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数 教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1.1 从分数到分式 教案
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3.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难点是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之处,从分数入手,研究出分式的有关概念,同时还要讲清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过程一、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本章从实际问题引出分式方程v +20100=v-2060,给出分式的描述性的定义:像这样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属于分式. 不要在列方程时耽误时间,列方程在这节课里不是重点,也不要求解这个方程.1.本节进一步提出让学生自己依次填出:710,S a ,33200,V S .为下面的提供具体的式子,就以上的式子v +20100,v -2060,S a ,V S,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以发现,这些式子都像分数一样都是(即A÷B )的形式.分数的分子A 与分母B 都是整数,而这些式子中的A.B 都是整式,并且B 中都含有字母.顺理成章地给出了分式的定义.分式与分数有许多类似之处,研究分式往往要类比分数的有关概念,所以要引导学生了解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希望老师注意: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例如分式B A 可以表示为两个整式相除的商(除式不能为零),其中包括所有的分数 .2.引发学生思考分式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分式才有意义?由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分式的分母也不能为零.注意只有满足了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这个条件,分式才有意义.即当B≠0时,分式BA 才有意义. 3.例1填空是应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零,解出字母x 的值.还可以利用这道题,不改变分式,只把题目改成“分式无意义”,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理解分式及有关的概念,B A也为今后求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打下良好的基础.4.中第13题提到了“在什么条件下,分式的值为0?”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两个条件得到的解集的公共部分才是这一类题目的解.二、课堂引入1.让学生填写,学生自己依次填出:710,a S ,33200,SV .2.学生看课本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设江水的流速为v 千米/时.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 +20100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v-2060小时,所以v +20100=v-2060.3. 以上的式子v +20100,v -2060,a S ,SV ,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三、例题讲解(教科书)例1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出字母x 的取值范围.如果题目为:当x 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补充)例2 当m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2) (3)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 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答案】(1)m =0 (2)m =2 (3)m =1四、随堂练习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9x +4, x 7 ,209y +, 54-m , 238y y -,91-x 2. 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1)(2)(3) 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1-m m32+-m m 112+-m m 4522--x x x x 235-+23+x x x 57+x x 3217-xx x --221(1)(2) (3)五、课后练习1.列代数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指出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1)甲每小时做x 个零件,则他8小时做零件个,做80个零件需小时.(2)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走a 千米,水流的速度是b 千米/时,轮船的顺流速度是 千米/时,轮船的逆流速度是千米/时.(3)x 与y 的差与4的商是.2.当x 取何值时,分式无意义? 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参考答案:四、1.整式:9x +4, 209y +, 54-m 分式:x 7 , 238y y -,91-x 2.(1)x ≠-2 (2)x ≠ (3)x≠±23.(1)x =-7 (2)x =0 (3)x =-1五、1.(1)8x (2)a+b a-b (3)4y x - 整式:8x ,a+b,a-b ,4y x -;分式:x80. 2.x = 3.x =-1x 802332xx x --212312-+x x。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1.1 从分数到分式》优质教学课件
分数线
分母
不
同
点
分数:分子、分母都为
数字
分式:分子、分母都为
整式,且分母中必须含
有字母;分子中可以不
含字母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1 分式的识别
例 指出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x 2x 1 1
x 1 x 2 a 2 2ab b 2
,
, (a b),
,
,
2 3x 2
x
探究新知
说一说 请大家观察式子
请大家观察式子
S
V
和 S
a
和
,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特点?
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都具有分数的形式
不同点(观察分母)
分母中有字母
探究新知
分式概念
一般地,如果A、B都表示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那
么称
为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为分式的分母.
注意: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式子,且分母中含有字母是分式的一大特点.
33
V
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
S
S
V
探究新知
3.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是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
大船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
60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是多少?
如果设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
最大船速顺流航行
100千米所用时间
=
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
60千米所用的时间
义的条件
B=0
分式的值
为0的条件
B≠0,A=0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优秀教学案例
最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们能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我还会要求学生们在作业中进行小结,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通过作业小结,让学生们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导入,我选择了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实例——分配物品。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个场景:有一个袋子里面有10个苹果,需要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几个苹果?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个实例,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到分数的概念,同时也能够引发他们对分式的思考。
在导入环节,我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通过课后练习,巩固学生对分式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和总结分式的规律。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分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数的概念已经较为熟悉,但对其背后的意义和分式的应用却理解不深。因此,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从分数到分式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1.1从分数到分式(教案) (2)
扩展提升:
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为分式并说明理由。
, , ,
2
(1)若分式 有意义,则m_______.
★(2)若分式 有意义,则x________.
3
(1)若分式 的值为0,则x_______
★(2)若分式 的值为0,则x________.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分式 有(无)意义的条件
分式 :
3分式 的值为零的条件
四教学过程
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整式,以及整式的加减乘除的运算,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一种新的代数式——分式。现在请大家先完成学案上的定向学习部分,复习一下以前我们学习过的内容)。
一定向学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填写序号)它们和整式的区别是什么?
长方形的面积为S,宽为 时长为a。
2、把体积为100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17 cm2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_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
3 “定向学习”第一题中的式子 , , 与 , :
学生:回答问题。
①它们与分数的相同点:(都是 即(A÷B)的形式.)
学生:归纳:分式 :
例1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
解:
(1)要使分式 有意义,则分母________,即:_________.
(2)要使分式 有意义,则分母________,即:_________.
(3)要使分式 有意义,则分母________,即:_________.
(4)要使分式 有意义,则分母________,即:_________.
教师: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只要抓住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这一条件,写出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来解决问题(分母只有一个字母,则得 某个数值,若有多个字母,则得这些字母之间不能有的某种关系)。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案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模型感到困惑。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从实际问题中提炼数学模型的能力。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从分数到分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分母为零的情况?”(如:在平均分配物品时,若物品总数为零,该如何表示每个人得到的数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分式的奥秘。
本节课将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式的概念和性质,为后续学习分式的运算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从分数到分式的过渡,引导学生理解分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提高其逻辑推理能力。
2.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让学生掌握分式的性质,并运用这些性质简化分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分式》中的第1节“从分数到分式”。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1.分式的概念:通过回顾分数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分式的概念,即分母不为零的表达式称为分式。列举一些具体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分式的特点。
2.分式的性质:探讨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值之间的关系,引入分式的基本性质,如分子分母同乘(除)一个非零数,分式的值不变。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运用这些性质简化分式,并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强调分母不为零的重要性。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是分式单元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分数与分式的关系,分式的概念以及分式的基本性质。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更高级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也已经熟练掌握。
但是,学生对于分数背后的数学原理可能理解不够深入,对于数学的抽象概念还处于逐步理解的过程中。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与分式的关系,理解分式的概念。
2.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分式运算。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式概念的理解。
2.分式基本性质的掌握。
3.分式运算的熟练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分式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分式的概念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分数和分式的案例。
2.准备分式运算的练习题。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知道分数是什么吗?分数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分数与分式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出分式的概念。
例如:“分数可以表示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比,那么分式可以表示什么呢?”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PPT上的例子,练习分式的基本性质。
例如:“请同学们观察这个例子,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数,分式的值会发生什么变化?”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式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请同学们完成这个分式的运算,并解释你的思路。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分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例如:“你们能想到分式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
人教版数学八年 级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案
为 .
2、把体积为200cm3的水倒入底面
积为33cm2的圆柱形容器中,水
面高度为 cm,
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
为 . 都具有分数的形式。
不同点时提醒学生观察分母:分母中有字母。
二、讲授新知分式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A、B都表示整式,
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为分
式。
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为分
式的分母。
例1、在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
哪些是分式?
(1)
2
x
(2)
x
x
3
1
2+
(3))
(
2
1
b
a+(4)
π
1
+
x
(5)
x
x2
(6)
b
a
b
ab
a
-
+
-2
22
整式:__________________ __
分式:____
【小试牛刀】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
整式,哪些是分式?
,
5
4
,
20
9
,
7
,4
9
-
+
+
m
y
x
x
20分钟
师生共同总结分式的定义。
教师出示小练习,让学生先
讨论完成,教师再根据学生
情况讲解
培养学生类
比,分类的
能力
注意:一个
式子是不是
分式,要参
照原式,不
能按化简后
的式子判
断!
2、分式有无意义条件
3、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八年级数学上册 15.1 分式 15.1.1 从分数到分式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15.1 分式 15.1.1 从分数到分式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1节主要介绍分式的概念。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与分式的联系,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式运算。
本节内容是整个分式部分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分数与分式的区别和联系可能还不是很清楚,对于分式的运算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分式的关系,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分式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与分式的联系,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式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与分式的联系,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运算方法。
2.难点:分式的运算规律,分式方程的解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分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分式的运算方法。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知识,如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加减乘除等。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分式的关系,引出分式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利用教学课件呈现分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式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 分式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学设计
<<从分式到分式>>教学设计三、课堂巩固当B=0时,分式AB无意义.当B≠0时,分式AB有意义.2、当AB=0时分子和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当A=0而B≠0时,分式AB的值为零.例题:(1)当x 时,分式23x有意义;(2)当x 时,分式xx1-有意义;(3)当b 时,分式153b-有意义;(4)当x,y 满足关系时,分式x yx y+-有意义.小试牛刀2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a21,()112-+xx,()2323+mm,()yx-14,()baba-+325,()1262-x我们知道除数不能为0,通过学生思考、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分式的一大要求:分母不能为0且分子为0,分式的值就为0.四、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五、拓展延伸1.定义:一般地,如果A,B表示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式子AB 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2.有意义的条件:分式AB有意义的条件是B ≠0.3.分式AB值为零的条件是A=0且B ≠0.《全效学习》P99页分层作业1.填空:⑴当时,分式x2无意义;(2)当时,分式2-xx无意义;(3)当时,分式121+-xx有意义;(4)当 时,分式21-+x x 有意义;(5)当x 时,分式 21-+x x 有意义。
2. 要使分式 )2)(1(2+-+x x x 有意义,则 x 应满足的条件是 。
3. 当x 为何值时,分式 211x x -+ 的值为零?板书设计15.1.1从分数到分式1、分式的概念(1)是 B A(即A ÷B )的形式(2)分子A 与分母B 都是整式 (3)分母 B 中含有字母2、分式的意义:当B=0时,分式 B A无意义.当B ≠0时,分式 B A有意义.3、分式值为0:当A=0而 B ≠0时,分式 B A的值为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15.1 分式15.1.1 从分数到分式1.理解分式的意义,掌握使分式有意义时分母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或字母之间的相互关系.2.在经历探索、思考、类比的过程中,体会分式的意义,感受分式是刻画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一种模型.3.进一步增强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分式的意义,掌握使分式有意义时分母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判别方法.【教学难点】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下,分式值为0的字母的取值情况.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小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教学说明】章前画面和上述问题可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感受生活,感受数学.对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学生的讨论,最后选取学生代表展示成果,教师及时提出新问题.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刚才大家通过探讨,获得到100602020v v+-,这样的式子,它们是整式吗?如果不是,区别在哪里?思考1(1)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2,长为7cm,宽为;若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则宽应为;(2)把体积为200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2的圆柱的容器中,水面高度为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应为.思考2 式子S/a、V/S与10/7,200/33有什么区别?它们与10060 2020v v+-,有什么共同点?谈谈你的看法.【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积极思考,感受整式与分式、分式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形成对分式的概念的理解.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巡视全场,引导学生关注所给式子的分子,分母的特征,此时可类比分数分子、分母进行描述.分式: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B 叫做分式.问题2(1)使分式11x-有意义,则x的取值有什么要求?(2)使分式A/B有意义,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然后相互交流,教师再予以总结.【归纳结论】使分式A/B有意义时,必有B≠0.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指出下列各式中的整式与分式:【教学说明】教师总结判断分式的依据: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这里要注意:π不是字母,是常数,所以x/π是整式.例2填空:(1)当x时,分式23x有意义?(2)当b时,分式153b-有意义?(3)当x ,y 满足关系 时,分式x y x y +-有意义? (4)当x 时,分式231x x + 有意义? 解:(1)由题意有:3x ≠0,故x ≠0,所以当x ≠0时,分式23x 有意义;(2)由题意有:5-3b ≠0,故b ≠5/3,所以当b ≠5/3时,分式153b -有意义;(3)由题意有x-y ≠0,故x ≠y ,所以当x ≠y 时,分式x y x y+-有意义;(4)由题意有x 2+1≠0,因为x 2≥0,x 2+1≥1,故x 为任何数时,分式231x x +有意义. 【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选取一、两名同学汇报自己的结论,师生共同评论.评析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3)、(4)小题进行反思,巩固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认识.例3什么条件下,下列分式的值为0?(1)1x x - ;(2)23m n m n-+ ;(3)()236x x x x --- . 解:(1)由题意有:x-1=0,∴x=1.当x=1时,分母x ≠0,所以当x=1时,分式1x x-的值为0; (2)由题意有:2m-3n=0,∴m=32n ,∴m+n=52n ,又m+n ≠0,即52n ≠0,∴n ≠0,从而在m=32n ≠0时,分式23m n m n-+的值为0; (3)由题意有:x(x-3)=0,∴x=0或x=3,当x=0时,分母x 2-x-6=-6≠0,当x=3时,x 2-x-6=9-3-6=0,故使分式()236x x x x ---的值为0时,x 的值为x=0. 【教学说明】教学时,教师应讲清楚使分式=0时所必须的条件是:分子=0且分母≠0,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探讨三个问题的结论时,感知分式有意义是确定分式的值的前提条件,然后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再由老师给予完整解答,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与反思中巩固所学知识.在完成上述例题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做教材P4练习,以巩固知识.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问题都可由学生自己总结,选取代表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系统地对本节知识进行回顾与思考,针对学生的疑问,可当堂予以解释,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这节课的内容较少,比较贴近实际生活,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分式,能区分整式与分式,对保证分式有意义、分子分母要同时满足什么条件能很准确地指出来.此外,分式的值为0时分子分母也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教学中可以多出具一些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去感知.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1.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依据分式的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运算.2.通过归纳、类比等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并总结出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3.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用分式的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教学难点】在分式通分时找几个分母的公分母是关键,在分式的约分时应注意将分子、分母中的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思考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成立吗?为什么?【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分式性质的初步认识.教学时,让学生相互交流,感受新知.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一)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A A C A A CB BC B B C÷==÷,(A、B、C均为整式,且C≠0)试一试【教学说明】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完善答案.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白通过分子(或分母)的变化特征,来获得分母(或分子)的变化思路,为后面的分式约分和通分作好铺垫.2.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或分母都不含有“-”号:3.不改变分式的值,将下列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系数化为整数:【教学说明】2、3两道小题均由学生自主完成,相互交流.教师在学生处理第2题时应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法则得到商的符号来完成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符号的处理办法,第3题应引导学生运用分式性质在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合适倍数来达到目的,边巡视,边指导,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二)分式的约分分式的约分:把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约去的过程叫做分式的约分,如由2122x x x x =--,就是分式的约分. 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中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分式的约分,一般要约去分子和分母中所有公因式,使所得结果成为最简分式或整式.【教学说明】上述定义或结论,在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分数的约分和前面的1(1)小题进行说明,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理性思考,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维方法.试一试4.约分:【教学说明】在学生自主探究,探索问题结论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以下几个方面:(1)找分式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是否彻底,是否考虑了分子、分母中各项的系数;(2)是否注意到分式的符号的变化;(3)约分是否彻底等,对所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做好个别指导,最后师生共同讨论,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对比自己的解答,进行必要的反思.(三)分式的通分思考:联想分数的约分,如何进行分式的通分呢?试一试5.将下列分式通分:【分析】(1)把分式化成分母相同的分式的过程叫做分式的通分;(2)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而确定最简公分母通常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①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系数;②各个分母中所有不同的因式均作为公分母中的一个因式;③所有因式的指数以它的最高次幂作为公因式中该因式的指数.【教学说明】教学时,给几分钟时间先让学生尝试着解决问题,在学生出现思维盲区时,教师给予详细分析,边讲边演示,在思维的激烈碰撞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分式通分的认识.三、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有哪些知识是难以把握的?你有何想法?【教学说明】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回顾本节学过的知识点有哪些,怎样利用分式的性质来化简分式中分子(或分母)的符号,怎样将分子、分母中的系数化成整数,如何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在约分和通分时最关键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等等,进一步深化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在这里,教师可引导学生做教材P8练习以及习题14.1中的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1”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在分式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在设计这节课时,可利用“猜想和验证”的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地主动学习,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教师应注重提高在验证、交流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率,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可能普遍会感觉无从下手,在交流时不主动,从而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状态.在巩固练习环节上,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练习密度,最好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份练习纸,这样能确保达到一定的练习量.15.2 分式的运算15.2.1 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分式的乘除1.掌握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能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2.在经历探索、类比、归纳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3.在类比分数乘除法运算法则获得分式乘除法法则中,让学生体验由数到式的数学发展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能用它来进行分式乘除法运算.【教学难点】运用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能力.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观察下列算式:由上述算式,我们知道,分数的乘法法则是;分数的除法法则是.思考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教学说明】让学生直接由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感知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类比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可以发现分式的乘除法也有相同的运算法则.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把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式子可表示为:···a d a db c b c=.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用式子可表示为:···a d a c a cb c b d b d÷==.【教学说明】分式的乘除法则可由学生类比分数得到结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受新知;教师不必直接给出结论.在教学时,教师可进一步地展示下面的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问题【教学说明】在教学时,上述三个问题教师可延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逐一思考,获得结论.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适时给予指导,同时分别选派2~3名学生上黑板演示,师生共同评析.在问题1中,着重于除式是整式情形,这时应引导学生先将整式看作分母为1的式子来参与计算;问题中侧重于运算结果应予以约分化简,必须是最简分式时才算运算结束;问题3侧重于分式的分母、分子是多项式情形,此时应注重于分解因式,以便于约分化简,整个过程都应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完成的.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分析】本题是分式乘除法,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运用法则,而分式乘除法实质就是约分.【教学说明】本例仍由学生自主探究,抽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师生共同寻求解题方法,完成解题过程.在完成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做P138练习第2、3题,在这个过程中,仍可让学生举手回答,教师予以点评.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其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当容器内的水占容积的m、n时,水面的高为多少?2.大拖拉机m天耕地a公顷,小拖拉机n天耕地b公顷,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教学说明】这两个题可由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结论,教师应关注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分式模型的能力及是否能正确运用分式乘除法法则来完成解答.【答案】可参见教材P135问题1、问题2的解答.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运用分式乘除法法则解决具体问题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分式的乘除不是特别难上的课,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拿乘法来说,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约分再乘;另一种是先乘再约分.一般应这样处理:如果分子分母全是单项式,就用先乘后约分的方法;如果分子分母含有可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就先约分后相乘.当然两种方法并不一定非得有固定的模式,你觉得哪种容易接受就选择哪种.并且在约分时应教给学生一个不容易错的方法,就是约分后把每个约好的式子写在原来的上(分子)下(分母)方,不约的照抄,最后就看写着结果再相乘,既不容易漏乘,也不容易多乘.分式除法可转变为分式乘法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努力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式乘除的意义.由于练习计算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为了避免单纯的机械计算,将计算学习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创设学生喜欢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第2课时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与分式的乘方1.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用它们进行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2.理解分式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关分式乘方的运算.3.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究思考,感受分式乘除混合运算、分式乘方运算方法,进一步增强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4.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发展严密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分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能力.【教学难点】分式乘方法则的理解和运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分式乘除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如何进行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呢?试一试参见教材P138例4.想一想小明同学在计算xy÷yx·xy时,其过程如下:原式=xy÷1=xy,你认为他的计算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教师延时展示上述三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加深对分式乘除法法则的理解,体会分式乘除法混合运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结论给予恰当评析,肯定学生的成绩,对出现的疑问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认知.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参见教材P138“思考”.【归纳结论】参见教材P138最后一段.【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形成认知,从而感受分式乘方的意义.试一试计算:【教学说明】选派两名同学上黑板计算,其余同学在座位上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最后全班同学一道对两位同学的演示结果进行评析,教师应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完善认知.【归纳结论】分式的乘方,就是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各自乘方.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计算:(1)参见教材P139例5第(2)小题;(2)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2题第(2)小题.【分析】分式的乘除、乘方混合运算,应先算乘方,再算乘除,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教学说明】教学时,教师应对一些学生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予以强调,如(-c2d)2=-c4d2或c2d2,(-3c)3=-9c3等错误,引起学生注意.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1题.2.计算:(1)参见教材P139“练习”第2题第(1)小题;(2)参见教材P146第3题第(4)小题.【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这些小题,然后相互交流,有时间的话,教师予以评价,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新知.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知识是什么?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谈谈你的看法,并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由于前面学生已对分式的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课时的教学可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一方面类比整式的乘除混合运算,另一方面类比前面分式的乘除.教学时,教师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15.2.2 分式的加减第1课时 分式的加减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能用它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2.经历探究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感受分式的加减法也是实际需要,进而掌握分式的加减方法.3.进一步增强用类比的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锻炼数学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教学难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即化异分母分式为同分母分式的方法.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参见教材P139“问题3”.问题2参见教材P139“问题4”.【教学说明】让学生对上述两个问题的思考,得出算式分别为11)3(n n ++ 和322121()s s s s s s --- ,教师巡视,对不能尽快得出算式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让学生能自主分析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思考参见教材P140“思考”.【归纳结论】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教学说明】在师生共同探讨获得分式加减法法则后,教师应强调以下两个问题:①分式加减的最后结果能约分的一定要约分,化为最简分式;②异分母分式加减时,一定要先确定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化为同分母分式后再进行加减法运算.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 参见教材P140例6.解:参见教材P140例6“解”部分.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参见教材P141“练习”.【教学说明】第1题只须与学生核对答案即可,而第2题建议选三名中等成绩同学上黑板演示,其它同学独立探究,然后师生共同评析三位同学的演算过程,在评讲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强调一些需注意的问题:如(1)中的最简公分母;(2)中化为同分母分式后分子应适时添加括号,(3)中应先将22a a b- 化为()()a a b a b +- ,再通分等.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在进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时,应关注哪些问题?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用问题形式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这节课教师可采用探究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来完成.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类比分数加减运算的过程,通过将分式中的字母赋值,从而把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推及到分式的加减运算.整个过程中既有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也有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此外还可以通过把例题的再加工,使学生把错误暴露出来,引起他们的共鸣,而这些课堂内学生的差错会成为学生自己可贵的复习资料.接着可出些不同类型的题,让学生再次经历分式的加减运算过程,强化技能,以达到熟练的程度.第2课时分式的混合运算1.进一步掌握分式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2.能进行分式的乘除、加减、乘方混合运算.3.在具体问题情境的探索思考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进一步培养学生严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分式乘除、加减、乘方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运用分式乘除、加减、乘方等解决实际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在运算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问题2在进行分式的乘除、加减,乘方混合运算时,你认为应该怎样做?谈谈你的想法.【教学说明】问题1的设置在于巩固上节课学过知识,并能用它解决本节问题,起承上启下作用;问题2则是让学生联想到分式乘除、分式加减法则是类比分数而得到的,因而可类比得到分式混合运算法则.在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在探讨中形成认知.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学说明】上述两个例题都应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试试,然后教师再予以评讲,例1的(1)题侧重于展示分式的混合运算方法;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而第(2)题进一步强调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应先做括号内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教学说明】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结论,教师再行讲解.例1中计算(x2+xy+y2)(x-y)时,若已掌握公式(a2+ab+b2)(a-b)=a3-b3,可直接写出结果x3-y3,如果不知道此公式,可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计算.例2中含有一个开放性问题,这里教师应该强调:选择一个值代入时,一定要使原代数式有意义,即不能选x为0,1这两个值.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2.在一块a公顷的稻田上插秧,如果10个人插秧,要用m天完成;如果一台插秧机工作,需比10个人插秧提前3天完成.一台插秧机的工作效率是一个人工作效率的多少倍?【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巡视时,对有困难同学给予指导,最后予以评讲,让学生在自查中反思,积累解题经验和方法.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还有哪些疑问?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让学生对照上述两个问题自我反思,既系统回顾本节所学知识,又查找问题所在,在与同伴交流中加深认识.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加减和乘方混合运算,为达到教学目标,本课时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类比前面不含乘方的混合运算.例题的讲解旨在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当然,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题的落实,都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演算并暴露问题,再指出问题所在,为后面的教学提供较好的对比分析材料.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案)
(4)分式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时,学生可能对如何建立方程感到困惑。
举例:当两个物品的价格分别为$\frac{5}{x}$和$\frac{7}{y}$时,如何根据总价建立方程$\frac{5}{x}+\frac{7}{y}=10$。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分式的性质和分式的化简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分式的乘除法和加减法,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分式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商品打折后的价格计算。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演示分式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4.分式的乘除法:讲解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
5.分式的加减法:介绍分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让学生熟练运用。
6.分式方程:引出分式方程的概念,教授如何求解分式方程。
本节课将以上述内容为主线,结合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从分数到分式的相关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通过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分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表示的意义,提高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5)分式的加减法:了解分式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举例:$\frac{2x}{3}+\frac{3x}{4}=\frac{8x+9x}{12}$,再进行化简。
2.教学难点
(1)分式的化简:在化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因式分解、多项式分解等难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 级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案
教学过程-预习第 2 页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第 3 页环节时间导学案子目标-目标教案(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活动)新课导入1.长方形的面积为10,长为7,则宽为___ 学生能 教师要求:请学生小组 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 ,则宽为_____够根据 探究完成填空 2.一辆火车行驶120千米用了m 小时,则它的平 题意列均车速为____千米/小时,一列汽车行驶120千米 出式子 比这辆汽车多用1小时,则它的平均车速为_____千米/小时答:710 a s m 120 1m 120+探究归纳:观察下面式子回答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回答710 a s m 120 1m 120+ 合作探究问题1.是分数的是: 通过探 问题2.其它的式子与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究分析 答:相同点:这些式子与分数一样都是 BA分数与分式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相同 (即 A ÷B ) 的形式;相同点 点时从式子的形式出发。
不同点: 分数中的分子A 和分母B 都是整数,而这 与不同 不同点时从分子分母 些式子中的A 和B 都是(整式),并且分母B 含有 点,并 (字母) 总结归纳分式 分式的概念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A,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BA 叫做分式,其中A做叫分子,B 叫做分母教师要求试一试(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并回答)目标检 试一试(请同学们独立思下列式子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并指出分式中的 测。
考并回答)分母能指出 x 1 3x 5b 242+752-a 22y x x + n m n m +- 一个式子是否是分式121222+-++x x x x yx +43 )(3b a c - π5答:整式:3x 752-a y x +43 π5分式:x 1 5b 242+ 22y x x + nm n m +-请同学们同时指出分式的分母121222+-++x x x x )(3b a c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6 如果要使分数有意义,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那么 师生共同完成并归纳总 分 请同学们思考,要使分式有意义,分式中的分母应该 结 钟 满足什么条件?归纳:分式 BA 的分母有什么条件限制当B=0的时候,分式无意义 分式有当B ≠0的时候,分式有意义意义的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条件。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案)
2.教学难点
-分式的概念理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从具体的分数到抽象的分式的过渡,特别是分母含有字母时的情况。
-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学生在约分和通分时容易出错,如忽略掉分子分母的公因数,或在通分时计算错误。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分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分式的性质: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如分子分母同乘(除)一个非零常数,分式的值不变;分子分母互换,分式的值取倒数等。
-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学会对分式进行约分和通分,掌握其基本方法。
-分式的简单运算: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并能够熟练运用。
举例解释:
-分式的定义及其结构:例如,分式$\frac{2x}{3y}$,重点讲解分子$2x$、分母$3y$的意义以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零)。
4.增强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能力:在分式的约分、通分等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5.培养数学交流与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分式相关问题,提升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分式的定义及其结构:理解分式的分子、分母以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分式的表示方法。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案
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的概念,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2、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分式的意义,掌握分式有意义和值为0的条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类比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目标】1、猜谜语:有一种数分了才可以数?(打一类数)2、你还记得分数的定义吗?我们还学过哪些关于分数的知识?(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分数的计算)3、导入课题、出示学习目标:分数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今天我们一起用类比的方法学习分式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有关知识,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约分等内容,为后续学习分式的相关内容铺垫。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1、自学1:自学课本P127-128页,掌握分式的概念,完成填空。
总结归纳: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A 叫做分式,分式B A 中,其中A 叫分子,B 叫分母。
教师强调概念、学生举例。
点拨精讲: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式子,它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所以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
练一练:下面的式子哪些是分式?(见多媒体)学生先口答,然后集体核对答案。
2、自学2:自学教材P128页思考与例1,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总结归纳:分式的分母表示除数,由于除数不能为0,所以分式分母不能为0,即当_______时,分式B A 有意义。
当_______________,分式BA =0。
练一练:当x 取什么数时,下列分式有意义(见多媒体)学生先口答,然后集体核对答案。
点拨精讲:分式的分数线相当于除号,也起到括号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感知分式的概念,分式成立的条件和分式值为0的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是分式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分数与分式的概念及其性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分式的基础,对于后续的分式运算、分式方程等知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材从学生已知的分数入手,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引出分式的概念,并介绍了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材的处理方式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于分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比较熟悉。
但是,学生对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理解并不深刻,对于分式的概念和性质的认识还是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分数知识出发,建立起分式的概念,并理解分式的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分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分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式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分式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分式的概念和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分数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从而引出分式的概念。
2.新课讲解:讲解分式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式的性质。
3.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并提供解题指导。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式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并分享讨论成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案设计
第十五章分式——15.1.1从分数到分式教学目标:1、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分式;2、能用分式表示简单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能解释简单分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3、能分析出一个简单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4、会求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教学难点: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弄清楚求分式值为0的条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复习提问1、什么是整式?举例子说明?2a, -5y, 6,x等都是单项式3x+5, 8b-1等都是多项式2、填空:(1)长方形的面积为10 cm2,长为7 cm,宽应为 cm;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宽应为.(2)把体积为200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 33 cm2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 cm ;把体积为V 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_.(3)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千米/时,若江水的流速为v 千米/时,则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90千米所用时间为 小时,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的时间 小时.二、新课:1、思考发现 式子v +3090,v -3060以及式子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 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所填式子中,哪些是整式?(2)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从式子形式上看,和分数的形式相同,都是B A的形式; 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而这类式子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整式,并且分母中都含有字母.2、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B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BA 叫做分式.3、课堂练习:(1)指出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分式:a 1, 3x , y x -4 ,72xy -, ∏1 4、思考:(1)分式在什么条件下有意义?无意义?(2)分式在什么条件下值为0? 分式有意义:分式B A有意义,:B ≠0.相反的B=0,分式无意义分式值为0:S V a S ,分式 B A值为0:(1)B ≠0(2)A=0二、讲解课本128页的例题1(1) 例1 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1)x 32 (2)1-x x (3)b 351- (4)y x y x -+解:(1)要使分式x 32有意义,则分母3x ≠0,即x ≠0.(2)要使分式 1-x x有意义,则分母x -1 ≠0 , 即x ≠1(3)要使分式 b 351-有意义,则分母5-3b ≠0 , 即b ≠35.(4)要使分式 y x yx -+ 有意义,则分母x -y ≠0 ,即x ≠y.(2) 补充例题:当X 取什么时,分式11+-x x 的值为0三、课堂练习:完成课本128页——129页的第一题和第二题四、补充练习1、下列各代数式:3ma ;-21x ;52+y x ;x 2-y x ;x+y,5中,整式的: 分式的:2.使分式 31+-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无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110101=∴±=-≠=-≠+x x x x x 解得解:依题意,得3. 当 x 取什么值时,分式11--x x 的值为0?五、小结:1、分式概念2、分式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条件3、会求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六、布置作业和预习下节的新课1.课本习题15.1 第1、2、8题.板书设计一、 复习提问二、新课:1、分式概念2、分式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条件3、会求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三、讲解例题四、课堂练习五、小结六、布置作业和预习新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反思、梳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补
偿
提
高
6.当x取何值时,分式 满足下列要求:
(1)值为零;
(2)无意义;
(3)有意义.
.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先自主,再合作,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6.(1)由题意,得6-2|x|=0,
(x+3)(x-1)≠0,解得x=3,
15.1.1 从分数到分式
【教材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1.使学生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的中分母不能为0是分式成立的条件.
2.使学生能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过程
方法
1.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体会类比的方法.
2.能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经历对具体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符号感.
情感
态度
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了解数学的价值,培养“用数学”的信心.
重点
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成立的条件
难点
能熟练的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为0的条件。
【学流程】
环节
导 学 问 题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情
境
引
入
【问题】: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 km/h,它沿江
顺流航行90 km所用时间=逆流航行60 km所用时间.
问题3、应怎样设未知数?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设江水的流速为v km/h.依题意得
追问 式子 ,
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与你学过的整式有什么不同?
教师出示问题
学生认真阅读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并填空.
【分析】(行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3)当分母 即时, 时,分式 有意义
教师出示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出示问题4
学生独立思考,填空。
请一名同学说出自己所填的结果核对答案.
教师提出追问
师生共同归纳
对于这一概念可类比分数得出,分式的形式和分数类似,但它与分数有区别,根本区别在于分式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分式与整式的根本区别是分母中含有字母.分母中含有字母是分式的一个重要标志.
问题5、想一想:我们知道,要使分数有意义,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要使分式有意义,分式 中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
当B=0时,分式 无意义.
当B≠0时,分式 有意义.
例1.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
(1) ;(2) ;(3) .
解:(1)当分母 即 时,分式 有意义.
(2)当分母 即时, 时,分式 有意义
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90 km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
流航行60 km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问题1、顺流航行的速度、逆流航行的速度与轮船
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顺流航行的速度=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航行的速度=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
问题2、这个问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船顺流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船逆流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的速度
同学们观察发现等号的左右两边的式子,分母含有字母,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分式
自
主
探
究
合
作
交
流
自
主
探
究
合
作
交
流
问题4 填空:
(1)长方形的面积为10 cm2,长为7 cm,宽应为cm;长方形的面积为S,长为a,宽应为cm.
∴当x=3时分式的值为0
2)解(x+3)(x-1)=0,得x=-3或x=1,∴当x=-3或x=1时,分式无意义.
(3)由(2)可知,当x≠-3且x≠1时,分式有意义
作
业
设
计
作业:课本P123第2、3题.
教师布置作业,提出具体要求
学生认定作业,课下独立完成
学生先尝试独立解答,然后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教师板书(1),规范书写格式. 师生共同归纳确定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的方法:不论题目中的分母中含有一个字母或含有两个字母,解题时都要从分母不等于0入手,解一个带有“≠”号的不等式.学生独立书写(2)(3)小题,两名学生板书.
尝
试
应
用
1.分式 无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2)把体积为200 cm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 cm2的圆柱形容器,水面高度为cm;把体积为V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
追问1、式子:
与以前学过的整式不同,这些代数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总结:分式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A,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叫做分式(fraction),A 叫做分子,B 叫做分母.
A.x≠1B.x=1C.x≠-1D.x=-1
2.若分式 的值为0,则x的值是( )
A.x=3B.x=0
C.x=-3D.x=-4
3.已知a=1,b=2,则 的值是( )
A. B.- C.2D.-2
4.指出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 , , ,- x+3, .
5.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
(1) ;(2) ;
(3) ;(4) ;
(5) ;(6) .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先自主,再合作,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答案:1.B;2.A;3.D;
4.整式有: , ,- x+3;分式有: , , .
5.(1)x≠0.(2)x≠3.
(3)x≠-2.(4)a≠b.(5)n≠2m.(6)a≠1.
成
果
展
示
欣赏自我: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