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教案2
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绝句 早发白帝城)
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绝句早发白帝城)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通过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诗中的地理和历史背景;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体会诗中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背诵并理解《早发白帝城》的内容;学生能够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地理和历史背景;学生能够欣赏并分析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早发白帝城》全文;相关的历史和地理背景资料;古诗朗读和分析的辅助材料;3.2 教学环境:教室里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学生朗读和活动;需要有投影仪或者白板,以便展示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白帝城的图片或者地图,引起学生对诗中地理背景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要早发白帝城;4.2 新课内容:让学生朗读《早发白帝城》,并指导学生注意诗的韵律和节奏;解释诗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4.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例如诗中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意;4.4 应用与拓展: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类似的绝句,或者让学生选择另一首相关的古诗进行欣赏和分析;4.5 总结与反思:通过提问或者讨论,检查学生对诗的理解和欣赏程度;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五、作业与评价5.1 作业:要求学生背诵《早发白帝城》,并在下一堂课前进行默写检查;要求学生回家后,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欣赏和分析,并在下堂课分享;5.2 评价:通过学生的默写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诗的背诵和理解程度;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价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延伸活动6.1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李白的诗,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并准备进行小组分享;6.2 诗歌朗诵会:组织一场诗歌朗诵会,邀请学生朗诵自己喜欢的李白的诗,通过朗诵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6.3 绘画创作:邀请学生根据《早发白帝城》的内容,进行绘画创作,通过绘画展示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
2.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2.感受古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为什么?二、学习《咏鹅》1.朗读古诗: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咏鹅》,注意语气、节奏。
2.理解诗意:教师逐句解释诗意,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
3.感受意境: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出古诗中的画面。
4.背诵默写: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背诵并默写《咏鹅》。
三、学习《静夜思》1.朗读古诗: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静夜思》,注意语气、节奏。
2.理解诗意:教师逐句解释诗意,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
3.感受意境: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出古诗中的画面。
4.背诵默写: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背诵并默写《静夜思》。
四、巩固练习1.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背诵。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背诵展示。
3.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对古诗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咏鹅》和《静夜思》。
2.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韵味和意境,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同时,要加强背诵和默写的训练,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两首古诗。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时,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如《咏鹅》中的“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时,通过趣味性的记忆方法,如编故事、画图记忆等,帮助学生记忆。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2古诗两首教案2苏教版
(板书:学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实践)6。这首诗是作者在冬夜读书时的感想,也可以说是一种灵感,我想问一问同学们,陆游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告诉他的儿子这些呢?你能走进陆游,走进他的内心想象一下,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吗?7.同学们的想象使诗歌更加立体起来、丰满起来.请大家看插图,在一个冬天的深夜,陆游在灯下专心读着书,突然有了一些感想,于是奋笔疾书,之后便叫来自己的儿子子聿,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儿子。他会怎么说呢?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注意你的语气和态度。(1)指名说(2)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
投影片
小黑板
1.听写生字及本课的成语。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文章一开始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第2-10自然段,同学们边看边想,将这部分内容分成四层意思,每层意思用两个字的小标题来概括。
(3)交流“骗玉"、“解难”、“智斗"、“归赵”么棘手问题?你能用上“如果……就,如果……就”来说好吗?(学生自说.)
d.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用理直气壮、大大方方的语气读蔺相如与秦王的两段对话。
c.故事的结果怎样?(板书:归赵。)顺势完成作业本第5题的第1小题:蔺相如之所以叫人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是因为.秦王之所以客客气气地送蔺相如回国,是因为。
(5)学生参照板书复述智斗经过。小结课文第一段.
语文园地
1.通过回顾本单元课文,交流“读进去,想开去”的读书方法.启发学生懂得:在阅读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联想,体悟文章表达的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b.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蔺相如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请你划出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的句子,钻研一下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想好了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板书:愿意,如果……就,如果……一定,理直气壮,撞碎,举起等。)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小编整理了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古诗两首》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诗句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
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敕勒歌》。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会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
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文。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课题。
语文版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荷语无声- 荷语无声2、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
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
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四、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
①小组讨论。
②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2.背诵诗文。
这首诗就像一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
让我们再想象一下诗中壮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一遍。
五、忆生字,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首、川、似。
2.按结构记忆字形。
独体字:首、川。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2)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5 古诗两首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文:25 古诗两首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安排两首古诗。
《江雪》,即“江上雪景”,为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
诗歌描绘了一幅广阔而空寂的雪景图,并勾画出“独钓寒江”的“蓑笠翁”形象,读后让人感动和回味。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写的是诗人在风雪之夜投宿到一户贫穷人家的情景。
寥寥几笔,诗人便把苍山暮色、茅屋贫寒、柴门犬吠、风雪夜归的情景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生动地反映出山村人民生活的贫苦,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歌作为抒写心灵的艺术,要靠心灵去体悟。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己去读诗,去想象,去感受,去领悟,达到入境悟情。
教学目标:1.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的画面,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 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径、踪、孤、翁、暮、宿、柴、犬;要求会写的字有:径、踪、翁、钓、宿、柴、闻、犬、归。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描绘的意境。
课前准备:1. 教学挂图、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教学《江雪》)一、借助插图,导入新课(一)出示挂图(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首古诗中的第一首——《江雪》,写的是唐朝诗人柳宗元雪天江边所见。
(三)简介诗人柳宗元。
(展示课件第三屏)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1. 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课文注音和工具书,读准生字读音。
2. 多读几遍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 检查自读情况。
(二)了解诗意1. 自读诗句,借助课后注释和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歌的意思。
2. 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释字词的意思。
《古诗两首》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理解两首古诗的意义和主题。
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资源:两首古诗文本。
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理解古诗的意义和主题,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的意义和魅力。
3.2 朗读与背诵: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教师鼓励学生背诵两首古诗,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理解与欣赏4.1 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意义和主题,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4.2 讨论与分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
五、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两首古诗的意义和主题。
教师强调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5.2 拓展:教师提供与古诗相关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教师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互动游戏:教师设计一个与古诗相关的互动游戏,如古诗接龙、古诗拼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互动游戏,学生能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古诗的内容。
七、小组讨论:7.1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深入讨论。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析古诗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共同完成小组报告。
八、课堂展示:8.1 学生展示:每组学生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和感受。
【一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2
古诗两首1
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
2、学会本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之不易和对农民的同情。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时划分两时
第一时
一、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
禾禾苗。
“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
“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教案范文2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教案范文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唐诗二首》教案范文精选2篇(一)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唐诗二首》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二首》的背景和作者。
2. 学会欣赏和鉴赏诗歌,理解诗歌中隐含的意境和情感。
3.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对《唐诗二首》的内容和意境的理解。
2. 学会欣赏和鉴赏唐诗的艺术特点。
3. 学会正确朗读和表达古诗。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和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唐诗二首》的课文及相关资料。
2. 画有相关插图的课堂展示。
3. 录制了《唐诗二首》的朗读音频。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插图,引发学生对于古诗的兴趣。
2. 老师播放《唐诗二首》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和美感。
步骤二:探究课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唐诗二首》,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学生分组讨论《江南春》和《静夜思》的意境和情感,并展示讨论结果。
3.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解释,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步骤三:学习诗文特点(20分钟)1. 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江南春》和《静夜思》的诗句,分析句法和修辞手法。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归纳和总结出唐诗的常见艺术特点。
3.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步骤四:朗读表达(15分钟)1.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把握句子的意境和情感。
2.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评选优秀的朗诵者。
3. 选几位学生朗读《唐诗二首》,进行诗歌表达评价。
步骤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选取其他唐诗进行欣赏和鉴赏。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首唐诗,进行背诵和朗读表达。
步骤六: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唐诗二首》的意境和情感。
2. 学生发表对于古诗学习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唐诗二首》的内容和意境,并学会欣赏和鉴赏唐诗的艺术特点。
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6篇
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6篇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6篇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1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
初步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主要板书方案20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日当午汗滴春一粒盘中餐辛苦秋万颗饿死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课外: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古诗两首。
解释“古诗”的意思。
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二、初读指导1、板书:锄禾,领读。
解释字意。
2、老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老师用小黑板提醒: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指导看书上的图。
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老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
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老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2.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过程
补充及反思
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 诗意: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可春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只有在 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指导朗读3、4句,说说体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四、 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
第一单元 2、 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授课类型 记背诗句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新授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的美好。
教、学具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补充及反思 一、 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二、 解题: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 初读,初通诗意 1、 自读全诗,再抽读。 2、 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 的词。 3、 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很短 新:新鲜、奇丽 4、 由词意思考:诗人在什么样的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 心情怎样?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 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 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 入眼帘。 6、 说说你从一二句中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导朗读。 7、 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平常、随便 识得:认识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诵读中启发想象,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1、喜欢背诵古诗2、激发学生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突破方法:采取范读、挑战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熟读成诵。
难点: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法与学法师:创设情境、示范朗读、参与讨论。
生:自读、讨论、想象、诵读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读懂第一首诗,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画面。
3、朗读背诵《赠刘景文》。
一、导入第一首古诗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又叫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得奥,苏轼可欣赏他了。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
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板书试题:赠刘景文)二、师配乐泛读古诗,生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三、自学古诗1、自由读,读准每个字的音。
2、指名朗读。
3、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指名朗读。
刘菊残君橙橘4、小组讨论,理解词义。
荷尽:荷花凋谢。
擎雨盖:指荷叶。
(课件展现画面)犹:还傲霜枝:指菊花的花枝挺立在寒风中。
(课件展现画面)四、再读感悟,启发想象1、学生再读,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并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的菊花的花枝还傲霜斗寒冷。
一年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深秋时节。
2、师再次配乐范读,生闭眼想象画面。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
2.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古诗。
2.生字词卡片。
3.彩笔、纸张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出示课件或黑板,展示本课的两首古诗。
(二)学习《静夜思》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静夜思》,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
2.学生自读《静夜思》,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3.老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4.学生再次朗读《静夜思》,感受诗句的韵律美。
5.学生背诵《静夜思》。
(三)学习《春晓》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春晓》,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
2.学生自读《春晓》,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3.老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4.学生再次朗读《春晓》,感受诗句的韵律美。
5.学生背诵《春晓》。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老师提问学生关于《静夜思》和《春晓》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2.学生齐读两首古诗,巩固记忆。
(二)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静夜思》和《春晓》的意境。
2.学生选择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进行创作,描绘出诗句中的画面。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老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1.抄写《静夜思》和《春晓》。
2.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已背诵两首古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韵律美,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发音不准确,需要老师进一步关注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9、古诗两首第2课时嫦娥教案
蒲宏明
课型:精讲
课时:
2
时间分配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课题:
29.嫦娥
5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背诵古诗《乞巧》。
2、说说诗意和诗中告诉我们的民间习俗。
3、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了解另一个民间传说。
4、板书《嫦娥》,读题。
5、简介作者。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诗句意思。
3、能想象诗所描述的画面。
嫦娥应该为自己偷吃灵药的事感到后悔,
因为她每夜对着碧海青天,内心十分孤寂。
7、朗读诗歌,试背诗歌。
重点难点
1、感情朗读诗歌,想象诗所描述的画面。
2、理解诗意,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教法及
教具
1、课件。
2、收集教学设计中的有关资料。
10
三、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怀。
1、想象“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的景象。
教学
反思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郭川乡学区郭川乡中心小学三年级一班语文教案
“烛影深”写出了室内从黄昏到夜深的景象。
“长河渐落晓星沉”写出了天空从夜深至微明的景象。
2、体会“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情怀。
“悔”字写出了嫦娥追求幸福,可最终却事与愿违的失意、感伤。
“碧海青天夜夜心”每夜对着碧海青天,嫦娥内心十分孤寂。
3、作者借诗,以嫦娥自喻,抒发自己有所追求而最终事与愿违的失意、感伤的情怀。
4、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15
二、学诗。
1、自学生字词。
2、自由读诗。
3、画出节奏。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碧海/青天/夜夜心。
《古诗两首》教案: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古诗两首》教案: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古诗两首》的诗歌语言及其文化内涵,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了解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引导学生学习古诗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古诗两首》的学习,使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精神风貌,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课文选择《古诗两首》:《登高》、《静夜思》。
2、课堂活动分为以下三部分:(1)导入积木游戏本活动通过积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快速回归到学习状态,缓解学生的疲劳感,调动学生的兴致和思维。
(2)阅读学习与分析教师为学生介绍《登高》和《静夜思》的背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此两首诗歌。
让学生自主阅读《登高》和《静夜思》,让学生在集体讨论中分享感受和思考。
(3)诗歌诵读与配乐演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演示,在诵读过程中导入适当的音乐,配合诗歌的语言和意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更好地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积木游戏教师在黑板上撰写“登高.静夜思”,并在黑板下方放置一些木积木,让学生自由选择并组合出诗歌的核心意思,同时让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第一印象以及作品给自己带来段是体验。
活动二:阅读学习与分析1、背景介绍学生通过PPT等方式,了解《登高》与《静夜思》的背景,把诗歌融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之中。
2、自主阅读学习并讨论学生自主阅读飞服《登高》和《静夜思》,并在阅读后小组讨论其文化内涵、感觉和情感。
让学生自由发表和阐述,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每一组对于诗歌的不同解读、感受和了解,使大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诗歌,并且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活动三:诗歌诵读与配乐演示1、诗歌朗诵就读诗歌时,特地强调学生在全神贯注的状态下进行朗诵,在佩戴头戴话筒的情况下,感受说话时的变化。
(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教学建议2
《古诗两首》教学建议2
三年级语文教案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朗读录音磁带;到户外观察柳树和春日的景色。
授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
用幻灯片,看柳树和春天的图片或录象,指导看图,让学生观察柳树和认识春天风和日丽的景色。
1、《咏柳》:
⑴课前让学生观察柳树及其生长情况。
⑵结合插图,展开想象。
⑶抓住重点词语推敲,比如说“妆”、“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⑶抓住后两句,学习古诗。
2、《春日》:
⑴讲解“寻芳”、“万紫千红”。
⑵结合《咏柳》说说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什么景色。
⑶让学生仿照作者观察的方法,借助某一种景物,说一说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⑷古诗拓展。
《古诗两首》教案2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古诗两首》2. 学科领域:语文3. 适用年级:三年级4. 课时安排:2课时5.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把握古诗的意象和意境;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古诗两首》相关内容;2. 多媒体设备:PPT、视频、音频等;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卡片等;4. 参考资料:相关古诗的解析、鉴赏文章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与古诗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情况进行讲解,讲解古诗的意象、意境、重点词语和句子等。
5. 实践训练: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练习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两首-2精品教案
18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会写“危、敢、惊”三个生字。
2.借助拼音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感受到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中间有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
出示课题:夜宿山寺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二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2)学生试读;(3)指名读;(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2)指名配乐读;(3)教师配乐范读;(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2)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3 古诗两首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文:13 古诗两首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安排了两首古诗,分别是《早发白帝城》和《绝句》。
《早发白帝城》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诗中描绘了从白帝城乘船到江陵途中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流放遇赦后轻松、喜悦的心情。
“绝句”是古诗体裁之一,唐朝诗人杜甫于公元764 年在成都写成了琅琅上口、流传千古的古诗《绝句》。
诗中描写了他的住处——成都城外浣花溪草堂前那明媚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草堂的喜爱及想远游东吴的思想感情。
综合分析,两首诗均为七言诗,诗的重点是通过景色的描绘来表达欢快的心情。
以此为基调,在古诗教学伊始将通过师生共同梳理,确定中心问题;接着抓住重点字词,通过字理识字、扩词、寻找词句特点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悟诗人心境。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人心境。
2.指导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早发白帝城》。
3.会认“帝、辞、啼、翠、含、岭、吴”7 个生字;会写“诗、帝、岸、绝、鸣、翠、窗、含、岭、泊、吴、船”12 个生字。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指导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早发白帝城》。
2.会认“帝、辞、啼、翠、含、岭、吴”7 个生字;会写“诗、帝、岸、绝、鸣、翠、窗、含、岭、泊、吴、船”12 个生字。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人心境。
课前准备:1.2.3.4. 收集关于长江三峡的图片;收集关于李白、杜甫的资料;收集描写祖国山河秀丽景色的古诗词;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1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一)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描写祖国山河秀丽景色的古诗词,谁能给大家背诵一首?(二)(展示课件第二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景物的古诗。
(展示课件第三屏)一首是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一首是杜甫的《绝句》。
谁来谈谈你对两位诗人的了解?(三)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李白、杜甫的资料。
13.古诗两首-2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2012年月日
课题
13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2
教学目标
1、认识"所、牧"等12个生字,会写"黄、闭、立"等6个字。
2、有朗读古诗的兴趣,能从诗中感受到夏天的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4、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出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
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关键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来自设计意图课前积累:一、回顾。
2分
二、看图揭题,导入。
3分
三、初读感知。
10分
四、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5分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5分
六、学习生字。巩固词语。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教师范读。
2.学生练读。
3.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教师大胆放手,相机示范,引导学生评价。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为学新知做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读懂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古诗《咏柳》,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写春天的诗——《咏柳》。
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诗人贺知章你们知道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
(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能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
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6.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2.学生质疑问难。
(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1)出示第一句诗课件,体会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5.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
(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
后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出示本诗配歌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
3.吟诵本诗: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4.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五、选读诗歌,拓展思维——丰富美。
1.大家吟诗的时候多投入啊,可见这一首诗写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呢?2.课件出示与本诗相关的几首古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
六、自主作业,迁移能力——延伸美。
学了这首诗后,你回去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可找一些描写春天的诗来朗诵;可画一幅春天的画,可以《咏柳》为题写一篇作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学习古诗《春日》,感受春天的美好景物,感悟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一、读春:积累词句(可当作课前活动)开小火车,每人读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听。
(学生有困难,师生帮助)1.出示二字词语:立春早春初春春日开春新春仲春阳春晚春残春暮春春令三春阳春春辉春风春水春光春色春汛春雨春景春花春草春耕春游春暖踏春春雷春潮春华春季报春2.出示四字词语: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光融融春光旖旎春色怡人春燕回巢春风得意春色迷人春色无边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深如海春寒料峭春满人间四季如春春风和煦春和日丽春风送暖春风浩荡春风化雨春潮滚滚春花怒放春意正浓春苗茁壮百花争春春到人间百鸟鸣春春花烂漫春桃吐蕊枯木逢春春水盈盈春风轻拂春风拂面春和景明春风荡漾春风徐来春江水暖春雨丝丝春雨绵绵红杏闹春春花似锦3.出示佳句名诗:●春到三分暖。
●春天三日晴。
●春雨贵如油。
●一年四季春为首。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十年老不了一个人,一天误掉了一个春。
●青年是人类的春天。
——郭沫若●春城无处不飞花。
——韩愈●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东方风来满眼春。
——李贺●春到人间万物鲜。
——冯梦龙●春到人间草木知。
——张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于门万户中。
——卢道悦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
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达到了绝妙的地步。
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然而,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示《春日》)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
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学生板书题目)3.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指名板书“南宋朱熹”)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
(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教师点拨如下:(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
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
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
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
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
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
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
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
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
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
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
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
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
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
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
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
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其间,教师范读一次。
8.说说古诗的意思。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
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
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原因之二,请听我细细说来:《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努力学习,劝告大家多读书)。
(指着学生板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在孔子的书籍中寻求知识。
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好像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快乐。
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想吗?能有知识道理如明媚春光的认识吗?正因为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才成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这首暗喻读书的《春日》诗,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咱们应该像朱熹一样在书海中求知,因为书海中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享受春日古诗短而精,间接而含蓄,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细细品尝。
教学古诗,如果仅仅停留在“解释”上,肯定枯燥乏味、了无生趣。
古人写诗,往往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景寓理、借物寓理。
诵读古诗,不能“千诗一面”,有的豪放,有的婉约,有的高昂,有的低沉,有抑有扬,有急有缓。
朱熹的《春日》诗,乃咏春诗中的精品,诗人踏春赏春时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每一个字中。
诗人是在享受春日,春光无限好!我和孩子们也在享受春日,从诗句中寻找“美丽”的心情,诗人快乐,我们也快乐!四、作业布置。
1.比比组词。
2.默写《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