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教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增强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秋天的景象,引导学生关注秋天。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秋天的感受和经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解析和理解。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邀请各组代表进行分享和讲解。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
3. 思考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经历,进行情感抒发。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和解答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他们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的运用情况。
3. 单元测试评价:进行单元测试,全面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秋天的实地观察和实践,如参观公园、山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秋天的美丽和特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3)分析并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保持乐观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
2. 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3. 文章的写作手法和结构。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通过对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秋天的特点,如金黄的树叶、凉爽的气候等。
(2)板书《秋天的怀念》,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作者对秋天的特殊感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和句子。
(2)分享讨论成果,解答其他组的疑问。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和句子。
(2)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和结构。
(3)讲解作者通过对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5. 练习与拓展:(1)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可以是自己的经历或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书写、正确性和表达能力。
3. 单元测试评估: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以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七年级上《秋天怀念》教案设计
七年级上《秋天怀念》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掌握秋天的常见植物和动物。
3.学会使用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描述秋天的景象。
4.培养学生对秋天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秋天相关的图片。
3.板书工具。
三、教学方法
1.寓教于乐:通过图片、板书、实物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
和合作意识。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课件和多媒体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秋天的相关照片和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景象和感受,并提
出以下问题: - 你们对秋天有什么印象? - 它有哪些特点和变化?
2. 学习(30分钟)
第一步: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如树叶变黄、天气变凉、果实成熟等。
第二步:秋天的常见植物和动物
教师通过图片和课件,向学生展示秋天常见的植物和动物,如红叶、栗子、松果、松鼠等。
并引导学生用适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第三步:词汇和表达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秋天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如。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秋天》 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秋天》教案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秋天》教案 1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揣摩诗歌的清丽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评论家。
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镰刀(lián)背篓(lǒu)肥硕(shuò)栖息(qī)鳊鱼(biān)蟋蟀(xīshuài)乌桕(jiù)寥阔(liáo)枯涸(hé)清洌(liè)梦寐(m èi)(zhēng)丁丁(bó)停泊(chù)处所(1)丁(dīng)壮丁(2)泊(pō)水泊(3)处(chǔ)处理2.解词。
丁丁:形容伐木、弹琴等声音。
肥硕:文中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寥阔:高远空旷。
也作“寥廓”。
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清洌:水清。
梦寐:睡梦。
幽谷:幽深的山谷。
归泊:(渔船)返回,停船靠岸。
3.朗读提示:《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氛围和神韵,表达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在诵读中把握、表现诗歌的这种情感,诗歌的朗读节奏有两种划分标准:按节拍划分和按意义划分。
《秋天》可按意义标准划分朗读节奏。
4.全诗描绘了三幅图,请分别加以概括。
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四、内容研讨1.学生研读全诗,说出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句子?并谈出理由。
学生畅谈,教师归纳:(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句中“满披”形象生动,“飘”字贴切传神。
以读促悟出亮彩——何其芳《秋天》一诗导读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以读促悟出亮彩——何其芳《秋天》一诗导读案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以读促悟出亮彩——何其芳《秋天》一诗导读案例作者:冉瑞清诗歌教学、诗歌赏析以及语言训练,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考测评及学生文学素养训练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
要从总体上说出在教学中运用怎么样的策略与技巧来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提升功效,我倒是无从说起。
那我就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何其芳的诗作《秋天》一课的教学组织及课堂效应方面来展示我和学生的读与悟的交织与碰撞。
首先,在教学的环节设计上,我以读为引,以读为结,来安排每一个环节,以读为线,以诵为果,把诵读贯穿始终。
我一共设计了九大环节,分别是:导入新课,查测字词,亲近作者,想象画面,畅谈感悟,品赏语言,辨悟美点,仿写诗句,归纳学法。
撇开常规的环节不说,我就想、谈、赏、辨、写五个主体悟读环节来展现我们的课堂。
在导入范读、字词读懂、亲近作者后的试读之后,我引导学生想象物景人事之画面,感受具象与细节之美,分组让学生描绘画面,并讨论诵读的要求。
学生领会了以声赋形的法则,通过声音的刚柔、轻重、高低来表现事物的特点,通过或坚定或游离,或高昂或低沉,或舒缓或轻快,或跳跃或延宕,或饱满或沙哑的声音来表现事物的情态。
最后形成了各节诗的读法:首节节奏明快,声音饱满,有跳跃感;次节节奏舒缓,声音轻松自由,有舒适感;尾节节奏舒缓,声音绵延柔和,有沉思感。
代表的诵读更见状态。
然后在畅谈感受,品悟诗作内容情感时,我又引导学生以声传情,学生在讨论情感时,得出了农家的兴奋,渔家的优越与牧羊女的幽思。
在诵读技巧讨论中,学生有了明确的定位:要读出农家的自豪得意、高兴,要有激情的底子,欢快的声音,喜悦的表情;要读出渔家人恬淡、悠闲、自在,要有舒心的底子,飘逸的声音,自得的表情;要读出牧羊女的思念、痴迷、执着,要有沉思的底子,延宕的声音,出神的表情。
再次,在语言品赏中,学生立足作品画面画意,及自己的生活感受与经验,反叛了许多资料上的解读并质疑了作者的用词。
以读促悟出亮彩——何其芳《秋天》一诗导读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以读促悟出亮彩——何其芳《秋天》一诗导读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以读促悟出亮彩——何其芳《秋天》一诗导读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以读促悟出亮彩——何其芳《秋天》一诗导读案例爱默生曾说,“通过一段文字,人们可以获取到更高的智慧,他们因此获得了经验”。
而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中,被誉为“诗之圣典”的《诗经》更是将悟性和实践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而在现代汉语文学中,通过一首诗,我们也能很好地领略到作者的文化和思想内涵。
何其芳的《秋天》一诗,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本中一篇较为重要的艺术型阅读文本。
这里,我们就结合这首诗,来看看如何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从而更好地体悟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首先,从字面的层面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何其芳在讲述了秋天这个季节的时候,心情是相当沉吟深刻的。
他通过诗歌中的“慨然赋长句,哀怨盈吾怀”等词语表达出了他的感受,让读者能够感觉到到了秋天,天空一片沉闷,大地也变得暴躁起来,仿佛是整个世界都被萧索的气息所笼罩了。
同时,他用“际季蹉跎”、“景象凄严”等描绘,使读者更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深秋的冷清。
其次,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一部分,诗歌的意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何其芳在诗中所表达的意境是非常深刻的。
首先,他通过“忘却几多时,流年无数恨”等词语表达出一个人内心的沉寂,让人感觉到一个人的孤独不安。
其次,在诗中我们还能看到何其芳用“长夜愁语,娇阳一晌”,以及“四时不免秋,人世多少愁”的描述来对照出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感受到人的尘世境遇。
最后,阅读何其芳的这首诗,我们需要学会理性思考和情感沉淀。
当我们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到作者表达的孤独和哀怨时,我们需要在理性的基础上,去情感沉淀这些感受,体悟到世界上充满了苦难;而当我们在文章中看到“明朗马上登高处,秋水颓光成状席”时,我们则可以意识到原来即便是孤单的世界中也有一些美好,可以通过文学艺术的方式去领略和理解。
总之,何其芳的《秋天》一诗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本中值得深入阅读的一篇文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今天在教授《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散文的情感。从教学过程来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发现同学们在回答问题时,能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感受,这说明他们对于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更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析“秋风送爽,果实累累”等句子中的比喻、拟人修辞,理解其表达效果,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够运用。
-通过对散文写作特点的讲解,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尝试运用优美、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2.教学难点
-对散文中抽象的情感和意境进行具体理解和感悟,尤其是对母亲情感的深层解读。
-正确把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学生在课堂讨论与分享过程中,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举例解释:
-在讲解情感和意境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挖掘课文内涵,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在修辞手法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例子,详细解释比喻、拟人等修辞的用法,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在课堂讨论与分享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认为整体效果较好。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有价值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适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深入思考。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希望通过简要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于散文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我需要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吸收情况,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散文的知识。
七年级语文上《秋天的怀念》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秋天的怀念》。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心。
(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面对困难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秋天的怀念》。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诗意表达。
(2)深入剖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描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秋天的印象和感受。
(2)提问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2.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秋天的怀念》。
(2)鼓励学生背诵课文,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3. 词语解释:(1)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2)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和语境推测生词的意思。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2. 朗读与背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
3. 词语解释:评估学生对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课文《秋天的怀念》。
2.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家庭和亲情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 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六、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对课文《秋天的怀念》进行深入的讨论,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课文中的秋天象征着什么?作者为何选择秋天作为背景?(2)课文中的母亲形象是怎样的?她对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3)课文中的“我”是如何变化的?他最终达到了什么样的心境?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亲情体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
《秋天的怀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2.品味文中细腻的语言描写,体会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3.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面对生活挫折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掌握文中“瘫痪”“憔悴”“诀别”等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o理解母亲的形象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o赏析文中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
2.教学难点o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变化,理解“好好儿活”的深刻内涵。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5 分钟)o展示秋天的风景图片,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谈谈对秋天的感受,从而引出课题。
2.作者简介(3 分钟)o简要介绍史铁生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3.初读课文(12 分钟)o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
o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如“瘫痪(tān huàn)”“侍弄(shìnòng)”等,讲解读音和词义。
o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4.整体感知(15 分钟)o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文章围绕“我”和母亲写了哪些事?o小组讨论,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o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明确写作顺序。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5 分钟)o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重点字词的含义和文章的主要情节。
2.精读课文(15 分钟)o学生分组研读文中描写母亲的段落。
o小组讨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o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赏析重点语句,如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体会母亲的形象。
3.情感探究(10 分钟)o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o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从绝望到逐渐坚强的心路历程,体会“好好儿活”的深刻含义。
4.课堂总结(5 分钟)o总结全文,强调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意义。
o鼓励学生珍惜身边的亲情,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设计范文3篇前面我们已经一起认识了朱自清的《春》,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何其芳的《秋天》的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课后能诵。
2、把握诗歌内容,能说出诗中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过程与方法读中开始,初步感知—找准意象,品味语言—充分想像,再现意境—教师小结,艺术创造—活动仿写,智能提升。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读中开始,初步感知—找准意象,品味语言—充分想像,再现意境—教师小结,艺术创造—活动仿写,智能提升。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一、导入 ( 幻灯1并播放音乐“秋日私语”——教师导语)秋天是个宁静的季节,忙了一夏的世界安静下来了;秋天是个幽怨的季节,客走他乡的游子纷纷做起了回乡梦;秋天还是个多情的季节,你没听说过“信誓旦旦,秋以为期吗”?秋天更是个严重的关头,沙场也要秋来才点兵!今天,我们坐在秋日里,也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吧?那么,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抽2个学生回答)1、在你眼中,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2、文人墨客笔下的秋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赏图说诗)①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 幻灯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②秋词(刘禹锡) (幻灯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诗人何其芳笔下的秋天呢?板书课题:(幻灯4)秋天何其芳二、作者介绍 ( 在幻灯4中打出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作品诗歌合集《汉园集》,散文集《画梦录》。
三、朗读感知一读:读准字音。
1、请一位同学朗读。
2、学生评议后正音。
( 幻灯5 )丁丁zhēng 背篓bēi lǒu 肥硕féi shuò 栖息qī xī归泊bó 寂寥jì liáo 枯涸hé 清冽liè梦寐mèi 乌桕jiù 鳊鱼biān二读:读顺。
《秋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秋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说秋——激发学习兴趣(2分钟)你喜欢秋天吗?你能为我们说说你的秋日印象吗?(学生自由说秋天。
)师小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多彩的季节,秋天是令人忧郁的季节,也是令人快乐的季节。
总之,在同学们的心中,秋天是千姿百态的。
那么,在现代诗人何其芳的心中,秋天又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秋天》,去领略诗人笔下浓浓的秋意。
下面我们进入这节课的第二环节“读秋”。
二、读秋——体会诗歌的音韵美(6分钟)1、课前预习过课文吗?生字新词都解决了吗?老师考考大家看。
(课件)(课件展示朗读要求:1、划分节奏2、标出重音3、揣摩感情。
)2、自由练读后,配乐朗读,对朗读情况作评价。
3、全班配乐齐读,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1)你认为每一节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明确:每一节的最后一句。
(为后面给画面拟题作准备。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师:这三幅画,让我们仿佛看见了那幽幽的山谷、闻到了浓浓的稻香、听到了轻轻的渔歌和牧羊女甜蜜的心事,可见诗人怀着是对秋天的一种极度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来完成的。
三、品秋——领悟诗歌的图画美和语言美(15分钟)秋天,是含蓄典雅的,要真正领略它的魅力,还要用心去“品”。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品秋。
所谓品,即品味,就是要仔细体会诗歌中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品诗中的“人” “物”“景” ,去发现诗歌的美。
1、教师:有人说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秋景图的诗?你赞同吗?(作者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乡村秋景的?为什么要选取这些景物来写?)(1)体现农家特色:稻香,镰刀,背篓,渔船,牛,牧羊女。
(2)表明秋天的天气:露珠,冷雾,白霜。
(3)暗示秋天的事物:蟋蟀,溪水。
2、品析优美的语言(1)以“ 用(写)得美,美在”的句式,对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或句子加以品析。
(2) 交流探讨自己的不理解之处。
3、品味画面请你发挥想象,给你最喜爱的一幅画命名。
《秋天》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英语作文英文回答:She is an optimistic and cheerful person, alwayslooking at the bright side of life. Her positive attitudeis contagious, and she has a way of making everyone around her feel happy and upbeat. She is always willing to help others, and she always puts a smile on people's faces. Sheis a true friend, and I am lucky to have her in my life.中文回答: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总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她的积极态度会感染周围的人,她有办法让每个人都感到快乐和乐观。
她总是愿意帮助他人,总是能让旁人脸上露出笑容。
她是一位真正的朋友,我很幸运能有她陪伴在我身边。
以下是对她乐观开朗性格的具体描述:She always sees the glass half full.她总是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She is always willing to help others.她总乐于伸出援手,帮助有需要的人,绝不求回报。
She has a contagious smile.她的笑容具有感染力,能瞬间点亮周围人的心情。
She is always looking for the best in people.她总是看到他人身上的优点,并欣赏他们的长处。
She is a true friend.她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总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总而言之,她是一个乐观开朗、富有同理心和乐于助人的人。
她的积极态度和温暖的笑容总是能点亮周围人的生活。
《秋天》说课稿
《秋天》说课稿《秋天》是一篇培养学生观察、朗读、想象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教材。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谈我的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1.单元及教材分析《秋天》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它前面三篇课文分别是对春、冬、夏三个季节的描写,所以这是个关注自然的单元。
本单元选取的都是一些文情并茂的优美诗文,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的作品。
诗中那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了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沉浸到诗的意境中,你仿佛能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仿佛能看到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2.教学目标的预设及依据依据本单元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虑,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全诗,进行语言积累。
这是依据《课标》中的“朗读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设计的。
能力目标: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这也是依据《课标》中“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而设计的。
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这同样是依据《课标》中“通过对语文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设计的。
3.教学重难点的预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二、说教法1.教学的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教学过程应该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所以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和实际水平,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
2.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依据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四种教学方法,即:诵读法、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和讨论质疑法。
《秋天》说课稿
《秋天》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方案、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秋天》说课稿《秋天》说课稿(通用1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欣赏优美的句子,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3)学会面对困境,保持乐观的心态,努力拼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秋天的特殊情感。
(2)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秋天的怀念(2)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景象,激发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2)讨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2)布置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四、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其表达效果。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是否流畅?是否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大意?2. 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是否有所了解?能否分析其表达效果?4. 学生在情感体验方面是否有深刻的体会?是否能够理解并践行课文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5. 作业布置是否合理?能否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六、教学评价1. 朗读课文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朗读是否流畅、是否能够正确表达课文情感。
2. 生字词掌握情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所学生字词。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通过描写秋天景色所表达的情感。
2. 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秋天的美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景色,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印象。
(2)展示多媒体图片,展示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谈谈其作用。
(2)全班交流: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作者通过描写秋天景色所表达的情感。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在面对困境时,如何调整心态,关爱他人,珍惜生活。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情感教育的实施情况。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
课文抓住了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物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全文共有3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
第一自然段以天气转凉、黄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
第二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
第三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课文有两幅插图,其中“落叶、雁群”与课文描述情景对应。
“成熟的庄稼”“捧着松果的小松鼠”揭示了秋天更多样的特点,留给读者对于秋天美好的遐想。
教学目的:1.认识“秋、气”等6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教学重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
教学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第个小组一份字卡)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请学生观赏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2、板书课题——秋天,引导识记“秋”。
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要认识的字,注意读准字音。
(1)课件出示一一出示生字,讲解识记方法秋、气、了、树、叶、片、大、飞、会、个。
A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树”“叶”“会”.B课件出示“叶”,让学生说说发现这个字里有几个以前学过的字,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叶”。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设计
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1.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2.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好好活”的思考。
教学层次:走进母亲怎样的好好儿活;感受作者怎样的好好儿活;思考我们要怎样好好儿活。
教学步骤教学重点:走进秋天——读出味道走出怀念——读出思考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复习本篇课文主要内容2、出示课题二、探讨母爱的内涵(一)走进母亲自身的“好好儿活”。
由作者眼中的菊花引出我的经历1.请同学看课件,我懂、妹妹也懂的一句话。
(课件:“我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板书:“我俩——好好儿活”)2.儿子是怎么不好好活了,母亲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朗读给大家听。
比如:(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2)“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3)“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3.是啊,我活着还有什么劲?所以: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唰唰啦啦”地飘落,我—————————————————。
(课件:扩充句子训练)4、实话实说的讨论:你们多大?21岁活蹦乱跳的年龄,可以四处周游,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没有了双腿,他这样做,你们怎样看?5.请注意:母亲的自身情况又是怎样?请也找课文相关句子读给大家听。
比如:a.可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b.她出去了。
就再也没有回来。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大口大口吐血……6.这些痛苦儿子知道吗?除了外人不能知道的痛苦,还有一点,就是病人清醒地知道她离死亡更近的痛苦啊。
然而,即使面对死亡,母亲有没有把玻璃砸碎?有没有把东西摔向墙壁?有没有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教师问一句,学生接一句)?史铁生的发怒我们都可以理解,母亲的发怒我们更可以理解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题:14. 秋天
班级: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2、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全诗的意境,品味诗歌意味隽永的语言美和明朗纯净的诗
风。
3、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4、自学方法
5、诵读法与联想想象法相结合,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自测——互查——互教
1、生字词注音
①.肥硕.﹙﹚栖.息﹙﹚鳊.鱼﹙﹚乌桕.﹙﹚
②枯涸.﹙﹚清洌.﹙﹚廖.﹙﹚阔梦寐.﹙﹚
③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合适的位置。
④肥硕清洌廖阔枯涸栖息
⑤明月朗照着,的夜空越发显得清幽了,月光下的果实,
⑥的夜鸟,的泉水,的河床,无不散发着一种宁静安适的气息。
2、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请给每幅图画拟一个小标题。
①②③
展示——反馈——导学
品读诗歌,整体把握。
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2、你比较喜欢那一幅图画?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给我们描绘一下这个图画?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4、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自测——反馈——点拨
比较阅读美国狄金森的《秋景》,小组讨论两位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
自测——反馈——点拨
1、请你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②受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③秋天栖息在农家﹙﹚
2、默写。
①,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②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③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3、品味下面词语的含义。
⑦放下饱食
..过稻香的镰刀。
⑧秋天游戏
..在渔船上。
⑨秋天梦寐
..在牧羊女的眼里。
4、阅读第一节诗,回答问题。
①这节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描写秋景。
“伐木声丁丁的飘出幽谷”一句是
从角度,写出了幽谷的特点。
“稻香”是从的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②“秋天栖息在农家”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⑩如果把“栖息”两字换成“停留”或其他的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回顾——总结——反思
我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姹紫嫣红。
请以“我爱秋天”为开头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