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新式教育的发端PPT

合集下载

专题22:新式教育的发端

专题22:新式教育的发端

专题22:新式教育的发端一、导学目标1、记住科举制度废除的主要原因和意义;2、了解近代新式教育体系形成的经过;3、记住: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4、知道蔡元培的教育理念;二、学习流程:自主突破一:科举制度的废除1、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有哪些?2、1905年,宣布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到终结共历时年。

3、科举制的废除有什么历史意义?二、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1、新式教育体系形成的前提:2、新式教育体系形成的标志:3、中华民国成立后,对晚清学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主要是缩短了;在课程设置中更加强调。

4、1922年,中华民国参照(国家)的学制,再次对学制进行改革。

三、京师大学堂1、1898年7月,光绪帝发布上谕,开办,1912年改称。

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唯一保留下来的一项新政措施,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

2、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3、北京大学在新文化运动中具有怎样的地位?4、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改革过程。

变式练习题1、下列事件发生在1905年的是()A、科举制度的废除B、京师大学堂的开办C、京张铁路建成通车D、严复译著的《天演论》正式出版(高密市2003——200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2、颁布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的政权是()A、太平天国B、清政府C、中华民国D、伪满洲国3、京师大学堂就是今天的()A、天津大学B、南开大学C、清华大学D、北京大学4、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是()A、李大钊B、蔡元培C、陈独秀D、鲁迅常考知识点及应用典型题一、科举制的废除应用举例:考法A:(制度名称)1、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废除历时1300多年的()A、跪拜礼节B、缠足陋习C、包办婚姻D、科举制度(高密市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考法B:(废除原因)2、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不包括()A、考试内容不济实用B、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才智C、录取程序不利于选择才俊D、中国新式教育体系的冲击(高密市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考法C:(废除者)3、下令废除科举制的是()A、清政府B、南京国民政府C、孙中山D、广州国民政府(高密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二、一次学制改革:应用举例:1922年,中华民国对学制进行改革,主要参照()A、美国B、日本C、英国D、法国(高密市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三、一所大学:北京大学应用举例:A考法:(创办时期)1、京师大学堂创办于()A、洋务运动时期B、新文化运动时期C、维新变法运动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高密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B考法:(校长)2、在北京大学提倡“兼容并包”的校长是()A、蔡元培B、陈独秀C、陶行知 D 、李大钊(高密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C考法:(运动中心)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京师大学堂B、北京大学C、京师同文馆D、清华大学(高密市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重点、难点突破及应用典型题科举制从创立到废除的几个重要时期:检验自我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中国的新式教育逐步形成。

八年级历史上册__第22课_新式教育的发端

八年级历史上册__第22课_新式教育的发端

(2)标志: 1905 年 清政府 下诏废除科举制。 历时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遂告终结。 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 (3)意义: 最终促成了近代新式教育体系的确立。
科举制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298 年
1、定州考棚也叫定州贡院,位于定州市中山东路草场胡同。 2、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直至清朝灭亡一直作为定州及附近地方士子考 试的地方, 3、是北方地区唯一现存下来的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场所。 4、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等实业(=中等教育) 内容: 高度实业(=高等教育) 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
第二阶段:改革旧学制
时间:1912-1922年(民国-北洋军阀时期) 特点:缩短了修业年限, 更加强调自然科学, 加强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 第三阶段:仿美国学制 时间;1922年 内容: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6年 影响:标志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①1904年,清政府颁布实施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对 国家的 、 、 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②新学制内容:构筑了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 为主干的国民教育体系。 特点:课程以西学为主、强调自然科学
(5)学制改革 ① 民国成立 后,缩短了修业年限,更加强了 自然 科学 ② 1922 年再次改革,参照 美国 国学制, 规定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6年。 至此,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6)在新式教育发展的同时,留学日本和欧美渐成风 气,大批学子出国留学,回国后大多从事 工作, 促进了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
2、合作探究
(1)有人说:科举制隋朝开创、清末废除,早 知如此何必建立这种制度? 答:科举制的建立与废除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由强调门第到注重学识;由追求功名到重视实 践,反映了中国社会人才观念的巨大变化和思 想观念不断解放的历史发展趋势。所以科举制 的建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 进步 (进步、倒退) (2)科举制的废除成为近代新式教育体系形成 的 前提(前提、结果)

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解读

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解读

朝代 科举制度的沿革
隋朝 创立科举制:设进士科
唐朝 发展科举制:设制举、常举(秀
才、明经、进士、明法等)
北宋 改革科举制
明朝 八股取士(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
,加强了封建君主统治)
清朝 进一步改革与废除科举制
为什么说科举制的建立和废除 都是历史的进步?
科举制的建立与废除都是历史发展 的产物。由强调门第到注重学识; 由追求功名到重视实践,反映了中 国社会人才观念的巨大变化和思想 观念不断解放的历史发展趋势。
各级新式学堂开办
《奏定学堂章程》
规定儿童七岁入学,对普通 中学培养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 做官,升入高等学堂,从事实业。 章程中开始注意了大、中、小学 之间的衔接,但丛课程设置来看, 经学课时最多,还是立足于做官 和升学。
【近代教育发展】
新学制的实行
癸卯学制
新式教育体系形成过程
一、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初等阶段、中等阶段、高等阶段
3、影响——它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
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1912年改成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在北京设 立,1900年八国北京联大学军的侵发展占史 北京后,停办。1912 年改称“北京大学”。五四运动期间,北大成为 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初基地。1937年抗战爆 发后,北大南迁长沙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 西南联合大学。抗战后迁回北京。北平解放后,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 助其为恶,无益也。” “未有学焉而不能知,习焉而不能熟 者,其能否成立,视体魄如何耳。”
素质教育
1、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在约( ) a、8000年 b、1300多年

2018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新式教育的发端PPT课件

2018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新式教育的发端PPT课件
1
阅读与思考 科举制是什么时候废除的?清政府颁布的第一
个新学制是在什么时候?新旧学制相比有什么
不同?那一年颁布的学制奠定了中国新式教育
体系?
2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时间:1905年
科举制度的弊端:考试内容不实用,禁锢了
读书人的思想才智;录取
程序不利于人才选拔。
3
二、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
时间:1904年(晚清时期)
中等实业(=中等教育)
高度实业 (=高等教育)
5
第二阶段:改革了旧学制
时间:1912-1922年(民国时期)
特点:缩短了修业年限,更加强调自然科学,
加强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
6
第三阶段:仿美国学制
时间;1922年
内容:小学6年
初中3年
高中3年
大学4-6年
影响:标志中国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7
新式小学
特点:以西学为主,强调自然科学。
内容: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
第一阶段:仿西欧学制
普通教育 初等教育(初等小学5年+高等小学4 年) 中等教育(中学5年)
4 高等教育(高等学堂3年,分科大学
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育 初级师范(=中等教育)
优级师范(=高等教育)
实业教育 艺徒学堂(=初等小学)
初等实业(=高等小学)
8
阅读与思考 京师大学堂是一座什么类型的学校?什么时
候开始、由谁创办?后来改名为什么?这所 学校出了哪些著名人物?最著名的校长是谁? 他的办学理念有什么新颖
之处?
9
三、留学风气形成
过程:留美 留日 留欧
四、京师大学堂 创办时间:1998年 性质:是全国最高等的学府 改名:1912年改名“北京大学” 名校长:蔡元培

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

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
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3、影响——它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
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1912年改成北京大学
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在北京设 北京大学的发展史 立,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停办。1912 年改称“北京大学”。五四运动期间,北大成为 五四运动的发祥地。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马 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初基地。1937年抗战爆 发后,北大南迁长沙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 西南联合大学。抗战后迁回北京。北平解放后, 北大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蔡元培的言论(摘录)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 助其为恶,无益也。” “未有学焉而不能知,习焉而不能熟 者,其能否成立,视体魄如何耳。”
素质教育
1、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在约( ) a、8000年 b、1300多年
c、2000多年 d、2500多年 2、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颁布实施于( ) a、1904年 b、1905年
新式教育体系形成


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成为近代新式教育体 系确立的前提。
新学制的制定——1904年清政府颁布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了新学制,并在全 国施行。该章程对国家的教学体制和新式 学堂做了比较全面、明确的规定。
影响: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1862年 京师同文馆) 2、戊戌变法时,作为“新政”,创办京师大学堂。 3、废科举,兴学校。京师大学堂开办以后,科举 制仍然存在。维新变法失败后,科举考试又恢复 了八股文。大学堂的学生只有考取科举,才能取 得做官资格。每到科举试期,学生纷纷请假赴考。 这样,国家得不到急需的军事、外交、科技等人 才。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 兴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 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 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 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

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

A.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会学校
B.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 C.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 D.中华民国成立后的新式学堂
3、科举制在中国存在了 ( ) A、1000年 B、1300多年 C、1500多年 D、2000多年 4、新式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 ) ①教学内容的不同 ②人才的培养方向不同 ③受教育者不同 ④教学方法不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5、中国学生最早接受西式教育是在 ( )
北京大学
蔡元培
茅盾 陈 独 秀
胡适
李大钊
马 寅 初
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措施:(结合课本146 页,圈划出重点,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1.要求学生戒除读书做官的思想. 2.本着兼容并包的精神聘任教师, 活跃学术氛围。 3.鼓励学术研究,砥砺道德。 4.民主办学,教授治校。
【课堂小结】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原因、时间、影响、
科举制优点:1)官员选拔由考试产生,比较公平; 2)使广大平民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 促进了士大夫阶层的产生; 废除原因:1)在近代以来,科举制度已完全不能 适应时代的需要, 2)考试内容不实用,禁锢读书人才智; 3)录取程序也不利于选拔才俊。
【当堂训练】
1、关于近代开展新式教育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 是 ( ) A、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B、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C、培养了实用人才 D、顺应了时代潮流 2、下列有关京师大学堂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中开办的 ②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与光绪皇帝无关 ③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 ④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全国最高的学府 ⑤京师大学堂兼具有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 ⑥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⑦ 它的创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⑦ C、③④⑤⑥⑦ D、①③④⑥⑦

22新式教育的发端

22新式教育的发端
2、举例说明北京大学是一所具有爱国、进步等传统的学校
3、列举蔡元培对北大改革的措施
4、“停科举”前的教育制度有何弊端?
5、为什么说“科举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而科举制度的废除也是历史发展的进步”?
『能力训练提升』
教师点拨
联系新旧知识并归纳总结
【当堂训练】——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级平台
先完成成长资源P74-75综合能力训练中的选择题,再练习下题
C.“清末新政”时期D.五四运动后
5.下列哪所大学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
C.上海复旦大学D.清华大学
6.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任教育总长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蔡元培D.宋教仁
7.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是在()
A.1912年B.1915年C.1917年D.1919年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新式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制度的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内容标准】
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重点】科举制度的废除。
【难点】蔡元培的办学宗旨。
【实用说明与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
田家庄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导学案编号:19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雒小宁备课组长:
课题
22、新式教育的发端
1.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体系是在下列哪一时期基本形成的? ()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D.民国初期
2.新式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知识学习探究』

华师大版八上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word教案

华师大版八上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word教案

华师大版八上第22课《新式教育的发端》word教案教学内容: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的废止,近代教育体系的形成及蔡元培的教育理念能力培养:1、通过对科举制的建立、废止的史实的回忆与介绍,使学生明白得科举制的建立和废止差不多上历史的进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与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近现代课程设置,阅读蔡元培的教育主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使学生明白得教育制度的改革是时代进展的需求,也是社会进展的必定结果。

2、通过了解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使学生明白得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

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废止教学难点:蔡元培的办学宗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讲述归纳教具预备:科举制进展简表、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进展历史简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898年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它是戊戌维新时期光绪帝在筹办的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

1912年民国成立后改称北京大学。

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我们看起来也看到了中国新式教育的一个进展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了解中国近代教育的进展。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科举制的废止①请学生回忆科举制建立的时刻及其建立时有哪些进步性?然后提问交流②教师出示科举制进展简表,学生观看:朝代科举制的沿革隋朝创立科举制:设进士科唐朝进展科举制:设制举、常举(秀才、明经、进士等)北宋改革科举制:进士科考经义策论,不考诗赋;太学三舍法,上舍生成绩上等的,不经科举考试就可做官明朝科举制显现痼疾:八股取士清朝进一步改革与废止科举制:戊戌变法废八股,预备立宪废科举摸索:科举制经历了如何样的进展过程?学生交流后,教师点拨:科举制从隋朝创立时有打破世袭,广选人才的积极一面到明清时显现以八股取士的痼疾的进展过程。

③学生扫瞄教材内容,摸索:清末什么缘故要废止科举制度?它的废止有何意义?然后讨论交流。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式教育的发端课件2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式教育的发端课件2
▪ 科举制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 考试内容不济实用,而且禁锢了读书人的
思想才智;
▪ 录取(lùqǔ)程序不利于选拔才俊。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
科举制废除(fèichú)的意义
▪ 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gōngmíng)的追求; ▪ 最终促成了近代新式教育体系的确立。
第五页,共二十二页。
参照课文138页小字(xiǎo zì),说说新 学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第二页,共二十二页。
合作(hézuò) 探究
科举制是哪朝建立(jiànlì)的?建立(jiànlì)之初,它 有哪些进步性?
科举制度创建于隋朝。科举制度的创建适应 了南北朝以来士族衰弱和庶族兴起的趋势, 为庶族地主参政开辟(kāipì)了途径。
第三页,共二十二页。
科举制度废除(fèichú)的原因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第九页,共二十二页。
新式教育(jiàoyù)体系的形成
原因(yuányīn)
内容(nèiróng)
科举制度的废除; 清政府颁布的第
一个中国近代学 制;大批留学生 回国从事教育。
普通教育;
师范教育;
实业教育。
特点
课程以西学 为主,强调
自然科学。
第十页,共二十二页。
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影响:北大很快就成为(chéngwéi)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
▪ 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对北大的 办学目的、办学宗旨、办学氛围、办学 方式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使北 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zhōnɡ ɡuó)传播的最初基地。
京师大学堂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式教育的发端课件1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式教育的发端课件1
jīnɡ dà xué)
1.创办时间: 1898年(戊戌变法(Wùxū 期间) Biànfǎ) 2.地位(dìwèi): 当时全国最高的学府,兼具最高教
育行政机关的职能。
3.改名:
4.校长:
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
蔡元培
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
京师大学堂牌匾
(páibiǎn)
早期北京大学(běi jīnɡ dà xué) 的先生
时间:1898年7月,开办京师大学堂 性质: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也是最高教
育行政机关
改名: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 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随堂训练
(xùnliàn)
1.关于近代开展新式教育的影响(yǐngxiǎng),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A.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B.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马寅初:1915年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
第十九页,共二十四页。
茅盾
陈 独 秀
胡适
第二十页,共二十四页。
李大钊
马 寅 初
唇 如何看待科举制的建立(jiànlì)和废除? 枪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科举制的建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jìnbù), 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由强调门第到注重学识, 由追求功名到重视实践,反映了中国社会人 才观念的巨大变化和思想观念不断解放的历 史发展趋势。科举制的废除成为中国近代新 式教育体系确立的前提。
No 砥砺道德。④办学方式——民主办学,教授治校。茅 盾: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班,由于贫困没再。性质:是
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也是最高教。B
Image
12/11/2021

课《新式教育的发端》

课《新式教育的发端》
第22课 新式教育的发端
2020/7/13
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及意义。 ❖新式教育体系形成的过程。 ❖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蔡元培校长
上任后做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及产生 的影响。
2020/7/13
一、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是哪朝建立的?建立之初, 它有哪些进步性?
隋朝
科举制使用人之权收归中央,为 庶族地主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 了帝制政治的统治基础。
❖ 1922年,参照美国的学制,再次进行改革,规定小学 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3—6年,至此,中国
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2020/7/13
三、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1898年光绪帝下令创办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全国最高学府,也兼具最 高教育行政机关的智能。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
2020/7/13
2020/7/13
科举制度被废除的意义?
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人 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最终促成 了近代新式教育体系的确立。
2020/7/13
二、新式教育体系的形成
❖ 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实施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在 新学制推动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迅速发展起来。
❖ 民国成立后,对晚清新学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 主要是缩短了修业年限,在课程设置中更加强调自然 科学等。
2020/7/13
2020/7/13
科举制度什么时候被废除?科举制作 为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存在了多少年?
清朝政府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


1300多年
2020/7/13
试分析科举制被废除的原因?
明朝科举制采取八股取士,束缚了 知识分子的思想,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 统治。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 举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如 果社会要发展,只能废除科举制,广纳 天下有用之才。而不是取只会做文章, 纸上谈兵的士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是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北洋水师学堂
B
5.科举制度在中国沿用了 A.1000多年 C.1500多年 B.1300多年 D.2000多年
B B
6.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是在
A.1903年
C.1911年
B.1905年
D.1912年
7. 关于京师大学堂地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D A.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B.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C.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D.标志着近代中国西学的发端 8. 京师大学堂设立于( B ) A.1872年 B.1898年 C.1905年 D.1912年
练习
• 选择题 1、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与下列那位皇帝有关( A ) A.光绪帝 B.道光帝 C.同治帝 D.宣统帝
2、下列有关京师大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洋务运动留下的唯一结果 C.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D.他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以下不属于清末颁布的学制划分阶段的是( C )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中教育 D.高等教育
• 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 校长 ,他上任后,立 即对学校进行了改革 并把学校更名为燕京 大学。随后开始建设 新校区,向社会各界 募捐。经过几年的努 力,该大学成为当时 中国最美丽和有成就 的大学。
燕京大学在1952年被分拆,文、理部分科系并 入北京大学、工程科系并入清华大学,由于当时“ 院系调整”规模较大,除院系外人事亦有很大调整 ,涉及全国几乎所有高等院校,其中一些调整在 1952年以前已经开始,所有原教会背景学校于此时 停办,院系及人员分拆进入其他大学。严格意义上 说燕京大学与其他中国教会学校的历史在1952年正 式终止。对于燕京大学的传承问题,现时存在的主 流意见分为三种:(1)由于燕京大学的教会精神和立 校精神等本质并无其他大学直接继承,是以认为燕 京大学并不具有任何承继者。(2)接收了燕京大学文 、理学系的北京大学和接收了工学系的清华大学两 校在教员和学员上承担了燕京大学的后继责任,亦 间接吸纳了燕京大学的学术思想,因此两校均为燕 京大学的传承者。(3)因并校而吸纳了燕京大学大部 份人材并同时搬入燕园的北京大学从人员和设施配 套(包括图书馆)上均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燕京大 学的角色,因此认为北京大学可以在某程度上称为 燕京大学的传承者。
• 各级新学堂的开办。
民国时期教育的状况
• 1、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 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 。 1926年10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小学校令 施行细则》,删去了“读经”及有关内容 。 1917年5月,宪法审议会否决了将孔教定为国 教的提案,并撤销了1913年宪法草案中所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条文 。
•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 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1892年 中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1898 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从事教育事业, 1902年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会 长,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 1907年赴德国留学,研究哲学、美 学和心理学等。1912年回国后,任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提出以国 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 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学教育五教 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7年任北京大
多样化的教育格局 当时的中国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并存 ,形成了一个参差多态而又富有弹性的“差 序格局”。南开中学就是私立学校。私立学 校跟公立学校比起来有灵活自由的优点,当 时的文化环境足以让私立学校生存并且发展 ,社会上对于私立学校也没有偏见,这一方 面得益于其时的文化生态,同时也得益于民 国教育家的胸襟。
教师薪水 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 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元-400元, 副教授400元-260元,讲师260元-160元,助教 160元-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 政府部长基本持平。在20世纪30年代初,大 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 、30元;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 元。
现在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哪些是清末新 式学堂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的。说说你对新学 堂的看法。
新式学堂的建立是顺应时代的产物, 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发展; 课程设置全面,基本上与现代的学 校教育制度一致,具有重大的进步性, 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和大量的封建残余, 是封建教育发展到现代教育的过渡。
京师大学堂
• 诞生 1898年 光绪帝 • 地位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 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他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 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 影响
今日的“北京大学”
昔日的“京师大学堂”
一、京师大学堂
1898年百日维新时创办 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学校长,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 理念对北大实行了全面改革,因此而成 为北大“永远的校长”。
• 张伯苓(1876年-1951年)名 寿春,天津人,1895年毕业于 北洋水师学堂。甲午战争后投 身教育事业。在天津先后创办 南开中学与南开大学,以后又 成立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以及 重庆南开中学,担任校长40余 年。抗战爆发后,南开大学与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昆明组 成西南联合大学,任校务会常 委。1938年任国民参议会副议 长,1948年出任考试院院长, 不久辞去。
• 陈鹤琴(1892年-1982年),现代著 名儿童教育家。7岁接受启蒙。1914 年公费赴美留学,先后获学士、硕士 学位,攻读心理学博士期间应聘回国 任教。1923年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 ——我国第一所实验幼儿园,并兼任 园长。1929年发起成立中华儿童教育 社,当选为主席,以后又在江西、上 海创办过幼儿教育学校和机构。历任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长等职 ,1949年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 他从研究儿童心理入手,并以自己的 子女为对象进行过三年的观察实验, 记录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归纳出 101条教育总结 。他建立起我国第一 个由专科部、师范部、小学部、幼稚 部、婴儿园五部分组成的比较完整的 幼儿师范教育体系,开创了我国儿童 教育事业 。
中国历史上 延续1300多年的 科举制度结束
3.科举制废除的意义
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 名的追求,有力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步伐, 促进了一个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分子 群体的出现。(科举制的创立,使选官的范 围更广,使一些平民子弟有机会做官。 但到了明清时代却发展为八股取士,从四书 五经中选题,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考中的人 只懂儒家经典,没有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 都是忠实的奴仆,与社会发展也极 不相称。 因而,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8.1904年,清政府颁布实施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 是因为 D A.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 B.近代工业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的迫切需要 C.帝国主义列强的要求 D.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
9.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了约( C ) A.2000年 B.1900年 C.1400年 D科举制度的废除 1.科举制废除的背景
科举制开始实行的时间
科举制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 科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为什么 要废除呢?
以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日益成为禁锢 读书人思想才智的桎梏
2.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度是怎么被废除的呢? 1904年, 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建立新式教育体制。 1905年,清政府宣布停止一切科举考试。
• 4、大学的改制 蔡元培1917年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即 着手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他提出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办学方 针;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李四光等 著名学者到校任课 ,等等的措施。北京大学 的改制,引起全国高等学校的反响,有些做 法当时即在北京专门以上学校校长会议上议 决照办。以后,各大学也逐渐按北京大学的 制度办理。
中国综合性大学 。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创办 于1898年,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北大校徽
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是“北大” 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 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 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 “以人为本”。
北大校牌
北大校牌上“北京大学”四字系毛泽东手书
不惜代价办教育 抗战前全国有4亿人,当时的西部只有 1.8亿人,抗战爆发后大后方涌入了5千万人 口,而当时西部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全国的 30%,民生工业只占5%,却要养活50%以上 的人口。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当时的国民 政府却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
• 晏阳初(1890年—1990年)又名 兴复、遇春,四川巴中人。1913 年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1916 年入美国耶鲁大学,攻读政治学 与经济学,获学士学位,1920年 在普林斯顿大学获硕士学位。 1920年回国,后组织中华平民教 育促进会,在河北保定地区开始 乡村平民教育实验。1940年创办 重庆乡村建设学院,任院长。 1950年移居美国。一生倡“识字 、生计、文艺、卫生、公民”诸 教育以治旧中国的“贫、愚、弱 、私”四大痼疾。
• 5、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建 立。 民国时期教育界思想也十分活跃,涌现 了平民教育、工读教育、职业教育、实用主 义教育等多种进步教育思想,建立起不少教 育团体
教育完全免费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 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 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 收学费。”免费上师范就成了当时很多家境 贫穷的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途径。
教育经费 《教育宪法》规定:“边远及贫瘠地区之 教育文化经费,由国库补助之。其重要之教 育文化事业,得由中央办理或补助之。”“ 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 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 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 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 。
• 2、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 按1912年所定学制,只规定初等小学可 以男女同学,到1915年,袁世凯公布《国民 学校今》中,只准许小学一二年级内男女合 班上课,三年级以上,男女生只可同校,不 得同班。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由于民主主 义思想的影响,逐步解决男女教育平权的问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