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文化困境与出路
浅谈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危机
浅谈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危机摘要: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处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双重背景下,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向现代工业文明的伟大转型。
在这一转型期,社会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带来了严重的文化危机,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危机、价值观危机、社会道德危机、生活方式危机和生态危机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同程度地阻碍和延缓了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因此,认真分析和有效化解这些危机,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顺利推进,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全球化;社会转型;文化危机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时代,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积极参与全球化,实现现代化,是拥有13亿人口的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的理性选择。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当代中国社会也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面转型。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不全是机遇,也有巨大的挑战。
正如吉登斯所描述的那样,“全球化并不以公平的方式发展,他所带来的结果也不全是良性的。
(1)P1-15全球化在为我国的发展创造着极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精神文化和生存条件带来了许多破坏性的后果,引起并加深了各种更为复杂的文化矛盾和危机,使我们的现代化进程总是在由意识形态、价值、社会道德、生活方式和生态危机等所引导的矛盾冲突中前行。
下面做个简要分析:一、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危机伴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也成为必然,全球范围内超越国界、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文化冲突与整合随之而来,多元文化相互激荡,新思潮新观念不断涌现,使得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第一、消费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
英国学者汤林森指出:“资本主义文化的扩散,实质就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张扬,而这样一种文化,会使所有文化体验都卷入到商品化的旋涡之中。
”(2)P6消费主义文化作为一种特定含义的生活方式就绝不仅仅是消费本身,而是一种价值观念,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以商品文化为核心的消费主义,已经构成了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宰着人们的生活,构成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实践领域和日常活动。
逻辑、困境和路径: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多维思考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NO 4,2023逻辑、困境和路径: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的多维思考郭 路(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99)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这五个突出特性折射出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革故鼎新的发展逻辑、文化认同的功能逻辑、海纳百川的共生逻辑、美美与共的政治逻辑。
当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价值多元与意识形态斗争加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待完善、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发展不匹配、国际舆论格局仍是西强我弱的多重现实困境。
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本、以中华文化为根,做好“两个结合”;注重文化“道”与“术”,强健人民精神世界;概括提炼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逻辑;困境;路径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23)04-0072-07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①。
他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一、基于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五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关键词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出精准提炼和系统总结,这五个特性折射出中华文明的五个逻辑。
(一)连续性: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作者简介:郭路,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刊图书资料部编辑,研究方向为统战理论与中华文化。
中国特色后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中国特色后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困境与出路作者:宋琳茜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19期摘要: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教育逐渐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研究的重点。
如今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显著,但后现代教育推广落实实属不易。
本文就发展困境以生产力和传统因素两个方向,发展出路以国家、教师、家庭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后现代教育;发展困境;发展出路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尝试期、90年代的持续发展期、21世纪初近10年的高涨期[周险峰.后现代转向: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近30年回顾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10,(2):18.],中国教育改革试验已有40年。
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教育改革必须坚持到底并且要提高改革后的水平,“治贫先治愚”中国将坚持把改善办学条件作为促进均衡发展、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首要任务。
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继续保持世界最大国际学生生源国的地位[教育部:2017年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同比增长11.74%.中国日报网http:///s?id=1596328155769500516&wfr=spider&for=pc.最后一次访问:2018年7月25日。
],持续的出国热侧面反映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增加。
基于中国教育现状,后现代教育与中国教育结合后的教育推广必然是发展趋势。
一、中国特色后现代教育的发展困境(一)生产力高速发展下的两重矛盾首先,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从而带动社会总体经济水平提高、人们整体收入增加,正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良好的经济基础会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其中的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会增加,但是社会教育水平并未及时跟进,表现出如同社会主要矛盾一样的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对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和不发达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二,社会的贫富差距会随着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而日益显著。
教育发展要能跟上时代潮流,国家需要实现更加平等的教师分配,打造更加优质的教育平台,从而缓解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建设较大改善和不均衡不完善的教育行业水平之间的矛盾。
浅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浅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启示浅析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启示摘要: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的根底上产生。
尽管目前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褒贬不一,但其许多与传统的现代主义教育观截然不同观点都为当下中国的大学教育带来了许多有利的影响。
本文在分析后现代主义观点和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弊端根底上,从后现代主义教育目的观、课程观以及师生观等三个方面分析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试图为我国当代大学教育的开展指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大学教育;启示一、后现代主义及其主要理论特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产生并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后现代"最早是由英国画家查普曼于年提出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现代主义开始蔓延并形成了独特的思潮。
此时,后现代主义到达了顶峰,成为一时"显学"并向全世界蔓延。
但是,从其理论产生和开展的过程来看,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体系,流行至今,尚无一个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确实切定义。
但是可以概括它的主要理论特征,具体表现为:1、反思与批判现代性。
这是后现代主义的精髓和核心。
从哲学的角度讲,现代性指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确立的理性原那么和科学精神,它强调理性、权威、同一性、确定性和终极价值观。
而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认为它们依赖元叙事来证明自身的合法性。
后现代主义对一切合法性、真理性的东西进行批判和质疑,主张摧毁人们对元话语的信任感,针对现代主义对理性的过分张扬、过分迷恋权威、过分依赖自然科学确实定性进行批判。
2、反对中心主义,抨击理性主义,强调非理性思维。
工业革命以来,在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过分张扬人的主体性,造成了世界的各种危机。
后现代主义主张摒弃个人主义,消解人与人之间的对立,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们试图对理性主义进行反驳、批判、解构,通过非理性的道路纠正理性的片面、偏执和确立全面人性的目标。
现代化教育和文化的转型和总结
现代化教育和文化的转型和总结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教育和文化都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接触方式和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种转变也对教育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现代化教育和文化的转型做出总结,探讨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
一、新时代的教育以前,许多人认为“好学校”就应该是“要求高、道德严、规矩多、人格端”的传统教育机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迅速变化。
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创造性思维和价值观的培养,倡导学生的多元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这个时代,教育的目标已经不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重要的基础知识,以便他们能够在现实中迅速适应并取得成功。
二、文化的转型现代文化正发生着深刻的转型,这意味着我们的文化观念会变得不同。
在现代社会里,文化的学习是一条任重道远的道路。
然而,当代文化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还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和新的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现代文化在某些方面仍然有许多不稳定的考验和问题。
我们的文化已经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从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从民族向国际等多个阶段的转型,并将继续向着未来不断发展。
三、教育和文化的交汇现代教育与文化的交汇可谓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推动力。
在当代社会,教育和文化的互动是非常紧密的。
一方面,教育在传递文化价值和知识承传的同时也对文化起着保持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在教育中不断追求创新和发展。
因此,教育和文化的交汇是一个复杂和不断变化的过程,它们的关系也需要处在一个较好的平衡和整合状态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家和文化工作者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需要他们通过合作来推进彼此的发展。
四、现代化教育和文化的主要问题与对策1.教育问题目前,在现代化教育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教育问题十分突出。
教育需要更强调多元化教学模式和创新性教育,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由发挥,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教学方式和方法需要更注重创新和多元化。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回答“钱学森之问”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回答“钱学森之问”【内容摘要】当代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至少说明当代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出了问题,至少说明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出了问题。
然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从来都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它首先是一个国家的制度、社会的文化、政治的体制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实践。
当代中国的“桂冠”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垂垂暮年里,为了唤起最高当局和有关方面对于教育问题的重视,每当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去看望他的时候,他都不厌其烦、明知故问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代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代中国为什么产生不了大科学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当代中国为什么至今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这就是前些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当代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至少说明当代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出了问题,至少说明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出了问题。
然而,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的问题,从来都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它首先是一个国家的制度、社会的文化、政治的体制的问题。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一个多层次的存在。
其最表层是经济,经济背后是政治,政治背后是文化。
一个国家,可能是一个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军事大国,但未必是一个文化大国,未必是一个具有崇高尊严和巨大魅力、影响力的伟大的民族。
文化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伟大的国家的最根本、最内在的“软实力”。
在世界各国、各民族中间漂泊流荡、备受摧残和蹂躏而没有被消灭与同化的以色列证明了这一点;当代世界先进文化、先进价值观的实践者、倡导者、领航者的北欧几个小国家证明了这一点;多次遭受外族的入侵与征服,然而立国泱泱五千年,至今仍然继续存在与发展的中华民族也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什么是塑造文化的重要因素?文化的背后是什么?正确的回答应该是:教育是塑造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的背后是教育。
中国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然而,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中国文化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本文将详细讨论这些问题,并探索解决之道。
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国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宝贵财富。
然而,传统与现代很容易产生冲突。
首先,由于现代社会不断变革和全球化的影响,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知识了解有限,缺乏对其价值的真正认同。
其次,媒体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兴文化形态,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关注。
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今社会得到传承和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商业化倾向导致价值观念丧失近年来,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商业至上”的理念迅速流行起来。
商业模式给予了大众更多机遇和挑战,但也带来了价值观念的丧失。
例如,许多传统文化活动都变得商业化,并缺乏对于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真实理解与体验。
此外,在一些商业场合,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唯一目标,优质文化产品无法得到应有的推广与传播。
三、地域差异导致文化不平衡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地域的国家,各个地方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
然而,由于内外移民、城市化发展等原因,这些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模糊。
一些小众民族和地域独特的文化正在慢慢消失。
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优质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导致了全国范围内文化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体系需要改进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和未来公民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然而,当前中国教育体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学校教育中过于重视功利性知识,缺乏关注美学、哲学及其他人文社科学科的教育。
其次,面对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量信息的涌入,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决之道: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或增加经费来支持相关活动,并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学校教育中。
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类文化节庆活动以及开展相应的旅游品牌推广。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核心提示:现在有一种文化乐观主义,认为中国的国力增强了,那么国家命运和文化命运的分离,甚至是背离终于可以克服了,中国人不必再处处从思想上去仰人鼻息了。
我尊重这些人的意愿,也乐观其成,但是不同意这种估计。
现在我们文化的状态和趋向并不好,而真正的出路应该在于改变思想方式,从古代一直到邓小平的“一国两制”,都是这个中华独特的政治与文化智慧的表现。
其实早就该有文化意义上的一国两制、一国多制,让一个国家有多种文化体制并行。
这是我所看到的中国文化的出路。
张祥龙:“中国传统文化的衰危与出路”本来是计划讲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原因,今天也还是以那个题目为主,当然最后我会再谈一点衰落之后中国文化的出路。
这个题目我曾在某个地方讲过,包括十个部分,再加上出路。
我去年在德国讲学的时候给德国学生开过一门课,名叫“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危机”。
这次讲座会引用那门课中的一些观点,所以比较长,不像我以前的讲座。
我尽量在限定时间内讲完,最后能留一点时间,大家来提问题。
因为我知道问题会很多,这里的很多观点只是一己之见,和主流的看法很不一样,所以希望大家多提尖锐意见,我也愿意回答。
首先,中国人缺少对自身历史处境的基本认识到目前为止流行的多种对人类历史处境的描述,无论是历史唯物论、进化论,还是乐观的全球化,总之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进步观,都是非中国的。
而且民族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大多数情况下,是非民族文化的,也就是政治化、党派化或者意识形态化的。
太多令人痛苦的东西被遗忘、被压抑了,后果是精神和思想的失神。
关系国家和文化命运的讨论,往往打不到点子上。
一个民族的精神,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成长不起来的。
我用一个比喻,就是像精神分析讲的:在童年期,如果受过重大创伤,造成了一些压抑性的遗忘,就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成长,这其实也包括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思想的成长。
所以真实的历史,包括文化,是一个民族迎得自己的精神健康和深邃的思想能力的前提和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变革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变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传统文化不再是一种仅仅存在于历史课本中的知识,而是具有独特价值和意义的文化遗产。
然而,在当今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需要不断地改善和推进,以实现对我们文化传承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在现代教育中,传统文化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教学途径、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助力了传统文化的普及。
许多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加入了传统文化的学科,如古文阅读、中国历史、诗词鉴赏等。
这些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学科和知识。
例如,古诗文的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学习中国历史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并非所有的学校都能开设传统文化课程,部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许多教师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上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难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着重于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忽略了对于文化背景、文化精神的探究和理解,这也就让传统文化的内涵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变革面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我们怎样来改变它呢?首先我们应该增加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的招聘、使用并培养拥有传统文化独特理念的教师,同时要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教育。
其次,需要加强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开发。
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更加创新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实践和互动,增加与学生互动的机会,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我们也可以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让传统文化更有趣、更有说服力、更接地气、更实用,让它进入学生的心灵和血液中,而不是让它成为一种荒废的知识。
要使传统文化知识更深入的与学生的学习进行融合,并且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最后,我们还需求建立全国性的传统文化教育互联网基地,并让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技术紧密相连,打破地域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和层面。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教育的应对
后现代主义文化与教育的应对黄卫星后现代主义渗透在不同的领域和学科,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家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彼此的观点有些不同,甚至相去甚远。
但是,后现代在反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反普遍主义、反基础主义、反深度意义和确定性等方面的思想,对当代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体现在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和品位大幅度提高、信息资源大大丰富、个人空间大大扩大、文化生活大大丰富等方面。
后现代主义文化和后现代思想一样充满了矛盾、悖论和自反,出现了文化的混乱乃至文化的堕落和崩溃,这使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由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了解当前青少年所处的文化场域,有针对性地改变教育观念、调节教育对策。
一、抵制权力、反抗秩序与教育的应对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和科学理性的显著特点,是建立权力、确立规范和秩序。
霍布斯认为,秩序已渐渐地不再被理解成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由人所创造的,而且显然是政治的和社会的。
人们必须设计出秩序,以限制一切普存之物(即流变之物);秩序成为权力之物,权力成为意志、力量和算计之物;对社会观念的再构想具有根本意义的是这样一种信念,即国家和秩序一样也是人的创造物。
[1]后现代主义文化摧毁了理性现代性的做法,打破了秩序的宏大幻象,打破了形而上学的基础,打碎了各种独断的权力,使这个世界变得越发的碎片化。
破除秩序后的混乱和模糊,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福柯提出,权力不仅仅局限于以往所认为的法权模式和经济学模式两种,权力更多地表现在无所不在的微观世界中。
福柯把传统观念中培养学生身心键康的地方也视作权力运作的机构,他在《规戒与惩罚》中描述了灵魂、肉体和主体在各种规戒性权力母体中的历史形成过程。
学校和监狱、医院和车间等机构,一样对人们进行规戒,通过对精神和肉体的改造,来消除所有社会的和心理的非规则性,生产出驯服的主体,最后的目标是使主体“规范化”。
福柯将学校中对活动加以强制和规范的时刻表、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监督的措施、为奖励顺从惩戒抗逆设立的各种考核制度、为施行道德价值而推行的规范判断等,也归于权力行使的管制和监控。
后现代主义的危机与局限
李德武后现代主义的危机与局限1、方法论美学的弊端看过几位学者对拙作《谁将宣告后现代主义的终结》一文的批评,学者们良好的学养和严谨的学风着实令我敬佩。
我觉得我们之间无商榷的必要,因为我们关注的不是相同的问题。
我怀疑的不是人们对后现代的热情,而是后现代基本理论自身是否令人信服。
所以,我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创造了后现代理论的一些理论家。
但讨论是自由的,多一些声音没什么不好。
作为一种方法论美学(我这样认为),后现代无异在找寻词语与意义、词语与存在表述、表现方式上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但并不说明这些建立在语言上的开拓真正能够解决我们内心和现实之间的深层冲突。
作为一种美学的初级训练,后现代的一些理论是非常有效的,因为这些着重于方法研究的理论更易于操作。
与其说这是一种技术主义美学,不如说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美学——以一种方法的普遍有效性掩盖美的个人(人格化)标准。
在其对艺术的不可模仿性或话语权威的颠覆中,实现的并非是美的日常性回归,而是表征为对心灵缔造个人世界这一难度创作的逃避。
詹姆逊对此看得很清楚,他认为,文化是一种要素存在,创作就是利用公共的文化要素进行的“拼凑”,而拼凑也不过“是空的模仿,是一个瞎眼的雕像。
”在后现代的理论家当中,最不想把艺术和人分开的可能要算梅洛·庞蒂了,他本来想说明艺术并非仅仅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还应包括肉体的感觉存在,媒介的物理存在以及一幅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但他还是陷入了“明确划定界线”的泥淖,因为这种界限的划分与明确除了在概念上变换一些花样外,确定的无非是一种语言的指向性。
所以,梅洛·庞蒂自然不理解“心灵何以能够绘画、写诗”。
类似的我们可以看出茵嘉登的语言指向、加达默尔的语言指向——一种面对共同的语言迷宫所做出的自我逃脱路线的选择。
在阅读中国文化和后现代的文化中,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问题,中国艺术是以人为基点的,而后现代艺术是以语言为基点的;中国人在二千多年前就注意到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性,这种关系不是统治与制约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共生的平衡关系,因此,在中国艺术思想中人与物并非是两个对立物,更不存在词与物的对立,人可物化,物可人化,其中超越的是人与物的固有界限,实现的是心灵的开阔和自由。
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中国教育曾经是举世瞩目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的日益富裕,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却也存在着很多困境。
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发现教育改革的出路,使中国的教育真正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教育高度商业化的困境当前,教育高度商业化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之一。
私立、民办学校数量不断增加,部分教育机构纯粹以盈利为目的,一些地方的教育市场竞争激烈。
校外培训机构、家教等更是成为了热门行业,甚至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面对教育商业化的困境,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
首先,要坚决反对以牟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加强对民办、私立学校的监管力度,保证其合法合规运营。
其次,应该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教育责任,共同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让教育回归本质,造福国家和人民。
二、应试教育的困扰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应试教育的存在,导致我们的孩子们只会死记硬背、机械化地应对考试,却没有真正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更让人担忧的是,现在的考试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高中、大学,连初中、小学都已经非常重视分数、奥数等高考科目。
而在过程中,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得不到有效的保障,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优秀育人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吸引更多的人们关注教育的本质,帮助孩子们成长为积极向上的人们。
三、教师队伍建设的拐点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目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进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大批数量的教师难以保证教育质量,而且部分教师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的责任感和情感投入不够,教学各方面工作缺乏有效的支持和协助。
而实现教师的快速成长,需要推动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强教研能力,采取更加有效的培养措施,通过多样化的培训和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系统素质确保教育质量。
文论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文论教学的困境与出路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和文化研究的影响,国内高校的文论教学面临着“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现实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正确处理文论教学与文艺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从学科的立场而言,文艺学研究有必要对传统的知识体系和理论话语进行反思和批判。
而从大学课程的设置目标和知识的传授角度而言,文论教学应当回归常识,贴近接受主体当下的文学经验,回应接受主体对文学本质的追问,并且重视对文学知识的完整呈现。
关键词:文论教学;困境;出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和文化研究的影响,我国文论研究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比如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观点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学者们奉为绝对权威,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原苏联文学家的文论话语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法、英、美等国各种新潮而又具有颠覆性的文论话语。
与此同时,文论研究的兴奋点也已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转向了喧嚣的大众“文化”,文学的边界日趋模糊,文学观念不断更新,以往我们固守的文学“常识”遭受到了质疑。
这些在给当今的文论教学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诸多的疑虑与困惑。
一、移动的边界:文论教学教什么众所周知,知识分化和学科分工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在英语世界中,“学科”(discipline)一词指的是由一系列密切相关的知识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整体以某些人为的规定性(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等)来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相對的封闭性,进而将自身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这就形成了我们平常所说的学科“自律”。
正因为如此,英文“discipline”又有“纪律”、“训导”之意。
仅从这一角度来说,学科意味着某种特定的知识、领域、对象、方法和边界,它规定了自身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相关议题。
在现代文艺学的发展史上,我们不能不提美国学者勒内?韦勒克的名字,因为在他的努力探索之下,文艺学的学科架构才得以确立,学科内涵和学科边界日渐清晰,这主要体现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末他与奥斯汀?沃伦合作出版的《文学理论》一书之中。
“后语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的 目的是 重 新建 立 现 有 的教 育 制度 ; 发 展 在 此 教 育
制度 范 围之 外 教育 中潜在 的一 切可 能性 , 即: “ 与 生
终 身 教育 理 论 的传 人 , 使人 们 对语 文 的后续 教 育 问
题更 加关 注 。 1 . 对“ 后 语 文教 育” 概 念的界 定
・
9 O・
程 媛
刘 春玲 : “ 后语文教育” 的困境与 出路
语 文 的后 续学 习与社 会 推崇 的求职 标 配 “ 过级证”
《 教 学 与管理 》2 0 1 5年 5月 2 0日
・ 8 9・
“ 后语文教育” 的 困境与出路
程 媛 刘春 玲
( 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 黑龙江大庆 , 1 6 3 7 1 2 )
摘
要 该文 以终 身教 育理论 为依据 , 阐释 “ 后语 文教 育” 的概念 , 强调 语文素 养对 国民素 质提 升 的重要 作用 , 分析
该文为 2 0 1 3年度 黑龙 江省哲 学社会科学研 究规划项 目“ 百年语 文教 育思潮演变” ( 1 3 E 0 0 6 ) 、 2 0 1 4年度 黑龙 江省教 育厅
人 文社 会 科 学研 究 项 目“ 语 文 教 育 史 分期 问题 研 究 ” ( 1 2 5 4 4 0 0 2 ) 的研 究成 果
中的每一件事情 , 整体大 于部分 的总和 , 世界上没
有一 个 非 终身 而 非割 裂 开来 的永 恒 的教 育 部分 。 ” 这不 仅 强 调 了终身 教 育 的连 续 性 与包 容性 , 而 且 阐 释 了 把终 身 教 育 作 为学 习 化社 会 发 展 的基 石 的重
在 漫 长 的社 会发 展 进 程 中 , 语 文教 育 起 着 熟稔 祖 国文 化 、 提 升 人 文 素 质 的关 键 作 用 , 这 是 语 文 教 育 的魅力 所 在 。从语 文学 科 角度 来 看 , 语 文 基础 教 育 与语 文继 续教 育一 直相伴 相 生 。上 世纪 二三 十年
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意义与路径
前沿视角作者简介:谢凌香,1983年生,广西全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黎成才,1996年生,广西防城港人,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率先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2]。
在跨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教育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是支撑、推动、引领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
[3]高等教育要肩负起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教育支持、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的重要使命。
所以,探究高等教育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建构理路与实践路径,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以高水平内涵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一)中国式现代化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指引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必将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目标指向,满足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征的要求。
首先,高等教育现代化服务广大人民。
我国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基本需要,重点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教育公平的现实需要,高校要不断推动内涵式发展,以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满足人民的期盼,同时致力于办好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实现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其次,高等教育现代化服务共同富裕。
高等教育要坚持公益性、服务性,要以扩大受教育规模,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差异等为目标,通过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与扩大受教育规模,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差异,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向大多数人提供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同时高等教育突出社会责任,通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生产力提高,贯彻共同富裕思想教育,为实现社会公平与教育公平贡献力量。
现代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现代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现代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教育困境,如应试教育的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为了应对这些困境,教育界和家长们亟需思考出路,提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教育方法和策略。
正文:一、应试教育的困境现代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应试教育的困境。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生的成绩往往被放在首位,导致教育过程变得枯燥乏味,缺乏创造性。
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发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测试结果。
此外,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使得应试教育的困境更加严重。
一些地区的学校条件较好,有着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另一些地区的学校则条件有限,导致学生得到的教育水平存在差距。
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加剧了教育困境,不符合教育的公平和普惠性原则。
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挑战除了应试教育的困境外,现代教育还面临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挑战。
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许多学生感到焦虑、抑郁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这种情况与教育体制的问题密切相关,应试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高压要求使得他们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自我调节的时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同时,家庭教育的问题也是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大原因。
一些家长过分注重学习成绩,给予学生过高的期望和压力,使得学生承受了双重的压力。
这使得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压力下无法得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支持,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现代教育需要创新的出路为了应对现代教育的困境,教育界和家长们需要思考并采取创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首先,我们应该从教育培训的目标出发,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
其次,我们应推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教育师资质量,以保证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文化的再解读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文化的再解读在当今社会,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为我们审视和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简单的学术流派或文化现象,而是一种复杂且多元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它对传统文化的再解读具有深刻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情趣。
它是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传承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后现代主义以其对权威的质疑、对多元性的强调以及对边缘声音的关注,为传统文化的解读带来了新的活力。
它打破了传统解读中单一、线性的思维模式,不再将传统文化视为一成不变的、固定的实体。
相反,后现代主义认为传统文化是动态的、多元的,是可以被不断重新诠释和建构的。
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下,传统文化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唯一性。
传统的文化解读往往依赖于权威的解释和既定的规范,而忽视了个体的理解和体验。
后现代主义则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背景、经历和价值观来解读传统文化。
这种对个体解读的尊重,使得传统文化能够在不同的个体眼中呈现出多样的面貌,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同时,后现代主义注重对边缘文化和小众文化的关注。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往往只有主流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元素得以广泛传播和重视,而那些边缘的、小众的文化则容易被忽视和遗忘。
后现代主义则试图挖掘和恢复这些被边缘化的文化元素,将它们纳入到传统文化的整体解读中。
例如,一些民间的、地方的习俗和艺术形式,在过去可能被视为次要的或不重要的,但在后现代主义的视野中,它们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为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素材和视角。
此外,后现代主义对传统文化的再解读还体现在对文化符号的重新诠释上。
文化符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特定的意义和价值。
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这些文化符号不再具有固定不变的意义,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解读方式产生新的含义。
当代教育的问题与出路
当代教育的问题与出路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也是国家发展的命脉。
然而,在当代中国,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
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提高学生思维和素质,培养高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怎样解决当代教育面临的问题,来探讨教育出路?一、巨大的学习压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习竞争也是如此。
在学龄阶段,学生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压力,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大量的知识。
这种压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或者出现心理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通过科学方法进行教学,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另外,家庭和社会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与应用相脱离在教育中,理论与应用是相辅相成的。
但是,在当代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缺乏实际能力。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能否将所学理论掌握并应用到实践中,是检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校和社会应该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比如实习、实践等,让学生更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制度的问题传统教育体系注重考试,考试成绩成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
这样的评价制度不仅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但是,这种评价制度缺乏全面性和未来性。
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这种评价制度。
学生的评价应该通过多方位的机制,包括品德、技能、年级评估等等。
评价应该更加科学更加多样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展现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当代中国教育资源不均衡,城市教育条件比农村更好,发展教育的空间也更大。
但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想与城市的差距很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
为农村地区的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建立现代教育体系,提高整个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
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困境与重建
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困境与重建一、中国教育学“西学东渐”中的文化困境中国教育学很长时期里未构筑起自己的“家园”,长期地保留着“舶来品”这一从降生之日就带有的“胎记” [1 ]。
近百年来,中国教育学一直在向西方学习,寻觅现代化的革新之路。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國的教育学界始终坚持对自己的教育传统做出反思与批判,甚至认为自己的教育传统与现代化视野不合时宜,觉得自己的教育传统是不科学的,不具有现代性。
“不幸的是,在20世纪,传统得到了相当负面的意义,通常被认为是和所有现代价值,诸如理性、进步、自由,尤其是和革命相对立的。
……近代实证主义,尤其是它的极端形式——唯科学主义,都与传统为敌。
……在早期,去掉传统糟粕几乎被当作现代化的一个先决条件。
然而,当现代化过程的经验研究逐渐成熟后,传统的真正价值才被缓慢但坚定地再发现。
”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学研究,类似不够重视自身传统文化的问题已然出现:教育理论与本土的教育实践愈发疏远,原本具有很强实践品性的教育学失去了立身之所,成为空洞的学究之道。
失去了“文化之根”的教育学是虚幻的、浮夸的,是没有精神灵魂的。
“没有什么普遍的人类,只有特殊型式的人类;没有什么普遍价值与永恒的原则,只有区域性民族性的价值和偶发的原则,没有什么‘一般文化’,而只有‘我们的文化’。
在这里,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否定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不一定意味着要拒斥‘民族精神’。
” [] 在对中国教育学传统进行批评的同时,我们理应看到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教育之本,一个民族的教育之魂。
“如果中国不联盟再坚持自己原有的文化,而接受西化,其结果便是有变成次等欧洲公民的危险。
……尽管西方文化在中国发展了相当数量相当活跃的代理人,他们长年累月地鼓吹颂扬,但古老的欧洲无论如何也不准备把中国作为平等的一员接受进西方的文化实体中。
” []忽视或者轻视传统文化,中国教育学将沦落至既无法到达远方,也回不到故乡的虚无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