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预习

合集下载

初中课文藤野先生预习学案(2)

初中课文藤野先生预习学案(2)

初中课⽂藤野先⽣预习学案(2) 初中课⽂藤野先⽣预习学案第⼆课时 ⼀、研读,分析藤野形象 1.学⽣采⽤跳读⽅式。

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的内容 学⽣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物外貌、语⾔等⽅⾯的语句。

(投影显⽰如下) 跳读课⽂,找出⽂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睹⽿闻的藤野先⽣是⼀个什么样的⼈ 课⽂如何描写藤野先⽣的形象? ⽬睹印象——治学严谨 ⽿闻亲见——⽣活俭朴 学者形象 读到此,⼀个⽣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的初步了解。

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地了解藤野先⽣的内在品质。

⼤家找找看,⼀共写了我与藤野先⽣之间的⼏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什么思想品质。

2.学⽣朗读11—23段,要求学⽣给每件事情拟⼀个⼩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结论:课⽂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表现了藤野先⽣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贵品质。

提问:学了6—23段⽂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要注意哪⼏点?学⽣思考回答,教师⼩结。

投影显⽰如下: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为⼈正直,他真诚地关⼼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

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位⽼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做医⽣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救⼈救国。

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学⽣思考回答,教师⼩结:(播放电影资料)。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课前预习训练及答案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第5课《藤野先生》课前预习训练及答案

5藤野先生自主学习主干知识←提前预习 勤于归纳→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解剖.( ) 订.正( ) 畸.形( ) 教诲.( ) 不逊.( ) 绯.红( ) 发髻.( ) 匿.名( ) 答案: pōu dìng jī huì xùn fēi jì nì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发⎩⎨⎧________)(________)( 散⎩⎨⎧________)(________)( 扒⎩⎨⎧________)(________)( 系⎩⎨⎧________)(________)( 答案:(fā)发现 (fà)发髻 (sǎn )散文 (sàn )解散 (pá)扒手 (b ā)扒土 (jì)系住 (xì)联系3.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油光可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正人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恶痛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油光可鉴:指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用来讽刺“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

标致:漂亮。

此为反语,用来讽刺。

(2)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勾结军阀政客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反动文人。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至极。

4.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__________,暗线是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预习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预习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初二语文《藤野先生》预习人教实验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藤野先生》预习教学重点:1. 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2. 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习叙事性作品的写作技巧。

教学步骤:(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体裁是(散文)我们学过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选自它,作者是(鲁迅)。

(2)这篇课文是回忆作者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

文中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关心我的学习,对人热情诚恳)、(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的思想品质,表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尊敬和怀念)的感情。

作者还用(我的爱国主义情感)统摄全篇。

(二)内容理解、句意理解、词语理解阅读1、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写了清国留学生哪几件事?抓住他们的什么特征?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事情:赏樱花、学跳舞特征:盘辫子、戴帽子、扭脖子感情:厌恶、讽刺2.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比喻、夸张,揭示了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写出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

3.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是什么意思?“这样”指的是什么?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下文有什么影响?只不过的意思;清国留学生的附庸风雅、不学无术。

表达了作者的失望,为下文的“到别处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2)“实在标致极了”一句中“实在”、“标致”各是什么意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油光可鉴”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实在是确实的意思;标致原是指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油光可鉴”在文中的意思是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阅读第五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这句话能管到这段文字中的哪个地方?“大概”在句中对表达意思的作用是什么?管到“龙舌兰”;表示不确定、猜测的语气。

第6课《藤野先生》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6课《藤野先生》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第6课《藤野先生》预习导学案1.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重点)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难点)3.理清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感受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体会作者对他的感激、怀念之情。

(重点)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也被称为“民族魂”。

主席评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2.故事背景1902年,鲁迅22岁,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

1904年,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藤野先生这时正在该校任解剖学教授。

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抱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但藤野先生并不如此,他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甚至倍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者作此文怀念藤野先生。

3.留学背景鲁迅远赴日留学时期,恰值列强侵略中国之际。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被列强瓜分,许多有志青年抱着救国的目的留学海外。

《藤野先生》预习课

《藤野先生》预习课

本文的语言耐人咀嚼,很富有感情色彩,试举例说明。
1.“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 学、血管学、神经学。”
2.“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 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 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 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文中还有一种情况,借助于副词,增强表达思想感情 的作用。试举例。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2.“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作者对这种种优待有什么感受 ?
研读精彩语段,体味富含感情色彩的语言。体验反思, 理解课文主旨。
一、
二、 三、
分析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理解作者 弃医从文的原因 研读关键词语(划出这些关键词 语),理解作者感情 分析作者的爱国之情和对藤野先生 的怀念之情
自读课文第24至3l语段,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 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 特意写明呢? (3)“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 什么意思? (4)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 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5.本文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表现 了他的什么品质?
6.本文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想一想哪些地方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第一部分
(1)请划出最能表现清国留学生丑态的词语和句子。 (2)对于这些清国留学生,“我”是持什么态度? 哪些词语表明了“我”的态度? 用笔划出。 (3)从“我”的态度,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思想?
1.藤野先生
预习提纲
[预习思考]
1.标注出难字难词。 绯红 宛如 驿站 解剖 油光可鉴 毫不介意 落 第 畸形 不逊 匿名 杳无消息 诘责 凄然 教诲 瞥见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会馆 流言 遗民 美其名曰 2.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

初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预习教案

初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预习教案

初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预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藤野先生》的背景知识。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3.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2.理解课文中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藤野先生》的背景知识。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明确学习目标。

2.阅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课文内容(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外貌描写:身材短小,黑瘦的面貌,八字须。

性格特点:认真负责,关爱学生,严谨治学。

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善于启发学生思考。

(2)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外貌描写:通过对比,突出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语言描写:运用生动的语言,表现藤野先生的性格特点。

行为描写:通过具体事例,展现藤野先生的关爱学生之心。

4.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藤野先生形象的认识。

(2)讨论藤野先生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5.小组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每组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6.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藤野先生的读后感。

2.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关于身边熟悉的人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藤野先生》,分析了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学习了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其审美情趣。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藤野先生》的背景知识。

初二语文上册第五课《藤野先生》预习笔记整理

初二语文上册第五课《藤野先生》预习笔记整理

初二语文上册第五课《藤野先生》预习笔记整理1.文学常识《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同时追忆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净胜。

本文线索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爱国情3.重点字词畸(jī)形不逊(xùn)绯(fēi)红发髻(jì)芦荟(lú huì)驿(yì)站教诲(huì)芋梗(yù gěng)汤杳(yǎo)无消息油光可鉴(jiàn)抑扬(yì yáng)顿挫4.课后习题答案汇总一、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看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

离开东京之缘由,仙台求学受优待,初识藤野先生,添改讲义,先生纠正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匿各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离别先生。

二、阅读课文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部分,说说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

作者评价说:“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藤野先生》(预习素材)

《藤野先生》(预习素材)

06 《藤野先生》(预习素材)1、文体知识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散文的特征包括:较强的纪实性、取材的广泛性、形式的灵活性、诗意浓郁、语言优美。

2、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此后又发表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文章。

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而已集》《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三闲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1902年4月,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到日本留学。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想通过医学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同时,鲁迅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20年后,鲁迅在反动军阀和御用文人的迫害下,离开北京,来到厦门。

《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写的,作为对藤野先生永久的纪念。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背景链接本文记叙的是作者1902年赴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当时的中国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其中就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1902年4月鲁迅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一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藤野先生》预习课件

《藤野先生》预习课件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 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 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 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歌颂藤野先生是这篇文章的主旨。作者一直怀 念藤野先生,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则使作品更有深 度,使藤野先生的形象也更为感人。
课文写于1926年, 回忆了1902—1906年 留学日本的片段。鲁 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 救民,但后来却弃医 从文了,我们在本课 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 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自题小像》译诗
祖国啊, 我的心灵无法逃脱对你的眷恋, 虽然你风雨飘摇,象夜晚一样黑暗。 即仙台
去仙台
日暮里:
爱国
水户:
在仙台
虽然得到一些优待和关照,但面对 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 作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感到 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一种辛酸, 一种弱国国民难于承受的内心的辛 酸,这里反映出他极强的民族自尊 心。
爱国
相识 在仙台 相处
离别
课文如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形象?
——原意是漂亮,这里是反语,用于 讽刺,表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
“成群结队”和“实在” 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成群结队”表示“清 国留学生”逛公园、赏樱花的人很多; “实在”对“标致”起强调作用。删去 后削弱了讽刺的力量。
“精通时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了解许多无聊的事,也是讽刺 说法。
上页 返回 下页
听读课文:
注音:
绯红(fēi) 油光可鉴(jiàn) 不逊(xùn) 芦荟(lú huì) 解剖(pōu) 烂熳(màn) 芋梗汤(yù gěng) 抑扬顿挫(yì cuò) 匿名(nì) 诘责(jié) 瞥(piē)见 深恶痛疾(wù) 教诲(huì) 杳无音讯(yǎo) 畸形(jī) 驿站(yì)

《藤野先生》预习单

《藤野先生》预习单

《藤野先生》预习单班级: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第一课时1. 单元导语: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

本单元的课文有鲁迅一生感念的恩师藤野先生;有朱德深情回忆的勤劳母亲;有茨威格敬重有加并为其作书立传的托尔斯泰;有女儿为之立传的居里夫人。

单元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朗读课文及注释2遍,标注段落序号,完成下列表格:3. 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以课文内容为核心资源,布置一个“书本上的名人”主题馆。

现在我们要布置“藤野先生”主题馆,请依据课文事例,选取合适物品进行展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1. 我们学习梳理了“我”与藤野先生相关的事例,了解到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请同学概括文中与藤野先生不直接相关.....的事例,并思考这些事件对表现藤野先生有何作用,完成表格。

2. 鲁迅为何弃医从文?请从本文中找出答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藤野先生》预习清单(含答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藤野先生》预习清单(含答案)

《藤野先生》预习单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一、基础知识1、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2、熟读“读一读、写一写”及注解中字词。

抄字词与拼音三遍。

绯(fēi)红标致落第不逊(xùn) 诘(jié)责托辞油光可鉴(jiàn) 抑扬顿挫深恶(wù)痛疾客死芦荟(huì) 掌故匿(nì)名凄然小而言之正人君子3、解释词语,并熟读解释。

[标致]漂亮。

[油光可鉴]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鉴,照。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不逊]无礼。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文中指考试不及格。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诘责]质问并责备。

[托辞]借口/找借口。

[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小而言之]就小的方面说。

[绯红]鲜红。

[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疾]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恶,厌恶;痛,痛恨。

[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

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二、整体把握1、本文依据时间和地点的转移组织材料,请按“去仙台前”,“在仙台”,“离开仙台”,给文章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1)第 1-3 段:写认识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见闻和心境,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2)第 4-35 段: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

(3)第36-38 段:写离别藤野先生后对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2、概括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事,并说说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品质。

①为“我”添改讲义;(热诚、正直,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②为“我”纠正解剖图;(治学严谨)③关心“我”的解剖实验;(热情、真诚、关心他人)④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严谨求实)藤野先生品质: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

3、“我”在仙台还遇到什么事件?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①匿名信事件:有人写信说我的解剖成绩及格是得了老师漏泄的题目(24—28);②看电影事件:电影里一个中国人要被日本军枪毙了,一群中国人却在看热闹(29—31)。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课前预习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课前预习题

藤野先生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6分)芦huì____________nì____________名托cí____________绯.红____________ 不逊.____________ 诘.责____________2.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恰切解释。

(4分)①除下帽来,油光可鉴....___________ _。

②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__________ __。

③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

____ 。

④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_________ 。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分)①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____________,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____________极了。

②大概是____________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③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____________似的喝采。

4.“每当想偷懒时,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假设藤野先生说出抑扬顿挫的话,可能会说什么呢?试写一下。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荟匿辞fēixùnjié2.①照②即“模糊”,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③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

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6 藤野先生-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10分钟课前预习练(部编版)

6  藤野先生-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10分钟课前预习练(部编版)

6 藤野先生课前预习记录月日星期★我来读课文1.课文《藤野先生》节选自《朝花夕拾》,请你写出课文中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主要事件。

2.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______)(2)“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______)(3)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______)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选段结尾写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其中“我的意见”是指____,“变化”是指____。

产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言为心声。

鲁迅曾说:“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

”请阅读下面的语言描写,推断相关人物。

(1)“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_____)(2)“他们打伤了你,流了那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_____)(3)“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_____)5.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副词的含义和对表达句意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确: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通过肖像描写,写了他的穿着,穿插了他穿衣服的掌故,表现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注重穿着的人,生活朴素、简单。
3 朗读第24-31段,思考,这一部分写了那几件事?从中可以反映出作者何种思想感情?请用文章中的语言说明。
明确:
写了两件事,即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
所以,这样一位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也是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来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从这点看,我们教材倾向于第一种观点。
明线: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没有民族偏见——怀念先生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实习 问中国女人裹脚
暗线:鲁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
鲁迅先生对自己到仙台学医的动机,在《呐喊》自序中写到“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有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选择了医学这一职业的。可是,当在学医的过程中,看到了枪毙中国人的影片后,而且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鲁迅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于是促进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产生。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是做毫无意义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素,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首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第三部分(36-38):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1) 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 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
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这也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
(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
(2) 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
2. 明确:
(1) 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1 文章的主题是记叙在仙台求学及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历,那主要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呢?说说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
文中主要写了修改订正讲义、订正解剖图、担心我怕鬼、问中国女人裹脚等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心、严格要求以及对学术的孜孜不倦的求实精神。
2 作者初见藤野先生时,藤野先生是什么样子的?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容易地划分
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明确: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滋事是给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事件是作者告别藤野先生的直接原因。总之,这些材料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有密切关系。同时还表现了作者那份强烈的爱国热情
从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注意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写对东京学习环境的厌恶,离开东京到仙台,是写与藤野先生结识的前因,接下来写仙台的学习生活,基本上与藤野先生有关,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匿名信的寻衅和看电影所受到的刺激,这些事或是与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或是衬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诚、在那种环境下的难能可贵。
(3) 一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这段文字在准确地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还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则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语夸张,将讽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看电影受刺激,固然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但不能理解为偶然因素,如果我们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鲁迅先生的思想转变还有起深刻的社会原因,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潮流。早在弘文学院学习时,他就常和许寿裳等探讨如何改变“国民性”问题,考虑如何提高国民素质,期间还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的影响。
4 我想现在肯定有些同学会有想法,本文题目是藤野先生,为何写这几件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