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图象学案-学生

合集下载

《波的图像》教案

《波的图像》教案

《波的图像》教案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核心素养指导,基于学习进阶理论,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提炼学科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使学生经历由事实经验映射到科学术语,将科学术语种的物理量关联到物理概念,在核心概念的统领下,整合跨学科的概念体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将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两个方面入手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通过分析机械波传播过程中波的图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培养学生从相互作用与运动的角度去分析物理问题,通过分析波动图像中各个质点的振动能量培养学生的能量观三,学情分析在学习《波的图像》之前,在上一章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振动的知识,能够以x-t图像为工具去分析机械振动的相关问题,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对波的形成与传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理解,由于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前面的质点依次带动后面的质点振动,波源质点的振动状态就传播出去了。

因此学生已经具有了学习机械波的知识基础,但是如何从波的形状构建波的图像的物理模型,这是学生思维生长的薄弱之处。

机械振动的x-t图像的知识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从波的图像中分析物理量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思维定势,因此在教学重既要强调两种图像的区别,也要搭建二者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1.通过从横波的形状,描绘各个质点的位移矢量,构建波的图像,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

2. 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波的图像沿着传播方向平移,而各个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不随波迁移。

3.通过观察与分析波的图像,从图像中获取某时刻,各个质点振动的振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振动势能,动能,振动速率等物理量的信息。

4.通过比较质点的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与应对策略教学重点在于构建波的图像这一物理模型,并认识到波的形状与波的图像之间的区别。

应对策略为从横波的形状,描绘各个质点的位移矢量,构建波的图像,理解波的图像是一种数学函数图像,它的长短高低与坐标尺度的选取有关,而波的形状是客观存在,不会因坐标尺度的选取而改变。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12.2《波的图像》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4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12.2《波的图像》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4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12.2《波的图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4【知识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

②知道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

③掌握波的图像的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大胆拓展质疑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基础知识】一、波的图像的做法1、建立坐标系: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纵坐标y表示某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

2、选取正方向:选取质点振动的某一个方向为正方向,x轴一般为正。

3、描点:把某一时刻所有质点的画在坐标系里。

4、连线:用一条的线把3中的诸点连接起来就是这时的。

二、波的图像的特点1、波的图像也称,简称。

如果波形是正弦曲线,这样的波叫做,简称。

2、介质中有正弦波传播时,介质中的质点做。

三、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意义1、波的图像表示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的位移。

2、振动图像表示介质中“某个质点”在的位移。

四、波的图像的应用由下图可知:1、该时刻各质点的及。

2、该波的。

3、若已知该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确定各质点的;或已知某质点的,可以确定该波的传播方向。

4、已知该波的传播速度v的大小和方向,可画出前、后一段时间△t时的。

五、两种图像的比较※判断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用“上下坡法”【基础训练】1、根据图像,分别判断它们属于何种图像,并判定A、B两质点的运动方向:A、(甲)是振动图像,(乙)是波动图像B、(乙)是振动图像,(甲)是波动图像C、A、B两质点均向上D、A、B两质点均向下2、如图所示,实线为某时刻一横波的图像,虚线是短暂时间间隔△t后的波的图像,且已知波传播得很慢,则由图像可判断出:A、波传播速度的大小B、波的传播方向C、各质点的速度D、各质点的振动方向3、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形成如图所示的凸凹形状,对此时绳A、B、C、D、E、F 六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振幅相同B、其中D、F速度方向相同C、其中A、C速度方向相同D、从此时算起,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4、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时刻a点和d点处的质点位移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B、该时刻b点和c点处的质点位移相同,速度方向相同C、质点b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D、质点a比质点d先回到平衡位置5、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的图像,已知质点a在此刻的振动方向向下,则:A、波向左传播,质点b向下振动,质点c向上振动B、波向右传播,质点b向上振动,质点c向下振动C、波向左传播,质点b向上振动,质点c向上振动D、波向右传播,质点b向下振动,质点c向下振动6、一列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学案3 波的图像

学案3 波的图像

学案3波的图像[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什么是波的图像,知道图像中纵、横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能说出图像中蕴含的信息.2.能区别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3.根据某一时刻的波的图像和波的传播方向,能画出下一时刻和前一时刻的波的图像,并能指出图像中各个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知识储备区1.如果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像(x-t图像)是一条正弦曲线,这样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2.振动图像描述的是一个振动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横波的图像:若以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该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规定位移的方向向上为正值,向下为负值,则在xOy坐标平面上,描出该时刻各质点的位置(x,y),用平滑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这一时刻横波的图像.2.波的图像直观地表明了离波源不同距离的各振动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波的图像有时也称为波形图,简称波形.3.波形图是正弦曲线的波,又称为正弦波.学习探究区一、波的图像[问题设计]取一条较长的软绳,一同学用手握住一端拉平后上下抖动,另一同学手持数码相机按下快门,想象一下,照片上绳子的像有什么特点?答案[要点提炼]1.波的图像的作法(1)建立坐标系: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___________,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_______________.(2)正方向的选取:选取质点振动的某一个方向为y轴正方向,x轴一般取向右为正方向.(3)描点:把某一时刻所有质点的位移画在坐标系里.(4)连线:用一条平滑的线把(3)中的所有质点连接起来就是这个时刻的____________.如图1所示.图1 2.图像的特点(1)横波的图像形状与波形图相似,所以波的图像也称波形图.(2)波的图像的周期性:质点振动的位移做周期性变化,即波的图像也做周期性变化,经过一个周期,波的图像重复一次.(3)波传播方向的双向性:不指定波的传播方向时,图像中波可能向x轴正向或x轴负向传播.3.图像的物理意义波的图像描述的是同一时刻,沿波传播方向的各个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二、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以判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反之亦然.判断方法一:带动法后面质点依次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判断方法二:上、下坡法如图2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坡”的质点向下振动,如D、E、F;“下坡”的质点向上振动,如A、B、C.图2判断方法三:同侧法如图3所示,波形图上表示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箭头在图像同侧.图3三、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的比较[问题设计]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从形状上看都是正弦曲线,你能说出它们的物理意义有什么不同吗?答案振动图像表示介质中某一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而波动图像表示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波动图像可以比喻为在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的一幅“照片”,而振动图像可以比喻为一个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一段“录相”.[要点提炼]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的比较振动图像波动图像研究对象一个振动质点沿波传播方向上的各个质点坐标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质点的位移横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轴表示各质点相对各自平衡位置的位移研究内容一个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规律图像物理意义图像表示某个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图像表示介质中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图像变化随时间延伸,图像形状不变,只是沿t轴延续随时间推移,图像整体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图像显示的主要物理量振幅和周期振幅和波长一、对波的图像的理解例1如图4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个时刻的波形图,由图像可知() 图4A.质点b此时位移为零B.质点b此时向-y方向运动C.质点d的振幅是2 cmD.质点a再经过T2通过的路程是4 cm,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4 cm解析由波形图知,质点b在平衡位置,所以,其位移此时为零,选项A正确;因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源在左侧,由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可知质点b此时向+y方向运动,选项B错误;简谐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相同,所以质点d的振幅是2 cm,选项C正确;再经过T2的时间,质点a将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移处,故选项D错误.答案AC二、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例2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图5(1)若质点a向下运动,则波向什么方向传播?(2)若质点b向上运动,则波向什么方向传播?(3)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c向什么方向运动?解析解法一:同侧法(1)先在a质点上标出向下的振动方向,如图,根据“同侧法”,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向左.(2)先在b质点上标出向上的振动方向,再根据“同侧法”,则波向右传播.(3)先在c质点上标出波的传播方向(向左),根据“同侧法”,可知c质点振动方向一定向上.解法二:上、下坡法(1)若a向下运动,则a处于“上坡”,故波向左传播;(2)若b向上运动,则b处于“下坡”,故波向右传播;(3)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c处于“下坡”,故c质点振动方向向上.答案(1)向左(2)向右(3)向上三、波的图像的画法例3某一简谐横波在t时刻的波形图如图6所示.若波向右传播,画出T/4后和T/4前两个时刻的波的图像.图6解析方法一:特殊点法根据t时刻波的图像及传播方向,可知此时刻A、B、C、D、E、F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由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可确定出经T/4后各个质点所在的位置,将这些点所在位置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便可得经T/4后的波的图像.如图中的虚线(a)所示.同样道理,根据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可确定出T/4前时刻各个质点所在位置,于是便可得到T/4前时刻的波的图像.如图中虚线(b)所示.方法二:波形平移法由题图我们可以知道,在质点振动的一个周期内,波向前传播一个完整的波形的距离,即传播的距离x =12 m ,因此在T4内,波向前传播了3 m .根据波的传播过程和传播的实质,若波向右传播,把波的原有图形向右移动3 m 的距离,就得到了T 4后时刻的波形图,同理可以得到T4前时刻波的图像.答案 T 4后图像如解析图中虚线(a)所示 T4前图像如解析图中虚线(b)所示四、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比较例4 (2014·新课标Ⅰ·34(1))图7(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2 s 时的波形图,图(b)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 =1.5 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P 是平衡位置为x =2 m 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图7 A .波速为0.5 m/s B .波的传播方向向右C .0~2 s 时间内,P 运动的路程为8 cmD .0~2 s 时间内,P 向y 轴正方向运动E .当t =7 s 时,P 恰好回到平衡位置解析 由题图(a)读出波长λ=2 m ,由题图(b)读出周期T =4 s ,则v =λT =0.5 m/s ,选项A 正确;题图(a)是t =2 s 时的波形图,题图(b)是x =1.5 m 处质点的振动图像,所以该质点在t =2 s 时向下振动,所以波向左传播,选项B 错误;在0~2 s 内质点P 由波峰向波谷振动,通过的路程s =2A =8 cm ,选项C 正确,选项D 错误;当t =7 s 时,P 点振动了74个周期,所以这时P 点位置与t =34T =3 s 时位置相同,即在平衡位置,所以选项E 正确. 答案ACE波的图像—⎪⎪⎪⎪⎪—物理意义—与振动图像的区别—应用—⎪⎪⎪⎪ —图像中包含的信息—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的互判自我检测1.(对波的图像的理解)关于如图8所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列波的振幅是0.1 mB .x =15 cm 处质点的位移是0.1 m 图8C .若质点A 的速度沿y 轴正方向,则质点B 的速度亦沿y 轴正方向D .质点A 的加速度为沿y 轴负方向,而B 、C 的加速度沿y 轴正方向 2.(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如图9所示,由此图可知( ) 图9 A .若质点a 向下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 B .若质点b 向上运动,则波是从左向右传播的 C .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c 向下运动 D .若波从右向左传播,则质点d 向上运动3.(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比较)根据图10甲、乙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0 A .甲是振动图像,乙是波的图像 B .甲是波的图像,乙是振动图像C .甲中A 质点向下振,乙中B 时刻质点向下振D .甲中A 质点向上振,乙中B 时刻质点向下振4.(波的图像的画法)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的图像如图11所示. 图11 (1)指出这列波中质点振动的振幅是多少;(2)画出再经过T4时的波的图像.作业题组一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 1.下列波形图中正确的是( )2.如图1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下列关于所标质点的振动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1 A .质点a 向上运动 B .质点b 向上运动 C .质点c 向上运动D .质点d 向下运动3.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2所示.P 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从该时刻开始的一段极短时间内,P 的速度v 和加速度a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图2 A .v 变小,a 变大 B .v 变小,a 变小 C .v 变大,a 变大D.v 变大,a 变小4.如图3所示是某波源振动一个周期形成的波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P是波源,开始时向上振动B.若P是波源,Q点将向上振动C.若P是波源,a已振动14T D.若Q是波源,P将向上振动题组二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比较应用5.关于振动图像和波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动图像研究的是一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而波的图像研究的是某一时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在空间的分布B.振动图像的形状不随时间变化,而波的图像的形状随时间而变化C.简谐运动图像和简谐波的图像其形状都是正弦(或余弦)曲线D.振动图像的图线实质是振动质点所经过的路径形状,波的图像的图线实质是各个质点的连线形状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4(a)是t=1 s时的波形图,图(b)是波中某质点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作为起点).可供选择的选项有图4A.x=0处的质点B.x=1 m处的质点C.x=2 m处的质点D.x=3 m处的质点(1)图(b)可能是图(a)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线()(2)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图(b)可能是图(a)中哪个质点的振动图线()7.如图5甲表示一列简谐波在介质中传播时,某一质点a的振动图像,请你在图乙中作出这列简谐波在t=0时刻向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形图(质点a画在坐标原点上).图5题组三波的图像的理解及画法8.关于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表示某一时刻某一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B.表示各个时刻某一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C.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D.表示各个时刻各个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9.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的图像如图6所示,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波水平向右传播B.质点H与质点F的运动方向相同C.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D.此时刻质点C的加速度为零10.如图7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某个时刻的波形图,下列关于该列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7A.该简谐波的振幅是4 cmB.质点P此时正向上运动C.质点P此时正向下运动D.质点P振动的振幅是2 cm11.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8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8A.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P质点此时刻速度沿x轴正方向B.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P质点此时刻加速度沿y轴正方向C.再过14个周期,质点P的位移为负值D.经过一个周期,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4A12.如图9所示是一列波在t时刻的图像,图像上有a、b、c三个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9A.a、b两质点此时刻速度方向相同B.a、c两质点此时刻加速度方向相同C.c质点此时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D.a质点此时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2)画出再经过0.125 s时的波的图像.。

波的图像,教学设计.doc

波的图像,教学设计.doc

波的图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图像波的图像教学反思波的图像波长波速教案波的图像ppt 篇一:波的图像教学设计《波的图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波的图像》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作为机械波的第二个部分,是这一章的教学重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

在学习了波的形成与产生的基础上,从实际的波抽象为波的图像,让学生认识波的图像是波的一种数学表示,从而理解简谐波及其图像这一关于波的理想模型,并且区别于质点的振动图像,为以后对波的定量分析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已经学习了波的形成与产生,学生对于波的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一阶段学生处于高二下学期,对物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的难点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心理与能力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关键主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2.从波的图象中会求:①波长和波幅;②已知波的传播方向求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③会画出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波形图;④质点通过的路程和位移。

3.明确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区别;4.掌握波的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多媒体技术观察波的图像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 2. 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了解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波的图象的意义; 2.能用波的图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波的图象如何解决实验问题。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波的图像一.什么是波的图像振动质点在某一时刻所在的位置炼成的一条曲线,叫做波的图像二.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三.波的图像变化情况:描点作图法图像平移作图法四.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课后题答案】1. CD 2. (1)、L点(2)、N点3.(1)K点(2)M点4. 1s后x/m x/m篇二:波的图像教学设计构图识图析图用图——《波的图象》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用描点的方法做出波的图像,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

波的图象_高二物理教案_模板

波的图象_高二物理教案_模板

波的图象_高二物理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1、明确波图象的物理意义.2、能够从波的图象中求解:①波长和振幅;②已知波的传播方向求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已知某一质点的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③会画出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波形图;④质点通过的路程和位移.3、明确振动图象与波动图形的区别.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图象描述波的特点.教学建议本节难点是理解横波图象的物理意义,要求会“识读”横波图象,能够弄清横波图象和振动图象的区别.掌握波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波还有两个特性,即双向性(在不注明波的传播方向的情况下,波的传播方向有两种可能)和重复性(经过周期的整数倍时间后,波形图是完全一样的).研究波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时,注意波的“两个特性”,这是我们解决波的问题的关键.由波的图象可以求什么?(1)从图象上可以直接读出振幅(注意单位).(2)从图象上可直接读出波长(注意单位).(3)可求任一质点在该时刻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包括大小和方向).(4)在波传播方向已知(或已知波源方位)时可确定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5)可确定各质点振动的加速度方向.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1、明确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2、从波的图象中会求:①波长和振幅;②已知波的传播方向求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已知某一质点的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③会画出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波形图;④质点通过的路程和位移。

3、明确振动图象与波动图形的区别。

4、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图象描述波的特点。

教学重点: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教学难点:波的图象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里的传播过程(如绳波),从波源开始,随着波的传播,介质中的大量质点先后开始振动起来,虽然这些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做重复波源的振动。

但由于它们振动步调不一致,所以,在某一时刻介质中各质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各不相同。

(如右图:是绳波在某一时刻的形状,即波的图象)为了从总体上形象地描绘出波的运动情况,物理学中采用了波的图象。

波的图象-学案

波的图象-学案

第二节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
一、波的图象:又叫波形图,简称波形。

1、横坐标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
衡位置。

纵坐标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
的位移。

2、简谐波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3、物理意义: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各质点在
某一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4、与振动图象的区别:振动图象描述的是同一质点不同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二、描述波的物理量:
1、波长: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做波长。

-在横波中,波长等于两个相邻的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波源振动一周期,波向外传播一个波长
2、周期和频率:介质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和频率,都等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
率。

-波的周期和频率由波源决定,传播过程中周期和频率不变
3、波速: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v = λ/T
-波速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与周期和频率无关。

三、专题示例:
1、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关系:
绳中有一列横波沿x轴传播,图中a、b是绳上两
点,当a点振动到最高点时,b点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
上运动。

已知ab间距离小于一个波长。

试在图中画出
可能存在的波形分别表示
①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②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波。

2、由波的传播速度和图象画出另一时刻的图象:如图,波向右传播,画出再过1.75周期时的图象。

3、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联系求解
4、双向性与周期性导致多解y/m。

《波的图像》 教学设计

《波的图像》 教学设计

《波的图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能从波的图像中获取波长、振幅等信息。

(2)知道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与联系。

(3)能够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某一时刻的波的图像,画出下一时刻的波的图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波的图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对波的图像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波的图像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

(2)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某一时刻的波的图像,画出下一时刻的波的图像。

2、教学难点(1)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波的图像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水波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水波的传播过程,然后提问:如何用图像来描述水波的传播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波的图像。

2、新课讲授(1)波的图像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简谐波的图像,向学生讲解波的图像是在某一时刻,波在介质中各个质点的位移情况用坐标图像表示出来。

横坐标表示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表示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2)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波的图像表示了某一时刻介质中各个质点的位移情况,反映了波在该时刻的形状。

(3)波的图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结合波的图像,向学生讲解波长、振幅、周期、频率等物理量的含义。

波长是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振幅是质点振动的最大位移;周期是波传播一个波长所用的时间;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波传播的完整波的个数。

(4)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多媒体展示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让学生对比观察,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波的图像》 导学案

《波的图像》 导学案

《波的图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

2、能够从波的图像中获取波的相关信息,如振幅、波长、周期等。

3、掌握根据波的图像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方法。

4、了解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

(2)根据波的图像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

2、难点(1)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波的周期性和重复性对波的图像的影响。

三、知识回顾1、机械波的产生条件(1)要有_________。

(2)要有_________。

2、机械波的分类(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_____的波。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________的波。

3、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1)波长(λ):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_________质点间的距离。

(2)频率(f):波的频率由_________决定,等于_________的频率。

(3)波速(v):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_________决定。

四、新课导入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能观察到各种各样的波,比如水波、声波等。

为了更直观地研究波的特性,我们引入了波的图像。

那么,波的图像到底是什么样的?它又能为我们提供哪些信息呢?五、波的图像的形成假设一列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介质中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振动情况如下图所示。

以横坐标 x 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 y 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我们把在某一时刻各个质点所在的位置连成的曲线,就叫做波的图像。

六、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波的图像表示在某一时刻介质中各个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

它反映了介质中各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的振动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波的图像并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质点只是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而波是向前传播的。

七、从波的图像中获取信息1、振幅波的图像中纵坐标的最大值就是波的振幅,表示质点振动的最大位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
一、波的图象:又叫波形图,简称波形。

1、横坐标表示:
纵坐标表示:
2、简谐波的图象是:
3、物理意义:
4、与振动图象的区别:
振动图象描述的是:
二、描述波的物理量:
1、波长:
-在横波中,波长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源振动一周期,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期和频率:各质点振动的周期和频率,都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的周期和频率由________决定,传播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3、波速:
-波速由________________决定。

与___________无关。

三、专题:
绳中有一列横波沿x轴传播,图中a、b是绳上
两点,当a点振动到最高点时,b点恰好经过平衡位
置向上运动。

已知ab间距离小于一个波长。

试在图
中画出可能存在的波形分别表示①沿x轴正方向传播
的波;②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波。

2、由波的传播速度和图象画出另一时刻的图象:
如图,波向右传播,画出再过1.75周期时的图
象。

3、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联系求解
4、双向性与周期性导致多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