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4课时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作业
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件:第14课时 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
考点聚焦
针对演练
重难解读
应用示例
第14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2)以上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 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考点聚焦
针对演练
重难解读
应用示例
第14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
材料三 (未来中国)不但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 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 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 信心。 ——2010年9月温家宝接受CNN记者访谈 (3)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 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和“有保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考点聚焦
针对演练
重难解读
应用示例
第14课时┃中国现代科技、教育、
文化与社会生活 3.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1973年10月,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被誉 为“杂交水稻之父”。 4.863计划 (1)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 陈芳允4位科学家联名上书党中央,提出跟踪世 界水平,加快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接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制 定出中国高技术的发展计划纲要。因建议和决策的时间都在1986年3 月,所以这项计划又称863计划。 (2)意义:863计划的顺利实施,为中国高技术发展起到重要的 推动作用,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 进步、增强综合国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 析 D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杂交水稻之父”是袁 隆平,钱学森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华罗庚是数 学家,邓稼先是“两弹”元勋。
考点聚焦
针对演练
重难解读
应用示例
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梳理++中国现代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史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 卫星,中国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 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 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解题思路】(1)需要有效整合两则史料中的信息,根据史 料一中的关键信息“不可剥夺的权利”“共同职责” “不能坐 视不动”“被迫而为”和史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如果……没 有……就不能……就没有……”,即可分析出我国发展“两弹 一星”的原因。(2)需要把“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与我国 当时的国情相结合,分析思考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克服重重困难 进行科研?是什么精神动力在鼓舞着他们?他们最终是怎样研 制“两弹一星”的?对此进行总结概括即可。
备不断更新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
军部队——①华___东__军___区_海军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
军 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队 海军 (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
建 验和对外出访任务;1974年,装备了自行研制的核潜艇
设 (3)20世纪90年代以后,装备不断更新,现代化水平提高
(1)根据两则史料,分析我国发展“两弹一星”的原因。
当时国际形势的需要;加强国防力量的需要;提高中国 国际地位的客观要求。
(2)请你谈谈“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 勇于攀登。
1. (2022·湖南)俄乌冲突的爆发与持续,使国防建设再次成 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话题。下列国防建设成就中,属于改革开 放以来的是(D ) A. 建立华东军区海军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D. “辽宁舰”交接入列
逆全球化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速查篇模块二中国现代史第14讲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精讲课件
发展
全国电信网络。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如今,我
通信
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 世界前列。中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通信
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
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本讲知识脉络
中考备考攻略
贵阳中考考点清单 贵阳中考重点突破 命题点强化练
从“两弹 一星”到 漫步太空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
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
“两弹 一星”
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 意义 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
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
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
地位
航天 事业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
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
20%左右。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
杂交 水稻 与青 蒿素
杂交 水稻
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将首届最高科 学技术奖授予了袁隆平。同时,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 明奖的获得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 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 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
本讲知识脉络
中考备考攻略
贵阳中考考点清单 贵阳中考重点突破 命题点强化练
新时期 的成就
新时期 的发展
影响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成果丰富。各领域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佳作迭 出,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 (2)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 作品屡获国际奖项。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
201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现代科技、文化和生活
五、就业制度的变化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 在社会就业方面,“铁饭碗”被打破,人们通过人才市场自 主择业。 • 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我国以养老、 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精 心编织起社会安全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在全 国范围内建立,初步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 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 六、“民生”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在你的生 活中直接感受到了哪些改善民生的举措 【答】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取消课本费;取消农 业税;建立并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新型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试点,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药卫 生事业改革发展,建立并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廉租房制度,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 ·人教版 业服务体系,等等。
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 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 主义核垄断,对维护世 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
·人教版
中华第一星:1970年4月, 我国成功地用长征运载火箭 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 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 卫星的国家。
·人教版
四.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1、变化原因:
⑴新中国的建立,人民当家作主。 ⑵十一届三中全会 后改革开放 2、表现: 衣: 蓝绿 五颜六色 食: 菜篮子工程 住: 安居工程 风俗:婚姻自主、休闲娱乐、 “志愿者”
·人教版
新中国建立后到60年代
工农装流行---体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体现了建国初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中考历史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文化与社会 生活
提出 “双百 方针”
第一颗 原子弹 爆炸成 功
“东方
红1号” 袁隆平首次
成功发 育成籼型杂
射
交水稻
提出 “86 3”计 划
首次举办 亚运会
第一艘载 人飞船 “神舟五 号”顺利 升空
成功举办 第29届奥 运会
1956年 1964年 1970年 10月
高等教育迅速发展:(1)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学校数量大大 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结构日趋合理。(2)20世纪 90年代,教育部启动了将北大、清华等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 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地位:高等学校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和 攻关项目,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重要方面军。 “科教兴国”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 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并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973年
1986年 颁布《中 华人民共 和国义务 教育法》
1990年型杂交水稻、“863计划” 1. “两弹一星”
含义: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 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导弹: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 地区进行飞行试验,获得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 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火发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 空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考点四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迁
1. 生活方式变化:
2024年河北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过关:中国现代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课件
返回目录
中
一、局部抗战
考
考 ■考点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
点
清
课标要求
单
解
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读
(八下:统编 P34~37)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返回目录
中
考 考
时间 1978 年 12 月
地点 北京
点
(1)中美关系得到改善,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2)
清
单
国际 经济全球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快速发展;(3)美苏冷战背景下,
返回目录
中
【易错警示】
考
考
3. 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中,有三个城市属于 _广__东___:深圳、珠海、汕
点 头;一个城市属于福建:__厦__门__。 清
单
4. 1988 年增设 _海__南___ 为经济特区,这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解 读
5. 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门户开放”有本质区别:对外开放是建立在
清
单 或十年探索时期。1956 年,__中__共__八__大____ 的召开是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事件;
解 读
(2)全面建Biblioteka 社会主义新时期:又叫改革开放时期或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 年,___中__共__十__一__届__三__中__全__会_____ 的召开是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事件。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背景 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
解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
读
先从农村开始。
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到 经过
2018年中考历史 第一篇 复习 第三单元 中国现代史 第14课时 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考点梳理
重难突破
第14课时┃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国际互联网上发送电子贺卡
考点梳理
重难突破
第14课时┃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考点2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 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 (2)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3.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
考点梳理
重难突破
第14课时┃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1)培育者:袁隆平。
(2)成就:1973 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 稻。
(3)荣誉:2001 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 行,江泽民主席亲自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水稻专家 袁隆平。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原因 影响
①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 进了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 的保障。 ③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 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实施 “科教兴国”战略
①科技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促进了经济发展, 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考点梳理
重难突破
第14课时┃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续表)
(1)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①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地举办了亚洲运动会。
②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中国获得了金牌总数第三名的好成绩。
③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中国获得了金牌总数第二名的好成绩。
中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14课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课件新人教版
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 为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
权力属于人民。”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 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解读] 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 (3)影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专政,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一切权力属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 奠定了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政治建设
王进喜(1923—1970)
焦裕禄(1922—1964)
考点知识回扣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成就 ①1967年6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 ②1970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 氢弹 。 卫星。 。 籼型杂交水稻
人造地球 ③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
重难拓展
拓展一 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哪三次变化?
党的探索实践走向了本来愿望的反面,所以说是我国建设及发展中的一次重大失误和挫折。
交通运输业
(5)主要成就
①工业: 程、
投产。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交通运输业 :新建 、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 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 (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 进。 宝成 建成。 的面貌,向社会主义 武汉长江大桥 工业落后 工业化 迈
考点知识回扣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背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 紧进行。 ②召开: ③内容 1954 A.大会制定了《 部 利益的宪法。 年9月在 民主政治 召开。 建设也在加 【拓展延伸】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国 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
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件: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
送一程 1.2013年房改政策: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 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全面落 实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 套的任务;加强市场监管和预期管理,加快建立和完善引导房 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房市价格调控来看我国社会 生活变化,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D ) A.房市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楼 房逐渐减少 B.农村人口增多,建房用地越来越少 C.加强市场监管,禁止购买二手房 D.控制房市价格一方面要发挥市场资 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也要政府宏观调节
解
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可从袁隆平的个人理想、
主要事迹等方面综合解答。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 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 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 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 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 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类似亦可) 主要事迹:从20世纪60年代起进行水稻良种的培育,经多次 杂交实验和筛选,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 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在实践中提出了水 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国际农学 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类似亦可)
基础梳理
综合拓展
第14课时┃ 中国近现代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
考点4 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1.思想家魏源和严复 (1)魏源:鸦片战争时期的进步思想家,编成《海国图志》 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北京专版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4课时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作业
课时训练(十四) 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基础夯实练|1.[2017·东营]“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
”这个“谜底”是我国研制( )A.战略核潜艇 B.人造地球卫星C.长征运载火箭 D.原子弹2.[改编题]2017年4月20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升空。
这是我国空间货运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
14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C.“神舟六号” D.东方红1号3.[2017·怀化]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
”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 )A.邓稼先 B.华罗庚C.袁隆平 D.钱学森4.[2017·滨州]下图人物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光辉论断。
他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C.焦裕禄 D.袁隆平5.[改编题]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旗下淘宝网是中国消费者首选的网上购物平台。
阿里巴巴的成功说明科技革命推动了我国( )A.新材料技术的发展B.能源技术的发展C.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D.航天技术的发展6.[2017·昆明] “挽救一个流失生,就是换一个未来;保住一个在校生,就是保住一个希望。
”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1989年10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倡议( )A.恢复高考 B.实施“希望工程”C.推进素质教育 D.颁布《义务教育法》7.[改编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奠基工程实施的发展战略是( )A.“科教兴国” B.素质教育C.三个面向 D.“希望工程”8.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
(安徽专用)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中考考点过关 模块三 中国现代史 主题六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PART 01
考PA点RT帮01
考点帮
考点帮 “两弹一星”、漫步太空、杂交水稻与青蒿素、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10年2考)
考点1 考点2
1.“两弹一星”
漫步太空
①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 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②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 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③2008年9 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 太空行走。
拓展帮 主题六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总结归纳 拓展延伸 认识启示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认识“科教兴国”战略?
(1)原因: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又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②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只有重视科技和教 育的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生产力,从而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2)认识:①国家通过发展教育和鼓励科研创新来增强国际竞争力,符合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发展;②日本等国的经验告 诉我们,“科教兴国”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③青少年要把握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良好时机,认真学 习,勇攀科技高峰。
考点帮 社会生活的变迁(10年未考)
考点1 考点2
改革开放之前
改革开放之后
衣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 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原 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 人们生活需要)
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不仅仅 是满足御寒等需要的工具,更是人们 展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原 因: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 放)
日常生活
的变化
食
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 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
中考历史复习第二部分中国现代史第14课时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
【人物图】
图说历史
屠呦呦在实验室工作
八下教材:P94 相关内容:屠呦呦的贡献
【实景图】
图说历史
八下教材:P90 相关内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重难拓展
【设问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原因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建立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 会主义制度,使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改革开放为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人们在衣、食、住、 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一 科技文化成就
2019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5周年。 【课标要求】
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考点知识回扣
主题
具体内容
含义 “两弹”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一星”即人造地球卫星
(1)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
经济恢复,物价稳定
凭票供应、色彩和样式单调→丰富多彩,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粮食匮乏、饮食结构单一 →吃饱吃好、营养均衡、绿色饮食 住房拥挤、设施简单→人均住房面积扩大、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行 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私家汽车、轻轨、高铁、飞机、轮船
铁路 截至2010年底,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编 教材知识速查篇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14讲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精讲)试题
讲)试题第十四讲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本讲知识脉络两条线索:新中国的科技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三个杰出人物:袁隆平、莫言、屠呦呦三个方面:科技、文化、社会生活四大成就:“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中考备考攻略近三年贵阳中考考情分析2021年中考预测年份考点知识点题型题号分值载人航天工程、社会生活的变迁xx年xx年改革开放社会生活选择题92现代科技袁隆平选择题102xx年科技发展863计划材料解析题18(2)6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状态,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全国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丰富的物质文化,国家的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有了根本改观。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给精神生活带来了新的内涵。
社会风尚都在发生着变化。
贵阳中考考点清单科技文化成就考纲要求:了解“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两弹一星”概括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讲)试题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意义“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航天事业(1)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xx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杂交水稻与青蒿素杂交水稻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021年河北中考历史部编版复习 模块二 中国现代史 第十四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十四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知识概览 时空坐标
知识概览 单元线索
①科技领域: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研究成果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
②文学艺术: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极大地丰 富了人们的生活。
③社会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衣、食、住、行、通信等方面取得非凡成就号
载人航天
杨利伟
神舟七号
翟志刚
考点1 科技文化成就
杂交水稻之父
籼型杂交水稻 最高科学技术
屠呦呦
青蒿素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莫言
考点2 社会生活的变迁
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买衣服要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 和样式单调
史料
1 取得“两弹”重大成就的原因。
材料呈现 中国开始“两弹”项目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还都不能独立制造,在此薄 弱基础上起步,十几年内就完成了“两弹一星”项目,创造了世界上研制时间最短的跨 越式发展奇迹。中国研发“两弹”项目受苏联撤退专家的影响并不大,是因为中国自 己有一批在国外学习回国的顶尖级专家,并且在苏援中断前就掌握了核心技术和全面 配套的设备。另外,在“文革”动乱中,从事“两弹”研制的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还大 都得到保护,使这一项目还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继续发展。
消 费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休 结 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构
原 改革开放的实行,促使社会经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人民群众生产积极 因 性高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十四) 现代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基础夯实练|1.[2017·东营]“1959年,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
”这个“谜底”是我国研制( )A.战略核潜艇 B.人造地球卫星C.长征运载火箭 D.原子弹2.[改编题]2017年4月20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升空。
这是我国空间货运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
14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C.“神舟六号” D.东方红1号3.[2017·怀化]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
”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 )A.邓稼先 B.华罗庚C.袁隆平 D.钱学森4.[2017·滨州]下图人物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光辉论断。
他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C.焦裕禄 D.袁隆平5.[改编题]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旗下淘宝网是中国消费者首选的网上购物平台。
阿里巴巴的成功说明科技革命推动了我国( )A.新材料技术的发展B.能源技术的发展C.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D.航天技术的发展6.[2017·昆明] “挽救一个流失生,就是换一个未来;保住一个在校生,就是保住一个希望。
”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1989年10月,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倡议( )A.恢复高考 B.实施“希望工程”C.推进素质教育 D.颁布《义务教育法》7.[改编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奠基工程实施的发展战略是( )A.“科教兴国” B.素质教育C.三个面向 D.“希望工程”8.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
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C.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9.[改编题] 每个时代都有流行语。
“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等流行语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就业制度的变化 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力提升练|·10.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
该突破可能是( )A BC D11.[改编题]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D.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2.[2017·济南]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新时代”是指( )图一过去购物凭票证图二今日商品任意买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13.[2017·岳阳]2017年4月18日,全国首个农村淘宝中心仓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正式运行。
下列科技成果与之属于同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的是( )①汽船②籼型杂交水稻③飞机④电灯⑤“银河—I”巨型计算机⑥ 互联网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⑤⑥ D.②⑤⑥14.人们生活和习俗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的演进和变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市民文化生活】材料一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并指出其出现的原因。
【近代社会生活革新】材料二(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表现。
辛亥革命后礼节、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现代流行服饰变迁】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
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
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
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
民众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3)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1.D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五年之后”是1964年。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当时众多的科学家为了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这一项特殊的任务“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
2.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故选B项。
3.C [解析] 由材料中的“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营养充足的世界”可知,美国学者评价的是一位农业学家,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
袁隆平成功研制出籼型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为消除饥饿做出了重要贡献。
4.D [解析] 根据图片可知,这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产量很高,被称为“东方魔稻”。
5.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切入点是“网上购物平台”,网站属于计算机网络应用范畴。
故选择C项。
6.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9年10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首倡并组织实施了一项募集海内外资金、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学校的公益事业,称为“希望工程”。
故选B项。
7.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教兴国”战略。
切入点是“20世纪90年代”“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故选择A项。
8.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20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这一方面是当时物资匮乏所致,也是受当时“阶级斗争为纲”“艰苦朴素”等思想观念影响。
90年代以来人们的服饰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不断解放,服饰已经不仅仅是御寒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故选择A项。
9.A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前的“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以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故选A项。
10.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弹一星”,切入点是“1965年”“中国”“尖端科学”。
图A是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图B是1970年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图C是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图D是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1973年他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故选择A项。
11.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是在1967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是在2003年。
故选B项。
12.D [解析]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物资严重匮乏,为了缓和供应的紧张,保持物价的稳定,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发行了五花八门的票证,凭票供应。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物资丰富起来,购物的各种票证也相继取消,成为往事。
故选D项。
13.D [解析] 淘宝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汽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飞机、电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籼型杂交水稻、“银河—I”巨型计算机、互联网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故D项为正确选项。
14.(1)特点: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城市规模扩大(或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等。
(答出两点即可)(2)交通工具:轮船、火车的使用;大众传媒:报刊的出现和出版业的发展;社会习俗: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等。
(答出两点即可)人格平等的观念开始取代传统的等级观念(答出“改变愚昧落后习俗,代之以文明礼仪”亦可)。
(3)由单一服饰到多元化服饰。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等。
(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