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

合集下载

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
指曹刿。)(《曹刿论战》) 例句: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
指吴广。)
之(续)
例句: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 花源这件事。)(《桃花源记》)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 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小石潭 记》)
其(续)
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 推测语气,可译作“难道”;
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 “恐怕”“大概”。
例句: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加强反问语气
其(续) 2、代词。
(1)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 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 中作定语。译作“他(她)”、 “他(她)的”、“他们”、 “他们的”、“它”、“它 们”、“它们的”。
例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二章》)管理人民不是靠疆域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是靠山溪的险恶,威慑天 下不是靠兵器的锋利。
以(续)
例句:何以战?(《曹刿论 战》)——凭借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曹刿论战》—— 根据、按照
以(续)
其(续)
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他的,代可以做老 师的那个人。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六、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 意义及用法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妹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其用法同“其”)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词类,它们通常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而是用来表示语气、体态、语法结构等方面的用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

法如下:

1.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已经发生,也可以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等

语气。例如:“已而后知其所以然矣。”、“自与先生辞,今三年矣。”、“何事不伤人哉!”、“敷裘(fū)而辞了。此干戈一也。”

2.之:表示所属关系或方向性,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向”,

还可以表示动词的补充。例如:“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

有坚忍不拔之志。”、“直北之山”,“之言如君之语。”

3.乎:表示疑问、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例如:“此之谓乎?”、“孔子受命于周而之昭公之时……君乎!”、“安

得其芳名之乎?”

4.而:连接并列词语、句子、动词与宾语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却”。例如:“一言而当之者,吾以穷久矣。”、“病而后自既

至人皆死。”、“敬告诸公,随便而言。”

5.以:表示手段、目的、原因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为了”、“因为”。例如:“以求利者群,以违天者少。”、“以讹传讹。”、“以怀先王之志”。

6.于:表示处所、方向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向”。例如:“维何不”,“于今著之”,“君子之德于其所偶。”

总之,文言虚词在文言文的表达中起到了连接词语、表示语气和调节句子结构等作用,对于准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1.【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2)代词。表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的”,偶尔也作主语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

(3)动词,如,如同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高考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高考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高考常见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类

高考要求我们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现将其意义和用法一一归类。大家可将文言虚词的词类复习法与一词多义复习法结合起来。

1.【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除了蛇和鳝鱼的洞穴就没有地方寄居托身,是因为心思浮躁啊。

②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③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

④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⑥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

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吃吃地笑了起来。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总结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总结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文言虚词的概述

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文言文字中起连接和修饰作用的词汇。它们虽然在句子结

构中没有实际的意义,但却对表达句子的情感、语气和逻辑关系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习和理解古代文言文,掌握这些常见的虚词用法及其意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文言虚词的一些常见用法及其意义进行总结。

二、“之”字的用法与意义

1. “之”作介词,表示方向。如“由上而下,自左而右”。

2. “之”作连词,表示动态转变关系。如“从势弱者而求益焉”。

3. “之”作后置定语或修饰成分,表示所属关系。“儿童之味”。

4. “之”代替名词或人称代词做补全。“吾闻鬼神之能”。

5. “之”代替不定式做主语或宾语。“人生在世,各以幸福为目标”。

三、“其”字的用法与意义

1. “其”做形容词性限定成分或状语。“寒来暑往,岁月如梭,其迅速可骇”。

2. “其”做指示代词,表示所属或指代。“人人丧心病狂,乱世之中,其自保几?

3. “其”做连接词,表示并列关系。“见微知著、刻不容缓之义”。

4. “其”为动词或形容词前的句法结构。如“逼真如画,不可置信”。

5. “其”用于强调特定语气。“若婚姻中出现无法忍耐、无法跳过的问题,则也

就有必要去检查一下彼此的DNA了。”

四、“乃”字的用法与意义

1. “乃”表示因果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乃”作评价语气词,“圣贤言行皆可取者备奉”,其中“备奉”二字即为评价内容。

3. “乃”的用法延伸至连词引导差别反意。如“黄粱一梦始觉强身健体的重要性,所以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表示揣测。如同,像。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 (4)复音虚词。若夫: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再说, 至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排空。(《岳阳楼记》)
8.所 suǒ (1)助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 “所……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固定结构。“为”和“所”呼应,构成“为……所……”的格 式,表示被动。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2)副词。 ①用在名词或动词前,表疑问、反问。为什么,怎么。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B.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很深。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 ①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 什么”。 A.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B.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 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A.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B.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谭嗣同传》)
⑤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 嗟夫!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配套练习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历史演变法
了解文言虚词的历史演变过程,理解其在不 同历史时期的意义和用法。
运用技巧
注重语感培养
多读、多写、多听,培养对文言虚词的敏感 度和语感。
灵活运用规则
在理解基本规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文言虚 词,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善于总结归纳
对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文言虚词进行总结 归纳,加深理解和记忆。
勤于查阅资料
遇到不熟悉的文言虚词,及时查阅相关资料, 深入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
01
意义混淆
避免将文言虚词与其他同义词或 近义词的意义混淆,通过辨析比
较,明确其独特意义。
03
历史背景不明
了解文言虚词的历史背景和演变 过程,避免对其意义和用法产生
误解。
02
语法位置不当
注意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 置,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助词
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等。
3
代词
用于代替前面提到的名词或短语,避免重复。
03
文言虚词的用法
助词
语气助词
用于表达说话人的语气,如疑问、感叹、陈述等。常见的语气助词有“乎”、“哉”、 “矣”、“也”等。例如,“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中的“哉”表达了强烈的
感叹语气。
结构助词
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所属、修饰、领属等关系。常见的结构助词有“之”、“者 ”等。例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之”用于表示所属关系。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一、作为动词
1、以为,认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
后》)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二、作为介词
1、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2、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
“用、拿、把、按照” 3、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4、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 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 面”“在…… 中”“向”“到”“自”“从”“跟”“ 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 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 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 等字和它相应。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祭妹文》)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汉书·西南夷传》)
例4:表示原因,译为“因为, 由于”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 记》)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 颇蔺相如列传》)

三、作为连词
1、表示并列、递进、承接或修饰关 系,可译为“而”,但不能用于转 折关系
战》)
小结: 于字可译到、在、从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中的虚词是指那些没有具体意义的词语,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和补充等作用。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有18个,包括了助词、连词和语气词。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动作的结果。例如:“吾父之书”表示“我父亲的书”;“食之”表示“吃掉”。

2. 乎:用于疑问句中,表示问句的语气。例如:“何以言之乎?”表示“怎样才能说得清楚呢?”

3. 者:用于句尾,表示动作的主体。例如:“吾行者”表示“我去”。

4. 矣: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停顿的语气。例如:“已矣”表示“已经了”;“行矣”表示“可以走了”。

5. 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例如:“吾也能来”表示“我也会来”。

6. 与:用于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例如:“与人为善”表示“与人做好事”。

7. 乃:表示转折、结果或连词。例如:“是乃”表示“就是”。

8. 以:表示手段、理由或目的。例如:“以此为证”表示“以此为证据”。

9. 于:表示时间、地点等。例如:“于今日”表示“在今天”。

10. 皆:表示全部或都。例如:“皆知此事”表示“大家都知道这件事”。

11. 自:表示起点或动作来源。例如:“自此”表示“从此”。

12. 若:表示条件或比较。例如:“如此”表示“这样”。

13. 将:表示将来的动作或推测。例如:“将行”表示“将要去”。

14. 乎:用于句中,表示疑问或反问。例如:“明声乎?”表示“你明白吗?”

15. 固:表示肯定或强调。例如:“固然”表示“确实如此”。

16. 亦:表示也或同样。例如:“亦可”表示“也可以”。

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

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

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用来衬托实词,在句中起着连接语气、表示

感叹、疑问、叙述、加强语气等作用的虚词。文言虚词的使用是文言

文语言风格的特色之一,也是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难点之一。下面将

逐一介绍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

一、乎

“乎”是文言文中的一个常用虚词,具有多种用法。

1、表示疑问: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例如:“天

与乎哉?”(《庄子·逍遥游》)

2、表示加强语气:常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加强语气。例如:“廉耻乎不居?(《论语》)

3、表示叙述:常用于句中,表示叙述、连接的作用。例如:“自

堯舜至於湯,不於乎芝艾”(《左传》)

4、用于句末,表示感叹:例如:“城作之乎”(《楚辞·九歌》)

二、矣

“矣”是文言文中常用的虚词,具有多种用法。

1、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断定:例如:“可乎矣,朕必与之游”(《庄子》)

2、用于句末,与“乎”相连,表示反问:例如:“有人焉矣?”(《论语》)

3、用于句末,表示感叹或祈使:例如:“善哉善哉”(《庄子》)

4、与“在”连用,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例如:“在哉乎”(《尚书》)

三、哉

“哉”是文言文中的一个虚词,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感叹或

加强语气。例如:“夫孰与吾知哉?(《庄子》)

四、耶

“耶”是文言文中的一个虚词,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的

语气。例如:“民与耶,何如?”(《论语》)

五、欤

“欤”是文言文中的一个虚词,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的

语气。例如:“食欤?”(《易传》)

六、兮

“兮”是文言文中的一个虚词,常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疑问或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们没有实际的词汇意义,但在句子的结构、语气、逻辑关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下面

我们就来对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归类。

一、而

“而”字的用法较为多样。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如:“中峨冠而

多髯者为东坡”,这里的“而”连接了“峨冠”和“多髯”两个形容词,表明

两种特征同时存在。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温故而知新”,“知新”是“温故”的顺承动作。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像“人不知而不愠”,别人

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而”表转折。

4、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地”“着”,或不译。比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笑”修饰“止”的动作。

二、何

1、用作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比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

敬也”。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大王来何操?”中的“何”就是“什么”的意思。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然则何时而乐耶?”

三、乎

1、用作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此非曹孟德

之诗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像“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例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比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前一个“乎”是“在”,后一个“乎”是“比”。

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1.【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朗文》)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文言文的用法和意义18个虚词

文言文的用法和意义18个虚词

文言文的用法和意义18个虚词

一、文言文的用法解析

1. “者”字的用法及意义

文言文中,“者”字多用作指示代词或标志性词语,表示前面所述内容的人或事物。它通常置于名词、代词等前面,能够确定并说明其所指。

例如:“吾闻贞良之士,则莫如中岳也。”(《尔雅·释典》)这里,“者”字指示“貞良之士”,强调了“中岳”具备成为贞良之士的特点或条件。

2. “之”字的用法及意义

在文言文中,“之”字可作两种不同用法:一是作名词性后缀,在古汉语中承担着表达范围和领域的功能;二是作介词,表示所有关系。

例如:“大抵人生在世须安分守己,以养身体而拚图者甚少。”(《石鼓经序》)这句话中,“之”表达了养身体和拚图皆属于人生在世该遵守的范围。

二、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功能探究

1. 虚词“不”的使用及含义阐释

“不”是常见的虚词之一,它在文言文中多作副词使用,表示否定、非或不愿意。

例如:“夫抽奖受若干价者,或遗进厌交,申则能不能备闻乎?”(《汉书·律历志》)这句话中,“不”表达了遗漏和无法补齐的意思。

2. 虚词“可”的多重含义

“可”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较为复杂,含义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表示可能性、助动词、假设语气等。

例如:“凡备序马以待仪者闻上声,则可欲进也。”(《尔雅·释典》)这句

话中,“可”表达了可能要前进的意愿。

3. 虚词“皆”的普遍性和泛指性

“皆”字是常用虚词之一,在文言文中具有普遍性和泛指性的特点。它可以

代替几乎全部人或事物,起到概括整体或统一集体的作用。

例如:“今天下人皆以身利心命不振。”(清朝·纳兰性德《虞美人·倾国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

————————————————————————————————作者: ————————————————————————————————日期:

界集中学课堂教与学方案

七年级生物组总计第课时2017年月日备月日投放课型

主备人执教人

教案设计二次

备课

中考常见文言文虚词专题训练

【教学目标】中考常见文言文虚十一词的意思及用法。

【教学难点】文言文虚词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教学方法】讲述、探究、练习。

【教学过程】

一、讲述中考常见文言文虚十词的意思及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

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

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

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其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三:以

1、作为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例:

2、作为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表示范围译为“到”

“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 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 偶尔通假要分清。

四:于

1、对,对于。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2、在,从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到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6、被例:受制于人

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五: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六: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助词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地”。

例: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②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的样子”“像…似的”。

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

1.用法词性混为一谈

2.古今词语词义词性混为一谈

3.不同虚词因意义、用法相近而误

4.同一虚词因意义、用法不同而误

七: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

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

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

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

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