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的7大辨析技法
“文言虚词文中用法”的推断方法
“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推断方法每年高考试卷中都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题目,而从大体的情况来看,都不够理想,其原因是文言虚词因依附的句子的变化,意义和用法也发生变化,考生都感到难以把握。
其实判别文言虚词的用法也不是没有办法,下面几种方法,就可以快速的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典型实例对照比较法在分析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辨别的过程中,只需要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而”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黑质而白章”,“起疾病而死”,“吾恂恂而起”等三个句子,并分清它们依次表明并列、承接、修饰的三种用法。
①缇骑按剑而前((五人墓碑记))②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③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泰论))依照典型实例,我们很快就可以判断出:例①中的“而”表修饰关系;例②中的“而”表并列关系;例③中的而”表承接关系。
二、词语结构确定法文言虚词一旦脱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离开依附的实词,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因此通过判断文言虚词与实词的结合情况,也可以确定虚词的用法与意义。
如:“所”往往与动词组合,构成“所+动词”的结构形式,根据这一固定结构,就能判断出:“所”作代词,起指代作用,相当于“……的人、事、物”。
同时,“所”还和“为”结合,构成“为……所”的固定结构.根据这一结构,可以判断“所”为助词,表示被动。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③道塞,无所归(2004年重庆卷)④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依据上述“所”的结合规律,我们很快可以判断出例句①②③中的“所”为代词;例句④中的“所”为助词。
三、语法功能分析法从语法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
虚词辨析技巧
三辨词义侧重点。有些近义虚词表 达的角度和意义有差异,辨析时就 要抓住其词义的侧重点来辨析。
• 如:“未免”与“不免”,前者表示委婉 的否定,侧重于评价。如你这样做, 有点 太过分了吧。后者表示免不了、不可避免, 侧重于叙述。如他第一次上台表演,心里 有些紧张。
四辨词语适用对象、范围。这一般 是同义虚词表现出来的细微差别, 辨析时要注意。
• 如:“反而”与“反倒”,都表示跟前面 说的相反或出乎意料、违反常情,在句中 起转折作用,但前者一般用于书面语。如: 有个别人对犯错误的同志不但不给予帮助, 幸灾乐祸,这是非常错误的。而后者一般 用于口语。如:她姐姐不但没有生气, 笑 了。
八辨句间关系。有怎样的句间关系, 就需要怎样的关联词语,因此在弄 清分句间关系的基础上就可以确定 选用的词语。
六辨感情色彩。有些虚词也带有感 情色彩,从感情色彩上易于辨析。
• 如:“径自”与“径直”,前者表示自作 主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如:他没等 会议结束就 离去。后者表示动作行为一直 进行、不绕弯、不费周折,无贬义色彩。 如:你 写下去吧,等写完了再讨论。
七辨语体色彩。主要指书面语与口 语的差别,书面语庄重,口语通俗。
虚词辨析技巧
一辨词性。词性不同,其语法特点 与功能也不同,确定了词性基本上 就能辨析出该词的用法。
• 如:“偶尔”与“偶然”,前者只作副词, 充当状语,而后者还可作形容词,充当定 语。如:一次 的相遇,使我们成了好朋友。
二辨构词语素。词是由语素构成的, 辨析时要比同求异,重点辨析相异 的语素。
• 如:“逐步”与“逐渐”,重点区分 “步”“渐”,“步”是步骤,“逐步” 强调一步步,表示动作或情况要经过的过 程或步骤。“渐”是渐渐,“逐渐”强调 动作行为等变化缓慢。
文言虚词意义的推断方法
文言虚词意义的推断方法一、位置推断法对于虚词来说就是根据虚词的位置来判别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常见的虚词“夫”在句首一般是发语词,在中间一般是代词,在结尾是语末的感叹词。
又如“焉”在句首和中间一般是疑问代词,在结尾一般是助词或兼词。
(定)主 + [状] + 谓 +(定)宾名、代动、形名、代例如:1.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4.送孟浩然之.广陵5.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6.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8.顷之.,烟炎张天二、删除观察法对于虚词来说在句子中经常不用翻译,所以我们可以用删除观察法,根据删除该虚词后句子是否通顺或是否改变原意来确定虚词意义。
例如:1.余嘉其.能行古道2.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三、结构分析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
例如: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噫吁嘻,危乎.高哉.四、对照比较法对照比较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例如:1、蚓无爪牙之.利2、石之.铿然有声者3、夫晋,何厌之.有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5、侵之.愈急6、何以.战五、词性记忆法对于虚词来说就是根据虚词的词性对虚词进行归类和记忆。
第一人称代词:其、吾、余、相、见、我、予、朕、孤、愚、臣、仆、鄙人、不才、某、小人(一般人自称),寡人、不穀、孤(君主自称),妾(女子自称);第二人称代词:相、而、若、尔、汝、女、乃、公、卿、君、子、足下;第三人称代词:其、之、彼、厥;指示代词:是、斯、此、然、兹;疑问代词:何、曷、胡、奚、安、焉、孰;副词表否定:不、未、莫、无、勿、毋、弗、非、微、靡;副词表时间:将、行将、且;副词表范围全部的:皆、咸、悉、尽、毕、具;副词表范围部分的:但、徒、特、独、唯(惟)、止、直、第。
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
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一、位置推断法。
1.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2.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之”在动词后,作代词;4.佯狂不知所之者“之”处于“所”后,组成“所字结构”,“之”作动词5.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处于“广陵”前,作动词。
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7.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处于主谓短语间,取消句子独立性8.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处于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处于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宾语前置的标志10.顷之,烟炎张天11.久之,目似瞑在时间副词后,为音节助词除了“之”以外,“乎”、“焉”、“与”、“夫”等词也都适合用“位置推断法”来分析它们的用法。
如: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3.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夫”处于句首,一般为发语词;用在句中且在动词的后面,一般是指示代词,译成“那”;用在句末,常是语气词。
二、删除观察法分析下面各句中的“其”字: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3.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1-3句中“其”处于动词后宾语的位置,应为代词,不能删去。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其”字若删去,则改变了原意,它也为代词。
5.尔其无忘乃父之志6.欲加之罪,其无辞乎?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8.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5-8句“其”可以删去,它是协助表达语气的副词。
根据语气的不同,5-8句分别是:表示命令的语气、加强反问的语气(“难道”)、加强反问语气、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
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快判断它的词性。
“而”“焉”“者”也可用这种方法。
三、搭配分析法:从虚词的搭配对象去判别它的词性。
分析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3.以至晋鄙之日,北向自刭4.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这四句中的“以”所搭配的对象都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它们构成短语修饰后面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原因、时间、凭借等,可知“以”为介词。
文言虚词的7大辨析技法
技法三
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劝学》),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 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于之”“于此”,“兴焉”即 “在这里兴起”。又如:2015年天津卷中的“于凉州造浮屠”一句,根 据句意“在凉州建造佛塔”,就可确定“于”是介词,译为“在”。
下列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 本题可采用“代入检验法”。解答时可从每个选项的第二句入手,首先确定虚词 的词性和意义,然后再代入第一句,分析是否恰当即可。A项,第二句出自《寡人之于国 也》,“而”都是连词,表转折,译作“但是”。B项,第二句出自《苏武传》,“以”为 连词,表目的,可译作“来”;第一句“以”为介词,可译作“用”“拿”,后面省略了 代词“之”,指“结毦”。C项,第二句出自《师说》,“乃”为副词,译作“竟然”“反 而”;第一句“乃”为副词,可译作“于是”。D项,第二句出自《鸿门宴》,“之”为代 词,代指人,即项伯;第一句“之”为代词,代上述事情。
阅读鉴赏
专题学案
专题探究
专题学案
一、标志识别法 二、代入检验法 文言虚词 的7大辨 析技法 三、句意分析法 四、对称分析法 五、句位分析法 六、语法切入法 七、词性界定法
技法一
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 用“者”“也”“乃”“为”表判断,用 “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宾语 前置。例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和“何陋之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
A项,第一句句中的“为”与“所”结合构成被动,介词,意为“被”;第二句句中的“为”
文言虚词推断7法
• 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 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 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没 有时间限定。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 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 百姓就不愁劳顿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 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 举荐给先君才行。”于是命令百官有司,削好木 板并备好墨笔。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 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使纳税者只出百分之一, 孤幼不准处刑,水泽按时开放,关卡只查问而不 征税,市场只书契而不深税,对近处示以忠信, 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 众,竟好象流水一样。
•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 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知 弗若欤?曰:非然也。
•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大师。他曾经 教了两个徒弟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徒弟专 心致志,弈秋怎么教,他就怎么做;另一 人(样子虽然也在听讲),心里却老想着 将要有天鹅飞过来,该怎么样拉开弓箭将 它射下。虽然两人一起跟弈秋学习,他却 远不如人家。这是因为他不如人家聪明吗? 当然不是啊!
• (1)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 (2)此亡秦之续耳
例2
• 事情有可以做却不可以说的,也有 可以说但不可以做的。有容易施行 却难于成功的,也有难于成功却容 易失败的。这四方面的谋略,是只 有圣人能认识而且留意的。
• (1)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 • (2)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
例3
• 命令人远远地跟在后面,这条路非常 偏僻遥远,找到他的住处后返回。雪 晴了以后,去拜访,只有一间草屋,和 空空的四面墙壁。忽然发现米桶里有 人,原来是先生的妻子,因为天气寒冷, 知道真 的是先生。
文言虚词的解答技巧
文言虚词的解答技巧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文言虚词。
这些虚词与汉语的实词不同,它们不像汉语中的语气词、副词等,有明确的实际用途,而是起到了一种衔接句子、表达语气、增强修辞效果的作用。
如果不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含义,就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本文将介绍几种解答文言虚词的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些虚词。
一、看上下文在解答文言虚词的含义时,考虑到上下文是十分重要的。
简单的虚词,如“乎”“之”“者”“耳”等,它们的含义常常会因上下文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比如,“乎”在句中可以起到疑问的语气作用,也可以是用来衔接句子的虚词。
在襄阳太守的檄文中,“若夫人能以贤士之德御百姓,廉明宽惠,慎于受赂,则人人骨肉,皆愿为之,天不绝其后者乎?”中,“乎”就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表达的是一种自问自答的语气。
二、分析句子结构对于较为复杂的句子中的虚词,需要我们根据句子结构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其含义。
比如,“兴之所至,情之所向,人自不觉。
”中的“之”字,就是典型的文言虚词。
在这里,它们的作用是指示前面的“兴”和“情”,使得这两个词可以作为名词使用。
三、考虑语气文言虚词中有些虚词,如“兮”“啻”“焉”等,主要起到表达语气的作用。
在解答这类虚词时,我们要注意句子的语气,从而推知这些虚词所蕴含的含义。
例如,“吾衰矣,兮其可知也!”中“兮”的作用是强调前面的话语所表达的情感,表现出一种感慨的语气。
四、了解常用结构在文言文中,有一些结构是特别常见的,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这些常用结构,而进一步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
例如,在“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句话中,“奈何”和“之”都是典型的虚词,但是由于其出现在常见的“奈何……之”这一结构中,我们可以大概推测其含义,表达出一种“如何、怎么”的意思。
综上所述,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不仅需要对虚词本身的含义有所了解,同时也需要考虑上下文、分析句子结构、注意语气及了解常用结构这几个方面。
对于文言虚词,我们需要多加练习,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提高理解能力,从而完成对文言文的理解。
文言虚词推断七法演示文稿
• 结构推断法:
• 解析: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 (1)句中“因”字用在“关市呵难之”和“事 关市以金”两句之间,前后有因果关系,且用在 动词“事”之前,因此可译为“于是,就”,是 副词;(2)句中的“因”,也是用在“某时有 客过而予汝金”与“遣之”两句之间,且用在动 词“遣”之前,因此,也是副词,但前后是条件 关系,应译为“才”。
• 标志识别法:
• 解析: • (1)句是特殊句式结构,“唯……之”表宾语前置,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唯异书之信”按现代汉语 的正常语序为“信异书”。(2)句中的“之”字也是 宾语前置的标志,按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 不解惑”。两个“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 译文:过去的记载怪异现象的书,有记载洪水滔天,鮌 偷了玉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玉帝于是命令祝融在羽郊 杀了鮌,这种说法没人经历和见识过。现在这种土,铲 平他的人就会不幸而死亡,这不是玉帝喜欢做的事吗? 南方多瘟疫,劳动的人先死亡,于是那些拿铁锹掘地的 人,他们是死于劳役和瘟疫,土哪里能有什么神性呢? 我恐怕学者到了这里,采纳了这种说法,只相信志怪书 籍的言论,所以(把文章)记在堂上。
• 译文:
•
卫嗣公派人装扮成旅客经过边关的贸易市场。 管理边关贸易市场的官吏故意刁难他,假扮成旅 客的这个人拿金钱送给官吏,官吏才放过他。卫 嗣公对官吏边关贸易市场的官吏说:“曾经有个 客人经过你们在边关所管理的贸易市场,给你们 金子,你们才放他过去。”管理边关贸易市场的 官吏非常惶恐,而因此认为卫嗣公是明察秋毫, 圣明,不受蒙蔽。
• 位置推断法:
• 解析:(1)句中的两个“乎”字,处于句 末,是表疑问语气的语气词;(2)句中的 两个“乎”字,处于句中,相当于“于”, 是介词。两个句中的“乎”字意义和用法 不同。
2019高考专题:文言虚词的7大辨析技法
返回
即 学 即 练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 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 治人也。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选自《说苑》)
解析:A项,第一句“以”,可根据对称分析法推断。“以”和后半句“为”处于同一位置, “为”是介词,因为,由此推知“以”也是介词,因为;第二句“以”和后半句中的“而” 处同一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同理“以”也为表修饰的连词。所以A项中的两个“以” 意义和用法不同。B项,第一句中“之”为助词,的;第二句中的“之”为代词,这。C项, 两句中的“者”均为代词,……的人。D项,第一句中的“而”表递进关系,并且;第二句中 的“而”表修饰关系,无实义。 返回
返回
技法四
对称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 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 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以” 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
修饰的连词。再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中“因”
专题学案 一、标志识别法
二、代入检验法
三、句意分析法
文言虚词 的8大推 断技法
四、对称分析法 五、句位分析法 六、语法切入法 七、词性界定法 八、故事编写法
返回
技法一
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用 “者”“也”“乃”“为”表判断,用“见”“于”“为”“为…… 所”表被动,用“之”“是”表宾语前置。例如:“此非孟德之困 于周郎者乎”和“何陋之有”。
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
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常阅读文言文必备的知识。
但在高中毕业生中要准确地掌握这些虚词也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判断,学生翻译文言虚词的准确率就会大大提升。
一、根据虚词所处的位置推断虚词的用法。
虚词的意思用法跟虚词所处的位置有一定的联系,处于句首、句中、句末它们的意思用法就不同。
例“乎”经常用在句末和用在句中,用在句末一般都是语气词,有的表疑问语气,有的表反问语气,有的表揣度、商量语气,有的表感叹语气等。
如: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用在句末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
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用在句末表揣度语气,相当于“吧”。
如: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阿房宫赋》)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乎”也用于句中,相当“于”,可译为“在”“对”。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又例“也”也经常用在句末和句中。
用于句末表各种语气,有的表判断语气,有的表陈述语气,有的表解释语气,有的表疑问语气,有的表反诘语气等。
如:勿从俱死也!(《鸿门宴》)用于句末表祈使语气。
如:独五人,何也?(《五人墓碑记》)用于句末表疑问语气。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表判断解释语气。
如: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病梅馆记》)用于句末表肯定、感叹语气。
如: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过秦论》)用于句末表反问语气。
“也”用于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又例“其”用于句中表反问,表商量,表示祈使,表示揣度等各种语气。
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么”。
如: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表商量语气。
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可”。
有关文言文虚词推断的答题技巧
有关文言文虚词推断的答题技巧
推断虚词是文言文中的一个重要题型,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
1.上下文关系法:虚词往往是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词的作用,通过观察
前后文的关系,可以推断出虚词的意义。
例如,如果一个句子中有表示转
折的前后关系,那么虚词很可能是表示转折的连词,如然而、而、却等。
2.经验总结法:阅读大量的文言文,积累虚词的使用场景和用法,对
于理解和推断虚词的含义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过观察惯用搭配和常用句式,可以更准确地推断虚词的意义。
3.句子结构法:虚词在句子中往往有一定的固定位置和搭配,根据句
子结构也可以推断出虚词的含义。
例如,如果一个句子中有一个表示结果
的状语从句,那么虚词很可能是表示结果的连词,如故、以致等。
4.对比法:如果一段文言文中有多个虚词出现,可以通过对比它们的
用法和含义,进一步推断出它们的意义。
虚词之间往往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对比可以找出这种关系。
5.词语解释法:文言文中的虚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往往有一定的对
应关系,可以通过解释现代汉语的含义来推断虚词的意义。
但要注意虚词
的意义可能有一定的变化,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对应词语。
通过以上几种答题技巧的灵活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推断文言
文中虚词的含义。
实践中需要多读多练,积累经验,逐渐提高理解和推断
虚词的能力。
文言虚词推断七法(老师版)
文言虚词推断七法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的文言虚词《考试大纲》列举了18个:之、乎、者、也、焉、而、何、乃、其、且、以、若、则、所、为、与、因、于。
这些虚词的用法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甚至要反复背记。
但反复背记还不够。
近年来高考考查文言虚词,大多是将课外文言选段中出现的文言虚词与课内学过的虚词进行比较,辨析其用法和意义的异同。
它要求考生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判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的考查涉及背记、推断、比较三方面的能力。
(一)代入筛选法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
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如2012年天津卷中的“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两句,判断两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我们首先关注第二句,第二句话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于”和“见”搭配使用,表被动,把这个用法代入第一句中,句意不通,可以判断两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
结合语境判断,第一句中的“于”是介词,译为“在”。
[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
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
”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
”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下面的两个“之”字用法是否相同?(1)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2)此亡秦之.续耳[解析]第二句,我们学过,知道“之”意为“的”,结构助词。
第一句中的“之”是否也是结构助词,我们可将“的”代入句子中,发现讲不通,句子说的是“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句子中的“之”处在“仲父”与“言此三者”之间,也就是主谓之间,舒缓语气或取消句子独立性。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七看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七看文言虚词用法推断七看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阅读文言文不可或缺的知识。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不少考生感觉文言文虚词比较难,那么怎样来推断虚词的用法呢?下面提供的七种方法,在推断和解释文言虚词含义上还是非常有效的,对考生复习、备考也会有帮助的。
一、看语法结构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
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二、看对应位置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
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陶潜《归去来兮辞》)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贾谊《过秦论》)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
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东山》)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三、看特殊标志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
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
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
常用文言文虚词辨析
常用文言文虚词辨析常用文言文虚词辨析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经典文学语言,精练、深邃、优美。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虚词的使用,这些虚词起到了连接、衔接、修辞等作用。
然而,虚词之间的差异却常常令人困惑。
本文将从常见的虚词入手,进行辨析和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境和思维方式。
一、则、乃则和乃都是表达因果关系的连词,但用法有所不同。
则一般用于连接前后句的主语一致的情况,表示逻辑上的推理和结果。
例如:“人唯性使然,何得逃于此乎,则亦无可奈何也。
”乃则常用于连接前后句的主语不一致的情况,表示结果或推论。
例如:“文始皇帝怒,乃诛儒术之士。
”此外,乃还可以表示强调,表示事情的确实性。
例如:“彼贤者乃至于黄帝,至于禹、汤,皆不以身作勇耳。
”二、乎、焉乎和焉都是疑问助词,用于疑问句中,但语义和用法略有不同。
乎多用于实词之后,表示询问、疑惑、感叹等情绪,常用于疑问句、反问句或感叹句中。
例如:“人乎,吾道一以贯之。
”焉则多用于疑问词之前,表示询问具体的地点、时间、方式等,常用于疑问句和疑问代词中。
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美,芳年秋月之景焉!”需要注意的是,焉还可以用于代词后,表示指代或连接关系。
例如:“何谓渊行?所以懈怠焉。
”其中的焉指代前面的渊行。
三、者、也者和也都是表示动作的助词,但用法有所区别。
者多用于名词或句子最后,表示把前述内容指为所陈述的对象。
例如:“夫人之相与者,取与之道也。
”也多用于句中,并且带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表示肯定或加强说话人的立场。
例如:“天地之谓大也,其德至真也。
”四、兮、哉兮和哉一般用于句中或句末,是表示语气、加强语气等的助词。
兮多用于疑问词之后,表示疑问、感叹、思考等情绪,常用于句首或句中。
例如:“人兮,各有一死,或轻于重,或重于轻。
”哉多用于名词、动词前,表示强调或肯定意味,常用于句末。
例如:“大喜临门哉,礼义廉耻之苗乎?”需要注意的是,哉还可以用于句子中,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等情绪。
文言文虚词语义辨析全解析
文言文虚词语义辨析全解析文言文中存在许多虚词,它们在句子中起着连接、修饰、衔接等作用。
然而,由于虚词的语义较为模糊,使用不当会导致句子意思不明,表达不准确。
因此,对于文言文虚词的语义辨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虚词的用法和义项进行全面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虚词。
一、强调句中名词的程度:甚、极、余甚:表示程度深或次于所限;用于形容词、副词、量词之前。
例如:“甚远”、“甚微”。
极:表示程度极深,用于形容词之前。
例如:“极善”、“极微”。
余:表示程度稍微高于所限,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前。
例如:“余寿”、“余昼”。
二、表示程度的虚词:尤、渐、稍、稍微尤:表示某种情况比其他情况更突出、更显著,通常用在“尤其”之后。
例如:“尤以主谓相同者难辨”。
渐:表示趋向程度的逐渐增加或减少,通常用于“渐渐”或“渐至”之后。
例如:“渐渐消失”、“渐至极大”。
稍:表示程度较轻微,稍微。
例如:“稍纵即逝”。
稍微:与稍义同,表示程度较轻微,稍微。
例如:“稍微马虎”。
三、表示方式或状态的虚词:如、苟、但、乃如:表示比喻、似乎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同”、“似的”。
例如:“年如棠岁如梦”。
苟:表示假设、随便,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不论什么”。
例如:“苟利国家生死以”。
但:表示转折,常放在句首,意为“却”、“可是”。
例如:“但吾从未见其人”。
乃:表示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是”、“才”、“着实”。
例如:“乃古之成事者”。
四、表示推测或假设的虚词:其、恐怕、所、即其:表示推测、揣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的”、“那个的”。
例如:“狗其已先吠”。
恐怕:表示担心、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怕是”。
例如:“恐怕难以如愿”。
所:表示推测、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所谓”的意思。
例如:“所诵作无用也”。
即:表示推测、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也许”、“大概”。
例如:“即令能够决一死生”。
五、表示语气或感叹的虚词:乎、且、何、哉乎:表示疑问、反问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
文言文翻译技巧讲解虚词
夫文言文者,古人之言也,以其简洁、含蓄而著称。
然文言文之难,亦在于其简而意赅,往往一字一句,便含深意。
其中虚词,尤为翻译之难点。
虚词者,无实际意义,而用以构成文句之词也。
故翻译虚词,需得法度,方能准确传达原文之意。
今略述文言文翻译中虚词之技巧如下:一、辨明词性文言文虚词,其词性多变,翻译时须先辨明其词性。
如“之”字,作助词时,无实义,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作代词时,代指事物;作动词时,意为“到、往”。
故翻译时,须根据上下文,辨明其词性,再行翻译。
二、理解语境虚词之意义,往往取决于语境。
翻译时,需深入理解原文语境,方能准确把握虚词之意。
如“其”字,若在句中指代前文提及之人或物,则翻译为“他的”;若指代后者,则翻译为“那个”。
又如“乎”字,作助词时,用于句末,表疑问,翻译为“吗”;作语气词时,表感叹,翻译为“啊”。
三、注意修辞文言文虚词,常用于修辞,翻译时需注意。
如“也”字,既可表句末语气,又可表停顿,使文句节奏分明。
翻译时,可根据语境,将“也”字译为“呢”、“吧”等语气词,以体现修辞效果。
四、把握语气文言文虚词,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情感。
翻译时,需把握语气,传达作者之意。
如“矣”字,表肯定语气,翻译时可用“了”、“呢”等语气词。
又如“乎”字,作感叹词时,表惊讶,翻译时可用“啊”、“呀”等语气词。
五、灵活变通虚词翻译,无一定之规,需根据语境灵活变通。
如“者”字,作助词时,用于句末,表停顿,可译为“……的人”、“……的事物”;作代词时,指代事物,可译为“这”、“那”。
翻译时,需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六、总结归纳翻译虚词,需总结归纳。
将常见的虚词及其用法进行归纳,形成表格或笔记,以便在翻译时快速查找。
总之,文言文翻译中虚词的处理,需结合语境、词性、修辞、语气等多方面因素,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
唯有如此,方能准确传达原文之意,使翻译之文通顺、流畅。
夫翻译之道,在于勤学苦练,日积月累,终成大器。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技巧
掌握文言虚词的方法一、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技巧1、词性分析法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如“之”有代词、助词、动词三种词性。
通过分析词性,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位置分析法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
如:“乎”:作语气助词,表感叹、疑问或反问,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作词尾,用在形容词后;作介词时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
3、温故求新法我们应尽量回顾过去学过的有关虚词的例句及有关知识,将这些例句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从而快速高效地理解句中的虚词的用法。
4、语境判定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如“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5、语法切入法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
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6、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掌握课文或成语中出现过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中的标志性虚词,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如:表示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等。
二、复习方法1、重视课内虚词积累。
分类记忆理解。
如表限定范围副词,有许多: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
推断文言虚词方法
推断文言虚词六法1、句意分析法如“非挟太山以超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是连词“来”,表目的。
又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因”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因”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2、上下文推断法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王也应对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
这样开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是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3、代入筛选法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通“呵”,“喝问”;⑤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
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4、交换理解法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阁职务。
”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5、结构推断法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来推断。
不同的句子成份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文言虚词辨析
文言虚词辨析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非常频繁,起到了连接句子各个成分、标明语气、调节语序等作用。
然而,由于虚词种类繁多,往往会造成使用的混淆。
本文将就常见的文言虚词进行辨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一、「者」「之」「乎」「耶」这四个虚词都是用来构成疑问句或反问句的。
但它们的使用场景略有不同。
「者」用于疑问句中,表示对事物(特指人)的询问:例1:大家父何名者?(大家的父亲叫什么名字?)「之」通常用于反问句中,既可以表示对已知事物的确认,也可以表示对事物的否定:例2:唯德之难知也!(品德是难以知道的!)「乎」用在句首,表示对整个句子的疑问:例3:君子之行,乎修其身。
(君子的行为,修养自己的品德。
)「耶」用在句中末尾,表示对陈述的疑问:例4:王孙贵乎?(王孙真的是贵族吗?)二、「是」「之」这两个虚词在文言文中的使用非常广泛,但它们常常会使人感到困惑。
「是」是断定性的虚词,用来肯定陈述的内容:例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认为天生的天赋是性,按照性来行动就是道,修行道就是教。
)「之」表达一种具体的关系,通常表示前后两个词的动宾关系、所属关系等:例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清水一样淡然,小人之间的交往却像美酒一样甜美。
)三、「者」「之」「者」和「之」都有“的”之意,但在使用中稍有区别。
「者」用法灵活,可用作句子成分的补充或限定:例7:才子者,必有异于常人之处。
(有才华的人,必然与常人不同。
)「之」常常用来限定句中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作用范围:例8:和为贵之道,与人为善之为美。
(和为贵是高尚的品德,与人善良才是美好。
)四、「以」「之」「以」和「之」在文言文中都是非常常见的虚词,但它们的含义不尽相同。
「以」多用作介词,表示手段、条件或方式:例9:以忠信修身,以正义治国,以“有教无类”治学。
(通过忠诚信义修养自己,以公正正义治理国家,以“有教无类”来治学。
)「之」在句中通常表示动宾关系,也可以表示所属关系:例10:君子之道,可在四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法三
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劝学》),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 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于之”“于此”,“兴焉”即 “在这里兴起”。又如:2015年天津卷中的“于凉州造浮屠”一句,根 据句意“在凉州建造佛塔”,就可确定“于”是介词,译为“在”。
技法四
对称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 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以”和“而” 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
解析:A项,第一句“以”,可根据对称分析法推断。“以”和后半句“为”处于同一位置, “为”是介词,因为,由此推知“以”也是介词,因为;第二句“以”和后半句中的“而” 处同一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同理“以”也为表修饰的连词。所以A项中的两个“以” 意义和用法不同。B项,第一句中“之”为助词,的;第二句中的“之”为代词,这。C项, 两句中的“者”均为代词,……的人。D项,第一句中的“而”表递进关系,并且;第二句中 的“而”表修饰关系,无实义。
阅读鉴赏
专题学案
专题探究
专题学案
一、标志识别法 二、代入检验法 文言虚词 的7大辨 析技法 三、句意分析法 四、对称分析法 五、句位分析法 六、语法切入法 七、词性界定法
技法一
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 用“者”“也”“乃”“为”表判断,用 “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宾语 前置。例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和“何陋之有”。
还是)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即 学 即 练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比 长,益自策励。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基则学 于黄榦,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者也。自是讲贯益密,造诣益邃。 时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绝意进取。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 斯世也。会襄樊之师日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捣虚之策,请 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则襄樊之师,将不攻而自解。且备叙海舶所经, 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宋终莫能用。及后 朱瑄、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咫尺无异者,然后 人服其精确。
技法五
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 “其”,在句首一般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 也”(《鸿门宴》);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如“其 (表揣测语气)皆出于此乎”(《师说》)。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 如“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名(代)词 后一般是语气副词(表商量、期望、祈使语气),如“吾其(语气副词,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其一人专心致志 为是其知弗若欤 C.惟弈秋之为听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D.思援弓缴而射之 且秦强而赵弱 曰:非然也
)
解析:本题可采用“标志识别法”。A项,都是判断句,所以两个“也”字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判断句的标志。B项,第一个“其”的意思是“其 中的”,第二个“其”的意思是“他的”。C项,“惟弈秋之为听”是宾语 前臵句,“之”是宾语前臵句的标志,没有意义,第二个“之”是代词。D 项,第一个“而”表承接关系,第二个“而”表并列关系。
专题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 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 《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 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 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 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 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 (选自《史记· 太史公自序》,有删改)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
A项,第一句句中的“为”与“所”结合构成被动,介词,意为“被”;第二句句中的“为”
是动词,意为“治理”。B项,第一句句中的“乃”是副词,意为“才”;第二句句中的“乃”是副 词,表判断,意为“是”。C项,第一句句中的“适”为副词,意为“正好、恰好”;第二句句中的 “适”是动词,意为“享受、享有”。D项,两句中的“若”均为动词,意为“像”。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
A项,第一句中的“也”位于句末,是表判断的语气词;第二句中的“也”处于句中,是表
舒缓语气的句中助词。B项,第一句中“其”放在动词之后,是代词,译为“他”;第二句中的“其”
放在句首,作副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C项,第一句中的“于”处于人名之前,引出对象, 为介词,译为“向”;第二句中的“于”处于地点名词之前,引出处所,为介词,译为“在”。D项,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解析: A项,第一句中的“之”放在动词“献”之后作宾语,代词,代指“玉璞”;第二句 中的“之”为助词,的。B项,第一句“其”修饰“左足”,作动词“刖”的宾语,代词,意 为“他的”;第二句中的“其”修饰“故”,作动词“问”的宾语,代词,意为“其中的”。 C项,第一句中的“乃”放在动词“抱”之前,副词,意为“于是、就”;第二句中的“乃” 放在动词“使”之前,副词,意为“于是、就”。D项,第一句中的“以”处在谓语的位置, 动词,意为“认为”;第二句中的“以”放在名词“石”之前,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意 为“用”。
代入第一句中,句意不通,可以判断两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结
合语境判断,第一句中的“与”是介词,译为“跟”。
即 学
即 练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文后题目。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 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 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 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 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 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 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 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 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 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即 学 即 练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崔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年十八游学京师,遂明天官、 历数、《京房易传》。主儒宗之。与扶风马融、南阳张衡特相友好。年四十 余,始为郡吏。以事系东郡发干狱。狱掾善为《礼》,瑗间考讯时,辄问以 《礼》说。其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后事释归家。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加点虚词的翻译) (1)以事系东郡发干狱。
技法二
代入检验法
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
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
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如“不与市中儿嬉敖”和“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两句,判断“与”的 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我们首先关注第二句,第二句话出自《赤壁赋》, 句中的“与”连接了“水”和“月”,是连词,译为“和”,把这个用法
再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中“因”和“乘”处于
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 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即 学 即 练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 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 治人也。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选自《说苑》)
[参考译文] 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箭穿过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每当阴雨天气,左臂常 常疼痛。医生说:“箭头上有毒,毒素深入到骨头里面,应当割开手臂到受伤处,刮去骨 头上的余毒,然后这种病痛才能消除。”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开刀。当时关羽正好请了 将领们宴饮,手臂上的血往下流,滴满了一盘子,而关羽却切肉饮酒,谈笑自若。
即 学 即 练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文后题目。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 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 [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徒弟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徒弟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心里却老想着 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要拉开弓将它射下。虽然他和另一个人一起跟弈秋学 习,却比不上人家。难道是他的智慧比不上另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
两句中的“以”都处于动词之前,引出动作行为的结果或目的,均为连词,译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