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臻《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合集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师用书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教师教学用书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师用书

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一、设计意图本单元综合探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由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总体教学目标决定的课程标准将《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总体教学目标规定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这一规定表明,学习哲学的落脚点和归宿是引导学生“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探究活动放在全书的最后,与这一总体教学目标是吻合的,也理应是全书思想教育的升华。

2.由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决定的本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究和把握,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确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正确地对待社会和人生,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因此,本探究活动将“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实现人生价值、铸就人生的辉煌”作为主题,与本单元的主题是吻合的,也理应是本单元主题的升华。

3.由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决定的中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关心的问题很多,但最关心的问题集中一点就是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

本探究活动正是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而设计的,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是吻合的,也理应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升华。

二、内容结构与目标分析本单元探究活动的目标有三:一是理解人的价值,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三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实现人的价值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

对这些观点的阐述,本探究活动的“理论评析”作了概括性的分析和说明,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段说明了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人的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作用。

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案.doc

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案.doc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板块组成。

前三单元重在讲述辩证唯物主义部分。

而本单元则转向历史唯物主义,主要追索社会生活的本质,探究社会历史的规律,寻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而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单元是整个教材的落脚点和归宿,起到概括和总结全书的作用。

【主要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设计为两课: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十一课包括两个框题: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一框共设两目:第一目主要分析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从而深入理解社会的物质性特征。

第二目分析了两大社会基本矛盾,通过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在社会历史领域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

第三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一总趋势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中实现的。

第二框共设两目:第一目主要讲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材从社会财富的创造、社会变革的力量角度分析论证了该观点。

第二目是在前一目的基础上得出的方法论思想,要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归根到底就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组成的。

明确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了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在实践中实现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推动社会前进。

第十二课主要讲了人的价值是什么,价值观具有哪些导向作用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共分三框。

第一框共设两目:第一目“人的价值”,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首先,阐述了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然后,引发出人的价值问题,重点讲了人的价值是什么;最后,概括了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第二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首先阐释了什么是价值观,然后重点讲述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的导向作用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的导向作用。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案》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案》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案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案新课标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树立正确消费观》大教育家孔子说过“法无常法,贵在得法”,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新课程设置体系,在尊重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我认为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传承与创新有机有度的结合。

故此我今日的说课体系是从宏观的理论指导和微观的教材内容及学生主体地位,认知规律等层面形成的。

首先结合指导思想及对教材内容的把握,说教材、教法、学法。

一、说教材(一)、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的内容涉及经济活动中的交换和消费环节,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是否健康运行则对整个经济活动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将帮助学生认识遵循市场交易原则对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进而认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同时本框也是第七课重点内容之一,在第七课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说承上是因为本框的内容是《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及特点》内容的逻辑结果和必然延伸,说启下是因为本框内容是学好后一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础,学好本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商品服务市场基础性地位的认识,同时为学好下节的内容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本框的内在结构:本框在内容上条理比较清晰,教材主要按“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述的,既讲了三个问题:市场交易原则的作用、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遵循市场交易原则的意义。

基于我对本课地位和内在结构的理解,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及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识记方面: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和作用;2、能力方面:学会辨证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3、情感价值观目标:(1)通过具体的事例渗透市场道德观;(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结合,在学习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进行渗透;(3)通过对家乡经济发展的了解,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单元一:人类文明与哲学思维第一课: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目标: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并理解其对哲学思维的影响。

- 教学活动:- 展示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 学生小组讨论人类文明对哲学思维的影响。

- 教学资源:- PowerPoint演示文稿: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课: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目标:了解古代哲学思想在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 教学活动:- 分组研究古代哲学思想,并展示研究成果。

- 分析古代哲学思想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 教学资源:- 分组研究资料:古代哲学思想家及其思想单元二: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第三课:社会生活与道德伦理- 目标:探讨社会生活与道德伦理的关系,并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 教学活动:- 分组讨论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角色扮演。

- 分析道德伦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教学资源:- 角色扮演任务:道德困境情景第四课:个人生活与人生哲学- 目标:思考个人生活与人生哲学的关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教学活动:- 学生分享个人生活中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态度。

- 分析个人生活与人生哲学的关系。

- 教学资源:- 学生分享材料:个人生活中的哲学思考单元三:自然与人类第五课:自然观与人文精神- 目标:了解自然观与人文精神的演变过程,并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 教学活动:- 分组研究不同时期的自然观和人文精神的变化,进行展示。

- 探讨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和依赖关系。

- 教学资源:- 分组研究材料:不同时期的自然观与人文精神第六课: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 目标: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并思考其对哲学思维的影响。

- 教学活动:- 回顾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发展阶段。

- 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并进行探讨。

- 教学资源:- PowerPoint演示文稿: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以上是《生活与哲学》全册的教案,希望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 1.1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第一单元 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教案第一单元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第一单元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第一单元 3.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教案第一单元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第三单元 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案第三单元 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案第三单元 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第三单元 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第三单元 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第三单元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第三单元 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案第三单元 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第二单元 4.1世界的物质性教案第二单元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案第二单元 5.1意识的本质教案第二单元 5.2意识的作用教案第二单元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教案第四单元 11.1社会发展的规律教案第四单元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第四单元 12.1价值与价值观教案第四单元 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案第四单元 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时)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本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是全书的起始课。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的探究与学习,有助于我们在掌握本单元基本理论的同时,为全书的学习打下基础。

从身边的哲学入手,通过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的体会,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对我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包括两个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我们的生活入手,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精品教学案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精品教学案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精品教学案教学背景本精品教学案是针对高中数学必修四课程中的《生活与哲学》单元而设计的。

此单元主要涉及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和哲学思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的能力;2. 培养学生对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哲学思考的意识;3. 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在金融管理中的应用;- 数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数学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2. 抽象思维和哲学思考:- 数学中的抽象概念及其应用;- 数学与哲学的交叉领域。

3. 实际问题的解决:- 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调研和解决;-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调研和解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研究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成果来评价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考核学生在实际问题调研和解决中所表现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材《生活与哲学》单元;2. 文献和材料:与数学应用和哲学思考相关的文献、报纸和杂志等;3. 实验室设备:用于科学实验的实验室设备;4. 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用于数学应用和哲学思考的计算机软件和网络资源。

教学安排1. 第一周:介绍《生活与哲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对数学应用和哲学思考的认识。

2. 第二周:介绍数学在金融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金融管理中的数学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及单元整合导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及单元整合导学案

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及单元整合导学案编写人审核人编写时间班级组别组长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巩固并梳理识记历史唯物主义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引导学生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1、重点:识记并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引导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知识链接】《优化方案》P122探究问题提示【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107—109,找出以下问题:(在课本标出)1.理想、信念的含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含义?2.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提醒: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

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个人的合理需求,个人必须努力对社会尽义务、担责任,尽可能地为社会作贡献。

3.怎样实现只能够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础落实】1.完成优化方案P122综合探究归纳2.问题诱思:(1)判断改错:一个人有了崇高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2)想一想:有人认为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这种观点正确吗?【探究演练】完成优化方案P122综合探究演练【归纳总结】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

在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认为脱离社会而存在;二是认为个人与社会统一会妨碍个人的个性发展。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归纳】(根据提示,结合教材、优化方案P123单元优化总结完善内容再加强背诵)第一部分历史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重点掌握】【原理】: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具有,对社会存在具有。

先进的社会意识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社会的发展。

【方法论】: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运用】①只适用于人类社会的现象,强调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和唯物论的意识反作用是相通的。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案 全册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案 全册

《生活与哲学》教案【全书基本框架图说明】1、哲学思考的是人与世界的终极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从何处来)?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向何处去)?如何处理人与世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对这些终极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而其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完整地、科学地回答了上述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各个部分是有机统一的。

如唯物论中渗透着辩证法思想,辩证法中渗透着唯物论思想,认识论中又渗透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世界观决定历史观,世界观、历史观又决定着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观又内在地包含着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一·【全书基本框架】1、第一单元:阐述哲学的一般知识(1)什么是哲学?(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2、第二、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1)辩证的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2)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3、第四单元:阐述马哲的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历史观(2)人生价值观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知识】掌握以下基本问题:一、哲学的一般知识1、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和任务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4、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5、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二、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与作用(一)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任务1、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

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提示】哲学≠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4模块整合与运用

4模块整合与运用
必修4
《生活与哲学》模块整合与运用
【复习目标】 1、能够对全书的目录完整表述(单元、 课题、框题)。 2、能够根据核心概念构建模块知识体 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复述。 3、通过从“原理——方法论——材料” 三个角度整合知识,总结解题规律。 4、通过学习,运用自己把握的知识, 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治理雾霾,绿色发展是关键。
1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治理雾霾坚持以人为本。
12、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辩证唯物论(第4、5课) 认识论(第6课)
唯物辩证法(第7-10课)
社会历史观(第11课) 价 值 观(第12课) 人 生 观(第12课)
学案成果检测(填一填,判一判)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辩证法)+( 认识论 )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 )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认识论) 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否定观)
国家治理雾霾,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5、联系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治理雾霾,从生活、工业、环境等各方面开展起来。
6、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 能,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树立全 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 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新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材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章生活方式- 第二章生活中的艺术- 第三章哲学与艺术- 第四章生命与美- 第五章艺术的展示- 第六章艺术:赏析与实践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材的研究,学生应该掌握以下能力和知识:- 理解生活方式对于艺术创造的影响;- 掌握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理解哲学对于艺术的影响;- 探究生命和美的关系;- 学会使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培养鉴赏和创作艺术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艺术形式的特点及其历史背景;- 哲学对于艺术的影响;- 艺术中生命和美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和探究哲学对于艺术的影响;- 如何掌握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其中包括:- 讲授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课本进行讲解;-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实践法:通过外出写生、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和计划第一章生活方式课时安排- 第一节:生活方式的影响- 第二节:生活自我表达的方式- 第三节:生活方式与绘画- 第四节:生活方式与雕塑第二章生活中的艺术课时安排- 第一节:民间艺术形式- 第二节:装饰艺术与功能艺术- 第三节:摄影艺术- 第四节:建筑艺术第三章哲学与艺术课时安排- 第一节:美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哲学对于艺术的影响- 第三节:哲学思维对于艺术创作的启示第四章生命与美课时安排- 第一节:生命的种种表达- 第二节:美学与健康- 第三节:艺术与自然- 第四节:艺术与人文第五章艺术的展示课时安排- 第一节:艺术作品的展示方式- 第二节:艺术作品鉴赏- 第三节:艺术作品管理第六章艺术:赏析与实践课时安排- 第一节:综合实践- 第二节:艺术赏析与实践六、教学评估教学评估的方式和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期中考试:对学生本阶段所学知识的考核;- 期末考试: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考核;- 考查作品:对学生创作的艺术作品进行评估。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备课指导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备课指导

探究情景:
央视特别节目《创新中国》网上征集:服装品 牌如何创新?网友纷纷发表看法: 看法一 服装品牌,需要继承与创新!创新服 装品牌,必须继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承载现代气息和 流行元素,凸显以人为本心理需要,适应中国乃至世 界的服装文化欣赏需求,这就需要不折不挠的追求、 探索和创新。 看法二 中国是个纺织大国,但是庞大的纺织 品出口却赚不到更多的外汇,这是很令人头疼的事。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品牌创新 符合市场规律,也符合国家利益! (1)看法一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哲学道理的 ? (2)根据看法二谈谈创新的意义。
探究情景2: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 胜利与苏联解体的对比 (发展与蜕变)
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从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 路、发展的形式方面来理解。
探究情景1:
当前,网络上最火的就是博客和网络 游戏,最让人头痛的就是当属流氓软件和 网络炒作。亮点:博客+游戏+MsN和QQ 与手机互联网;尴尬:流氓软件+网络炒作 +网络犯罪。 运用发展的观点,说明网络文化发展 的前景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文化中存在 的尴尬?
第三单元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这一探究的主要任务有二:一 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进行系 统总结,说明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 学的根本对立;二是说明科学发展 观的哲学依据,了解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哲学基础。
4.宏观综合
1.《生活与哲学》内综合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之间有 内在的联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和对 立统一的观点。 ◆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之问既有区别,也有 内在的联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体现了 联系的观点。 ◆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反作用之间的关系体现 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教学设计【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1)本框的主要内容“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第一框。

本框分为三目。

第一目从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比较中,引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概念、关系;第二目分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第三目指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本框在全书中的地位《生活与哲学》第二、三单元主要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而没有把如何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进行讨论。

因此,第四单元首先要讲清楚的一个内容就是社会历史观。

本框属于社会历史观的重点内容,主要讲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目的是为下一框讲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为下一课讲人的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做准备。

2学情分析1、遵循“以生为主,还学于生”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坚决贯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策略”。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导向作用。

教师不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创设情境,预设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2、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在教学中,所举事例力求从学生生活中寻找,也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遵循“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教材只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资源,一种手段,避免以本为本,照本宣科。

4、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展示案例、图片等,既激发了学生兴趣,拓展了教学空间,又节约了时间,丰富了教学内容,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

3重点难点。

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案

4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案
28.“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辩一辩:你赞同哪种观点?为什么?
第二环节:学习目标展示自主学习(约10分钟)
学习目标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含义
2、劳动群众、人民群众和全体公民的关系
3、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识记、理解)
4、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识记、理解)
第三环节:自学诊断:
独立完成《导学案》第43页知识体系梳理部分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6、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3)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3课时
(2)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3)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

江苏省仪征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政治导学单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高二政治备课组)【课前自主预习】(阅读教材本课题内容,并在教材中勾划点圈相关知识)完成《优化探究》对应的知识梳理【课堂合作探究】问题探究1袁隆平依然要经常穿上水田靴,骑上摩托车到水稻田里看一看,这位总是两腿沾满了泥点子的科学家,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一样,忙碌在田间地头。

而研究水稻的这几十年,他就是这么过来的。

从1979年至今,由于常年的奔波,他已经骑坏了八九部车。

他没有上下班制,白天、晚上、打雷、大风、大雨都要去,去看他的杂交水稻,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1.你觉得他的人生价值大不大?2.他的人生价值是如何创造的?3.每一个成功者,但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家人朋友同事的帮助,能成功吗?仅靠个人的奋斗能成功吗?为什么?问题探究2:一个患有先天性严重疾病的人,在重重困难中她是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问题探究3罗阳同志是我国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30年里,他坚定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勤于研究,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利用沈飞集团这一平台,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多个重点型号研制,终于使歼—15成功起降“辽宁舰”,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也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2012年11月30日,国务院追授罗阳同志“航空工业英模”荣誉称号。

2013年2月19日,当选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2013年9月19日,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2)运用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分析罗阳同志是如何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的?【课堂自我检测】一、判断并修改。

1.一个人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越多,就越能实现人生价值。

( )2.人生的真正价值是贡献和索取的统一。

( )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

( )4.价值观能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正确的方向。

( )5.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就会不同。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教学探讨 PPT教学课件 人教课标版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教学探讨 PPT教学课件 人教课标版

三、 课文内容分析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课标内容 3.7 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 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与部分 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知识结构
联系的含义 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的普遍性 方法论要求
发 展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要 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的能力。 求
说 明
教学建议
生活逻辑:建议利用情境(历史知识现 实材料)导入或通过案例考察等方式, 在设疑、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把握教 材的基本内容。
理论逻辑: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方 法论要求与系统优化问题。
思考
黄筌为什么无法改动吴道 子的画?
依据
提示:本部分新老教材 有区别
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 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 和要素的关系。
2、系统的基本特征
A.整体性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 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B.有序性
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系 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 发生作用。
用联系的观
意 义 上
点看问题
掌握系统优 化的方法
系统与要 素的关系 方法论要求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 循系统内部的有序性,用
系统的特征
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省学科指导意见 第七课第一课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基 本 1.懂得联系的含义和联系普遍性的道理。 要 2.理解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及其要求。 求
【疑点】为什么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导学案 必修4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导学案 必修4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教案【教材分析】《价值与价值观》是《思想政治必修Ⅳ生活与哲学》模块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

本框内容可以说是整本教材的点睛之笔,通过对价值及价值观的阐释,将哲学的理念与对人的导向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一框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观。

其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

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学习了前三单元内容,应该说已有相应的知识铺垫,具备了一定的哲学常识基础知识,为本框题的学习做好了知识的准备。

随着思维的全面发展,学生探索的已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对身边的人与事、对社会的现实的思考。

这时候,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可能就会开始去思考自己学习的价值;当一些社会现象产生时,就会从原有的思想中去辨析到底什么是正确或错误。

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的意义,能够为学生指引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道德标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四有”青年。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这一框题的要求主要是: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价值、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评论。

分析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要看他贡献了多少,而不是索取了多少。

2.能力目标: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对社会中的价值道德现象的正确判断力;深刻理解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指路航标,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备课指导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备课指导
3.树立对具体问题必须进行具体分析的观 点,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认识 事物的基础、解决矛盾的关键。
精选课件ppt
24
简单的讲联系和发展并不构成辩证法 和形而上学的原则区别。关键是人们所说 的联系是什么样的联系?发展是什么样的 发展?
形而上学也讲联系和发展,但他们对 联系和发展的理解与唯物辩证法有着根本 的不同。
精选课件ppt
25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是在对立 统一规律统摄下的联系和发展。
它所讲的联系是处于矛盾统一体事 物中的联系,它所讲的发展是在矛盾规 律推动下所产生的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的 运动,是作为旧事物的矛盾统一体的分 解和作为新事物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
精选课件ppt
26
在讲矛盾的两种属性——对立的属 性和统一的属性时,我们把矛盾规定为 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与 通行教科书相比,删去了“事物之间”。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承认事物之间的对 立统一关系。我们的理解是当一个事物 和另一个事物发生关系、构成矛盾统一 体时,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是事物内部 的关系。
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的什么特征?
精选课件ppt
14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
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2.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
质变
精选课件ppt
15
本课通过对物质世界发展本性的考 察,让学生领悟发展的观点,学会用发 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精选课件ppt
27
通常人们讲外部矛盾时,都是相 对于发生对立统一关系的两个要素的 低一级关系而言,但是对于处在矛盾 统一体中的两个事物来说,对立统一 关系永远都是统一体内部的,不处在 统一体中的两个事物是没有矛盾的。

罗臻《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罗臻《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备课人罗臻学科政治上课时间课题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联系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社会现实,说明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规律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教学重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教学难点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2.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课后巩固做课时练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对比与说理法、讲练相结合法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备注导入: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高级运动形式,其发展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因此,在社会运动和自然运动中存在着共同的规律。

但是,社会又不同于自然界。

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完全是盲目的、自发的力量,社会历史则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那么,社会历史发展有什么规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什么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为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就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假象——社会历史由人们的动机、目的决定,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这是因为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对社会历史的片面了解和物质生产实践的局限)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原因,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来源:Z§xx§]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含义问题:什么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人罗臻学科政治上课时间课题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联系社会实际,说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联系我国调整生产关系的实际,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社会现实,说明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规律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教学重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教学难点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2.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课后巩固做课时练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对比与说理法、讲练相结合法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备注导入: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高级运动形式,其发展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因此,在社会运动和自然运动中存在着共同的规律。

但是,社会又不同于自然界。

在自然界中起作用的完全是盲目的、自发的力量,社会历史则是由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

那么,社会历史发展有什么规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什么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为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这就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假象——社会历史由人们的动机、目的决定,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这是因为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对社会历史的片面了解和物质生产实践的局限)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原因,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来源:Z§xx§]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含义问题:什么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来源:Z§xx§]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恩格斯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老太爷一样----- ———鲁迅问题:这两则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总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你是怎么理解的呢?学生阅读课文,阐述内涵深入自主理解结论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①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③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带有阶级性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思考:你是如何理解这一问题的学生分组交流整理知识框架框架形成[来源:学科网ZXXK]校正①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第一位)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③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辨析:社会意识一旦生成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来源:学*科*网]答案A、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正确反映了事物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预测,使人们采取正确的措施,推动事物的发展;在顺利时居安思危,在困难时看到光明。

)B、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起重大的阻碍作用问题为什么现代社会仍存在着落后的封建主义思想?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那个时候就能提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因为(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唯心: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1)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2)要么认为是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

观点生成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教师教授区别: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过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引起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2、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什么?用上述观点看人类社会,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引起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部的矛盾。

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来源:Z。

xx。

]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思考:你知道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吗学生回答: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发展的规律总结:社会发展的第一个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那么,对这一规律如何理解?掌握规律解析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来源:学科网]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Ⅱ、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Ⅲ、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思考:生产关系如果与上层建筑对应,我们应该怎么称呼?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解析①含义: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来源:Z|xx|]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社会发展呈什么趋势?这一趋势怎么实现的?社会发展趋势①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②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社会矛盾的解决方式有几种,为什么会有这么的区别,我们国家的矛盾解决靠什么方式来完成?阶级矛盾[来源:Z,xx,]①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②实现方式: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主义的矛盾社会主义的矛盾是非对抗性质的。

实现方式:其性质决定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改革社会发展趋势总趋势: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是前进的上升的,过程是曲折的。

实现方式: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基本矛盾实现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练习:说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

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前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来源:学,科,网]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然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

2、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就体现了这一点。

(2)、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体现了这一点。

作业设计:课堂总结∕板书设计: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视会在具有反作用2、社会基本矛盾(两对)3、社会发展的规律(两个一定要适应)4、社会发展总趋势教学后记:备课人罗臻学科政治上课时间课题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价值判断的含义,掌握如何做出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及其特征;2)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实际培养、认识和选择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牢固树立奉献意识,在价值冲突中,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教学重点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难点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相关材料搜集与整理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备注(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故事导入:有一则故事说: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

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

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

”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学生讨论并谈谈对“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理解。

[来源:Z&xx&]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出本课课题并展示教学目标(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活动一: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什么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什么关系?(2)正确价值观的标准是什么?(3)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精讲点拨】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内涵。

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同各种事物打交道,要不断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

(2)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探究活动二:阅读教材P99下面方框中的材料并思考讨论同样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 【精讲点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历史性特征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