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2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1眼睛同步训练D卷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1眼睛同步训练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最贴切的是()A . 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B .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因为它们都只是普通的并无规格的凸透镜C .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D . 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2. (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 . 平面镜B . 凹透镜C . 凸面镜D . 凸透镜3. (2分)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2寸的全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2寸的半身照,正确的操作是()A . 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B . 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外伸C . 小明往前移,并增大光圈D . 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4. (2分)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B . 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C . 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D . 无法判断5. (2分)如图所示,一个由薄玻璃围成、中间是空气的“三棱镜”置于水中,一细束白光通过该“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的Em=nBωs=10×2×10π×0.1=20π(伏)、π、π三种色光,再分别让这三种色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比较这三种色光的光子能量以及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大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大,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大B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小,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小C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大,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小D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小,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大6. (2分)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从空气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在屏上形成了彩色光带,可知()A . 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小B . 红光通过棱镜的偏转角最大C . 在玻璃中各种色光频率相同D . 在玻璃中速度最大的是红光7. (2分)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A . 牛顿B . 伽利略C . 富兰克林D . 开普勒8. (2分)光学在生活中应用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全息照相利用的是光的偏振现象B . 立体电影利用的是光的偏振现象C . 医用无影灯应用的是光的衍射现象D . 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是光的折射现象9. (2分)用照相机照了一个全身像后,若要再照一个半身像,则下列正确的做法是()A . 人离照相机远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长B . 人离照相机远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短C . 人离照相机近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短D . 人离照相机近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长10. (2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 .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 .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 .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1. (2分) 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 .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 .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 . 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12. (2分)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A . 右上方B . 右下方C . 左上方D . 左下方13. (2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 .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B .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 .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4. (2分)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在屏上形成了彩色光带,可知不正确()A . 红光最先穿过棱镜B . 偏转最厉害的是紫光C . 在玻璃中速度最大的是紫光D . 在玻璃中速度最大的是红光15. (2分)通过对《多彩的光》学习,以下物理现象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 .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虚像B . 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光的色散C . 物体通过平面镜可以成正立等大的实像D . 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二、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16. (4分)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填“虚”或“实”),道理就像_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17. (2分)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________(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填“放大镜”或“投影仪”).18. (1分)数码相机与普通相机的镜头都利用了________成像的原理.19. (1分)为减小光在照相机镜面处的反射,使景物更加清晰,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________片20. (2分)显微镜的物镜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它的目镜也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选填“虚”、“实”)三、解答题 (共5题;共35分)21. (5分)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问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22. (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09年8月21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展示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其实最早发现望远镜的人不是伽利略,而是一位叫利波塞的荷兰眼镜商人,这个人在制造镜片的时候,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合在一起往外看,远处的东西就变近了.伽利略对这个发现很感兴趣,他用数学进行了计算,研究用什么样的镜片,怎样组合在一起效果最好,最后,伽利略做了两根管子,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凸透镜,另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凹透镜,其中一根稍细一点,正好可以套在另一根管子里面,自由滑动,这样观察的时候,就可以来回调节,选择合适的距离.就这样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他终于在160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1)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人是利波塞,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望远镜的人却是伽利略,这里说明了什么问题?(2)伽利略制造出来的望远镜与教材上所画的天文望远镜有什么不同?23. (5分)请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在下面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来自远处物体的光OA、OB的光路图.24. (5分)如图所示,图甲是小明奶奶眼睛成像情况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矫正小明奶奶视力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25. (1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图甲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此时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什么实像?(2)如图乙所示.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凸透镜换成了薄玻璃板.此时调节光屏(未画出)的位置,光屏上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 16-1、17-1、18-1、19-1、20-1、三、解答题 (共5题;共35分) 21-1、22-1、22-2、23-1、24-1、25-1、25-2、。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1.3棱镜和透镜同步训练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1.3棱镜和透镜同步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7高二下·抚州期中) 观察单缝衍射现象时,把缝宽由0.2mm逐渐增大到0.8mm,看到的现象是()A . 衍射条纹的间距逐渐变小,衍射现象逐渐不明显B . 衍射条纹的间距逐渐变大,衍射现象越来越明显C . 衍射条纹的间距不变,只是亮度增强D . 以上现象都不会发生2. (2分)用照相机给一个小工艺品拍照时,小工艺品距离照相机40cm ,所得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则该照相机的镜头焦距可能是()A . 20B . 10C . 28D . 403. (2分)眼睛晶状体、照相机镜头、投影仪镜头和远视眼镜片等,都()A . 对光有发散作用B . 相当于凸透镜C . 相当于凹透镜D . 相当于平面镜4. (2分)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形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 . 照相机B . 投影仪C . 放大镜D . 显微镜5. (2分)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 . 倒立、放大的实像B . 倒立、缩小的实像C . 倒立、等大的实像D . 正立、放大的虚像6. (2分)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后,改拍全身像,应()A . 缩短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B . 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C . 只需要增大照相机与人间的距离D . 只需要减小照相机与人的距离7. (2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A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 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 . 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8. (2分)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A . 小于焦距B . 等于2倍焦距C . 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D . 大于2倍焦距9. (2分) (2017高二下·绥棱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的结果B . 用光导纤维束传送图象信息,这是光的衍射的应用C . 眯着眼睛看发光的灯丝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偏振现象D . 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可使景像清晰10. (2分)用照相机拍摄集体照时,人全站好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那么采取的措施是()A . 照相机离人近一些,将镜头往前伸B . 照相机离人近一些,将镜头往后缩C . 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将镜头往前伸D . 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将镜头往后缩11. (2分)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 . 30cmB . 20cmC . 10cmD . 5cm12. (2分)(2017·深圳模拟) 图中L为一薄凸透镜,ab为一发光圆面,二者共轴,S为与L平行放置的屏,已知这时ab可在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透镜切除一半,只保留主轴以上的一半透镜,这时ab在S上的像()A . 尺寸不变,亮度不变B . 尺寸不变,亮度降低C . 只剩半个圆,亮度不变D . 只剩半个圆,亮度降低13. (2分)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在墙上能看到()A . 倒立、缩小的实像B . 倒立、放大的实像C . 正立、放大的虚像D . 正立、缩小的虚像14. (2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老花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B . 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C . 投影仪成像是应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D . 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15. (2分)小光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象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A . 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象,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 . 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 . 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 . 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二、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16. (2分)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8cm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 ,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距平面镜________ m .17. (2分)一般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限,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________.这种仪器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18. (2分)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近视眼镜是一个________镜.(选填“平面”、“凸透”或“凹透”)19. (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是_______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20. (2分)小军同学利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当光屏距凸透镜18cm时,会在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三、计算题 (共5题;共25分)21. (5分)我们在生物课上经常使用显微镜,请你回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提出一个与光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并作出解释.22. (5分)在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2cm ,当蜡烛在 20cm刻度处时,在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倒立的、什么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6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23. (5分)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问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24. (5分)视力正常的小明把凸透镜贴近眼睛,观察远处的房屋,眼前“模糊”此时来自远方房屋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什么方?如图所示,他又伸直手臂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房屋清晰的什么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那侧?25. (5分)实际观察光谱的仪器叫什么镜,其中平行光管的作用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 16-1、17-1、18-1、19-1、20-1、三、计算题 (共5题;共25分) 21-1、22-1、23-1、24-1、25-1、。
沈阳市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2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
沈阳市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2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是小明同学对有关光学现象的解释,他的说法正确的是()A . 人眼近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B . “猪八戒照镜子,表里如一”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 . 人在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D . 太阳光通过三梭镜色散后不可能有紫光2. (2分)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后,改拍全身像,应()A . 缩短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B . 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C . 只需要增大照相机与人间的距离D . 只需要减小照相机与人的距离3. (2分)“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A .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 .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 .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 .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4. (2分)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 . 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B .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 . 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 . 爷爷原来是个远视眼5. (2分)小明用照相机为同学拍照,在底片上得到的是()A . 正立、缩小的虚像B . 正立、缩小的实像C . 倒立、缩小的虚像D . 倒立、缩小的实像6. (2分)艾力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透镜34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 10 cmB . 20 cmC . 30 cmD . 40cm7. (2分)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8. (2分)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形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 . 照相机B . 投影仪C . 放大镜D . 显微镜9. (2分)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A . 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 .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 . 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 . 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10. (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 . 平面镜B . 凹透镜C . 凸面镜D . 凸透镜11. (2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老花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B . 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C . 投影仪成像是应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D . 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12. (2分)小光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象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A . 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象,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B . 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 . 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 . 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13. (2分)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 . 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 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4. (2分)一凸透镜焦距为6cm .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A . 倒立、放大的实像B . 倒立、缩小的实像C . 正立、放大的实像D . 正立、放大的虚像15. (2分)如图所示,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制成的中空的三棱镜,里面是真空的,一束白光从三棱镜的一侧,以较小的入射角射入棱镜后,经棱镜折射在光屏P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当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屏上的彩色光带先后消失,则()A . 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B . 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C . 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D . 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二、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16. (3分)人的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面,应该利用________透镜矫正.17. (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是_______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18. (1分)数码相机与普通相机的镜头都利用了________成像的原理.19. (3分)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填“前”或“后”),这成像原理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成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___.20. (1分)为减小光在照相机镜面处的反射,使景物更加清晰,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________片三、解答题 (共5题;共30分)21. (5分)我国南朱时期程火昌所著《演繁露》中描述,雨后初晴,枝叶上雨露“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烁不定”,这种光学现象属于什么现象?22. (5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天文望远镜来了解遥远的太空,有这样一种说法,用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月全食,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3. (5分)小明与小华计划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他们找到了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A和一个长焦距的凸透镜B ,并把两凸透镜安置在圆纸筒的两端,如图所示.小华同学拿着做好的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后高兴地说到“成功了”!小明同学也拿过来观察一下,但他对着小物体观察时没有看到放大的现象,当他举起看远处的景物后惊呼到“怎么是个望远镜啊?”你能帮他们分析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24. (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09年8月21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展示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其实最早发现望远镜的人不是伽利略,而是一位叫利波塞的荷兰眼镜商人,这个人在制造镜片的时候,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合在一起往外看,远处的东西就变近了.伽利略对这个发现很感兴趣,他用数学进行了计算,研究用什么样的镜片,怎样组合在一起效果最好,最后,伽利略做了两根管子,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凸透镜,另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凹透镜,其中一根稍细一点,正好可以套在另一根管子里面,自由滑动,这样观察的时候,就可以来回调节,选择合适的距离.就这样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他终于在160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1)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人是利波塞,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望远镜的人却是伽利略,这里说明了什么问题?(2)伽利略制造出来的望远镜与教材上所画的天文望远镜有什么不同?25. (5分)如图所示,一束白光通过截面为矩形的棱镜,在另一边放一个屏,屏上形成彩色光带.该彩色光带最上方的颜色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 16-1、17-1、18-1、19-1、20-1、三、解答题 (共5题;共30分) 21-1、22-1、23-1、24-1、24-2、25-1、。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2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D卷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2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拍了张莆田市体育中心的照片如图1,他又拍了一张如图2,正确的操作是()A . 小明远离体育中心,并使镜头往里缩B . 小明远离体育中心,并使镜头往外伸C . 小明靠近体育中心,并增大光圈D . 小明靠近体育中心,并使镜头往外伸2. (2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如果在光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缩小、倒立的实像,那么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 . 蜡烛右移,光屏右移B . 蜡烛左移,光屏左移C . 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 . 蜡烛左移,光屏右移3. (2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阳光下,在地面上看不到高压电线的影子,属于光的衍射现象B . 肥皂泡看起来常常是彩色的,属于色散现象C . 全息照片的拍摄主要利用了光的衍射D .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白光做光源,则不能观察到干涉图样4. (2分)下列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 . 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B . 远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C . 对着镜子化妆是利用光的折射成像D . 用放大镜查看地图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5. (2分)小明用照相机为同学拍照,在底片上得到的是()A . 正立、缩小的虚像B . 正立、缩小的实像C . 倒立、缩小的虚像D . 倒立、缩小的实像6. (2分)用照相机拍摄集体照时,人全站好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那么采取的措施是()A . 照相机离人近一些,将镜头往前伸B . 照相机离人近一些,将镜头往后缩C . 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将镜头往前伸D . 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将镜头往后缩7. (2分)用照相机拍照时,如果要使人的像再大些,则应()A . 人向后退些,同时拉长暗箱B . 人向照相机靠近些,同时拉长暗箱C . 人向后退些,同时缩短暗箱D . 人向照相机靠近些,同时缩短暗箱8. (2分)用照相机照了一个全身像后,若要再照一个半身像,则下列正确的做法是()A . 人离照相机远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长B . 人离照相机远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短C . 人离照相机近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短D . 人离照相机近些,并将照相机的暗箱调长9. (2分)如图所示,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制成的中空的三棱镜,里面是真空的,一束白光从三棱镜的一侧,以较小的入射角射入棱镜后,经棱镜折射在光屏P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当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屏上的彩色光带先后消失,则()A . 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B . 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C . 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D . 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10. (2分)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在屏上形成了彩色光带,可知不正确()A . 红光最先穿过棱镜B . 偏转最厉害的是紫光C . 在玻璃中速度最大的是紫光D . 在玻璃中速度最大的是红光11. (2分)一凸透镜焦距为6cm .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A . 倒立、放大的实像B . 倒立、缩小的实像C . 正立、放大的实像D . 正立、放大的虚像12. (2分)照相机在拍摄建筑物时,要使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胶片的位置应在凸透镜的()A . 一倍焦距以内B . 焦点上C . 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D . 两倍焦距以外13. (2分)关于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B . 投影仪的投影片必须放在镜头焦距以内C . 照相机暗箱的长度大于镜头焦距D . 用放大镜看书,书离透镜距离必须小于焦距14. (2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 . 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 . 近视眼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D . 远视眼看近处景物所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15. (2分)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A .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 .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 .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 .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二、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16. (3分)人的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面,应该利用________透镜矫正.17. (2分)人的眼睛好像是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18. (1分)阳光通过三棱镜照在白墙上出现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________。
沈阳市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3.2光的干涉同步训练
沈阳市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3.2光的干涉同步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交通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B .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相邻干涉条纹间距变宽C . 单缝衍射中,缝越宽,条纹越亮,衍射现象也越明显D . 地面上测得静止的直杆长为L,则在沿杆方向高速飞行火箭中的人测得杆长应小于L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衍射现象B . 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C . 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D . 可以通过迈克尔孙﹣莫雷实验得出: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3. (2分) (2018高一下·苏州期中) 某同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骑行自行车,所受阻力约为车和人总重的0.03倍,则该同学骑行过程中做功功率最接近于()A . 10-3 kWB . 10-1 kWC . 1 kWD . 10 kW4. (2分)(2018·浙江模拟) 对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 . 图甲和泊松亮斑的原理一样B . 图乙和三棱镜色散的原理一样C . 图丙和利用光学技术检查镜面的平整程度的原理一样D . 图丁和偏振太阳镜的原理一样5. (2分)用很弱的光做单缝衍射实验,改变曝光时间,在胶片上出现的图象如图所示,该实验表明()A . 光的本质是波B . 光的本质是粒子C . 光的能量在胶片上分布不均匀D . 光到达胶片上不同位置的概率相同6. (2分) (2016高三上·北京期中)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 . 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B . 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C .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D .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7. (2分) (2017高一下·铜仁期末)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是()A . 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B . 牛顿提出了太阳系行星运动三大定律C . 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 .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8. (2分)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 . 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一定大C .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 . 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9. (2分) (2017高二上·扬州期末) 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物体位于M处,用绝缘丝线系上带正电的小球,分别挂在P1、P2、P3的位置,可观察到小球在不同位置时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不同.则下面关于此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 . 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间的距离有关B . 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的性质有关C . 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所带的电量有关D . 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丝线的长度有关10. (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光的衍射造成的B .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C . 狭义相对论认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D . 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反射性能越强E .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量单摆周期应该从小球速度为零的最高处开始计时,以减小实验误差11. (2分) (2020高一上·西安期末) 质量为2kg的物体以10m/s的速度从距离地面15m处竖直下抛,g取10m/s,物体到达地面的速度为()A . 10m/sB . 20m/sC . 30m/sD . 40m/s12. (2分) (2016高一上·来宾期中) 从距地面5m高处自由落下一小球,球接触地板后竖直向上弹起,升至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全过程中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A . 位移1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6mB . 位移4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4mC . 位移4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4mD . 位移4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6m13. (2分) (2017高一下·宁夏期末)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在空气中不考虑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 .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 . 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因而落地速度大D . 自由落体加速度在地球赤道处最大14. (2分)(2017·镇江模拟)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半球体A.现在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完全相同的半球体B,不计一切摩擦,将A缓慢向左移动(B未与地面接触),则在此过程中A对B的弹力F1、墙对B的弹力F2()A . F1变小、F2变小B . F1变小、F2变大C . F1变大、F2变大D . F1变大、F2变小15. (2分) (2016高一上·泰州期中) 针对下面几种运动情景,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分析思考,并选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长征二号火箭点火后即将升空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100决赛中张培萌夺得冠军.A . ①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为零B . ②中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很快减为零,所以加速度很大C . ③中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D . ④中张培萌率先冲过终点,所以和其他运动员相比经过终点时加速度一定最大二、填空题 (共5题;共12分)16. (3分) (2017高一上·温州期中) 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________cm;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 m/s;该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 m/s2 .(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17. (2分)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探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一次探究活动中需要确定A、B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经过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后,作出A﹣B图象,若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A与B________.若图象不是直线,则有可能A与B的平方、立方、二次根…等成正比.如果我们猜想A与B的平方成正比,请简述验证A与B的平方成正比的方法:________.18. (2分) (2017高一下·株洲期中) 河宽120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水流速度为3m/s,则过河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 s,最小位移为________ m.19. (3分) (2019高一上·上海期中) DIS 的三大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0. (2分) (2015高二上·温州期中) 某次测量中,螺旋测微器的实拍照片如图所示,被测对象的尺寸应为:________ cm;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6A,表头的实拍照片如图所示:读数应为:________ A.三、解答题 (共5题;共48分)21. (15分) (2019高一下·葫芦岛期末) 如图所示,光滑曲面与粗糙平直轨道平滑相接,B为连接点,滑块(视为质点)自距水平轨道高为h的A点,由静止自由滑下,滑至C点速度减为零。
辽宁省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3.2光的干涉同步训练
辽宁省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3.2光的干涉同步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1. (2分)可见光在空气中的波长范围是4400 到7700 ,即4.4×10-4mm到7.7×10-4mm,下列关于光的衍射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卡尺两脚间的狭缝的宽度小到万分之几毫米以下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B . 卡尺两脚间的狭缝在小到0.4 mm以下时,通过它观察线状白炽灯丝,有明显的衍射现象C . 卡尺两脚间的狭缝在小到0.2 mm以下时,通过它观察各种光源,都能看到明显的衍射现象D . 光的衍射条件“跟光波长可以相比”是非常严格的,即只有孔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时才能观察到光的衍射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位移要大B . 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有关C . 变化的电场能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磁场D . 拍摄玻璃厨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3. (2分) (2019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根据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可知()A .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越多,它的电容就越大B . 电容器不带电时,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为零C . 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U越高,它的电容就越小,C与U成反比D . 电容器不带电时,其电容为零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用分光镜观测光谱是利用光折射时的色散现象B . 用X光机透视人体是利用光电效应C . 光导纤维传输信号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D . 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5. (2分) (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 抽制高强度纤维细丝时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所示,观察激光束经过细丝后在光屏上所产生的条纹即可判断细丝粗细的变化()A . 这里应用的是光的干涉现象B . 这里应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性C . 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粗D . 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变细6. (2分)室内有几种用电器:1.5 kW的电饭煲、200 W的电冰箱、750 W的取暖器、250 W的电视机和2 kW 的空调器.如果进线处有13 A的保险丝,供电电压为220 V,下列情况下不可能同时使用的是()A . 电饭煲和电冰箱B . 取暖器和空调器C . 电饭煲和空调器D . 电冰箱、电视机和空调器7. (2分) (2017高二上·惠州期末) 如图所示,三个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面积S1<S2<S3 .穿过三个线圈的磁通量分别为Φ1、Φ2和Φ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Φ1=Φ2B . Φ2=Φ3C . Φ1>Φ2D . Φ3>Φ28. (2分)将一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一个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0由木板左端向右滑动,到达右端时恰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小铅块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现将木板分成A和B两段,使B的长度和质量均为A的2倍,并紧挨着放在原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仍以初速度v0由木块A的左端开始向右滑动,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小铅块恰能滑到木板B的右端,并与木板B保持相对静止B . 小铅块将从木板B的右端飞离木板C . 小铅块滑到木板B的右端前就与木板B保持相对静止D . 小铅块在木板B上滑行产生的热量等于在木板A上滑行产生热量的2倍9. (2分) (2017高一上·昌平期末) 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两个实心金属球,不计空气阻力,则()A . 质量较大的球先到达地面B . 质量较小的球先到达地面C . 体积较大的球先到达地面D . 两个球同时到达地面10. (3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白光通过三棱镜在屏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一种干涉现象B . 激光防伪商标,看起来是彩色的,这是光的干涉现象C . 对于同一障碍物,波长越大的光波衍射现象越明显D . 泊松亮斑是光的偏振现象E . 红光由空气进入水中,颜色不变,波长变短11. (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球被松开而自由下落,、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则()A . 球先落地B . 球先落地C . 两球同时落地D . 两球落地先后由小锤打击力的大小而定12. (2分) (2017高一上·南开期末) 以v=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A . 12.5mB . 12mC . 90mD . 126m13. (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交变电流的频率减小,1、2和3灯的亮度变化情况是()A . 1、2两灯均变亮,3灯变暗B . 1灯变亮,2、3灯均匀变暗C . 1灯变亮,2灯变暗,3灯亮度不变D . 1灯变暗,2灯变亮,3灯亮度不变14. (2分) (2018高一下·莆田期中) 在讨论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有下列三种过程:a.用水平推力F 推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S;b.用水平推力F推一质量是2m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前进S;c.用与光滑斜面平行的推力F推一质量为2m的物体,沿斜面向上前进S.则关于力F在以上过程中做功多少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做功最多B . b做功最多C . c做功最多D . 做功一样多15. (2分)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A . 高速运动的物体总是不容易停下来,因此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 . 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不容易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 . 用力推一个静止的物体,当它开始运动后,惯性就消失了D .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但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和在地球上惯性一样大二、填空题 (共5题;共17分)16. (4分)如图是双量程电流表的原理图,它有两个量程分别为0.1A和1A,则使用图的a、b两端时量程应为________,使用图的a、c两端时量程为________,已知表头内阻为200Ω,满偏电流为2mA,则R1=________,R2=________.(数字大些,要有耐心!)17. (4分)如图甲,弹簧振子在BC间振动,O为BC的中点.若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可知,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________,频率为________,BC间距离为________,从t=0开始,经过________振子第二次到B点.18. (2分) (2017高二下·马山期中) 两个质量相同的弹簧振子,甲的固有频率是3f.乙的固有频率是4f,若它们均在频率为5f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则振子________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________.19. (2分) (2019高二上·定远月考)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电子束,以初速度v0沿着垂直场强方向从O 点进入电场,以O点为坐标原点,沿x轴取OA=AB=BC,再自A、B、C作y轴的平行线与电子径迹分别交于M、N、P点,则AM:BN:CP=________,电子流经M、N、P三点时沿x轴的分速度之比为________.20. (5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________,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________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________.(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________跟它的________的比值都相等,即 =k,比值k 是一个对于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三、解答题 (共5题;共60分)21. (15分) (2018高一上·金东期中) 一物块从高45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1眼睛同步训练(II)卷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1眼睛同步训练(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生物,是因为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被观察的物体经过了()A . 一次放大作用B . 二次放大作用C . 三次放大作用D . 四次放大作用2. (2分)一束白光被棱镜色散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棱镜对各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对红光最大,对紫光最小B . 红光比蓝光后通过棱镜C . 黄光比绿光偏转的角度小D . 在棱镜中速度较大的单色光偏转的角度也较大3.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 光屏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 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 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D . 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4. (2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 .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 .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 .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5. (2分)如图所示,一个由薄玻璃围成、中间是空气的“三棱镜”置于水中,一细束白光通过该“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的Em=nBωs=10×2×10π×0.1=20π(伏)、π、π三种色光,再分别让这三种色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比较这三种色光的光子能量以及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大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大,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大B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小,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小C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大,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小D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小,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大6. (2分)(2017·深圳模拟) 图中L为一薄凸透镜,ab为一发光圆面,二者共轴,S为与L平行放置的屏,已知这时ab可在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透镜切除一半,只保留主轴以上的一半透镜,这时ab在S上的像()A . 尺寸不变,亮度不变B . 尺寸不变,亮度降低C . 只剩半个圆,亮度不变D . 只剩半个圆,亮度降低7. (2分)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B . 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C . 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D . 无法判断8. (2分)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②高倍镜换成了低倍镜③玻片向右下移动④玻片向左上移动.A . ①③B . ①④C . ②③D . ②④9. (2分)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B . 用显微镜现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C .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D .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10.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显微镜的目镜是一个凹透镜B . 望远镜的目镜是由凹透镜组成C . 凸透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D . 照相机的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11. (2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老花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B . 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C . 投影仪成像是应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D . 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12. (2分)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从空气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在屏上形成了彩色光带,可知()A . 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小B . 红光通过棱镜的偏转角最大C . 在玻璃中各种色光频率相同D . 在玻璃中速度最大的是红光13. (2分)光学在生活中应用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全息照相利用的是光的偏振现象B . 立体电影利用的是光的偏振现象C . 医用无影灯应用的是光的衍射现象D . 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是光的折射现象14. (2分) 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 .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 .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 . 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15. (2分)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A . 牛顿B . 伽利略C . 富兰克林D . 开普勒二、填空题 (共5题;共8分)16. (1分)数码相机与普通相机的镜头都利用了________成像的原理.17. (1分)为减小光在照相机镜面处的反射,使景物更加清晰,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________片18. (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是_______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19. (2分)显微镜的物镜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它的目镜也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选填“虚”、“实”)20. (1分)阳光通过三棱镜照在白墙上出现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________。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3照相机同步训练C卷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3照相机同步训练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1. (2分)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最贴切的是()A . 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B .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因为它们都只是普通的并无规格的凸透镜C .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D . 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2. (2分)一凸透镜焦距为6cm .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A . 倒立、放大的实像B . 倒立、缩小的实像C . 正立、放大的实像D . 正立、放大的虚像3. (2分)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②高倍镜换成了低倍镜③玻片向右下移动④玻片向左上移动.A . ①③B . ①④C . ②③D . ②④4. (2分)小莉和外公视力都不正常,小莉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莉和外公应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A . 都是凸透镜B . 都是凹透镜C . 凸透镜和凹透镜D . 凹透镜和凸透镜5. (2分)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B . 用显微镜现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C .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D .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6. (2分)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A .B .C .D .7.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 光屏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 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 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D . 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8. (2分)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 . 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 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9. (2分)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B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0. (2分)(2017·镇江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分别用蓝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条纹间距宽B . 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C . 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D . 动车组高速行驶时,在地面上测得车厢的长明显变短11. (2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 .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 .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 .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2. (2分)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A . 一个放大镜B . 投影仪镜头C . 照相机镜头D . 一个平面镜13. (2分)如图所示,一个由薄玻璃围成、中间是空气的“三棱镜”置于水中,一细束白光通过该“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的Em=nBωs=10×2×10π×0.1=20π(伏)、π、π三种色光,再分别让这三种色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比较这三种色光的光子能量以及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大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大,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大B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小,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小C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大,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小D . c光的光子能量最小,它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也最大14. (2分)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形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 . 照相机B . 投影仪C . 放大镜D . 显微镜15. (2分)一束白光被棱镜色散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棱镜对各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对红光最大,对紫光最小B . 红光比蓝光后通过棱镜C . 黄光比绿光偏转的角度小D . 在棱镜中速度较大的单色光偏转的角度也较大16. (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试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A .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 .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 .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 .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7. (2分)(2017·深圳模拟) 图中L为一薄凸透镜,ab为一发光圆面,二者共轴,S为与L平行放置的屏,已知这时ab可在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透镜切除一半,只保留主轴以上的一半透镜,这时ab在S上的像()A . 尺寸不变,亮度不变B . 尺寸不变,亮度降低C . 只剩半个圆,亮度不变D . 只剩半个圆,亮度降低18. (2分)在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发生色散的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红光的偏折角最大B . 不同色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相同C . 紫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最大D . 绿光的频率最大19. (2分)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B . 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 .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 .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20. (2分)下列生括中的物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矫正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 . 使用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时,一般要接三孔插座C . 秋天早晨出现的雾,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 . 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都是可再生资源21. (2分)如图,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什么方向移动()A . 右上方B . 左下方C . 左上方D . 右下方22. (2分)通过对《多彩的光》学习,以下物理现象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 .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虚像B . 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光的色散C . 物体通过平面镜可以成正立等大的实像D . 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23. (2分)生物课上,我们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物镜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 为了看清本身不发光的细胞,有时需要利用凹凸镜提高高度,这个凹凸镜利用了光的反射C . 物镜所成的放大实像是可以用光屏承接的D . 物镜所成的像与照相机所成的像性质相同二、填空题 (共2题;共6分)24. (1分)彩虹的产生原因是光的色散,如图所示为太阳光射到空气中小水珠时的部分光路图,其中a、b 为两种单色光. a光光子的能量________(小于或等于,大于)b光光子的能量25. (5分)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__机的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__机的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________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________的虚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二、填空题 (共2题;共6分)24-1、25-1、第11 页共11 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3 第一章 第4节 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3第一章第四节透镜成像规律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显微镜的目镜是一个凹透镜B. 望远镜的目镜是由凹透镜组成C. 凸透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D. 照相机的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2.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A.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3.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与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点M .若用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1>n2,a为蓝光,b为红光B. n1<n2,a为蓝光,b为红光C. 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不变D. 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4.“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A.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前伸B. 照相机向前移,镜头向后缩C.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前伸D. 照相机向后移,镜头向后缩5.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A. 右上方B. 右下方C. 左上方D. 左下方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夜空中的月亮是光源B.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 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 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5km/s7.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B. 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8.用照相机给全班同学拍集体像时,人都站好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则应()A. 相机离人远些,拉长暗箱B. 相机离人近些,拉长暗箱C. 相机离人远些,缩短暗箱D. 相机离人近些,缩短暗箱9.萤火虫、镜子、烛焰、月亮,其中都是光源的一组是()A. 萤火虫和镜子B. 镜子和烛焰C. 萤火虫和月亮D. 萤火虫和烛焰10.如图,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要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什么方向移动()A. 右上方B. 左下方C. 左上方D. 右下方二、填空题(共3题;共10分)1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近视眼镜是一个________镜.(选填“平面”、“凸透”或“凹透”)12.教室内投影仪在工作时,屏幕可以将整个教室照亮,此时屏幕________(是、不是)光源,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制成,一是可以反射________色光,二是在屏幕上发生的是________反射,使得电影院里各个角落的人都能看清屏幕上的像.13.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__机的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__机的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________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________的虚像.(选填“放大”或“缩小”).三、解答题(共2题;共10分)14.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问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15.请仔细观察图文,并完成下列表格:2013年2月24日,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3000亩梅溪湖在五彩斑斓的灯光映照下璀夺目,规模宏大的灯组幸福摩天轮如梦如幻,灯光长廊祈福大道美不胜收,妙曼的喷泉伴着悠扬的音乐起舞,还有新颖时尚的梅溪之光、人造月亮以及水中五色斑斓倒影流光溢彩,美仑美奂.梅溪湖灯会处处彰显“两型”理念,此次灯会的8000盏(组)灯笼和彩灯,采用LED照明,这种冷光技术相对传统灯展节能70%以上,灯展期间,近8平方公里的布展范围每天耗电仅1500度.区域内生活用水将全部采用直饮水.所产生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后,再送回城市循环利用.片区内还将兴建一个中央垃圾处理中心,各地垃圾运抵中心后将分类处理.可回收垃圾清出后卖掉,有机垃圾经处理后转化为沼气,再运输到热电冷三联产转化成电能,电网规划垃圾发电厂将产生5亿瓦的电力.四、综合题(共1题;共10分)16.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怎样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过程中,像距的测量误差较大,原因是什么?五、计算题(共1题;共5分)17.把一个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这时可以看到亮暗相间的条纹,将薄片远离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小时,干涉条纹间距什么样?.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目镜是一个凸透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一般的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组成的,只有早期的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凸透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该选项说法正确;D、照相机的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分析】①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呈放大虚像.②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成正立的像,放大倍数不大;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③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能成缩小、倒立的实像.2.【答案】B【解析】【解答】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主要是因为这种照相机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节.通过以上分析,只有选项B是正确的.故选B.【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以及其应用来解答此题.3.【答案】B【解析】【解答】由图看出,a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较大,根据折射定律得知三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则知a为蓝光,b为红光,且有n1<n2,故B正确,A错误.C、D、由公式v=c/n 分析可知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小.故C不正确,D错误.故选:B.【分析】玻璃三棱镜对蓝光的折射率大于对红光的折射率,经过三棱镜后,蓝光的偏折角较大.由公式v=c/n 分析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4.【答案】D【解析】【解答】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就要像距变小,物距变大,故应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故选D.【分析】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则像要变小一些,像要变小,则像距变小,物距变大.5.【答案】B【解析】【解答】由于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在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物像居于右下方,标本应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而移动物像实际上是通过移动标本实现的,所以需要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故选B.【分析】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6.【答案】C【解析】【解答】A、夜空中的月亮反射的是太阳光,不属于光源,故A错误;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错误;C、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正确;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 ,在真空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固体最慢,故D错误.故选C.【分析】(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 .7.【答案】C【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C正确;D、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即可解答此题.8.【答案】C【解析】【解答】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此时要让全体同学都进入,则使像变小,就要使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故选C.【分析】照相机前面有一个镜头,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符合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9.【答案】D【解析】【解答】由光源的定义知,萤火虫、烛焰能自身发光,是光源,镜子、月亮靠反射其它光源的光,不是光源.故选D.【分析】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根据光源的定义,判断物体自身是否可以发光.10.【答案】D【解析】【解答】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玻片标本实际位于视野左上方,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从右下方往左上方移动,因此玻片标本应向右下方移动.故选: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的移动.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二、填空题11.【答案】凸透;凹透【解析】【解答】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距镜头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镜是利用对光起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制成的.故答案为:凸透;凹透.【分析】照相机是利用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近视眼镜是利用对光起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制成的.12.【答案】不是;所有;漫【解析】【解答】①屏幕反射光线,不是光源;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因为粗糙的表面发生漫反射,能使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进入各个位置的同学的眼睛,使同学们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②屏幕是用白布制作的,因为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能使同学们看到多彩的画面.故答案为:不是;所有;漫.【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②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线照到粗糙不平的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13.【答案】幻灯;照相;放大镜;缩小;放大【解析】【解答】(1)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2)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幻灯;照相;放大镜;缩小;放大.【分析】(1)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或者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三、解答题14.【答案】解答:解:若焦距大的靠近物体,物体变大了,前后对调,物体就变小了,因此只有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时我们才能看到远处物体变大了.若两透镜焦距相等,则看到的物体大小几乎不变,起不到望远镜望远的作用【解析】【分析】本题通过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演示望远镜成像原理,前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后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目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所以我们看到了物体放大的像.若前后两个凸透镜位置颠倒,则看到物体缩小的像.通过实验发现,若要看到物体放大的像,要求物镜的焦距长,目镜的焦距短.15.【答案】解答:光的反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温度的变化,分子在做用不停息的热运动,物态的变化.【解析】【分析】对照关键词:五彩斑斓的灯光、悠扬的音乐、垃圾发电进一步所学物理知识四、综合题16.【答案】(1)会聚;11.0(2)光屏上不是最清晰的像,像的位置确定不够准确【解析】【解答】因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而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所以,凸透镜和凹透镜之间的焦点重合,故两个透镜间的距离为10cm+6cm=16cm .故答案为:16.【分析】(1)通过甲图所示的现象,结合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即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2)根据物距、像距的确定方法进行分析.五、计算题17.【答案】解:(1)偏振光具有的性质是光子的振动具有方向性,光的偏振说明光是一种横波.用单色光照射照射直径比较小的不透明圆盘时,在圆盘后屏上的阴影中心出现了一个亮斑,阴影的周围是明暗相间的环状衍射条纹.这就是泊松亮斑,是激光绕过不透光的圆盘发生衍射形成的.(2)若将薄片远离劈尖移动使劈角变小时,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大,所以干涉条纹会变疏;故答案为:偏振;衍射;条纹变疏.【解析】【分析】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分别反射的两列光是相干光,其光程差为空气层厚度的2倍,当光程差△x=nλ时此处表现为亮条纹,故相邻亮条纹之间的空气层的厚度差为0.5λ.。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1眼睛同步训练A卷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1眼睛同步训练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最贴切的是()A . 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B .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亦可作物镜使用因为它们都只是普通的并无规格的凸透镜C .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D . 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2. (2分)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B . 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C . 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D . 无法判断3. (2分)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2寸的全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2寸的半身照,正确的操作是()A . 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B . 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外伸C . 小明往前移,并增大光圈D . 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4. (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试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A .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 .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 .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 .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5. (2分)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从空气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在屏上形成了彩色光带,可知()A . 玻璃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小B . 红光通过棱镜的偏转角最大C . 在玻璃中各种色光频率相同D . 在玻璃中速度最大的是红光6. (2分)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 . 30cmB . 20cmC . 10cmD . 5cm7. (2分)用照相机拍摄集体照时,人全站好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那么采取的措施是()A . 照相机离人近一些,将镜头往前伸B . 照相机离人近一些,将镜头往后缩C . 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将镜头往前伸D . 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将镜头往后缩8. (2分)通过对《多彩的光》学习,以下物理现象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 .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虚像B . 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光的色散C . 物体通过平面镜可以成正立等大的实像D . 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9. (2分)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A . 变大B . 变小C . 先变小后变大D . 先变大后变小10. (2分)照相机在拍摄建筑物时,要使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胶片的位置应在凸透镜的()A . 一倍焦距以内B . 焦点上C . 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D . 两倍焦距以外11. (2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老花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B . 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C . 投影仪成像是应用了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D . 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12. (2分)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使用,有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 应该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焦点以内B . 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以内C . 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 . 应将被拍照物体放在普通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13. (2分)如图所示,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制成的中空的三棱镜,里面是真空的,一束白光从三棱镜的一侧,以较小的入射角射入棱镜后,经棱镜折射在光屏P上可得到彩色光带,当入射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屏上的彩色光带先后消失,则()A . 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B . 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C . 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D . 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14. (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 . 平面镜B . 凹透镜C . 凸面镜D . 凸透镜15. (2分)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A . 小于焦距B . 等于2倍焦距C . 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D . 大于2倍焦距二、填空题 (共5题;共13分)16. (1分)数码相机与普通相机的镜头都利用了________成像的原理.17. (2分)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________(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填“放大镜”或“投影仪”).18. (4分)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填“虚”或“实”),道理就像_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19. (1分)阳光通过三棱镜照在白墙上出现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2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远视眼镜能矫正远视眼,是因为其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
B . 日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 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
D . 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2. (2分)用镜头焦距为50cm的照相机拍摄人像时,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该()
A . 等于50cm
B . 在50cm到100cm之间
C . 等于100cm
D . 大于100cm
3. (2分)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成因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B .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
C .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
D .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4. (2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阳光下,在地面上看不到高压电线的影子,属于光的衍射现象
B . 肥皂泡看起来常常是彩色的,属于色散现象
C . 全息照片的拍摄主要利用了光的衍射
D .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白光做光源,则不能观察到干涉图样
5. (2分)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
A .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B .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
C . 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D . 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
6. (2分)光学在生活中应用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全息照相利用的是光的偏振现象
B . 立体电影利用的是光的偏振现象
C . 医用无影灯应用的是光的衍射现象
D . 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7. (2分)用照相机给全班同学拍集体像时,人都站好后,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则应()
A . 相机离人远些,拉长暗箱
B . 相机离人近些,拉长暗箱
C . 相机离人远些,缩短暗箱
D . 相机离人近些,缩短暗箱
8. (2分)用照相机拍照时,如果要使人的像再大些,则应()
A . 人向后退些,同时拉长暗箱
B . 人向照相机靠近些,同时拉长暗箱
C . 人向后退些,同时缩短暗箱
D . 人向照相机靠近些,同时缩短暗箱
9. (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试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A .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0. (2分)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B . 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C . 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
D . 无法判断
11. (2分)下列是小明同学对有关光学现象的解释,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人眼近视是因为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B . “猪八戒照镜子,表里如一”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 . 人在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
D . 太阳光通过三梭镜色散后不可能有紫光
12. (2分)小莉和外公视力都不正常,小莉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莉和外公应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
A . 都是凸透镜
B . 都是凹透镜
C . 凸透镜和凹透镜
D . 凹透镜和凸透镜
13. (2分)小明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再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则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 9cm
B . 12cm
C . 15cm
D . 18cm
14. (2分)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形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 . 照相机
B . 投影仪
C . 放大镜
D . 显微镜
15. (2分)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后,改拍全身像,应()
A . 缩短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
B . 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
C . 只需要增大照相机与人间的距离
D . 只需要减小照相机与人的距离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
16. (1分)为减小光在照相机镜面处的反射,使景物更加清晰,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________片
17. (3分)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填“前”或“后”),这成像原理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成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_______.
18. (2分)人的眼睛好像是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9. (1分)如果长时间看手机、玩电子游戏,容易造成眼睛近视.矫正近视眼,应该佩戴镜片是________透镜的眼镜.
20. (3分)人的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___透镜.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面,应该利用________透镜矫正.
三、解答题 (共5题;共30分)
21. (5分)我国南朱时期程火昌所著《演繁露》中描述,雨后初晴,枝叶上雨露“日光入之,五色俱足,闪烁不定”,这种光学现象属于什么现象?
22. (5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天文望远镜来了解遥远的太空,有这样一种说法,用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月全食,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3. (5分)小明与小华计划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他们找到了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A和一个长焦距的凸透
镜B ,并把两凸透镜安置在圆纸筒的两端,如图所示.小华同学拿着做好的显微镜来观察微小的物体后高兴地说到“成功了”!小明同学也拿过来观察一下,但他对着小物体观察时没有看到放大的现象,当他举起看远处的景物后惊呼到“怎么是个望远镜啊?”你能帮他们分析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
24. (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609年8月21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展示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其实最早发现望远镜的人不是伽利略,而是一位叫利波塞的荷兰眼镜商人,这个人在制造镜片的时候,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合在一起往外看,远处的东西就变近了.伽利略对这个发现很感兴趣,他用数学进行了计算,研究用什么样的镜片,怎样组合在一起效果最好,最后,伽利略做了两根管子,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凸透镜,另一根管子的一端放凹透镜,其中一根稍细一点,正好可以套在另一根管子里面,自由滑动,这样观察的时候,就可以来回调节,选择合适的距离.就这样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他终于在160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放大32倍的望远镜.(1)最早发现望远镜奥秘的人是利波塞,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望远镜的人却是伽利略,这里说明了什么问题?
(2)伽利略制造出来的望远镜与教材上所画的天文望远镜有什么不同?
25. (5分)小呜在学习了近视眼的成因后,知道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其原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过凹透镜和晶状体的折射,最后会聚在视网膜A点.请称画出光线传播的大致光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 16-1、
17-1、
18-1、
19-1、
20-1、
三、解答题 (共5题;共30分) 21-1、
22-1、
23-1、
24-1、
24-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