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与现代城镇化的互动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镇化推进协调互动发展研究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镇化推进协调互动发展研究

在 空间上 、 功能上 形成 对城镇 的有力 支撑 , 实现人 口的集聚 。 在产业融合 方面 ,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要 使二 、 三产业融合发 展相互促进 ,一方面加大满足产业发展要求生活服务设施建 设, 另一方面 , 力改善科技 、 着 人才 、 信息 、 市场等方面体系年 ,新 乡市委市政府提出以产业集 聚区建设为重点 , 构 筑以城带 乡、 产业转 移的发展载体 。20 0 9年 1 —9月份 , 市 全
2 8个产业集 聚区( 纳入 省规划范 围的共 l 个产业集聚 区) 3 新
人园企业 2 9家, 8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 总产值 64亿元 , 0 完成规
模 以上工业企业 主营业务收入 5 2亿元 ,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 8 20亿元 , 1 招商引资实 际到位资金 7 .亿元 , 91 就近吸纳农 民就
业 4 2万人 。
二 、河 南省产 业 集聚 区建设 与城镇 化推 进协 调
互 动发展 要处 理好 的关 系
在产业集 聚区建设时 , 充分考虑与城镇发展的对接 , 产业 发展要与城镇发展相互依托 、 相互促进 。 以产业的集 聚发展实
作者简介: 雯(9 3 )女 , 左 1 8 一 , 山东巨野人 , 硕士研究生, 实习研究 员, 从事区域经济、 市经济研 究。 城

5 — 8
业优势和基础 , 优化 资源空间配置 , 明确产业 定位 , 推动产业
错 位 发 展 ; 理 布局 主 导 产 业 、 础 设 施 及 生 产 性 、 活 性 服 合 基 生
互动发 展的 经验
近年来 , 新乡市按照布局集中 、 产业集群 、 土地集约 、 资源 集聚的要求 , 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 取得 了明显的成效 。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对于旅游业而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为其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型城镇化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一、城镇化发展对旅游业带来的机遇城镇化进程加快了交通、通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可靠的条件。

特别是高速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旅游人流的流动性和旅游目的地的覆盖面。

城镇化还加快了居住和商业地区的建设,酒店、旅游景点、超市、娱乐场所、餐厅、商场等旅游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使得旅游消费得以更加多元化、便捷化。

二、城镇化发展对旅游业的挑战城镇化带来的旅游市场机遇,也同时给旅游业带来了许多挑战。

城市规划和管理上需要做好旅游产业的布局与发展。

同时还需要对旅游产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进行评估和确认,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晋升。

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退化也是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之一。

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需要考虑旅游业的需求,保证旅游环境的安全性和有序性。

此外,城市化发展也可能导致旅游行业的竞争加剧,旅游服务供应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精耕细作,提高服务质量。

三、发展新型城镇化需关注的问题新型城镇化不仅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模式,从城市人口、用地、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还需要注重旅游业与城市化的融合发展。

城市化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在旅游业方面,还需要鼓励和支持建立旅游度假区和乡村旅游,促进旅游产业与农业产业的结合,保护和发展乡村特色和资源。

此外,还要注重旅游产业的规划和管理。

可以通过促进旅游地方试点或者综合示范等政策,引导旅游业发展,从而形成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体系的旅游经济产业体系。

总之,新时代城镇化发展应该更加注重旅游的发展,充分利用好城市化带来的各方面资源和机遇,进一步推进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为中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新支撑和驱动力。

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

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
特 的方 式 快 速 推进 。 以旅 游 业 主 导 的第 三 产 业 为 动力 的城 镇 化 推 进 方 式 , 已逐 步 形 成 了一 种 全新 的城 镇 化 发展 途 径 。研 究 旅 游 业 与 城 镇 化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 目( 西部 民族地 区经济发展 问题研 究) 0 X Y 3 ) (4 J 0 5 。
风 光 带 ) 占全 县 总 面 积 的 3 % , 称 川 西 旅 游 , 2 堪
资较少 、 见效快 、 汇高 、 创 收益多 、 劳动密集型高 度综合的特殊经济部 门。我国民族地 区可 以通 过大力发展旅游业 , 平衡区域收支 , 促进地 区经 济发展和提 高人 民的物质生 活水平 。另外 , 旅 游业是 一项关联 度较高 、 带动性 较强 的龙头产
为主 。
始 森林 、 湖 、 瀑 、 彩 飞 山泉 、 峰 、 奇 异石 、 民族 风 情 等 多种 旅游 资源 于一体 , 一个 极具 吸 引力 的旅 是 游 胜地 , 目前 已成 为高 等级 旅 游 区 , 能 接 待 九 并 寨 沟 景 区过 多分 流而来 的游 客 。 通 过 以上 各 城镇 发 展 条 件 及 发 展模 式 分 析 可知 , 九寨沟 县 实现城 镇化 的道 路 主要 是依 靠 当 地 的区位 条 件 和 资 源 条 件 , 择 适 宜 的 发 展模 选 式 , 将 形 成 的六 个城 镇 中 , 乐 镇 、 在 永 漳扎 镇 、 大
东 北寺 院 、 寨 、 藏 红叶等 旅游 景点 。 6 .干海 子 镇 : 海 子 镇 位 于 九寨 沟 以 西 白 干 河 河 源 内 , 环公 路从 景 区通 过 , 漳扎 镇 1 九 距 9公
里, 九寨 沟 口 2 4公 里 , 城 6 县 3公 里。景 区 集 原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

展, 更是关系 中原经济 区建设最终 目标 实现 的关
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看 ,产业集聚区可以降 键 。因而 ,分析 和研究 河南 省产业 集 聚 区与城 镇 化 低 城镇 化 的成 本 。产业 集 聚 区 内高 度集 中 的资 源 、 互动 发展 问题无 疑具 有重要 的实 践意 义 。 人 口、资本产 生 了对 公 共 基 础设 施 、交 通 、文 化 、
第2 8 卷 第 2期 2 0 . 1 3年 4月
洛 阳理工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L u o y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关 键 词 :产 业 集 聚 区 ;城 镇 化 ; 互动 发 展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5 0 3 5 . 2 0 1 3 . 0 2 . 0 1 0
中图分类号 :F 1 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5 0 3 5 ( 2 0 1 3 ) 0 2— 0 0 4 0— 0 4
基 金项 目 : 2 0 1 2年 度 河 南 省 政 府 决 策研 究 招 标 课 题 “ 产 业 集 聚 区 和 新 型 城 镇 化 互 动 发 展 研 究 ”(编 号 : 2 0 1 2 B 4 3 6 ) 的 阶段 性 研 究成 果 .
( 二)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产业集聚区的持续 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在国务院批准的河南省加快建设 中原经济区的 好的城镇才能提供。因而,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构建

河南省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回归分析

河南省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回归分析

展旅游业 的意见》 对旅游业提 出了全新 的定位 , 要 把旅 游业 培育 成 国 民经 济 的战略 性支柱 产业 和人 民 群众 更加 满意 的现代 服 务业 。“ 十一 五 ” 期间 , 河 南
省委 、省政府 提 出在 实 施 城 镇 化 发展 战 略 的 同 时 ,
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 使河南省从旅游资源大省变 为旅 游强 省 。“ 十二 五 ” 期间, 河 南 省提 出将建 设 以 郑州为中心的“ 米” 字形高铁 和城铁快速交通架构 , 形成 连接 北京 、 西 安 、武汉 、徐州 、 济南 、 南 京 、太
城 市生 态旅游 在城 市环 境 中的各种 效益 。 ( 二) 国 内关 于旅 游业 与城 镇化 关 系的研 究
年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 若干意见》 提出开放社区, 建设智慧城市的理念 , 预
示着旅游产 业与城镇化发展 的交互 作用将 越来越 多 。 因此 , 定 量研究二者相关 关系具有 一定现实 意义 。

( 1 ) 单 向关 系 : 林 峰认为 ,旅游 不仅 仅是 产 业 , 更是 直接 面 向 生活 、提 升 城镇 质 量 的重 要 内容 ;

国 内外 研 究 现 状
马晓龙指 出, 后工业化时期旅游休闲产业将在城乡 统筹 中发 挥重 要作用 ,成为 提升 城市 综 合竞 点项 目( 1 0 2 1 0 2 3 1 0 2 6 0 ) 作 者简介 : 戚瑞静 ( 1 9 8 8 一) ,女 , 河南商丘人 ,助教。

2 5・
洛阳师范学 院学报 2 0 1 6年第 9期
( 3 ) 作用机制、路径 、 协调发展: 蒙睿提 出了
“ 互 动 范式 ” , 从 文化 和产业 两个 层面探 讨 了旅游 发 展 与城 镇化 的相互 作 用 机制 ; 1 。 。 朱 英 君 、雷 清 分别 以渝东 南地 区 和陕南地 区为例 , 研 究 了旅 游业 与 城 镇 化 的互动 发展 机制 ; Ⅲ 】 高乐华 等 分析 了城镇 化 与 旅 游产 业集 群 系统 的耦 合态 势 。 l 1 国外关 于 旅 游 业 与城 镇 化 的 研 究 多 为 个 案 研 究 ,研究 内容 主要是 旅 游业 的扶 贫效 应 、旅 游 业 对 社 区的影 响 、 城 市对 旅 游 的支 持作 用 等 。国 内研 究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

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也为城市发展战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发展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要点。

一、城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将促进城市建设,完善城市设施和服务,增加城市生活品质,带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建设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形象,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城市旅游,增强城市旅游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旅游业推动城镇化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城镇化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旅游业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对城市建设、商业发展、社会文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城市更加美好和宜居。

同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城镇化的扩张提供了新的需求,推动城镇化发展。

三、旅游业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旅游业与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将会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形成集聚效应和产业集群。

在此背景下,旅游业应通过与城镇化的深入融合,打造特色城市、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城市经济的升级与转型,推动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城镇化和旅游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发展需要旅游业的推动,旅游业也需要城镇化的支持。

如何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实现协同发展呢?一方面,需要建立合理的规划机制,加强对城镇化和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协调。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技术和人才交流,提高城市的管理和旅游产业的服务水平。

总之,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两者的融合发展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加强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打造宜居城市、推动城市经济升级转型,共同促进城市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与城镇化的关系

旅游与城镇化的关系

历史经验和经‎济运行的规律‎证明,城镇是‎旅游业最有效‎的依托,凡是‎以城镇作为支‎撑点的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就高,旅游活‎动内容就丰富‎,吸引的游客‎就多,旅游业‎发展就迅速。

‎相反,如旅游‎业无城镇作为‎依靠,旅游活‎动就单调,旅‎游服务就会欠‎缺,势必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城镇‎是旅游业发展‎的后勤保障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土壤‎,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城镇化的有‎序推进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反‎过来,旅游业‎又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因‎为旅游业的带‎动性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活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带动了相‎关产业及城镇‎建设的发展。

‎另一方面,旅‎游业虽然促进‎了城镇的发展‎,但是城镇发‎展必然要侵占‎山林与良田,‎使得自然生态‎环境绝对面积‎不断减少,并‎使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在很大‎范围内发生质‎变,同时,城‎镇旅游生活接‎待区内兴办了‎许多旅游服务‎设施及与旅游‎有关的工业企‎业,会产生环‎境污染,这都‎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发展旅游业‎与促进城镇化‎有时又是矛盾‎的。

‎从理论上‎看,旅游业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旅游业改善‎了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城镇化整体的‎综合水平得以‎提高。

例如在‎皖南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中,‎为提高各古村‎落之间的可达‎性、各旅游景‎点的串联性,‎解决随旅游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问题,提升‎旅游层次,政‎府和相关组织‎(如开发商等‎)在旅游区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

旅游‎业的兴起为古‎村落的居民带‎来了便捷的交‎通和顺畅的通‎讯等。

旅游业‎通过大大改善‎古村落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城镇‎化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游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提高了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3.‎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

基于产业集聚的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研究——以广西柳东新区为例

基于产业集聚的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研究——以广西柳东新区为例

为 了坚 持走 中 国特色 的新 型 工业 化 、信 息化 、城镇
第三产业需进一步深化等诸多挑战。 为此 ,如何 以产业 的集群式扩张 提升新 区经济 总量 ,
并通 过产业配套 的完善和设施建设 的投入优化空 间布 局、
化 、农 业现代化 道路 ,我 国必 须进一步加快 新型城镇化建 设进程 。城市新 区作为承接产业 和人 口迁移 的关键载体 ,
述 了一个 区域 内 ,产业 的集 聚是如何引导各类要 素的空间 集 聚 ,并引导专业 化分工和社会 化协作 ,以此提 升产业竞 争力和改善 区域城镇水平 。新 城建设理论体 系的逐步完善 和层层推进为城镇化 的实践提供 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 。 2 . 2 国外实践 国外 新城 建 设 主要 经历 了三 种模 式 :一 是 “ 卧 城模 式 ” ,在周边 地区建立居住 型新城 ;二是 “ 半 独立卫星城 阶段 ” ,在 原有 基础 上 ,添 加丰 富 的基 础设 施 和商 业配 套 ;三是新城 建设 由物质 满足转 向综合服务 。典型代表是 密尔顿 ・ 凯 恩斯新城 ,其 建设 经验可 以归结 为城市建设与 产业发展 的双向发展 、协 调互动 。法 国拉德 芳斯作为 “ 巴
柳 东新 区为例 ,从 实际 出发 ,提 出可供参 考的 实施 策略 。
关 键 词 :产 业 集 聚 ;城 市 新 区 ; 新 型 城 镇 化
中图分类 号 :F 2 9 9
文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9 — 2 3 7 4( 2 0 1 3)2 8 — 0 0 0 1 - 0 4
级新 区总数达 到1 0 5 家 ,国家高新 区营业总收入年均增长率 为4 5 %。由此 可见 ,我国城市新 区 已成 为国 民经济持 续增 长 的主力军 ,带动着 区域 经济结构 的调 整和发展方式 的转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旅游业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发展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旅游业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产业之一,它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旅游业下的新型城镇化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发展,明确确立了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是扩大内需最为雄厚的潜力所在,同时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

旅游业作为国家现代新型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它具有产业关联度高、资源能耗低、绿色和经济贡献率大等显著特点,是目前最为重要的内需拉动产业。

一、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概述1、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的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新型城镇化则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城镇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道路。

同传统的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强调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城镇化的建设,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空间的扩张,逐步转向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使城镇真正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人类宜居之所。

对新型城镇化的规划无论是从发展方向、城市质量和经济转型方式,还是受益的对象等等都作了“新”的诠释。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坚持以“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和“文化传承,彰显特色”为重要原则,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转变,同时也更有利于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和相互促进。

2、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与传统的城镇化特点相比较,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在于解决人口的市民化、城乡统筹、环境污染和各地区因地制宜的就地城镇化等等问题。

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机制及关系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机制及关系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机制及关系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赵 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2)收稿日期:2020-09-12基金项目: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校级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20KYR10)作者简介:赵 奎(1990—),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①笔者根据2010—2019年《安徽统计年鉴》和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整理得到。

摘要: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机制基础上,运用熵值法、Moore值法、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GMM检验等方法对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及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10—2019年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指数、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布局没有实现同步发展,两者的耦合协调性水平由中度失调向初级协调演变,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对新型城镇化的拉动作用大于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从产城融合视角可以实现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互动机制中图分类号:F26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318(2021)02-0021-09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经济的结构性减速对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经济新常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因发生了深刻变化,优化产业结构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而产业结构动态调整会引发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组和集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提高,夯实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最终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根本动力。

城镇化以经济发展为前提,是释放经济内需的重要载体。

实践证明,传统城镇化道路所带来的人地关系不匹配、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承载力下降、城乡不协调等诸多问题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乳山银滩旅游度假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的开发建设,以减轻政府建设资金的负担。四是运用多种金融方 式筹措资金,如BOT、BT等融资方式。
四、优化旅游规划布局,与城镇化完美结合
合理的旅游规划,是防止旅游资源破坏、实现旅游项目的合 理开发、发挥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贡献作用的基础。要制定与银 滩总体规划相适应的旅游规划,并及时调整,禁止建设污染性和 生态破坏性项目。在搞好海岸带综合整治,建设滨海休闲带的同 时,将旅游业向城郊结合部发展,发展周边观光农业,引导农村 发展休闲垂钓游、农家乐、渔家乐等休闲产业,实现城镇土地空 间扩张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
(作者单位:1.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 2.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
16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二)产业联动,增强城镇风险抵御能力 目前,银滩旅游度假区主要是以沙滩和海水浴场为核心旅游 资源,以观光旅游为主,相关辅助带动产业以房地产为主,产业
聚集和扩散效应弱,对城镇化发展促进作用很小。因此,必须将 产业联动起来,实现一体化发展。要把旅游产业与工业、农业、 文化、体育以及商贸等产业融合起来,不断完善交通、娱乐、公 共服务等配套设施,不断挖掘、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项目,提升 旅游经济的规模和质量。逐渐形成以旅游业为主体,一、二、三 产业联动发展,避免由于单一房地产业发展造成的风险,增强银 滩旅游度假区抵御风险的能力。
六、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和城镇化建设
一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适当减少外来投资者和政府 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分配比例,增加当地居民获得的收益。二是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和城镇发展的门 槛,对居民创业和就业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扶持当地居 民积极创业。同时,加强对当地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能 力,以增加参与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的机会。三是扩大旅游城镇 化影响范围。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城镇化建设,让更 多的当地居民分享旅游城镇发展带来的利益,提高居民收入;另 一方面,可通过让当地居民以资金入股或以土地、渔船等资源入 股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让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中共湖州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马以同志和金长征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中共湖州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马以同志和金长征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中共湖州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马以同志和金长征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湖州市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01.11•【字号】•【施行日期】2011.01.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其他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关于印发马以同志和金长征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各县(区)委,市直属各单位党委(党组):现将马以同志和金长征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

请及时组织传达学习,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湖州市委办公室2013年1月11日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月9日)马以这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今年工作。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工作部署会和动员会,也是一次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会议。

会前,市委常委会对今年工作作了认真研究。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今年全市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按照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的部署,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总基调,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着力在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四个翻一番”、打造“四个湖州”,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增长7%;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均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下面,根据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就做好今年工作强调四个方面。

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旅游管理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关系及相互作用肖渝梅本文归纳总结了旅游业、城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从分工演进角、服务属性、协同发展三个方面归纳两者之间的关系,总结两者之间的作用类型和具体作用。

一、旅游业与城镇化的关系(一)从分工演进的角度城镇化和旅游业都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城镇化产生于分工的深化,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分工被细化,而地理接近可降低分工协调费用,分工的继续深化和细化必然导致两个行业共同发展。

城市的产生是社会分工导致的“聚集效应”的结果。

当社会出现分工后,自给自足的生产状态被打破,继而出现农业和工业生产者,为提高交易的效率和节省费用,工业生产者集中居住进而形成城市,且分工逐步深化。

旅游业是生产类型分工的结果。

旅游最初只是人们游、吃、住的等活动,随着人们可支配时间、金钱、休闲意识的增加,这种活动越来越多,进而形成产业链,一种特殊服务行业旅游业就此诞生。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名为旅行社的机构,它是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为满足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旅游产品或服务进一步被细化,旅游企业只生产旅游产品或构成服务的一部分,如仅负责接待游客、提供住宿等。

在今天,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形成旅游(相关)产业集群。

(二)从服务属性角度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它具有不可存储、生产和消费必须同时进行的特征。

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地,为不同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其巨大的生产力和消费力使得各种行业有可能在此获得规模效益。

为获得规模效益,大量的人口和经济组织自发集中起来,为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旅游业促成了人、财、物、技术等在城市被高度组合,又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从协同学角度旅游业和城镇化结合是当今旅游发展的方向和重要内容,发展事实证明,城镇因旅游而有吸引力,旅游因城镇而有文化和内涵,两者的协同发展正在逐步形成且将不断持续。

城镇化和旅游业分属于建设部门和旅游局两个不同部门管理,但两者都具有地域性、传承性和经济性,城镇的发展要考虑地域地貌和民俗,旅游也于地域地貌和民俗密切联系,且两者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遵守自然、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新型城镇化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给旅游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一、新型城镇化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新型城镇化使得人口趋向城市集聚,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也不断加快,这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乡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城市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城市进行旅游。

此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状况下,城市的旅游和文化产业也不断迎来新的机遇。

这些机遇包括:城市旅游产业的机遇、城市文化产业的机遇、城市服务产业的机遇以及城乡一体化的机遇。

二、新型城镇化对旅游休闲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给旅游和休闲业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也增加了其内部竞争,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新型城镇化要求我们在旅游和休闲业方面做出以下几方面的努力:1、提高旅游和休闲业的档次和质量随着国民收入不断增加,旅游消费也不断提高,因此旅游和休闲业发展的单一依靠数字规模的过时思维已经行不通了,旅游休闲业的服务水准和品质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旅游和休闲业的服务行业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2、增加旅游和休闲业的流程效率、精细化管理以及集约化规划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把城市的功能和产业进行结合,合理地安排旅游与商业、公共旅游与城市使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人口的集中利用。

因此,我们需要在旅游和休闲业以及相关旅游产业的方面,加大流程效率和管理效率的力度,实现旅游和休闲业在城市中的精细化管理和集约化规划。

3、搭建旅游和休闲业平台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要建立城市平台,通过平台汇聚资源、信息和人力,基于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的技术,实现城市资源的整合和提升,增加城市价值的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加大对乡村旅游和环境资源的整合与推广,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旅游体验,同时还需要构建城市旅游和休闲产业体系,为游客提供整合、高效和优质的服务。

旅游发展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

旅游发展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
4.通过建设大体量的景区发展新城市。就像井冈山、黄山,亦景亦市、先景后市、因景建市。这种旅游产品,体量大,功能全。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建,城在景中现;一个城市一个景,一个景区一座城。是典型的景城一体,产城一体。不失为新型城镇化的一条路子。
5.通过建设旅游特色街区提升现有城市品位。新型城镇化不但包括城市的扩张和新建,而且包括对现有城镇的提升改造。我国现有的城镇当中,还有不少存在城市功能不全、城市品位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通过发展旅游可以得到解决。如建设特色餐饮街区、特色购物街区等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的街道、给街道增加景观小品等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3.通过发展特色旅游村镇使农村就地变城。我国农村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的资源特色鲜明,极具开发价值。这既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基础,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在建设过程中,只要把旅游发展的理念和城市建设的理念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就能建起各具特色的旅游村镇。比如利用温泉资源建设温泉旅游小镇;利用民族地区建设民族风情小镇;利用优势产业建设特色产业旅游小镇;利用古村落建设文化特色小镇等。这样的发展模式,农村可以就地变城,农民可以就地变工,产业可以就地转型,能够有效地实现产城结合,一城一业,不但旅游特色鲜明,而且城市个性明显。特色旅游村镇是低成本低碳化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2.通过建设旅游综合体发展城市小区或新城镇。顾名思义,旅游综合体是集旅游诸功能于一体建筑群。它借鉴于城市综合体,发展于旅游集散中心,是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拓展版和升级换代版,是全行业、超行业的旅游产品。它与旅游集散中心的最大区别是必须依托一定的旅游资源,以景区建设为基础,在景区建设的基础上,增加旅游集散中心,增加旅游地产等。基本模式是景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地产。这就是说,旅游综合体比旅游集散中心体量更大,功能更全,不但是一个地方的旅游综合服务区,同时也是一个景区,而且也是一个居民小区。这样的产品,建在城区,就是一个城市小区;建在乡村,就可独自成为新的城镇。

湖北大别山区乡村旅游与小城镇互动发展研究——以孝昌县小悟乡为例

湖北大别山区乡村旅游与小城镇互动发展研究——以孝昌县小悟乡为例
l 游资源类型丰富 旅
自然资源 丰富 。孝 昌县小悟 乡境内有孝感市第 二主峰大 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同时 ,旅游 业是 内涵深 、外 延宽 、关联 悟 山 ,有观音湖和 金鲤潭 两大水 库 ,有 “ 山一 水一 分田” 八 性强 、牵涉 面广的产业 ,依托小 城镇发展 乡村旅游 可以带动 之称。观音湖碧波干 顷,山水一色 ,风 光旖旎 。大 、小悟山 、
力和有力保障 乡村 旅游要实现持 续快 速健康发 展 ,不仅要求旅游地 具
2 _ 区位优 势明显 ,旅游交通便利
小 悟乡位于孝 昌县东北 部 ,东与武汉市黄 陂区交界 ,北 有独 特而丰 富的旅游 资源 ,更要有 对旅游 资源开 发 、建 设 、 与 大 f县夏店镇 、芳畈 镇接壤 ,西与 小河镇 、花 园镇 相邻 , 吾 宣传和保护等 方面的支持和 保障 。小城镇不仅 是农村商品 经 南与周巷镇相连 。乡政府距武汉 市天河机场 7 7公里 ,距 I7 。

随着休 闲时代的到来 ,旅游 业作为推动城 镇发 展的动力 劣 势分 析 已显示出巨大作 用。发展 乡村旅游 ,通过城乡的交流和沟 通 , ( 一)优势 有助于方方面 面加 大对农村 的投 入和政策支持 ,促进各种资 源 、资本和要素 向农村 、农 民和 农业流动 ,从 而推动农村经
试验 区和生态 保护示范 区。加快 大别 山革命 老区经济社会发 供文化支撑。各地在小城镇建设中 ,着力打造农村特色文化 ,
展 ,是统筹城 乡区域协调发 展 ,实现湖北跨越 式发展的重大 继承和创新备地农 村传统文化 ,加 强对农村优秀 民族 民间文 举措 。位 于大 别山革命 老区的孝 昌县小悟 乡生态旅游资源 丰 化资源的系统发掘 、整理和保护 ,开发各地农村如 民俗文化 、

“三效合一”打造旅游名镇——西峡县太平镇乡旅游开发与集镇建设互动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三效合一”打造旅游名镇——西峡县太平镇乡旅游开发与集镇建设互动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国道 穿境而过。太平镇 乡地处中原最高峰犄角尖脚下 , 是南北
气候 、 物地 理 群 落 、 江 黄河 流 域 的 自然 分 界线 。 林 覆盖 率 生 长 森 达 9 % 以上 , 内“ 山有 四 季 , 5 境 一 十里 不 同天 ”独 有 的清 爽湿 润 , 小气 候 孕 育 了 49 15种 动植 物 , 有 “ 物 基 因 库 ” “ 然 中药 素 生 和 天 库 ” 称 。 足 独特 的气 候 和 区位 优 势 , 们 用生 态 理 念 寻找 定 之 立 我
和当地农民群众投身旅游服务 的需求?我们从本地实际 出发 ,
弓 人 多 元化 投 资 体 制 , 照 “ 投 资 、 受益 ” 原 则 , l 按 谁 谁 的 积极 鼓 励
企业 、 人投 资小城镇建设 , 个 累计完成集镇 建设投 资 2 . 5亿元 ,
对 集 镇 区域 和东 坪 、 树 门 等 中心 村 镇 实 施 墙 体 粉 刷 、 路 硬 松 道 化 、 安 装 、 种 风 景 树 等一 体 化 美 化 工 程 , 发 展 家 庭 宾馆 路灯 栽 新 3 6家 , 发展 旅 游 购物 门店 l , 区 摊点 5 新 O家 景 0家 , 事 旅 游 服 从
改善 了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 , 整体提高了城镇化水平。5年来 ,
太平 镇 乡集 镇 建 设先 后 投 资 2 0 万 元 ,扩建 集 镇 面 积 2 0 0多 平 方 公 里 , 造 集镇 公 用 绿 地 3 平 方 米 , 造科 普 、 化 、 营 万 营 文 教育 基 础建 设 场 地 2 平 方 米 , 大 提升 了老 界 岭生 态 旅 游景 区的 万 大 品位 。2 0 以来 , 区接 待 各地 游 客 22 人 , 0 8年 景 .万 门票 收人 10 1 万 元 , 动旅 游 综合 收入 90多万 元 。 拉 0

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集聚区互动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集聚区互动发展研究
( 二 )产 业 集 聚 区 的规 划 和 城 镇 规 划
不科 学
新 型 城镇 化 的规 划不 能 以 “ 镇 ”论
新 型 城 镇 化 和 产 业 集 聚 区
互动 发 展 研究
、 ■ 张红岩 ’
学院

“ 镇” , 对 于 小城 镇 应 运 用现 代 化理 念 来 科 学
系统地规划。如果对于新型城镇 化的经济
个地 区的城镇人 口占总人 口的 比重作为
衡量尺度 , 而新型城镇化则强调一个 “ 新”
字 ,新型城镇化是指在一个 区域 范围内大 中小城市协调 发展 ,与区域 内农村 、农业 协调发展 ,同时强调以人为核心 ,以城 乡

关 键词 :新 型 城 镇 化 产 业 集 聚 科 技
创新 互 动发 展
互动 、 以点线面 的加速度推进 方式 为特 征
的从 乡村、集镇 、小城市迈 向大 中城市 的

产 业 集 聚 区及 新 型 城 镇 化 的 涵 义
集群 的研 究最早可 以追溯 到马歇 尔。
体 化为可持 续发展 的战略 目标 ,最终实
种模 式。 1 9 8 4年 ,义乌提 出 “ 兴市 建
现城市和农村在政 治、经济 、社会和文化
上的统一。
县”的方针 , 放 宽企业 审批 政策 ,掀起 了 义乌经 商办厂 的热潮 。 义乌市 产业集群 与 城镇化 互动发展模式 的最 明显特 点 , 是 以 专业市场为对接平台的产业集聚效应的 累 积, 及其 扩散过程 中城镇化 的积极 响应 和
调发 展 的 龙 头。 本 文通 过探 讨 新型 城 镇 化 和 产业 集聚 区的 内涵 、 互动 机制 ,借
相 配套 , 但是现实情况是一些政府部门 , 特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旅游化与城镇化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旅游化,指的是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城镇化,则是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二者的协调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协调发展关系,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证数据的分析,揭示二者互动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探讨实现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

文章首先对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发展趋势;接着,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机制;然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和实践路径。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文献综述旅游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协调发展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了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城镇化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步骤。

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在现有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对旅游化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城镇化的进程。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支持,这将促进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交通等,为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另一方面,城镇化也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与现代城镇化的互动发展研究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而城镇化发展进程则相对滞后,更重要的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与“三农”、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等,无例外的与我国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有密切的联系。

为此,中国政府把“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作为我国现代化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

旅游产业集群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产业经济组织形式和客观存在经济现象,吸引了国内外经济学家和政府对它的普遍关注,通过旅游产业聚集区的建设能够有效的促进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在促进区域人口的集中,二、三产业的增长、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资源、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所产生的良好集聚效应更为世人注目,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对旅游聚居区的建设与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我国对于旅游聚居区的建设与城镇化的建设与促进作用研究存在明显的不足。

我国对旅游城市化的相关研究比较晚,在90年代末才提出“旅游城市化”的概念,但是,人们的研究认为旅游城市化也是旅游促进城镇化建设发展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的发展也能够带动城市旅游的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

吴必虎在《区域旅游规划原理》(2008)一书的研究中认为旅游者对城市内多种游憩机会的偏好,对城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形成了与远离城市的生态旅游流相反的旅游流,并把这种方式称为:旅游的城市化的发展。

旅游城镇化是旅游发展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一个过程,旅游城镇化是旅游驱动的城镇化,能够有效的促进区域城镇经济的发展。

付红军在《小城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一文的研究认为发展小城镇的旅游业,要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能促进小城镇一、二、三产业的综合发展,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率,提高小城镇居民收入;其次,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环境优化,减少物质资源消耗,有效进行可持续发展,并将地方的文化资源和人文景观的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与建设。

曾天雄、罗海云在《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互动研究》(2009)一文的研究中提出乡村旅游作是将我国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能够改变农村的经济面貌,能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与发展。

通过对乡村旅游与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了乡村旅游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何燕子在《湖南湘西城镇化发展研究》(2008)一文中通过对湖南湘西城镇化进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探究了当前旅游区的建设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湖南湘西城镇化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战略布局和措施,就旅游区的建设与城镇化建设之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旅游城镇化的一些新思路与策略。

目前旅游产业在空间上的规模集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在工业发达国家,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都采用集聚方式发展,我国一些地方也在促进旅游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就河南而言,一些地方在促进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对于城镇的发展和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但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不少地方对旅游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化发展的的理念内涵、体制机制、运作方式还不能准确把握、完全适应,个别地方甚至还存在借懂观望、盲动蛮干的现象。

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借鉴国内外旅游产业集聚对于促进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深入研究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背景条件,立足于基本省情,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对河南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科学求证,谨慎做答,为实现河南城镇化的建设发展提供依据。

二、旅游产业集聚区对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一)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有助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游产业集聚区的要义在于相同或相关联的企业、资本、物资、人口、信息、资源在区域内的高度集聚,在聚集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城镇化的建设水平,提高城镇化过程中的就业率,提高城镇化居民的收入,而旅游产业集聚区内高度集中的旅游生产、流通、消费及就业者的生活要求完善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只有规划良好的旅游城镇才能提供。

因而,率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构建了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提高了城镇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虽然从城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一些城镇将旅游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支柱,不少是自然的过程,但在区域内某个发展阶段,需要对其的内涵发展进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时选择旅游产业集聚区作为主要发展战略时,旅游要求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传统城镇化的自然过程显然就不适合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也不能有效的促进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限制或阻碍旅游产业集聚区自身的发展。

因此,基于产业集聚区的布局和规模,适时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化进程,既符合旅游产业集聚区战略的目标,也是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的要求,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旅游产业集聚区可以降低城镇化的成本、产业集聚区内高度集中的资源、人口、资本产生了对公共基础设施、交通、文化、教育、社会管理、生活服务等的高度需求,这样就会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标准,若旅游产业集聚区发展时区域内城镇化水平没有及时跟进,则这些供给的提供不充足或供给成本高企,就不能够有效的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不但达不到旅游企业成本降低的预期,而且社会成本也会上升,不理于旅游产业与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发展,以旅游产业集聚区为基础适时促进城镇化水平,可以有效的改变旅游的城镇化结构,可以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资源的集约利用和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充分发挥旅游产业集聚区追逐规模效应的初衷,提高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利用。

总之,处理好旅游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获得除生产规模效益外还可获得降低社会成本及获取社会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旅游地区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产业集聚区的持续发展对城镇化的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基于旅游产业集聚区范围内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改变旅游产业的服务形式,提高旅游产业聚集的服务性,这也是旅游产业集聚区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基础设施提供、资本与人力资源集聚,技术研发等方面促进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改变旅游产业的结构,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也能够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这些方面的投资具有很好的外部经济效应,能够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集聚区内的城镇化发育完善,则交通、安全、卫生、教育、社会服务等公共基础设施健全,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结构,提高了城镇化的现代化水平,旅游的发展,需要城镇建设的过程中要能够满足旅游生产所需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完善,这不仅降低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生产及运输成本,又可吸引企业生产所需的各类人才,提高对外来投资及研究机构入驻的吸引力,能够极大地促进旅游产业集聚区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将旅游项目得到更深层的发展,充分实现旅游产业集聚的规模效益。

另外,城镇化水平高,则信息汇聚、知名度提高,利于开展区域合作与国际竞争,从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看,城镇化也是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

(三)旅游聚集区的建设与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城区开发的统筹兼顾在旅游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区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更有利于政府对城镇化经济发展的统筹兼顾,例如信阳新县依据红色旅游项目,县城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平台,注重城市的红色旅游的发展,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前提,积极建设新城区,逐步改造老城区,将旅游与城镇化的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推动旅游与城市发展的互动,以城镇化带动红色旅游项目的发展,以旅游项目带动城市的发展,形成旅游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坚持旧城改造拉动,从旧城改造起步,将红色旅游作为城市改造的主体,通过旧城改造,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持,活跃城镇商业贸易,促进经济繁荣,推动旅游产业化的进程,坚持基础设施互通,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改变红色旅游城市的基础设施,大力促进了城市基础道路的建设,全部完成了起步区与发展区内规划道路并与城区主干路网相通相连,有效的促进了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城镇的供排水、电力、通讯、绿化、亮化、天然气等配套设施,全面实现了旅游集聚区供排水管网、供电、通信等与城区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连、资源共享,实现了整个地区的旅游景点的联动,坚持产城联动开发,为最大限度发挥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效应,节约建设管理成本,着重依托产业集聚区与相邻城区建设了各类生活服务设施,提升了城镇化建设的文化品味,提高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水平。

三、城镇化的建设对旅游产业聚集区建设的有效性(一)促进了旅游产业规划与城镇化建设的有序衔接在旅游产业开发的过程中,坚持产城一体的规划理念,使旅游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有机衔接,更多地将旅游发展和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城镇建设,能够将旅游的发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旅游规划区内既能聚集财气体现产业支撑,提升城镇发展的人脉和文化层次,又能聚集人气,通过吸纳就业推进城镇化的发展,以城镇化推进旅游产业的规划时,不能就旅游产业的发展论产业,要将旅游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相结合,将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和推进城镇化相结合,把旅游产业发展放在一个更大的空间,使旅游产业群和城镇群的发展有机统一,通过合理布局城镇化的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及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旅游产业的合理规划,使城镇的发展既具备旅游产业支撑以聚集财气,又具备生活功能以聚集人气,城镇建设注重相关规划的衔接,突出整体性,把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同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与能源、交通、水、电、通讯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结合起来,与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各个专项规划相互配套,具有可执行性,能够更好的促进旅游产业的合理规划与发展。

(二)城镇化促进旅游产业集群优化城镇是人、财、物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地。

通过专业分工和相互协作,城镇把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在一起,并且使各要素之间形成复杂的网络联系。

这样,城镇具有的高效的劳动力市场、良好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高效的物流、通畅的信息等能吸引投资、使集群内企业节约成本,增强了对该城镇区域内产业的集聚作用,产业集群在城镇良好环境条件下更加稳固地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旅游产业集群内技术水平也随之提高、旅游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这样集群也随之向高级化方向演进,也就促进旅游产业的集聚式发展,进而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来实现的,也是在城镇规划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实现旅游产业的聚群式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