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工程与日俱增,房屋质量问题备受人们专注。
监督管理是建筑工程整体中不可分离的重要部分,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对工程监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正确认知工程监理的作用及价值性,并将其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
本文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体系,把控工程材料质量,提升施工人员自身素质,将质量监管的能效发挥到最大。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引言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难度较大,不同管理部门在工作上存在着一定的交叉,造成部分工作内容反复开展,这种情况不仅降低了工程建设效率,还影响着整体质量。
张慧聪等提出了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绩效评价与激励实施体系,激励资源和激励措施需要充分与监理学习创新、项目过程和项目结果相结合,从而使激励更好地指导建设监理工作、调动监理工作积极性以及提升项目绩效。
为适应片区整体开发大型项目群更高的管理需求,王宁结合可国内大型建设工程的项目总控经验,以大型片区整体开发项目群为例,在“业主+项目总控+工程监理”的管理模式基础上,用“一个业主+设计总控&施工总控&投资总控+多家工程监理单位”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根据监理行业长期存在的“监理要不要管安全”的问题,针对安全监理责任、内容、范围被“扩大化”等争论进行讨论,同时基于现状展开分析,提出了以“明确安全监理费率,创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社会化监管方式,科学界定安全监理责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1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中最核心的考量因素,同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有着直接的利益与社会效益关系。
建设高质量的施工项目,是各有关单位所要做的工作,也是政府、社会的重点关注的内容。
施工企业应立足于施工质量管理的特征,以人民和社会为己任,不断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施工与其他行业相比,结构复杂,施工投资大,工期长,施工不可复制。
建筑质量如果出现了问题,受到影响的不仅是施工单位的利益损失,更是会对建筑的居住者和使用者有着更大的危害,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方面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摘要:现阶段,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建筑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
为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要求工程监理人员明确质量监管内容,并对既有的监管方法进行改进。
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当前阶段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对策。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对策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和强化过程中,极大地增多了城市建设项目,而对建设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要想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必须要质量监督管理。
但是在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完善对策,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确保建设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完工。
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缺少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同建设企业,所具有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之间不可能完全相同,比如对于小规模的建设企业而言,没有结合相关规定要求,以此来加强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从而造成质量问题屡禁不止。
此外,一些企业的发展规模已经形成,也加强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但是也存在着较多的薄弱点和空白点,从而无法高效提升管理水平。
1.2质量监督管理方式比较单一化目前,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管理方式的单一化现象比较严重。
一般来说,在监督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往往都需要人员进行巡逻和检查,但是在实际监督过程中,很难及时发现质量和安全问题,其隐蔽性尤为明显,所以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3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推动下,信息时代已经开始出现和盛行,所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也要逐步朝着信息网络化的方向迈进,从而更好地实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同时,相关部门要借助网络技术,对各项管理信息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确保信息传递效率的稳步提升,并更好地提升监督管理工作水平。
但是在实际上,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有待进一步予以改善和强化。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16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是尤为重要的一环,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
毫不夸张地讲,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命安全,是建筑企业提升竞争力并站稳市场的主要砝码,只有从质量管理入手,才能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样来看,解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变得非常有必要。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必要的管理原则,才可真正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才可确保工程施工最后的质量符合标准、达成预期理想成效。
具体原则如下。
首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
建筑工程往往是规模巨大的,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建筑工程也是一项商品,可满足更多人群的居住和办公需求。
只有遵循该原则,才可真正将质量变现为用户满意度、经济支出,这是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亦是争取更多市场的出路,因此须严格遵循该原则。
其次,坚持“以人为核心,质量预防为主”的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到最后,还是要把人作为质量的权衡点,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的居住需求,要实实在在地将人作为质量管理的核心,务必要提高警惕地将每个环节的质量把控好,并以质量预防为主,切实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面把控建筑工程质量,最终向人民递交满意的答卷。
最后,要坚持“用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
该原则将质量标准放在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不要掺杂过多的主观因素,要用客观数据说话,从而更加清晰地把握建筑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建筑工程产品质量管理成效,通过严苛的考核、严格的检查,达成最终质量管理效果。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可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种。
2.1 质量管理意识和法律意识薄弱质量管理意识和法律意识薄弱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我国的《建筑法》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可以说是与建筑行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规定了建筑企业的规范化操作,还需从业人员加深认知和了解。
建筑行业中项目管理不善的原因及改进方案
建筑行业中项目管理不善的原因及改进方案一、建筑行业中项目管理不善的原因在建筑行业中,项目管理不善常常导致项目进度延迟、成本超支和质量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所引起的:1. 缺乏统一的规范体系:建筑行业缺乏统一的项目管理规范体系,导致各个企业在实践中无标准可依,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流程。
2. 不完善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建筑项目涉及多个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施工队伍等,而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往往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决策延误等问题。
3. 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足:建筑项目需要各类专业人才进行综合管理,但由于缺乏系统培训和素质提升机制,使得许多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 缺少科学有效的计划和控制手段:很多企业在项目规划和预算编制上存在片面性或者主观性过强的情况,未能真正做到科学、客观地进行项目计划与控制。
5. 逐利导向的承包模式:在建筑行业,很多企业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质量和进度问题被忽视甚至被搁置。
二、改进方案为了解决建筑行业中项目管理不善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建立统一的规范体系:行业协会可以制定并推广统一的项目管理规范体系,例如国际上通用的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监督与引导,鼓励企业按照规范进行项目管理。
2. 加强沟通与协调机制:建立专门的沟通平台或者采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效率和信息共享程度。
此外,在项目启动初期就应明确各方责任,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以及专题工作组讨论。
3. 提升人员素质和能力:建设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通过举办培训班、聘请专家授课等方式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使其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
4. 使用科学有效的计划和控制手段:在项目规划和预算编制上应更加注重数据分析与科学性,采用现代化的项目管理软件进行进度和成本控制,提高预测精度,避免了粗略估算或盲目决策所带来的风险。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人们对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进一步确保结构安全和满足主要使用功能的要求,增强住房舒适度,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就尤为重要,但在工程质量监督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短板,以下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人们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企业管理水平、质量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参差不齐,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很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施工质量问题,甚至质量事故,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损失,为确保工程结构安全,满足主要使用功能要求,提高使用舒适度,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在施工企业自控、社会监理基础上,加大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规范建设责任主体行为,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重要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国家为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提升了工程质量技术标准,使我国整体工程质量水平取得了空前的提升与进步,但是工程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仍然存在,质量事故仍时有发生。
具体原因:一是过度压低工程造价,低价中标现象较为普遍;二是降低设计标准,图纸审查流于形式;三是部分企业以包代管现象严重,质量保证体系不能得到有效运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三是违法违规行为处罚不到位,违法成本太低;四是监理和质量监管部门质量管理缺位;五是行业管理机制、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同时也存在部分地方政府项目带头违法违规建设,直接扰乱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
针对存在以上的问题,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强政府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的质量监督尤为重要。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2.1监督管理缺乏创新和意识薄弱我国自1985年开始成立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实施对工程建设过程的质量监督,经历了对工程质量监督的评定制,发展到目前工程质量备案制,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监督管理方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探讨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J ou rnal of A nshan N or m a l U niversit y 2008208,10(4):69-7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探讨倪 娜(鞍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辽宁鞍山114005)摘 要:以往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存在诸多弊端,缺乏对工程质量的有利保障.文中在对监督机构提倡“阳光监督”,实行集体监督,建立服务与执法相结合的监督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T U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篇号:100822441(2008)0420069203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制应运而生,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监.伴随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基本形成,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行执法监督[1],使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开始走向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阶段.1 传统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社会过多依赖工程质量监督核验,客观上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视为了工程质量的责任者.工程质量“谁核定,谁负责”,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变相成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而直接参加工程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反而“袖手旁观”,进而颠倒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产品的制造者对产品直接负责的规律,而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为是政府授权的,质量监督是政府管理行为的延伸,政府同样也成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客观上造成了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现行三部到位等级核定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方式的矛盾与不和谐.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无法实现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的全面监控.建筑工程工期长、多专业、多工种和材料设备多品种的特点,决定了传统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方式已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单纯依赖质量监督机构的几次到位,施工几百天,“判断”一阵子,难免使监督的全面性受到约束,造成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核验、评定和有效控制[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现有人员素质,尚不能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设备、监督理论和经验乃至权威性虽然有了质的变化,但目前一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少现场施工管理经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设备相对滞后,这些势必影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直接削弱了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亟待改进和完善.2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履行的责任 (1)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受理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2)制定质量监督工作方案.项目质量监督工程师对负责监督的工程项目,应当依据工程建设项目各方责任主体、设计图纸及有关文件、工程的特点、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等,编制质量监督工作方案.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倪娜(),女,辽宁盘锦人,鞍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助理工程师:2008-01-0:1980-. (3)检查施工现场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核查施工现场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及有关人员的资质或资格,检查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有关质量文件、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并符合规定.(4)检查建设工程的实体质量.实体质量监督以抽查方式为主,并辅以科学的检测手段.地基基础实体必须经监督检查后方可进行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实体必须经监督检查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施工.(5)监督工程竣工验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竣工验收监督时,重点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验收规范情况等实行监督,发现有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责令改正;并将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情况列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的重要内容.(6)报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5d 内出具质量监督报告,监督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质量监督报告表;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及功能项目监督抽查情况,以及抽样测试情况;工程竣工技术资料的核查意见;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意见;对工程遗留质量缺陷的处理意见;是否符合备案条件的结论性意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必须经项目监督工程师签认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人审核,加盖公章后向委托部门报送.(7)对预制构件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监督.(8)受委托部门委托,按规定收取工程质量监督费.(9)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其他工作.3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新模式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根据工程质量不断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工程普遍实行监理的情况下,针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健全执法运行机制,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新模式.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工程建设各方从建设工程活动一开始,就应享有知情权,了解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以便充分调动工程建设、监理和施工等受监单位自查自纠、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规范质量行为,减少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增强执法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因此应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一个专业配备两名以上监督人员,并规定要持证上岗.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和调查违法行为过程中,推行“一人为私,两人为公”的执法理念.同时规定不同级别的监督文书分别由各科室的监督人员、科长以及站领导按权限范围签发,推行责任监督员的办法,保证执法检查和处罚的严肃性和准确性.为了保证监督工作科学、公正,监督机构应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尤其现场检查已由手摸、眼看、尺量等一般检查手段转变为采用钢筋扫描仪、回弹仪、激光测距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以数据采集、数理分析为依据的科学检查手段,真正做到用数据说话,保证监督工作科学、公正、准确.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针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工程过程和事后控制3大环节,在做好过程监督和工程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预见性、服务性.当工程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或工程施工到难点部位、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应及时到现场提示和指导,以此扭转滞后监督、被动应对的局面.建立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监督运行机制,实现从单一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以及其结果,即工程产品质量,均列为监督对象,将工程建设参建各方推向工程质量责任第一线,通过日常监督、监督巡查与结构工程季度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形式,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全要素实现全覆盖的监督[3]为规范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07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第10卷..体和有关机构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质量行为,强化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履行质量责任的监督管理,促进提高工程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实施细则》,对存在不良记录的单位视程度决定暂缓审批、停止审批、年检基本合格、年检基本不合格或取消资质.对于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工程”,除严格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要建立和推行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公告制度,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定期向社会发布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和公告,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方式,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应采取巡查和抽检相结合的监督方式,以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为主要目的;以保证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为主要内容;以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备案制为主要手段,改变原来的预约式、通知式的监督检查方式,加强巡回检查和随机抽查,保证检查内容和部位能够真实反映施工的质量状况.为了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监督机构应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没有高素质的质监队伍,就很难建立与质量监督职能相适应的权威.因此,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的学习,提高监督队伍的业务素质.还应不断完善质量监督手段,增加检测设备,改变传统的“敲、打、看、摸”等落后的检查方法,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水平.创新政府监管体制,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健全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建筑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研究,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应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工程质量、安全、市场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工程建设领域“一站式”服务和集中统一执法[4].4 结语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不断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制度,严格遵循质量监督程序,充分发挥各方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依靠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充分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监督管理工程质量活动,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新时期要求的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建立起规范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参考文献:[1]聂雪芹.当前质量监督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信息,2008,(7):321.[2]张桂珍,潘俊卿.结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谈监督模式转变后如何开展工程质量监督[J ].建材与装饰,2008,(4):292-293.[3]徐波.工程质量监督概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胡明.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模式[D ].重庆:重庆大学,2005.O n New M ode of Ar ch itec tura l Eng i n eer i n gQua lity Super v isi on and M ana gem en tN I Na(Ans han Architect ura l Engineering Qua lit y Supervision D epa rt ment,Anshan L ia o n i ng 114005,China )Abstrac t:The qua lity monitoring of architectural works in the past exists a lot of abuses in supervisor mode .This paper advoca tes “sunlight intendance ”to put collective supervisi on int o p r actice and establish intendance mode c om bining service and the la w .The qualitymonitoring and m anagement mode of architectur a l engineering w ill be i mproved by “sunlight intendance ”,which w ill als o enhance the level of enginee ring quality r adica lly .K y ;Q y ;M (责任编辑陈 欣)17第4期倪 娜: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探讨e wor ds:A r chitectural engineering ualit super vision anage m ent mod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改进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合理监管可以保证其质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国家安全稳定,人民生活幸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然而,通过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建筑事故可以看出,现阶段的质量监管存在重大问题,本文的主旨在于分析现阶段质量监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希望对建筑行业质量监管系统的完善带来帮助。
关键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和耗费的人工、材料、能源都相当巨大,投资者付出了巨大的投资,期待获得理想的、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发挥作用,以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和物质文化生化的需求。
施工质量差,不仅给投资方、施工方和使用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它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的间接损失将会更大。
为了提高和控制工程的质量,投资方、承建商和政府都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
投资方委托监理单位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承建商从内部控制自己的工程质量,政府通过质监站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三者之中,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
我国虽然从新千年才颁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但监督制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逐渐成形,各地、各部门相继成立了建筑工程质
量监督站,改变了政府在质量监督方面的职责缺失现象,建筑工程——尤其是国家重点项目和大中型项目——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事故发生的频率也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质量监管体系暴露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政府在新形势下的工程质量责任方面的定位不够明确,导致质量责任主体的质量意思不强,因此,现有的质量监督体系需要改革和调整。
我国质量监督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政府有意识的进行质量监管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4年到2000年,所依据的是国务院在1984年颁布的《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各地、各部门相继建立质量监督站,逐步形成了政府监管体系,这一体系的监督的是工程实体,通过对完成工程的质量验收,颁发工程质量等级证书来控制工程质量。
第二阶段从2000年至今,依据的是国务院两千年元月的279号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这一条例明确了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质量监督的基本原则。
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建筑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主要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主要方式是政府认可的第三方强制监督;主要内容是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主要手段是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这一阶段的质量监督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的授权执法变成委托执法,从单纯的监督实体质量变成监督实体质量的同时还要监督主体的质量行为,由直接核定等级向备案机关提出报告转变。
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
应当承认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工程质量管理职能的交叉,法规制定和执行,管理方式和力度,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当前的质量监督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完善
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存在政府主管部门不作为、滥作为现象,分割管理、封闭管理、政出多门现象时有发生。
“首长”工程,“献礼”工程不执行法定的建设程序,不按照建设标准和工程安全规章的盲目施工,为了抢工期而牺牲工程质量,造成了许多质量问题。
在责任主体的行为监督上只注重实体质量
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和纠错能力属于企业的实际能力,可以体现施工企业自行改进施工质量,纠正错误的优劣,是工程质量的一大保证。
现有的质量监督只对实体工程进行评级、认证,对于企业的实际工程能力不予考核,极易造成审核漏洞,为监管舞弊提供了方便。
同时,也不利于建筑企业自身能力的提高。
实体质量监督的方法单一、重点不突出、技术手段偏低
监督站的监督工作通常是事先通知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
手段只有外形尺寸,甚至依然沿用小锤敲打的低级方式。
这种表面化、形式化得监督手段为施工单位提供了提前准备的可能,不仅威慑力不够,也不能有效的核定工程质量。
重处罚、轻纠正的现象普遍存在
建筑工程所耗资源巨大,工期长,工况复杂,出现问题的几率大,只要正确处理,按时纠正是可以保证工程质量的,但是,一些地方的监督站只管检查问题,而对问题的解决不闻不问,下达限期处罚通知后,既不关心纠正力度,也不给予纠正的技术指导,导致许多情况下的监督不力和瞒报、谎报现象的发生。
质量监督模式的改进
强化内部管理,规范工程各方参与行为,加强事前预控
首先,要提高监督人员自身素质和水平,采用政府公职人员而非专业质检人员进行质量监督的现象要严厉杜绝,工程各个阶段,各个部分的监管一定要明确按照条文规定进行,加大监管力度和检查的突然性,已达到威慑和有效监管的效用。
注重质量意识的培养,树立质量安全、质量效益的观念,本着严格执法、帮助在先的原则,在施工之前就对各方进行施工规章制度的教育,组织施工监督会议,明确各方责任与目标,提出施工的各项具体要求,使施工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查,一旦发生问题,可以明确责任人,进行迅速、有效的纠错。
加强施工巡查,鼓励创优,惩惩治劣差
建设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往往发生在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一旦控制这两个阶段的工程质量,隐患就可以基本消除。
特别的,应对地基验槽、基坑围护、管线监测,基坑开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地下防水工程、主体结构模板支撑系统、钢筋绑扎,电位联结等工程中所涉及的计量,检测设备加强捡查,对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试块制作、标准养护及同条件养护等做重点抽查。
对工程中所遇到的技术问题,积极地帮助协调解决,做到监管工作只设路标、不设路障、服务多方,与此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质量监督标准,消除安全隐患和质量缺陷。
进行施工单位施工能力的审核,对于具有稳定、优质施工能力的单位在政策、技术、具体实施方面予以帮助和奖励,加大对劣、差工程的处理力度,但不能只处罚、不处理,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纠错和对施工问题的处理上。
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集中管理
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有很大一部分是政府投资的公共工程,监管方面却大多由施工方面来承担,由于市场上相当数量的施工单位并不具备监管能力,导致了监管缺失和监督漏洞。
因此,政府应当承担统一管理的角色,从可行性研究.设汁委托、施工发包到竣工验收,实施全过程的集中管理。
新技术的使用
首先是监查技术的提高,原有的监查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效用缺失,需要引进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对实体工程的质量监查要全面
具体,从设计结构,施工用料,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监督。
其次,采用现代化的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对现有各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定期监查后要进行记录分析和备案,做到事故发生后,有据可查,为纠正错误,明确责任提供依据。
总结:
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随着建设规模、建设投资的不断扩大,建筑质量对人民生活,公共安全,国家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远,一旦发生工程质量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质量监管是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不断改善、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