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练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中部高三备课组编
一、【之】
⑴人称代词
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B 子孙视之不甚惜。(《六国论》)
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D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
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
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练习题).doc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
1.夫而燕弱,而君幸于王,故燕王欲于君(表并列)
..
束君矣(表承接)
2.今君乃亡走燕,燕畏,其必不敢留君,而.
3.秦以城求璧而.不,曲在;予璧而.秦不予城,曲在秦(表假:如果)
4.城入而璧留秦;城不入,臣完璧(表假:如果)
.
5.臣恐欺于王而.,故令人持璧,至矣(表承接)
得罪于大王乎(表折,因果)6.今以秦之而.先割十五都予,敢留璧而.
7.秦王与群臣相而.嘻(表修)
8.今相如,不能得璧也,而.秦之(表折)
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表修)
10.卒廷相如,礼而.之(表承接)
11.我将,有攻城野之大功,而.相如徒以口舌,而.位居我上(表折)
12.已而相如出,望廉,相如引避匿(气)
.
13.吾所以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表并列)
2、何
1.假令仆伏法受,若九牛亡一毛,与蝼何.异(疑代“什么” )
2.而世又不与能死者比,特以智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立使然也(疑代“什么原
因” )
者?(疑代“什么原因”)3.当此之,吏地,徒隶心惕息。何.
如哉(疑代,如的)4.今仆不幸,⋯⋯少卿仆于妻子何.
不勉焉(疑代“哪” )
5.且勇者不必死,怯夫慕,何.
6.仆怯懦,欲苟活,亦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之辱哉(副“怎么” )
7.且下未易居,下流多,仆以口遇遭此,重党所笑,以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疑代“什么” )
3、乎
1.信而疑,忠而被,能无怨乎.(气助,表疑气)
2.人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气助,表反气)
3.宁赴常流而葬乎.江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气助,表反气)4.今亡亦死,大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气助,表商量气)
高考文言虚词精练(考纲18个)
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奉之弥繁。
4、侵之愈急。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汝识之乎?
8、可以知之矣。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7、顷之,烟炎张天。
18、蚓无爪牙之利。
1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2、夫晋,何厌之有。
二、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E.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三、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参考答案:
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8—9指示代词“这”;
10—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13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14—16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7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8—20定语后置的标志;21—22宾语提前的标志。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而
1、作代词,通“尔”,你,你的。
例:A、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B、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作连词,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
(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和”或者不译。
例:A、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2)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A、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分矣。《六国论》
B、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劝学》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
例: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B、子而思报父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4)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5)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6)表示承接关系,连接有先后关系的两个动词,相当于“然后”“就”“接着”或不译。
例: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B、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7)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着”“地”或不译。
例: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一日之所学矣。《劝学》
# 特别注意
1、“而”在连接两个动词时,如果前一个动词是实际发生的动作,同时不是后一个动词发生的状态或方式,两个动词在发生时有时间先后关系,那么“而”表示顺承关系。
例:(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2)遂越狱而走。
2、“而”在连接两个动词时,如果前一个动词是实际发生的动作,但表示后一个动词发生的状态或方式,两个动词是同一时间发生的,那么“而”表示修饰关系。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完整版文言文18个虚词意义及用法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假设、所、为、焉、也、以、因、于、与、那么、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设"。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 "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 "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似,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指示代词,表示地点,时间和程度,意为“在此以后”。例如:于是之后,他便离开了。
2.所:指示代词,表示所说的事物,用于指示上文或前文提到的事物,意为“说道的”。例如:所谓的节俭就是节约和勤俭的意思。
3.其:指示代词,表示未曾提到的,或代替事物的代词,意思是“那”或“它”。例如:其实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4.具:形容词,表示拥有特定属性或特质,意思是“有”。例如:这
种做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5.以:介词,表示用,通常放在动词前,意思是“用”。例如:以谨
慎的眼光审视问题。
6.致:介词,表示对事的影响,意思是“对…有影响”。例如:致使
大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7.于:介词,表示状态,意思是“对…处于”。例如:孩子们处于一
种无助的状态。
8.仍:副词,表示状态,意思是“仍然”或“还是”。例如:他仍是
个孩子。
9.然: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例如:他不服气,然后离开了。
10.者:名词后缀,用于表示人或事,意思是“…的人”或“…的事物”。例如:发明者们在不断的改进其设计。
11.故: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高考文言虚词精练(考纲18个)
文言虚词练习(一)之
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奉之弥繁。
4、侵之愈急。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汝识之乎?
8、可以知之矣。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
倍。
1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鸟兽,往往有得。
17、顷之,烟炎张天。
18、蚓无爪牙之利。
1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2、夫晋,何厌之有。
二、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E.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三、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
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文言虚词练习(一)之
参考答案:
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
称代词“他”“它”“他们”“它
们”;8—9指示代词“这”;10—12用
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13用在中
心语和补语中间;14—16用在主谓之间,
18个虚词练习(附答案)
文言虚词专题训练试题十八套
文言虚词练习(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完整版)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可编辑修改word版)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配套练习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
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2.代词。只
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
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8个文言虚词用法意义例句+练习题【含答案】
6、古人以俭为美德。
7、霓为衣兮风为马。
8、君既为府吏。 9、十七为君妇。
10、自名为鸳鸯。 11、冥有鱼,其名为鲲。
12、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13、非为织作迟。
14、为秦宫人。 15、为仲卿母所遣。
16、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7、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18、公为我献之。 19、阿母为汝求。
20、慎勿为妇死。 21、如姬为公子泣。
2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3、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E.为赋新词强说愁
F.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G.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
其
一、用法归纳
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独其为文犹可识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9、距其院东五里
10、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1、其皆出于此乎? 1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3、国无主,其能久乎? 14、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1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6、吾其还也 17、北方其凉,雨雪其雱
1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19、既见君子,云其何忧
20、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2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意义判定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高考文言虚词精练(考纲18个)
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奉之弥繁。
4、侵之愈急。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汝识之乎?
8、可以知之矣。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7、顷之,烟炎张天。
18、蚓无爪牙之利。
1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2、夫晋,何厌之有。
二、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E.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三、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参考答案:
一、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8—9指示代词“这”;
10—12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13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14—16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7用在时间副词后,补足音节;18—20定语后置的标志;21—22宾语提前的标志。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一.而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 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 相当于“如果”、“假使”。
(2)“而后”:才,方才。
例:①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③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 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 鸣也。而况石乎!
练习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转折 修饰 2)掩口胡卢而笑。 假设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并列 4)蟹六跪而二螯 承接 5)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你的 6)若欲死而父。 同“耳” 7)如是而已。 8)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 何况 能鸣也。而况石乎!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递进
5.为什么。 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 者之为,何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③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④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⑤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6.怎么。 例: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7.何等 例: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附录8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ér
(1)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承接关系。不译或译为“就”“接着”。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⑤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⑥表因果关系。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⑦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⑧表目的关系。可不译。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代词。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
..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③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
..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hé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B.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表并列)
2.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表承接)
3.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表假设:如果)
4.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表假设:如果)
5.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表承接)
6.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表转折,标因果)
7.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表修饰)
8.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表转折)
9.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表修饰)
10.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表承接)
11.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表转折) 12.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语气词)
表并列)
1.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疑问代词“什么”)
2.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3. 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4. 今仆不幸,……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疑问代词,如的宾语)
5. 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疑问代词“哪”)
6. 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副词“怎么”)
7.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疑问代词“什么”)
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2.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3.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4.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气助词,表商量语气)
5.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介词,于)
作词尾,“……的样子”“……地”)
1. 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2.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判断词,是)
3.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国语》;(连词,于是)
4.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副词,表承接,不译)
5.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副词,竟)
6.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代词,你的)
1.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指示代词,那)
2.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他的)
3.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指示代词,那)
4.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指示代词,那)
5.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的主语,他)
6.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的主语,他们)
7.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他们的)
8.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也,而耻学于师。(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的主语,他们)
9.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语气) 10.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也。(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他们的) 11.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他们的)
12.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与!(副词,表反诘语气) 13.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副词,表婉商语气)
14. 汝其毋忘而父之志(副词,表祈使语气)
15.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连词,相当于“是……还是……”) 16.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连词,相当于“如果”)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1. 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副词,将)
2.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连词,表递进,可译为“况且”)
3.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连词,表并列,并且)
4.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连词,表并列,并且)
5.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连词,表递进,而且)
6.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副词,将,将要)
副词,暂且,姑且)
1.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代词,你)
2.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动词,像)
3.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动词,像)
4.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动词,比得上)
5.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代词,你)
6.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连词,如果)
7.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连词,或,或者)
连词,至,至于)
1.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结构助词,和动词“共”结合,相当于名词)
2.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结构助词,和动词“以”结合,表原因)
3.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助词,表被动)
4.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名词,处所,地方)
5. 某所,而母立于兹。(名词,处所,地方)
6.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所白水。(连词,假如,如果)
7. 刑馀之人,无所比数(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此”)
8. 问帝崩所病,立者谁子,年几岁。(代词,表疑问,相当于“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