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简维雄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医药大学绪论一、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 是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理论和诊疗方法的传统医学。

二、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科, 为专业基础课性质。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理论体系的形成1、形成标志2、《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

3、体系的确立《难经》: 阐释并发展《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第一部临床辨证论治专著。

(《伤寒论》)、(《金匮要略》)。

(二)《神农本草经》: 第一部中药学专著。

(三)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 针灸学专著。

《脉经》: 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 病因学专著。

2.宋、金、元时期《小儿药证直诀》: 儿科学专著。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 寒凉派张从正: 攻下派李杲: 补土派朱震亨: 滋阴派3.明清时期温病学: 温热邪气导致的外感热病理论。

《瘟疫论》: 戾气导致外感热病理论。

《医林改错》:重视实践, 发展瘀血致病理论。

4.近现代时期四、中西汇通: 主张西学中用。

五、中西医结合: 中医现代化。

六、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指一个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组织结构上不可分割。

➢在生理上互相联系。

➢在病理上互相影响。

➢在诊断上要综合分析。

➢在治疗上要整体考虑。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联系(1)季节气候的影响生理: 夏季多汗而少尿, 冬季少汗而多尿。

病理:冬春季多呼吸道疾病, 夏秋季多消化道疾病。

(2)昼夜晨昏的影响生理: 白天人体阳气盛, 夜晚阳气较衰。

病理:白天病情较轻, 夜晚病情较重。

(3)地方区域的影响(二)生理: 南方人腠理多疏松, 北方人腠理多致密。

(三)病理:地方病, 如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辨别证候, 讨论确立治则、治法。

➢证候: 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状: 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中医基础理论概要(一)

中医基础理论概要(一)

● 营气与卫气 ① 营气 营气,是行于血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由于它 昼夜营周不休,故名曰营气。以其富于营养,故又 称“荣气”。营气又能化生血液,故常常“营血” 并称。相对卫气而言则卫属阳、营属阴,所以又称 为“营阴”。 营气是由来自脾胃腐熟运化的水谷精气中的精粹 部分和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相结合而化生。营气 产生后,进入脉中,循脉运行全身,内入脏腑,外 达肢节,终而复始,营周不休。
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运动性特征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气机的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 因为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素问· 五常政大论》说:“气始而生化,气散而 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 《素问· 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 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化老已; 非升降,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 有。”
阴阳,作为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其 最初的涵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 日者为阴。后来逐渐引伸为指一切事物或现 象本身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古代思想家实践观察发现并认识到宇宙间 的万事万物之所以发生、发展、变化,概由 阴阳二气的互相对立、互相依存、互相作用 的结果,并将阴阳作为一种认识自然、解释 自然的哲学概念,把阴阳的存在及其相互间 的运动变化,作为自然界最根本的规律。
气聚有形、气散无形——形态与功能统一性
《易传· 咸彖》:“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正蒙· 太和》:“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 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是皆不得已 而然也。” 《景岳全书》:“人之生死由乎气。”
气是宇宙万物之间的感应媒介
《易传·乾·文言》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 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 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人之所以能与自然界的万物相互沟通、传递信息, 源于其物质构成的基础是同源同构的;同类事物间存则 在着“类同则召,气同则和,声比则应”(《吕氏春 秋·应同》)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中医基础理论》要点主讲人:邓先立时间:2013年1月20日14:00 地点:会议室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变化、运动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2、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学科。

3、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想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方法①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百家争鸣);②医药知识的积累(扁鹊利用情绪变化治病的精神疗法。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③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直接观察法(解剖方法)和间接观察法(是把活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心主身之血脉”。

);④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精气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地中医学的唯物主义生命观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促进了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建立。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第一章中医学的方法学体系,从上向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中医的哲学方法,二是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三是中医学中的具体方法。

中医的哲学方法即上述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整体观念、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主要有比较、演绎、模拟、以表知里、试探和反证等等。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古代哲学家经过高度概括,将其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升,即由下向上;降,即由上向下;出,即由内向外;入,即由外向内,这些运动,从不停息。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升与降、出与入,是保持相对平衡的。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所以,比较完整而简要的基本概念应当称:阴阳是有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阴阳互相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方面加以说明。

总之,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结构,均可以根据其所在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等各相对部位、相对的功能活动特点来概括其阴阳属性,并进而说明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人体内阴阳之间的消长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而阴阳失调,则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之一。

在辨证中,一般首先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的纲领,而在八纲之中又以阴阳为总纲,即以阴阳统率表里、寒热、虚实。

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药物的性能,一般地说,主要靠它的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又皆可以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

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

中医基础理论框架

中医基础理论框架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它是指导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框架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阴阳学说:中医学认为,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相对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方面。

在人体内部,阴阳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平衡。

2. 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代表了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五种不同的功能状态和相互关系。

中医通过五行学说来理解和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

3. 人体经络系统: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经络系统,它是一个网络状的通道系统,通过经络可以调节和运输气血等重要物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4. 脏腑学说:中医将人体内部的脏器系统分为五脏和六腑,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中医诊断和治疗常常通过了解脏腑的功能状态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5.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外界因素(六淫)和内在因素(七情)与人体的防御能力相互作用所致。

中医强调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以找出治疗的关键所在。

6. 辨证论治: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是辨证论治。

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整体症状、脉象、舌象等来判断疾病的归属和病机,然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调理。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框架,这些理论相互关联、
相互支持,构成了中医学的独特体系。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经验相结合,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人卫版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人卫版

中医基础理论
4.掌握脑和女J胞的生理功能5•掌握脏与脏、腑与腑、脏和腑、脏与奇之腑之间的关系6.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⑶⑶肺与丿形、窍、心、■液、时的丿关系
3•脾
⑴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⑵生理特性: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⑶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4.肝
⑴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⑵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主升发
⑶肝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5.肾
⑴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
⑵生理特性:主蛰守位
⑶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

附:命门
第三节六腑
1.胆:形态部位;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为奇恒之腑之一
2.胃:形态部位;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生理特性:主通降、喜润恶燥
3.小肠:形态部位;生理功能: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4.大肠:形态部位;生理功能:主传化糟粕、主津
5.膀胱:形态部位;生理功能:主贮尿排尿
6.三焦:六腑三焦;部位三焦
(总体功能:诸气和水液运行的
通道;上、中、下三焦各自的功能特点。

第四节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

除脑、女子胞外其它已在藏象中介绍
1.脑:髓海;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主感觉运动;以及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2.女子胞:主持月经,孕育胎儿;及其与脏腑、天癸、经脉的关系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1•脏与脏的关系
2•腑与腑的关系
3•脏与腑的关系
4•脏与奇恒之腑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医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医学体系,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独特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从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内容、特点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展开介绍,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医学的核心理念。

概念中医基础理论是指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是研究和认识中医学的根本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本理论、辩证论治、经络穴位、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内容,贯穿于中医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个方面。

内容1.中医基本理论–《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五脏六腑2.辩证论治–辩证分类–辨证施治3.经络穴位–经络系统–主要穴位及作用4.阴阳五行–阴阳学说–五行生克5.气血津液–气血的作用–气血失调的病机特点中医基础理论具有独特的特点,包括: - 辨证施治: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和舌象等综合信息进行辨证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统一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 强调预防:中医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也是中医临床和科研的重要支撑。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提升诊断治疗水平。

结语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中医的独特魅力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造福人类身体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精简)

中医基础理论(精简)

象之涵义有二
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 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 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第三节 藏象
概念
1.含义: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 生理病理系统。
象:是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
象之涵义有二
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 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 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第三节 藏象 五、肾
1.生理功能: 1)藏精 生长发育
第三节 藏象
五、肾
1.生理功能:
2)主水 指肾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功能。
脾胃 水谷
脾 津液
肺 肃降
升清
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 主宰整个水液代谢。

降浊
膀胱
尿
第四节 经络 概念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 联络脏腑形体官窍 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述 一、发展简史
二、晋、隋唐时期(丰富实践时期)
1. 《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1.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三因学说”
2. 《小儿药证直诀》宋代.钱乙开创“脏腑证治”
刘完素(河间)—寒凉派
金元四大家
李 杲(东垣)—补土派 张从正(子河)—攻邪派
主呼吸之气
肺主气
主一身之气
对全身气机的调节 气的生成(宗气)
第三节 藏象 二、肺
1. 生理功能
2)主宣发肃降
宣发: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
肃降:肺气向下通降保持呼吸道洁净。
宣 发
肺气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精编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精编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供本科90学时用)教材主编:孙广仁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供中医药类专业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编写说明本教案根据现行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为蓝本,结合我室教学特点,按90学时设计、编写而成。

本教案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学、美容学等专业本科学生授课时使用。

本教案中教学目的要求,按主次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教学内容除明确概念外,对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教学上的详略处理等均加以标示,并提出注意点,以突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章后面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以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2007年8月目录绪论 (4)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9)第二章精气血津液 (22)第三章藏象 (34)第四章经络 (56)第五章体质 (64)第六章病因 (68)第七章发病 (78)第八章病机 (81)第九章防治原则 (97)绪论【学时】 6【目的要求】1.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

3.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和气血津液学说等。

这些基础理论构建了中医的
独特思维模式和诊断治疗方法。

下面将对中医的基础理论进行概述。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阐述了宇宙万物的二元对立性质。

阴阳
起源于自然界对立的现象,阐释了一切事物的相互依赖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并通过保持平衡来维持生命的
正常运行。

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阴阳学说被应用于理解疾病的本质、辨
证施治和调节人体健康状态。

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
与病变。

中医认为,脏腑是人体内部的基本组织结构,其功能与病理变化
与全身各部位的相互关系密切相关。

中医通过研究脏腑的解剖、生理、病
理变化,可以诊断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中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健康状态与气、血、津、液的运行和充盈有关。


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的失调将导致疾病的产生。

中医通过调理气血津液的平衡来促进身体的健康。

总之,中医的基础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
说和气血津液学说等。

这些理论贯穿于中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体系中,
为中医的独特治疗方法和理念提供了理论根据。

中医理论的研究和传承对
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EOL

全国统编七版教材《中医基础理论》(2001年版)-EOL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绪论【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等。

【主要内容】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属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特色(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要求】1.掌握精、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4.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主要内容】第一节精气学说一、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一)精的基本概念:包括精概念的源流。

(二)气的基本概念:包括气概念的源流。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机理;精气的存在形式。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气的运动;气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精气学说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二)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概念(一)阴阳的基本概念:包括阴阳概念的源流。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阴阳的两分法(太少阴阳)与三分法(三阴三阳)。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对立制约:包括阴阳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授课教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

授课教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

一、教案名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供中医本科用)第一章中医学导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中医学的定义、特点和优势。

2. 让学生掌握中医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3. 让学生了解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法。

三、教学内容:1. 中医学的定义和特点2. 中医学的历史发展3. 中医学的基本观念4.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医学的定义、特点、历史发展、基本观念和思维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中医病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

五、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中医学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医学的特点、历史发展、基本观念和思维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中医病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习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病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病例分析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中医病例。

八、教学时间:2学时九、教学重点:1. 中医学的定义和特点。

2. 中医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3. 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法。

十、教学难点:1. 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法。

2. 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十一、教学准备:1. 教案:编写详细的教案。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

3.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中医病例。

十二、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中医学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医学的特点、历史发展、基本观念和思维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中医病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习并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学点中医|中医基础理论概要

学点中医|中医基础理论概要

学点中医|中医基础理论概要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体⽣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运⽓、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等内容。

中医学以阴阳五⾏作为理论基础,将⼈体看成是⽓、形、神的统⼀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功、⾷疗等多种治疗⼿段,使⼈体达到阴阳调和⽽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体的阴阳平衡,希望当必须使⽤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命与⽣活的品质。

此外,中医学的最终⽬标并不仅⽌于治病,更进⼀步是帮助⼈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物,即真⼈、⾄⼈、圣⼈、贤⼈的境界。

根据史书记载,我国远古医学典籍有《黄帝针灸》、《素⼥脉诀》和《神农本草经》,即所谓“三世医学”。

“三世医学”后中医学的学术发展分别沿着“医经”和“经⽅”两⽅⾯发展,汉以前计医经七家,凡⼆百⼗六卷;经⽅⼗⼀家,凡⼆百七⼗四卷。

但这些典籍⼤多可能早已散失,所以从现存的医学⽂献来看,汉以后历代医药学家的学术主张和理论依据,⼏乎都没脱离《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这⼏部古典著作的理论框架,这四部著作可说是汉代以前,也就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的代表经典著作,反映了从先秦⾄东汉末年之间,中医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以及药物、针灸治疗等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医学实践(主要是临床实践,亦包括对⼈和动物的解剖观察等),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并融合了当时的⾃然科学知识(天⽂、历学、农学等)⽽逐步形成的。

千百年来,⼀直在指导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也就是说,这⼀理论体系产⽣年代古远,受古代哲学思想和当时的⾃然科学知识影响很深,同时,⼜来源于实践,并长期指导实践。

《中医基础理论》参考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参考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参考书目 1、《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本.清·阮元校刻本2、《二十二子》.缩印清代浙江书局汇刻本.缩印清代浙江书局汇刻本3、《国语》.左丘明.左丘明4、《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5、《黄帝内经灵枢》《黄帝内经灵枢》6、《难经》《难经》7、《伤寒论》.东汉·张机.东汉·张机8、《金匮要略》.东汉·张机.东汉·张机9、《肘后备急方》.晋·葛洪..晋·葛洪.10、《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隋·巢元方11、《千金要方》.唐·孙思邈.唐·孙思邈12、《太平圣惠方》.宋·王怀隐等.宋·王怀隐等13、《圣济总录》.宋·赵信敕编.宋·赵信敕编14、《济生方》.宋·严用和.宋·严用和15、《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宋·陈言16、《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宋·钱乙17、《扁鹊心书》.宋·窦材.宋·窦材18、《素问玄机原病式》.金·刘完素.金·刘完素19、《儒门事亲》.金·张从正.金·张从正20、《脾胃论》.元·李杲.元·李杲21、《格致余论》.元·朱震亨.元·朱震亨22、《医学正传》.明·虞抟.明·虞抟23、《慎斋遗书.》明·周之干》明·周之干24、《图书编》.明·章潢.明·章潢25、《医学入门》.明·李梴.明·李梴26、《薛氏医案》.明·薛己.明·薛己27、《证治准绳》.明·王肯堂.明·王肯堂28、《类经》.明·张介宾.明·张介宾29、《景岳全书》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明·张介宾30、《医贯》明·赵献可《医贯》 明·赵献可31、《理虚元鉴》明·汪绮石《理虚元鉴》 明·汪绮石32、《寿世保元》《寿世保元》 明·龚廷贤明·龚廷贤33、《医旨绪余》明·孙一奎《医旨绪余》 明·孙一奎34、《温疫论》明·吴有性《温疫论》 明·吴有性35、《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清·吴谦等编36、《医门法律》《医门法律》 清·喻昌清·喻昌37、《寓意草》清·喻昌《寓意草》 清·喻昌38、《张氏医通》清·张璐《张氏医通》 清·张璐39、《证治汇补》清·李用粹《证治汇补》 清·李用粹40、《锦囊秘录》清·冯兆张《锦囊秘录》 清·冯兆张41、《临证指南医案》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清·叶桂42、《温热论》清·叶桂《温热论》 清·叶桂43、《温病条辨》清·吴瑭《温病条辨》 清·吴瑭45、《医学源流论》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清·徐大椿46、《医学正传》清·高士宗《医学正传》 清·高士宗47、《医碥》清·何梦瑶《医碥》 清·何梦瑶48、《杂病源流犀烛》清·沈金鳌 《杂病源流犀烛》 清·沈金鳌49、《医林改错》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清·王清任50、《类证治裁》清·林佩琴《类证治裁》 清·林佩琴51、《吴医汇讲》清·唐大烈辑《吴医汇讲》 清·唐大烈辑52、《医醇賸义》清·费伯雄《医醇賸义》 清·费伯雄53、《医原》清·石寿棠《医原》 清·石寿棠54、《读医随笔》清·周学海《读医随笔》 清·周学海55、《血证论》清·唐宗海《血证论》 清·唐宗海56、《中医汇通医经精义》清·唐宗海 《中医汇通医经精义》 清·唐宗海57、《医学求是》清·吴达《医学求是》 清·吴达58、《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锡纯59、《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伯未辑《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秦伯未辑60、印会河.五版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年61、印会河,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教参).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2、吴敦序.六版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年6月63、吴敦序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指导.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64、孙广仁.七版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8月65、童瑶主编.规划教材与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6、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 《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7、孙广仁主编.中国传统医学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68、孙广仁,刘家义,张安玲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69、王琦主编.《中医藏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0、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1、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272、孙广仁,迟华基,韩成仁等.中医基础理论研讨(硕士研究生试用教材).山东中医药大学内部教材,199773、金志甲主编.《中医基础理论》.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200174、王新华执笔.南京中医学院内部教材《中医基础理论》,198675、何裕民主编.《中医学导论》.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76、雷顺群主编.《内经》多学科研究.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7、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78、王琦.《中医体质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80、张登本.《中医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81、周学胜编著.中医基础理论图标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第22004.第版82、汤希孟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精要.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0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精要.北京.。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培训学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培训学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资料梁学亮一、中医学的基本特色中医学的理论系统是经过长久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渐形成的,它本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这一独到的理论系统有两个基本特色:一是整体看法,二是辨证论治。

现分述以下:1、整体看法。

中医学整体看法包含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一致性。

整体看法以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构造构成的有机整体。

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问,构造上不可以切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定遇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是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保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2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定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想过程。

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定证候的过程,马上四诊(望、闻、问、切)所采集的有关疾病的全部资料,包含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剖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由、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势,而后归纳、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主要论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以及疾病的防治原则等基本理论知识。

内容共分:阴阳五行、藏象、气血律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七部分表达。

1.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拥有唯物和辩证的看法。

中医学运用它来说明人体的构造、生理、病理,并指导临床的诊疗和治疗。

本书侧重介绍阴阳五行的基本看法、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医学里的应用。

2.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脏腑组织器官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指导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本章详细说明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联系。

3.气血律液,主要论述气、血、津液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而说明气、血、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用于疾病的诊断 5.确立护治原则 6.归纳药性
7.指导养生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阴盛 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 伤阳 阳盛 伤阴
阴阳 偏盛 实证 调 整 阴 阳
阴阳 偏衰 虚证
泻 其 实热证 热者寒之(寒性方药) 有 余
兼阳虚(酌加温阳药) 兼阴虚(酌加养阴药)
阴虚
虚热证 补阴(阳病治阴,壮水 补 之主,以制阳光。) 其
1.阴阳的对立制约
《类经附翼.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
阳。”
2.阴阳的互根互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 阴之使也。”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 阴阳的消长
此长彼消 此消彼长 此长彼长 此消彼消 热盛伤阴,寒盛伤阳 阴虚火旺,阳虚阴盛 补气生血,补血养气 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
第三节 二、肺
藏象
1. 生理功能 3)主通调水道 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 布和排泄。 外达皮毛,汗、呼气 宣发
脾胃 水谷 津液


肃降 肾(膀胱) 尿
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
第三节 二、肺
藏象
1. 生理功能 4)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 ---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 吸清,呼浊,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全身。实质: 助心行血。 主治节 --- 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的呼吸及全 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第一节
阴阳学说
概念
含义: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 方属性的概括
初期含义: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为阴
阴阳学说: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
两个方面
第一节
阴阳学说
概念
阴阳属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 两类特定的相反 趋向
明亮、温热、活动、兴奋、 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
晦暗、沉静、抑制、向下、 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
4.阴阳转化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外 侧 手 足 三 阳 经 手 足 三 阴 经




腰 背


六 腑
心 肺




内 侧
胸 腹


五 脏
肝 脾 肾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2. 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脉和任、督脉的腧穴。
奇穴:既有一定名称,又有明确位臵,但没有归经的 腧穴。 阿是穴: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臵,而是以压痛 点或病变部位、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部位的腧穴。
血脉
心气 全身
第三节 一、心
藏象
1.生理功能 1)主血脉:
C. 脉管 通畅
A. 心气 充沛
血脉 血液 充盈 B.
第三节 一、心
藏象
1.生理功能 2)藏神:

广义:人体整个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 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藏神 — 是指心有统帅全身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
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第二节 内容
五行学说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自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音 角 徵 宫 商 羽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然 五化 生 长 化 收 藏
界 五气 风 暑 湿 燥 寒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季 春 夏 长夏 秋 冬
第二节 内容
生 我 者 为 母 , 我 生 者 为 子
五行学说
足三阴经
足三阳经
第四节
经络
十二经脉
2.走向
头 手三阳经
手三阴经


足三阳经
腹 足三阴经 足 《灵枢.逆顺肥瘦篇》: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第四节
经络
十二经脉
3.流注次序
食指端 鼻孔旁 足大趾端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金元四大家

杲(东垣)—补土派
张从正(子河)—攻邪派 朱震亨(丹溪)—养阴派
概述 一、发展简史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1.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2.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3.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叶天士 “卫气营血辨证” 《临证指南医案》 吴鞠通 “三焦辨证” 《温病条辨》 五、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
阳虚
不 虚寒证 补阳(阴病治阳,益火 足
之源,以消阴翳。)
第二节 概念
五行学说
五:金木水火土(五材) 行:运动变化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第二节 内容
五行学说
1.五行各自的特性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2.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3.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制化
第二节
五行学说
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说明五脏的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指导疾病的诊断 指导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第三节 概念
藏象
1.含义: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 生理病理系统。 象:是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 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象之涵义有二 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 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 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心中
小指端 目内眦 足小趾端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胸中
无名指端 目外眦 足大趾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肺中 《灵枢.营卫生会篇》:“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第四节 腧穴
经络
1.定义: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2.分类: 十四经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臵,且归属于十二经
《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 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素问.金匮真言论》: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概念
阴阳属性的特性 1.阴阳的相关性 2.阴阳的相对性 3.阴阳的普遍性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联络脏腑形体官窍
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 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系统 络脉
浮络
孙络 连属 部分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第四节
经络
十二经脉
1.组成
手足阴经 手三阴经 经脉名称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足阳经 手三阳经
第三节 五、肾
藏象
1.生理功能: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藏精:肾气对精气所具有的闭藏作用
广义:泛指一切精微物质(气血津液、水谷精 微等)。

狭义: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第三节 五、肾
藏象
1.生理功能: 1)藏精 肾所藏之精
活力资助
先天之精
不断培育充养
后天之精
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人出生后从饮食物中摄取的 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 的精微物质。
藏象
(3)调畅情志 肝主疏泄 气血正常运行 疏泄不及 情志活动正常
肝郁:郁郁寡欢,性情抑郁, 沉默寡言,喜太息。
肝失疏泄
疏泄太过
急躁易怒
情志活动异常
第三节 四、肝
藏象
1.生理功能: 2)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
防止出血的功能。
第三节 四、肝
藏象
2.联属功能: 在体合筋
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在液为泪 在志为怒 与胆相为表里
第三节 概念
藏象
1.含义: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 生理病理系统。 象:是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 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 象之涵义有二 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 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 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第三节 概念
藏象
明白什么是藏象 了吗?
视其外应 以知其内脏
脾主运化
(2)运化水液
第三节 三、脾
藏象
1. 生理功能
食物 胃
A.上输于肺,肺之宣发肃降 B. 脾的自转输
脾主运化
精微
全身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第三节 三、脾
藏象
1. 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
多余的水液
肺、肾
体外
第三节 三、脾
藏象
1. 生理功能 2)主统血 是指脾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
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
藏象
肝主疏 前提 促进胆汁的分泌排泄
(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 脾胃运化 (脾升胃降) 脾 肝失疏泄 胃
A.嗳气,呃逆, 恶心呕吐 B.脘腹胀痛 C.便秘 (肝胃不和)
A.头晕目眩 B.飧泄 (肝脾不和)
第三节 四、肝
藏象
(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 肝主疏泄 胆汁的分泌和排泄
第三节 四、肝
第三节 一、心
藏象
2.联属功能 心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
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第三节 二、肺
藏象
1. 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作 用,不断地呼浊吸清,吐谷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 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主呼吸之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