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必考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必考简答题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答: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简述科学和技术的异同点。

技术和科学在本质上都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都属于生产力范畴,但它们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科学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间接生产力或一般生产力;技术则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现实形态,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其次,二者的目的不同,科学属于认识范畴,它主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技术属于实践范畴,主要解决对客观世界(作用对象)“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操作体系;再次,两者的可预见性程度不同,科学的具体的发展途径如何,哪一项突破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实验室出来,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依据,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实验目标的手段,并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包括人力、资金和技术条件进行规划,因此总体来说技术是可预见的。

最后,对二者的评价标准也不同,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完善科学理论,扩大科学知识的储备;技术提高的标准在于是否能生产出新的和更高的产品。

3、简述科学的及其本质属性答;其一,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其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其三,科学是生产力。

其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科学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系统性以及主体际性。

4、简述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的关系答: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前提,属于技术领域,它主要是指新技术知识的创造,技术发明包括如下的内容:它的主体是科研人员,它的结果是样品,样机等,它主要追求先进性目标。

而技术创新则是技术发明与经济应用相结合,属于技术与经济交叉的领域,它主要是指把技术发明应用于经济而产生的产品、工艺、市场、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因而技术创新主要涉及生产组织、市场销售、企业管理等问题,它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家及其所属人员,其结果主要是新产品、新工艺等,它主要追求效益性目标。

1、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⒉协调性原则。社会 (人口、科教等 )、经济与环境 (包括资源 )三者
是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更小的系统, 它们彼此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共同组成一个整体。
⒊持续性原则。在“发展”的概念中还包含着制约因素,因此, 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必然有限制因素的存在。主要限制因 素有人口数量、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状况等。最主要的限制因 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与环境。因此,持续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答: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研究对象是
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
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辨证法的创
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
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辨证法是研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其基本内
为基础,间或有潜意识的渗透和参与,起作用的思维心里因素是
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第三,潜伏顿悟。在这个阶段,研究者转移思考对象,是对原对
象的思考从意识活动转入潜意识活动,通过不受约束的潜意识思
考,来产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当然,实际上这种表面上突
如其来的大彻大悟,只是前两个阶段积累后的最高潮。
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
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
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
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包括尊重事实的求实精神,追求真理的求真精神,开
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执著敬业的奉献精神, 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以及自由探索的民主精神等等。
⒈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它既 包括同代内区际间的均衡发展,即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其 它地区的发展为代价;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发展,即既满足当代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考试内容:(闭卷)范围:上课老师讲的内容题型:1.选择题(不定向)2.判断分析题{正确,why?错误,why?3.简答题4.论述题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科学技术和价值的关系(是既有关系又没有关系,注意辨析)答: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价值的本质在于:它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同人的需要有关科学有内在价值、社会价值。

科学的内在价值:人类在探索自然界的过程中,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求真、客观与人文关怀科学精神,怀疑、批判与创新的科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的内在价值,这是科学文化的核心,是不以时代、国家、民族地区为转移的。

科学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科学所具有的积极的、正面的社会功能。

第一:科学带来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第二:科学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三:科学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3、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注意二者的区别)答:技术和科学的区别1、技术和科学与自然的关系不同。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什么是“李约瑟难题”,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2.亚里士多德所说科学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请结合科学研究在今天的社会条件谈谈自己的认识3.以托勒密的天文学为例。

论述“科学一定是正确的吗”这一问题4.论述中世纪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5.从哥白尼到牛顿的天文学革命是怎样进行的?试围绕这段历史谈谈你对科学本质的理解6.怎样评价伽利略的工作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从历史的角度,谈谈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在古和近代初期,主要由技术充当主角,有"生产-->技术-->科学"的序列;近代中期以后科学地位升级,开始有"科学-->技术-->生产"序列;现代则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形成互动,有"科学<――>技术<――>序列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

2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高度分化.一方面又高度综合,而且分化反成为综合的一种表现形式。

随着自然科学分支学科大量涌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因而就越加发现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综合研究的必要,同时也推动了边缘科学和综合科学的诞生。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为了把握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某些共同属性及其普通联系,迫使科学家从横的方向上对自然界进行研究,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横断科学,横断科学从某一特定的视角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和运动规律,不仅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同时还沟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使整个科学有了共同的概念、语言和方法。

20世纪后期,人类社会出现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和环境问题,都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全球性。

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社会经济增长的目的和方向,也关系到科学发展和应用的人文价值取向,必须组织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部门进行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去研究解决。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一切创造发明的源泉,是做人做事、处人处事的根本。

有了科学精神,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决不轻信盲从;有了科学精神,凡事都会讲究真确,决不随波逐流。

“科学”可以使我们更容易得到正确答案,但它本身并不意味着正确,相反,正是由于它本身包含着错误,才映衬出其正确性。

每一个科学理论的发现无一不是包含着对它之前一种理论的否定。

也就是当一个新的“科学”证明旧的科学是错误的了,那么它就是正确的了。

因此,“科学”精神的第一条,就是要敢于怀疑一切已有的科学理论——遇到什么问题,问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它与我所见过的现象是一致的吗?有没有特殊情况?这就引出了科学精神的第二条,认真观察思考生活。

我们每天都会遇见上千种和前一天不同的现象,只是很多都被我们忽略了。

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还要经过思考,对比才能逐渐证实。

我举个例子:我一直听说向日葵总望着太阳,一天早晨我去看,向日葵果然向着东边,中午一看,还是向着东边,晚上一看,还是向着东边,我观察了我们村的几株向日葵都是这样。

于是我得出结论,向日葵并不都是向着太阳的。

科学精神的第三条是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我把向日葵的结论告诉我妈妈,她说向日葵就是一直跟着太阳转的,然后我问过很多人,他们也都是这么说。

有一天傍晚,我把他们叫在一起,去看向日葵,他们才知道我说的是对的。

在科学的道路上,很多事不像这么简单,就像布鲁诺为了坚持否定“地心说”,宁愿被火烧死,也不向权威屈服——几百年后,会有人知道他是正确的!科学精神的第四条是发现问题,不但得出结果还要知道原因。

关于向日葵,我后来查书,才知道,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这一段时间,是向日的;但是,花盘一旦盛开后,就不再向日转动,而是固定朝向东方了。

①非科学与科学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但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

需要把“科学与非科学”和“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区分开来。

科学精神拒绝的是不具备经验证据基础的、超自然的非科学,而不是带有探索性质的科学假说,因此对待非科学应当严格,对待科学假说应该宽容。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答案均来自于《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精要研究》)一、简答题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什么?答:(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立论基础。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此处所指的环境是自然环境。

(3)人要与自然界和谐一致。

早在生态危机初露端倪、还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2.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1)生态系统是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

(2)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3)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3.科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主要指狭义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和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知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等特征。

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4.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自然辩证法必考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必考简答题

一、比较客观事实,经验事实和科学事实,指出科学事实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客观事实: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事物,现象和过程,它是一种本体意义上的范畴,无所谓对错之分。

经验事实:科学事实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

它仍然是一个认识范畴,即形式是主观的,且具有可错性。

但它与经验事实里的未经反复检验证明是真实的事实是有区别的,它的内容有真实的特征,有客观性。

并非所有的经验事实都是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描述的是个体,不针对个体所在的类。

科学事实可复核,可重现。

这是为了通过重演排除随机事件对观察现象的干扰,尽可能避免错觉,假象,以此保证科学事实区别于其它经验事实的根本特征——真实性。

科学事实应该精确、系统。

科学事实是发展新概念,新理论的起点和基础。

概念和理论归根结底要以科学事实为基础。

科学事实是在检验和评价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标准和主要手段。

二、如何理解“开放系统必然导致有序”,并举例分析。

开放系统就是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的系统。

系统的典型理论是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从混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和规律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在外部条件和系统内部某个序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

例如:城乡结合部就是一个耗散结构。

首先,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流的交换;其次,城乡结合部远离平衡态,其地域范围、人口结构、用地景观、经济状况、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再次,城乡结合部内部要素和子系统之间是非线性结构,如人口增长模型是非线性关系模型,同时其内部各个行业、部门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正反馈的倍增效应及负反馈的饱和效应等非线性关系;最后,城乡结合部不断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无数个小涨落,进而偏离平衡态,当涨落影响程度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就会产生巨涨落,从而失稳发生跃迁,从当前的状态跃升到更有序的状态,形成新的耗散结构,推动系统向前发展。

自然辩证法 简答题及 答案解析

自然辩证法 简答题及 答案解析

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2:科学的定义:(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2)产生这种体系的认知活动;(3)一种社会建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

科学的特征:(1)实证性(可检验性);(2)理性(逻辑性):陈述性知识(实验)→程序性知识(预言)→解释性知识(假说);(3)创造性;(4)共享性(相对于技术的优势);(5)生产力(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技术的定义: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技术的特征:(1)中介性(社会需求和自然规律相结合的产物);(2)二样性(技术是主体要素和实体要素的结合体);(3)过程性(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4)表征着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

2.“有人说科学认识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认识起源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

答:“有人说科学始于观察”:这是传统的归纳主义科学方法论,它们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的,然后经过归纳上升为理论。

这种模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不相符,受到不少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质疑和批评。

“有人说科学始于问题”:这是历史主义的方法论观点。

西方科学哲学家、证伪主义者波普尔明确指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不是始于观察。

他把科学看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的进步过程,从简单问题到深刻问题,从旧问题解决到新问题提出的过程。

这是正确的。

科学始于问题,对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测性解决方案,各种假说和理论在竞争中接受批判并且遭到证伪,产生新困难,新困难导致新问题。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始于问题”中的“问题”既包括科学问题,也可包括简单问题。

坚持“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起始于问题”的理由是:(1)从科学理论发展的总体过程看,只有发现了原有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人们才会去修正、补充它,或者着手建立新理论;(2)从科学技术研究的具体进程看,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搜集事实材料,与问题无关的材料则不在科学技术认识主体中引起信息效应;(3)从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特点来看,科学技术研究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是要解决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解析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解析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解析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2:科学的定义:(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2)产生这种体系的认知活动;(3)一种社会建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

科学的特征:(1)实证性(可检验性);(2)理性(逻辑性):陈述性知识(实验)→程序性知识(预言)→解释性知识(假说);(3)创造性;(4)共享性(相对于技术的优势);(5)生产力(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技术的定义: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技术的特征:(1)中介性(社会需求和自然规律相结合的产物);(2)二样性(技术是主体要素和实体要素的结合体);(3)过程性(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4)表征着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

2.“有人说科学认识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认识起源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

答:“有人说科学始于观察”:这是传统的归纳主义科学方法论,它们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的,然后经过归纳上升为理论。

这种模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不相符,受到不少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质疑和批评。

“有人说科学始于问题”:这是历史主义的方法论观点。

西方科学哲学家、证伪主义者波普尔明确指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不是始于观察。

他把科学看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的进步过程,从简单问题到深刻问题,从旧问题解决到新问题提出的过程。

这是正确的。

科学始于问题,对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测性解决方案,各种假说和理论在竞争中接受批判并且遭到证伪,产生新困难,新困难导致新问题。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始于问题”中的“问题”既包括科学问题,也可包括简单问题。

坚持“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起始于问题”的理由是:(1)从科学理论发展的总体过程看,只有发现了原有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人们才会去修正、补充它,或者着手建立新理论;(2)从科学技术研究的具体进程看,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搜集事实材料,与问题无关的材料则不在科学技术认识主体中引起信息效应;(3)从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特点来看,科学技术研究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是要解决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最新自然辩证法概论简答题

最新自然辩证法概论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一、试论西方近代自然观的主要内容、缺陷和启发。

西方近代自然观,也就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共同的思想结晶,也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其本特点是: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空间和时间中的位移,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于是,自然界、宇宙被设想成一架处于自然之外的神操纵的庞大机器。

人与自然是分离对立的,处于自然之外,是与自然不同的存在者。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机械的自然图景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

缺陷: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有:首先,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机械性,抹杀了物质的多样性性质。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以机械的眼光来看待自械性,将宇宙看作机器,按照某种规定的机械设置构成,具有严格的机械程序。

在医学上,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用机械运动来解释生命活动。

其次,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隔断了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绝对不变,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 万事万物只是在时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只看到了物质的区别、存在、静止,忽视了物质运动的联系、产生、发展,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再次,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不彻底性,最终走向了唯心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特点,割裂了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导致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离,最终自然科学家不得不借用上帝来说明机械自然图景和机器创作者的关系,从而陷人了唯心主义和神学的目的论。

启发:看事物应该一分为二,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也应该如此。

它作为历史上相继的自然观形态的一种形态或一种阶段,不仅自身有着复杂的历史演化, 在产生初期促使人类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而且对于西方近、现代的自然科学、哲学、宗教及其它社会科学的发生、发展, 甚至对于西方社会文化总体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自然辩证法整理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整理简答题

简答题共四题(60分,每题15分),题库为8选41.简述自由研究的学术意义。

*437科技与社会政治的权力张力中,自由研究是其重要的一极。

自发的好奇心是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术自由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同时,处于权力张力中的自由研究必然存在其固有的限度。

一般认为学科发展自身的驱动力就科技主体而言主要是好奇心的驱动是科技发展的两大驱动力之一。

在科学史中,由好奇心驱动所获得的重大科学发现比比皆是。

在科技的功利性导向日益强烈的今天国家政治主体日益有意识地支持这种科学研究的好奇心来保护科学探索的动力源头、维持科技事业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

为了保护科学研究的好奇心,众多的科学家和学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应高度重视和强调学术自由的价值。

因此,学术的充分自由与自主始终对科技活动和科技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但是这种自由和自主是相对的,整体上必然受政治等社会因素的制约。

2.简述科技政策的社会功能。

*449科技政策具有两方面的基本功能:一是作为政治主体对科技活动进行社会管理的依据和工具。

科技政策既能体现政治主体的活动意图和价值取向,实现政治主体的社会目标,同时,它也兼具规范科技活动和政治活动的功能。

它是政治主体统一行动的理念和依据,也是可操作性的管理工具;它是对科技活动进行权力和权利规范约荣以及进行资源配置的工具。

二是对科技活动主体而言,科技政策是科技人员争取和维护开展科技活动的权利,是获取科技资源的主要工具,它直接制约着当代科技活动能否有效展开。

科技政策这两方面的功能集中体现在它对科技活动的引导、协调和控制上。

更广义的科技政策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功能。

它应当全面促进科技运行的支持系统的构建,包括确立恰当的科技运行机制和技人体系、科技人才的教育与使用,也包括科技战略的确立以及制订具体的科技政策、法律规范,甚至涉及科技发展社会氛围的营造。

3.简述科技活动的市场作用。

*417科技清动及其资源配置运行方式有两种典型的模式:一是权力集中的计划经济机制;二是权力分散的市场经济机制。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特点系统论和复杂性思维;交叉性;广泛的学科适应性2.自然辩证法的价值理解和发展科学技术哲学与哲学;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专题一研究自然观的目的:为人对自然的认识提供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指导。

自然观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是自然科学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古代中国的自然观:元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古代西方的自然观:种子说;原子论;四因说古代自然观的特点:世界本原的物质性事物的运动变化性世界本原的朴素简单性整体直观性机械唯物自然观的特征:A 机械性(和谐和秩序性) B 决定性因果必然性可预测性C 还原性 D 可逆性E 简单性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1)它指出了自然界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和系统。

在该系统中,从星球到原子以至更小的粒子形成了一个无穷系列和层次;【世界是物质的】(2)相互联系的物体由于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物质是运动的】(3)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四种基本形式(恩格斯根据当时科学发展提出)为:机械运动、生物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运动的多样性】(4)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的规律性】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于以往自然观(1)这种自然观既克服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局限性,又摆脱了古代自然观的朴素的、自发的属性,而是根据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建立的新的自然观,它是建立在精确的观察材料上的;(2)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代机械唯物自然观的必然性(1)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关系。

此时的科学由收集资料到整理资料;各个学科同时迅速发展;研究对象由既成的事物向研究事物的发展过程转变。

(2)科学研究方法的转变:由分析向综合转变。

物质系统的结构按其存在方式分为:——空间结构:材料的晶体结构、DNA双螺旋结构、建筑物的力学结构等——时间结构:地球自转公转、潮汐、电谐振、生物钟、心脏的脉动等——时空结构:树木的年轮等系统的基本特点: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系统的种类:孤立系统——同环境没有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答案1、雅典时期自然哲学的重要成就及其自然观意义?重要成就1)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关于世界万物本原是“水”的主张2)毕达哥拉斯学派。

该学派提出了“万物皆数”的世界本质论,认为“宇宙万物的结构及其运行服从数的和谐”,这一学说在科学思想史上意义深远。

3).原子论思想。

该派别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肉眼所不能看见的物质微粒,永恒运动是原子的本性,自然界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聚散及其运动,整个世界由原子和虚空所构成。

4)亚里士多德学说。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在他的哲学中,哲学和自然科学已开始分化。

a在世界本源问题上,提出了两种“实体”说,并用“四因说”加以论证;b在宇宙结构问题上,主张地心说,建立了同心球宇宙模型,第一次把几何学和天文学结合起来;c在物体运动问题上,认为物体只有在外力推动下才能运动,重物坠落的速度较轻物快。

自然观意义1)亚里斯多德和其他希腊思想家的最大功绩就是把自然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2)古希腊科学是哲学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一开始就有重视理论思维、重视理性探索的特征,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和物活论的色彩,由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古希腊科学中含有特别重的数学尤其几何学的成分。

公理化和演绎推理的方法被运用到各门学科中去。

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在希腊化时代的阿基米德那里,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逻辑推理的方法、严格定量的数学方法都已趋成熟,实验的方法也初露端倪。

3)这些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做好了准备。

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从古希腊自然科学演进而生。

2、从科学发展模式的角度,比较库恩与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证伪主义模式与库恩的科学发展的范式论模式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科学发展的起点不同。

波普尔科学发展的起点是“问题”。

他认为科学是从问题开始的,并把问题分为①实际问题,即需要通过理论来说明的问题,②疑难问题,即用现有的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基本内容。

2.观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捕捉科研过程中的机遇所要求的主客观条件有哪些?4.科学技术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5.什么是系统方法?运用系统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6.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7.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8.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9.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0.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方面?11.类比方法在科研中的作用。

1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3.数学方法的特点。

14.科学假说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是什么?15.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16.什么是数学实验?它包括哪几个步骤?17.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基本特征?18.如何理解物质系统的辩证关系?19.如何理解物质系统演化的阶段性?20.如何理解“实践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1.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基本内容。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学科性质:①具有哲学的性质,哲学的二级学科。

②具有交叉学科和科学技术群的性质。

基本内容: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与科学方法论。

③辩证唯物主义的技术与技术方法论。

④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①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的意识。

②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④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⑤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2.观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①客观性原则:在观察中必须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记录和描述事实和材料。

②全面性原则:在观察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被研究对象及其与其他事实的联系与区别。

③典型性则:在观察过程中,要选择能代表同一类事物共同特征的典型事物进行观察。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个人版)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个人版)

复习思考题1、人类自然观演变的四大阶段的基本内容。

答: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1)古希腊自然观:世界本原论①米利都学派(米利都三杰)——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泰勒斯:水是世界的始基和本原。

●阿那克西曼德:世界的本原是“无定形”或“无限”。

●阿那克西米尼:世界的本原是气。

②毕达哥拉斯学派● “数”的 神秘主义:数是世界的本原——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唯心主义者。

●地动的观念。

●毕达哥拉斯定理和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危机——无理数悖论。

③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

④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德谟克利特是古典的古代哲学家中最接近近代科学的人。

⑤柏拉图:理念论。

贬低可感世界,拔高理念世界。

这颠倒了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的真实关系,但同时也引导人们探索可感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⑥亚里士多德:四元素(水、土、火、气)说。

2)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①上帝创世说:自然界是上帝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客观唯心主义。

②地心说:地球是宇宙不动的中心。

人被上帝安排在宇宙中心,故是上帝之外的自然中最高贵者——人类中心主义的萌芽。

③上帝的第一次推动:自然界的万物不会自己运动,是受动的,运动的最终原因是非受动的始动者上帝——机械自然观或力学自然观的萌芽;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

④目的论:事物的存在和运动服从于造物主的目的。

⑤原罪说:人性恶。

2. 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机械自然观或机械论:对自然的彻底的机械化理解:视动物和人为机器;将自然彻底对象化和数学化,因而“实在”(自然或世界)消失了,仅剩下一堆公式和符号,科学只与现象打交道而不涉及实在。

代表人物:“近代西方哲学之父”法国的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理性主义时代的开始;动物是机器)、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2)还原论:一切运动均可还原为机械运动,(因此)一切学科均可还原为力学。

3)(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式的决定论(拉普拉斯妖):只承认必然性而否认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把上帝彻底清除出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概论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1、 试论西方近代自然观的主要内容、缺陷和启发。

西方近代自然观,也就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共同的思想结晶,也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其本特点是: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空间和时间中的位移,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于是,自然界、宇宙被设想成一架处于自然之外的神操纵的庞大机器。

人与自然是分离对立的,处于自然之外,是与自然不同的存在者。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机械的自然图景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

缺陷: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有:首先,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机械性,抹杀了物质的多样性性质。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以机械的眼光来看待自械性,将宇宙看作机器,按照某种规定的机械设置构成,具有严格的机械程序。

在医学上,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用机械运动来解释生命活动。

其次,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隔断了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绝对不变,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 万事万物只是在时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只看到了物质的区别、存在、静止,忽视了物质运动的联系、产生、发展,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再次,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不彻底性,最终走向了唯心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特点,割裂了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导致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分离,最终自然科学家不得不借用上帝来说明机械自然图景和机器创作者的关系,从而陷人了唯心主义和神学的目的论。

启发:看事物应该一分为二,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也应该如此。

它作为历史上相继的自然观形态的一种形态或一种阶段,不仅自身有着复杂的历史演化, 在产生初期促使人类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而且对于西方近、现代的自然科学、哲学、宗教及其它社会科学的发生、发展, 甚至对于西方社会文化总体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论述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论述题

1、2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体系) (1)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4、什么是系统,系统的本质特征 (2)5、系统演化构成中的进化和退化的辩证关系 (2)6、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2)7、生态系统三大规律 (2)8、人与自然的和谐 (3)方法论 (3)9、科学问题的意义 (3)10、科研选题的重要性 (3)11、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步骤:自己看书) (4)12、观察实验中的几个认识论问题(观察与理论的关系,机遇)观察中渗透理论 (4)13、科学观察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书本P126) (4)14、科学实验的特点 (4)15、观察实验中的机遇(书P133)机遇 (4)15、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书P145) (5)15、非逻辑思维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5)16、科学假说的特征与作用 (5)17、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5)18、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 (6)19、绿色设计和传统设计的区别 (6)20、绿色设计的本质特征及其哲学基础 (6)科技观 (7)2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7)22、科技一体化的表现 (7)24:科学与非科学划界 (7)25、科学发展的模式 (7)26、科技的生产力功能 (8)27:小科学大科学 (8)28、科技价值观 (8)加11.29:1、简述什么事科学,什么是技术,二者之间辩证关系2、何谓大科学,何谓高技术3、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谈谈其社会功能1、2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体系)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

学科性质规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体现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以整体的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般方法和整体的科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并探求其本质和发展普遗规律的科学体系。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汇总一、古希腊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观1、古希腊自然观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的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是着重探讨世界的本源问题。

它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朴素的自然观(2)、主张对存在的自然界做本原性的探索(3)强调自然界变化的形式动因(4)与以前的神话和原始宗教自然观的差别,因为它具有原始自然科学的成分。

局限性:内容上是对现象的描述,经验的总结,没有上升到理论。

猜测性的思辨,形式上直观、零散、片面、孤立,缺乏深入缜密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

总之,它只是直观的勾画出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

2、中国古代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自称一派,与古希腊哲学全然不同。

中国古代自然观萌生于商周时期,确立在春秋战国时代。

中国古代自然观讲求“物我一体,天人合一”注重意会顿悟,周易、阴阳、五行、八卦元气等学说深受辩证法思想浸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深远。

但过于注重形而上学的形式,以形式抑制经验,而缺乏与经验相互印证的精神,总是使用阴阳几个含糊的概念,走不出形而上学的框架。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利弊得失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念: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1)、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性质取决于组成他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

(2)、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3)、一切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间和空间中位移,都严格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

2、近代机械唯物自然观的利弊得失:与自然科学发展相适应,引发自然哲学的巨大变革。

(1)、利: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缺陷,是巨大的进步,对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了观察、实验、分析、还原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弊: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考察,堵塞了人们从事了解部分到把握整体、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答:①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②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③以及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答①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③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3、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答: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发展中的划时代的变革。

在自然观方面,它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本身发展的辩证法,从而建立了一种反映自然界本来面目、适合自然科学发展需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标志着从古代的辩证思维到近代的形而上学思维再复归到现代辩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的完成。

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

在科学技术观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与传统的观点不同,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由此提出了许多崭新的思想: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的范畴;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科学技术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这样就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贯穿于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之中,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实质及其发展的辩证规律,创造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4、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答: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出版,标志着自然科学开始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5、形而上学自然观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答:近代自然科学为了把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建立在对自然界的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它所采取的主要分析方法是分析、解剖的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为科学认识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材料,也是近代自然科学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

但是这种做法也给人们留下了一种孤立地、静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各项科学内容间的相互联系?答: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

A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反映了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观和社会历史观在自然实践的基础上的一致性。

B自然观和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的反映,自然观和科学决定方法论,自然观导致科学观的产生。

C科学观对自然科学有指导作用,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可提升为科学观。

D自然观指导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制约着自然观。

E科学方法论既推动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推动认识改造自然界。

2、学习辩证法有何重要意义?答:A建立正确的自然观。

提高哲学修养,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提供给我们关于自然、自然科学总的看法、总的观点,是任何科学无法代替的。

B掌握系统、完整的科技方法。

能够使我们获得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

C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

D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使我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宽思路,增强科学创新力。

3、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一切僵化的东西融化了,一起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久存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失的东西,整个自然界是发展的、变化的。

4、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答:A、自然观:以各种不同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和流动循环的自然观。

B、科学技术方法论:以实验和假说相结合的辨证综合方法论。

C、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产生的直接理论前提是什么?答:A十九世纪具体科学的发展成就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产生的科学前提。

B德国的古典哲学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产生的哲学前提。

6、自然辨证法与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答:自然辩证法也叫科学技术哲学。

它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研究对象,阐明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和层次结构,自然界的内部矛盾及其个物质运动形式星河间联系和转化,描绘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辨证途径,揭示自然界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提供了关于研究个门具体科学和活动领域的一种“理解方式”,它有助于启发思路、改进方法、获取突破性的进展,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进步,必然会引起自然辩证法内容的变化,从而使其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特点。

7、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什么?答:区别:A研究对象不同,自然辩证法一科学技术本身为研究对象,自然科学则以天然物或人工无为研究对象。

B研究目的不同,自然辩证法探究科学技术活动中运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世界以及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探究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发生了什么效应以及着红效应的价值,自然科学则通过对抽象揭示研究对象如何存在、如何演化,进而对他们进行理化解释和行为预测。

联系: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以自然科学的成果为基础,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成果反过来有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8、近代自然观的缺陷是什么?答:A机械性:它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只有空间上的并列,没有时间上的发展,从根本上否认事物的矛盾,否认事物有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B形而上学性:以机械运动、力学尺度说明一切,看不到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从而否认自然界各种运动的形态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

9、简述人类自然观的发展。

答: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经历了原始宗教自然观、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宗教神学自然观、形而上学自然观、唯物主义自然观5个过程。

10、进化与对话的关系。

答:区别:进化是反映一个事物在演化过程中性质有无序到有序,由低序到高序的过程。

在系统进化的过程中,系统的特点、属性增多,适应能力增强,系统结构优化。

退化是反映一个事物在演化过程中性质由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的过程。

在系统进化的过程中,系统的特点、属性减少,适应能力减弱,系统结构恶化。

联系:进化和退化是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两个相反的方向,它们相互包含(即进化中包含退化,退化中包含进化),同时并存(即一个系统进化以另一个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消耗为基础),相互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进化和退化可以相互转化)。

11、间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答:部分是整体中各种要素和各种关系,而整体指构成事物诸要素和关系的总和。

部分可以是整体中的某一个要素,也可以是某些要素的综合,部分是构成整体的基础,同时又受到整体的制约。

12科学假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及建立科学假设应遵循哪些原则?答:作用:A对人们的认识有导向作用,B是通向科学的桥梁,C激发创性思维的媒介,D各种假说之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认识的深化。

原则:A解释性原则:提出假设不能和研究范围内被检验的事实相冲突。

B对应原则:假设与以知的科学定律与理论的关系,提出假设和原来的理论想冲突,但假设不能和原来事实中真理相冲突,新假设要包容或解释原有理论,把原有理论作为新假设的特例包含在其中。

C简单性原则:好的假设尽可能要有逻辑上的简单性,建设尽可能以少的初始条件或公里,而要尽可能符合客观现象。

D可检验性原则:提出假设必须在观察或经验上加以检验的,就能判断它是否具有真理性。

14、科学思维的方式有哪几种?答:科学思维的方式分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两种方式,前者可分为分析与综合和归纳也演绎,后者分为为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

25、什么是科学理论?它有什么特征?答:科学理论是经实践验证的正确反映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特征:A客观真理性:正确反映正确对象本身。

B普遍适用性:揭示说明某一研究领域中的所有事实。

逻辑系统性。

20、科学认识的总体结构是什么?答:选题-收集材料(观察和实验)——思维加工(概念、定律、原理、推论、假说)——验证(逻辑分析、实验)——科学理论建立。

18、科学性认识的特征是什么?答:A真理性。

科学认识要正确反映研究对象。

B深刻性。

科学性认识要正确反映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C实质性。

认识成果要能为实验所证明,理论体系要经得起实验、观察验证。

D系统性。

科学认识要整体反映揭示研究对象,它是完整的理论整体。

13、观察与实验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A观察是在自然发生条件或重复出现情况下进行的,被观察对象没有受到直接的变革作用和人为介入,而呈现为自在状态,而实验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或模拟对象的特定条件下进行的,它比观察更具有能动性的科学实践活动。

B观察认识主体采取的手段之一是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各观事物,由于受观察者的经验和主观意志,难免会使获得的结果带有片面性,而实验方法人为控制研究条件,能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

联系:A二者都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获取科学事实的研究方法,B 都可借助于科学仪器。

C都具有可重复性。

15、归纳和演绎的关系。

答:归纳与演绎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A思维程序不同,归纳的前提是个别事物,终点是一般事物。

演绎相反。

B前提与结论关系不同,归纳前提范围小,结论大,演绎前提的范围大于结论。

C 结论的必然性不同,归纳法的结论无必然性,演绎发则有。

联系;演绎必须以归纳为基础,归纳必须以演绎为指导,由于人们认识事物从个别到一般,有一般到个别,所以从个别中归纳出一般,有一般中知道个别。

16、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答:分析是在思维中把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的方面、部分、特点和属性,综合是在思维中在分析基础上将事物的各个方面、部分和领域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总体的认识。

分析形成对研究对象局部的深刻认识。

综合形成对事物整体的全面的认识。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对分析起着指导性作用。

17、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⑴任务与使命不同,科学是揭示,去认识、解释自然界,说明外部自然界,形成新的概念定律原理方法;技术是改造,去用什么的手段,什么样的方法去改造自然界,形成新产品,发现新材料,选择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⑵存在状态不同,科学是主观性和意识性,在书籍上和头脑中存在。

技术是客观性和物质性,物质工具,工具体系,规则方法。

⑶社会需要的关联程度上不同。

科学是长远的,根本的,长久的,即关联程度弱一些;技术与社会需求的关联程度比较紧强。

⑷评价方式不同:科学用真理性,是否与理论相符。

技术是效用性,是否满足社会的需要,是否满足实际需要。

联系:⑴科学是技术的前提和基础。

⑵技术是一种科学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19、科学认识的基本构成是什么?答:科学认识的主体,它是某些活动的承担者与进行者,是具有一定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和价值观念的人。

B科学认识的课题,它是科学认识的对象,指进入人的认识范围与科学认识主体发生关系的那部分自然现象。

是否能成为科学认识的客体取决于自然对象时候进入人的认识范围,最主要的是工具、仪器和语言符号。

21、科学发展的形式有哪几种?答:科学概念与科学定律、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

A科学概念:表达同类事物属性的认识形式,是连接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桥梁,是全部理论体系的支撑点。

科学定律:反映研究对象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的认识形式,在逻辑表达上是全称性判断,表现为概念之间的一种关系。

B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科学假说:依据一定的科学事实与理论,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推断性的认识,具有如下特征:⑴科学性,在任何假说不是主观猜测,而是以科学事实和理论为基础。

⑵假定性,真伪性不能立即判定。

科学理论:经实践验证的正确反映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既有如下特征:⑴真理性:正确反映研究对象本身。

⑵普适性:揭示、说明某一研究领域中的所有事实。

⑶系统性。

22、科学方法的分类和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是什么?答:分类:A专门化的分类方法,应用范围小,一些特殊的分类方法;B较为普遍的方法.同一领域不同学科应用的方法.C一般的研究方法:普遍的在一切学科领域都可以应用的方法.作用:A是同乡科学理论的桥.B是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C 是科学方法使科学认识规范化和程序化.23、科学发展的模式有几种?个有何特点?答:科学发展的模式有三种:A平滑——积累型。

优点:正确结实科学进化,反映了人们认识发展的趋势。

缺陷:未解决科学革命问题。

B猜想——反驳型。

优点:⑴提出科学理论提出的多元途径。

⑵在科学认识中表现出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态度。

⑶突出科学认识中科学革命的作用。

缺陷:⑴否认通过逻辑方法提出科学理论。

⑵否认科学进化。

⑶否认客观真理存在,在认识上陷入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

D范式转换型。

优点:⑴完整反映了科学进化和科学革命的统一。

⑵注重了科学认识的社会因素。

缺陷:⑴把范式看非理性因素,忽视了理性、逻辑因素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⑵割断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4、什么是科学事实?有何规定和要求?在科学认识中有何作用?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是什么?答:科学事实是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而得到的经验性事实。

规定:A表达方式是个别性陈述、判断;B科学事实应可重复核实。

C科学事实应准确、精确。

作用:A 建立全部科学理论的基础。

B验证全部理论的标准。

获取方法:观察和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