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元阳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问题探究
哈尼梯田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哈尼梯田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哈尼梯田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独特的农耕景观,以其壮丽的自然美景和千年的耕作传统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分析哈尼梯田的发展现状,并探讨未来的趋势。
首先,哈尼梯田是一个独特的农业生态系统,受到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哈尼人通过耐劳和智慧,创造出了一套独特的水利系统,使得梯田能够充分利用山泉水资源,保证稻田的灌溉和排水。
这一系统为哈尼梯田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其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
然而,近年来,哈尼梯田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这导致了农田耕作技术的传承受到威胁,对哈尼梯田的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旅游开发对哈尼梯田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哈尼梯田的壮丽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给当地带来了经济收益。
然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也会给梯田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
过度的人流和建设活动可能会对耕作环境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措施保护梯田的生态系统。
面对这些挑战,哈尼梯田的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多方面的。
首先,加强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创新。
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了解最新的农耕技术和管理方法。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和农业大数据分析,优化农田管理和生产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
其次,加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保护哈尼梯田的生态环境是确保其长期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对生态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严禁破坏性的开发活动。
同时,鼓励农民采取可持续的农耕方式,如有机农业和水土保持措施,保护梯田的生态系统。
另外,旅游业的发展也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性。
旅游开发应该与当地农民和社区合作,共同保护和发展梯田景区。
减少对梯田景区的人流量,设置限制和规定,避免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同时,政府也应该推动文化传统和保护梯田的教育,提高游客的文化意识和环保意识。
最后,合理规划和管理梯田的经济发展是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综合整治元阳县哈尼梯田核心区箐口村 提升旅游环境
342 有 机 样 品 ..
根 据 监测 结果 统 计 ,执 行 《 土壤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B 5 1— G 1 68 19 95中的 Ⅱ类标准 , 六六 六 ≤05 /gD T O5 gk , . k , D  ̄ . /g 评价 , mg < m 六 六 六 的 四 种 异 构 体 三 个 类 型 土 壤 中水 平 一 致 , 低 于 标 准 ;
综合整治元阳县哈尼梯 田核心区箐 口村 提升旅游环境
赵 建 忠
( 云南省红河州环境监测站)
摘Hale Waihona Puke 要: 综合整治是提 升品牌 、 知名度 , 优雅近景, 长远食品安全 , 充分利用箐 I村特殊 的地 理位置、 = I 人文、 地质、 特色梯 田景点和清晰 的
环 境 空 气 , 净 的 水源 , 干 安全 的土 地 , 色 食 品 , 景 如 画 , 旷 神 怡 。 绿 远 心
34 1 无 机 样 品 ..
根 据 监测 结果 统 计 ,执 行 ( (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B 5 1— 土壤 G 1 6 8 19 95中 的 Ⅱ类 标 准 ,H6 .,对 应 标 准 中 的项 目进 行 评 价 , D . 7 5 5 铜 、 、 、 、 、 、 、 的浓 度 均 低 于 Ⅱ类 标 准 , 个 类 型 铅 锌 镍 铬 汞 硒 砷 三
中的镉都略有超标 , 宅居地的超标倍数为 02 .8 , . 03 倍 平均超 9 标 0 5倍 , 地 超 标 范 围 06 ~ 09 . 3 菜 . 3 .1倍 , 均 超 标 0 4倍 , 平 . 7 水 田 的超 标 范 围 01 - . .104 5倍 , 平均 超 标 03 . 3倍 , 体重 金 属 含 量 总 是铜 、 、 : 铅 锌 宅居地> 菜地> 田, 水 而镉 、 、 、 、 铬 汞 砷 硒是 : 菜地> 宅 居 地 > 田 , 致 三 个 类 型 中 的 镉 略 超 标 的 原 因 与施 用化 肥 、 水 导 农药相关 。
梯田研究报告
梯田研究报告梯田是一种古老而普遍存在的农耕方式,主要用于有限土地资源条件下的农作物种植。
梯田通过修建一系列等高的平台来利用山坡上的土壤,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地利用率,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灌溉系统。
梯田在中国、菲律宾、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广泛存在。
梯田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保护和水土流失控制:梯田对于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梯田能够有效防止土壤被冲刷和侵蚀,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稳定。
研究者通过观察梯田土壤质量的变化,分析梯田的水土流失情况,以及对比梯田和非梯田地区的土壤质量差异来评估梯田的土壤保护效果。
2. 水资源利用和灌溉管理:梯田通过修建水渠、水坝和堤坝等设施来调节水流,实现水的充分利用和有效分配。
对于梯田灌溉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水源供应、水流量调控、配水方案和灌溉效果等方面。
研究者通过监测和分析梯田的水资源利用状况,评估梯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管理策略。
3. 农作物种植和产量增加:梯田为农作物的种植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者通过对比不同种植方式和管理措施下的农作物产量,分析梯田的农作物种植效果,并探索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和技术。
4. 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梯田的保护和管理对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者通过评估梯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梯田研究的结果和成果对于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研究为梯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哈尼梯田
梯田成因
自然因素
1,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
2,其次,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 也决定了元阳哈尼梯田必然形成为最壮丽、独特 的奇观。
人文因素
哈尼族居住的上半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在 15度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时,非常适宜水稻生长,故 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际进入此地区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 在此1200多年间,哈尼族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 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毅垦殖梯田。同时,哈尼族等民族还发 挥了巨大的天才和创造力,在大山上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 沟干渠,已建成骨干沟渠4653条,其中,灌溉面积达50 亩以上的有662条。条条沟渠如银色的腰带,将座座大山 紧紧缠绕,大大小小沟箐中流下的山水被悉数截入沟内, 这样就解决了梯田稻作的命脉——水利问题。哈尼族以数 十代人毕生心力,垦殖了成千上万梯田,将沟水分渠引入 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饱水,保 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哈尼族垦殖梯田的想象力令 人惊绝,其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 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 不奋力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 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幻莫 测的天地艺术大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
生态特色
元阳梯田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呈现着以下特点:每一个村 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用材、薪 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为特征;村寨下方 是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那里提供着哈尼人生存发展的 基本条件:粮食;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 合而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 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 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这就是千百年来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元阳的梯 田景观是有最佳观赏拍摄时间的。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是11 月至次年4月间,这时候田中无稻谷,水平梯田层层透亮, 光影效果极佳,其中春节前后更是经常可见云海,元宵前 后,野樱花、野木棉花、野桃花和棠梨花开得满山的红、 白色,极为壮观。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湿地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的机遇和威胁 ,并在此 基础上提 出 了哈尼梯 田湿地相应 的生态旅游可持续 发展 策略。
[ 关键 词 】哈 尼 梯 田湿地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红河与澜沧江之间的哀牢 山和 无量 山地 区 哈尼梯田湿地 是以哈尼族 为主体 的各兄弟民族的梯
田湿地的统称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 自治州是云南哈尼梯 田湿 地 的集 中分布区 而最 有代 表性 的是红河州元 阳县的哈尼 梯田湿 展的各种 内部 因素 ( 包括优势因素和劣势 因素 )和外部因素 ( 包 地 。近年来 . 元阳哈尼梯 田湿地蜚声海 内外 . 其生态旅游红红火 括机 会因素和威胁 因素 ) 。
() 2 国内外知名度很高 (2 。 s ) 自元阳县开展哈尼梯 田湿地 生态 旅游以来 , 特别是 20 00年红河 州把 ” 红河哈尼梯 田“申报世界遗
0 4年 6 ~7月苏州举行的第 2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 8 20 00年 , 接待 7 万余人次 ,旅游收入不到 10 万元;20 年 ,接 产 ,并且在 2 0 00 03
发 的有 坝 达 、 多依 树 和 老 虎嘴 三 大 景 区 。这 三大 景 区就 是 “ 河 三 大 景 观 最 为 闻 名 退 迩 。 红
哈尼梯 田” 申报世界遗产的核心 区所在地。 据元阳县旅游局统计 , 1 9 年 ,接待中外游客不到 1 7 9 万人次 ,旅游收入不足 1 0 0 万元 ;
二.S T分析原理 WO
1S O .W T分 析 简介
2 劣势分析 . ( ) 济 贫 困 ( 1 。元 阳 县 是 国 家级 特 困 县 所 以县 财政 无 1经 W )
待 1 万人 次 ,旅 游 收入 近 50 万 元 ;2 0 年 ,接待 2 1 人 ” 1 00 05 40 万 红河哈尼梯 田”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中心正式列入 中 次 ,旅游收入达 9 3 .2 90 4 万元 ,2 0 年 ,接待 3 .3 06 1O 万人次 ,旅 国世界遗产 申报预备 名单 以来 ,更进一步扩大了哈尼梯 田的影响 游 收 入达 16 亿 元 。元 阳 县旅 游 业 呈 现 出蒸 蒸 日上 的 发展 势 头 。 力 和 吸 引 力 ,元 阳哈 尼梯 田湿 地 的知 名 度 越 来 越 大 。 .5
元阳哈尼族梯田生态村寨研究
【. 留 着完 整 的原 始状 态 的 森林 , 侏 这 里气 候 寒冷 , 虽不适 宜 人居住 , 却
是一 个 涵养 水源 的大 水库 这 些 林
f一o , i i (/ l v rn k “ c & r O _ I  ̄Ⅲl eb a , g \ I l e}
类 生 态 与 自然 生 态 的 和 喈共 存 , 变 自然 生 态为 农业 生 态的 完美 范例l “ 。 黄 土 高 原 是 中 国 农 业 的 发 源 地 . 是 多山地 区 。 也 但在 黄 土高 原的
万 风 税 和 民 旌特 征 . 出村 寨 的建 设 厘 放 在 整 梯 田 生 各体 系 中连 作 . 平 破 坏 J嵌 丘 硅 柠 落 景观 的 前提 下 . 建 筑 谊 硅进 行 琏造 进 提 在 , 对 资 源 的 可持 蛙 利 用 与保 护 姜 键 词 农 业 生 态 : 哈 . : e/ a. I  ̄ 中 图 分 类 号 : 1 8 1 9 6 持 棼 发展 文章 编 号 10 — 6 4 2D20 一X2 2 00 6 6 ( t )3 {)9 0 . 文 献 标 识 码 :B
晴 尼梯 嘲 文化 遗 产 保护 区 主 要
分 布 干云 南 的南 部 哀 牢 山 南段 . 红 河 _ 西南 部 。这 里世 代 生括 着 勤 劳 州 的哈 族 人 ,他 f在 山 坡地 带 挥 地 f - 。 ,
鹅 掌 楸 、木 瓜红 ( e drd n R / eoe ~ v
土高 原 长期坎水 , 水土流 失 。与之 相 比 .哈 I族 梯 田是 人 与 自然 高度 协 } 己 调的 、 持续 发展 的生 态系统 。 可
云南元阳梯田的农耕文化考察
云南元阳梯田的农耕文化考察云南元阳梯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梯田之一,被誉为“活地理教科书”。
这里绵延数百年的农耕文化,是这片土地上农民们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是哈尼族人民创造的一项世界性的农业遗产。
梯田地区的山坡被划分成一块块大小不一的梯田,整齐地排列在山间,宛如一幅壮丽的画卷。
梯田的美丽和实用性并存,通过利用山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哈尼族人民成功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水土流失和种植面积不足的问题。
我们的考察团队来到了元阳梯田,第一眼见到的是如诗如画的梯田景观。
阳春三月,梯田里的稻苗正绿油油地长势喜人。
镶嵌在山间的一片片翠绿色,仿佛让人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这些梯田不仅为哈尼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在农耕文化考察中,我们发现哈尼族人民有着独特的耕作方式和传统的农耕知识。
他们巧妙地运用了梯田的自然资源,如水源、太阳能等,实现了农作物的优质生长。
例如,哈尼族人民会在梯田底层修建水塘,通过灌溉的方式使稻田得到足够的水源,这样即可在干旱季节也能顺利种植水稻。
另外,哈尼族人民还在整个农耕过程中孕育出了丰富的民间农耕文化、节日和习俗。
他们相信一些神秘的自然力量,并将其融入到农耕中。
例如,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哈尼族人会举办盛大的田龙节,祈求丰收和风调雨顺。
这是一个显示农民生活态度的节日,也是一个流传千年的农耕文化的见证。
在元阳梯田,农耕并不止于种植作物。
哈尼族人民将农耕视为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审美方式。
他们善于利用山水构建梯田,让自己的家园更加美丽。
沿着梯子走过,你可以看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花园和庭院,种植着五彩斑斓的花朵和各类绿植。
这些精心布置的庭院彰显出哈尼族的生活品味和农耕文化。
元阳梯田的农耕文化不仅是哈尼族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长期的农耕实践,哈尼族人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耕知识体系,并将其传承了数代。
哈尼族梯田文化的探究
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少启 示。梯 田的存在体现 出了哈尼人民的智慧。 【 关键词 】哈尼族 梯 田文化
【 中图分类号 】 C 9 5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4 8 1 0( 2 0 1 5 )2 9 —0 0 9 9 — 0 2
水沟犹如人体的血脉 ,形成沟渠纵横的灌溉网络 ,是功
能强 大 的水 循 环 系统 。一 般 的水 渠 长达 数公 里 ,有 些水
生产习惯而形成 的。因为居住在半山 ,在管理梯 田的作
物时 比较省时省力 ,也便于把村寨 的肥水顺沟渠送入到 梯 田中。 梯田的设计使得现代机械无法作业 ,因而哈尼人仍 然是采用牛耕法犁地耙 田 农家肥是作物生长的主要肥 料来源 。每到需要施肥时 ,人们会先将能够通往 自家水
哈尼人 的村寨多建于山峦环合、古木环抱的山坡地 上 ,水源充足 ,村寨下边连着梯 田。在选定寨址之前 ,
人们就必须要考虑这块土地能养活多少人、可以发展成
止 。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 田依山势地形而变化 ,因地制
宜 ,坡缓 地 宽则 开 垦大 田 ,坡 陡地 窄则 开 垦小 田 ,甚 至 在 一些 细 小 的石 缝 中也 开垦 出了梯 田 ,因此 梯 田大者 有
其实哈尼梯 田本身就是一个 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 。
哈 尼梯 田一 般分 布 在半 山腰 以下 ,半 山腰 至 山顶 大多 是
收, 人们会在十月年进行两项大型活动 , 一个是荡秋千 ,
另一个 则 是举 行全寨 的长街宴 。
田也不例外 。水是梯 田农业 的生命线 ,哈尼人在长期的
元阳哈尼梯田发展历程
元阳哈尼梯田发展历程元阳哈尼梯田位于中国云南省元阳县,是中国著名的梯田景区之一。
它以其壮观的梯田景观和哈尼族特色文化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元阳哈尼梯田的发展历程。
元阳哈尼梯田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年左右。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元阳地区的哈尼族先民从原始社会逐渐进入农耕社会,并开始种植水稻。
由于元阳地势复杂,土地资源有限,人们开始利用山坡地建造梯田,以扩大农田的面积。
这种创新的农耕方式使得人们能够有效利用山区的土地资源,同时保护了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哈尼族先民不断完善梯田建设技术,将梯田发展到更高的层次。
他们善于利用山间的水资源,通过修建水渠、灌溉系统等,实现了对梯田的高度管理和调控。
这些努力使得元阳哈尼梯田成为了一项高度复杂和精细的工程,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景观。
20世纪上半叶,元阳哈尼梯田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当时的交通条件相对艰苦,但是一些冒险者还是纷纷来到这里,欣赏梯田的壮丽景色。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盛,元阳哈尼梯田逐渐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1997年,UNESCO将元阳哈尼梯田列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进一步推动了其发展。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当地政府和哈尼族民众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改造。
他们修建了许多观景台和步道,并在梯田周边建起了各种旅游设施。
同时,他们还在保护措施方面做出了努力,限制了梯田的扩张,保护了原始的生态环境。
元阳哈尼梯田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旅游战略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
通过引入先进的旅游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了梯田的管理水平。
当地政府鼓励哈尼族民众参与旅游业,并通过培训和支持,提升他们的经营能力和服务质量。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梯田景区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世界展示元阳哈尼梯田的独特魅力。
如今,元阳哈尼梯田已成为中国和世界旅游业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欣赏梯田的美丽景色,并了解哈尼族的独特文化。
梯田景区周边的旅游业也在蓬勃发展,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益,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元阳的调查报告
元阳的调查报告元阳的调查报告一、引言元阳,位于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近年来,元阳因其壮丽的梯田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为了更好地了解元阳的风土人情和发展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二、自然环境元阳地处云南高原,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
这里山水相依,气候宜人。
调查显示,元阳的空气质量良好,水质清澈,土壤肥沃。
这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农业发展元阳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梯田是当地农民最常见的种植方式。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元阳的农民采用传统的农耕方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使用农药和化肥。
这种有机农业的发展方式使得元阳的农产品品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
四、民族文化元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有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
这里的居民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哈尼族和彝族的民俗表演和手工艺品制作吸引了众多游客。
元阳的民族文化是当地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五、旅游业发展近年来,元阳的旅游业蓬勃发展。
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到元阳欣赏梯田风光,体验民族文化。
这为元阳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当地政府和企业也积极投资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然而,调查还发现,一些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存在不文明行为,对当地环境和文化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因此,保护和传承元阳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六、社会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元阳的社会经济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调查显示,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增加,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元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
然而,调查还发现一些问题,例如当地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需要进一步加强。
七、环境保护元阳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调查显示,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梯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一些农民也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更加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哈尼梯田的生态启示和感悟
哈尼梯田的生态启示和感悟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哈尼梯田是一幅壮丽的景色,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典范。
哈尼梯田以其独特的美景和生态环境,启示人们关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这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上,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以下几个方面。
哈尼梯田的生态启示我们应注重生态平衡。
哈尼梯田依山就势,沿着山腰建设了一系列层层叠叠的梯田,使得雨水顺势而下,保持土地的湿润度和肥沃度。
同时,梯田中的水稻和其他农作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吸引了各种动物和昆虫。
这种平衡的生态系统使得大自然中各种生物得以共生,相互依存。
我们应该从中认识到只有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哈尼梯田的生态启示我们应该注重土壤保护。
梯田对土壤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梯田间的田埂被修建成一道道阶梯,形成了复杂的水土流动系统,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水土侵蚀的发生。
同时,哈尼梯田采用了有机农业的种植方式,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滥用,保证了土壤的质量和健康。
我们应该学习哈尼梯田的经验,采取可持续的农业方式,保护好我们的土壤资源。
哈尼梯田的生态启示我们应该注重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哈尼梯田依山而建,巧妙地利用了自然降雨和山泉水,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水利系统。
梯田将雨水蓄积在田间,使得农作物能够得到充足的灌溉,同时也避免了水浪费。
这提醒我们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要有创新思维,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避免水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保证水的可持续利用。
哈尼梯田作为一幅美丽的画卷,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
在欣赏它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中获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启示和感悟。
只有注重生态平衡、土壤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我们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让我们一起珍爱哈尼梯田,共同守护生态绿色。
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对策
务。 近年来 , 由于世界遗产所带来的荣誉和庞大经济利益 , 和 土 掌房 , 说 明 此 类 民居 形 式 的普 遍 选 择 能 充 分 适 应 当地
全 国 上 下 已经 形 成 了争 相 推 选 及 申报 世 界 遗 产 的热 潮 。 如 自然 条件 和 生 产 生 活 的 需 要 。 何 理 性 面 对 申遗 ,做 好 申遗 成 功 后 遗 产 的 保 护 及 开 发 利 2 . 1哈 尼 传 统 民居 建 筑 用, 协调 好经济 发展与遗 产保护两者 间关 系 , 是 当 下 我 们 的特 征 哈尼族 传 统 民居 ,
庄磊 Z H U A N G L e i ; 李莉萍 L I L i — p i n g
( 昆 明理 工 大学 建 筑 与 城 规 学 院 , 昆明 6 5 0 5 0 0 ) ( C o l l e g e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U r b a n P l a n n i n g , K u n m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K u n mi n g 6 5 0 5 0 0 , C h i n a )
中图分 类号 : T U 2 5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l 1 ( 2 0 1 4 ) 0 5 — 0 0 9 8 — 0 3
0 引 言
2 哈尼梯 田遗产 区民居建筑 的特征 与价值
2 0 1 3年 6月 2 2 日在 第 3 7届 世 界 遗 产 大 会 上 ,元 阳 哈 尼 梯 田遗 产 区 内 少 数 民 族 分 布 众 多 , 少 数 民 族人 口 哈尼 梯 田被 成 功列 入 世 界遗 产名 录 ,成 为 我 国第 4 5处世 占全 县 人 口的 九 成 左 右 , 其 中 以 哈 尼 族 为最 。 世 居 于 此 的 界遗产 。 自2 0 0 0年 哈尼 梯 田 申报 世 界遗 产 至 今 , 元 阳人 民 哈 尼 、 彝、 汉、 傣、 苗、 瑶、 壮 等 民 族 承 载 了 各 自的 文 化 、 宗 长达 1 3年 的 申遗 梦 终于 成 真 ,笔 者 有 幸 能 在 申遗 成功 之 教 、 风俗 、 信 仰 。 这 种 多 民族 间 的和 谐 共 生 , 为 这 片 土 地 披 日感 受 到 当地 人 民 的喜 悦 、 自豪 之 情 , 然 而 就 在 世 界 肯 定 上 了一层神秘面纱。但值得一提 的是 , 聚居在 本地 区的其 哈 尼 梯 田 的 同 时 ,我 们 亦 应 感 觉 到 肩 上 背 负 的 责 任 和 义 他 民族 在 建 筑 形 式 上 基 本 与 哈尼 族 保 持 一 致 , 多 采 用 哈尼梯 田; 民居; 保护与发展
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申遗成功
哈尼梯田的地理位置与水文环境
哈尼梯田是指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 山南部,由哈尼族人随山势地形变化, 因地制宜开垦出来的大面积梯田。哈尼 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 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 其中19.3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约为 15.6万亩梯田面积广,成片集中,是元 阳县的主要粮食产区。主要的农作物有 水稻、玉米、花生、甘蔗等。元阳哈尼 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是中外梯田景 观中罕有
哈尼梯田水文特征
哈尼梯田灌区属红河南岸流域和藤条江 上游流域,区内主要有者那河、麻粟寨 河、大瓦遮河及藤条江上游支流水系— —阿勐控河,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水低 地高,可利用水资源量较小。哈尼梯田 位于哀牢山半山区,哈尼族人所依赖的 水源主要以降雨经森林截留之后形成的 地表径流及泉水出露为主的作用。
哈尼梯田历史背景---历史渊源
晚唐时期的《蛮书·云南管内物产》,对红河南岸的哈尼梯田有“蛮 治山田,殊为精好’的记载。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1562一1633年), 张其名著《农政全书》卷弧《田制•农桑决田制篇》引王祯《农书》 “梯田”日:“梯田,渭梯山为田也。夫山多地少之处⋯⋯”。王祯的 诗文不仅描述了梯田的地理环境,开垦技术,耕耘艰难,种植品种, 水利条件等,还生动地刻画出梯田劳作中人的形象。
哈尼梯田
哀牢山上的梦幻天梯
哈尼梯田
SECTION ONE
SECTION TWO
SECTION THREE
SECTION FOUR
哈尼梯田 概述及历 史背景
哈尼梯田 地理位置 与水文特 征
哈尼梯田水 利建设
哈尼梯田 的成就与 宝贵经验
ETIN
哈尼梯田概述: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 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 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 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 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 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 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 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规模宏大, 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 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 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 的核心区。2013年(癸巳年)6月22日 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 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 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 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红河哈尼梯田调研报告
红河哈尼梯田调研报告红河哈尼梯田是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处独特的人工梯田景观。
这个梯田系统被誉为“活化石”,是中国乃至世界梯田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红河哈尼梯田,我进行了一次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我首先参观了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地区-元阳梯田。
元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最具代表性的景区之一,被列入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这里的梯田层层叠叠,宛如巨型阶梯般向山脚延伸,美不胜收。
我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交流,了解到这里的梯田是哈尼族先民数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帮助他们合理利用山地资源,保持了当地生态平衡。
除了元阳梯田外,我还参观了红河哈尼梯田其他地区的梯田景观。
不同地区的梯田在形态和规模上各有特色,但它们共同展现了哈尼族人民对土地的独特崇敬和对自然环境的维护。
通过调研,我对红河哈尼梯田的历史渊源、人文特色和生态保护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还与当地村民进行了交流,了解到红河哈尼梯田对当地居民的意义和影响。
梯田不仅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他们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梯田所提供的农作物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经济收入。
同时,梯田也是哈尼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传统节日和活动都与梯田相关。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红河哈尼梯田对于当地社区的重要性。
红河哈尼梯田调研使我深刻认识到梯田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一个民族智慧与生态保护的典范。
梯田的存在使人们重视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调研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梯田的农耕文化逐渐减少,年轻一代渐渐离开农田。
另一方面,梯田的维护和修复成本较高,缺乏有效的经济支持。
这些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在保护和传承梯田文化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生计和社区发展问题。
总而言之,红河哈尼梯田是一处令人惊叹的人造景观,展示了哈尼族人民的智慧和对土地的敬畏。
梯田调研报告
梯田调研报告梯田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我们进行本次梯田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梯田的历史、现状、问题及其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措施,促进梯田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地点和时间本次调研选择了某县乡镇的三个梯田地区作为调研地点,并于2021年11月进行调研。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当地居民对梯田的认知度、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实地考察则是为了观察梯田的实际情况,包括梯田的规模、利用情况和生态环境等。
四、调研结果1.历史:根据调研问卷统计,有三分之一的居民表示他们的祖辈从事梯田农耕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梯田是当地的传统农业形式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现状: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梯田的数量逐渐减少,主要是因为年轻一代不愿从事农田劳动和城市化的推动。
梯田利用率也不高,有的梯田甚至闲置了多年。
另外,梯田中植被覆盖较少,土壤流失严重,导致梯田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3.问题及其影响:(1)劳动力不足:由于年轻一代不愿从事农田劳动,导致梯田的耕种难度增加,劳动力不足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2)利用率低:许多梯田闲置多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的低下。
(3)生态环境破坏:缺乏植被覆盖和严重的土壤流失导致梯田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4)文化价值衰落:由于梯田的规模减小和利用率降低,使得梯田的文化价值逐渐减少,对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带来影响。
五、建议和措施为了促进梯田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向相关部门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梯田的认知度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梯田农耕。
2.建立农田互助组织,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通过合作社等组织方式,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
3.制定梯田保护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合理利用梯田资源,提高梯田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4.加强梯田的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梯田生态修复工作,增加植被覆盖,减少土壤流失,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
论云南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
论云南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
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一、梯田的产生背景1、自然原因: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
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就是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区,降雨量竟达到年均1397.6mm,梯田稻作文化发达,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区是全省、全国最集中、最发达的梯田稻作区。
其次,元阳的地貌特征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多为切割中山地类型,即县内众山在亿万年中被红河、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突起,两侧低下。
县内气候多属亚热带季风类型,但因地形复杂差悬殊,立体气候突出。
在由河坝经下半山、上半山到高山区的行程中,要经历热带、温带、寒带的变化。
2、人文因素:全县有63958.4公顷森林,这些森林构成了巨大的天然绿色水库,它们涵养的巨量水份在高山上形成了无数条小溪、清泉、瀑布和龙潭,提供了全县所有梯田、旱地用水和全部人畜用水。
哈尼族居住的上半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在15度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时,非常适宜水稻生长,故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际进入此地区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在此1200多年间,哈尼族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毅垦殖梯田。
同时,哈尼族等民族还发挥了巨大的天才和创造力,在大山上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干渠,已建成骨干沟渠4653条,其中,灌溉面积达50亩以上的有662条,样就解决了梯田稻作的命脉——水利问题。
二、梯田文化的变迁1、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在土地改革之前无田或少田的农民虽然给土司、地主种田耕地,但以户为生厂单位,很少以集体的形式出现。
红河哈尼梯田调研报告
红河哈尼梯田调研报告红河哈尼梯田是中国云南省红河州的一处著名景点,也是中国最美的梯田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红河哈尼梯田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是哈尼族人民多年来辛勤劳作的产物。
梯田的设计和建设依靠人工开挖,让山坡上的土地可以利用起来,成为哈尼族人民的主要农田。
梯田的分布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公里,形成了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中心的红河哈尼梯田景区。
梯田层层叠叠,宛如青山绿水的画卷,给人一种美丽和壮观的感受。
红河哈尼梯田的发展对当地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梯田的存在使得当地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同时,梯田也带动了其他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家乐、民宿等。
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梯田,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景区收入。
此外,梯田的存在也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使得红河州成为了一个农业产业重要基地。
然而,红河哈尼梯田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梯田的维护和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由于地势陡峭,梯田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需要定期进行修复和加固。
此外,由于梯田面积较大,旅游人数众多,游客的涌入给梯田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风险。
其次,梯田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态问题。
部分游客不文明的行为,如乱丢垃圾、破坏植被,严重影响了梯田的生态环境。
最后,梯田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一些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开发商,进一步削弱了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农民收入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梯田的保护和维护工作。
加大水土保持力度,修复和加固受损的梯田。
同时,加强管理,制定规范,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引导游客文明观赏。
其次,加强梯田的生态保护。
加强对梯田周边植被的保护,严禁擅自砍伐和破坏。
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力度。
最后,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扶持。
鼓励农民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收入,并帮助他们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哈尼梯田
建筑群落哈尼族的住房主要分地面建筑物的“封火房”、“蘑菇房”、“土掌房”和干栏建筑两类,而以前者为居多。
部分地区却带有交叉文化痕迹的其他建筑形式,各地差异较大。
他们建造住房,一般就地取材。
每寨少至一二户,多至数百户不等,其中数十户的村寨居多。
但不论村寨大小,都体现出比较统一的建筑群落风格。
村寨背后多半是郁郁葱葱的古木丛林和灌木山坡,村前梯田层层,山路崎岖。
村寨周围喜种棕榈、竹、梨、李、桃、柿等果木。
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稳定的农耕生活,其房屋建筑一般都比较坚固而保暖,但通风有限、采光不足。
建房时间多选择在冬末春初季节进行。
居住在云南省墨江一带的哈尼族支系白宏人的住房颇具特色,属于茅草顶兼土掌房类型,较多地保存着父系大家族的特点。
其建筑程序和工艺较为繁杂。
建房先打地基。
墙基用沙石或石灰石砌起,从地面下半米处开始,出地面半米止,土墙便从基石上起立。
较讲究的土墙用砖块立。
有的用木夹板定型上下冲压泥土筑墙,这种墙里外平整、光滑、美观。
还有一种最简便的方式是用一团团泥巴垛起,结实耐用,只是外观稍为逊色。
哈尼支系白宏人住房房头朝东,正房面北,以表示对哈尼族祖先发祥地的崇敬。
只有一层的住房,由正房、厦子和耳房组成一个建筑联合体。
正房设有二层楼的,楼上覆盖茅草顶。
厦子相当于正房前厅,与土房前墙相联;耳房与正房西侧相连接并与厦子沟通。
厦子与耳房上面均为坚固的泥土平台,土顶既是屋顶便于防火,又可当阳台晒场或休息纳凉用,在地形坎坷不平的山区是极适宜的。
若从西面看去,整个村寨的住房宛若一群庞大的台阶矗立于地面之上。
住房主要是土木结构。
一层顶上密布着细圆木,圆木上再依次铺以细木条、茅草层、泥土层和沙性土层。
正房上方的茅草多为双斜面,少数则为四斜面,先将茅草打制成草排,然后顺序叠压,布满屋顶。
二层顶上封泥后再设双斜面茅草顶的阁楼,又称“封火楼”。
“封火楼”具有防火和冬暖夏凉的作用,构成哈尼族宅居文化的特殊风格。
云南墨江一带地区的哈尼族,不论住一层房或二层房,其正房的设置与其他地区哈尼族基本相似。
元阳梯田调研报告
元阳梯田调研报告元阳梯田调研报告梯田是一种独特的农业景观形式,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农民智慧的结晶之一。
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梯田的存在,其中元阳梯田是我国南方最具代表性的梯田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元阳梯田,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梯田概况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距离昆明市约320公里。
梯田面积约2000多平方公里,最早可追溯到元朝时期,迄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元阳梯田景区以其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闻名于世。
二、梯田特点1. 地形特点元阳梯田位于山区,地势较为陡峭。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农民们采取了梯田种植的方式。
这些梯田由一级级平行的田地构成,自上而下排列,形成了壮观的层层梯田景观。
2. 农耕文化元阳梯田的种植主要以水稻为主,农民们遵循自然循环的法则,利用水资源进行田地灌溉,通过不同的季节和天气变化来安排种植和收获的时间。
这样的农耕方式不仅提高了产量,还保护了土壤和水质的自然环境。
3. 生态环境元阳梯田区域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不仅保留了原始森林,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梯田不仅给当地村民提供了生活所需,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欣赏这一自然奇观。
三、梯田的挑战和机遇1. 旅游开发元阳梯田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然而,由于旅游开发的不平衡,导致了梯田的环境问题,如水资源浪费、土壤侵蚀等。
要合理规划旅游开发,保护好梯田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农民收入农民是梯田的主要收益群体,但由于传统农耕方式的限制,收入相对较低。
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开发一些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梯田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3. 文化传承梯田不仅仅是一种农业形式,它还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内涵。
我们应该重视梯田的文化价值,加强对梯田农耕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梯田的独特之处。
四、建议和措施1. 加强宣传利用现代化的宣传手段,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传达梯田的自然和人文价值,提高梯田在公众心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阳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问题探究
在XX南部,哀牢山南段,红河南岸的元阳县,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
目前,在XX省境内的哈尼族人口总数已达120多万人,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70万余人,元阳有22万多人。
元阳哈尼先祖,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 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与周围的彝族、汉族、傣族、苗族、瑶族和壮族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了逶迤连绵、雄奇壮观的19万亩梯田,绵延整个元阳境内的山山岭岭,铸就了红河哈尼梯田的元阳核心区。
X年X月,XX委、州政府采纳了有关专家的建议,决定以红河哈尼梯田的名义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并开展相关工作:出台《红河哈尼梯田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对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依法进行保护管理,并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开发利用工作。
如今,随着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处于核心区的元阳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问题的进一步探究,显得十分必要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元阳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的重要价值
元阳是中国XX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一个属县,有哈尼梯田面积19万亩,至今养育着元阳42万多人口。
高山上6400多公顷森林至今仍在供给全县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用水,全县4653条水沟干渠,仍在灌溉着千山万岭之上的梯田。
元阳梯田是哈尼族和共居一山的其他6个民族共同开垦的,由于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的定位,统称为“哈尼梯田”。
元阳哈尼梯田,作为世界农耕文明史上的“世界奇迹”,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保护和开发价值。
它所蕴涵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民族与民族、人与人和睦相处的古老文化特征,正是21世纪人类所追求的一种文明和谐精神。
元阳哈尼梯田作为世界梯田文化的最佳代表、作为保护完好的文明成果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势所必然。
同时,哈尼梯田作为世界农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劳动杰作”,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文明典范”,其意义和价值也越来越得到中外人士的认同。
元阳哈尼梯田被法国报刊评为“1993年度新发现的世界七大人文景观之一”,哈尼梯田开始具有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2004年,红河哈尼梯田便被列入中国5个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
2007年又作为XX省唯一一个申遗项目被列入中国35个预备项目,同年10月,经国家林业部批准,红河哈尼梯田成为了XX省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
2009年7月在人民网旅游频道推出“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中,元阳被评为全国20家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之一;同年11月在香格里拉“2009年全球旅游度假论坛”上,红河哈尼梯田被论坛组委会授予“国际最具特色旅游胜地”荣誉。
2010年6月接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哈尼梯田稻作系统”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授牌。
被国家文物局列入“2013年申遗”候选名单之一。
这些评选、申报活动获得的殊荣,使元阳哈尼梯田的世界知名度得到迅速提升,并逐渐成为外界认识元阳的一张文化名片。
哈尼梯田是元阳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天人合一的伟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
哈尼梯田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今天它仍然是元阳各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
元阳哈尼梯田所拥有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保护价值等已经引起中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
哈尼梯田独特的魅力,其实更多地在于它跨越时空的多重价值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