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鲁教版山东专用试题:第三章 学考真题体验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题(带答案,答案卷)

鲁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题(带答案,答案卷)

东阿实验高中高一年级2011—2012学年上学年第二次考试地理试题(总分100分,时间100分钟)第Ⅰ卷客观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每题1分)1.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月球的是()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读下图回答2~3题:2.属于巨行星的是()A、②B、④C、⑤D、⑥3.类地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A.金星B.土星C.水星D.天王星4.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就很少出现B.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C.太阳黑子多少的周期变化大约为11年,耀斑多少的变化周期大约分若干分钟D.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黑子和耀斑就出现在光球层5.图是北半球某城市在春分、夏至和冬至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A、①夏至日②春分日③冬至日B、①春分日②冬至日③夏至日C、①冬至日②春分日③夏至日D、①冬至日②夏至日③春分日6.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数字表示沿岸)()7.哈尔滨和上海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上海大于哈尔滨D.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上海小于哈尔滨8.岩石圈是指()A.整个地壳B.地壳和软流层C.地壳和上地幔部分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9.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A.季节相同 B.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1.若黄赤交角扩大,则()A.夏季,聊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B.冬季,北京的昼将变长C.地球的公转速度将减小D.地球上的温带面积将变大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资料。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

第三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C【解析】⑥是石钟乳,⑦是石笋,它们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比较粗大;在这样的年份降水较多,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发育较好。

2.【答案】B【解析】该景观图片所示为天坑,天坑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多形成于②(落水洞)部位。

3.【答案】A【解析】落水洞的形成,在开始阶段,是以沿垂直裂隙溶蚀为主。

当孔洞扩大后,下大雨时,地表大量流水集中于落水洞,流入地下河。

洪水携带着大量的泥沙石砾,向下倾泻,对洞壁四周进行磨蚀,使落水洞迅速扩大。

岩体崩塌,也可使落水洞扩大。

因此落水洞是流水沿垂直裂隙进行溶蚀、冲蚀并伴随部分崩塌作用的产物。

4.【答案】B【解析】地形平坦,下切侵蚀减弱,侧蚀增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凸岸处泥沙堆积形成河漫滩。

5.【答案】D【解析】沙子粒径越小,被搬运的越远,越远离河中心,根据河流流向可知,粒径最小的部位是④。

6.【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腐烂形成腐殖质,最后形成土壤中的有机质。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

7.【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因此湿润地区的淋溶层最厚,半干旱区次之,干旱区最薄,因此图1中丙的淋溶层厚度居中,属于半干旱地区,对应的植被为草原。

森林区降水量大,淋溶作用强,浅层土壤中有机质随深度增加迅速减少,对应图2中Ⅱ。

草原根系茂密,易产生较多的有机质,且在土壤中的分布较为均匀,对应图2中Ⅰ,故选D。

8.【答案】D【解析】钙华天池是流水中Ca HCO的淀积作用形成的。

3 29.【答案】D【解析】水平梯田有利于保持水土,增加耕地面积和粮食产出,提供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10.【答案】C【解析】渭河位于我国温带季风区,汛期在7、8月份,河流径流最大、速度最快的时间主要在8月,该月份输沙能力最强,输沙量最大。

新版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测试卷(附答案)

新版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测试卷(附答案)

新版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读我国四大自然地理区域局部图,完成下列小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土壤肥力B.乙——旱涝灾害C.丙——有效积温D.丁——灌溉水源3.丁区域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4.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A.盆地B.平原C.海洋底部D.大陆断层从空中俯视大地,有的河流蜿蜒曲折,百转千回,形成的地貌称为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

如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蛇曲。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5.蛇曲地貌的成因是A.山区河流向源头侵蚀而成B.滨海地区泥沙堆积而成C.开阔地区凸岸堆积,凹岸侵蚀而成D.河流侧蚀作用减弱,不断下蚀而成6.下列关于曲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对河流截弯取直能够预防洪涝灾害B.对曲流筑堤束水,曲流地貌无法继续发育C.河漫滩平原,大多是农业的高产区D.我国西部草原上的蒙古包蜿蜒密布于蛇曲两侧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大陆,三条横线分别为20°、30°和40°纬线,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洋流LA.对沿岸气候起增温作用B.南端有世界著名的渔场C.位于南半球的中低纬度D.由盛行西风吹拂而形成8.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的说法,可信的是A.①地为热带荒漠带B.①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C.①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①地冬季寒冷干燥下图是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与长江三洲的比较图,回答下面小题。

9.东北地区谷物单产与长江三角洲存在明显差异,影响该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因素B.河流因素C.气候因素D.市场因素10.东北平原取代长江三角洲成为全国“粮仓”的主要原因是()A.水网密集,河流众多B.人口密集,市场广阔C.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D.沃野千里,人均耕地面积大11.对洪水进行实时监测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雷达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近期对我国用水效率进行了统计分析,2018年,全国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综合学习与测试(WORD版含答案,共5份)综合学习与测试(三)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综合学习与测试(WORD版含答案,共5份)综合学习与测试(三)

综合学习与测试(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40分)1.一架飞机由北极向赤道飞行,保持万米高度,它穿过的大气层是:A、始终在对流层B、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C、始终在平流层D、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2.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是该层:A、气温相对下高上低,大气稳定B、水汽含量较多,但尘埃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C、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讯D、大气以平流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3.大气各组成成分分别有以下作用:A、氧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B、臭氧大量吸收红外线,对地面起保温作用C、二氧化碳大量吸收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4.有关低层大气增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是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B、主要是太阳晒热地面,地面又将热量传导给空气的结果C、主要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D、主要是受太阳光热照射的结果5.有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正确的叙述是:A、大气通过反射、散射方式,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具有纬度差异D、吸收、反射、散射作用都具有选择性6.下面关于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并不能产生运动B、实际上空气不可能沿着等压线运动C、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D、摩擦力可以改变风的速度,不能改变风的方向7.大气环流:A、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B、是大气运动的最经常的形式C、是区域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D、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8.下图中正确的大气运动为(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A B C DA、A B、B C、C D、D9.有关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气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B、高气压带均是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而形成C、气压带分布是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D、高气压带均易成云致雨10.关于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天气不同,同一天气系统控制下天气相同B、天气系统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C、冷锋锋面是冷空气在锋面上方,暖锋锋面是暖空气在锋面的上方D、天气系统处在不断地生长、移动和消亡中,使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不同11.锋面系统的特点有:A、是狭窄的过渡地带,水平范围约几米到十几米B、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有明显的差别C、锋面的移动方向与冷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D、锋面与气旋相伴而生,只有在温带地区能形成12.有关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半球的信风与极地东风的风向基本相同B、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30度附近辐合C、盛行西风在北半球是西北风,在南半球是西南风D、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容易成云致雨13.目前人类影响局部地区气候的着眼点主要在于:A、改变大气环流B、改变太阳辐射C、改变大洋环流D、改变地面状况14.关于气候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因而可以随意使用B、气候为农业提供了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C、气候资源对商业的发展没有影响D、气候资源与交通关系不大15.关于气象灾害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类多,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季风等B、范围广,在陆地、海洋、空中都会发生C、频率高,夏半年都会出现D、灾情重,由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居第二位16.有关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A、雨水PH值小于4.5的地区为酸雨区B、我国酸雨主要是碳酸型酸雨C、酸雨会使水、土酸化,危害生物,腐蚀建筑,并危及人体健康D、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17、干洁空气中含量居第一位的气体成分是:A、氧气B、臭氧C、二氧化碳D、氮气18、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D、电离层19、地球大气垂直分层中,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20、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A、对流层B、高层C、平流层D、电离层21、地球大气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是:A、高层B、电离层C、平流层D、对流层22、下列自然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A、阴天的白昼天空仍然明亮B、白天的气温晴天比阴天高C、夜间的气温晴天比阴天低D、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23、多云的夜晚比晴天的夜晚气温高是因为:A、大气辐射增强B、大气逆辐射增强C、地面辐射增强D、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增强24、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25、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B、空气的上升与下沉C、地球自转偏向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26、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A、气旋B、反气旋C、热力环流D、大气环流27、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A、晴天地面辐射强B、晴天大气辐射强C、晴天大气逆辐射强D、晴天大气逆辐射弱28、气旋控制地区,天气常呈现:A、寒冷干燥B、温和多雨C、炎热干燥D、高温多雨29、地面起保温作用的主要成分是:A、氧B、氮C、氦D、二氧化碳30、7月份世界最热的地方是:A、南纬20度~30度的大陆内部B、北纬20度~30度的沙漠地区C、赤道地区的大陆内部D、亚欧大陆内部的沙漠地区31、下列有关锋面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又叫锋区B、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暖锋C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 D、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暖锋形成3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吸收作用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大气逆辐射作用33、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B、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的反气旋B、热带风暴风力超过10级就称为台风 D、台风中心是狂风暴雨最大区域34、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A、北大西洋B、南大西洋C、西北太平洋D、西南太平洋35、“南极臭氧洞”出现的时间大约在: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次年2月36、据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1%,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就会增加:A、0.1%B、1%C、0.2% D、2%37.由于大量排放氯氟烃,可能将对大气圈造成的危害是:A.臭氧层空洞 B.温室效应 C.酸雨 D.中毒事件38.关于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气和二氧化碳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B.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同为长波辐射C.大气辐射的大部分射向宇宙空间D.地面只吸收太阳短波辐射39.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越强B.大气对可见光的吸收最为强烈C.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时,大部分被吸收D.波长较短的蓝光最易被散射4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南半球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B.南半球反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C.北半球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D.北半球反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二、综合题41.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7分)(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的曲线是_______(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3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3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飏飘舞,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

下面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①②③④1.图中四幅景观图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且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读图和景观图片,完成3~5题。

3.图中⑥和⑦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4.上图中的数字与下图景观照片相对应的部位是()A.①B.②C.③D.④5.与落水洞的形成无关的作用是()A.沉积作用B.冲蚀作用C.崩塌作用D.溶蚀作用读下面四幅地貌图,回答6~7题。

新教材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阶段测试含答案

新教材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阶段测试含答案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阶段测试
一、单选题
图为某月北京时间8:00亚洲部分区域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我国最有可能出现的降水分布状况是( )
A. B.
C. D.
2.图中所示时刻( )
A.北京大风扬沙B.渤海风平浪静
C.新疆寒潮预警D.东京云淡风轻
广州(113°E)的杨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30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经过7小时辗转飞行,在岛上机场降落,下飞机后又花费约半小时的时间赶到临近机场的海滩上,正好看到一轮红日悬挂在海面上,满海金波,令人叹为观止。图为夏威夷岛机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城”的主要原因。
(2)简要说明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主要原因。
(3)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4)推测秘鲁矿产由山区运到海港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2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美洲秘鲁国及周边地图
材料二秘鲁首都利马全年干旱少雨,以“无雨之城”闻名世界。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位于山间高原,湖区周围高山环绕,湖面海拔达3821米,面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
③亚热带季风区,冬季温和,有利于保护运动员不受冻伤
④冬季严寒,利于冰场封冻,投资少,建设便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假设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界线的地方时为0时,阴影部分为4月5日,那么如今北京时间为
A.4月4日12时40分B.4月5日12时20分
C.4月6日12时20分D.4月5日12时40分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第三单元课时练(三)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下图是30o N附近的我国的五座名山的垂直自然带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中1、2、3、4、5所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名称是()A.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C.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D.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2、贡嘎山的垂直带谱与下列哪一座山的垂直带谱最相似()A.乞力马扎罗马 B.阿尔卑斯山 C.珠穆朗玛峰 D.安第斯山3.下列高山中,山地的垂直分异最复杂的是()A.天山B.祁连山C.乞力马拉罗山D.长白山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回答28—30题。

4.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A.从低纬到高纬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5.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6.陆地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是()A.土壤不同B.纬度和海陆位置不同 C.植被不同 D.气压不同7. 看下面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1) ②的气候类型是 ,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

(3)请写出②、⑤分别是什么自然带 ②、 ⑤ (4)镇江市丹阳可能在上图的 (代号)的自然带范围内。

8.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 .光照B .热量C .水分D .土壤 9.一般说来,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表现最明显的地区是A .高纬度地区B .赤道地区划C .中纬度地区D .两极地区 10.读“自然要素关系图”,回答: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貌ABCD(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的特点。

新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和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新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和四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A级—合格达标检测]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和淀积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地貌形态的总称。

与其他地貌一样,喀斯特地貌经历幼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后,如果该地块再次被抬升,又会再次经历类似的变化过程,即“侵蚀循环”。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所示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③②①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2.关于图①所处阶段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山平谷窄B.山高谷深C.山低谷浅D.奇峰林立解析:1.A 2.B 第1题,图示为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

可溶性沉积岩由于地壳抬升形成高地③,石灰岩体露出地面,喀斯特地貌开始发育。

原先河流切入石灰岩体内,地面上出现石芽、溶沟,并有少量的溶斗、落水洞出现,地表水部分开始转入地下,但仍以地表水系占优势。

随着地下岩溶作用的加强,地表水除主河流外,大部分转入地下,形成复杂的地下水系和地下洞穴系统,经流水的侵蚀、溶蚀形成②、①;最后整个地面发育成宽广的溶蚀平原,平原上堆积着石灰岩残积红土及孤峰与残丘,最终形成低平原,如图④,故A正确,B、C、D错误。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所处阶段,被流水溶蚀形成高大的山体和较深的山谷,B选项正确,排除A、C选项;奇峰林立的地貌应该在④阶段出现,排除D选项。

某地理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塑料泡沫盒中铺一层厚5 cm的湿润泥沙,以泥质土为主,压实,处理平整。

用泥沙塑造出一条弯曲的河道,河道两岸高度和坡度一致(如图)。

在靠近河道两端的泡沫盒上开两个洞,一端进水,一端排水。

读图,回答3~4题。

3.实验后的现象是( )①旗A倒②旗A不倒③旗B倒④旗B不倒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4.若是现实中的河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岸—凸岸—建村落②A岸—凹岸—修防护堤③B岸—凸岸—种植农作物④B岸—凹岸—建码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3.B 4.D 第3题,从图中的形态可以看出,A岸为凸岸,以流水堆积为主,B岸为凹岸,以流水侵蚀为主,故旗A不倒,旗B倒。

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鲁教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50分)下图示意某地区等高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条虚线中,可能是山脊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丙丁两地相对高差可能是()A.100米B.200米C.300米D.400米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km范围内D.距河2km内人口最多4.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①水能资源分布②矿产资源分布③地形地势状况④取水便利程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图为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某次滑坡之后在甲河段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堰塞体高出水面20多米。

在未形成堰塞湖前,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区域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地貌为()A.平原B.山地C.盆地D.丘陵7.观察图中的次一级地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山坡B.②—山谷C.③—山峰D.④—山脊8.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

读图,回答: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A.冰川沉积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D.风化残积9.与黑龙江黑土相比,浙江土壤为红壤,有机质含量低。

下列关于红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气温高,微生物分解速度快②成土母质营养丰富③森林茂盛,有机质来源丰富④降水量多,淋溶作用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0.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是经受日本海的风吹浪击,历经10万年创作出来的大自然的杰作。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三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习题:第三单元测评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丙地貌大量发育的地区,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是()A.变质岩B.花岗岩C.玄武岩D.石灰岩2.关于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主要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B.乙图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C.丙图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广布D.丁图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比较常见1题,丙图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区,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石灰岩。

第2题,风力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干旱和沙漠地区。

2.D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

读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景观图,完成3~4题。

3.图示地貌的主要特点是()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4.与房山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植被B.植被、土壤C.土壤、地形D.岩石、水文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喀斯特地貌主要特点是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第4题,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经流水的溶蚀作用而成,故D正确;与土壤、地形、植被等因素关系小,可排除A、B、C。

4.D右图是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新月形流动沙丘照片。

读图,完成5~6题。

5.根据沙丘形态判断,该地盛行()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6.该沙丘可能位于()A.内蒙古高原B.鄂尔多斯高原C.准噶尔盆地D.塔里木盆地5题,流动沙丘的迎风一侧坡度缓,背风一侧坡度陡。

结合图示指向标,根据沙丘形态判断,该地盛行东北风。

故选C。

第6题,该沙丘受东北风的影响形成,可能位于塔里木盆地,盆地东侧没有高大山脉阻挡,北、西、南三面有高大山脉阻挡,D对。

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没有山脉阻挡,以西北风为主,A、B错。

高中地理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单元检测试卷(三)

高中地理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单元检测试卷(三)

单元检测试卷(三)(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局部)”。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表示的半球和该半球季节分别是()A.北半球,夏季B.南半球,夏季C.北半球,冬季D.南半球,冬季2.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N为低纬信风带B.P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M给大陆西岸带来降水D.M为极地东风带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图中风向是由中心向南北两侧吹,判断为高气压带。

根据位于回归线附近,可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向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说明该半球为南半球,此时23°26′纬线穿过副热带高气压带,说明气压带北移,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南半球的冬季,选D。

第2题,N为西风带,P为副热带高气压带,M为东南信风带,在大陆西岸是离岸风,降水少,B正确。

下图示意某季节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

读图完成3~4题。

3.①所示的大气运动特点和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下沉,干热B.上升,湿热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4.该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我国华北地区寒冷干燥B.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D.北半球昼长夜短答案 3.B 4.A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①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湿热,以上升运动为主。

故选B。

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气压带、风带整体向南移动,为北半球冬季,此时我国华北地区正值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

读图完成5~6题。

5.甲地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6.F为一岛国,1月份该岛西侧()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答案 5.C 6.A解析第5题,甲地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C正确。

鲁教版2017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1

鲁教版2017课标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01

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图和景观图片,完成1~3题。

1.图中⑥和⑦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2.上图中的数字与下图景观照片相对应的部位是()A.①B.②C.③D.④3.与落水洞的形成无关的作用是()A.沉积作用B.冲蚀作用C.崩塌作用D.溶蚀作用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形成。

下图示意某河段的河漫滩形态。

据此完成4~5题。

4.与河漫滩地貌形成有关的是()A.河流流量大B.地形平坦C.位于北半球D.地壳上升5.在沙滩边缘处,沙子的粒径最小的部位是()A.①B.②C.③D.④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

图1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2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A.生物B.地形C.降水D.成土母质7.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A.甲与ⅠB.甲与ⅡC.乙与ⅡD.丙与Ⅰ喀斯特地貌形成了许多典型的自然景观并由此衍生出灿烂的文化。

下左图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梯田”景观——云南白水台的钙华天池。

下右图为人造梯田景观——广西龙胜梯田。

读图回答8~9题。

8.云南白水台的钙华天池的形成与哪种作用力有关()A.冰川运动B.风力的侵蚀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流水的淀积作用9.关于广西龙胜梯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保持水土,体现人地协调发展B.可以增加当地农业粮食的产出,提高农民的收入C.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资源D.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并由此导致更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图是“渭河某河段干流河漫滩颗粒物大小(黑点越大,颗粒越大)分布示意图”。

高中地理鲁教版高一必修1学业分层测评3_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鲁教版高一必修1学业分层测评3_word版含解析

学业分层测评(三)(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

据此回答1~2题。

1.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A.日月升落B.极昼极夜C.月相变化D.四季转换2.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A.23小时56分B.24小时零4分C.24小时56分D.24小时【解析】第1题,A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B、D为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C为月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2题,一个太阳日为24小时,以太阳为参照物;一个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答案】 1.A 2.D3.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A.区时早B.地方时早C.一定先看到日出D.地方时晚【解析】C项最具有迷惑性,只能说同纬度地区,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一定先看到日出。

【答案】 B4.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解析】由晨昏线判定的方法可知,如A图所示,随地球自转,过a进入夜半球,则a 为昏线;过b进入昼半球,则b为晨线,与题干要求不符;同理推断C图中b为晨线,D图中a为昏线,均与题干要求不符。

【答案】 B羊年春节联欢晚会于2015年2月18日20时,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隆重开演,精彩的节目吸引了全世界华人的目光。

据此回答5~6题。

5.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华侨同步收看晚会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区时)是()【导学号:63380014】A.2月17日7时B.2月18日9时C.2月17日19时D.2月18日7时6.联欢晚会开始时,全球处于2月18日的理论范围是()A.一半B.全球C.三分之一D.四分之三【解析】第5题,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而美国纽约位于西五区,两地相差13个时区,故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时,纽约时间应为2月18日20时-13小时=2月18日7时。

第6题,国际日期分界线为零时经线和180°经线(国际日界线),此时东经120°为2月18日20时,那么180°经线为24时,即零时,两个日期分界线重合,全球处于同一日期。

新教材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阶段测试含答案

新教材鲁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阶段测试含答案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大气变化的效应阶段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图为某月北京时间8:00亚洲局部区域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此时,我国最有可能出现的降水分布状况是2.图中所示时刻〔〕A.北京大风扬沙B.石,、一■.RM爵卜、卡」渤海风平浪静c.新疆寒潮预警 D.东京云淡风轻广州〔113° E〕的杨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 30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经过7小时辍转飞行,在岛上机场降落,下飞机后又花费约半小时的时间赶到临近机场的海滩上,正好看到一轮红日悬挂在海面上,满海金波,令人叹为观止.图为夏威夷岛机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杨先生赶到临近机场的海滩上时,附近椰子树的影子朝向〔〕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4.杨先生方案第二天前往岛上奇特的热带雨林探秘.该目的地最可能位于降落机场的〔〕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云瀑亦名瀑布云,是流云在垂直方向上的一种动态景观.当流云顺着风向在飘移的过程中遇到山口、悬崖或翻越山岭时,就会由于重力因素跌落,像水一样倾泻而下,形成云瀑.川西地区甘孜州泸定县的牛背山是欣赏云瀑的打卡胜地.以下图分别示意云瀑景观〔左图〕和川西地区牛背山区域卫星遥感图像〔右图〕.据5.云瀑常常出现的时间是A.晴朗的午后B.晴朗的早晨C.湿润的午后6.与川西地区云瀑景观的形成,关系不大的是A,河川纵横,水汽充足 B.气候复杂,天气多变D.湿润的早晨此完成下而小题.c.群峰纵列,峡谷众多 D.怪石林立,风大云急水汽在积雪内部it移遇到表层冷却的雪壳时,凝华结晶成霜,称为深霜.天山西端的伊犁河谷上游海拔1776m 处,多年平均最大枳雪深度78 cm,平均稳定枳雪日数15天,深霜发育良好,开阔地、树缘及树下等不同遮挡下积雪枳累和太阳辐射不同,深霜发育差异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区域深霜层A.开阔地较薄B.树缘下最厚C.树下最薄D.树下较树缘下厚8.导致不同遮挡下深霜发育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积雪含水率B.雪层温度梯度C.雪而风力D.雪层孔隙度第22届冬奥会已于2021年2月7日—23日在索契市举行,索契是俄罗斯南部著名城市,是世界著名更都之一.读以下图,完成下而小题.9.索契位于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关于其气候成因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位于大陆内部,夏季受大陆气团限制,气温高,降水少②临海,冬季有增温增湿作用③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南下的严寒气流④冬季受中纬较暖西风的影响A. ®®®B.C.②③④D. ®@@10.关于索契地区建冰雪场有利条件的论述,正确的选项是①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立②冬季,山地气温低,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量大,山地积雪多③亚热带季风区,冬季温和,有利于保护运发动不受冻伤④冬季严寒,利于冰场封冻,投资少,建设便利A. B.②③ C.③④ D. @®读图,完成以下小题.11.假设图中阴影与非阴影局部分界线的地方时为.时,阴影局部为4月5日,那么如今北京时间为A. 4月4日12时40分B. 4月5日12时20分C. 4月6日12时20分D. 4月5日12时40分12.假设图中阴影局部为黑夜,非阴影局部为白天,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如今太阳直射点在西半球B. 伦敦的白昼长于北京C.华北地区正值雨季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2021年1月7日艾因塞弗拉镇迎来了38年来第三场雪〔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021年和2021年气象局解释, 本次降雪是由于欧洲的高气压令冷空气向南扩展至北非所致.图为艾因塞弗拉镇周边地形分布示意图.气象专家认为该镇连续三年出现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2021年以前,有利艾因塞弗拉镇冬季形成降雨的条件是其〔〕A.地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缘B.地处迎风坡C.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D.地势较高,气温较低14. 2021年前冬季,艾因塞弗拉镇受来自欧洲的冷空气影响较小,主要是由于〔〕A.受副热带高压限制B.地处背风坡,有焚风效应C.北部的地中海对冷空气有增温作用D.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冷空气的到达15.以下对艾因塞弗拉镇近三年出现降雪的成因分析中,最可信的是〔〕A.极端天气增多,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温度降低,寒流增强B.全球变暖,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海水盐度降低、海面上升,空气变冷C.北大西洋暖流增强,海冰大量融化致使高纬地区湿度增加,气温降低D.全球变暖,海冰融化吸热增多,致使中高纬地区气温降低、冷空气强盛6月,我国海南省某游客对费尔南迪纳岛旅行,他在助友圉分享到,与家乡相比,这里甚是凉爽,滨海地带少见林木,但草类茂盛,不时有大雾汹涌而来.读费尔南辿纳岛位国示意图,答复下面小题.92. 90.16.该岛滨海地带少见林木的主要原因是A.盛行上升气流B.副热带高压的影响C.秘鲁寒流的影响D.地势较低17.关于该岛地理现象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四季变化明显B.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位于东南部C.沙漠位于中部地区D.外表主要由石灰岩盖18.该游客到此旅行,最需要注意A.防雨B.防晒C.防寒D.防中暑二、综合题1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南美洲秘鲁国及周边地图城市山脉河流湖泊国界600C米以上山I峰铁旷石油铜旷银矿铅锌旷金旷锚旷材料二秘鲁首都利马全年干旱少雨,以“无雨之城'’闻名世界.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 位于山间高原,湖区周围高山环绕,湖而海拔达3821米,而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 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1〕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城〞的主要原因.〔2〕简要说明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主要原因.〔3〕比拟图中二二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4〕推测秘鲁矿产由山区运到海港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2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南美洲秘鲁国及周边地图材料二秘鲁首都利马全年干旱少雨,以“无雨之城'’闻名世界.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 位于山间高原,湖区周围高山环绕,湖而海拔达3821米,面积约为8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40-180米. 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1〕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城〞的主要原因.〔2〕简要说明的的喀喀湖处于内陆而不咸,海拔高而不冻的主要原因.〔3〕比拟图中二二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4〕推测秘鲁矿产由山区运到海港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斯里兰卡是北印度洋上的岛国〔下左图〕,属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下右图〕,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斯里兰卡自古以来就有“宝石王国〞之称,其90$的土地含有宝石及半宝石类的石头,其种类占到世界的一半.宝石原岩以古老的变质岩为主,随地壳运动隆起上升到达她表,现普遍富集于冲积层〔即河谷地带〕中,埋藏浅.在斯里兰卡,大局部宝石从挖掘、淘洗到筛选均由人工进行,宝石开采、加工和销售大多以家庭为单位〔1〕绘制右图中甲-乙之间的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并描述斯里兰卡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2〕推测一年内斯里兰卡开采宝石的最正确季节并说明原因.〔3〕说明制约斯里兰卡宝石产业开展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1. A2. B3. C4. A5. D6. D7. C8. B9. CIO. All. D12. A13. B14. C15. D16. C17. B18. B19.〔1〕常年盛行离岸的东南信风:沿海强大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 〔2〕四周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丰富;湖而面积大,水量大;地处低纬度地区,水温较高:周围群山环抱,阻挡冷空气侵入.〔3〕①以侵蚀〔或搬运〕作用为主:原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流速快.②以堆积作用为主; 原因:地形以平原为主,流速缓慢.〔4〕以公路运输为主:矿产分布在安第斯山区,山区修建公路较铁路本钱低,工程难度较小;离海港近, 运输距离短.20.〔1〕常年盛行离岸的东南信风:沿海强大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 〔2〕四周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丰富;湖而面积大,水量大;地处低纬度地区,水温较高:周围群山环抱,阻挡冷空气侵入.〔3〕①以侵蚀〔或搬运〕作用为主:原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流速快.②以堆积作用为主; 原因:地形以平原为主,流速缓慢.〔4〕以公路运输为主:矿产分布在安第斯山区,山区修建公路较铁路本钱低,工程难度较小;离海港近, 运输距离短.21.〔1〕作图:图中需要显示纵坐标数值、名称及单位、曲线〔表达左缓右陡〕.分布特征:地区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地区〔或者从西南部向北、东、东南递减〕.甲一乙上同年附木铝变化的线图〔2〕旱季矿石多富集于河谷地带〔冲积层〕,雨季河流流量大,所携带的矿石在河床〔和中下游〕沉积,旱季水位下降,河床裸露便于采掘.〔3〕生产过程多由人工完成,技术水平落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相互之间缺少合作,难以形成竞争优势;生产过程粗放,容易破坏资源和污染环境.。

地理鲁教版高一地理上册试题及答案

地理鲁教版高一地理上册试题及答案

地理鲁教版高一地理上册试题及答案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鲁教版高一年级地理试卷试卷说明:本卷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第Ⅰ卷为必做题,第Ⅱ卷为选做题。

同学们完成第Ⅱ卷时首先要根据要求作出选择。

第Ⅰ卷<必做题 120分)本部分试卷为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选出的选项填在答题纸上答题栏的相应位置,每小题3分,共90分)b5E2RGbCAP1.下列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B 由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形成C 过境后气压降低D 过境后气温上升2.陆地上淡水的主体是:A 海洋水B 冰川水C 河流水D 地下水3.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A 河流水B 冰川水C 井水D 湖泊水4.地球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A 水的相变B 重力能C 太阳辐射能D 大气运动5.下列环节只参与陆上内循环的是:A 长江水B 最终不流入海洋的河水p1EanqFDPwC 黄河水D 未登陆的台风在海上形成的降水DXDiTa9E3d6.影响塔里木河流量的最主要因素是:A 降水B 地形C 生物D 气温7.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 大陆的轮廓B 海水密度的差异C 地转偏向力D 大气运动8.下列洋流是在西风作用下形成的是:A 秘鲁寒流B 日本暖流C 西风漂流D 加那利寒流读右图回答9~12题9.①气候类型是: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10.②气候类型的成因是:A 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B 终年受西风控制C 终年受赤道低压的控制D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1.下列哪座城市的气候类型是④气候类型:A 北京B 广州C 东京D 伦敦12.在①②③④四种气候类型中在我国大陆上有分布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13.影响地表气温的最基本的因素是:A 太阳辐射B 下垫面C 大气环流D 人类活动14.一般以下列哪种因素来命名自然带:A 植被B 动物C 气候D 地形15.有关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叙述错误的是:A 各自然带大致与纬线平行B 自然带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C 热量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D 这种分异在中纬度比较明显16.坐火车从广州到哈尔滨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的变化属于:A 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 垂直地域分异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17.下列自然带中在南半球没有的是:①热带雨林带②热带草原带③苔原带④亚寒带针叶林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8.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环境特征不相符的是: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 风力侵蚀强烈C 植被稀少D 适于生长椰子19.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温度比正常年份偏高B 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温度比正常年份偏低C 秘鲁渔场的鱼类大量死亡D 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地带暴雨成灾读右图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气压值,单位是百帕,回答20~21题20.该天气系统是:A 冷锋B 暖锋C 气旋D 反气旋21.下列天气属于该天气系统的是:A 台风B 梅雨C 伏旱D 寒潮22.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A 雷电B 铁矿C 地震D 汽油23.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 天然气B 铁矿C 风能D 石油24.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北方多煤,南方多磷B 北方平原多,热量少,水份少C 西北干旱,光照强,风力大D 南方湿润,光照少,生物种类少25.下列自然资源中不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异规律的是:A 气候资源B 草场资源C 天然气资源D 水资源26.下列关于洪水和洪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洪水就是洪灾B 洪水致灾有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危害C 洪水的形成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D 人类对流域植被的破坏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发生27.下列属于预防洪涝灾害的非工程措施的是:A 修建水库B 开辟分洪区C 疏浚河道D 控制滥砍乱伐28.下列地区易发生泥石流的是:A 平原地区B 植被破坏严重的山区C 沙漠地区D 植被覆盖良好的山区29.下列关于遥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探测范围大B 获取资料快C 不受地面条件限制D 获取信息量大30.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①资源普查②灾害监测③环境监测④工程建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必做读图综合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30分)3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图中所示天气系统是;⑵图中A处是<填冷或暖)气团,B处是<填冷或暖)气团;⑶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将,气压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山东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海绵城市”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等功能,目前我国正在积极试点海绵城市建设。

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回答1~2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区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增加大气降水
B.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
C.减少地表水蒸发
D.减少水汽蒸发
2.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措施是( )
A.增加城区绿地面积
B.增加城区硬化面积
C.加快城市交通建设
D.合理布局城市商业区
解析:1.B 2.A 第1题,根据材料,海绵城市具有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等功能,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区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增加下渗和地下径流,B对。

不能增加大气降水,A错。

湿地面积增加,
可增加地表水蒸发、水汽蒸发,C、D错。

第2题,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措施是增加城区绿地面积,减缓地表径流速度,增加下渗,A对。

增加城区硬化面积,下渗减少,蓄存减少,B错。

加快城市交通建设,合理布局城市商业区不利于增加下渗,不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有效措施, C、D错。

(2016·全国卷Ⅲ,7~9)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回答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解析:1.B 2.C 3.D 第1题,森林植被遭破坏后,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第2题,森林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山地绿化只是小范围的植被变化,对降水影响较小。

第3题,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作用增强,透水岩层中含水量增加,两条河流径流总量减少。

岩层向乙河倾斜,当降水量转化为地表径流时,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甲河径流量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