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中的移民:浅析清中前期客家人在新界的分布
中华客家文化专业《客家人的迁徙》
客家人的迁徙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迁徙史。
客家先民是因为受到了边疆部族的侵扰,才逐渐从中原辗转迁到南方来的。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后,为了防止边疆游牧民族的侵扰,修筑万里长城,戍驻重兵。
然后又派屠睢率大军区50万驻岭南,以防南越族的入侵。
秦皇还将先期滞留在豫、皖、闽的流亡客人驱赶到广西兴安筑灵渠,于铧咀地方将汀江和湘江和漓江凿通,以便运军输粮,继续向南疆用兵。
秦亡后,这支庞大的部队没有北返,继续留在当地,成为客人,这是大批汉人南下之始。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南方的一个分支。
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土河洛的眷恋,自称“河洛郎〞。
客家文化一方面保存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典范,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历史上,客家人有六次大南迁,时延1500年的记载。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50万人“南征百越〞。
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
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
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
当时,为了避难,一局部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
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
其中一局部人口流入赣南,一局部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
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
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
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的分佈(一)臺灣客家人分佈情況四縣腔桃園縣:中壢、龍潭、平鎮、楊梅。
新竹縣:關西。
苖栗縣:苗栗市、公館、頭屋、大湖、西湖、銅鑼、三義、頭份、南庄、卓蘭。
高雄縣:美濃、六龜、杉林。
臺東縣:池上、鹿野、關山、太麻、碑南、成功。
屏東縣:內埔、竹田、萬巒、麟洛、長治、新埤、高樹、佳冬。
海陸腔桃園縣:觀音、楊梅、新屋。
新竹縣:關西、新豐、新埔、芎林、竹東、橫山、湖口、寶山、北埔、娥眉。
花蓮縣:玉里、吉安、壽豐、光復、復金、瑞穗、鳳林。
大埔腔苗栗縣:卓蘭(水尾、內灣、中街)。
臺中縣:東勢、石岡、和平、新社。
紹安腔雲林縣:二崙、崙背、西螺。
饒平腔苗栗縣:卓蘭(老庄)。
還有永定腔、豐順腔等散居各地。
(二)、中國國內客家人口分佈情況福建省:上杭、永定、明溪、長汀、武平、清流、連城、寧化、平和、永安、沙縣、南靖、浦城詔安、邵武、福安、福鼎、福州、泰甯、將樂、建甌、建陽、順昌、雲霄、漳平、龍岩等縣市。
總人口約500萬人。
廣東省:大埔、五華、仁化、平遠、和平、連平、英德、新豐、始興、翁源、蕉嶺、梅縣、興寧龍川、紫金、三水、中山、斗門、高要、高明、從化、封開、河源、南雄、新會、開平曲江、徐聞、樂昌、東莞、花縣、清遠、佛岡、揭西、珠海、惠陽、惠來、惠東、乳源連南、郁南、連縣、連山、陽山、臺山、寶安、海豐、海康、電白、陸豐、陸河、饒平廣州、潮州、揭陽、潮陽、豐順、深圳、普甯、龍門、南海、曾城、博羅、廣甯、雲浮新興、鶴山、德慶、陽西、陽春、陽江、遂溪、韶關、羅定等縣市。
總人口約為2100萬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大新、大化、上林、上思、玉林、合山、合浦、北流、平果、平南平樂、田林、田陽、田東、百色、東蘭、西林、巴馬、金秀、河池、永福岑溪、抉綏、昭平、南丹、馬山、來賓、忻城、柳州、柳城、柳江、那坡桂平、象州、欽州、龍州、陸川、富川、靈川、宜山、鍾山、鳳山、靈山武嗚、武宣、賓陽、崇左、甯明、憑祥、恭城、荔浦、防城、溥北、容縣博白、貴港、邕甯、鹿寨、融水、隆安、融安、都安、蒼梧、臨桂、陽朔龍勝、環江、靖西、淩雲、隆林、橫縣、羅城、賀縣、藤縣等縣市。
成都东山的客家人及客家文化简介
清泉镇客家人及客家文化简介——静一、客家人由来及分布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民系,其先民是古代中原地区汉族。
自东晋南北朝、唐末、两宋期间,因战乱(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大量中原地区的居民渡过黄下,而迁至南方各省,主要分布在闽、粤、赣等省,为有别于当地土著居民,从而称为客家人。
明末清初,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等原因,人口锐减,而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地客家人因人口繁衍,居处山多地少,在清朝政府“湖广填川”移民政策的鼓励下,大规模向川、湘、桂等地迁移。
清末民初,闽粤许多客家人迫于生存压力,远涉海外谋生。
现在我国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西、、、、、澳门等地,总人口约5000万。
海外约有客家人3000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
客家人主要为赣、粤客家人在明末清初时迁入,以东山地区最为集中。
东山,即市区东部龙泉山脉与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
现客家人东山聚居地大致围为:东三环路以东,老成渝路以北,成环路(镇—龙泉)以西,龙路(龙潭寺—镇)以南。
主要包括龙泉驿区北部,新都区、青白江区毗河以南地区,约20余个乡镇50余万人。
二、客家精神及文化传统客家人的历史实际上是迁徙史,在这种流徙不定的生活中,形成了客家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传统。
客家精神是客家人的流浪史、拼搏史、创业史打造出来的。
长期的迁徙、颠沛流离,客家人树立起“四海为家”的思想,以及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坚定信念。
客家人受到儒学的传统教育影响很深,加之背井离乡,长期的流浪生活,更体会到宗族、家族合力的重要性,于是敬祖睦宗的思想观念十分突出,聚族而后、修族谱、修宗祠的宗族意识根深蒂固。
客家人先民在饱尝长期离乡背井痛苦之后,更加戚恋家乡,并深刻体会到家、乡、国命运一体,荣辱与共的关系,使爱国爱乡的思想强烈地表现在各个方面。
客家精神归纳起来可以总结为“四海为家,冒险进取,敬祖睦宗,爱国爱乡”十六个字,其核心为团结奋进。
客家文化源于古代中原地区,又与长期迁徙的历史和所迁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化体系,包括语言、民俗、居住、饮食、服饰、礼仪等方面,但都体现了客家精神实质。
客家民系五次大迁徙
客家民系五次大迁徙
客家民系第一次迁徙(东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317-589年,受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南北朝对峙等影响,部分中原汉人南迁,停留在鄂豫南部及皖赣沿长江两岸,以至赣江上下游。
少量抵达今广东大埔、梅县等地。
移民仍操中州口音。
客家民系第二次迁徙(唐末至北宋)
公元880-1126年,受唐末黄巢事变、五代十国及北宋战事等影响,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再度南迁,落脚于皖南、赣东南、闽西南,及至与之接壤的粤东北边界。
汉族移民仍操中州口音,并开始吸收迁入地原住民的语言。
客家民系第三次迁徙(南宋至明朝)
公元1127-1644年,受金人南下、宋室南渡、元人入主、元明鼎革等影响,部分客家先民及在此期间形成的客家人,在客家大本营内迁移,人口重心先从赣南转移到闽西,再转移到粤东北,少量移居海外。
汉族移民与原住民语言融合,汉语客家话从北方话中分离出来。
客家民系第四次迁徙(明末清初以来)
公元1645-1867年,受满洲人南下及入主等影响,部分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迁至广东中部沿海及川、桂、湘、黔、赣、浙、台等省,有的移居海外。
移居后仍操客家话。
客家民系第五次迁徙(公元1867年以后)
受太平天国运动、广东西路事件及契约华工制等影响,部分客家人迁至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以及海外各地。
移居后仍操客家话。
客家在国内五次大迁徙路线图。
清代台湾原住民地区的早期汉族移民
清代台湾原住民地区的早期汉族移民清代台湾内山原住民地区最早的移民是前往此地贸易的商人,当时人称其为番割。
他们学习原住民语言,携带盐布茶等货物与内山原住民进行贸易,并逐渐在那里定居下来,成为内山原住民地区最早的移民。
部分番割在贸易活动的同时也从事土地开垦活动,有时也带原住民出山参与汉族间的械斗。
作为跨越语言鸿沟,将汉族与原住民两个族群文化联结在一起的中间人,满足了内山原住民对汉族生产生活资料的需求,受到原住民的欢迎和尊重。
他们在狩猎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叉点上,改变了原住民的生活,建构了一种不同于官府的汉番交往模式,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构成的客观事实。
标签:清代;台湾;番割;移民清代是台湾移民的重要时期,大量沿海居民在政府或松或紧的政策下,冒着生命危险赴台谋生,他们在台湾通过贩卖商品或出售劳务,谋求生计,更多的人则是通过各种途径去开垦荒地,维持生活。
随着大陆人移居台湾的人数日益增多,移民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大陆移民和台湾原住民的接触也逐渐频繁,双方之间的物资交流也逐渐发展起来,其中一些通晓原住民语言、社会风土人情的汉族人携带各种物品与居住在内山的原住民进行贸易,这些汉人被当时的人称为番割。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尚未开发的处于封闭状态的原住民地区与原住民进行贸易,获得经济的厚利。
他们为了贸易的需要,逐渐定居于内山原住民地区,有的还蓄发改装入赘到原住民家中,这些人可以说是该地区最早的汉族移民,他们的活动在台湾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響。
林淑美在其《清代台湾移住民社会の研究》一书的第五至第七章中对番割在沟通“汉番”关系中的作用、番割与通事之间的异同、番割在闽粤械斗中的角色等进行了考察,做了开创性研究。
①本文通过对番割历史活动的考察,分析番割人员的构成及原住民与清政府两方面对待番割不同态度的原因,展示在台湾开发的早期,汉族与台湾少数民族同胞共生的经济文化关系,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事实在边疆地区的体现。
行走的民系——客家大迁徒
• 民族精神方面。表现在妇女尤为典型。客家妇女和畲族妇女都有 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勤俭持家,孝敬父母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 德。客家妇女以中原儒家礼教和思想道德影响畲族,而畲族妇女 则以勤劳节约和淳厚质朴的品德影响了客家妇女。
二、文化传承
• 在心里素质方面。客家人继承了中原儒家文化,崇尚忠孝,崇文重教, 追宗念祖等道德礼俗,世代相传。同时,他们在长期的迁徒过程中,历 经艰辛和苦难,逐渐养成了勇往直前、奋发图强、团结互助的精神。他 们在荒僻的山区定居后,在创立家园的过程中,以及与南越、畲、瑶等 民族的融合中,吸收了他们艰苦奋斗、艰苦勤劳、勤俭节约等品德。从 而形成今天称之为“客家精神”的共同心理素质。
第四次客家大迁徙 反清运动及移民运动
• 客家第四次迁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 至福建和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 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 迁的;有的到了广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胀。赣闽粤边 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 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适逢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 起“移湖广、填四川”和移民运动。于是,由中原移居两湖两广 的汉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 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第二次客家大迁徙 唐朝“安史之乱”,历时90 余年
•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加 之中原灾荒连年。不久,爆发了先后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 起义。起义军弛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正是第 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战乱所及,惟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 东北“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 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这 就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二次大举迁徙。这次南迁,延续到唐后的 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客家人口的分布与迁移正式版5.20
客家人口的分布与迁移—以广东、福建客家为例学生姓名:陈秋香指导老师:史利江摘要:客家,一个传奇的民系,客家人口可以说是遍及全球,但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等南方地区。
她的一言一行总是影响着历史进程,不管是哪次的迁移,都和当时的历史紧紧联系着,她们的一次次迁移造就了后来辉煌的客家历史,她们的迁移史也是汉族史的重要部分,很好的诠释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形成客家精神,她们在中国的诗篇上留下了重重一笔。
了解客家迁移史能让我们清晰的了解民族文化发展和融合的状况,对加强民族凝聚力起到作用。
关键词:客家人,分布,迁移1.引言1.1研究动态客家研究逐渐形成了一门学说,客家学海内的客家探究多见于社会学科:如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研究实质涵盖了客家侨民的史籍。
客家民系的源流客家文化的形成、客家文化景观等。
探究方法方法以对历籍典籍文献、谱牒资料的考证和田野考查为主,我们已注意到多学科相融合定量分析手段在国内外的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问题研究中已经得到了应用。
20世纪末从头振起的客家探究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欠缺乏哲理性的、文化学的、人类学的、地理学的,也就是说理论基础较为缺少,让人眼红不说,但是静心积淀下来做;理性思考的依然不够。
如今,对于客家学的研究大部分人还是执着于客家根源的探究,这是远远不够的。
1.2研究意义客家人,又称河洛郎,是一个稳定性不强的群体,是汉族在全球范围内存在人数最多、遍布范围最广阔,号召力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口是在历史上由于政治、饥荒等各种原因形成的汉族的一个分支,在她这个民系的形成历史进程中,她的迁移距离、参与迁移人数、迁移规模是空前绝后的大,乃至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屈指可数的,所以她在众多的中原移民中独领风骚,风景独好。
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则绕着武夷山脉和罗霄山之间的赣闽粤交界地区形成了“无山不成客,无客不住山”的分布特征。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客家人,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上,都有着并不断推出自己的宝贵人才。
客家民系五次大迁徙
客家民系五次大迁徙
客家民系第一次迁徙(东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317-589年,受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南北朝对峙等影响,部分中原汉人南迁,停留在鄂豫南部及皖赣沿长江两岸,以至赣江上下游。
少量抵达今广东大埔、梅县等地。
移民仍操中州口音。
客家民系第二次迁徙(唐末至北宋)
公元880-1126年,受唐末黄巢事变、五代十国及北宋战事等影响,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再度南迁,落脚于皖南、赣东南、闽西南,及至与之接壤的粤东北边界。
汉族移民仍操中州口音,并开始吸收迁入地原住民的语言。
客家民系第三次迁徙(南宋至明朝)
公元1127-1644年,受金人南下、宋室南渡、元人入主、元明鼎革等影响,部分客家先民及在此期间形成的客家人,在客家大本营内迁移,人口重心先从赣南转移到闽西,再转移到粤东北,少量移居海外。
汉族移民与原住民语言融合,汉语客家话从北方话中分离出来。
客家民系第四次迁徙(明末清初以来)
公元1645-1867年,受满洲人南下及入主等影响,部分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迁至广东中部沿海及川、桂、湘、黔、赣、浙、台等省,有的移居海外。
移居后仍操客家话。
客家民系第五次迁徙(公元1867年以后)
受太平天国运动、广东西路事件及契约华工制等影响,部分客家人迁至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以及海外各地。
移居后仍操客家话。
客家人从哪里来?深圳客家人的千年迁徙路,一段悲壮的奋斗史诗
客家人从哪里来?深圳客家人的千年迁徙路,一段悲壮的奋斗史诗初到广东时,经常会碰到朋友,问他是不是广东人,他不回答,只说自己是客家人,我很困惑,客家人是什么民族?客家人是不是广东人?客家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称呼呢?多年后明白,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客家人其实背后经历千年的风雨飘摇,千年的颠沛流离,带着当初的一些困惑,更加的深入的了解客家人,原来他们是我们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密切交融的最真实的体现,也是我们民族发展壮大历史进程中的文化宝库。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明显族群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他们的先祖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其文化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兴盛。
现在居住在岭南的客家人,大多是两晋时期,中原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也有部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族群,他们先后经历三次大的迁徙,才最终在广东福建江西这些地区落户下来。
第一次大规模客家人的迁徙,大概是在晋朝时期,也就是317年到879年,这个时期,由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形成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五胡乱华”的格局,在永嘉五年,也就是公元311年,匈奴攻陷了洛阳,天下大乱,中原地区的官员和老百姓被迫渡过了黄河南下逃难。
后又有大约100万的中原人向南迁到了长江两岸流域,其中呢一部分人进入了江西南部,一部分人进入到了福建广东地区。
自东晋至隋唐时期,可以说是客家人向南迁徙的第一个高潮,为了避免与当地的户籍发生混淆,便将这些新来的人称之为“客”。
这也是客家族群第一次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出现。
第二次大规模客家人迁徙是在唐朝末年,先是安史之乱造成大量人口向南迁徙后,又有黄巢起义,黄巢起义的兵乱习卷大半个中国,即便是第一次迁徙到广东广福建以及江西的这些客家人,也被迫再次向南迁徙,这一次呢,他们到达了福建以及广东韶关,这些地区偏远地区。
第三次大规模客家人的迁徙在宋末年,金兵战场开辟到了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地方,这些主战场的连年战乱,以至于当地人,甚至客家人不得已又逃往广东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岛以及海南岛,这造成了客家人的第三次的大迁徙。
清代台湾地权分配与客家产权——以屏东平原为例(1700—1900)
清代臺灣地權分配與客家產權——以屏東平原為例(1700—1900)(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提要臺灣於1683年由清朝接管之後,不到半個世紀,便由邊區轉成為東南沿海新興糧倉。
臺灣快速恢復生產秩序的原因之一,在於清初政府鼓勵「有力之家」拓墾草地,開闢水田,增加米糖生產。
許多寄居臺南府城紳商富戶運用官僚網絡關係,申請開墾執照,前往偏遠屏東平原佔墾大片草埔,形成大型墾戶。
這些墾戶招聘大量佃戶,包括粵籍客佃,從事闢土開田工程,並運用私人管事,代為管理佃戶,監督納租。
本文目的之一即在分析曾在屏東平原佔墾草地的所謂不在地業主,如何建立租佃關係,並協助維持早期社會經濟秩序。
其次,本文還討論了不在地業主控制下的大量佃戶,如何利用開墾永佃,積累初期資本,轉化變成田主階層。
本文將舉兩個客籍佃戶轉成田主的例證,說明客家產權的形成過程,並分析客家社會公共田業組織特別發達的現象。
關鍵詞:清代、臺灣租佃關係、客家產權、公共田業一、前言1920年代和1950年代耕地調查資料顯示臺灣的地權結構具有下列三種特徵。
其一,所有權分佈呈現高度不均結構,少數大型地主掌握多數耕地。
在1920年代,持有一甲1以下農戶約佔總農業戶數64%,惟其耕地僅佔總面積14.35%。
10甲以上地主約佔總戶數2.3%,持有耕地則達35.8%。
其二,家族房份共同持有的「共業」,佔地比例甚高。
依據1950年代土地所有權統計,「共業戶」在總戶數中約有49%,持有田地佔耕地總面積50.55%:佔總戶數48%的個人,所有地約佔44.59%,另有4.86%屬於團體公有地(例如,神明會等宗教組織)。
在共業戶當中,持業2甲以下者佔85%。
這些戶口田數,顯示臺灣耕地的業主約有一半屬於小規模「共業」,持有人分耕而不分田,田業集中在共同戶頭。
其三,農村租佃制度相當盛行。
在所有耕地中,約有45-48%比例,由佃戶耕種並與地主共分農作所得。
中华客家文化专业《客家的分布》
客家人的祖籍在哪里这是一个很难理清的问题。
客家先祖最初的逃难始于中原,中原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辞源?对“中原〞的解释是:“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
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是河南省。
〞客家之源在整个古中原地区,具体说,在长城以南、长江以北的辽阔地带。
绵延一千多年的大迁徙,客家先人走走停停,走到相对安宁的地方,便驻留下来,初时不愿走得太远,也没有在异乡长住打算,总在回望中原,总盼望有一天能够返回家园。
可是那已经是回不去的故园了,在异乡一住经年,而不时燃起的战火,动乱,灾害,让这些本已背井离乡的人无法在一地长住久安,一再迁徙。
他们在一地居住的时间短那么数月,长那么数年、数十年,甚至住了上百年、繁衍数代人后,又不得不再次迁徙。
从中原,往南方,一程一程,辗转走进闽粵赣边客家大本营地区,他们才渐渐安定下来。
而这,也还不是最后的驻留地,很多客家人从这里再出发,继续迁徙之旅。
经过长达千年的5次大迁徙,客家人的足迹已经遍布全球。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发现85个国家和地区有客家人聚居。
在海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越南、缅甸、柬埔寨、韩国、印度,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南非、毛里求斯等国,美洲、欧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也都有客家人。
在,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共有19个省自治区、286个县份有客家人聚居。
学术界依据这些县客家人口的比例,分成“纯客住县〞和“非纯客住县〞2类。
在总人口中,客家人占据绝对多数,到达总人口的90%以上的称为“纯客住县";客家人的数量不占绝对优势,但已形成了客家人聚居的乡镇、村落或独立文化区的,称为“非纯客住县〞。
据有关学者统计,福建省有8个“纯客住县〞、12个“非纯客住县〞。
8个“纯客住县〞都在福建西部,即原汀州府所属8县,依建县先后分别为宁化、长汀、上杭、武平、清流、连城、明溪、永定。
12个“非纯客住县〞也大多靠近原汀州府,分别为建宁、泰宁、将乐、沙县、顺昌、光泽、崇安今武夷山市、新罗、漳平、南靖、平和、诏安。
客家人的形成和分布
客家人的形成和分布贺州客家来源和分布神秘的客家围屋勤劳俭朴的客家人崇文尚武的客家人尚礼重孝的客家人神灵崇拜和信仰多姿多彩的客家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贺州地处湘桂粤三省要冲,田广地肥,资源丰厚,自古以来就是多族群聚居生活的地方。
在贺州,至今还有一支这样的族群,他们住在神秘的围屋里。
围屋四周墙壁上布满了各式枪眼和炮口,有些围屋的地下还有供人行走的秘密通道。
这些围屋或方,或圆,或如棋盘状,或如古老的铜锁。
围屋里的人从哪里来?为何建那么多围屋?为什么要在围屋里设置枪眼、炮口和秘密通道?围屋里的生活怎么样?贺州的围屋与广东、江西、福建的大围子有何关联?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贺州客家人》,一起探索贺州神秘的围屋吧。
客家人的形成和分布客家人在历史上是中原河洛一带的汉族原住民,因“十六国之争”和“五胡乱华”事件南迁江淮,后又因各种历史因素再度南迁,明末清初定居在今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地,自称“客家人”。
19世纪末20世纪初,部分客家人流往东南亚、印度、日本、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
客家人五次迁徙路线图因“十六国之争”和“五胡乱华”事件,客家人首次从中原南迁至江淮地第一次区和赣江流域第二次唐末北方战乱,客家人继续南迁进入赣南、闽西和粤东地区北宋末年,金人南犯,宋都南迁,赣江、汀江、梅江成为客家人聚居的中第三次心明末清初,客家人人口膨胀,“土客之争”迫使客家人扩散至人口稀少的第四次广东中西部及广西、台湾和现在的香港地区第五次19世纪中后期,岭南战乱频繁,部分客家人远走东南亚、印度、日本、大客家人在亚洲其他国家的分布列表客家人在亚洲以外地区的分布列表神秘的客家围屋围屋是客家人特有的民居形式,是客家人居住、祭祀、议事、生产、生活的场所,分为圆楼、方楼、五凤楼、围龙屋等式样。
贺州客家围屋主要分为府第式、围龙式、锁头式、四方桶式、棋盘式、四点金式。
府第式沿中轴线依次分为上、中、下堂,两侧对称分布落廒、横屋,布局严谨,秩序工整围龙屋在府第式屋后及两侧外加一圈或数圈马蹄形围龙而成,围龙弥合部的建筑称“龙厅”,围龙与正堂间的半月形空地种植花木,称“花头”。
客家人的地理分布
客家人的地理分布客家人的地理分布客家人的地理分布目前客家人在海内外都有广泛的分布,作为中国大陆,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下面第三张图是国内的分布,文字部分是国内外客家人分布的描述一)中国国内容家人口分布情况1、内地客家人口分布广东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市15个:梅县、兴宁、大埔、五华、蕉岭、平远、连平、和平、龙川、紫金、新丰、始兴、仁化、翁源、英德等;非纯客县65个:韶关、南雄、曲江、乐昌、乳源、连南、连县、连山、阳山、宝安、惠阳、河源、东莞、花县、清远、佛冈、从化、惠东、揭西、陆河、海丰、陆丰、饶平、潮州、揭阳、丰顺、潮阳、惠来、普宁、珠海、斗门、龙门、深圳、南海、曾城、博罗、广州、中山、新会、广宁、三水、高要、云浮、封开、高明、新兴、鹤山、开平、台山、郁南、罗定、德庆、阳春、阳西、阳江、遂溪、海康、徐闻、电白等县市。
总人口2100万人。
江西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市18个:宁都、石城、安远、兴国、瑞金、会昌、赣县、于都、铜鼓、寻乌、定南、龙南、全南、信丰、南康、大余、上犹、崇义等县市、非纯客住县有20个:广昌、永丰、吉安、吉水、莲花、泰和、万安、遂川、井冈山、宁冈、永新、万载、萍乡、宜丰、奉新、靖安、高安、修水、横峰、武宁等。
总人口1250万人。
福建省:有客家人居住的纯客住县8个: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武平、宁化、清流、明溪等县;非纯客住县17个:龙岩、漳平、诏安、平和、南靖、云霄、沙县、永安、顺昌、泰宁、将乐、邵武、浦城、建瓯、建阳、福鼎、福安、福州等。
总人口约500万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没有纯客住县,非纯客住县76个,占全区县市总数的90.5%:邕宁、武呜、宾阳、上林、马山、横县、隆安、大新、抉绥、崇左、宁明、龙州、凭祥、合浦、钦州、防城、溥北、灵山、上思、玉林、北流、容县、陆川、博白、贵港、桂平、平南、柳州、柳江、柳城、武宣、象州、来宾、合山、忻城、金秀、鹿寨、融水、融安、三江、苍梧、藤县、岑溪、贺县、钟山、富川、昭平、临桂、阳朔、平乐、恭城、荔浦、永福、灵川、龙胜、河池、宜山、罗城、环江、南丹、都安、大化、东兰、凤山、巴马、百色、田阳、田东、平果、靖西、那坡、凌云、田林、隆林、西林等。
我国客家人的主要分布区域
我国客家人的主要分布区域客家人是我国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在我国南方及海外有着广泛的分布。
客家的称谓源自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及唐宋的客户制度,所谓客家,就是移居到他处做客他乡的意思。
客家人基本上都是汉人,最早的客家人是秦汉时期随军征讨岭南百越之地时期出现的,后来随着魏晋南北朝的动乱,中原汉人逐步涉水南渡,在赣州、汀州、梅州、河源、惠州、韶关等地聚居。
目前全球有客家人8000万左右,在国内有5000万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2500万)、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湖南、浙江、台湾等地区。
客家是一个民系的称谓,也包含有文化方面的东西。
客家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保留着大量的文言文字眼,比如客家话中的尔吾其,即是古音的你我他。
客家人大规模迁居到南方,始于八王之乱,中原汉人从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到了湖北、安徽、江苏一带,后又从九江到鄱阳湖,顺赣江到了赣南地区,部分进入广东梅州。
这一时期持续了170多年,迁移的人口近200万之多。
唐朝安史之乱后,客家人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迁徙,这次迁徙历时90多年,最远达到了惠州、韶关及福建长汀等地。
客家人第三次迁徙则是南宋末年,元兵大肆屠戮汉人,中原汉人被迫再次渡江南迁,主要目的地在广东东部的梅州、惠州等地。
第四次迁徙则发生在明朝末年,清兵入关后,不少汉人为了避乱,客家人开始迁居到粤北、粤中、粤西、广西、湖南、四川等地。
清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也有不少客家人进入到四川,比如朱德、郭沫若的先祖都是由广东、福建迁居到四川的客家人。
从客家人四次大规模迁徙中可以看出,客家人的迁徙路线图,就是汉人逃难的历史,为了避战乱,免遭屠戮,中原汉人千里迢迢到南方做客他家。
客家人主要分布、大本营:赣闽粤边区(赣州、汀州、梅州、河源、惠州、韶关、深圳一带),还有广西、海南、湖南、四川等地。
你周围有客家人吗?你对客家人印象如何呢?欢迎留言发表你的观点吧。
中华客家文化专业《客家六次中原迁徙说》
客家六次中原迁徙说
综合海内外〔含、等地〕的汉人〔包括客家〕从各家各族的族谱统计,总计有六次主要的迁徙时期:〔其他说法,参见注解二〕
•第一次在统一全国时期:秦始皇为了稳固新取得的南方国土,派遣了大批军民到粤北。
后代子孙被称为。
•第二次在年间:因为,使、及一带的汉人纷纷渡过黄河,由皖渡长江经赣北;
•第三次在二年:因为,使江西北部的居民再迁往西部、西部及南部和东部及北部;
•第四次在末年:这是客家民系南迁到广东的关键时期。
随着的南进,先民随败退的宋皇室进入广东东部、北部;
•第五次是:粤闽地区局部客家人由于的迁徙到川渝;尤其以地区居多。
•第六次是清朝中期:广东客家地区田寡人稠情况日趋严重,大量客家人移民至、等地。
客家族——精选推荐
客家族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东、⼴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世界上已有⼀亿以上的客家⼈。
客家先民⾃中原迁居南⽅,总计⼤迁移五次。
秦汉之间,赵佗⾃⽴为南越王。
汉武帝发兵南下平定南越,然后在秦代南疆三郡的基础上设置了九郡,其中就有闽中郡。
东汉末年,黄⼱起义,群雄割据,战乱频繁,烽⽕连天。
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批汉族民众,纷纷往南迁移,正所谓“群雄争中⼟,黎庶⾛南疆”。
三国时,曹魏曾采⽤招致边民内迁的政策,延⾄西晋。
建武年间,晋元帝率⾂民南渡,即“永嘉之乱,⾐冠南渡”。
从汉末⾄东晋,中原汉⼈南迁长江流域,这是第⼀次⼤迁移。
东晋时期,长江流域战⽕纷飞,汉族民众⼜继续向南迁移。
罗⾹林教授《客家源流考》称:“迄晋武帝统⼀中国,以见及三国割据的由来,⽽尽罢州郡兵权,边州因⽽空虚。
会⼋王相继作乱,国⼒因⽽削弱,边区内徙的部族,便得相继乘机⽽起,于中国内陆的⼀部分,建⽴他们的割据政权。
晋代的中央政府,不得已也迁到建康,就是现在的南京,内陆的⼈民有迁移⼒量的,或有迁移的机会的,都相率南迁,当时称为‘流⼈’。
”当时,福建地处东南海滨,局⾯较为稳定,因此南迁的中原民众⼀批⼀批涌来,沿武夷⼭南下或由赣南到汀州、宁化的⽯壁寨(现名⽯碧村)⼀带,然后继续移迁汀州郡各属地;⼀部分则由赣北向赣南散居各⾢。
⼊汀的中原民众与当地闽越族、畲族逐渐融合,成为汀州早期客家⼈。
唐朝⼆年,闽粤之间有少数民族不满政府的压迫,聚众反抗。
朝廷命左郎将陈政为岭南⾏政总管,统率⼤军⼊闽镇守。
唐咸通年间,驻军因故反叛,以庞勋为⾸,率军进攻中原,后黄巢起义,⼗⼏年动乱,使得中国各地⼈民分头迁徙。
其后,黄巢部下朱温弑唐昭宗,改国号梁,开始了五代纷争的割据局⾯。
从东晋⾄五代,汉⼈⼜由长江流域南迁,这是第⼆次⼤迁徙。
当时中原⽒族⼊汀者数以千计。
宋⾼宗南渡,⾦⼈南下,元⼈⼊主,客家⼈的⼀部分,⼜由闽赣分迁⾄粤东、粤北。
清代民国客家祖地族谱
清代民国客家祖地族谱的研究是一项宝贵的社会文化研究。
由于客家族谱书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大量编写,它提供了客家史料学研究的重要材料。
这类族谱起源于清代,清代客家族谱有着较为完备的结构,并且在编写上有着较为系统的规范,其结构和内容上也有着较为明确的界限,这些都为研究者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史料材料。
客家族谱书主要记录了客家族人的姓名、家族人数、宗族关系、家族职业、出生地点等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家族关系,它提供了客家家族发展史的重要史料,可以为研究者提供可靠的家族发展史信息,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客家历史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此外,客家族谱还为研究者提供了客家社会结构、社会经济、宗教习俗等重要史料,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了解客家社会的历史变迁。
综上所述,清代民国客家祖地族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为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客家历史文化发展史及客家社会结构、社会经济、宗教习俗等重要史料,为社会文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客家人的迁徙与聚族而居――以广东陆河为例-最新文档资料
客家人的迁徙与聚族而居――以广东陆河为例-最新文档资料客家人的迁徙与聚族而居――以广东陆河为例陆河古称吉康都,史上为惠州府海丰县辖地。
1988年初,国务院批准设立陆河县,管辖河田、新田、河口、上护、水唇、东坑、南万、螺溪8镇及1个国营吉溪林场,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
全县30多万人,70多个姓氏,其中以彭、叶最大两个族姓,他们的人口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二。
其显著特点是同姓聚镇而居。
如叶姓聚居螺溪,彭姓聚居河田,朱姓聚居河口,丘姓聚居新田,南陈姓聚居南万等。
故常有螺溪叶、河口朱之说。
陆河人民的聚居方式,对客家文化的保留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一、叶氏在陆河的迁徙情况(一)陆河叶氏起源据叶氏历代源流宗谱词记载:“南阳受姓始诸梁,重及凝询?玩昌。
……南宋八闽制置使,大经八五字伯常。
奠基嘉应重迁祖,发脉四明衍程乡。
” 叶氏发祥于春秋时期楚国南阳郡叶邑(今河南省叶县),叶姓始祖沈诸粱是楚国左司马沈尹戍之子,叶邑为官,称“叶公”。
叶公勤政爱民,功勋卓著,公元前439年,楚惠王赐印绶诰封之南阳,赐爵为公。
叶公让贤,退居叶邑,后裔以“叶”为姓,“南阳”为堂号,称诸梁1世(叶氏1世)。
如今,叶氏繁衍130余代,分布海内外, 2000余万人口。
又据陆河叶氏宗谱记载:叶氏至47世?公汉朝太尉,居叶县南顿乡。
53世望公,于东汉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渡江迁江苏丹阳句容,俗称“南叶始祖”,居此约85年。
至57世俭公于西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迁浙江缙云,居此约615年。
77世逵公,于昭宗乾宁二年(公元896年)徙浙江湖州,居此约84年。
79世仲纲公,于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约公元980年),迁江苏苏州,居此约155年。
81世勤公自苏州北迁京都汴梁(河南省开封),居此约140年。
85世大经公,于南宋度宗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任福建制置使,于恭帝德?二年(公元1276年),居梅县曾井里,成为梅州叶氏始祖,称大经1世,是螺溪叶的始祖。
广西客家人的历史变迁分析
广西客家人的历史变迁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广西客家人的祖先广西客家人是指祖籍在粤、闽、赣客家地区,以客家方言为母语并认同于客家历史、文化的,明、清已在广西落户的客家人。
广西的客家人主要来自闽西龙岩、广东梅州、江西赣州,即中国客家人共同的摇篮:闽粤赣三边地区。
尤以广东为多,迁桂时间多在明末清初。
南迁定居在闽、赣、湘、粤的客家人,到了明清交替之际,清兵入关,清王朝统一了全国,在清初民族压迫之下,汉族南迁热潮再起。
一方面许多客家人随抗清军迁移南方各地;二是先期南迁的客家人文化素养较高并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之客家人内部人口的繁衍,人多地少,谋生困难,需向外发展;三是由于当时中国人与外界接触增多,久居沿海,便有捷足先登向海外发展的条件,于是,就出现向南方各地和海外谋生的热潮。
有的向内陆发展,有的则跨海到了台湾、海南岛、东南亚。
这时就有广东的客家人迁入广西的武宣、马平(今柳州)、桂平、平南、陆川、贵县、贺县、藤县。
到了清朝乾隆嘉庆以后,广东台山、开平、四会一带客家人因人多地少,遂向土著租赁。
有几年因客家人善经营,便由租赁转为收购,引起土著的不满,咸丰六年(1856 年)便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广东西路土客斗案》。
在相持十二年之久的争斗中,双方死伤散亡约五十至六十万人,直至同治六年(1867 年)广东巡抚蒋益澧,始议令土客联和,划赤溪一厅,互易田地。
赤溪土地贫瘠,难以解决客家人的生计,官方便拨款廿万两,加上地方自筹的资金,分给客家成年者每人八两,未成年者每人四两,客户发执照一份,让他们到高州、雷州、钦廉垦荒,于是大批客家人或循水路沿南流江和西江入桂,或沿陆路交通线入桂。
到民国时期,广西的贺县、钟山、平乐、阳朔、修仁、榴江、三江、中渡、融县、宣北、南丹、凤山、东兰、河池、罗城、柳城、荔浦、蒙山、昭平、梧州、平南、武宣、贵县、象县、桂平、兴北、北流、藤县、郁林、陆川、博白、横县、来宾、迁江、永淳、宜山、柳州、隆山、那马、武鸣、崇善、宁明、明江、绥渌等45 个县,均有客家人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第4期2018年8月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Vol.38.No.4Aug .2018族谱中的移民:浅析清中前期客家人在新界的分布王永伟(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广东深圳518172)摘要:香港新界的居民,多是中国内地的中下阶层经过长途跋涉徙居到此的。
新界的原居民最早可追溯到宋元时期。
当时中下阶层迁徙时有携带宗谱,但是由于寇乱及生活的不稳定,多有遗失,惟记载之可寻者,则始于清初复界之后。
新界地区早在香港开埠之前,当地已经有客家人聚居的村落存在。
文章以现存的客家族谱史料为据,来探讨新界客家人的主要分布状况,进而对香港早期的移民构成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香港;新界;客家人;族谱;分布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34(2018)04-0057-04新界是香港三大自然地理分区之一,其境内生活着众多的原居民。
客家人作为其境内的主要原居民之一,早在宋元时期就零星地迁居到此生产生活。
如当时五大族中的邓族、文族聚居在元朗等地。
及至清中前期,迁海复界招致了成批的客家人开垦而来,这些客家人广泛地分布在新界的北区、元朗、荃湾及离岛等地。
文章以香港大学图书馆现存的客家族谱史料为据,重点分析了清中前期新界客家人的主要分布状况,以期理清客家人在新界的发展脉络。
一、北区(包括粉岭、上水、沙头角和打鼓岭)粉岭地区早在南宋时就有客家人聚居,根据《崇正同人系谱》卷二·氏族之彭氏中记载:“唐中宗朝有礼部侍郎彭构云徙居江西庐陵,至宋祥符中进士,彭延年居潮州府后,遂留居于揭阳浦口村,延年有子六,三子锐徙海丰,四子钺徙潮阳,六子鑬徙兴宁,自是遂播族潮、梅。
南宋初桂公携子迪迁居香港新界粉岭……”至清初时,已有明确记载的晁姓与张姓族人迁居到此。
“明万历间有钦大郎者自长乐徙居东莞七都洞,生子五人,其子孙复散居东归新一带,他如增城、龙门、从化、番禺、清远、花县各属亦多迁居焉,及至清康熙间,二十四世晁纲公于兴宁县新塘坑移居深圳宝安县坪三家与香港粉岭”[1]64。
粉岭鸡岭村有大量的张姓客家人居住,鸡岭村位于上水北区医院附近,该村的张姓村民是从荃湾城门乡张屋搬去的。
粉岭崇谦堂村位于新界粉岭龙山(旧称龙躍头)西北麓,它是基督教巴色差传教士凌启莲牧师、传道人张和彬等人建立的,由于建立的时间较晚,它不是港英政府认可的原居民村。
该村村民构成颇为复杂,有张姓、凌姓、彭姓、徐姓、陈姓等。
其中,徐姓中的徐仁寿先生是广东五华人,他在该村建了一座叫“石庐”的大宅。
张姓村民中除了部分是张和彬先生的后裔之外,其他姓张村民则是1949年后从广东五华大田迁移过来的。
香港新界崇谦堂村《张氏族谱》中记载:“考我张姓宗族,……其渊祖,由博罗高壆村,遷至宝安县沙河约白芒村。
后由白芒徙蔴冚村”[2]。
沙头角地区的吉澳岛位于新界东北、大鹏湾西面,与深圳盐田、梅沙湾相对。
该岛上围村分布着不少张姓、刘姓和黄姓客家人。
其中,张姓是明末清初时来到该岛定居的客家人,并建屋于岛上的“上围村”,“其后刘、黄二姓逐渐迁入,在其下建屋”[3]。
沙头角南涌的李姓是清初至嘉庆、道年间迁入香港新界的。
李姓现在在香港的分布较为广泛,主要有:乌蛟腾、锦田莲花池、大朗、船湾浦尾、扫管笏、莲澳、大屿山、荃湾大屋围,深涌、塔门、西澳、沙田作堂坑等处。
沙头角南涌有一栋10间房子的张屋,该屋位于沙头角李屋旁边。
南涌的张姓村民大多数现已移居海外。
有关该村的张氏源流资料未详,但是我们依然从保留下来的房屋上看出客家人独特的建筑风格。
此外,沙头角鹿劲凤坑也有少量的张姓客家人分布,同样该村张姓的源流资料未详。
收稿日期:2018-06-11作者简介:王永伟(1986-),男,河南周口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E-mail:1529608644@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8卷总之,从清初至清嘉庆、咸丰年间,新界北区已明确记载有温氏、罗氏、叶氏、李氏、黄氏、吴氏、候氏、廖氏、刘氏等族人迁入。
他们分布在北区的沙头角南涌、粉岭的莲澳村与禾径、上水的松园与丙岗、榕树澳、大埔仔、莲麻坑等地。
清中前期客家人在新界北区的具体分布,详情见表1所示:表1清中前期客家人在新界北区的分布情况①何时迁入康熙年间康熙年间康熙四十九年顺治年间康熙三十八年康熙三十八年道光八年咸丰四年清初乾隆初年乾隆末年清中叶清嘉庆年间聚居地榕树澳,大埔仔樟树滩,蠔涌八乡横台山罗屋村莲麻坑船湾深水角乌蛟腾,三担罗,船湾涌尾,十四乡輋下,锦田莲花池沙头角南涌粉岭莲澳村沙头角,锁罗盘沙头角沙榄下担水坑上水松园,丙岗,金钱上水华山粉岭禾径姓氏温氏罗氏叶氏李氏李氏李氏李氏李氏黄氏吴氏侯氏廖氏刘氏所据谱牒榕树澳温氏族谱元朗罗屋村罗氏族谱沙头角莲麻坑叶氏族谱宝安县乌蛟腾李氏族谱船湾涌尾李氏族谱新界禾坑李氏族谱宝安县小滘李氏族谱沙头角南涌李氏族谱,莲澳村三福堂李氏族谱沙头角黄氏族谱,沙头角锁罗盘黄氏族谱沙头角吴氏族谱金钱村侯氏族谱,丙岗侯氏族谱惠阳下径廖氏族谱龙鼓滩刘氏族谱二、元朗区元朗区原名圆塱,位于香港新界西北部,包括屏山乡、锦田乡、厦村乡、十八乡、鸡公岭等乡村。
元朗区三面环山,内部地形较为平坦,在多山的香港,这一片是比较珍贵的比较适合发展农业的平原。
元朗区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所以很早就有人来此定居繁衍生息。
香港新界五大族中的邓族与文族就是唐宋时迁居到此的。
到了清初时,尤其是康熙年间奖励复垦政策的推行,粤东的梅州籍客家人经惠州、淡水而至元朗等地从事垦殖。
(一)锦田八乡水盏田锦田八乡水盏田张氏族人祖籍是广东五华县。
张姓族人先是迁到惠州博罗,然后再迁到新界锦田八乡,其后人现分布在水盏田、雷公田和长蒲一带。
“该村张氏族人的祖先原籍广东五华,后迁博罗,再迁到新界锦田八乡上村,后人分布于水盏田、雷公田和长莆一带”[4]36-37。
(二)锦田八乡打石湖打石湖的客家人由于在清初时已迁入,是一个被港英政府承认具有原居民资格的客家村,该村村民主要是张姓,也有宋姓村民。
该村的张姓族人是清初迁海复界招致过来的,“这两姓村民的祖先原籍都是广东五华县,打石湖村张姓村民的班辈跟五华原籍的一样,同是:达、展、槐、方、熙、荣、华、富、贵、万、年、长,打石湖村的张氏族人现已传到‘长’字辈”[4]46-47。
“他们都是清初尽复旧界而招致开垦而来的,先在打石湖附近名叫牛牯角的溪谷定居,主要以耕读为生。
后因牛牯角出入不方便,加上人口渐多,张氏族人便分别迁往八乡河背附近的大窝、莲花池和打石湖;宋族人除了迁往打石湖外,亦有不少族人迁往蕉径的莲塘尾”[1]64。
(三)元朗大井围元朗大井围村住着不少郑姓客家人。
这些郑姓客家人祖先是被贬官至福建龙岩市的郑清,郑清后人先后分籍广东潮州、惠州等地,然后再经惠州及潮州各地迁到广州府的增城、东莞、番禺及新安等处。
据《崇正同人系谱》卷二·氏族之郑氏中记载:“南宋孝宗时,有郑清者以太师贬官福建上杭梅溪司巡检,遂家上杭,其后分籍于广东惠潮嘉各属,复由惠潮嘉各属分籍于广州之增城、东莞、龙门、番禺、新安等处。
”(四)元朗八乡吴家村元朗区八乡的吴姓客家村,是一个典型的客家移民村,该村居住着主要以吴姓为主的曾、陈、黄、徐、李等10几个姓氏的客家人,吴家村是来自蕉岭县的著名华侨实业家吴郁青所建,虽然建立得比较晚,但是在当时已经成为八乡面积最大的一个非原住民村落。
吴郁青先生在此村建屋居住后,与乡邻和睦相处,团结各姓乡亲,得到当地村民的一致拥护,将其村庄命名为“吴家村”。
吴家村广纳来港之客家乡亲,不断得到拓展,尤其是抗战后,大批来自粤东梅县、蕉岭、丰顺等县的客家人来港定居,这些客家人受到了吴氏家族长辈们的热烈欢迎,纷纷在此落脚。
总而言之,元朗区由于地势之便,较早吸引着客家人在此聚居从事农业生产,但是大批量的迁入则是在清中前期。
关于这一时期客家人在新界元朗区的具体分布详情见表2所示。
··58王永伟:族谱中的移民:浅析清中前期客家人在新界的分布第4期表2清中前期客家人在新界元朗区的分布情况①何时迁入北宋开宝六年元统年间乾隆年间清初道光年间康熙初年清朝初叶康熙年间乾隆初年康熙三十八年聚居地锦田新田仁寿围元朗八乡八乡横台山罗屋村元朗八乡大井围元朗大旗岭钟屋元朗元朗十八乡水蕉围元朗大井乡吴屋村锦田莲花池姓氏邓氏文氏胡氏罗氏郑氏钟氏林氏杨氏吴氏李氏所据谱牒锦田邓氏师俭堂家谱新田文氏族谱胡氏历代启煌公祖史宝安县锦田横台山罗氏族谱,元朗罗屋村罗氏族谱东莞白沙乡坡兜坊郑氏堂上族部大埔林村坪朗颍川堂钟氏族谱大埔坑下蒲林氏族谱荃湾油柑头杨姓族部元朗吴氏族谱新界禾坑李氏族谱三、荃湾区荃湾区位于新界南部,包括汀九、深井、青龙头、马湾、油柑头、大屿山北部梨木树以及荃湾新市镇。
康熙年间迁入荃湾老围的张氏,以及乾隆年间迁入三栋屋村的陈氏,迁入荃湾,城门大围的丘氏、郑氏皆位于现在象鼻山路一带,交通很是便利,又靠近大榄涌水道,淡水供应很足。
而迁入油柑头、深井,青快塘的杨氏、傅氏等位于屯门路两侧,且皆位于沿海地带。
可见当时客家乡民在当时比较注重交通的因素。
该区三栋屋的陈氏一世祖九十五念郎在明朝时迁入龙川骆岐约围芬铁心岭,此后三世祖法强(玉璿)迁往同邑的东坑,九世祖嘉衡于明崇祯壬申时(1632年)迁至博罗县,十世祖殿相于康熙十三年迁至归善县之惠阳、淡水的隔沥上坡,十一世祖万泰于康熙五十八年迁往新安县黄背岭约(罗坊)水口村,十三世祖任盛随父亲侯德于乾隆二十二年迁往新安荃湾老屋场(即重建前的大窝口村第二座)在此繁衍开枝散叶。
十四世祖健常在乾隆五十一年又迁往浅湾(荃湾)三栋屋,并在此建立了著名“三栋屋”。
三栋屋布局很独特,“中轴线上是客家围的前、中、后三进厅堂,中轴线两边房屋符合广府围的布局”[5],所以三栋屋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客家围屋了,它吸收了广府围的一些特点,其外围的城墙砖很薄,而且四周无角楼,其防御功能已经弱化,现已成为香港民俗博物馆。
清中前期客家人在荃湾区的分布情况详见表3所示。
表3清中前期客家人在荃湾区的分布情况①何时迁入清朝中叶清朝中叶康熙年间康熙十九年道光年间康熙年间乾隆乾隆年间乾隆年间乾隆年间清中叶聚居地荃门柴门角半山村荃湾海壩村荃湾老围荃湾城门大围荃湾海壩村荃湾油柑头荃湾荃湾,青衣,三栋屋,葵涌,马湾荃湾荃湾深井,青快塘荃湾新村姓氏温氏叶氏张氏郑氏钟氏杨氏邱氏陈氏丘氏傅氏刁氏所据谱牒荃湾柴湾角半山村温氏族谱荃湾海壩村叶氏族谱荃湾老围张氏族谱荃湾城门大围郑氏族谱元朗大旗岭颍川堂钟氏族谱荃湾油柑头杨姓族部新界何南堂邱氏族谱荃湾颍川堂陈氏族谱荃湾丘氏族谱青快塘傅氏族谱,深井傅氏族谱荃湾新村刁氏族谱四、离岛区的客家移民分布离岛区从面积上看是香港最大的一个区,包括了香港南面及西南面的赤鱲角、长洲、喜灵洲、交椅洲、南丫岛、大屿山、坪洲、石鼓洲、小鸦洲、大鸦洲等大大小小20多个岛屿,其中当属位于香港之西的大屿山岛面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