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拔管相关并发症

合集下载

气管插管拔管时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

气管插管拔管时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

气管插管拔管时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作为呼吸科医生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并不陌生,在症状消失,符合拔管指征时就要考虑拔管,那么在拔管时的注意事项都有那些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作者:李鸿政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机械通气患者,一旦原发病得到控制,就开始着手脱机,但脱离呼吸机与拔除气管插管是两回事,这点必须强调,因为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脱离呼吸机,但咳痰能力不好,仍需要气管插管,便于气道管理。

所以,撤离呼吸机分两步走:先脱机,再拔管。

脱机的注意事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现在来谈一谈拔出气管插管前后应该注意呢?一、拔管的指征拔管的指征通俗讲就是气管插管的指征已经不存在了,就可考虑拔管了。

如引起上呼吸道梗阻的因素已经去除、气道保护性反射恢复、具有呼吸道清洁能力、已经撤离了呼吸机等。

更确切的说,当改变通气模式或间断脱机若干时间后,患者能维持满意的通气合氧合状况,即可考虑拔除气管插管。

特别要注意的是拔管前要保证患者能成功脱机,否则可能需要重新插管。

二、拔管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对于有拔除气管插管指征的患者,一旦决定拔管,那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拔管前物品准备及患者的合作。

准备吸氧装置、口腔护理物品、纸巾、雾化装置等,必要时准备无创通气;拔管前对患者进行宣教,使其了解拔管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消除患者心理恐惧感,以保证患者的充分合作。

2、彻底、充分吸引气道分泌物。

清除口咽部及鼻咽部分泌物,如果是声门下引流的导管,应充分冲洗抽吸声门下引流管;如是普通导管,可在气囊放气的同时,通过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囊,经人工气道给予较大的潮气量,以期在塌陷的气囊周围形成正压,将潴留的分泌物“冲”到口咽部,再给予吸出,从而避免误吸。

这一点是拔管前的常规动作,如果没有把这些分泌物清理干净,一不小心误吸入肺部、窒息就麻烦了。

3、适当吸入氧浓度,增加体内氧储备。

可常规先吸入纯氧几分钟,再进行拔管。

4、将新的吸痰管置于气管插管远端开口以远1-2 cm,边抽吸,边气囊放气,并快速拔出气管插管。

1.17气管插管-拔管相关并发症

1.17气管插管-拔管相关并发症
后立即出现上呼吸道梗阻;喉镜显示声 带无运动,呈内收状态,声门口极度狭 窄。一般可恢复,但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可能需行暂时性气管造口术。
底的外侧角名肌突,
为环杓侧肌和环杓后 肌附着处,影响声门 的开放与关闭。
杓状软骨脱位 • 脱位类型 –
根据脱位(AD)的程度可以分为:环杓 关节全脱位、半脱位。 根据杓状软骨脱位的方向可分为: 环杓关 节左、右脱位;环杓关节前、后脱位。
– –
其中以左前半脱位最为常见。
杓状软骨脱位 • 脱位原因 – – – – – – –

喉罩主要通过气囊充气后在喉周围形成 密封圈,但目前喉罩的放臵通常是一种 盲探技术,也可能碰触会厌导致脱位。
杓状软骨脱位 • 继发于某些系统性疾病 – 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糖尿病、类风湿
性关节炎、肢端肥大症等常引起环杓关 节退变。
– 在一定诱因如咳嗽、打喷嚏、剧烈呕吐
情况下可产生脱位。
杓状软骨脱位 • 喉部肿瘤、颈部外伤 – 喉部肿瘤破坏环杓关节囊或直接压迫

有多例报道硬膜外阻滞麻醉下手术患者, 术前安臵胃管,术后出现声嘶、呛咳、 吞咽疼痛,诊断为杓状软骨脱位。
杓状软骨脱位 • 特殊插管用具 – McCoy喉镜,其镜片前端可弯起,使会
厌翘起,镜片顶端可牵拉会厌及杓会厌 褶造成杓状软骨脱位。

光索导引管盲探过程中管芯直接顶撞杓 状软骨可致杓状软骨脱位。
而是在拔管时,未充分放气的套囊压迫杓 状软骨,造成杓状软骨向后、外移位。

国内报道: 5 例拔管后脱位者,病人自行 拔管 2 例,导管套囊没有放气;医生拔管 时忘记气囊放气所致1例。
杓状软骨脱位 • 插胃管不当 – 部分病人在术前安臵胃管后立即出现声
嘶、呛咳、吞咽疼痛,可能系胃管较为 粗硬,插管遇到阻力强行插入致脱位发 生。

气管内麻醉拔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气管内麻醉拔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气管内麻醉拔管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近五年来威海市文登整骨医院等五所医院,累计施行气管内麻醉5800例,其中并发拔管后呼吸困难5例;上呼吸道梗阻(声门痉挛,异物阻塞,声门水肿,咽喉变窄等)28例;Mendelson综合症3例;支气管哮喘4例。

结合典型病例报告,就其诱发原因,预防措施等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1 拔管后呼吸困难例1,女,45岁,左下颌造釉细胞瘤体切除植骨术。

采用快诱导,经左侧鼻腔插管,因阻力大、鼻出血,用麻黄素棉球压迫止血后,改行对侧鼻腔插管成功,在普鲁卡因、琥珀胆碱复合麻醉下手术顺利。

术毕拔管后呼吸道通畅。

回病房后病人突感呼吸困难,拟再行气管内插管,于喉镜显露声门之际,发现棉球部分阻塞声门,取出绵球后,呼吸恢复正常。

分析鼻腔内压迫止血的棉球随自然呼吸建立后,棉球逐渐下移,终至部分阻塞声门,原因比较明确。

2 可疑Mendelson综合征例2,男,45岁,上腭肿瘤,在快速诱导插管,氟烷-N2O-O2,潘库溴胺维持麻醉下,行上腭骨部分切除术,术中气道压力无异常,SPO298-100%,手术顺利。

术毕静注新斯的明2.5mg 拮抗,5分钟后肌张力恢复,神志清,不能忍受导管,吸引气管后拔出气管导管,病人随即感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心率110bpm,SPO285%,即注琥珀胆碱50mg,重行气管内插管,但呼吸阻力大,经静注氟美松20mg,氨茶碱0.5g,30分钟呼吸恢复正常。

分析拔管期由于胃内压增高,贲门括约肌松弛、生理反射恢复不全,以致发生反流误吸,导致反射性呛咳,呼吸困难,肺通气功能障碍。

本例应首先考虑误吸综合征,采取通气、解痉治疗,治疗效果尚可,可能与误吸量较小有关。

3 声门水肿例3,男,50岁,胸骨后甲状腺肿大,并存呼吸困难。

X线证实气管部分受压。

全麻下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平稳,双眼结合膜明显水肿,术中累计输复方氯化钠1000ml,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库存血200ml。

拔管前神志清,呼吸通气量正常,肌张力恢复。

气管插管与拔管指征

气管插管与拔管指征

气管插管与拔管指征2017-07-15 19:00气管插管(Endotracheal Tube/Tracheal tube)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

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气管插管指征①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或呼吸微弱、意识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②不能满足机体的通气和氧供的需要、严重酸中毒、严重呼吸肌疲劳③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容物返流或出血随时有误吸者;④存在有上呼吸道损伤、狭窄、阻塞、气管食管瘘等影响正常通气者;⑤急性呼吸衰竭;⑥中枢性或周围性呼吸衰竭。

二、并发症极少数患者在此过程中或其后可能出现如下并发症:1、气管插管操作过程中心跳、呼吸骤停;2、口腔舌咽部损伤出血及血肿形成;3、咽喉部、会厌感染;4、牙齿脱落、环杓关节脱位、气管软骨脱位;5、喉头水肿、声带水肿、气管狭窄、气管食管瘘;6、长时间应用呼吸机可能导致肺部感染、肺不张;7、正压通气引起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低血压、气胸等;8、因患者肺功能差难以脱离呼吸机或不能脱离呼吸机;9、其他意外。

三、替代方案气管切开:美国胸科医师协会1989年推荐,气管插管大于21 天患者应行气管切开(有研究建议7天内行气切),替代气管插管,通畅呼吸道并行机械通气治疗,舒适性较好,病人可长期耐受气管切开。

但需要手术、创伤性较大,造成组织损伤、出血等的可能性较大,而且操作费时,不利于紧急抢救。

一般用于病情稳定后,需长期通畅呼吸道、机械通气的病人。

四、气管插管拔管指征①神志清楚②血流动力学稳定③PS≤8④PEEP≤5⑤肌力正常⑥咳嗽反射恢复,咳痰有力⑦动脉血气正常或相对正常⑧气囊漏气试验阴性(喉头是否水肿)⑨氧合指数PO2/Fi02>150(反映患者真实的氧合状况)⑩呼吸浅快指数(RVR)≤105(f/VT )(反映患者真实的呼吸状况)。

意外拔管的整改措施

意外拔管的整改措施

意外拔管的整改措施摘要意外拔管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的气管导管或其他插管器械意外脱出的情况。

意外拔管可能导致患者窒息、窒息、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为了防止意外拔管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

本文将讨论意外拔管的原因,以及承担责任的各方的责任和建议的整改措施。

1. 意外拔管的原因意外拔管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问题,常见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a. 患者因素•患者自身的不配合,例如不合作的姿势调整、不理解医护人员的插管操作。

•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导致患者无法理解和配合操作。

b. 技术操作因素•插管固定不牢靠,如使用不合适的固定设备、没有固定导管等。

•插管技术不熟练或不规范,导致插管过程中出现错误。

•技术操作中的疏忽,如没有及时检查插管是否固定等。

c. 护理操作因素•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和监测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拔管风险。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监测和观察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患者自拔的行为。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教育不到位,无法使患者了解拔管风险和应该如何配合。

2. 承担责任的各方的责任在防止和整改意外拔管问题中,有以下几个主要的责任方:a. 医疗机构责任医疗机构应该承担以下责任: - 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包括插管操作的技术规范、设备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 建立健全的插管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每一位插管操作人员都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 提供充分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插管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意识能力持续提高。

- 提供合适的设备和工具,确保插管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b. 护理人员责任护理人员应该承担以下责任:-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认知水平、精神状态等。

-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插管教育,让患者了解拔管的风险和应该如何配合。

- 对患者的插管固定进行密切的观察和监测,确保插管的安全性。

- 及时发现和报告患者可能出现的拔管风险,协助医护人员采取措施防止意外拔管的发生。

c. 患者及家属责任患者及家属应该承担以下责任: - 配合护理人员的插管操作,保持合适的姿势和配合插管的过程。

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及预防

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及预防

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及预防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然而,这一过程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管插管的常见并发症,并提供预防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一、误吸误吸是气管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指的是气管插管后,胃内容物或者口腔分泌物进入气管和肺部。

这可能导致肺炎和其他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

预防措施:1. 预防误吸的关键是正确选择气管插管的尺寸。

插管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增加误吸的风险。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身高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尺寸。

2. 在插管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维持患者的头部和颈部的正中位,以减少误吸的风险。

3. 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胃内容物,避免其进入气管和肺部。

4. 定期检查气囊的充气情况,确保气囊的密封性,防止误吸的发生。

二、声带损伤气管插管可能会导致声带损伤,包括声带水肿、声带损伤和声带瘢痕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难点和吞咽难点等问题。

预防措施:1. 在插管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尽量减少对声带的刺激和损伤。

插管时,应避免过度插入或者过度旋转。

2. 定期检查插管的位置,确保其与声带的接触不超过推荐的时间,以减少声带损伤的风险。

3. 在拔管时,应缓慢且谨慎地进行,以避免对声带的额外损伤。

三、气胸气胸是气管插管的另一个潜在并发症。

它指的是气体进入胸腔,导致胸腔膜与肺组织之间的空隙增大。

气胸可能会导致呼吸难点和胸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1. 在插管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插管的深度,避免插入过深,以减少气胸的风险。

2. 定期检查插管的位置,确保其在气管内稳定,避免与气管壁磨擦引起气胸。

3. 在插管后,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和胸部的X射线结果,及时发现和处理气胸。

四、气管炎气管插管可能会导致气管炎的发生,这是由于气管黏膜受到刺激和损伤所致。

气管炎可能会导致咳嗽、喉咙疼痛和呼吸难点等症状。

预防措施:1. 在插管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尽量减少对气管黏膜的刺激和损伤。

气管插管拔管情况谈话记录

气管插管拔管情况谈话记录
年月日
气管插管拔管情况谈话记录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初步诊断:
病情:危重一般手术方式:气管插管拔管术手术及术后预计:可能发生的并发症:1.拔管时致呼吸、心跳骤停,死亡2.术后感染,伤口不愈合3.术后肺部感染,痰液阻塞,造成窒息死亡4.术后吸痰困难,造成窒息死亡5.气管内出血,引起窒息6.术后气道分泌物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7.气管食道瘘8.术后呼吸困难,需行其他治疗9.术后因气道阻塞窒息需再次行气管切开10.各种无法预料的意外发生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全力做好该项技术操作。尽管上述情况的发生机率较小,并且多数症状轻微,但目前的医疗技术手段不能做到绝对避免。鉴于患者病情一旦恶化,有可能需要及时进行上述操作,我们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预先告知,以免届时时间仓促,延误救治。同意与否,请履行签字手续。
谈话医师签名:谈话日期:
患者及家属意见:
1.对医生介绍的情况已充分了解;
2.对手术危险性与可能发生的问题表示理解;
3.行气管插管拔管术,如发现上述情况与医院无关,并不会以此为由拒付医疗费或引起医疗纠纷。
4、保证及时缴足医疗费用,以免延误患源自的治疗。患者签名:单位或住址:
家属签名:与患者关系联系电话:

高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高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

高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倪海芳;秦晓云【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并发症及护理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气管插管拔管后的年龄≥70岁的患者110例,观察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拔管后的情况,对相应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本组中,呛咳患者19例(17.3%),咽喉疼痛患者28例(25.5%),拔管后低氧血症再插管的患者3例(2.7%),误吸患者7例(6.4%),气道痉挛患者4例(3.6%),高血压患者2例(1.8%),心脏骤停患者1例(0.9%).结论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年(卷),期】2015(001)004【总页数】3页(P83-85)【关键词】气管插管;拔管;并发症【作者】倪海芳;秦晓云【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江苏无锡2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气管插管是将一特质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是现今常用的一种急救措施,也是呼吸道管理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缺氧、CO2潴留和酸碱失衡等症状。

但由于气管插管是一种创伤性的操作,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伤害,而且插管置留的时间越长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就越大,因此及时拔管是很重要的[2]。

据研究[3]表明,由于临床主要关注插管时的监护,而对拔管的监护不够重视,导致患者拔管后出现了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所以如何减少拔管后的并发症值得临床医护人员关注。

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对110例年龄≥70岁的患者进行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气管插管拔管后的110例患者,其中男58例,女52例,年龄70~93岁,平均(75.1±2.5)岁,插管时间为6 h~18 d, 平均(7.9±1.5) d, 麻醉插管者45例,其他疾病插管者65例。

非计划性拔管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非计划性拔管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非计划性拔管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在医疗领域中,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或气管插管处于气囊自动排空状态的情况下,医务人员意外地将气管插管拔出的行为。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呼吸中断,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非计划性拔管可能发生在许多临床环境中,如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急诊室以及转运过程中等。

尽管现代医疗技术不断改善,但非计划性拔管仍然是医疗事故中严重的事件之一。

据统计,非计划性拔管在全球医疗场所中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造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因素可以通过规范的操作和预防措施来避免。

然而,某些情况下,即使在最严谨的操作下,非计划性拔管仍然可能发生。

以下是一些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原因:1. 意外移位:在匆忙的环境下,例如转院过程中或抢救急诊情况下,气管插管可能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而意外移位。

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气道将失去通畅,呼吸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2. 设备故障:气管插管设备的故障也可能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例如,气管插管管道的断裂、固定装置的松动或失效等问题都可能使插管脱离原位。

3. 患者不安:某些病患,特别是儿童或焦虑的患者,可能会无意中成功地拔掉气管插管。

在这些情况下,患者的非自愿行为导致插管脱落,使医务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

4. 错误操作:在繁忙或紧急环境中,医务人员的疏忽或错误操作也可能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例如,过度拔出插管或错误固定插管等操作失误都可能引起插管脱位。

非计划性拔管的后果可能是严重的,它可能造成患者窒息、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是医务人员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为了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医疗机构和专业组织已经提出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培训对于减少非计划性拔管非常重要。

医务人员应该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操作细节,遵循标准操作规程来确保插管的稳定性。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措施引言在医疗领域中,拔管是指将插入患者身体的气管插管或者其他类型的管道移除的过程。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拔管可能会变得非计划,即在没有提前计划的情况下执行拔管操作。

非计划性拔管可能发生在患者自发拔管或不恰当操作引起的拔管等情况下。

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迅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措施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目的•保护患者气道通畅:非计划性拔管可能导致患者气道堵塞,因此护理人员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来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

•预防并处理拔管引发的并发症:拔管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包括呼吸困难、声门痉挛等。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提供心理支持:非计划性拔管对于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意外且具有紧急性的事件,护理人员需要提供心理支持来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

步骤1.立即发现:护理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及时发现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

通常,患者的突然咳嗽或呼吸急促可能是非计划性拔管的信号。

2.确保患者安全:护理人员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例如,将患者放置在恰当的位置,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3.恢复通气:护理人员需要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恢复通气。

这可能包括给予患者人工气道插管或使用面罩给氧等方法。

4.监测患者状况: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心率等指标。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5.与医生沟通: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并根据医嘱执行后续的护理措施。

6.提供心理支持:非计划性拔管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需要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

注意事项1.牢固固定:在患者恢复通气后,护理人员需要确保人工气道插管或面罩的固定牢固,避免再次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

2.加强监测:非计划性拔管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包括观察呼吸情况、皮肤颜色和意识状态等指标,以及定期测量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不良事件分析及改进措施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不良事件分析及改进措施
设备和技术更新
不断关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和引进先进的设备 和技术,提高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多学科协作模式推广
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协作,共同关注气管插管患者的安全问题,推广多 学科协作模式,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持续改进方向探讨
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
继续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气管插管操作技能和患 者安全意识。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减少 因患者因素导致的不良事件。
安全性认知
医护人员对改进措施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的认知和感受,反映新 措施在医疗安全方面的实际效果。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项目成果回顾
1 2 3
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通过详细分析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不良事件,我 们找出了主要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患 者因素、设备因素等。
改进措施制定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如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优化气管插管固定方法、完 善设备管理等。
优化流程
医院应对气管插管的流程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同 时,应建立气管插管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事件,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 生。
05
效果评价
实施前后对比分析
意外拔管率
通过对比实施改进措施前后的意外拔管率,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改 进措施的效果。
制度不完善
医院可能缺乏完善的气管插管管理制度和流程, 导致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
监管不力
医院管理层可能对气管插管的监管力度不够,未 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医护人员操作中的不当行为。

拔除气管插管告知书

拔除气管插管告知书
2.塌陷萎缩;
5.心血管意外入心跳呼吸骤停。
6.其他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
以上事件的发生可造成拔管失败,进而需要插管可能,严重者危及生命,特告知家属。
以上风险及并发症情况医生已详细告知我(患者或家属),我(患者或家属)对拔管风险及并发症的情况表示完全理解,医生为患者拔除气管插管。
患者或家属签字:日期:
谈话医生签字:日期:
XXXX医 院
气管插管拔除知情同意书
姓名:住院号:
患者姓名
性别:男
年龄:46岁
病历号:
患者因入住重症医学科,因病情或抢救需要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现患者目前神志清,咳嗽反射良好,血压,心率,呼吸,血氧稳定。可考虑行气管插管拔除。
但拔除气管插管也存在一定风险及并发症,特告知家属:
1.肺部感染发生或原有感染加重;

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的证据总结

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的证据总结

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的证据总结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的证据总结引言成人气管插管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但是非计划性拔管却是其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气道阻塞、低氧血症等严重后果。

因此,了解和识别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目前关于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证据,并进一步探讨如何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一、患者相关因素:1. 年龄:研究表明,年龄是成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年长者更容易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可能与认知功能下降、肌力减退、疾病负荷增加等因素有关。

2. 性别:男性患者相较于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可能与男性更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酗酒等因素有关。

3. BMI:过度肥胖患者(BMI≥30)相对于正常体重及偏瘦患者更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可能与插管困难、气道梗阻等有关。

4. 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都会增加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二、插管操作相关因素:1. 插管者经验:插管者的经验与技术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经验丰富的插管者相对于新手插管者更容易将管道固定稳定,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2. 插管原因及紧急性:紧急插管情况下,可能存在时间紧迫、条件有限等因素影响插管的操作,增加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3. 插管深度:插管深度的合理控制十分重要,过深或过浅都会增加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应根据患者的身高、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调整。

4. 插管方式:不同的插管方式,如喉罩通气、经鼻插管、经口插管等,其风险也有所不同。

三、镇静及镇痛方式:1. 镇静药物选择:使用合适的镇静药物及剂量进行镇静,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目前常用的镇静药物有丙泊酚、咪唑安定等。

2. 镇痛措施:合理的镇痛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吗啡、哌替啶等镇痛药物可用于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拔管注意事项

拔管注意事项

拔管注意事项拔管是指从人体内取出留在体内较长时间的管道或插管的操作。

它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干预措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

无论是气管插管、胃管护理、导尿管护理还是其他管道,拔管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重点介绍拔管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应对措施。

拔管操作前,护士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其次,需要向患者充分解释操作的目的和过程,以减少焦虑和恐惧感。

还需要对拔管操作进行术前评估,包括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站立、活动情况等。

在进行拔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确定患者的病情稳定,如呼吸功能良好、心率正常等。

其次,要保证操作的无菌化,避免感染的发生。

准备好必要的消毒液、手套、面罩等物品,并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拔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拔管时间。

拔管过早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拔管过晚可能影响患者自主呼吸。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拔管的时间。

其次,要采取逐步拔管的方法,避免拔管过快或过急。

可以通过减少固定物的数量或松开固定物,逐渐减少插管的长度,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同时,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等,及时评估患者的反应。

在拔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因此,需要掌握相应的应对措施。

当出现少量出血时,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进行轻轻按压,以促进止血。

如果出现大量出血或持续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

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所以在进行拔管操作前,要进行相应的消毒和无菌操作,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另外,拔管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

首先,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其次,要评估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如吞咽困难、呼吸急促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最后,要进行插管部位的护理,保持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

总之,拔管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需要护士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拔管相关性并发症
气管导管拔管困难
气管导管拔管困难的原因
相对应的处理
气管导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拔管后并发症
气管导管拔管困难的原因
• 气管导管气囊未放气, • 气管导管气囊过大,气囊嵌在声带部位 • 未使用润滑剂,导管气囊或导管与气管壁粘连 • 外科缝线将气管导管与邻近组织固定 • 气管导管过粗,或喉部解剖异常 • 气管导管气囊放气后,气囊形成袖套样皱折, 使管径增粗,难以通过声门
声带麻痹
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是支配声门区域的两个支 神经。 声带麻痹可见于颈、胸部手术后,亦见于与颅 内压升高的有关病人,还可见于头颈以外的手 术后。 气管插管本身亦可能引起迷走神经分支损伤, 造成声带麻痹。 单侧声带麻痹一般表现为术后数周声音嘶哑。 双侧声带麻痹病情严重,可表现为拔管后立即 出现上呼吸道梗阻。
拔管后并发症
创伤 气管塌陷 气道梗阻 喉痉挛 喉水肿 声带麻痹 与上呼吸道梗阻有关的肺水肿 喉功能不全
创伤
气管导管拔管后的气道创伤可能涉及上 呼吸道与下呼吸道任何结构,但是困难 拔管后常见的是喉与声带损伤。
气管塌陷
气管软化可能为原发性或继发 于甲状腺等病变后。这种病人气 管导管拔管后可能立即发生呼吸 道梗阻。 必须紧急重新插管; 其它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切除受 累气管,气管内部或外部支持, 或受累气管下通过气管造口术作 为气道改道。
气道梗阻
• 拔管后立即发生上呼吸道梗阻的主要原因是 喉痉挛、喉水肿和声带麻痹,亦应考虑异物 所致,如咽部填塞物或者血凝块等。 • 气道梗阻亦可能与手术有关,如甲状腺手术 或其它颈部手术并发出血。 • 对甲状腺切除术后出血病例,立即松解伤口 缝合线进行颈部减压,可以明显改善气道梗 阻 • 确实可靠的治疗措施必须气管插管,而后手 术减压,充分止血。

谢谢!
喉水肿表现
喉水肿者一般在拔管6h内易出 现吸气性喘鸣。尤其应注意吸气 性喘鸣减轻或消失,可能为完全 性上呼吸道梗阻的征象,而不是 通气功能改善。
喉水肿的治疗
轻度喉水肿可吸入湿化的、加温的氧 气;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效果不肯定, 可选用地塞米松0.25mg/kg,立即静注,而 后每6小时0.1 mg/kg,用24小时。上述方 法无效或重度喉水肿,可面罩加压给氧, 氧合改善后插入较细导管。
相对应的处理
再插入:旋转、退管
再插入、充气、放气、退管
血管钳帮助下减小气囊皱折,退管
气管导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气管导管拔管时约有70%的病人出 现心率和收缩压升高20%,甚至更高。
原因 临床意义 预防
原因
气管导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主要 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 水平增高,而引起心率增快、心肌收缩 力增强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大。
与上呼吸道梗阻有关的肺水肿
一般在急性上呼吸道梗阻发生数分 钟内或梗阻解除后发生。其发病机制尚不 明确,可能为多因素的。其中有学者认为 急性上呼吸道梗阻期间胸腔内显著负压可 能为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 处理包括气管插管,给氧,必要时正 压通气等。
喉功能不全
局麻药或全麻药的残余作用可损害机 体保护性反射,此时病人气管拔管可能发 生胃内容物或异物吸入。研究显示,拔管 后即使清醒的术后病人至少4h内存在喉功 能不全。这种气管拔管后喉功能不全的机 制可能是由于喉部不能感受到异物所致。 防止肺误吸的最佳方法是直视下吸尽咽部 分泌物或异物,侧卧位、头低位下拔管。
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气管导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 应可能影响心肌氧耗与氧供平衡,导致心肌缺 血,甚至心肌梗死 高血压病人,这种血压升高可能导致心脏功能 失代偿、肺水肿或脑出血等。 颅内手术后停止吸入麻醉,拔除导管,拔管前应用吸入或静脉麻醉药、阿片类镇痛药, 以减轻心血管反应,但是这可能抑制呼吸与循 环,也可能造成上呼吸道梗阻。 拔管前2min,静注利多卡因1mg/kg,对防止 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有一定效果。 拔管前2~5min静注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 1.5mg/kg。该药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短的优 点。 脑外科手术病人应用扩血管药物可引起脑血管 扩张,导致脑血容量增加,颅内压升高。因此 建议应用α与β-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
喉水肿
喉水肿是小儿气管拔管后上呼吸 道梗阻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新生儿 与婴儿。 喉水肿发生的部位及易发因素 喉水肿表现 喉水肿的治疗
喉水肿发生的部位及易发因素
喉水肿可能局限于声门上、杓状软骨后或 声门下区域 水肿发生率与下列因素明显相关:①<17 岁,发生率1%;②<4岁易发生;③导管 过粗;④插管损伤;⑤导管留置>1h;⑥ 术中变换头颈位置。 水肿与上呼吸道感染无明显相关。
喉痉挛
喉痉挛为喉部肌肉本身作用而引起的声门关闭。 喉痉挛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其作用在于防 止异物进入气管与支气管。 当麻醉深度过浅,不足以预防喉痉挛反射时, 分泌物或血液刺激声带局部可引起喉痉挛。 利多卡因可用于防止扁桃腺切除术拔管后的喉 痉挛。 拔管后喉痉挛在明确病因前,必须给予紧急处 理。
给予纯氧吸入,必要时纯氧正压通气, 直至病人清醒,喉痉挛消失; 应用静脉或吸入麻醉药加深麻醉,直 至喉痉挛及其它反射消失。 必要时, 可给予短效肌松药,需要的话应行气 管内插管。 可选用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以减少 腺体分泌,使口咽分泌物刺激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