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惠州高三第一次调研文综历史38、39题(考查23课知识点)讲评
2012届高三惠州市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12.04)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考生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联袂/妩媚诅咒/咀嚼肖像/惟妙惟肖B.炽烈/整饬通缉/修葺奢靡/风靡一时C.拓本/鞭挞依偎/煨汤露宿/原形毕露*D.内讧/拱手枯槁/长篙绿茵/绿林好汉【A项mèi/mèi,zǔ/jǔ,xiào/xiào;B项chì/chì,jī/qì,mí/mǐ;C项tà/tà,wēi/wēi,lù/l ù;D项hîng/gǒng,gǎo/gāo,lǜ/lù。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有这样一种骤雨:华北平原的雨季,乍暖还寒,闷热的天气一下子变冷;半晌,铅云伴随着电闪雷鸣低低地漫上来了,瞬间暴雨倾盆。
还有这样一种毛毛雨:一连多日雾丝一样氤氲着,它沾衣欲湿,但绝对打不湿泥土;它是吝啬的守财奴,面对饥渴难忍者,永远无动于衷。
这两种雨,农人都不叫酥畦雨。
*A.乍暖还寒B.暴雨倾盆C.沾衣欲湿D.无动于衷【A项,乍暖还寒:形容冬末春初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联系下面相关句子看,应是夏季的情况,可知用词不当。
B项,暴雨倾盆,形容雨非常大,就像用盆子盛着水往下倒一样。
C项,沾衣欲湿,形容雨非常小,像要打湿人的衣服又没有打湿。
D项,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的事毫不感动,对应该关心的事毫不关心。
广东省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_(文综)完整版
广东省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2011.7说明:本试卷共**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案须做在答题卷和答题卡上;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主观题,答题卡的填涂须用2B铅笔;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和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0月1日,太阳直射位置最接近右图①—④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2.下面是某年某月6~15日我国东部沿海某地与同纬度内陆某地的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比较示意图,读图可知A.该时段内,甲地气温日较差均大于乙地B. 12—14日,甲地总降水量大于乙地C.该时段内,甲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幅度大于乙地D.甲地位于沿海,乙地位于内陆3.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4.右图是“局部区域冬季洋流和风向示意图”,秦皇岛港冬季不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是A.海域封闭,海水冰点低B.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C.受暖湿气流影响,水温常在0℃以上D.受冬季风影响,风浪大,不易结冰5.下列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天生桥”中,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开始。
读“五普”、“六普”相关统计比较图,回答6-7题。
6.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下列关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在人口构成特征及其成因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镇人口比例上升——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B.少年儿童人口比例下降——郊区城市化和生育成本提高C.劳动人口比例增大——人口出生率低和人口流动加快D.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劳动力不足和社会负担重7.下列中,不能通过人口普查弄清的是A.人口数量B. 人口年龄构成C. 城市化水平D. 人口合理容量8.水稻在我国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也能种植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黑土肥沃C.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高D.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多9.2011年4月1日起,广州向城市垃圾不分类开罚单,推动垃圾分类,以此实现减量、减害和资源化。
惠州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2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英语试卷I 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21~30各题所给的A、B、C 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ne day, Miss Ellis gave her pupils a new kind of homework: homework on happiness. Her pupils would be “happiness 1 ”, and were to see what would happen when they tried to bring happiness to those around them. As part of their homework, all the students did really 2 , wonderful things, but what Carla Chalmers did left everyone 3 . Several days after the homework had been handed out, Carla turned up carrying a big bag.“Here in this bag I have all the happiness I’ve collected so far,” she said 4 .On seeing this, everyone was filled with 5 , but Carla didn’t want to show anyone what was in the bag. Instead, she pulled out a small box and gave it to her teacher. When Miss Ellis had taken the box, Carla took a (n) 6 camera out of her own pocket and stood with it at the ready.“Open it, Miss Ellis.”The teacher slowly opened the box and looked inside. A bigsmile 7 on her face, and at that moment Carla took a photo, Carla’s photo came out of the camera immediately, and she 8it to Miss Ellis along with a sheet of paper. The teacher read the paper in silence, and when she, had finished, she gestured at the 9 .“Oh, so it’s…”“Yes!”10 Carla, opening the bag. “It’s a great big pile of smiles!”She opened the bag and photos of different 11 fell out.The rest of the class tried to 12 how Carla had managed to create such a great big chain of happiness. All there in the box was a photo of a big smile. But everyone who had seen it felt happiness being transmitted(传送)to them, and in return, without 13 , every person 14 with a smile of their own.She managed to 15 understanding of the smile truth that every time you smile you are sending a gift to the world.1. A. explorers B. instructorsC. playersD. collectors2. A. regretful B. delightfulC. stressfulD. thankful3. A. surprised B. satisfiedC. annoyedD. depressed4. A. disappointedly B. sadlyC. amazedlyD. smilingly5. A. astonishment B. kindnessC. expectationD. pride6. A. expensive B. old – fashionedC. instantD. good-looking7. A. disappeared B. frozeC. fadedD. shone8. A. offered B. sold C. packed D. paid9. A. box B. bag C. camera D. pocket10. A. added B. questionedC. repliedD. interrupted11. A. smiles B. teachersC. ceremoniesD. friends12. A. try out B. focus onC. decide onD. figure out13. A. imagination B. expressionC. hesitationD. reason14. A. responded B. refusedC. demandedD. proved15. A. hide B. correctC. appreciateD. spread第二节语法填空Since the one-baby policy 16.was carried out in China, Chinese families have been shrinking from one with over 10 members to the other with only three including parents and one baby. Things are usually out of our expectation. Apart from, the benefits 17.that/ which have been mentioned enough, small families are now beginning to have 18.their their own problems/ disadvantages.Because parents are having fewer children, they increasingly feel the need 19.to control the lives of those children. As a result, many children are becoming less 20.independent, determined and ambitious than in the past.Parents today discourage their children from doing housework,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socializing 21.because they fear it will interrupt their education. For example, when I was younger I wanted to learn the guitar 22.but my parent wouldn’t allow me b ecause they believed it would distract me from my studies. They are happy as long as I perform 23.wonderfully in my exams but don’t seem concerned about how I develop 24.as a person.To some extend, I understand parents’ concerns, but I think they shou ld love their children for 25.who they are, not what they want them to be. We deserve the chance to chase our own dreams and learn on our own. Even if we fail, we can learn from those failures.Ⅱ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惠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在山西陶寺遗址一座贵族墓随葬的骨耜上发现契刻有一个“辰”字,专家推测墓主的职官可能为农官;同时在该遗址还发现有古天文台,当时人们已将一个太阳年分为20个节令—包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4个重要节点。
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阶层的分化B.文字体系的形成C.国家形态的成熟D.农业经济的发展2.在先秦至西汉中期的历史记载中,周公是管叔之弟。
但到西汉后期至东汉年间,当时的一些史书和作品中,大量出现“周公兄”“周公诛弟”的说法。
这一变化反映出A.文化艺术走向衰落B.宗法观念逐步淡化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社会秩序趋于混乱3.唐朝政府鼓励养牛,规定牛繁殖超过三头,奖励绢一匹,同时还制订了养牛的饲料标准,通过学校教育方式传授治疗牛病的技术,建立牛市促进牛的市场交易。
这些举措有利于A.提升养牛业商业化水平B.加速经济重心向南转移C.促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D.推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4.宋代,在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专为戏曲写唱词、作剧本的职业脚本撰写者“才人”。
他们成立了行会组织“书会”,根据观众趣味,不断修改脚本提供给戏班表演从而获得合理报酬。
这反映了当时A.大众趣味决定戏曲创作B.戏曲艺术渐趋成熟C.文化创作冲破理学束缚D.世俗文化得到发展5.清军机处设立后,皇帝的命令,凡涉及“诰诫巨工、指挥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等机密事项,不通过内阁明发,而由军机大臣密封,交兵部捷报处直接寄给接受命令的官员个人。
此举A.强化了君主对官僚机构控制B.提升了政府的治理能力C.实现了中枢机构的有效制衡D.减少了皇帝的决策失误6. 1865年,上海的第一批煤气灯在南京路上被点亮,在市民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此后一些商家和居民在商铺和家庭中竟相使用煤气灯。
这反映了上海A.社会生活逐渐改变B.洋务运动稳步推进C.城市规模不断扩大D.崇洋媚外日益盛行7.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猛烈批判旧史学,“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己”,提出“历史者,叙述人类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学为“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惠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试卷综述】本套试卷是一套综合性历史试题,涵盖了必修一、二、三的重点内容和选考部分内容。
试卷凸显了“能力立意”的特点,注重对材料解读能力和迁移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
试题难度适中,情境设置新颖,设问角度巧妙,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涉及到的重点知识有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代儒学、洋务运动、辛亥革命、雅典民主政治、英美民主政治、工业革命、改革开放等。
是一套非常有梯度和广度的试卷,可以达到考查学生知识能力底码的目的。
12.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极力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 D.推崇法家思想【知识点】宗法制【答案解析】B 解析:题干材料中“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的意思是责罚不孝的人,不得擅自改立太子,不得把妾立为正妻,其中的孝亲、维护嫡长子继承权、不承认庶妻(小妾)的地位,体现了宗法制的原则,故齐桓公是在维护宗法制。
材料不体现“挟天子”,排除A,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
【思路点拨】根据宗法制以血缘关系确定尊卑的特点分析。
13.史载唐朝驸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生,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令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驸马多出自寒门。
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科举制度的成熟C.贵族制度的衰落 D.专制皇权的强化【知识点】D 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答案解析】中央集权说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A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所述“门第”的变化与科举制无关,且科举制成熟于唐代,B项错误;贵族制度从秦朝开始就已衰落,C 项错误;明朝选取寒门士子为驸马,是为了防止名门望族因此形成威胁皇权的势力,体现了专制皇权的强化,故D项正确。
【思路点拨】运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阶段特征理解。
14.中餐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外来的饮食材料和做法,比如川菜、湘菜都以辣为名,据考证,辣椒的原产地是墨西哥。
广东省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广东省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0分)1.(2012年1月惠州调研12题)《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制度A.分封制B.宗法制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答案】B2.(2012年1月惠州调研13题)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
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
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这件事最可能发生在哪一时期A.秦汉B.魏晋南北朝C.宋元D.明清【答案】B3.(2012年1月惠州调研14题)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
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
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经世致用”C.“工商皆本”D.“君主是天下之大害”【答案】C4.(2012年1月惠州调研15题)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威(指道光、咸丰)以降之学新。
”文中的“新”主要是指A.批判君主专制制度B.针砭社会时弊C.注重经典考据D.学习西方文化【答案】D5.(2012年1月惠州调研16题)有一位民国时期的诗人(1896—1931)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B.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C.辛亥革命对新青年的影响深远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片面性【答案】A6.(2012年1月惠州调研17题)阅读下表,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①中国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②日军实行以华治华的方针③日本企图吞并整个中国④日军由北向南推进控制大半个中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答案】B7.(2012年1月惠州调研18题)右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
2012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新课标)历史试题全解精析
2012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新课标)历史试题全解精析【选择题整体分析】在试卷结构方面,中国古代史的考察部分,古代政治、古代经济、古代思想和古代文化的分布继续沿用了2011年的平衡结构,各考察一个题目,而且考察内容紧扣课本重点。
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也考查了书本中的重要内容且结合了热点知识。
世界是部分依然选取了古代史具有代表性的希腊罗马的知识点和现代史中重要的战后经济格局。
在考题材料的选用方面也比较简单,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减轻了负担。
本次高考试选择题部分难度中等,在基础知识的把握上着重考查学生的材料理解与分析能力,每道题的答案均需要通过材料分析得到,没有直接可作答的知识点问题。
学生做题中需要仔细审题,全面思考。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A 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 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 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 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答案] C[解析] 首先用排除法,A 选项,若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的话,不可能这么严重的触犯他们的利益,所以排除;B选项中,没有政治与经济分离的表达;D 选项中,迁移豪强大族使用的不是经济手段,是政治的压迫手段。
其次C选项从侧面反映出豪强大族的土地兼并影响到了专制集权,所以命令他们迁移,故选C[考点] 汉朝中央集权[难度]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恋爱因法海和尚作梗终酿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行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 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 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答案] D[解析] 本题目直接从课本知识提取即可得出。
宋朝时期商业繁荣,发展迅速,市民阶层壮大,这一现象反应到文化领域就是出现了话本小说,所以比较容易得出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文综第一次调研考试
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文综第一次调研考试1. 背景介绍广东省惠州市作为中国的经济重镇之一,教育事业一直备受关注。
高三文综调研考试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教学质量,以便进一步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和提升。
本文将对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文综第一次调研考试进行详细介绍。
2. 考试内容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文综第一次调研考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文学常识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了解程度,以及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2 历史知识考察学生对中国历史的掌握程度,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著名人物和思想流派等。
2.3 地理知识考察学生对全球地理和中国地理的了解,包括地理地貌、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2.4 政治常识考察学生对中国政治制度和重要政治事件的了解,以及对国际政治的基本认识。
2.5 社会问题考察学生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了解和思考能力,包括环境问题、社会发展问题、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内容。
3. 考试形式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文综第一次调研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共分为两个部分。
3.1 选择题选择题部分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每个题目都有四个选项,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能力。
3.2 解答题解答题部分要求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给出合理的结论和观点。
4. 考试评分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文综第一次调研考试的评分方式如下:4.1 选择题选择题部分根据学生答题的准确性进行评分,每道题目的得分是固定的。
4.2 解答题解答题部分根据学生的回答质量和论述的完整性进行评分,包括论据是否充分、观点是否准确等方面。
4.3 总分计算考试总分计算方式为选择题得分与解答题得分之和。
5. 考试结果和分析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文综第一次调研考试的结果将会按照班级和个人给出。
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考试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优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6. 改进措施根据广东省惠州市高三文综第一次调研考试结果的分析,学校和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
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惠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2012.7)说明: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为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案须做在答题卷和答题卡上;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主观题。
答题卡的填涂须用2B 铅笔;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和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气候变暖可引起青藏高原植被的A.开花起始期廷后B.落叶结束期提前C.生长季节廷长D.果实产量减小【答案】C【解析】气候变暖,青藏地区的开花起始期应该是提前,落叶结束期推后,植物生长季节延长,因为气候变暖,果实产量应是增多。
选C.2.读“我国1982〜2097年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比关系图”,可知该期间A.城市人口正逐渐减少B.城市面积增速平稳C.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D.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化面积增幅大于城市人口增幅3.研究发现,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其主要原因是A.西北季风的堆积分选作用B.夏季暴雨的侵蚀差异作用C.河流流水的堆积分选作用D.昼夜温差的风化差异作用读右“ 1978年〜2004年我国省城非能源矿产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 完成4〜5题也被称之为“富饶的贫困”。
我国非能源矿产资源诅咒现象最严7. 由图可知A. 迁出重心的位移变化比迁入重心明显B. 迁入重心的位移变化主要表现在东西方向上C.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一直主要迁往东南D. 两重心位移在南北方向上始终保持同向变化 8.2000〜2005年我国人口重心东移,最有可能的原因 是 A.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 B.西部大开发的实施C.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D.东北传统工业区振兴9. 黄河总水量约49%来自源区,观测表明,过去半个世纪黄河源区对黄河补给 显著减少,这导致黄河下游地区4.“资源诅咒” 重的省份TiimA.豫、滇 陇、黑B.蜀辽 D.京、赣C.rm**«i'%5.闽、粤两省矿产资源不足,但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其主要原因是U-fcA.市场广阔B.劳动力资源丰富 先进 D.地理位置优越6. 撒哈拉沙漠C.科技'■u«»A.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IISitsif* ■•黑譽■嵐■比■B. 受副高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C.受副高和盛行西方交替控制D.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读右“ 1982〜2005年我国人口迁出、 迁入重心演化轨迹图”,完成 7〜8题。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理科)(本试卷共5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集合(){},|0,,A x y x y x y R =+=∈(){},|0,,B x y x y x y R =-=∈,则集合AB =( )A .)0,0(B .{}0C .{})0,0(D .∅ 2.复数ii+-11的值是( ) A .1 B .1- C .i D .i -3.已知向量=(1,2)-,=(,2)x ,若⊥,则||=( )AB .C .5D .204.已知11()122x f x =--,()f x 则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 .既奇且偶函数 5.已知直线l 、m ,平面βα、,则下列命题中:①.若βα//,α⊂l ,则β//l ②.若βα⊥,α⊥l ,则β//l ③.若α//l ,α⊂m ,则m l //④.若βα⊥,l =⋂βα, l m ⊥,则β⊥m ,其中真命题有( )(第6题图)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6.给出计算201614121++++ 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如右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 .10>iB .10<iC .20>iD .20<i 7.“l g ,l g ,l g x y z成等差数列”是“2y xz =”成立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规定记号“⊗”表示一种运算,即2a b ab a b ⊗=++ (,)a b 为正实数,若31=⊗k ,则k =( )A .2-B .1C .2- 或1D .2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一)必做题:第9至13题为必做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9.6)1(xx -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用数字作答)10.右图是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均为2的圆锥和圆柱的组合体,则该组合体的侧视图的面积为 .11.设平面区域D 是由双曲线1422=-x y 的两条渐近线和抛物线28y x =-的准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含边界与内部).若点D y x ∈),(,则目标函数y x z +=的最大值为 .12.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表:(其中*,x y N ∈)则样本在区间 [10,50 ) 上的频率 .13.已知数列{}n a 满足12a =,*121()n n a a n N +=+∈,则该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 . (二)选做题:第14、15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一题,两题全答的,只计前一题的得分。
2012年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2012年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分析及复习建议一、试卷基本情况一模文综卷共分两部分:一卷选择题35个,其中地理题11个,政治、历史题各12个,每小题4分,总分140分。
二卷非选择题分必做和选做两块,总分160分;其中必做题6个,三科各2个,共135分;选做题6个,地理是二选一,10分;历史是四选一,15分;共25分。
历史部分第24—35题为选择题,第40、41题为非选择题,第45—48题为选做题。
二、试题体现的特点一模基本体现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在试题中尽可能体现高中历史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试卷注重考查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注重考查从材料情境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历史的比较思维能力。
1.基本体例不变,体现“稳定性”历史试题的命制与往年相比,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在:立足基础知识,体现“基础性”;重视能力考查,体现“能力性”;突出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性”。
新课改理念渗透于试卷,注重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能力并重。
2.立足基础知识,体现“基础性”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
试题选取反映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图片等作为命题素材,紧扣教材知识点,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
3.重视能力考查,体现“能力性”从选择题来看,试卷通过大段鲜活史料营造全新历史情境,注重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论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单靠读熟背透已不能再取得理想成绩。
从主观题来看,材料分析题成为最主流的考查题型,而且材料的篇幅越来越长。
这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
4.突出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性”考查方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折射出现实社会;二是将现实社会问题放在历史背景中去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历史联系)。
2012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
2012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一、选择题。
(每题4分,共48分)二、非选择题。
(共52分)38. (共24分)(1)(共8分)第一阶段史实: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清末新政。
(每答对一点给2分,满分不超过4分)第二阶段史实:创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权力分立等。
(每答对一点给2分,满分不超过4分)(2)(共6分)经济:封建经济基础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
(2分)政治:政权的封建专制性强;政局动荡,战争频繁。
(2分)外交:受列强控制,国际地位弱,缺乏民族独立发展的条件。
(2分)(3)(共4分)评价:计划经济模式曾经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2分)但因为长期实行,其自身的弊端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2分)(4)(共6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经营者和工人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济活力;形成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促进了沿海地区快速发展。
(每答对一点给2分,满分不超过6分)39. (共28分)(1)(共8分)新思想:分权制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理性主义等思想(或答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科学、人权、法制、理性等思想)(每答对一点给1分,满分不超过4分)原因:启蒙思想顺应了欧洲社会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普遍处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2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2分)(2)(共4分)巴尔扎克(1分)(批判)现实主义(1分)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贫富分化日趋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2分)(3)(共8分)世界大战(2分)、经济危机(或答经济大萧条)(2分)不符合。
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弊端,但并未走向崩溃。
(2分)二战后,西方国家通过政策调整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表明资本主义制度还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功能。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文科综合(1)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文科综合(1)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文科综合(第一模拟)【命题报告】本卷是作者在深入研究2012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命制的。
无论是选择题的材料选取还是非选择题的分值设置,作者都进行了认真的考究,并且参考了很多专家的建议。
政治部分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关注全国热点,加强理论与现实材料、情境的对接。
历史部分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正确解读的能力。
地理部分考查了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等。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选择题 140分)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11年12月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一颗太阳系外行星与地球表面环境相-似.可能适宜人类生存,并将其命名为“开普勒 22b”,这颗行星位于“宜居带”内。
读下图,回答1—2题。
1.“宜居带”首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A.液态的水 B.适宜的质量C.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D.行星与恒星距离远近合适2.“开普勒22b'’围绕运转的母恒星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能够发光放热 B.寿命较长,发光放热稳定c.存在高级生命 D.在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围绕银核运转读我国地理“四极”特征变化趋势图,回答3 5题。
3.图中③④⑤的地理特征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4.①②③的地域分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C.海拔 D.水源5.⑥地区发展农业的气候资源优势表现为。
A.光热充足,雨热同期 B.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C.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D.光、热、水源充足,气温日较差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份各国主要城市的9.下面关于霍尔木兹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方生命线,美国部署海湾地区军事力量的必经之路B.对西欧石油供应不具有战略影响C.对日本海上石油运输无关紧要D.对南美石油供应具有战略影响读亚洲部分地区某日的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10一11题。
2012年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卷解析-学生版
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A.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B.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国民党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16.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
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
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20.“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
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
”“大炮”是A.启蒙思想B.生物进化论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21.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卷)
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卷)12.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这里的“封建”指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3.西方人把科举制看作是“中国第五大发明”。
下面有关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的转变B.科举制的发明,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C.科举制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D.科举制的实行,在制度上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14.新的经济重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时间长久。
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可能是在A.魏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1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下列与梁启超“开民智”不符合的是A.举办新式学堂 B. 创办新式报刊C.鼓吹民主共和思想 D.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16.1911年12月26日孙中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余一钱不名也。
带回来的只是‘革命精神’耳!”正是凭借这种革命精神,孙中山A.亲自领导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斗争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就任正式大总统D.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7.下面是从“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示意图。
对这种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B.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农业生产C.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增加主要是“左”倾路线下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D.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下忽视商品经济的结果18.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12高考广东惠州第一次调研考试讲评课件.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4分)【①化妆是一种徒劳的掩饰,被 颜色包裹的那个形象,是一个虚伪的陌生 人; ②化妆最先是为了欺人,之后就成了自欺; ③化妆以醒目的色彩强调以至强迫人们注 意的部位,却往往是最软弱的所在;④化 妆更说明缺乏勇气、自信直面人生。(每点 1分)】
②现实生活中人们刻意的修饰、装扮是对 自我缺陷的掩饰,虽有伪装的外表的美丽, 却失去了实质的最为宝贵的纯真、自然的 本性,迷失在伪装中。(2分) ③“素面朝天”虽然没有艳丽的外表,但却 是一种最真实的自我面对生活,活出自己 的坦率与直诚,活出自己的勇气与自信。 (2分)(个人理解这点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 可)】
17.(5分)【①内容上:指出“素面朝天” 也是可以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统领全文。 (2分) ②结构上:起着过渡(承上启下)作用,(1分) 承接上文“可是你并不美丽”,引出下文 作者对素面朝天这种生存方式的理解,(1 分)指出“化妆”这种生活态度的实质,并 进行了批驳。(1分)】 18.(6分)【①“素面朝天”的实质就是保持、 还原自然、纯真的自我,一种以自信和勇 气直面人生的生活态度。(2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6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审题立意参考:①“活在春天里”这本身 具有一定的象征含义,结合材料学生要能 够准确地把握到其象征意义——“看到希 望”、“执著追求”、 “要有梦想”、“敢于抗争”等;②要求 考生结合自己或社会生活谈谈认识、看 法。】
14.(4分)【①有的人(作品)以偏概全、以丑 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 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 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②有 的人(作品)介绍中国文化,满足于肤浅讲述历 史故事,肤浅介绍各种文化遗产,没有挖掘 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的深度。(每点2分)】 15.(4分)【①应该着力于展示中国文化和历 史中健康的、正面的、美的东西。②要力求 提供对于中国文化精神与价值方面的深度认 识。③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 值的内容。④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 以及从中体现出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 生愿望和追求。(每点1分)】
惠州二模试卷分析
2011惠州二模文综历史部分试卷分析高三历史备课组一、总体情况本次历史试卷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材料题。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非选择题共有2小题共52分,全部是材料问答题;试卷总分最高分为84分,最低分为8分,平均分44.16分,难度0.441,试卷完全按照新课标和高考考纲要求命题,但对于农村中学考生来说,难度较大。
二、试卷情况分析1、单项选择题。
考生得分率比较高的题目有第(12)(14)(16)(18)等一些小题,都是一些简单的概念识记题,考生容易理解。
失分比较多的题目有:第(13)小题,题目里的第一个选项,考生对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时间记忆不清,这部分内容在必修三第2课有专门的标题学习“儒学成为正统”。
这里出现的问题,除了部分内容还没有复习到的因素外,考生读书时根本没留意课本中的标题,而且对于课本里讲了什么内容,非常模糊。
所以高三教师在复习时要适当引导学生怎样去看书,而且在上课时要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好课本的内容。
第三个选项中,考生无法理解“中国之境”的“境”是什么意思,一看到汉武帝马上盲目地跟课本的内容联系,这是不恰当的,这就提醒高三的历史教师,在辅导学生做题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训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第(15)小题,考生没有理解和识记好课本相关的内容而错选B,结合课本鸦片战争的影响内容,可知传统社会结构解体应该在鸦片战争之后,而且从题目可知,虽然明清之际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但整个社会的结构还是很稳定的。
A选项中,西方的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应该在辛亥革命之后。
第(17)小题,是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
这道题容易错选B,考生主要是不理解,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但仍然是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
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这应该是资产阶级完成的,所以称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只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带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能力来完成这一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马戛尔尼使 团访华真正目的?对乾隆皇帝的回答予以评价? (10分)
• 目的:打开中国门户,扩大英国对华贸易。(2 分) • 评价:一方面面对英国割让领土的要求,乾隆 皇帝予以断然拒绝,这是完全正确的,它维护了 国家的主权,抵制了殖民主义的侵略。但是,另 一方面乾隆皇帝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打开 中国的大门,闭关自守,又使中国失去了一次了 解世界、扩大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前进的历 史机遇。(要求从两个方面来评述,观点2分, 史实说明2分)
2012届惠州一调
历史 讲评
38. (24分)以财富论,人可以分为富人和穷人; 国家可以分为富国和穷国。贫富差距的形成是多种 因素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前,西欧并不是一个发达地区,而是一 个不发达地区……在近代,这一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来自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地的刺 激作用和利润以及对整块整块大陆的拓居和开发。因此 今天,世界工业总产量的 90%来自欧洲和由欧洲民族占 据的地区……由于占多数的穷人大部分生活在北纬30度 以南地区,这一全球的经济上的划分是纬度方向上的。 这种以经济方式作出的全球的南北划分在许多方面比根 据国界或意识形态集团作出的传统划分更有意义……世 界不仅分成了富裕的北方和贫穷的南方,而且两者之间 的差距越来越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为什么拒绝 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4分)
原因: • 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引发 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 中国代表不惧列强淫威,据理力争,拒签和约。
(任答两个要点即可,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 亦可酌情给分)
(答出改革开放时期、责任制、乡镇企业、农民工、体 制、入世、新农村建设每点可以给2分,总分不超过8分)
39.(28分)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对包括公 众及公众舆论在内的国内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的延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 马戛尔尼使 团以为乾隆帝祝寿的名义来到中国。这是到达中国 的第一个英国外交使团,是中英之间最重要的一次 早期交往,堪称中西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面对英 国使团希望扩大通商和割让岛屿等要求,乾隆皇帝 的回答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 夷货物以通有无。”“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 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要 “杜民夷之争论,立中外之大防”。 ——吴伯娅:《祝寿还是试探:马戛尔尼访华背 后的阴谋》
8 3.5 7.5 3.5
2.5
6.5 2.5 14 13
67 19 36 40
50
(1)请用15-19世纪中期的史实,说明近代以 来西欧逐渐发达富裕的原因。(10分)
• 史实:思想上,西欧掀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 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封建专 制,倡导科学、民主、平等、自由; • 对外方面,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海外贸易, 开发海外殖民地,对亚非拉地区进行经济掠夺; • 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运动,建立了世 界上最为先进的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制度。 • 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并通过工业革命 确立了西欧的经济和技术优势。
(4)1950年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 于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该条约的 签订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一外交方针或 政策?分析新中国采取这一方针或政策的历史 背景?(6分)
• 方针:一边倒(2分) • 背景(4分,答两个要点即可): ①二战结束以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美苏开始 冷战; ②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封锁孤立新中国; ③ 苏联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
材料二:世界的不平衡:富国和穷国——1970年(表 中数字表示世界总数的百分数)
人口 国民总产值 粮食 识字的人
发达世界 (新西兰、日本、澳 大利亚、西欧、加拿 大和美国)
共产党欧洲和苏联
18
30
23
90
拉丁美洲 非洲 近东 远东(不包括中国)
中国
6.5 8.5 3.5 31
22
答出3点即可
(3)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民逐渐脱贫致 富。请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说明。(8分)
• 原因: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农 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脱贫致 富的积极性;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优化了农村的产 业结构;农民进城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新世纪以 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中国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为农民的脱贫致 富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大环境。
(思想上给4分,三大运动必答每个1分,其他方面每个2分, 另外可答军事、科技方面的原因,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酌情 给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穷国” 落后于“富国”的原因是什么?(6分) 原因: • 穷国人口众多; • 文盲率高; • 工农业落后; • 科技不发达; • 存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帝国主义列强就着 手拟定对德和约,重新瓜分世界。1919年1月18日, 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了和会,27个战胜国(包括中 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其中全权代表70人。苏俄 没有受到邀请,德国作为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会议 由美、英、法、意、日5国各出2名代表组成的最高 理事会(“十巨头”会议)控制。和会持续了半年之久, 6月28日,各战胜国终于在巴黎近郊著名的凡尔赛宫 镜厅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中 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人民网《历史上的今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没 有受到邀请的主要原因?(8分)
原因: • 苏俄角度: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苏俄颁布《和平法令》,坚决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 和会角度:巴黎和会是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账 会议;帝国主义国家敌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妄 图把它扼杀在摇篮中。 (要求能够从两个角度来答题,每个角度答两点即 可,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