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案无答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分析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分析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教学内容及结构分析本单元涉及的时段为明朝和清朝前期,讲述的是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历史,起于1368年,止于1840年。

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时期,同时,由于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明朝大力加强君主专制,一度出现强盛局面。

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政治上的僵化与腐败、东南沿海倭寇的骚扰,导致明朝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清朝入关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建立了庞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面对世界形势的剧变,清朝君臣仍固守旧有的对内对外政策,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吏治腐败加剧了社会矛盾,人口增长使人均可耕地面积下降,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期,内部民众起事不断,外部资本主义列强虎视眈眈,清朝已经走向衰亡的边缘。

中国封建社会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逐步解体。

本单元内容的关键词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是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的最大特点.从历史总体上来说,这个时期有两种现象并存的情况:一方面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另一方面则是封建制度的衰落.第14课“明朝的统治”,有“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四个子目,教学重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三个子目,教学重点是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有“科技名著"“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艺术”三个子目,教学重点是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第17课“明朝的灭亡”,有“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三个子目,教学重点是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统治及其影响。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14—21课)知识总结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14—21课)知识总结

【部编历史·复习干货】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4—21课)知识总结裴云慧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一、明朝的建立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二、朱元璋强化皇权(一)政治——全面改革官制目的:朱元璋为了进一步集中权力,强化皇权。

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一分为三,设立“三司”,从而分散行省的权力;(二)思想教育——八股取士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统治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格式:“八股文”影响:弊:①八股文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②不利于选贤任能,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③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利:明朝科举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特务机构——设锦衣卫和东厂目的:为了监视官民,强化皇权,巩固专制统治。

措施: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明成祖又成立了东厂,合称为“厂卫”。

影响:这些特务机构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是明朝强化皇权的表现。

※※明朝强化皇权的影响:①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②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表现。

※※戚继光的精神:不畏强敌、勇于抵抗、捍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戚继光抗倭胜利原因:①抗倭战争是正义的,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②人民支持,各军队配合;③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④戚继光卓越的军事谋略和指挥才能。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背景:16世纪,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侵略我国沿海地区概况: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五、艺术明朝后期最富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有力的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1.清入关后以北京为首都,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农政全书》
( 二
明长城 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起止点: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建 北京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

的皇家建筑群。
中中考真考题真演题练
(2022·吉林长春)明朝某部著作附有120多幅工艺流程图,形象地记
录了纺织、冶铸等生产过程,在当时世界科技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它是( )
努尔哈赤
落实课标
考点5.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
边疆的巩固。认识台作湾、用西藏:、使新疆统是一中国多不可民分族割的国一家部分得。 到巩固和发展
康熙时期, 平定噶尔丹叛乱 乾隆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 西北
西南 顺治时期, 册封达赖喇嘛 康熙时期, 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1727年,雍正时, 设置驻藏大臣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成 明清八股取士禁锢了 为重要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 思想,使应试的人成 度;唐玄宗力求以才学选官。 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明清科举制的消极影响:明清时期日益僵化,禁锢思想,忽视实用性学 问,不利于科技的创新发展;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 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设立军机处
废丞相
分化事权
三省六部制
“推恩令” 三公九卿制
政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考点1.1:明朝建立与君主专制的加强
落实课标
明 领域
措施

加 强 思想 专 文化
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内容只许在 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不能发挥 自己的见解,文体限于八股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_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_0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教材分析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明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和君权的加强有利于恢复生产发展,国力强盛,所以郑和能下西洋开展主动外交。

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而此时的西方正经历着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兴起,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被动外交的局面即戚继光抗击倭寇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所以本课是一个转折点,承上启下,地位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前期主动后期被动的外交概况。

(2)过程与方法:本课图文资料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图文分析归纳的能力;对航海英雄郑和和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郑和下西洋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壮举,这种开拓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戚继光抗倭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明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有利于本课内容的把握,但是学生对于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实,学生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对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经验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探究。

七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比较容易接受感性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借助历史地图等感性材料来学习历史。

与此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将优秀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素养,这样做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比较法等四、教法过程1.导入新课由2008年,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的文艺汇演导入新课。

2.“郑和下西洋”一目。

指导学生观看《郑和》像,并阅读小字内容,认识郑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

第14课明朝的统治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和都城答:时间:1368年人物:朱元璋(明太祖)都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简述明朝皇权强化的措施答:目的巩固统治,强化皇权措施改革官制中央(1)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2)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地方(1)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使司(掌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军务)】,长官均由中央任命(2)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影响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加强设立厂卫制度概况朱元璋——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明成祖——东厂。

两机构合称“厂卫”特点监视官民,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八股取士概况(1)考试内容: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2)答题要求: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3)答卷格式——八股文特点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影响使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脱离现实生活,对中国思想文化、科技进步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列举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答:农业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全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丝织业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制瓷业制瓷中心——景德镇,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商业商品经济活跃,出现北京、南京两个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和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出现了晋商、徽商等有名的商帮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列举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答:时间1405~1433年(明成祖时期)西洋位置明初,人们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条件(1)经济: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雄厚(2)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的支持(3)对外政策:明朝政府前期实行积极的对外政策(4)技术:造船和航海技术发达(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目的(1)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2)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概况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七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新课标核心素养课件

七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新课标核心素养课件

郑成功 ______
(民政和财政 ) ( 司法 ) ( 军务 )
内容:明朝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 经”。考试形式为八股文。
影响: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2023年中考历史第二轮模块复习(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七下: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家国情怀】如何来看待君主专制?
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
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
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②消极影响:
给明朝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轮模块复习(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七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家国情怀】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比较
事项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时空观念与阶段特征】
总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耕文明开始衰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等政策下逐渐落后于工业化潮流; 思想文化:文化专制政策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戏曲、小说市民文化进一步发展; 民族:加强对边疆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 对外关系:由开放走向闭关,中国开始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科技: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缺乏技术创新。
二、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取消中书省 三司的长官由 中央任命
1.
在地方: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民布政政和使财司政 )
按察使司 ( 司法 )
都指挥使司 ( 军务 )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019-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明太祖撤销中书省,从此不再设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由于政务繁忙,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B.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背景C.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影响D.明朝加强对地方的管理2.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

下面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据此判断实行下列措施的皇帝是()A.明成祖B.汉武帝C.唐太宗D.明太祖3.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

”与这段话描述的史实相符的是()A.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B.鉴真东渡日本C.戚继光在浙江沿海大战倭寇D.宋朝设市舶司,积极鼓励海外贸易4.下图是位于浙江某地的戚继光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在此地抗击倭寇,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的倭患而修建的。

“某地”指的是()A.杭州B.温州C.台州D.嘉兴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以查阅()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6.我国古代对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灵渠7.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下面一组图片,它们取材于()A.《三国志通俗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8.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中的“闯王”是()A.陈胜B.张角C.黄巢D.李自成9.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长达两百多年。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A.努尔哈赤B.皇太极C.康熙D.乾隆10.下表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与边疆某地区关系发展的相关史实。

这个地区是()A.新疆B.西藏C.蒙古D.台湾11.我国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本课主要讲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对西藏、新疆的管辖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文化的交流,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今天祖国的伟大基业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1、列举清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

了解清初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和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2、认清清初民族政策刚柔并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识读并绘制“清朝前期疆域图”,结合课文内容,按照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文图结合,灵活处理学习材料;2、通过回答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清初以及之前历代王朝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史实,感受我们祖先开拓边疆地区的艰难历程,从而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团结和统一。

【教学重点】“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与“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教学难点】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所涉及的区域广,空间跨度大,初一学生相应的地理知识准备不足,学生按照地理方位说出清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比较难。

多媒体课件、挂图等【导入新课】复习巩固:1、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秦朝2、中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个朝代?---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如果你是清朝的统治者,你会采取怎样的统治方式呢?【进入新课】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清军入关又称入关战争,是指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中国东北以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清朝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

广义上是指1644年清军入关后镇压农民军、消灭南明诸政权等汉族反抗武装的一系列由北至南的统一中国的战争。

它标志着清朝在全中国统治的开始。

清朝的统治:清朝统治者进人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36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36张)

《徐霞客游记》
明末的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 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余万字的
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__徐__霞__客___游__记__》_一
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 物等现象,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等, 其中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记录,居当时世界的先进 水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 高的艺术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 文学名著。
(3)价值:①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②丰富了医药学宝库; ③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是校园科技节宣传大使,我向你推荐:《天工开物》
因为这是一部科技著作, 内容丰富且被誉为“中国 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内容非常丰富,把各 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 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 加工部门,还配有120多幅插图。能 让我们直观高效地了解当时的农业 手工业的水平。
通俗小说,便受到他们的欢迎而得到发展的机会。
材料三
李贽将《西厢》、《水浒》与秦汉文、六朝诗相提并论,同称为“古
今至文”。
材料四
明代印刷术的进步,刻书业的发展。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广大市民阶层对大众化文学艺术的爱好和需求不断增长,文学艺术发展与市民 文化结合起来; 通俗文学商业化进一步激发了文人对小说的创作热情; 小说方便文人针砭时弊。宣泄情绪; 中国史籍丰富,为创作小说提供素材。
王奕帆:明朝哪三个皇帝 没有被安葬在明十三陵?
刘植赫:《农政全书》的作者是( ) A 沈拓 B贾思勰 C 徐光启 D 宋应星
闫安:举出两个明长城 的重要关卡
季文杰:以下人物,不是明代人的是( ): A.宋应星 B.吴承恩 C.郑光祖 D.徐光启

七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 建筑与文学

七年级历史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 建筑与文学
一、科技名著 1.《本草纲目》 ①作者: 李时珍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②特点:内容包括多种 药物 和 (yàowù) 药方 。进行实 地调查,掌握大量的一手(yīshǒu)资料,并改正了前人 关于药物的许多错误和含混的记录。
第二页,共三十九页。
首页
末页
知识 要点 (zhī shi)
③意义: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
目标 导航 (mùbiāo)
课程标准
考纲要求
知 道 《 本 草 纲 目 》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农政 等名医名著; 全书》等名著,了解 《天工开物》等重要 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 著作。 响;通过明长城和北 京城的建筑,体会中 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 创造力。
第一页,共三十九页。
首页
末页
知识 要点 (zhī shi)
③《西游记》:成书时间:明代中期,
作者: 吴承恩。
2.艺术:书法(shūfǎ)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
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代表作有《 牡丹亭》。
汤,显祖
第八页,共三十九页。
难点 释疑 (nádiǎn)
1.晚明科技群英荟萃的原因有哪些? 前代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的积累为晚明科技发展(fāzhǎn) 提供了雄厚的基础和创新的前提。晚明已出现资 本主义萌芽,其过程必然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而外国对于明朝的手工业产品的极大需求,也刺 激作为供货商的明朝提高生产力、革新技术。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九页。
过关 训练 (guò〃guān)
9.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 年),后经多次重修与改建(gǎijiàn),仍保持原有布局。
观察下图,紫禁城即图中的( ) D
A.外城 B.大城 C.皇城 D.宫城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范围:14-17课)七年级历史下(部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范围:14-17课)七年级历史下(部编)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考试范围:14-17课;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0分)1.比较学习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元、明两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B.都曾修筑长城C.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D.都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2.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很重要的方法之一。

与“1368年”“朱元璋称帝”“应天府”这些关键词相对应的史实是A.北宋的建立B.元朝的建立C.明朝的建立D.清朝的建立3.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主要是由于()A.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需要B.皇帝个人的爱好C.国家统一的需要D.权利相互制约的需要4.朱元璋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这主要是为了A.增设机构,增强地方权力B.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C.权力分散,强化皇权D.防止腐败,缓和社会矛盾5.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明朝实施这种考试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建立厂卫制度B.推行重文轻武C.为国选拔人才D.巩固君主专制的制度6.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访问当地首领,同当地居民开展贸易。

船队回国时,很多国家派使者随行。

材料表明郑和下西洋A.强化了明朝对全国的统治B.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C.增加了明朝的财政负担D.消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7.“永乐三年,有海军三万七千人,携罗盘针,乘大船六十二艘,由苏州刘家港出发,泛海经福建,南达占城,以次遍历诸国”。

该历史事件指A.黄巢起义B.鉴真东渡日本C.郑和下西洋D.葡萄牙占据澳门8.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钢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要点梳理课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要点梳理课

人口的增长 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表现: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影响:人地矛盾逐渐突出,导致过度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 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 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
①君主专制强化,皇权高度集中,容易形成暴政;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没有应变性和自主性。②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③禁锢了思想,扼杀了创造力,阻碍了社会进步
历史上加强思想控制的重要事件
朝代
事件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文化专制
明朝强化皇权的举措
思想
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严重阻碍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清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军机处
设立于雍正年间,这一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文字狱
盛行于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新疆地区(西北边疆)
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不断加强认识: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均重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知识延伸
清朝的疆域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认识:(1)台湾、西藏、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是我们的历史使命(3)我们应倍加珍惜今天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局面 (4)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课练】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课练】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3.明朝中晚期,科技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技术的总
结,而且蕴含着某些带有近代意味的科学精神。下列著作中,能体
现这一特点的农业科学巨著是( A )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123456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能力突破
7.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一
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
这体现了长城是( D )
A.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7 8 9 10 11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8.[2023•临沂中考]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中, “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脍炙人口,但这 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 A.《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 B.史书没有记载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C.《三国演义》所记述的内容真实可靠 D.记载这些故事的史书已经全部失传
14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长城所起的历史作用。 长城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本草纲目》的特点。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医药史上一部不朽巨著。 全书约190万字,共分52卷,16部60类,收载药物1 800多种,是我国 古代医籍中论述中药最全面、最丰富、最系统的典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学习目标
1.了解理事长《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徐光启《农政全书》的概括;
2.掌握明北京城和明长城的基本情况;
3.知道明朝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学习重点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明朝小说的时代特点
学法提示讨论法、讲述法。

一、导入示标:
明清时期,随着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经济的发展,在科技领域,涌现出一批科学家和科学巨著,在建筑领域出现紫禁城和明长城,在文学领域出现古典小说……
二、自学知疑:
(一)预习检测:
1. 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的著作《》,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 明代科学家___ _____所著,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农学家 __________,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4.明朝建立以后,明朝为了防御北方________ 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_,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_______修筑的。

5.明朝的北京城是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__________取得帝位后,选定北京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

明朝北京城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____________ 结合起来。

__ _____、___ ____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体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俗称《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是
我国________________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__________________之一。

8.《___________》是元末明初另一部优秀长篇小说,作者__________ ,书中以__________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运用白话描写故事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9.《___________》出现于明代中期,作者是___________。

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____________。

10.明朝时期,____________成为城乡人民的重要文化活动。

________ 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__________ 》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二)质疑问难:
三、探究交流:
材料一所谓“八献”,就是曹操献刀、孙策献玺、王允献貂蝉、黄盖献苦肉计、阚泽献降书、庞统献连环计、张松献地图、孔明献空城计。

材料二施耐庵为写《水浒传》,为突出英雄打虎时的神威,亲自到森林中观虎,并找了许多有经验的猎户,了解偷盗猎虎以及与虎搏斗的情况。

材料三如下图(电视剧照)。

材料四“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

”它通过官宦小姐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的神奇的爱情故事,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1)材料一中的“八献”出自我国历史上的哪部小说?其作者是谁?
(2)《水浒传》是一部怎样的小说?你知道小说中塑造的打虎英雄是谁吗?
(3)材料三的剧照出自根据哪一作品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4)上述三部小说在思想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5)材料四是对哪一部戏剧作品的描述?
四、训练反馈:
(一)精挑细选
1.我国曾发行的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

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
A.发明指南针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编著《本草纲目》 D.编著《天工开物》
2.右图为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对它的正确评价是()
A.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3.端午节到了,青青想到山上采些艾草(一种中药),她应查阅的著作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D.《缀术》 C.《水经注》
4.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各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古典小说创作高峰出现在()
A.汉代
B.唐代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5.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6.小明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

他主要查阅的著作是()
五、学习感悟:
同学们你一定读过四大名著,如《西游记》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名著,故事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形象人人皆知。

精彩生动的故事情节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了知识,充实了生活;而它其中蕴涵着的人生道理使我们深有感触,懂得了许多,也使我们对人生了解得更多,请把你读后的体会写一下,对此,我想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