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基础概论复习-名词解释
考研西医综合基础知识
考研西医综合基础知识生理学第一章绪论一、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二、稳态: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这种内环境的稳态不是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三、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上述三种调节方式中,一般认为,神经调节比较迅速、精确而短暂,而体液调节则相对缓慢、持久而弥散;自身调节的幅度和范围都较小,但在生理功能调节中仍具有一定意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一、物质的跨膜转运(一)单纯扩散单纯扩散能以单纯扩散跨膜流动的物质都是脂溶性的和少数分子很小的水溶性物质,如O₂、CO₂、N₂、水、乙醇、尿素、甘油等。
(二)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介导转运的膜蛋白可分为两大类,即载体蛋白(简称载体)和通道蛋白(简称通道)。
1. 通道介导的跨膜转运的特点①通道介导的跨膜转运都是被动的,称为经通道易化扩散。
②经通道扩散的转运速率远快于经载体的转运速率。
③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
④根据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离子通道分为受膜电位调控的电压门控通道,受化学物质调控的化学门控通道,以及受机械刺激调控的机械门控通道。
2. 载体介导的跨膜转运的特点①每种载体只能特异性地转运一种或几种溶质;②出现饱和现象;③发生竞争抑制;经载体的转运有被动转运(经载体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两种方式,后者可再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两种形式。
(1)经载体易化扩散:小分子物质经载体介导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被动跨膜转运,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都是经载体而跨膜转运的。
(2)原发性主动转运:钠一钾泵简称钠泵,也称Na+-K+ATP 酶。
钠泵每分解1分子ATP 可将3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 移入胞内。
由于钠泵的活动,可使细胞内的K+浓度约为细胞外液中的30倍,而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约为胞质内的10倍。
钠泵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 为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
医学基础知识常见名词解释
医学基础知识常见名词解释1、肝肠循环:指经胆汁或经部分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2、二尖瓣复合体:在左心室,因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和结构上密切关联称二尖瓣复合体,使左心室收缩时血不会逆流入左心房。
3、反跳痛:在痛处按压并停留一段时间,然后迅速抬手,在抬手的一瞬间,有明显的痛感称反跳痛,往往是代表按压处壁层腹膜有炎症。
4、三凹征:指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是由于上部气道部门梗阻所致吸气性呼吸困难。
常见于气管异物、喉水肿、白喉等。
5、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型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处。
6、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终了所经历的过程。
7、多尿:在普通饮食、运动的情况下,24h尿量大于2500ml。
8、基因治疗:是指把目的基因导入人体细胞,使其发挥生物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包括:包括体细胞的基因治疗和性细胞的基因治疗。
9、毒血症:病原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只在局部生长繁殖,病原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液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定的中毒症状。
10、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11、败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
12、不良反应:指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甚至严重危害的反应。
13、氧离曲线:反应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的曲线。
曲线呈特殊的“S”型。
14、骨连接: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称为骨连接,根据连接的方式和运动情况,分为直接连接和关节。
15、蛋白质变性:在一定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结构空间被破坏,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学功能丧失的现象。
16、化生: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
(完整版)西医内科考试重点总结
西医内科学一、名词解释: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一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成进行性发展,主要累计肺部,也可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
2.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指慢性肺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室衰竭的心脏病。
3.肺性脑病:指慢性肺、胸疾病伴有呼吸衰竭,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为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
4.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
临床常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特征,,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
5.肺炎: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组织充血,水肿和渗出性炎症,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
6.失代偿性呼吸衰竭:若在呼吸衰竭发病过程中并发呼吸道急性感染或由于其他原因,加重呼吸功能损害,代偿丧失,则称失代偿性呼吸衰竭。
7.心力衰竭:多种原因引发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8.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性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的损害。
9.高血压危象:指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作用下,以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伴有症状或心脑肾等靶器官急性损害为特点的高血压。
10.心绞痛: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短暂的缺血缺氧所致,出现以发作性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11.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所引起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12.消化性溃疡:形成与胃酸与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损伤超过肌层,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
13.复合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的溃疡。
14.球后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远端的溃疡称为球后溃疡。
15.肝硬化: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
西医综合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西医综合名词解释和简答题1. 机体内环境:指细胞外液2. 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
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渗状态。
3.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
水和钠随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4. 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呈比例的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5. 低钾血症:血清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6. 钾血症:血清钾离子浓度于5.5mmol/l7. 呼吸性酸中毒:指肺泡通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存的二氧化碳,一致血液的PCO2增,引起碳酸血症。
8. 呼吸性碱中毒:指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存的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一致血的而氧化碳降低,引起低碳酸血症。
9. 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映,是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
10.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循环血量减少性休克,各种因素造成血或血液成分之一部分发生急速丧失,导致循环血量不足引起。
11.多器官功能不:几种脏器同时或相继受损的情况。
12.感染性休克:败血症性休克或中毒性休克,由各种感染引起的休克13.局部麻醉(部位麻醉、区域麻醉):指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响应区域痛觉丧失,运动障碍,而病人意识清楚。
14.身麻醉:指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抑制,病人的意识和痛觉丧失,肌肉松弛,反射活动减弱。
15.复合麻醉:将几种麻醉药物和或几种麻醉方法配合使用。
16.基础麻醉:利用某些药物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但非麻醉)的状态。
17.低温麻醉:有意降低病人的体温以提组织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
18.表面麻醉: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黏膜表面,使其透过黏膜而阻值黏膜下的神经末梢,使黏膜产生麻醉现象。
19.局部浸润麻醉:沿手术切口线分层注射局麻药,阻值组织中的神经末梢。
20.区域阻值:围绕手术区,在其四周及基地部注射局麻药,阻值通入手术区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
西医学概论
《基础医学概论》复习要点(2010.3-2010.7)第一篇人体解剖学绪论1.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1)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又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2)解剖学方位:①上、下(以头为标志)②前、后(以腹为准)③内侧、外侧(以正中矢状切面为准)④内、外(以内腔为准)⑤浅、深(以体表为准)(3)人体切面术语:①矢状面(人体纵切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分人体完全两等左、右两部分称为正中矢状面)②水平面(也称横切面,把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如在器官,水平面是指与其长轴成直角的切面)③冠状面(也称额状面,把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
(4)轴:①垂直轴(与身体长轴平行,垂直于地面)②矢状轴(前后方向,与长轴和冠状轴垂直)③冠状轴(也称额状轴,左、右方向,与长轴和矢状轴垂直相交)第一章运动系统1.运动系统的组成?→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2.骨的形态分哪几种?→骨的形态基本上可分为四类:长骨(分布四肢,长管状,一体两端,内有骨髓腔,含骨髓)、短骨(一般呈矮立方形,多成群连接存在,如腕骨和跗骨)、扁骨(板状,主要构成骨性腔的壁,保护内器官)和不规则骨(内有含气腔,也称含气骨,如椎骨)。
3.骨的构造是怎样的?红骨髓与黄骨髓功能上有何不同?→每块骨都是由骨质、骨髓和骨膜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分布→骨髓充填于长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充填于胎儿及幼儿的长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成人只存在于各在类型骨的松质内。
黄骨髓含大量脂肪组织,没有直接造血功能。
4.椎骨的共同形态是什么?各部椎骨各有何特点?→共同形态:每个椎骨都由椎体(椎骨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椎体后方弓状骨板,上、下两个椎骨的椎弓根围成一孔为椎间孔,椎弓与椎体围成一孔为椎孔,全部椎孔连成一管为椎管)和突起(每个椎体7个突起,2个向两侧(横突),上、下各一对(上、下关节突),1个向后单一伸出为棘突)构成。
西医基础概论hrx
名词解释神经元:是机体内,最复杂和最专能的细胞,是传出或传入神经递质或神经内分泌的传导单位。
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具有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传递信息作用的特殊化学物质。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因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而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或缺氧所造成的缺血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心脏“泵功能”衰竭,心输出量降低,绝对地或相对地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
呼吸衰竭: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血Pa02下降或伴有血PaCO2上升的病理过程,呼吸衰竭的判断标准是()或伴有()消化和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食物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月经周期:女性在整个生育期内,每月一次子宫内膜剥脱出血,经阴道流出的现象,称为月经。
月经形成的周期性变化,称为月经周期。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是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是由DNA和蛋白质等按照特定的方式构成的。
基因:是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单位,即存在于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免疫应答:免疫细胞选择性识别抗原分子,并对相应抗原产生一系列反应的过程,进而活化、增殖、分化,将抗原破坏、清除的过程。
超敏反应:又称为变态反应,指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或半抗原刺激后,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和/或功能紊乱。
填空题脑干由脑桥、中脑、延髓三部分组成。
12对脑神经分别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自律性。
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分期为0期除极、1期复极、2期复极、3期复极、4期复极。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的生理意义,P波代表左右心房的去极化过程、QRS波代表左右心室的去极化过程和T波代表心室复极化过程。
西医内科学名词解释 问答
内科学名词解释1、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2、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表现。
3、舒张性心力衰竭:某些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但心室顺应性下降,心搏量减低,左室舒张末期压增高,肺静脉回流受阻,肺淤血而发生的心力衰竭4、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成进行性发展。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其病因主要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
6、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7、晨僵: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早晨起床后病变关节感觉僵硬,称晨僵,如胶黏着样的感觉,持续时间至少1小时者意义较大。
8、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
9、劳力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脏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
10、高血压危象:是指在短时期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中毒升高,舒张压>130mmHg和(或)收缩压>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害。
11、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
12、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西医内科学考试必备名解
1、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2、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等)内发生的肺炎。
4、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或称肺炎球菌所引起的肺炎,通常急骤起病,以高热、寒战、咳嗽、血痰及胸痛为特征。
X线胸片呈肺段或肺叶急性炎性实变。
其病理改变有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5、严重性呼吸综合征: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的特殊肺炎。
6、Koch现象:将结核分枝杆菌皮下注射到未感染的豚鼠,10~14d 后局部皮肤红肿,溃烂,形成深的溃疡,不愈合,最后因结核分枝杆菌播散到全身而死亡,而对3~6周前已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或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动物,给予同等剂量的结核分枝杆菌皮下注射,2~3d 后局部出现红肿,形成浅表溃烂,继之较快愈合,无淋巴结肿大,无播散和死亡。
这种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初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
7、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
8、继发性肺结核:分为内源性复发和外源性复发。
前者是原发性肺结核感染时期遗留下来的潜在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活动而发生的肺结核9、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
10、继发性肺脓肿:某些细菌性肺炎,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等,以及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空洞等继发感染可导致继发性肺脓肿。
11、慢性肺脓肿:如急性肺脓肿治疗不彻底,或支气管引流不畅,导致大量坏死组织残留脓腔,炎症迁延3个月以上者。
12、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西医内科名词解释
★42.癫痫:以大脑神经元异常的电所致的阵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展的特点。
★43.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指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体本身合成,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 “瘿气“
★23.杰克逊癫痫:抽搐可局限于起始部位,也可从初始部位很快扩延至同侧肢体的邻接部位或肢体远端。
★24.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局限运动性发作连续数小时或数天。
★25.闭锁综合症:病人意识清楚,四肢瘫痪,不能讲话和吞咽,仅能以目示意。
★26.丘脑综合症:对侧感觉障碍,以深感觉为主,有自发性疼痛、感觉过度、轻偏瘫,共济失调和不自主运动,可有舞蹈、手足徐动症和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
★34.中风(卒中):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35.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乏力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36.瘿病:多因素体阴虚,情志失调致气滞痰滞壅于颈前而成瘿气。
,淋巴侵润所致。以眼突明显,眶内,眶周充血,眼球胀痛,活动受限等为临床表现。
★17.Somogyi现象: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导致体内升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
★18.Willis(环脑底动脉环):两侧大脑前动脉之间由前交通动脉,两侧颈内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由后交通动脉连接起来,构成脑底动脉环。
★19.DM(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生物后作用障碍导致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症。
★20.SAH(蛛网膜下腔出血):指各种原因引起脑底部,脑及脊髓表面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西医学概论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器官: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矢状面:从前后方向,将人体和器官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冠状面:也称额状面,即与矢状面垂直,从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翼点:颅的侧面,颚弓上方的颞窝内,有额骨,顶骨,颞骨,蝶骨的会合处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凸向前方的横行隆起冠状缝:额骨与顶骨之间的骨缝关节:骨与骨的间接连结为关节,其特点是两骨之间膜性囊相互连结,其间具有腔隙,有较大活动性关节腔:由关节囊滑膜和关节软骨共同围成的密闭窄隙,其内有少量滑液椎间盘:是连接上下两个椎体之间纤维软骨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肋弓:第八至十对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一个肋软骨形成的一对肋弓滑膜囊:为一密闭的结缔组织扁囊,内有少量滑液。
多位于肌腱与骨面直接,可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促进肌腱运动的灵活性腱鞘:为套在长腱周围的鞘管。
多位于手足摩擦较大的部位腹膜腔:脏,壁腹膜相互移行所围成的间隙咽峡:有腭锤、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通咽腔的门户幽门瓣:在幽门处,胃的环行肌特别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粘膜在此处形成皱襞肝门:肝下面有略呈H型的左右两条纵沟和一条横沟,连接左右纵沟的横沟为肝门,有静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
胸腔膜:脏壁两层胸膜在肺根周围相互移行,围成完全封闭的胸膜腔,左右各一,互不相通,为负压,内有少量浆液气管杈:气管至第四五胸椎体交界处(相当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为气管杈声门裂:两侧声壁及两侧杓状软骨间的裂隙为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部位肺门:肺内侧面中央为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肾门:肾内侧缘中央部凹陷为肾门,有肾静脉动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肾窦:由肾门深入肾实质之间的腔隙为肾窦,肾内容纳肾盏、肾盂、肾血管及脂肪组织等肾乳头:肾椎体的尖端钝圆,伸向肾门为肾乳头前尿道:尿道海绵体部后尿道:尿道前列腺不和膜部输卵管伞:输卵管漏斗的周缘为许多指状突起子宫颈:子宫下短细圆的部分血液循环:血液由心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再返回心,周而复始形成血液循环。
医学基础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生理学1、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2、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3、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4、心率:单位时间(或一分钟)心动周期的次数5、中心静脉压:6、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7、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颗粒、溶于水和分子物质的过程8、吸收肾小球率过滤:单位时间内经两肾所生成的原尿量9、脊休克:脊动物手术后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反应状态10、允许作用:有的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作用,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增强药理学1、半衰期:通常指血浆消除半衰期,它是指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表述药物在体内消除快慢的重要参数2、不良反应:药物所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3、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4、药效学:研究人体作用的一门学科5、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理过程的一门学科,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微生物与寄生虫1、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2、芽孢: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的不易着色小体3、微生物:是一群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4、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型的微生物病理学1、肉芽组织: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都很丰富的幼稚结缔组织,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
因肉眼观察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肉芽而得名2、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和细胞体积缩小3、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的过程4、机化:如果坏死组织较大,不能被完全吸收,又不能分离排出时,则由肉芽组织从周围长入,并将其取代,最终形成瘢痕组织5、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6、梗死:局部组织、器官由于血流供应迅速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免疫学1、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主要指机体针对外来抗原侵袭的免疫保护作用2、免疫自稳:机体免疫系统存在极为复杂而有效的调节网络,借以实现免疫系统功能的相对稳定性3、免疫监视:由于各种体内外因素影响,正常个体的组织细胞不断发生畸变和突变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此类异常细胞并将其清除4、抗体:是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5、补体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中的一组以酶原形式存在的球蛋白。
西医基础概论复习题
西医基础概论复习题复习题一1.名词解释:西医基础概论:以解剖学为基础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的现象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群.2.解剖学: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构造的科学.3.组织学:利用显微镜研究正常机体的细微结构及相关功能的科学。
4.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上肢下垂,掌心向前,双足并拢,脚尖向前。
5.HE染色:H(苏木精,碱性染料,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E(伊红,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6.中性物质:与苏木精和伊红的亲和力不强.7.九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免疫系统.复习题二细胞的一般结构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细胞核:核膜,核质,核仁细胞质: 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核糖体细胞基质复习题三名次解释1:疏松结缔组织:柔软,弹性,韧性,分布广泛,由细胞基质,纤维组成. 2:尼氏体:神经元胞质中的嗜碱性物质3: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床底信息的结构部位.简答题1.上皮细胞的结构特点⑴大量细胞紧密排列,细胞间质少⑵细胞呈明显的极性分布,分游离面与基地面,基地面附着于基膜上⑶没有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2.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⑴细胞少,种类多,细胞间质多⑵细胞无极性,散居于细胞间质内⑶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3.三种肌纤维的光镜结构比较复习题五1.名词解释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2.简答题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复习题六简答题1.骨的分类:按部位:颅骨,躯干骨,四肢骨按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骨的组织结构有机质细胞间质(骨质)无机质骨组织骨原细胞骨细胞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密质骨单位间骨板内环骨板环骨板外环骨板3.软骨的分类: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4.骨的名称数目和大概位置躯干骨椎骨颈椎(7块)(51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骶骨(1块)胸骨:是一块位于胸前部正中的扁骨肋(12对):前胸上肢骨上肢带骨锁骨:位于胸廓前上部两侧肩胛骨:位于背部外上方,介于第2-7肋之间(64块)肱骨:位于臂部桡骨:位于前臂外侧部自由上肢骨尺骨:位于前臂内侧部手骨:分为腕骨(8块),掌骨(5块),指骨(14节)下肢骨下肢带骨:每侧各有一块髋骨髋骨髂骨(构成髋骨的后上部)坐骨(构成髋骨的后下部)耻骨(构成髋骨的前下部)(62块)自由下肢骨股骨:位于大腿部,是人体最长的骨髌骨:位于股四头肌腱内,全身最大籽骨胫骨:位于小腿内侧部腓骨:位于小腿外侧部足骨:分为跗骨(7块),跖骨(5块),趾骨(14节)颅骨(29块):成人颅一般由23块颅骨组成,另有6块听小骨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医学基础名词解释
1.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和道德上处于完好状态。
2.疾病:疾病相对健康而言,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到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因其自稳(homeostasis)调节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
3.脑死亡:脑死亡指包括端脑、间脑、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发生不可逆的永久性的停止。
1.主诉:主诉为患者感受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2.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度至40度左右,一天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可持续数天或数周。
见于伤寒和肺炎球菌肺炎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肾盂肾炎等。
4.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良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
5.腹泻:凡因肠粘膜的分泌旺盛、吸收障碍、肠管的蠕动增强,使肠内容物通过的速度加快,造成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或水样,称为腹泻。
6.黄疸: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致血中胆红素增多,皮肤、粘膜和巩膜呈黄染的现象。
7.水肿:组织间隙液体增多的现象,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类。
8.痛经:凡在经前或月经期出现明显下腹疼痛、坠胀、腰酸等症状。
1.大三阳:HBsAg(+)、HBeAg(+)和抗HBc(+)俗称大三阳,具有高度的传染性,难以转阴。
2.蛋白尿:一般正常尿液中仅含微量蛋白质,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mg/24h,称为蛋白尿。
3.管型尿:管形尿是蛋白质在肾小管腔中凝聚而形成的一种圆柱状物。
1.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这种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因而得名。
2.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atypia)。
3.恶病质:是指机体严重消瘦、乏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
4.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西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要点总结A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色:一是整体观点,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采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经过剖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由、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归纳、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因为发病的时间、地域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响性不一样,或处于不一样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一样,因此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一样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为出现了同样的证,因此就采纳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经过经络纵横宽泛地散布,以通内外上下,运转气血津液,滋润并调理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互相关系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峙双方属性的归纳,并含有对峙一致的内涵。
阴和阳,既能够代表两种互相对峙的事物和权力,又能够代表和用以剖析同一事物内部互相对峙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峙限制: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失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变:“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含:①阴阳的对峙限制;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变;⑥阴阳的自和与均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医基础复习
名词解释
1、细胞的内膜系统
细胞的内膜系统是真核细胞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以及发生上具有相互联系的膜性结构总称,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以及核膜等。
2、突触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肺神经元之间的细胞连接,是传递信息的结构部位
3、解剖学姿势
或称标准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和足尖向前。
描述人体任何结构是,均应以此解剖学姿势作为标准。
4、咽峡
咽峡由腭帆后缘、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和下方的舌根共同围成,它是口腔与咽之间的狭窄通道,也是咽与口腔的分界
5、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内面,有一个呈三角形的区域,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此处膀胱黏膜与肌层紧密连接,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充盈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状态而无黏膜皱襞,称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6、阈值
任何性质的刺激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菜鸟引起生物体发生反应。
当一个刺激的其他参数不变时,能够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强度或阈值。
衡量细胞组织兴奋性的高低,通常以阈值作为指标。
阈值的大小与兴奋性的高低呈反比关系,组织或细胞产生兴奋所需的阈值越高,说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越低;反之,该组织的兴奋性越高。
7、内环境
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与外界环境没有直接接触,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细胞外液。
即细胞外液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故称内环境。
8、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9、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10、ABO血型系统
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含有两种不同的凝集原,分别称凝集原A和凝集原B。
在人类的血浆中还含有与其相对抗的两种天然凝集素,即凝集素A好凝集素B。
ABO 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所含的凝集原种类分型,将血液分为A、B、AB和O型。
11、房-室延搁
房室交界内兴奋传导缓慢的这一特点
12、呼吸气体的交换
呼吸气体的交换是指肺泡和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这种交换是通过扩散完成的。
扩散是指气体分子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发生的净转移13、脑-肠肽
能够在脑和胃肠道内双重分布的多肽
14、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15、肾糖阈
不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
16、水利尿
当饮用大量清水后,体内水分增加,血浆被稀释,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ADH的合成和释放受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这种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多的现象叫水利尿。
17、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在递质作用下Na+内流,突触后膜局部去极化,使得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