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2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新人教版

《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号参评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板书),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说说我的认识和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本课主要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艰苦经过和历史意义。

本课教材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中国近现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长征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和前仆后继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长征精神更是革命先辈为后人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几十年来,我们党、军队和人民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精神,才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成功地进行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说教学目标这一段内内容说的是,依据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结合初中七年级学生特点和本课内容,确定的本课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我们下面的第五部分内容主要就是谈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整合教材内容落实这三方面目标。

三、说重难点此段表现的是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和本课内容确定的本课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本课重点是中央红军的长征,某某会议。

(2)难点:本课难点是某某会议的历史意义和地位。

长征精神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和思路长征历时2年,行程两万五千里,途径12个省,长征是一部流动的人类战斗史,具有一定的时空性和运动性。

长征中涌现了无数感人的故事和英雄事迹以及重要事件,有着丰富的史料,是一节向学生进行爱党爱国、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等思想教育内容丰富的课。

基于本节课以上两个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进行情景创设、史料展示,既可以直观动态地展现长征本身的发展过程和空间变化,又可以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使学生立体地感受长征,走进历史,身临其境,符合七年级学生学习直观性强的特点,使学生乐于接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并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新人教版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难万险经受住了种种考验,最终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新民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课程标准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长征的原因、经过、胜利的原因及意义;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难点: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电视剧《长征》第一集片头视频教师: 1934年,有一群共产党人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带领着一支队伍穿越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辉之路,走向一个崭新的中国,这支队伍名叫中国工农红军,这条光辉之路名叫长征。

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当长征已如往事般渐行渐远,而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历久弥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征,去寻找那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

(设计意图:《长征》第一集片头是诗与画的完美结合,展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激发学生情感,导入本课)(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绝路逢生---原因篇展示: 材料一1929年—1933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材料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向华北进逼,中国主权和领土不断沦丧。

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辽宁省灯塔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灯塔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灯塔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红军不怕远征难 (第 2 课时)【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能归纳得出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2.通过红军长征过程的学习,说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3.在地图上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经过的路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并能说出在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要事件。

目标达成:1、了解红军长征原因路线及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2、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 )年()月( )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

2、1927年9月,()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 )起义。

3、1928年4月,()、()与()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 ),()任军长,()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4、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闽浙赣革命根据地B、湘赣革命根据地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中央革命根据地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在()A、广州B、井冈山C、南昌D、汉口6、带领部队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起义领导人是()A.朱德 B.周恩来 C.邓小平D.叶挺【创境激趣】利用第59页黄色板块导入新课【自学导航】一、长征开始和遵义会议1、原因:2、开始时间:3、遵义会议时间:内容:意义:二、长征胜利1、胜利的标志:2、长征胜利的意义:【合作探究】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请在《中国红军长征示意图》上叔叔中央红军长征走过多少省;找到瑞金、遵义、吴起镇的位置。

(新人教版)中国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历史)

(新人教版)中国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历史)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

掌握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阅读地图了解历史:从课文和插图中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分析比较探究原因: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不同的领导决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总是坚韧不拔,并总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校正失误。

我们应该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本课的难点是:分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在原因上的反差。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启发引导法、解说法、历史情境设计法【学习方法】资料研习法、合作学习法、联系实际法【教学准备】将教师与学生搜集的有关文字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江西民歌《十送红军》这首歌曲唱出了红军长征出发之时人民的依依不舍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出示课件1: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板书:红军不怕远征难【探究新课】:出示课件2:《长征组歌》中的诗句“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红军前四次反围剿取得的胜利,但第五次失利了,利用这段材料引导学生解决以下问题:(1)五次“围剿”敌猖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王明路线滔天罪”有什么严重后果?(3)红军踏上征途是从那一年开始的?通过问题的解决掌握长征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长征初期红军遇到的挫折。

出示课件3: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后红军强渡湘江“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红色的了,江底到处是战士的尸体,我们老百姓都说,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提出问题:(1)面对材料中的情况,如果继续按照原定的部署前进将会产生什么恶果?(2)关键时刻是谁提出了什么正确的主张?通过材料的解决知道遵义会议的背景和毛泽东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标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时间、路线和长征中发生的主要事件,知道长征胜利的结果并分析其取得胜利的原因,理解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知道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认识到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性和艰难性。

2.过程与方法: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标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

通过学生讲红军故事,搜集长征资料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讨论长征精神,引导学生体会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体会长征精神四、授课类型:新授课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情景体验法、材料提炼法、图表图示法、讨论法七、教学过程:导入:播放《长征组歌》之《告别》片段。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您好!师:请坐。

同学们刚刚听到的这首歌曲选自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名叫《告别》。

该歌曲的词作者肖华将军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长征人,参加长征时才十八岁。

那么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呢?长征的过程与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起去重温那段艰辛的革命历程。

先看第一篇章:长征路师:这是歌曲《告别》的歌词。

(投放歌词。

“红旗飘,军号响。

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篇一: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新人教版】3.13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地图上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的路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

并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要事件。

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发扬长征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难点: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体会长征精神。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片分析法、归纳法、识图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二、自主学习,生成问题:1. 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2. 简述长征开始的时间及前期经过。

3. 说出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4. 概括说出长征后期的经过。

5. 长征胜利的标志和历史意义是什么?三、针对问题,有效点拨:1. 星火燎原之势形成后,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

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正确指挥下,红军粉碎了敌人前四次“围剿”。

但是,后来党内又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由李德、博古等人实施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2.(1)开始时间:1934年10月。

(2)前期经过: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突破乌江-解放遵义。

3. 遵义会议:(1) 时间:1935年1月。

(2)地点:遵义。

(3)内容:①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③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 后期经过:(1)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新人教版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遵义会议、长征难点: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1、问题与启发式教学法围绕本课重点、难点设置若干个问题,以图说文,讲述、讨论、观察相结合,让学生在讨论、思考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互动合作交流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导入:播放插入PPT课件的视频片段或图片:电视剧《长征》的片头,以毛泽东《七律--长征》作搭配。

同时,教师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加上电脑显示的特定声色效果,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激发了他们的情感,从而成功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1)结合课本第一段概括出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课本内容完成长征的经过结构图,并能够结合示意图向其他同学讲解。

长征初期路线遵义会议后的长征路线(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的转折点。

(4)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3、展示汇报(1)、红军为什么要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2)、长征路线:根据《红军长征路线图》和文字:找到中央红军经过的省份,越过的山脉、江河。

在图上找到瑞金、遵义、吴起镇。

(走过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

)(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3)、遵义会议A、时间:1935年B、内容:C、意义:(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到遵义会议召开时14年的时间里,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左”的或右的错误,经受了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挫折;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9年也是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的历史事件。

3.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大家一起把导言部分的这首诗《长征》朗诵出来。

(学生朗诵)教师讲述:这首诗是毛泽东所作的关于长征的诗歌,那长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红军为什么要不远千里进行长征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3课《红军为怕远征难》,具体了解长征的历史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大家先阅读课本第一部分的内容,想一想,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学生回答)教师讲述:前几节课我们讲到,国共第一次全作破裂以后,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面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共产党人在各地纷纷发动了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其中最大的一块就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位于江西省,之后党中央在江西瑞金建立了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红军力量的不断壮大,必然会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所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围剿”,总共五次,前面四次“围剿”由于毛泽东等人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针,红军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1933年10月,蒋介石卷土重来,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这一次由于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奋战一年,没能粉碎敌人的“围剿”,最后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长征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回答)教师讲述: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他们准备前往湘西,和二六军团会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新人教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弓1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 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
长征的原因、经过、胜利的原因及意义;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难点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
学法
阅读、自主学习、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辅以阅读、欣赏。
播放电视剧《长征》中毛泽东 的一段自白,引出问题:“大渡
河水仍在不停地咆哮,泸定桥的铁 索还在悠悠摇荡,长征的脚步已离 我们渐渐远去。它留给后人的是不 尽的思索。有人说长征是一种精 神,是一部史诗,它不仅影响着中 国的命运,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 奇迹。长征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
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并作答。学生 结合教材和已有的知识 谈长征的“艰难”。
通过这节课我的最大感触是真正意义的一堂好课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感悟 学习,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个人的人文素养。
红军为什么要历尽艰难 进行长征呢?
分小组在阅读教材
和讨论问题后汇报学习情 况。
观看课件及其所链接的 影视片段。
5'
结合影片提出问题:为什么 说遵义会议“具有伟大历史 意义”?然后接着看演示课 件。
8'
教学过程
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估时
落 实 课 标

答 课 标
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
“艰” “难” “险”“阻”?是什么 力量使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 长征的胜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红军所走过的万水千山。 播放演示 课件,链接影视剧中 重要战役和 重要事件的片段。
欣赏CD乐曲。
联系以前的知识讲故事 激发兴趣
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学案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 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 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 颜。 ——毛泽东《长征》 请回答:(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是 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 (3)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4)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二)合作探究: 1、看长征路线图,试着到黑板前来画出红军长征的 路线并说出在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哪些地方?发 生什么大事?并根据65——67页活动课三《模拟导 游——重走长征路》选题、选材,组内协作完成一 篇导游词。 2. 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某校准备举办一次以 “长征”主题实践活动,并设计了回顾长征、感悟 长征、见证“新长征”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回顾长征 请写出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大事。 (2)感悟长征 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什么?结合自身 实际谈谈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一点即可) (3)见证“新长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中 国发展中上的“新长征”。请写出你所知道的洗雪 百年国耻和特区经济腾飞的史
(三)课堂检测: 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开辟新的根据地 C.北上抗日 D.把 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2、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在 ( ) A.中共一大上 B.遵义会议上 C.中共七大上 D.中共八大上 3、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 “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 ) A、瑞金——遵义——吴起镇——安顺场 B、瑞金——安顺场——遵 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安顺场——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安 顺场——遵义 4、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其会师地点在 ( ) A.陕北吴起镇 B.江西瑞金 C.甘肃会宁 D.贵州遵义 5、随州白云学校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课竞赛,张强同学准备在演讲 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 ( ) A、四渡赤水河 B、飞夺泸定桥 C、翻越大雪山 D、井冈山 会师

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2011年芜湖县初中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授课教师:翟笃成授课地点:芜湖县实验学校多媒体教室授课时间:2011年11月26日单位:芜湖县红杨中学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兴起的最后一课。

主要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艰苦经过和历史意义。

本课教材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中国近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它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转折点,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它所体现的长征精神更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几十年来,我们党、军队和人民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精神,才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成功地进行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设计理念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

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养成自觉的探究性自主学习习惯。

本课主要叙述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和遵义会议两个重要历史事件,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和相关视频材料完成本课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归纳得出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2.通过红军长征过程的学习,说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3.在地图上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经过的路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并能说出在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要事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MTV对红军长征的演示,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2.在小组讨论中合作学习,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MTV歌曲作品的宏大场面感染下,真切地体验长征精神的伟大,革命的艰辛,从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2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2 新人教版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和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2、能力目标: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情感教育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经过,遵义会议学习难点:长征胜利的意义。

自主学习:(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

时间:15分钟)(阅读“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一目,完成1—7小题。

)1、____年_____月蒋介石对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____和___的错误指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____年____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被迫放弃,进行战略转移。

4、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只剩三万人,是在。

5、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6、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在。

7、在长征途中转折性的事件是。

(阅读“长征的胜利”)一目,完成8—14小题。

)8、在长征的事件中,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是。

9、在长征的事件中,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的是。

10、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的标志是。

11、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12、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的队伍有三支队伍。

1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使转危为安。

14、红军长征中最能体现毛泽东军事艺术的事件是。

合作探究: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

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后在敌人的猖狂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最后发展成“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人教新课标)

八年级历史上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人教新课标)
C渡过金沙江D强渡大渡河
4、标志着红军长征结束的事件是:()
A吴起镇会师B红一和红四方面军会师
C红二和红四方面军会师D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5、红一方面军渡过下列江河的先后顺序是:()
①湘江②乌江③金沙江④大渡河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6、阅读材料: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更开颜。”
3.老师的问题:(大家分析讨论,群策群力,看谁表现更精彩)
(1)红军为什么要历尽艰难进行长征呢?
(2)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

(3)“大渡河水仍在不停地咆哮,泸定桥的铁索还在悠悠摇荡,长征的脚步已离我们渐渐远去。它留给后人的是不尽的思索。有人说长征是一种精神,是一部史诗,它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命运,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2)开始:年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进军,红军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但人员伤亡严重,只剩下三万多人。红军采取毛泽东的建议,向贵州前进,渡过,夺取贵州北部重镇。
2、遵义会议:
时间地点内容

3、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路线:
四渡,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飞夺——翻过——通过
问:今天我们应该发扬哪些长征精神?
学习整理
熟读记忆
反馈练习
1、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是在:()
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
C1935年1月D1935年10月
2、长征中,红军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是:()
A四渡赤水B渡过金沙江
C遵义会议D强渡大渡河
3、长征中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是:()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2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2 新人教版

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归纳得出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
2.通过红军长征过程的学习,说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3.在地图上简单描绘出红军长征经过的路线和经过的重要地点,并能说出在红军长征中发
生的重要事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对红军长征的演示,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
方法;
2.在小组讨论中合作学习,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真切地体验长征精神的伟大,革命的艰辛,从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因此本课内
容的难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如何让学生认识领悟长征精神。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图示法、活动探究法等,以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创设问
题情境,调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兴趣,启动学生思
严重威胁了蒋介石势力,PPt:五次反“围剿”
说长征
活动:报道遵义会议
的历史上生t:展示知识结构,得出
讨论探究:通过体验长征,你有何感想、
三、感悟长征
:展示毛泽东的关于长征的宣言及播报道遵
增强学生
直观了解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PPt:长征胜利意义及长征精神
师引导生讨论、
红军长征之路坎坷曲折,
我们如何把这条。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 新人教版 .doc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 新人教版 .doc

2019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新人教版基本思路:-学习目标: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理解长征伟大意义。

2、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习英雄精神,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4、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路线,并能说出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

重、难点: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难点分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取得长征胜利在原因上的反差。

自主学习一、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1、背景: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和军事顾问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放弃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2、长征的原因:3、过程;(1)年10月红军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

(2)遵义会议:时间: .内容:意义:二、长征的胜利1、遵义会议以后,红军四渡,打乱了敌人的,急渡,跳出了敌人的。

强渡,飞夺,翻,过,到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与陕北红军会师。

2、年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4、长征胜利的意义:。

当堂达标: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D.北上抗日2.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主要理由是()A. 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B. 取消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最高指挥权C.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最高领导人3.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遵义会议的召开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C.跳出敌人的包围圈D.三大主力会师-4.长征途中,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是在()A. 通过四道封锁线B. 渡过金沙江C. 强渡大渡河D. 四渡赤水5.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正确评价是()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③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A. ①②B.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6、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A.八七”会议B.三湾改编C.遵义会议D.文家市决策7.“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标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学习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学习难点: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预习指导: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意义。

(2)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

【知识梳理】(课前预习,15分钟独立完成)一、原因:______ __ ________的失败。

二、过程1.开始长征: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_____ _ ________,向湘西前进。

2.初期受挫: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___ __,人员损失过半。

3.改道贵州:改向贵州前进,渡过乌江,夺取_ ____。

4.历史转折:遵义会议。

(1)时间:____ ______。

(2)内容:①解决__ ___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__ ____的正确主张。

②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组成军事指挥小组负责指挥。

③确立了以__ __ _ 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___ ______的转折点。

5.冲出重围:(1)____ _____——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2)____ _____——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3)强渡___ ____,飞夺泸定桥。

(4)爬雪山,过草地,入甘肃。

6.胜利会师:(1)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____ ___会师。

(2)_____ _ _____,红二、红四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三、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_ _________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合作探究】(深入学习,学以致用)阅读下列材料:战地日记(一)1934年9月6日阴今天天气阴沉,让人闷得发慌,正如我们心情。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和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长征的原因、经过、胜利的原因及意义;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长征胜利的意义。

学习过程:【课前回顾】1._____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_。

2.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___________。

3.井冈山会师,使红军队伍取得较大发展,这次会师发生于_________年。

【导入新课】由央视名嘴崔永元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引出长征。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基础知识)1、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

由于和的错误指挥,反围剿失败,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

2、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3、遵义会议时间:内容:解决,取消,渡,打乱。

渡过,跳出。

接着红军北上,强渡,飞夺,翻过,通过,进入。

1935年10月,到达,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的转折点?4、长征胜利的原因是什么?5、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6、我们应当学习长征中红军的什么精神?【情感升华】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

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2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不怕远征难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和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2、能力目标: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情感教育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经过,遵义会议
学习难点:长征胜利的意义。

自主学习:(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

时间:15分钟)
(阅读“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一目,完成1—7小题。


1、____年_____月蒋介石对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____和___的错误指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____年____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被迫放弃,进行战略转移。

4、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只剩三万人,是在。

5、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6、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在。

7、在长征途中转折性的事件是。

(阅读“长征的胜利”)一目,完成8—14小题。


8、在长征的事件中,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是。

9、在长征的事件中,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的是。

10、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的标志是。

11、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12、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的队伍有三支队伍。

13、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使转危为安。

14、红军长征中最能体现毛泽东军事艺术的事件是。

合作探究:
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
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

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后在敌人的猖狂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最后发展成“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2、强调遵义会议的意义:
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到遵义会议召开时14年的时间里,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左”的或右的错误,经受了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挫折;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9年也是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遵义会议的安排使革命队伍有了正确的领航员,在关键时刻挽救了革命前途,成为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此后,从近期看,毛泽东领导红军胜利完成长征;从远期看,中国革命经受种种考验,从胜利走向胜利,迎来了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3、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4、长征胜利的意义:
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的胜利,是革命前辈流血牺牲的成果。

长征的精神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永垂史册。

达标检测
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北上抗日
2、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点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根据地
D、陕甘革命根据
3、红军在长征途中人员损失过半是在 ( )
A、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以后
B、四渡赤水以后
C、强渡大渡河以后
D、强渡乌江、夺取遵义以后
4、长征中红军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
A、四渡赤水河
B、巧渡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翻越大雪山
5、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包围圈的()
A.攻占遵义 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
6、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党的“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7、下列不属于遵义会议内容的是()
A. 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B、取消了博古等在军事上的最高指挥权
C.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
8、学校要组织一次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旅游”,下列设计的路线正确的是 ( )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 B赤水河、瑞金、遵义、泸定桥
C遵义、瑞金、赤水河、泸定桥 D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
9.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C.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D.三大主力会师
10、阅读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诗中所描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艰苦的斗争?
②请写出这次斗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及转折性会议。

③这场斗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1、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于____年从____地出发,开始长征,到____年到达____ 地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____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____地召开,这次会议的内容有那些?有什么历史意义?
能力提升答案:
1-9 BAAABCDAD
10、(1)长征(2)开始:1934年10月红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

结束: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

转折:1935年遵义会议(3)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1、(1)1934年A瑞金1935年D吴起镇(2)1935年1月,B遵义内容和历史意义见课本69页。

选择题参考答案:
作业布置
必做题:
1、依据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依次说出红军渡过哪几条江、河,在这些江河上发生过什么事?
2、整理长征途中的重要时间及事件。

选做题:
为响应国家红色旅游规划,某市团委计划组织一批团员重走长征路。

请你设计一份活动方案。

1、根据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设计一份合理的旅游路线图。

(不少于4个景点)
2、列举出参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少于2条)
3、指出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

(至少2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