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定稿
五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知识点较多,部分如下:
课程总目标:能通过各种形式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单元一:观察与察觉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完成《观察记录单》。
单元二:形状与结构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实验、测量和记录、整理
数据。
探究硬币或铁丝等材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
单元三:运动和力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探索决定下沉快慢的因素。
单元四:生物的生命周期种子的成长过程(种子成长需要时间和营养)。
单元五: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昼夜更替)和地球的公转(四季变化)。
此外,还有一些零碎的知识点,例如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知
道常见材料的质量和体积,以及它们之间的体积关系等。
建议查阅教材获取更具体的信息。
2020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
2019-2020学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一)(二):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 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要能够控制实验的条件,例如:要看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要看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在黑暗的地方);要看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4. 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要施肥。
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2.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
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
3.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
4.请你说出企鹅、青蛙这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这样可以适应寒冷的气候。
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钻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地面上来。
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的必须(基本)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条件时,我们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对比实验中只有1个条件不同。
3.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
6.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生物之间的存在的是被吃(→)...的食物关系。
7.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中绿色植物一般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后面跟着的生物都为消费者。
8.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9.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0. 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1.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2.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3. 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4. 知道香蕉,仙人掌,松树的生活环境和叶子特点(书本第8面)香蕉的叶(宽大)水分丰富的热带雨林松树的叶(针形)水分较多的地区仙人掌的叶(刺)干旱的沙漠地区15. 在生态瓶里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氧气。
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蚯蚓生活环境试验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有光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我们的猜想: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湿润的泥土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三粒大小相同绿豆种子改变的条件:光实验组: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实验组:将蚯蚓放在黑暗的盒子里对照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对照组:将蚯蚓放在透明的盒子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结论: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第二单元光1.像电灯那样自己可以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光源,会举例:太阳、萤火虫、打开的...蜡烛、...电灯、点燃的打开的...手电筒等。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精华知识点整理(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精华知识点整理(2022
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精华知识点整理(2022新版)
1. 科学知识的获取方式
- 观察法:观察现象、记录信息、描述特征
- 比较法:比较相同或不同的现象、物体或过程
- 实验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结论
2. 物体的性质
- 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材料等
- 物体的质量和重量
- 物体的硬度和韧性
- 物体的透明度和光泽度
- 物体的热传导性和电导性
3. 状态变化
-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态)
- 物质的状态变化(融化、凝固、汽化、凝华、升华)
- 物质的温度和热量
4. 食物营养
- 均衡膳食:五大类食物的比例(谷物、蔬菜、水果、乳制品、肉类)- 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
- 饮食习惯:少油少盐、不挑食、多喝水
5. 植物和动物的特征
-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根、茎、叶、花、果实)
-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头、身体、四肢、触角、鳞片等)
- 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6. 生态环境与保护
- 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位、食物链、能量流
- 污染物: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污染等
- 环保行为: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植树造林等
以上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的精华知识点整理,希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科学素材资料 第一单元 教科版
A.查阅资料B.讨论记录C.对比实验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
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
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
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个性调整:
教学反思: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
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
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个性调整:
教学反思: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和知识要点1--4单元复习提纲1-2-3套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复习提纲1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实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合环境的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合环境的水平。
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能够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能够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能够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
1、植物适合环境的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对比实验中,我们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出这个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二、绿豆芽的生长1、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土壤等。
2、绿豆芽在黑暗的环境中会长得细长,茎是白色的;在有阳光的环境中会长得粗壮,茎是绿色的,并且叶子会展开。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候鸟会根据季节迁徙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3、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五、生态瓶1、制作生态瓶时,要考虑放入的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要让生态瓶中的生物能够生存下去。
2、减少水和增加动物的数量都会破坏生态瓶的平衡。
六、改变生态瓶1、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水中的氧气减少了。
2、增加生态瓶里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和食物。
七、维护生态平衡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人类的活动会对生态平衡产生影响,比如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二单元光一、光和影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要有光源、遮挡物和屏。
2、光源位置的变化会导致影子方向和长短的变化。
二、阳光下的影子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早上太阳在东边,影子在西边,影子较长;中午太阳在南边,影子较短;傍晚太阳在西边,影子在东边,影子较长。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以下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的复习资料:
一、生命与健康
1. 身体的结构和功能:头部、躯干、四肢、五官等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2. 不同器官的保护:头部戴安全帽、眼睛佩戴护目镜、身体穿安全带等。
3. 各种感官的功能: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舌头尝、皮肤触感等。
4. 健康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卫生等。
二、物质的变化
1.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了解不同物质的状态变化。
2. 物质的溶解:溶解的条件、可溶性和不溶性物质。
3. 物质的熔化和凝固:加热后物质由固态到液态,降温后由液态到固态。
4. 物质的沸腾和凝结:加热后物质由液态到气态,冷却后由气态到液态。
三、生物的分类
1. 动物的分类:鸟类、鱼类、昆虫等不同种类的动物。
2. 植物的分类:耐寒植物、耐旱植物、一年生植物等不同种类的植物。
3. 生物的特征与习性:动物口有翅膀、鱼有鳞片、植物有根茎等。
四、京剧
1.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知道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了解其起源和发展历史。
2. 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四大基本表演手法。
3. 京剧脸谱的意义:不同颜色、图案的脸谱代表不同性格、身份的角色特征。
以上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的复习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
继续提问。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主要内容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2)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
(3)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但是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
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部分穿过半透明物体。
(2)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第4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
光线可以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
(2)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
第5课《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叫做光的折射现象。
(2)棱镜可以利用光的折射定律控制改变光的传播线路。
(3)太阳光看起来几乎是白色的,其实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组成。
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
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2)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第7课《制作一个潜望镜》(1)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上有很多用途。
(2)制作简单的潜望镜至少需要两块平面镜,让光发生两次反射传到眼睛。
(3)潜望镜里面的平面镜应该以45度角放置。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重点实验实验名称:制作一个潜望镜实验器材:牙膏盒、小平面镜、铅笔、尺子、剪刀、双面胶等。
实验方法:1. 2.实验现象:利用潜望镜,光经过两次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
反射用途:被广泛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中。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典型练习一名四年级的同学向小明请教潜望镜的做法,小明耐心地向他解释。
1.潜望镜两块镜片的镜面应该()放置。
A.相对、平行B.相背、平行C.随便2.为了使看到的视野范围最大,两块镜片应与镜筒呈()放置。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的必须(基本)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条件时,我们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对比实验中只有1个条件不同。
3.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
6.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生物之间的存在的是被吃(→)的食物关系。
...7.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中绿色植物一般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后面跟着的生物都为消费者。
8.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0.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1.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2.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3.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4.知道香蕉,仙人掌,松树的生活环境和叶子特点(书本第8面)香蕉的叶(宽大)水分丰富的热带雨林松树的叶(针形)水分较多的地区神仙掌的叶(刺)干旱的沙漠地区15.在生态瓶里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氧气。
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蚯蚓生活环境试验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有光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我们的猜想: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不改变的条件:湿润的泥土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三粒大小相同绿豆种子改变的条件:光实验组: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实验组:将蚯蚓放在黑暗的盒子里对照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枯燥对照组:将蚯蚓放在透明的盒子里结论:绿豆种子抽芽需求水结论: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第二单元光1.像电灯那样本人可以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光源,会举例:太阳、萤火虫、打开的电灯、点燃的烛炬、......打开的手电筒等。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适应性第1节:生物与环境第2节:生物的适应性2. 简单电路第1节:电路的组成第2节:电路的连接3. 地球表面的变化第1节:地球的内部力量第2节:地球的外部力量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生物的适应性。
2. 学习简单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了解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增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适应性原理,简单电路的连接,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动手操作简单电路,观察和分析地球表面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生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2. 简单电路实验器材:电池、导线、小灯泡等;3. 地球仪、地形图、地质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适应性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生物与环境、生物的适应性、简单电路的组成和连接、地球表面变化等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其适应原理。
(2)分组进行简单电路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电路连接的过程。
(3)观察地球仪和地形图,分析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
4. 例题讲解:(1)针对生物适应性,讲解相关例题。
(2)针对简单电路,讲解如何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
(3)针对地球表面变化,讲解相关例题。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身边的生物适应性现象。
(2)让学生动手操作,连接简单电路。
(3)让学生观察地形图,分析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适应性:生物与环境、生物适应原理。
2. 简单电路:电路组成、电路连接方法。
3. 地球表面变化:内部力量、外部力量。
七、作业设计(1)请举例说明生物的适应性。
(2)如何连接一个简单电路?(3)分析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
2. 答案:(1)生物的适应性答案示例:鸟类的翅膀、鱼类的鳍等。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知识点)复习资料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第1课有关光的思考1.因为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一切。
2.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例如:太阳、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的灯泡、萤火虫、发光鱼等。
3.有些物体自身不能发光,但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很亮,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
例如:月亮、汽车后视镜、人眼看到的鲜花等。
4. 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
5.夜空中的星星很多,大多是恒星,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有些是行星,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6.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们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
7.没有处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光源。
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
8.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1)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2)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待多久,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
9.夜视仪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
第2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
这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1)生活中看到的手电筒、激光笔的光束,都可以说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2)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3)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激光准直、纵队看齐、射击瞄准等。
3. 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形成了光斑。
(2)当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厘米后,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没有形成光斑。
(3)实验中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4.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约为1. 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2020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
2019-2020学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一)(二)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 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要能够控制实验的条件,例如:要看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要看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在黑暗的地方);要看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4. 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要施肥。
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 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2.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
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
3.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
4.请你说出企鹅、青蛙这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这样可以适应寒冷的气候。
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钻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地面上来。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
本文档旨在梳理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的相关知识点。
以下是该学期的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天空中的云彩
- 研究云的种类和形态
- 了解云对天气的影响及其与降水的关系
- 探索云与水的循环关系
第二单元:地球和地图
- 理解地球是一个球体,研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研究使用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了解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分布
第三单元: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 分类了解动物的特征和各类动物的生存环境
- 探索动物的生殖方式、生长发育及传染病的预防
第四单元:秋天里的一切
- 研究秋天的特点和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 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秋天农作物的收获
第五单元:让我们行动起来
- 探索力和运动的关系
- 研究身体的运动和感觉器官
- 了解健康生活方式和运动对身体的益处
第六单元:水中的仙境
- 了解水的性质和水的来源
- 探索水的不同状态和净化方法
- 研究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以上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的主要知识点梳理。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
理。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梳理
本文档旨在梳理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以便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单元一: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 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
- 物体的变暖和变冷
- 物体的融化和凝固
- 物体的汽化和凝华
- 熔点和沸点
- 物质的变化与能量的有关性质
单元二:生物和生命
- 生物的特征:呼吸、生长、运动、感觉、繁殖
- 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幼苗、成株、开花结实、凋谢- 动物的生命史:出生、成长、繁殖、死亡
- 动物和人的相互作用
单元三:物体与人的健康
- 锻炼对身体的影响
- 饮食对身体的影响
- 私人卫生与公共卫生
-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单元四:物体的特性与用途
- 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 物体的质感和透明度
- 材料的磁性和导电性
- 材料的硬度和延展性
- 物体的制作和用途
单元五:电流与电路
- 电流的概念和单位
- 电池、电线和灯泡的使用
-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
- 开关的作用和使用
单元六:声音的传播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高低、强弱和长短
- 声音对物体的影响
- 声音的消声
以上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科学知识点梳理。
本文档
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复习和总结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特征2. 动物世界常见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动物的生存与适应3. 植物王国常见植物的特征与分类植物的生长与繁殖4. 物质与材料物质的基本性质常见材料的分类与用途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生物的分类与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动物和植物的兴趣,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认识常见材料的分类与用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1. 生物的分类与特征2. 动物的生存与适应3.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4. 物质的基本性质重点:1. 生物的多样性2. 动物和植物的特征与分类3. 物质与材料的分类与用途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生物多样性图片、动物和植物标本2. 物质与材料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天平等)3.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如种子、土壤、植物生长记录表等)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教学新课:(1)讲解生物的分类与特征,让学生观察动物和植物标本,进行分类练习。
(2)介绍动物世界,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特征、生存与适应。
(3)讲解植物王国,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特征、生长与繁殖。
(4)讲解物质与材料,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特征2. 动物世界动物的特征与分类动物的生存与适应3. 植物王国植物的特征与分类植物的生长与繁殖4. 物质与材料物质的基本性质材料的分类与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所了解的动物和植物,并说明它们的特征。
(2)简述物质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例如:蝴蝶、蜻蜓、兔子、猴子、玫瑰、小草等。
特征:蝴蝶和蜻蜓属于昆虫,有翅膀、六条腿等;兔子是哺乳动物,有毛发、四条腿等;猴子是灵长类动物,有尾巴、手等;玫瑰是植物,有根、茎、叶、花等;小草是植物,有根、茎、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种子发芽实验必需的条件是适当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2、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
3.、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我们可以利用对比实验分析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和蚯蚓生存需要的环境条件。
5、你知道哪些植物和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③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①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③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
6、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7、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这种关系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8、请你用箭头的形式写出一条食物链。
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植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10、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1、人类的哪些干扰活动引起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失衡呢?
滥砍滥伐、过度放牧、肆意捕杀动物、随意践踏草坪等。
12、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惜的动植物。
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13、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第二单元:光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光源分为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
光源有: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萤火虫、星星等。
月亮不是光源。
2、影子产生的条件有光源、遮挡物、屏。
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都要发生变化。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最长,中午最短。
古代人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日晷)计时。
4、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大约为每秒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大约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8分钟。
5、当光碰到物体后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出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利用反光原理测得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是384403千米。
6、反光在生活中的应用:医生用的额镜;潜水艇里的潜望镜;汽车的后视镜。
7、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不同;深色物体吸热快,浅色物体吸热慢。
8、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9、太阳的外部温度约6000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约2000万摄氏度,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10、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花、太阳灶、太阳能温室等。
11、英国科学家牛顿让光通过三棱镜扩展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12、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
答: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
1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湖泊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低平的地形是盆地。
2、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中国的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4、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地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迅猛而激烈,例如地震和火山;有时是缓慢而不易觉察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5、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形地貌。
6、根据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
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7、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土壤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
8、雨水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9、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10、土壤的成分中,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11、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改变。
12、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一是地球内部力量,如火山和地震等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二是来自地球的外部力量,如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也会改变地形地貌。
13、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
人类自身的活动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都加剧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应该适度开采矿产,妥善保护植被。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 这就是重力。
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最终要落回到店地面,水往低处流,这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2、人们生活中习惯用克或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则统一规定用牛顿(简称“牛”)作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一牛约等于100克力。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在生活中又常常把它叫做弹簧秤。
3、在使用弹簧秤时应注意些什么?
①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②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③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④测量完毕后,把测力计放回原处。
4、常见的力有重力、拉力、弹力和反冲力。
5、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形状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
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
6、橡皮筋是如何影响小车运动的?
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橡皮筋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
7、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事情,如票夹、弓箭、拉力器等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8、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9、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10、在地上运动的物体都会与地面发生摩擦。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11、说说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的利和弊?
我们走路、汽车行驶、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这时的摩擦力是有利的。
机器运转,部件间相互摩擦而磨损,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同样重量的物体,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动受到的摩擦力大。
13、往自行车车轴处滴一些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人们在鞋底设计了各种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14、赛车的设计: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
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
15、弹力:像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态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分组实验题:
1、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2、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运动的越远。
3、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