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文化商务礼仪差异
中西方各方面商务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各方面商务礼仪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7b5f6f2b227916888486d7bd.png)
中西方各方面商务礼仪的差异篇一:浅谈中西文化商务礼仪差异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中西商务礼仪差异对外交的影响学生姓名郑钺学号120301091017专业会计学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指导教师姓名祝铭20XX年11月03日浅谈中西商务礼仪差异对外交的影响摘要商务礼仪是在长期商务活动中人们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惯用形式和行为准则。
它在商务合作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不同国家间文化传统的差异,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商务礼仪文化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
不同的文化传统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商务礼仪,商务活动中,要实现更加有效的交际,就必须了解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
本论文本文将从文化层面上,着重从价值观、时间观、饮食观、语言习惯及非语言习惯等方面对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做出系统的分析。
分析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商务文化上存在的差异,研究产生中西商务文化礼仪差异的原因以及在中西在商务文化交流的异同。
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减少或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摩擦和冲突,对有效地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提高国家外交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商务文化、礼仪,差异、外交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的背景材料 (1)1.2提出的问题 (2)1.3写作的目的与意义 (2)第二章文献研究与评述 (3)2.1国外的相关理论 (3)2.2国内的相关理论 (3)2.3评述 (4)第三章研究方法与设计 (5)3.1研究方法 (5)3.1.1文献研究法 (5)3.1.2调查问卷法。
(5)3.1.3设计问题 (6)调查问卷 (7)文献综述 (12)第一章绪论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
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
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
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207d15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5.png)
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分析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发展,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商务沟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跨文化交际中,商务礼仪的差异经常会成为影响商务合作的一大障碍。
本文将对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进行分析。
1. 礼貌与尊重在中国文化中,礼貌与尊重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反映在商务礼仪上。
比如在商务交流中,中国人通常会对外国人称“先生”或“小姐”,以表示尊重。
另外,在与长者、上级、客户等人员交往时,中国人会在语言和行为上表现出更多的尊重。
而在西方文化中,尽管礼貌和尊重也是很重要的,但通常不用那么严谨。
在商务交流中,外国人通常称呼中国人的名字或姓氏,这并不代表不尊重,而是一种表达方式的不同。
2. 礼仪与礼品在中国文化中,礼仪通常是以礼物的形式呈现。
例如在商务交流中,如果有重要客户或上级来访,中国人通常会准备一些小礼品送给客人,以表达友好和感谢。
但在西方的商务交流中,礼品并不被看作是必要的。
相反,过于豪华的礼品可能被视为诱惑或收买。
3. 用餐礼仪在中国文化中,用餐礼仪非常重要。
比如在商务宴会中,吃饭时需要注意如何使用筷子、如何安排座位、如何应对饮酒等问题。
在西方文化中,用餐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但通常更加注重文明的行为和礼貌,如不大声喧哗、不说话时不吃东西等。
4. 客人与主人在中国文化中,客人通常享有特殊的礼遇和照顾。
比如在商务交流中,中国的主人通常会在场外照看客人,在场内为客人招待、照顾。
然而,在西方商务文化中,客人和主人通常是平等的。
双方的关系是基于交流和共享,而不是仅仅出于礼节。
5. 会谈方式在中国商务文化中,会议通常非常庄重和严肃。
中国人通常不会过多地使用幽默或轻松的氛围来捏合气氛,而是更注重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在西方文化中,会议通常更加注重氛围的轻松和愉快。
尽管国际会议也会遵循规定,但在商务交流中,有时候轻松的氛围可以帮助双方更好地达成共识。
总之,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商务礼仪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和礼仪一方面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在商务合作中也是关键因素。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6c07eb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0.png)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商务交际越来越频繁,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交流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中西文化存在许多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商务交际的效果和质量。
因此,在国际商务交际中,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就介绍一些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
1. 礼仪中西方文化在礼仪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中国文化注重客套、尊重和谦虚,而西方文化偏重在个体表现和自我推销方面。
在国际商务交际中,尝试理解对方的传统礼仪,例如西方文化中的握手和拥抱,以及中国文化中的点头和敬酒,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2. 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是中西方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差异。
中国文化注重稳重、缓慢和审慎,而西方文化通常强调速度、效率和精确性。
在商务活动中,保持时间的观念一致非常重要:西方商务活动通常注重时间的准确性,而中国商务活动通常注重交流质量而不是时间的持续性。
3. 语言中西方文化的语言和口语习惯,也会影响商务交际结果的质量。
西方人通常采用直接表达的方式,而中国人在交流时,通常采用隐晦的方式表达意思。
此外,在口音和发音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商务交际中,在理解对方观点的同时要尽可能表达清楚的意思。
4. 商务礼品在国际商务交际中,商务礼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差异,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礼品文化。
中国人通常礼让别人,礼物不一定要特别贵重,而是通过礼品去表达诚意。
而西方人则通常送礼品来表达感谢。
了解不同国家的商务礼品文化符合礼仪礼貌,也是交流的一种方式。
5. 商业谈判在商业谈判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非常大。
中国人在谈判中通常采用婉转、先退后进的方式,而西方人则通常采用威慑和强硬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可以更好地作出决策和判断,从而达成共赢。
总而言之,中西方文化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在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接纳差异,并寻找共同点,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商务合作关系。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商务礼仪差异研究毕业论文答辩模板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商务礼仪差异研究毕业论文答辩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bfbdc9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0.png)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商务礼仪差异研究毕业论文答辩模板一、概览本次毕业论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商务礼仪差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对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根源,进而为减少误解和冲突、促进有效沟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在全球化背景下,商务礼仪已经成为企业展示自身形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
中西文化差异导致商务礼仪存在显著差异,而这种差异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本研究通过对中西商务礼仪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拓宽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同时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论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阐述中西商务礼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其次,对比分析中西商务礼仪在交际方式、言谈举止、宴会礼仪等方面的差异;再次,深入挖掘这些差异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及心理因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如何有效运用礼仪知识,减少误解和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本次毕业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结合跨文化交际理论,深入分析中西商务礼仪差异;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剖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研究内容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备实践指导意义。
同时论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研究范围的局限性、数据样本的代表性等,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加以完善和改进。
本论文通过系统研究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商务礼仪差异,旨在为企业和个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接下来将详细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核心论点等。
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商务交往日益频繁。
中西方的商务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差异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498d4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d.png)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国际商务礼仪是国际商业交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中西方文化差异又是影响国际商务礼仪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扩大,中西方商务往来日益频繁,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也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就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礼仪中的表现和影响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交际礼仪在中西方国家,交际礼仪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在商务交往中尤为突出。
在西方国家,人们习惯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通常会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开放且直言不讳。
而中国人在商务交往中,更加注重含蓄和委婉,善于使用比喻和暗示,不轻易表露真实想法。
这一差异给商务交际带来了一些困难,因此在交际礼仪方面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
二、商务会谈在商务会谈中,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西方国家,商务会谈通常注重高效和快速,着重于解决问题和达成协议。
而在中国,商务会谈更加注重关系和情感,常常会在会谈过程中进行一些相互了解和交流。
在商务会谈中,西方人通常更加直接和冷静,而中国人更善于使用委婉和圆滑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商务餐桌礼仪在中西方国家,商务餐桌礼仪也有着不同的表现。
在西方国家,商务餐桌礼仪注重效率和规范,通常不会谈论私人话题,主要聚焦于工作和业务。
而在中国,商务餐桌礼仪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互动,通常会进行一些相互了解和交流。
在餐桌礼仪方面也存在不同之处,如用餐方式、用餐顺序等方面,需要双方加强沟通和理解。
四、礼品赠送在中西方国家,礼品赠送也有着不同的文化表现。
在西方国家,礼品通常价值不大,常常被视为一种客套和礼貌,不会过多地在意礼品的价值。
而在中国,礼品的价值和含义更加重要,通常会代表着双方的情感和关系,因此需要更加慎重地选择礼品。
在礼品赠送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礼品的选择和意义的传达。
在商务谈判中,中西方文化差异也会对谈判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西方国家,商务谈判通常直截了当,注重结果和效率,讲究实事求是。
商务谈判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商务谈判中的中西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e7f6f39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6.png)
商务谈判中,中西文化差异不可忽视。本演示将概述中西文化差异以及对商 务谈判的影响,并提供解决方案和建议。
中西文化差异概述
1 价值观
中西价值观差异引发不同 的商务决策和优先级。
2 社会关系
中西社交规范和关系建立 方式有显著差异。
3 沟通方式
中西商务沟通风格和方式 存在文化差异。
准备与计划
1 信息收集
中西对于准备和了解对方 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同。
2 会议安排
中西商务谈判中的会议安 排存在差异。
3 目标设定
中西商装
中西职业着装和外表印象对待的 态度存在差异。
形象建立
中西对于职业形象的重视程度差 异。
商务礼仪
中西商务谈判的握手礼仪存在文 化差异。
信任与承诺
信任建立
中西对于建立信任的方式略有不同。
谈判承诺
中西对待谈判承诺的态度存在差异。
协议达成
中西谈判达成协议的方式和观念有所不同。
情感表达和语言交流
1 表达方式
中西文化对情感表达的开放程度存在差异。
2 语言使用
3 语言障碍
中西语言差异导致非言语沟通的重要性。
语言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沟通障碍。
商务礼仪和跨文化交流技巧
1
礼仪准则
了解中西商务礼仪和文化尊重的重要性。
2
文化敏感性
培养跨文化交流技巧以避免冒犯和误解。
3
威胁与机遇
挑战中蕴藏的商机与成功策略。
面子与尊重
1 面子文化
中西人对面子的重视程度 存在差异。
2 尊重与信任
中西对待尊重和信任的态 度有所不同。
3 建立关系
辨别面子和尊重在商务谈 判中的重要性。
从文化层面探究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
![从文化层面探究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6bdeef8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e.png)
从文化层面探究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一、概述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主要源自于两种文化在价值观、时间观等方面的不同。
在价值观上,中国文化强调社会价值和群体和谐,个人利益应服从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个人利益被置于首位。
这种根本性的价值观差异决定了中西商务礼仪在许多方面的不同,如隐私观念、商务交流方式等。
在时间观上,中国文化推崇环形时间观念,人们对待时间较为灵活而西方文化则奉行线性时间观念,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日程安排的重要性。
这种时间观的差异在商务活动中体现为预约习惯、谈判风格等方面的不同。
中西商务礼仪在见面礼仪、餐饮礼仪、社交礼仪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了解并尊重这些差异,对于促进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简述商务礼仪在国际商务交往中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国际商务交往变得愈发频繁和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务礼仪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商务礼仪不仅代表着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传递文化价值观和商业态度的媒介。
它在国际商务交往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帮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人员建立互信、减少误解,从而推动商务合作的顺利进行。
商务礼仪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和诚意,是建立良好商业关系的基础。
在国际商务场合中,恰当的礼仪行为能够展现出一个企业的专业素养和良好形象,为企业赢得合作伙伴的尊重和信任。
同时,商务礼仪也是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和误解的有效手段。
通过遵循一定的礼仪规则,商务人员可以更加敏感地捕捉到对方的文化特点和沟通方式,进而调整自己的交流策略,避免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深入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对于国际商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形象,更有助于推动国际商务合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共赢的局面。
提出探究中西商务礼仪差异的文化背景意义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商务活动已经跨越了国界,成为了连接不同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24a4b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e.png)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际商务往来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这就需要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的商务礼仪。
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体现尤为显著。
下面将从交际礼仪、商务谈判、商务宴会等方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一、交际礼仪在交际礼仪方面,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 交际方式在西方社会,人们注重直接、主动的沟通方式,喜欢用直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喜欢与他人进行开放、坦率的对话交流。
而在中国,人们则注重礼貌、谨慎,善于含蓄表达自己的意见,注重面子和礼貌,通常不愿意直接拒绝他人的提议或要求。
2. 礼貌称呼在西方国家,人们在商务场合一般使用姓名直呼对方,较少使用敬语或尊称,认为直呼姓名更直接、更亲切。
而在中国,人们在商务场合更注重使用尊称或敬语,如“先生”、“女士”等,尤其是与长辈或上级的交往,更要注重称呼的礼貌和尊重。
3. 交际距离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个人空间和私人生活,在交往时保持一定的距离是一种尊重和礼貌的表现;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喜欢靠近交谈,喜欢通过亲近的身体语言来表达亲近和和谐,身体接触并不会被看作不礼貌。
二、商务谈判在西方国家,商务谈判注重效率和结果,注重逻辑和理性,喜欢直接陈述自己的诉求和要求,强调双方在谈判中的平等地位。
而在中国,商务谈判更注重人情关系,强调妥协和和谐,善于通过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善于通过交际手段化解矛盾。
2. 谈判风格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喜欢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诉求,喜欢在谈判中展现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喜欢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的利益。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注重团队合作和妥协,善于通过灵活的方式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喜欢通过合作来获取共赢的局面。
3. 谈判技巧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注重逻辑辩证和说服力,善于通过事实和数据来说服对方,喜欢在谈判中展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注重磋商和妥协,善于通过委婉和圆滑的方式来达成共识,喜欢在谈判中展现自己的风度和涵养。
中西方在商务谈判中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在商务谈判中礼仪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df02f1faa5e9856a5712601e.png)
中西方在商务谈判中礼仪的差异中西方在商务谈判中礼仪的差异1、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中国人一向有着很强的家族观念。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以家族为本位,每个人作为家族中的一员,视家族利益为根本,可以说除了家族的利益外并无个人独立的礼仪。
重视家族观念,还表现在许多流落海外的中国人念念不忘家乡,怀念亲友,千方百计地为家乡的建设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西方社会,个人本位的观念则占据主导地位。
他们信奉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
夫妻关系不过是男女订立契约的结果,当事人双方各自为个体,保持着独立的活动,双方一般都不干涉对方的社交自由。
即使父子关系也界限划分明确,儿子帮父母干活、父母要给儿子报酬的事例并不鲜见。
2、看重人情与讲求功利由于中国人十分重视人伦亲情,中国实是一个人情的社会。
中国人一向把情义摆在利益之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成了中国妇孺皆知、代代相传的道德信条。
每逢节庆,亲友之间总要走动走动,相互致意问候。
如果遇到天灾人祸,亲友之间也常常相互支持和周济。
同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是必然的了。
西方人办事交际都功利和实际效益。
各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自身的利益,决不认为是不道德的,而对别人侵害自己利益的行为也决不姑息。
这种务实的精神,一方面激发了人们自我奋斗的激情,另一方面也使人们时常感到内心的孤独。
3、重视身份与追求平等中国的礼仪历来就强调一个“分”字。
“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是中国古人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
到了现代,中国人“官本位”的意识仍然十分浓重,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拿到行政官员的级别上套一套,以此来区分人的高低贵贱。
另外,在夫妻生活中,男主外,女主内仍然是许多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模式。
西方社会的阶级、阶层的对立和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社交圈子。
但是,在日常交际生活中,每个人都很重视自己的尊严,不喜欢打听对方的身份,一些带有浓重等级色彩的礼仪形式己越来越不受人欢迎。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f4a0c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f.png)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商务交流日益频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竞争的日益剧烈,中西方国家的商务文化差异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从话语交往、餐桌礼仪和社交活动礼仪等方面,分析中西方在商务礼仪上的差异。
一、话语交往中西方在商务交流上的话语交往有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对话往往注重互相尊重和谦虚。
比如,在商务会议上,中国人往往不喜欢对别人的意见进行直接的反驳,而是通过委婉的表达方式来表示自己的观点。
同时,在中国,人们常常使用一些敬语和称谓来表达尊重和关心。
比如,“先生”、“女士”、“老师”等称谓都是常用的。
而在西方国家,话语交往更加注重效率和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商务会议上,西方人往往不会像中国人一样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直接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寻求其他人的意见。
此外,在西方国家中,人们不太注重对称谓的使用,相对来说更注重对话双方之间的尊重和平等。
二、餐桌礼仪在商务活动中,餐桌礼仪是十分重要的。
中西方在餐桌礼仪上的差异也很大。
在中国,人们用餐时常常会将自己的最好的食物送给别人,并注重随时为别人倒茶。
此外,在中国的餐桌上,人们通常不会直接使用自己的筷子去夹别人的食物,而是使用公用筷子。
这些举动都是表达对别人的尊重和关心。
三、社交活动礼仪在商务社交活动中,礼仪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中西方在礼仪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在商务社交活动中通常会以拜访和礼品等方式表示对别人的关心和尊重。
同时,在给别人赠送礼物时,通常慎重考虑礼物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并选择价格适中的礼物。
而在西方国家中,人们在商务社交活动中注重的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此外,在礼物送礼方面,西方人通常不会过于注重礼物的含义和象征意义,而是以实用性为主要考量。
综上所述,中西方在商务礼仪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当我们在商务活动中与外国人交流时,应该注意到这些差异,尊重并适应文化差异,以避免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冲突。
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更好地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西方商务会议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商务会议礼仪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0402ee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9.png)
中西方商务会议礼仪的差异中西方商务会议礼仪的差异商务会议是指带有商业性质的会议形式。
一般包括:新产品推广会、上市公司年会、项目竞标会、行业峰会、答谢宴等等。
会议是做生意的重要一部分,无论是召开还是出席会议的人都应该具备良好的商务礼仪。
1商务会议中见面礼仪的差异1.1称谓的差异中国人对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年轻人通常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他们对平辈称“大哥”、“大姐”。
而西方对于亲属称谓相对模糊,而且指称宽泛,对于他们除了区分辈分之外,什么都不那么重要。
例如,一个单词“aunt”,就相当于中国的“阿姨”、“姑姑”、“婶婶”、“舅妈”这4个词。
因为西方人倡导的是人格平等,不必太在意年龄,可以直呼其名,对话时无论辈位多高直接称呼为you。
因此,在英语中亲属称谓根本没有汉语那样多与复杂,使用频率也没有这么高。
在会议人员初次见面时的称谓尤为商务礼仪的展现,作为中方的代表要称外方的代表中的女士为MissorMrs.而男士为Mr.其实中国人不必拘泥于西方人的职位,而特别在称呼时一定要叫什么经理什么部长;相反地,中国人则很在乎职位,外方要常将其职位挂在对中方的称谓后面。
只有这样的称谓才会让双方都舒服且合理的接受。
1.2问候的差异在召开商务会议前的打招呼,主要用以向对方询问安好、表示关切,或者致以敬意。
常用中国人最常用的汉语是说一声:“您好!”。
但是西方人更愿意说“Nicetomeetyou"。
除此之外,中国人问候的同时习惯于与对方握手,而西方人甚至有时候会热情的拥抱,中方一定要接受这种友好的方式并同样热情的拥抱对方。
有时见面简单的问候之后,人与人之间会有简单的寒暄,即人们在平日问候他人时所讲的一些应酬话。
外国人见面的寒暄主要是从天气开始,如果用中国人的习惯去问候就会被认为你是在关注对方的隐私,打听他们的私事,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的行为。
所以,在会议前的寒暄时双方一定要多注意对方的禁忌,说话讲求适度合理。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a6e43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c.png)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包括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社会规范等。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这些差异在国际商务交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商务交流的方式和效果。
一、人际交往方式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人际交往方式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注重的是“人情”,强调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希望通过亲情和面子交际来达到合作的目的。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注重的是理性和效率,注意个人隐私和独立性,追求实际的商业利益。
这种差异会影响到商业谈判和合作中的信任和沟通。
二、商务礼仪与文化差异采用适当的商务礼仪对于国际商务交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国家的商务礼仪也千差万别。
在中国文化中,商务礼仪注重的是尊重和谦和,需要避免直接表达意见,更注重面子和礼节。
而在西方文化中,商务礼仪注重的是直接和精简,注重切入点和实际效果。
如果没有理解并遵守适当的商务礼仪,就可能在商务交际中产生不必要的纷争和误会。
三、时间观念的差异在商务交际中时间观念也可以影响到交流的方式和效果。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注重长期的关系和合作,不会非常强调时间,即使迟到也可能不认为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而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观念非常强烈,人们注重快速有效的执行,准时出席会议和完成任务。
如果不能理解并遵守当地的时间观念,可能会给商务合作带来麻烦。
四、沟通方式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影响到人们的语言和沟通方式。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注重委婉和间接表达,善于使用比喻和典故来表示意思。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注重文字和语言的精准和简洁,不善于使用隐喻和比喻。
这种差异会影响到商务交流的准确性和特定性。
以上就是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
在商务交际中尊重当地文化的方式和影响非常重要,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
只有理解并遵守当地文化,才能够有效的进行商务合作。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a5b9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3.png)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商务交流日益频繁。
在国际商务交流中,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成为影响商务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商务礼仪的理解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礼仪、沟通和商务谈判三个方面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国际商务中的文化差异。
一、礼仪1. 拜访礼仪在中西方文化中,拜访礼仪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拜访他人通常需要提前预约并遵守时间的约定。
迟到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客人抵达时可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而且主人通常会主动表示善意,因此客人通常不会按时抵达。
2. 礼物的赠送在商务交流中,礼物的赠送也是一个重要的礼仪问题。
在西方国家,礼物通常以商务目的为主,通常情况下是一些小而精致的礼物。
在中国,礼品具有特别的意义,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礼品,尤其是在商业谈判中,礼物往往被赋予特殊的含义,要慎重选择。
3. 用餐礼仪西方国家的用餐礼仪相对严谨,通常有固定的用餐顺序和礼节。
中国用餐礼仪强调“尊老爱幼”,在用餐中主人会优先照顾客人,客人会礼让主人。
餐桌上的礼仪也有很多讲究。
例如在用餐中不能碰杯底、不能用筷子戳食物等等。
二、沟通1. 语言的使用语言是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在国际商务交流中尤为重要。
在西方国家,英语是最主要的商务交流语言,在商务交涉中可以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而在中国,礼貌和委婉的措辞往往更受青睐,因此在商务交涉中需要更多地注重语言的使用和交际技巧。
2. 书面沟通西方国家的商务信函通常简练、明了,内容直截了当;而中国的商务书信通常会在开头及结尾表达对收信人的关心与祝福,文章中通常会使用一些平和、有礼貌的措辞。
在书面沟通中,对语言文字的处理也有很大的不同。
3. 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在商务谈判中,表情和身体语言也是重要的交流方式。
在西方国家,表情和姿势往往比较严肃、拘谨,力求准确传达自己的意思。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a60439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0.png)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中西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加快,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并且在商业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了解和适应中西文化差异对于确保商务交流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
中西方在价值观念和信念方面存在差异。
中西文化对于时间、个人权利、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国际商务交际中,这种差异可能在合作、沟通和决策过程中产生困难。
举例来说,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而中国文化强调团队合作和家庭责任。
在商务交际中,西方商人可能会更加注重个人目标和利益,而中国商人可能更重视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中西方在交流方式和非语言传达方面存在差异。
中西文化对于表达方式、沟通方式和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有不同的理解。
中西方人在表达思想和意见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谈判技巧。
在商务交际中,中方可能倾向于使用间接表达和委婉语言,而西方人则更加直接和直言不讳。
非语言传达方式如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也可能在不同文化间产生误解。
中西方在商务礼仪和商务聚会方式方面存在差异。
中西方在商务交际时,对于礼貌和仪式感的重视程度不同。
中国文化注重礼貌、尊重和面子,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效率和目标实现。
在商务聚会中,中方可能注重菜谱、桌礼和酒宴仪式,而西方人则更注重简化和高效的商务聚会方式。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了解和尊重对方文化的商务礼仪是成功交流的关键。
中西方在商业谈判方式和决策风格方面存在差异。
中西方在商务谈判时,对于权力和决策的分配有不同的观念。
中国文化注重权力集中、以及长期合作和关系的重要性,而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短期合作。
在商业谈判中,西方谈判者可能更注重竞争和争取自身利益,而中国谈判者可能更注重协商和双赢的结果。
在国际商务交际中,中西方文化差异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的差异是确保商务交流成功的关键。
企业和个人应提高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学习和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及建立富有信任和互惠的商务关系。
中国与西方商务会议礼仪的对比
![中国与西方商务会议礼仪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4309c25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4.png)
中国与西方商务会议礼仪的对比标题一:文化差异对商务会议礼仪的影响文化差异是中西方商务会议礼仪中最显著的差异之一。
在商务会议中的每个礼仪细节中,包含着对文化习惯以及价值观的理解和反映。
中西文化在礼仪意识、礼仪行为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别,如何适应不同的文化习惯,成为商务会议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从中西方礼仪文化上的差异看,中西方在礼仪的敬意、礼貌、待客、礼品、言语以及礼仪细节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例如中国的礼仪习惯中,长辈、领导等地位高的人会优先进入会议室,在商务会议中有着更高的地位,而在西方国家中,这个礼仪习惯并不重要。
如果西方国家的企业人员对此一问三不知,容易引起企业间的误解和不适。
如何准确的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并正确使用中西方礼仪,在商务会议上给客户以更好的印象,需要咨询相关人员和寻求有效的方法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标题二:西方商务会议礼仪的基本流程及要点商务会议礼仪是企业人员的内在素养的体现,它反映出企业的文化价值和经营水平。
适用于商务会议的礼仪流程和要点,各国也有着不同的规定。
而西方国家的商务会议礼仪和中国的礼仪却有着一些细节上的不同。
在一个好的商务会议中,礼仪的细节要求是必须仔细遵守的。
首先,在商务会议开始前要有一个明确的程序,会议的主题、开会人员名称、职位、议程等都要事先通知客户。
其次,需要对商务会议场地进行精心布置,会议室必须保持干净整洁,环境宜人,机器和设备也要有充足的保障。
最后,西方商务会议中要注重会议流程的执行,会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要得体、准确。
会议中与客户的交往面,要尊重客户的想法和意见,从这些方面能反映出企业团队的优秀素养和专业水准。
标题三:中国商务会议礼仪原则在中国,商务会议礼仪原则包括了会议准备、开场致辞、主席主持、发言顺序、礼品等全方位的内容。
会议前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包括会议主题、议程、会场布置、接待等。
在开场致辞时,主持人应该要清楚明了的介绍会议的主要内容,帮助参会人员快速了解会议的背景和必要的信息。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在商务礼仪中的体现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在商务礼仪中的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69d5574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f.png)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在商务礼仪中
的体现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因此了解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在商务礼仪中的体现,尤为重要。
以下就是一些主要的差异:
第一,对待送礼的态度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送礼被认为是一种表达敬意和感谢的方式,商务活动中常常有送礼的现象。
而在西方文化中,送礼被看做是一种收买和贿赂的行为。
因此,在商务活动中,西方文化更加强调礼尚往来,而不是单向的送礼皆大欢喜。
第二,交流方式有所不同。
中国文化中,人们重视面子和互相尊重,在商务活动中,通常会选择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避免直接冲突。
而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是一种被鼓励的行为,因为这样可以加强交流和建立信任。
第三,时间观念有区别。
在中国文化中,时间被看做是一种流动的概念,经常会发生改变和调整。
在商务活动中,靠谱的人常常被认为是那种能够及时和准确地应对突发情况的人。
而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被看做是一种只能被浪费的资源,因此在商务活动中,通常会出现准时的现象。
第四,表达感谢的方式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通常会用口头表达来表示谢意,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通常会用书面表达来表示谢意,尤其是在商务场合中。
以上是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在商务礼仪中的体现。
在商务活动中遵守文化习惯和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有效促进交流和建立信任,从而达成商务合作的目标。
中英礼仪的差异
![中英礼仪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b8fb1f3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c.png)
中英礼仪的差异在国际商务界,人们一般都认为,具有绅士风度美誉的英国交际礼仪,是西方社交礼仪的代表。
而我们中华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礼貌谦和,也一直为世人所称道。
那么,大家知道中英礼仪有什么不同吗?下面小编告诉你关于中英礼仪的差异。
一、中英礼仪的差异1.谈话切忌拐弯抹角在英国谈正事或工作的时候最好直接切入主题,拐弯抹角地说话会被视为浪费时间。
英国人说“no”的时候并不是要开始与你讨价还价,而是表示他们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同时,英国人是很有幽默感的,但他们在戏谑的时候,外表可能看起来很严肃,在严肃的谈话中穿插一些轻松的笑话。
2.社交从酒吧开始中生对英国人的印象可能是礼貌却冷淡。
通常英国人不喜欢过于亲热,觉得这样肤浅而且不真诚,太多的热情和关注会让英国人感到奇怪和不自在,所以和他们建立友谊确实要花些时间。
隐私对于英国人来说十分重要。
个人问题,例如婚姻、恋爱关系、财政、健康等话题应当避免,除非对方是很好的朋友。
另外,酒吧是英国人喜欢与朋友相聚的社交中心,中国学生可能会被邀请“出去喝一品脱”(go out to have a pint)作为与英国学生社交的开始。
3.吃饭、聊天交替进行到英国人家去做客,应准时赴约并准备一些小礼物,早到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吃饭时,吃完自己餐盘里的所有食物是礼貌的行为,如剩下食物,在英国意味着客人不喜欢这些食物。
英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聊天,这时需要注意吃东西和说话交替进行。
吃东西的时候张大嘴和说话,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吃饭时最好只往嘴巴里放少量食物。
如果你必须张大嘴巴,最好用一只手遮住它。
在英国文化中,饭后留下来进行社交谈话被视为礼貌的行为,因此聚会可能多延续几个小时。
4.凡事情要预约在英国的生活中与人交往还要注意,拜访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对方,不速之客会让人讨厌。
应当尽量避免在晚上10时后打电话到别人家,晚上11点后打电话很可能被英国人当作有紧急事件。
英国的许多服务都需要提前预约,如看医生、理发、美容、配眼镜等。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89c3a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e.png)
国际商务礼仪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商务交流也日益频繁。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商务礼仪,不同的商务文化更是在交流互动中不断展现。
本文将以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商务礼仪差异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中西方文化在商务交流中的不同表现。
一、交往礼仪的不同在中西方商务交流中,交往礼仪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在中国,人们习惯于通过问候、寒暄等方式来了解对方的身份和背景,这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而在西方,人们更侧重于利用空气时间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思想。
在交流礼仪的具体实现上,中方习惯于用双手合十的方式作为问候、致谢的方式,而西方的礼仪则以握手为主,代表着更为平等的态度。
二、管理方式的不同跨国企业间的管理方式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中方文化中,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具有更高的权威地位,而在西方的管理中则更注重决策的集体化和民主化。
此外,中方文化中企业的决策具有“慢而稳”,注重孝亲敬长的特点。
而西方企业决策更灵活,更快速。
三、商业运营与谈判的不同在中西方商业运营和谈判中,也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
中方文化中,谈判的过程通常较为平缓,双方也会考虑对方的利益,讨论的过程更侧重于配合,并逐步达成商业合作的共识。
而在西方文化中,谈判的过程通常会更直接、更快速,甚至会出现更加“竞争”的氛围。
在礼仪文化中,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极大的。
中方文化中,礼节通常与关系的亲密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亲属访问你时,你通常要提供饮食等方面的服务,以表明你对亲属的尊重和热情。
而在西方文化中,礼仪通常不同于关系的亲密度,而是需要进行统一的标准礼仪。
总之,在商务交流中,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国际商务环境下的交往礼仪、管理方式、商业运营以及礼仪文化。
这将有助于增进我们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同侪之间的互动和理解,并推动中西方的商业合作。
中西文化礼仪的差异
![中西文化礼仪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95c6d7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7.png)
然而,这种观念并不具有科学 依据,也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 明数字"13"会导致不好的事情。 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数字 "13",不要过度解读和迷信
A
在中国文化中,数字"4"和"7"也被
认为是不吉利的,因为它们与死亡
有关。这种观念可能源于传统文化
和迷信,但同样需要理性看待,不
要过度解读和迷信
B
总之,数字"13"和"4"和"7"等数字
在西方,人们通常直呼对方的姓名,而在中国,年长者通常会称呼年轻人为"小+姓氏"表示亲切。在西
2
方社会,人们注重个人的独立和个性,习惯直接称呼对方的姓名,以展现彼此之间的平等和独立。例 如,在商务场合或者是在朋友之间的交流中,人们会直接使用对方的姓名或者昵称进行交流。这种称
呼方式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一种亲近和信任的关系
在西方社会,人们非常重视隐 私和个人空间。他们认为隐私 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应该得 到尊重和保护。因此,他们通 常不喜欢别人过多地打听他们 的私人信息,如年龄、收入、 婚姻状况等。这些信息被视为 个人隐私,应该受到保护和尊 重
而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习惯却 有些不同。在中国,人们往往 更加注重集体和他人对自己的 关注和关心。当有人问及他们 的私人信息,他们通常会认为 是关心和友好的表现,而不是 侵犯隐私。在中国文化中,人 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是非常重 要的,打听私人信息也有助于 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建立更 紧密的关系
这不仅是一种对食物的尊重,也是对一起用餐的人的一种尊重
首先,餐桌上通常会先上汤
西方的汤一般比较浓稠,口感丰富,尤其是对于寒冷的天气,一碗热汤能够让人们感到温 暖舒适
中西商务礼仪的文化差异
![中西商务礼仪的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ebb4437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ed.png)
中西商务礼仪的文化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与国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跨国、跨文化的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往往存在差异,那么中西存在什么商务礼仪的文化差异呢?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西方礼仪差异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血统纽带维系的宗法社会结构,表现为“天人合一”,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特点。
重人伦轻自然,追求社会与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重群体而轻个体,强调人际关系、人情味,表达的是群体性、群体意识,注重人情世故,爱好面子,养成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的传统性格。
“重义轻利”更是儒家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主张的是“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提倡义利发生矛盾时,应当舍生取义。
由于受传统的义利思想的影响,重义轻利,重情轻法。
情、理、法,次序鲜明,任何事情,先看情、再讲理,法被排在最后,因此人们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风险意识和竞争精神不强,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淡漠。
西方文化以美国文化为典型特征。
美国是迁徙的多民族融合,社会结构没有如中国一样固守本土的血缘基础,依靠的是契约,形成的是契约文化。
西方人的文化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推崇的是“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以个人为本位,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个人权益的实现,趋利避苦是个体的本能,事功求利是生存的目的,在追求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的过程中不须负任何道德责任,可以不择手段。
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
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构成了西方主流文化,起主导作用,因此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只有依靠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法律既可以保护个人的权利,也可以制裁人权的侵犯。
导致西方社会重理性而轻情感,长于说理而短于谈情,善于逻辑思维而疏于直观感受,过于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和尊严,整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形成率直、豁达、刚硬的文化品格。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1、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中西商务礼仪差异对外交的影响学生姓名郑钺学号 ************专业会计学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指导教师姓名祝铭2015 年 11 月 03日浅谈中西商务礼仪差异对外交的影响摘要商务礼仪是在长期商务活动中人们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一种惯用形式和行为准则。
它在商务合作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不同国家间文化传统的差异,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商务礼仪文化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
不同的文化传统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商务礼仪,商务活动中,要实现更加有效的交际,就必须了解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
本论文本文将从文化层面上,着重从价值观、时间观、饮食观、语言习惯及非语言习惯等方面对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做出系统的分析。
分析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商务文化上存在的差异,研究产生中西商务文化礼仪差异的原因以及在中西在商务文化交流的异同。
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减少或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会、摩擦和冲突,对有效地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提高国家外交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西方、商务文化、礼仪,差异、外交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研究的背景材料 (1)1.2提出的问题 (2)1.3写作的目的与意义 (2)第二章文献研究与评述 (3)2.1国外的相关理论 (3)2.2国内的相关理论 (3)2.3评述 (4)第三章研究方法与设计 (5)3.1研究方法 (5)3.1.1文献研究法 (5)3.1.2调查问卷法。
(5)3.1.3设计问题 (6)调查问卷 (7)文献综述 (12)第一章绪论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
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
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
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有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
1.1研究的背景材料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
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几千年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
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
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
就它的历史只有短短200年,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
而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它短短200年的历史,创造了人类史上的灿烂文明,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这就是西方的魅力。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
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
一个社会集体的文化接触到另一十社会集体的文化,必然会出现内在的传统文化与外来的异质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文化冲突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文化差异的存在.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
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无私奉献、中庸之道和团结协作,西方文化主张十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家庭结构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多为四代同堂。
而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由父母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核心家庭等。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的人们在交往中都需要一定的准则,而这些准则又因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不同。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及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各国商人走到了一起。
他们有的成了谈判高手,有的却败走他乡。
有时候导致失败的原因并不是一些大的因素,而往往是由于某些细微的疏忽。
礼仪就是这种常常被忽视而恰恰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之一。
1.2提出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商务礼仪活动在中西商务文化中产生的差异原因;中西文化商务礼仪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哪方面;探讨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活动产生的影响。
通过分析商务礼仪活动在中西商务文化中产生的差异,问卷调查结果,进而局部调查大学生对商务礼仪的了解有多深。
1.3写作的目的与意义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给中华民族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力量无处不在,在外交政策及国防政策中也得到了丰富的体现。
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的思想一直主导着中国的外交战略和国防政策。
而这种“和”的思想又不局限于一国的立场,是“全球治理”的一种理念,这种思想也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中国也愿意继续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既要保持应有的自尊,又要保持必要的自省,两者同样重要,秉持开放的心态不可或缺,但必须以坚守自主的立场为前提。
伴随着我国是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起来,商务活动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商务礼仪活动的价值,帮助人们适应现代生活中的社交活动,是广大民众热切关注的问题。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高对外交往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以取得最佳的空际效果。
了解商务礼仪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对我们理解和认识商务活动提供了参考,从跨文化的高度认识商务礼仪活动,为人们认识商务礼仪在中西方中的差异提供启示意义。
进而探讨中西商务礼仪差异对外交的影响。
第二章文献研究与评述2.1国外的相关理论根据荷兰马斯特理赫特林堡大学的组织人类学和国际管理学教授霍夫施泰德(Geert.Hoftede)价值纬度的分析,发现由于各民族文化对“不确定性回避”的差异,使得初次商务接触方式不同。
霍夫施泰德(Geert.Hoftede)价值纬度中对待“权利差距”指数的分析反映了不同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不平等这一基本问题的不同态度。
权利差距指数小的国家里,上下级认为彼此天生平等,等级制度不呈现金字塔形,下属对上司的依赖是有限的,在工作中下属的决策权利是相对独立的;而权利差距指数大的国家,上下级都承认彼此不平等的关系,等级制度是金字塔形的,下级依赖上级作决定。
在这种情形下,就对外交流的选择问题上,来自不同文化的商人们便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瑞典、丹麦、挪威、美国、芬兰和荷兰等国家的文化是一种承认并乐于接受未来不确定性存在的文化,所以这些国家的商人们愿意冒险,倾向弹性制度,认为商务活动的约定方式条条框框越少越好。
根据人类学家研究的文化模式来看,文化还有正式文化和非正式文化之分。
美国就是一种典型的非正式文化,其特点就表现在美国人尽量避免一切正式的东西,象行为方式、头衔、敬语、以及与他人交往时繁琐的礼仪;而德国、日本、土耳其、伊朗和中国则正相反,这些国家的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称谓、敬语和应有的礼仪极其重视.2.2国内的相关理论为了了解和分析文化差异,国内学者提出了许多分析文化差异的方法。
我国学者认为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文化崇尚伦理中心主义,是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构架。
宝贡敏(2000)提出了东西方文化比较的7维理论框架,即“竞争导向”,“合作倾向”,“风险态度”,“自然力、社会力与精神力的强调取向”,“理性逻辑倾向与情感倾向”,“机械化与军事化倾向”,“时间倾向”。
黎伟(2003)等人基于实地调研也提出了新的分维方法,含“管理导向”、“风险偏好”、“责任主体导向”等六个维度。
这些方法虽有创新,但在全面剖析文化深层次方面存在不足。
其中“文化差异维度理论”把文化分解成易于辨识的要素特质,为人们提供了观察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坐标系”,使人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文化维度来认识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处理文化冲突。
严复在他的《政治讲义》中提到,他治政治学用的是天演术、比较术、历史术和内籀术。
实际上,讲究原则和方法,不仅体现在他治政治学上,在严复整个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思想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他对理论原则、方法的强调。
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相关理论成果和分析框架,结合中国实际,对文化差异相关领域的诸多课题也进行了广泛研究。
在研究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处理方法中,中国的著名管理学家席酉民和尚玉钒在2002年提出了和谐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不和谐状态是绝对的,和谐状态是相对的,和谐管理的目的是使系统由不和谐逐步趋向和谐状态。
在研究企业如何在国际商务谈判、项目合作与交流中实现跨文化有效沟通中,我国著名学者周娟美认为,文化限定了企业国际商务谈判者的行为、举止和掌控谈判进程的方法;文化间的碰撞,增大了国际商务谈判的不确定性和达成协议的难度,了解文化差异,成为提升国际商务谈判效力的核心环节。
2.3评述文化差异影响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方方面面,如国际商务磋商和谈判、国际贸易纠纷和救济、国际直接投资、进出口商品结构等。
因此文化差异维度理论对研究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有重要意义,从而使中国更有效人民地了解文化差异及提高对外交流的优势。
这不仅对中国国际商务交流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中国进行“跨文化对外交流”和“跨文化商务活动”等新兴学科的学术研究有一定理论探讨价值。
第三章研究方法与设计3.1研究方法3.1.1文献研究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通过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
文献法的提出课题或假设是指依据现有的理论、事实和需要,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或重新归类研究的构思。
依据对历史和当前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指出当前的水平、动态、应当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
并依据有关理论,研究条件和实际需要等。
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为当前的研究提供基础或条件。
对于具体科研工作而言,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严密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在某种意义上,它起着总结过去、指导提出新课题和推动理论与实践新发展的作用。
文献综述具有内容浓缩化、集中化和系统化的特点,可以节省同行科技工作者阅读专业文献资料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迅速地了解到有关专题的历史、进展、存在问题,做好科研定向工作。
研究设计首先要建立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指使用可操作的定义方式,将课题或假设的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可以重复的文献研究活动,它能解决专门的问题和具有一定的意义。
通过搜集与中西文化商务礼仪差异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差异中分析对外交的影响。
3.1.2调查问卷法。
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