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佛教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第二章佛教的教义

第二章佛教的教义

第二章佛教的教义一、四谛说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

“谛”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是印度哲学通用的概念。

四谛也称为“四圣谛”,意为“四条真理”,即苦、集、灭、道。

四谛又分为两部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或者说,前者侧重于解释世间因果,后者侧重与创造出世间因果。

1、苦谛把社会人生的本质断定为“苦”。

分为“四苦”和“八苦”。

“四苦”指生、老、病、死。

“八苦”是在生老病死外加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阴盛。

怨憎会,即不愿相见的敌对的人偏偏在一起;爱别离,即亲爱的人愿在一起又往往要分离;求不得,即物质生活的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五阴盛,即“五蕴”,“蕴”是“集合”的意思,佛教认为世界和人生都是由五种生灭变化的元素(色、受、想、行、识)所组成。

人一旦有五蕴,就会生苦。

2、集谛指造成痛苦的各种原因或根据,内容相当丰富。

大体可以以“五蕴”说、“十二因缘”说和“业报轮回”说加以概括。

五蕴:构成凡夫世间的要素,即色、受、想、行、识。

色蕴——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而引起感受作用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

这是构成自我观念的物质要素,即自我存在的主管的身体及客观的环境;受蕴——此为对于五境的接触所引起心理上的感受作用,即是身体的五根(五种官能)和其所在环境中的事物,发生了感触的心理活动;想蕴——由感触而变成接受的心理活动,如与顺境接触所感到的欣乐,与逆境接触所感受到的悲苦,即是心理上的受取作用;行蕴——此为长生了苦乐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后,接着引起的贪欲、嗔恶,或与之不相关涉的其他心理活动。

通常情况下,总是对于可悦的事物,起了贪欲心;对于不可悦的事物,起嗔恶心,但是也有觉得无关痛痒的,或因甲境而想到乙境上去的;识蕴——此为更进一步,对于所接触的境物,了别识知,即意念或意识的活动。

凡夫众生的生生死死,生来死去的主体,就是识蕴藏。

一般人称之为灵魂,但是,佛教不称为灵魂,而称为识。

佛教基本常识

佛教基本常识

寺庙建筑一、寺庙朝向:中国大部分寺庙都是坐北朝南的。

只有个别的寺庙朝向特殊:如:①杭州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②西藏(zàng)大昭寺向西,小昭寺向东。

③北京的大觉寺向东。

下面不做特殊说明,默认寺庙朝向为:坐北朝南。

二、寺庙大概布局大雄宝殿为寺庙中心主体建筑。

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pí)卢殿或藏(zàng)(zàng)经楼(阁)、方丈室等。

(1)三门:佛寺一般多建于山上,所以寺院的外门叫“山门”。

又称“三门”,一般由并列的三扇门组成。

中间一扇大门,两旁两扇小门。

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总称“三解脱门”。

(中门:空门;东:无相门;西:无作门)许多寺院将山门建成殿堂式,至少中间那座大门盖成殿堂式,叫“山门殿”。

殿内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像,形貌雄伟,怒目想向,手持金刚杵以镇慑妖魔鬼怪。

左边的力士怒目张口,右边的力士怒颜闭唇。

在后期的某些中国佛寺内,金刚力士又换成了“哼哈二将”,那是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影响的缘故。

(闭嘴吧的是“哼”将,张嘴巴的是“哈”将)寺院的门槛绝对不要踩,非常罪过。

进寺院时,走哪个门就看你在哪个门的位置了,一般不走中间门而走边门表示谦卑、不功高我慢。

在左边就走左门,先迈左脚;在右边就走右门,先迈右脚。

进寺礼拜或参观一般以顺时针方向走就可以。

因为在古印度以顺时针右绕为吉祥。

(2)钟楼、鼓楼:进山门之后,有钟、鼓二楼相对。

左(东)为钟楼,右(西)为鼓楼。

一般早晨先敲钟,以鼓相应;傍晚则先击鼓,以钟相应。

钟楼悬有洪种。

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zàng)菩萨,道明为其左胁侍,闵公为其右胁(xié)侍(shì)。

鼓楼置有大鼓。

有的寺院供有伽(qié)蓝神关羽,关平为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

(3)天王殿:较大的佛寺都有天王殿。

进山门之后,两旁的钟楼、鼓楼和中间的天王殿构成寺庙的第一重院落。

天王殿有三个重要元素: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驮菩萨。

佛教基础知识

佛教基础知识
砗磲在藏传佛教中是高级的圣物。 • (6) 赤珠:即赤真珠,所见实物一般为红珊瑚珠。纯赤色之真珠极其难得。通
常用红珊瑚珠代替赤珠。
• (7) 码瑙:此物并非今人所称之码瑙,而是翠绿玉或带有深绿色光辉的宝石。 • (8) 琥珀:琥珀、蜜蜡从地质学上说是同一种东西,透明的叫琥珀,不透明的
.
四摄
摄的意义就是大众团结的条件。四摄是菩 萨在众生中进行工作的方法,是菩萨摄受引 导众生的四种方法,也称为四摄法、四摄事 。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
四摄
第一是布施摄,即据众生之乐求,以无所施 之心施才、施法、施无畏,令其解忧而入菩萨 道;
第二是爱语摄,慈爱的言语和态度; 第三是利行摄,为大众利益服务; 第四是同事摄,使自己在生活和活动方面同 于大众。
“苦谛”道苦果 人生本质及形成原因 “集谛”道苦因
“灭谛”求解脱 “道谛”语修行
人生解脱方法和归宿
.
(四)六度四摄
六度
“度”的梵语是“波罗蜜多(Pqramitq)",字义是" 到彼岸",意思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六度 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
.
第一是布施度,有三种: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凡保 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畏惧的叫做"无畏施";凡以真理告知大众的叫做" 法施"。
释迦牟尼佛
.
出游感苦
.
削发为僧
.
六年苦行
.
牧羊女供奶
.
菩提树下驱除妖女
.
弟子千人
.
波罗树下涅盘
.
建 舍 利 塔
.
• 佛教: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 。
• 思维: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 教徒的思维。

佛教基本知识

佛教基本知识

学佛必须知道的基本佛教常识1、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故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

2、菩提萨埵:简称菩萨。

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

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圣人。

3、缘觉:是听了十二因缘而觉悟人生真理的。

­4、声闻:是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

­5、阿罗汉:是梵语,华译为无生、破恶、应供三义。

­6、菩提:义为觉为道,即觉道所证的智慧。

­7、菩提心: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叫做菩提心。

­8、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9、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智。

因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超智慧。

­10、一切有情:一切有情众生。

(有情是有生命的动物。

)­11、一阐提:无善根、不信佛法的人。

­12、二执:我执(又名人我执),法执(又名法我执)。

­13、二空:我空(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悟诸法缘生性空的真理)。

­14、二障:烦恼障(障碍涅槃),所知障(障碍真知之智)。

­15、二乘:声闻乘,缘觉乘。

­16、三乘:菩萨乘与声闻乘、缘觉乘,合称为三乘。

­17、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合称为五乘。

­18、三毒:贪、嗔、痴,能毒害身命与慧命,叫做三毒。

­19、三学:戒学,定学,慧学。

(又叫做三无漏学。

)­20、三身:佛有三身,即法身,报身,应化身。

­21、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22、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

­23、三慧:闻慧,思慧,修慧。

­24、三藏:经藏(修多罗);律藏(毗奈耶);论藏(阿毗达磨)。

­25、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26、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佛、法、僧,名三宝。

­27、大乘:是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

佛教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基本知识1佛教是谁创立的?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俗名悉达多,生于公元前五六六年,原是印度释迦国的太子,二十九岁出家修道,从当时著名的沙门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子修习禅定。

不久就达到他们所教导的一切,但这并不能满足他的希求,经过六年的苦修,在一次夜晚的修禅中,他顺次经历禅那的四种境界,然后继续集中精神,做最大的努力,就在那晚证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觉。

从此以后,他被称为佛陀。

并到处说法,组织僧团,直至公元前四八六年圆寂。

简称为"释迦"。

他创建的佛教,和基督教,伊斯兰教一道成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2什么是皈依三宝?皈依三宝是成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课。

皈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成为三宝佛法僧的弟子,不再信仰其它宗教。

所以皈依三宝是确定信仰目标的表示。

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即使上香礼拜,也只不过是一个对佛教尊重而有兴趣的人,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教徒,就好比一个学生,如果不曾办理注册手续,永远只是个旁听生罢了。

世间上的金银、真珠、玛瑙称为「宝」,那是世间财宝:而佛、法、僧是法身慧命之宝,是出世的财宝。

所以,我们学佛修行,首先应该皈依三宝。

3什么是三宝?「佛」,是梵语「佛陀」﹝buddha﹞的简称,指证悟宇宙真理﹝自觉﹞,而又能本着无尽的慈心悲愿,以真理来教化众生﹝觉他﹞的圆满觉者。

「法」,梵语「达磨」﹝dharma﹞,有很多的意义,在这里是指佛陀所直说的真理教法,一般泛指三藏十二部经。

众生依法修行,就能证得真理,得到究竟的解脱。

「僧」,是梵语「僧伽」﹝samgha﹞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

在这里是指奉行佛法,和合共住的出家僧团。

其特质有二,即「理和」与「事和」。

理和,指大家所断除的烦恼,所证得的真理,都是相同不二的;事和,指身、囗、意三业在事相上,共同遵守六项要点,不相违背,是建立僧团的基础。

即;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这是思想的统一。

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这是法制的平等。

第二讲 佛教基本知识

第二讲  佛教基本知识
教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它以《吠陀》为天书,奉 之为神圣的经典。它尊奉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它们分 别代表宇宙的“创造”、“护持”和“毁灭”。它提出吠陀天启、 祭祖万能和婆罗门至上的三大纲领。婆罗门教宣扬整个宇宙是一个 统一体,主观与客观、自我与世界、个人的灵魂与宇宙的灵魂,都 结合在这个统一体中。人们所认识的世界,其实体皆属于“神 我”—大梵,它才是永恒不变、无始无终的真实存在,人的灵魂也 是这真实存在的一部分。 婆罗门教宣称,四大种姓都是这个“大梵”生出来的:它从口里 生出婆罗门,从肩上生出刹帝利,从脐带处生出吠舍,从脚下生出 首陀罗。因此,社会上的人也就理所当然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差别。
第二讲
佛教基本知识
为了使大家把握宗教学基本知识,本次及下两次课着重向大 家讲解和介绍世界三大宗教即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基本知 识,然后再进行其他宗教学问题的讨论。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 教也是历史上产生最早的宗教。据2007年的统计数字表明,三大 宗教现在全球拥有近四亿信徒。 一 、佛教产生的背景及创立过程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印度,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 尼泊尔南部)一个国王(净饭王)的儿子释迦牟尼所创立。那是 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不安、新旧思想交 替、宗教生活盛行的时代。
三、直观主义学派:对一切持相对主义立场,认为有无来世、有 无业报,无从回答,说有则有,说无则无,一切都无从界说。被 人戏称为“泥鳅学派”。 以上三种学说虽然观点各不相同,但在反对婆罗门教的政治 和思想统治方面则是一致的。这就是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的社会、 政治、思想和宗教背景。
第二、佛教的创立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人 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Sakyanuni)。释迦是他的族名,牟 尼的意思是明珠,喻为圣人,因此,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 迦族的圣人”。佛教徒称之为“佛”或“佛陀”。 佛陀是Buddha的音译,用汉语可以译为“布达”。其梵文 词根Budh含有醒来和知道双重意思,佛的意思就是“启悟了的 人”或“醒悟了的人”。在佛教中,佛陀一词有三种涵义: 1、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 2、等觉或遍觉:不仅自己觉悟,而且还能平等地、普遍地觉 他,即使别人也觉悟; 3、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经达到最高最 圆满的境界。佛陀即圆满觉悟的人。

九年级佛教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佛教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佛教知识点总结佛教是中国的一种主要宗教之一,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九年级学习佛教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佛教文化和思想。

以下是九年级佛教知识点的总结:一、佛教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立者是释迦牟尼(佛陀)。

佛教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大派别,传入中国后又形成了禅宗、净土宗、华严宗等各个宗派。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1. 四谛:佛陀指出人生的苦、苦的起因、苦的止灭和通往止灭的方法。

这四谛是佛教教义的核心。

2. 八正道:佛教修行的指导准则,包括正见、正思想、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八个方面。

3. 因果报应:佛教强调因果律,即个人行为的因果联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4. 三毒:佛教认为贪、嗔、痴是人类痛苦的三个根源,解脱痛苦的方法是摆脱三毒。

5. 凡夫与菩萨:佛教中追求解脱的修行者称为凡夫,而以利他为重的理想追求者则称为菩萨。

三、佛教的主要宗派1. 禅宗:禅宗注重通过冥想和直接体验来觉悟真理,强调悟道的个人体验。

2. 净土宗:净土宗主张通过念佛来得到阿弥陀佛的庇佑,修持念佛即可超脱轮回。

3. 华严宗:华严宗注重广宣佛教教义,强调见性成佛,认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

四、佛教的研究文化1. 佛教经典:佛教有大量的经典著作,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法华经》等,这些经典对于理解佛教教义非常重要。

2. 古寺庙宇:中国有许多古老的佛教寺庙,如少林寺、灵隐寺等,是学习佛教文化和了解佛教历史的重要场所。

五、佛教的影响与扩展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并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的教义和禅定思想对于人们的心灵修养和精神追求起到重要作用。

结语:佛教是一门深奥的宗教,有助于人们提升个人修养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通过九年级对佛教知识点的学习,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教义、历史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从而培养对佛教的尊重和理解。

九年级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佛教知识点总结归纳佛教是一种古老而丰富的宗教文化体系,并且对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九年级是学生接触佛教知识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九年级佛教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这将有助于加深对佛教的理解和认识。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由于其独特的教义和思想体系而被广泛接受。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觉悟和慈悲。

下面将详细介绍九年级佛教知识点。

第一部分:佛教的起源和发展佛教起源于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也被称为“佛陀”。

佛陀出生在尼泊尔一个王族家庭,后来抛弃了尘世的生活,寻求解脱和觉醒。

他最终在菩提树下获得了觉悟,并开始传授佛法。

佛教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传入中国,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发展出许多不同的宗派,如禅宗、净土宗和华严宗等。

第二部分:佛教的教义和核心思想1.四圣谛:佛陀教导人们四个基本的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这些谛是佛陀阐述人们苦难的原因以及如何摆脱苦难的方法。

2.八正道: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指导原则,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言、正行为、正业、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通过遵循八正道,人们可以达到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并最终达到解脱和觉悟的目标。

第三部分:佛教的仪轨和仪式佛教有许多特殊的仪轨和仪式,其中一些是用来表达对佛陀和佛法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佛教仪轨和仪式:1.皈依三宝:皈依三宝是每个佛教徒都要进行的仪式,包括皈依佛、皈依法和皈依僧。

通过皈依三宝,人们表达对佛陀和佛法的敬仰,表示愿意遵守佛法教诲。

2.念佛礼赞:念佛礼赞是净土宗常见的仪式,通过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人们寄托对佛陀的虔诚和求救之心。

第四部分:佛教的传播和影响佛教的传播和影响超出了印度和中国,它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包括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佛教在这些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

佛教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它强调慈悲、智慧和平等,鼓励人们关注内心的平静和他人的福祉。

第二讲 中国佛教的

第二讲  中国佛教的

• 理论基础:印度佛教是不讲圆融的,讲圆融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发明.它 的理论基础就是法界缘起.隋代慧远《大乘义章》认为,佛教基本理论 苦集灭道四谛中,苦集为法界缘起所会聚,灭道为法界缘起的发用。 华严宗二祖智俨首倡法界缘起说,认为一部《华严经》就在于说明法 界缘起。华严宗三祖法藏继承和发展智俨的法界缘起思想,用缘起因 分和性海果分来阐明世间和出世间的实相。缘起因分其相状为无尽圆 融,认为宇宙万物,通通互为因果;一物为因,万物为果,万物为因,一 物为果;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即相入,重重无尽。性海果分是不可 言说的诸佛境界。由此有“无尽缘起”之名。法界缘起还认为世间和 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由先天的法性所生起。法性就是“一心”,就 是“一心” 的本性、本质,也称为“善心”、“如来藏” 或“如来 藏自性清净心”。
第二讲 中国佛教的圆融智慧
这一讲,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中国佛教圆融的定义与理论基础 二.中国佛教圆融的基本内容 三.圆融智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生活中的体现与应用
先讲第一个问题
• 什么是圆融?圆者周遍之义,融者融通融和之义,若就分别妄执之见 言之,则万差之诸法尽事事差别,就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则事理之 万法遍为融通无碍,无二无别,犹如水波,谓为圆融。曰烦恼即菩提, 曰生死即涅盘,曰众生即本觉,曰娑婆即寂光,皆是圆融之理趣也。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3.境界相融,主要是指染净相融,染就是烦恼的境界, 净就是断除烦恼的境界.本来这二种状态是水火不 容的,有染则不净,有净则无染,怎么能相容呢?但中 国老子有和光同尘的智慧,这种智慧在佛教反映出 来的,就是<起信论>真如随染(缘)的理论,也就是现 在很多人挂在口上的不变(真如,本觉,净)随缘(染, 无明,烦恼),随缘不变.在生活中,有道德的与无良的, 有智慧的与无知的,好人与恶人,在任何条件与状态 (缘)下,都能相融无碍.当然不是同流合污,而是既坚 持原则与真理,又能与这些无知的恶人相融无碍,就 是染净相融.

关于佛教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佛教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佛教的知识点总结一、佛教的教义佛教源自印度,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释迦牟尼所创,佛教的教义以四大名著为主要依据。

其中《大乘经》系列和《《小乘经》系列是佛教的重要教典,包括《华严经》、《般若经》、《法华经》、《金刚经》等。

《大乘经》系列强调菩萨道,主张“般若理论”和“慈悲大愿”,提倡“度一切众生”而为最高的境界。

《小乘经》系列强调解脱苦难,主张根本性的涅槃。

佛教的核心信仰是解脱生死,实现涅槃。

佛教教义强调以“四圣谛”为核心,包括苦、集、灭、道四个基本教理。

其中,苦指人生的痛苦和无常,集指痛苦的根源,灭指根除痛苦的方法,道则是消除痛苦的途径。

佛教的涅槃观念也是其核心教义之一,佛教认为,只有放下贪欲、瞋恨和愚痴,才能得到解脱,实现涅槃。

佛教的戒律也是其重要教义之一,佛教律宗高度重视戒律的执行,并提倡出家僧侣。

佛教的律宗主张五戒八戒十戒,强调清净心性、修行道德。

佛陀更向众生引进了戒、定、慧等修行的方法,从而使佛教成为一种真正的修行宗教。

二、佛教文明的特点佛教文明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重视道德修行佛教文明主张修身养性,尤其重视慈悲、善良和舍己为人等道德。

佛教律宗对于戒律的重视更是彰显了佛教文明对于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

2.积极融合佛教文明对于各地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也非常积极,佛教文明早期的传播就充分融合了当地文化,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佛教文明。

佛教的传播还促进了佛教文明的丰富多样性,使佛教文明形成了印度、中国、日本等国家不同的佛教文化特色。

3.强调平等与普度佛教文明强调平等与普度,佛教主张“度一切众生”,呼吁人们要广植善德,助人利物,慈悲为怀。

4.注重艺术创作佛教文明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视也是其特点之一,佛教的壁画、佛像、砖雕、石雕等艺术形式丰富多样,为佛教文明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5.关注社会福祉佛教文明关注社会福祉,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也注重为当地社会带来正能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佛教也主张与社会和谐共处,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讲——精选推荐

第二讲——精选推荐

第⼆讲如何以其它法门修定前⾔在上次的讲座中,我已经解说修⾏安般念以达到第四禅的⽅法。

我说到当禅修者以安般念达到第四禅,并且修成五⾃在之后,当禅定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他可以随⾃⼰的意愿⽽转修观禅(vipassana)。

然⽽在此刻,他也可以继续修⾏其它⽌禅法门。

今天,我想要跟⼤家讨论如何修⾏其它的⽌禅法门:三⼗⼆⾝分、⽩⾻观及⽩遍等。

三⼗⼆⾝分如果想修⾏三⼗⼆⾝分,⾸先你应以安般念达到第四禅。

当禅定之光晃耀、明亮、光芒四射时,在此光的帮助下,你应逐⼀地辨识⾝体的三⼗⼆个部份。

在⾝体的这三⼗⼆个部份当中,地界显著的有⼆⼗个,⽔界显著的有⼗⼆个。

你应观地界显著的四组,每组有五个:⼀、发、⽑、⽖、齿、⽪;⼆、⾁、腱、⾻、⾻髓、肾;三、⼼、肝、膜、脾、肺;四、肠、肠间膜、胃中物、粪、脑。

接下来观⽔界显著的两组,每组有六个:⼀、胆汁、痰、脓、⾎、汗、脂肪;⼆、泪、膏(⽪脂)、唾、涕、关节滑液、尿。

按照上述的顺序逐⼀地辨识。

尝试如同对着明镜照见⾃已的脸那样,清楚地在各个⾝分存在的部位透视到该⾝分[1]。

如此修⾏时,如果你的禅定之光暗淡下去,正在辨识的⾝分也会变得不清楚。

这时你必须回来修⾏安般念,将定⼒再度提升到第四禅。

当禅定之光再度明亮强盛时,才回过头来辨识三⼗⼆⾝分。

每当禅定之光变暗之时,你都必须如此修⾏。

练习到当你顺着由发辨识到尿,或逆着由尿辨识到发时,你都能以透视的智慧清楚地看见每⼀个部份。

继续修⾏直到对它精通纯熟。

然后,依旧闭着眼睛,运⽤禅定之光辨识离你最近的⼈或其它众⽣,尤其理想的是位于你前⽅的⼈。

辨识那个⼈或众⽣的三⼗⼆⾝分,从发开始顺着辨识到尿,然后从尿逆着辨识到发。

如此顺逆地辨识三⼗⼆⾝分许多次。

这样修⾏成功之后,你应辨识⾃已内在的三⼗⼆⾝分⼀遍,然后辨识外在那⼈的三⼗⼆⾝分⼀遍,如此内外交替,不断重复。

能够如此内外辨识之后,你的禅修⼒将会增强。

你应如此从近⽽远,逐渐扩⼤辨识的范围。

不必担⼼你或许⽆法辨识远⽅的众⽣。

佛教基本常识

佛教基本常识

佛教基本常识佛教基本常识一、寺、院、庵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

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僧人渐多,遂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来僧侣居住。

这就是佛教僧人居住修行之处所,都可总称为寺的由来。

院,本是寺内的一部分,寺内的别舍。

后来佛教僧人也单独用院作为居住处所的名称,但院的规模一般比寺略小。

庵是专指佛教出家的女众居住的处所。

佛教的寺、院、庭不能与宫、观、庙混为一谈。

宫、观、庙不用在佛教上称沙弥,受俱足戒的称比丘;出家的女子受10戒的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记载了十六位罗汉的姓名,这本书由我国玄奘法师译出。

后代画家画像时不知为什么却画成了十八罗汉,据推测可能是把庆友与玄奘也画了进去,但在标姓名时,虽把庆友标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却重复地把第一位罗汉的名字标在第十八位罗汉上。

宋代即有人指出这一错误,然而十八罗汉却已经在我国广泛流传开了。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缍的简译音。

菩提意思为觉悟,萨缍意译为有情意的生物或众生。

大乘佛教认为,以阿罗汉果为修行的目标还不够,应修持佛果,即达到成佛的境地。

但在成佛前,应先作菩萨,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一面教化众生,度众生到极乐彼岸。

佛经中常提到的及在我国汉族地区影响较大的菩萨,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和弥勒菩萨。

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的意译。

意思为觉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据称,阿罗汉辟支佛缺后二项,菩萨缺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

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是指释迦牟尼,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

大乘佛教认为,三界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之沙。

过去有七佛、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阿閦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

从佛身上说,还有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

四、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俗称四大金刚。

佛教传说东南西北各有一神守护,故此得名。

我国汉族地区寺院,常常在山门两侧塑上他们的像。

第二讲:佛教

第二讲:佛教

• 孩子出生七天之后摩诃耶夫人就去世了,临终前,她把孩子托 付给自己的妹妹抚养。当净饭王得知夫人为他生养了一个王子, 又知道夫人因难产而死,又悲又喜,悲的是夫人过早去世;喜 的是孩子出生就显示了种种灵异迹象,将来一定前途无量。当 时的印度诸王争霸,净饭王的国家面临着强敌的威胁。他为小 王子取名悉达多,希望他将来继承王位,壮大迦毗罗卫国,成 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 • 这个孩子从小学习当时教养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即 五明),16岁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妻,生下儿子罗睺罗。王子 在王宫中过着优裕的生活,他拥有不同季节居住的三处宫殿 (三时殿),有冬天御寒的,有夏天避暑的,有雨天避雨防潮 的。他衣着华贵,饮食丰盛,身边有大批的仆人侍奉,大群的 美女环绕。他每日做的事情不是在宫中饮酒宴乐,观赏歌舞, 就是到宫外游玩,寻找新奇的乐事,极尽享受之乐。
• 2、沙门思潮的兴起 • 佛教兴起的时候,婆罗门教已呈现衰颓的趋势。在婆罗门教的衰落过 程中,沙门思潮应时而起,沙门思潮是当时自由思想家的各种观点、 派别等等的通称。据耆那教经典说这种思潮有“三百六十三见”,佛 教也说有“九十六种外道”“六十二外见”,或者概括为“十沙门团” 和“六师”。这都是形容思潮的繁多,但事实上,并没有这么多的数 目。与佛陀同时代的沙门思潮主要有五个派别:即顺世论、佛教、耆 那教、生活派(邪命外道)和不可知论。 • ①顺世论:印度古代唯物主义的派别,渊源很早。其先驱之一是与佛 陀同时代的阿耆多· 翅舍钦婆罗(意为“发褐”)。顺世论者宣称:世 界的基础是物质,构成物质的要素(大)是地、水、风、火四大。一 切有情识的生命都是由“四大”和合而生。认为物质元素是不断运动 的,具有内在的力量,从而否定了神和其他的原因。顺世论在社会伦 理方面主张种姓平等,反对轮回业报、祭祀苦行,指出幸福既不在天 堂,也不在来世,而在今生。因此佛教称它为“现世涅槃论”。这个 派别从古代到中世纪一直在广大人民中流行。

第二讲:佛教(二)

第二讲:佛教(二)

• ②八正道:意为达到佛教理想境界(涅槃) 的八种方法和途径。具体指: • (A)正见:正确的见解,即坚持佛教四谛的 真理; • (B)正思维: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 分别; • (C)正语: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 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 的话;
• (D)正业: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要符合佛 陀的教导,不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 • (E)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 • (F)正方便: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进 行修行佛法,以达到涅槃的理想境界; • (G)正念:念念不忘四谛真理; • (H)正定: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 心静观四谛真理。
• 缘起是指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之中,依一 定的条件生起变化,以此解释世界、社会、人 生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 • 《俱舍论》卷九引经部解释:“由此有法至于 缘已和合升起,是缘起义。”引上座部解释: “种种缘和合已,令诸行法聚集升起,是缘起 义。”
• 经典定义是《杂阿含经》卷十二中所谓“此有 故彼有,此生(起)故彼生(起)”。
• 事实上,三界众生,所受无非是苦,但因习以为常, 不被察觉。有时反而以苦为乐,生趣盎然,世界上 到底有多少种苦呢?苦的种类很多,《智度论》上 说:“四百四病为身苦,忧愁嫉妒为心苦,合此二 者,谓之内苦。外苦亦有二种,一为恶贼虎狼之害, 二为风雨寒热之灾,合此二者,谓之外苦。” • 一般分成三苦与八苦。 • 三苦:苦苦:即寒热饥渴引起之苦; • 坏苦:荣华富贵不能持久之苦; • 行苦:人生言行、生活环境变幻无常之苦。 • 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 盛(人生本身之苦)。
• 此后,佛教各派作了许多发挥。 • 《般若》、中观学派着重从感觉、概念及其对象的“假 有性空”方面说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得以发生的原因。 《中论》称之为八不缘起。 • 瑜伽行派等明确用“三界唯心”、“唯识无境”说明世 界的本源,称阿赖耶缘起,《胜鬘》等经论,提倡“如 来藏缘起”,《大乘起信论》提倡“真如缘起”,皆以 先天的“清净心”或“佛性”作为世界的本源。 • 华严宗结合“判教”,分“缘起”为四种:a、小乘教 的“业惑缘起”;b、大乘始教的“阿赖耶缘起”;c、 大乘终教的“如来藏缘起”;d、《华严经》圆教讲 “法界缘起”。对于“缘起”的具体内容也相应有所丰 富。

佛学常识和名词大全

佛学常识和名词大全

佛学常识和名词大全佛学是一种源自于古印度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

它包括了佛教、道教、密宗等多个流派,也渗透到了许多东亚国家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中。

佛学常识和名词众多,以下按类别进行介绍。

一、佛教基础知识1. 佛:又称为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开创者和教主。

2. 佛教:一种通过修行来达到超越人生苦难、解脱轮回的宗教信仰。

3. 法:佛学指导人们实现解脱的指导原则和教义。

4. 僧:指修行佛法、供养法师和传承佛法的人。

5. 奉行五戒、常住恶行和积攒善行是基于佛教信仰和原则下的履行。

6.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

7. 四圣谛:痛苦存在、痛苦原因、痛苦停止、痛苦停止方法。

8. 十二因缘:指人一世到下世、生、受、想、爱、取、有、生、老、病、死的循环再生。

二、修行方法及流派1. 禅修:通过打坐等方法,消除烦恼,达到心灵的平静。

2. 念佛:一种对佛、对法、对僧的虔诚信仰和慈悲心。

3. 淨土:以信、愿、行来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

4. 观修:通过思考及练习感官及心灵的观察与反省,达到解脱境界。

5.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瓦解贪嗔痴等烦恼。

6. 台密法:追求超越自我、化身佛性的方法,以神秘的仪式实现。

7. 禅宗:流传于中国的一种佛教流派,注重提高修行者的宁静、专注、觉知之能力。

8. 淨土宗:强调以一心念佛、朝西禅定为修行方法,以建立实相世界为目标。

三、佛教名词1. 因果报应: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观念,指善恶行为必定有相应的结果。

2. 菩提:意为“觉悟”,指悟道成佛之意,同时也指实现无上解脱的目的。

3. 佛性:指人身上的潜在潜质,是心性无尽、本具智慧、真实自在的特性。

4. 境界:指修行者达到的各个阶段,如修行思想、行为、修持等。

5. 缘起:佛教哲学的中心思想,指万事万物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关系。

6. 觉悟:指人们在人生过程中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世界的真实认知和理解。

7.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佛教重要的对五种感觉与心理现象的分类。

佛教基本知识(二)

佛教基本知识(二)

五位百法学习佛法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为不了解名相的含义所障碍,并且法相名词多以万计,更不容易从各个名相之间得到系统的认识。

但是我们假若能够从某些有系统性的名相去学习,而弄清楚其意义和联系性,也很容易克服这一困难。

大小乘的论典中,多以心、心所、色、不相应行、无为五位法来作为说明和统摄一切法的规范。

如小乘的《俱舍论》以五位七十五法来说明和统摄一切法。

(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不相应行十四、无为法三。

)《成实论》以五位八十四法来说明和统摄一切法。

(色法十四、心王一、心所四十九、不相应行法十七、无为法三。

)大乘法相宗,以五位百法来说明和统摄一切法。

这里举出大乘的五位百法来作一简单地介绍,就可以知道佛典中所说的一切法的基本意义和系统了。

又一切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内在和外诱的实执习气的熏习,计执诸法为实有固性的自体,起人法二种我执。

我你他、情非情,一切的一切,凡所见闻者,莫不以为有独立的我法自性。

由这种妄执,起惑造业,流转生死,不得解脱。

但是观察这包括一切法尽的五位法类,无论为事为理,或各别的单位,积聚的总和,以理推证,都找不出如众生所计执的固性我法的自体。

所以明白了五位百法,也就能够从道理上通达人法二种无我的意义。

这里分别地解说如下:一、心法(一)心法的通义第一位心法:共有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心的意义有六:(一)集起名心。

集诸法种子,起诸法现行故。

此义唯属第八心王阿赖耶识,其他心法没有这种功能。

若就现行集起,则通其余的诸识。

(二)积集名心。

属前七转识。

此有能集所集的意义,但此处唯取能集名心,能熏积诸法种子于第八阿赖耶识故,所以不属第八心王。

(三)缘虑名心。

八个心王俱能缘虑自分境故。

(四)心又名为识。

识是了别义,即于自所缘境分别了达。

细了别通于诸识,粗了别唯局于前六识。

(五)心又可名意。

意即思量,有无间觉与现思量二义,无间觉通于诸识,现思量唯局于第七。

(六)据特胜的别义,则唯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识。

佛教基本常识

佛教基本常识

佛教基本常识1、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原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

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

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5岁时,在菩提树下睹启明星而大彻大悟,开启佛教,遂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弘法45年。

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

后人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2、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悲华经》中说,过去有个转轮圣王,他的大太子是观世音菩萨,二太子是大势至菩萨,三太子是文殊菩萨,八太子是普贤菩萨。

后来转轮圣王修行成佛,即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成为父亲的左右胁侍。

3、地藏王菩萨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合称为佛教四大菩萨,深受世人敬仰。

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

因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故被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4、佛陀:佛陀简称为佛,意为觉悟者。

5、跋提:又译为拔提、婆提,意为小贤、善贤、仁贤。

出身释迦族,是释迦牟尼的堂弟,为佛陀弟子,五比丘之一,证阿罗汉果。

6、金毗罗:又译为金毗啰,禁毗罗,宫毗罗。

药师十二神将之一,主领夜叉,誓愿守护佛法之夜叉神王上首。

7、8、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到的是什么?悟到了人世生、老、病、死轮回的道理,即“十二因缘”。

释迦牟尼把整个人生过程划分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前后相续、周流不停的部分。

从无明(因)推到老死(果)是流转门的观法,从老死(果)推到无明(因)是还灭门的观法。

无明是无始的烦恼,过去没有开始,未来没有终结,永远轮回。

我们有了分别心,便有了苦乐;有了取舍,便造了业。

9、什么是佛法中的“三宝”?“三宝”是指佛、法、僧。

佛就是释迦牟尼,法是佛所悟而向人宣说之教法,僧是指修学教法之佛弟子集团。

佛教知识ppt

佛教知识ppt

密宗:
(1) 密宗教义和修行方法;
(1) 四大部派的区别;
(1) 密宗修行的挑战和机遇。
天台:
(1) 天台起源和发展历史;
(1) 天台教义和经典;
(1) 天台与禅宗的关系。
佛教流派:南北传、净土、禅宗、密宗
、天台
Buddhist Sects: Southern Buddhism, Pure Land, Zen, Tantra, and Tiantai.
2. 八正道的内容:八正道包括正确看法、正确意图、正确说话、正确行为、正
确生计、正确精进、正确念与正确禅定。八正道是指导我们从现实世界的迷惑
与痛苦中脱离出来,成就内心的智慧与幸福的方法,是实践佛教教义的核心要
义之一。
VIEW MORE
佛教基础概念:三ic Concepts of Buddhism: Three Jewels, Four Noble Truths, Eightfold Path, Five Skandhas, Twelve
佛教艺术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佛像雕塑、壁画、佛教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
佛像雕塑是佛教艺术中最著名的形式之一,它代表了佛教中的各种神明。佛像雕塑的样式和表现方式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区都有所不同。
壁画和佛教绘画也是佛教艺术中的重要形式。壁画通常出现在佛教建筑物的内部,表现了佛教故事和神话,而佛教绘画则更注重精细的细
佛教实践:念佛、禅修、持咒、供养、布施
1. 念佛的内涵和方法:念佛是佛教修行中最为普遍的方法之一,其重点在于通过
默念佛号来净化自己的心灵,超脱尘世的束缚。念佛有多种方法,如单点、连续、
调息等,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2. 禅修的意义和步骤:禅修是佛教修行中的另一种方法,其通过深入冥想来观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两个瓦尔纳是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不准外人参与的社会集团。 后来,雅利阿种姓又派生出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种姓,加上达 萨(又叫“首陀罗”),共四个种姓,即四个社会等级。第一等级婆 罗门,即僧侣,地位最高,他们认为自己是创造宇宙的主宰(即天神 “梵天”)的代表,掌握神权,规定凡大小事情都要举行宗教仪式, 一律由其主持,否则就不合法,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统治者。第二等级 刹帝利,即武士,担任国王或文武官职,掌握政治和军事实权,是古 印度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吠舍,即农民、牧人、手工业者和 商人,赋有交纳租税和服徭役的义务。第四等级首陀罗,是奴隶、杂 工和仆役。他们替主人耕牧、做家务,没有任何权力,备受压迫和剥 削,社会地位最低。 以上四个等级界限分明,壁垒森严,他们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都不相同,而且是世袭的。
太子像这样参访了数年,毫无成就。乃想到真正悟道,还是在 自己精进,于是就到尼连禅河西岸,优楼频罗村外的苦行树中, 静坐苦思。他每天或仅食一米,或仅食一麻,废寝忘食苦修了六 年之久,最后身形消瘦得不像样子,但对解脱之道仍无所得,他 自想,“这样饥饿苦修与外道有何分别?还是应该接受饮食,别 求修持的方法吧!”于是便到尼连禅河洗净了身躯,并接受了林 中牧女供养的乳糜。这时随太子苦修的五个从者,看到这种情形, 以为太子已没有了修道的初心。便心生去意,一同离开太子自行 到波罗奈国麂野苑中修苦行去了。 太子见五从者离去,他便独自到尼连禅河外十里之遥的一棵 毕波罗树——即菩提树下,在一块大石上敷上了吉祥草,结跏趺 坐,并发誓说:“不成正觉,誓不起座。”于是就以金刚不坏的 勇气追求大道。如此经过了四十八天,于十二月七日夜里,诸恶 魔——也就是内心妄念的化身横来侵扰,太子现大威力,降伏恶 魔,然后即便入定,思惟真谛,得大解脱。于初夜时,观见三世 实相,洞见三世因果,获得无漏的正智。于第四十九日——十二 月八日的早晨,明星出时,豁然大悟,证得一切种智,成就无上 正等正觉——这时太子已三十岁。 据佛经上记载,太子悟道的时候,大地震动,诸天云集,天华 飘坠,天乐鸣空,赞颂释迦牟尼成就佛道。
为此,耆那教提出了五条戒律:不杀生、不欺诳、不偷盗、 不奸淫、戒私财。此外,还提出如:绝食、身卧钉床、日晒、火 烤、拔发、熏鼻等苦行,认为这些是解脱的道路。 二、顺世论(古印度著名的唯物论学派):否认“梵天”的存 在,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元素是地、水、火、风(“四大”), 人和世界都由四大构成,死后复归于四大,否认灵魂的存在。它 认为人生的幸福不在天堂,也不在来世。而在今生,主张满足肉 体的欲望,以求得快乐为满足。它主张种姓平等,反对耆那教的 轮回、业报和苦行,是对婆罗门教最激烈的批判和反对。 三、直观主义学派:对一切持相对主义立场,认为有无来世、有 无业报,无从回答,说有则有,说无则无,一切都无从界说。被 人戏称为“泥鳅学派”。 以上三种学说虽然观点各不相同,但在反对婆罗门教的政治 和思想统治方面则是一致的。这就是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的社会、 政治、思想和宗教背景。
第二、佛教的创立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人 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Sakyanuni)。释迦是他的族名,牟 尼的意思是明珠,喻为圣人,因此,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 迦族的圣人”。佛教徒称之为“佛”或“佛陀”。 佛陀是Buddha的音译,用汉语可以译为“布达”。其梵文 词根Budh含有醒来和知道双重意思,佛的意思就是“启悟了的 Budh 人”或“醒悟了的人”。在佛教中,佛陀一词有三种涵义: 1、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 2、等觉或遍觉:不仅自己觉悟,而且还能平等地、普遍地觉 他,即使别人也觉悟; 3、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经达到最高最 圆满的境界。佛陀即圆满觉悟的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婆罗门教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它以《吠陀》为天书,奉 之为神圣的经典。它尊奉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它们分 别代表宇宙的“创造”、“护持”和“毁灭”。它提出吠陀天启、 祭祖万能和婆罗门至上的三大纲领。婆罗门教宣扬整个宇宙是一个 统一体,主观与客观、自我与世界、个人的灵魂与宇宙的灵魂,都 结合在这个统一体中。人们所认识的世界,其实体皆属于“神 我”—大梵,它才是永恒不变、无始无终的真实存在,人的灵魂也 是这真实存在的一部分。 婆罗门教宣称,四大种姓都是这个“大梵”生出来的:它从口里 生出婆罗门,从肩上生出刹帝利,从脐带处生出吠舍,从脚下生出 首陀罗。因此,社会上的人也就理所当然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差别。
佛教的创立过程
1、太子诞生:迦毗罗国的净饭王早年与天臂城的释种善觉长者之 女摩耶结婚,摩耶夫人温和贤淑,但婚后多年不曾生育,直到摩 耶夫人四十五岁的时候,夜梦一人乘六牙巨象扑向怀中,自左肋 进入腹内。夫人大惊而醒,乃把梦境告诉净饭王。净饭王也觉得 不可思议。但未久时日,夫人怀孕的喜讯就传遍了王宫。 夫人怀孕期满,按照当时头生子要回娘家分娩的习俗,净饭王 派了一千待从,护送夫人回归娘家。当途中经过迦毗罗城外的蓝 毗尼园的时候,夫人一时兴起,便命侍从停车,她带着宫女入园 赏玩。在园中她走到无忧树下,伸手想折树上的花蕊,忽然间惊 动了胎气,太子由她右肋间降生下来。 当太子降生的时候,天上乐声鸣扬,华发飘坠,宇宙光明,万 物欣豫。太子落地后,不扶而行,向东南西北各走七步,自己说 道:“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时地下随太子足迹所至涌出莲 花,天空有二龙踊出,在虚空中口喷清泉,为太子沐浴。
此外,婆罗门教还宣扬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观念,认为人的 灵魂不灭,而转世的形态又取决于此生是否按婆罗门教教义行事。 如果虔诚地信奉婆罗门教,死后可投生天界,否则,就会变为畜生, 甚至下地狱。 婆罗门教还强调,只有属于前三个种姓的人才有信仰宗教、祭祀 鬼神和死后灵魂升天的资格。而首陀罗根本没有举行宗教仪式的权 力,自然死后也不可能灵魂升天了。换言之,首陀罗不论是社会生 活上还是宗教生活上都是没有出路的。 当时,反对婆罗门教的教派,主要有: 一 、耆那教:信奉业报轮回、灵魂解脱、苦行主义和清净与染污 的学说。该教派认为,人的现世命运是由前世的“业”(思想、言 论、行为)决定的,为此今生要通过宗教的修持,使灵魂得到解脱。 灵魂是无处不在的,灵魂的解脱,就是道德的清净。
3、六年苦行 这时净饭王已知道太子出家的事情,他无限悲哀,便派了王师 大臣二人,带着侍从,去追劝太子回国。他们追到了太子,但太 子立志修行,不为所动,王师大臣无奈,乃留下了五个人侍从太 子,他二人带着其余的人回报净饭王。 太子带着五个从者,渡过恒河,途经王舍城。城主频婆娑罗王 闻知,便把太子迎往宫中。他觉得太子绝世英才而遁世出家,感 到深为惋惜,力劝太子还俗,并愿以王位相让。太子婉和地谢绝 了他的好意,频婆娑罗王深为感动,便向太子说:“你如得道, 愿先来度我。”太子便告辞而去。 他们一行六人,往尼连禅河附近,沿途访问了事火外道的优楼 频、罗迦叶等许多人,见他们修习的仍不过是生灭法,即便告别 而去。再继续前进,赴弥楼山麓,访问当时的大学者阿罗逻迦阑、 郁陀罗、摩子等,修习禅定,但后来觉悟到,修禅定纵修到非想 非非想的境界,仍在三界以内,终不能超过生灭无常的法则,因 此又告别他往。
4、初转法轮 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睹星悟道后,又在树下静坐了七天,观 察苦思,探索弘传教理度化众生的方法。之后就由菩提树下动身, 打算到麂野苑先生去度化离去的侍者憍陈如等五人。世尊在途中 接受了谛婆沙和跋利迦等诸商人的供养,并接受诸人所请,为其 授皈依仪式。这是世尊度化众生的开始,这些商人也就成了佛门 最早的在家信众——优婆塞(男性)。 世尊到鹿野苑的时候,先前侍从太子的五个人,以为世尊是 退转净行的沙门,初相约世尊到时不起立问讯。及至世尊到时, 五人都不觉起立敬礼,或为让坐,或执衣钵。世尊就问道:“你 们已共约见我时不起立,现在又为何供我使役呢?” 世尊知道五个人皆已悔过就初转法轮,为他们讲说四圣谛的 修行法门,令五人离垢证果,为佛弟子。后人称此五人为五比丘, 这是世间有比丘的开始。 到这个时候,世间三宝,悉已具足。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僧 宝。佛宝是释迦牟尼佛,法宝即四谛圣法,僧宝就是最初被度的 五比丘。后来,佛教就把佛陀第一次说法的活动,称作“初转法 轮”,它标志着佛教的创立。
在释迦牟尼的时代,随着国家机器的加强,刹帝利在政治 和军事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他们对婆罗门的特权日益不满,要求 扩大自己的权力,开始支持各种非婆罗门思潮。工商业主随着财 富积累的增加,希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对政治权力产生了 强烈的要求。当时的奴隶们也通过逃亡、破坏水利工程、谋杀奴 隶主等手段与奴隶主进行斗争。这些社会力量的形成和发展,大 大地削弱了婆罗门势力在政治、文化、宗教、思想等方面的控制。 这些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反映到思想领域,推动了代表各阶级利 益的思潮的产生和流行。当时,对于社会和人生问题,出现了数 以百计的不同见解。据佛教典籍记载,当时佛教以外的思想体系 或宗教派别,即所谓“外道”,就有近百种。归结起来,重要是 两大对抗思潮,即婆罗门的守旧思潮和沙门(修道人)的革新思 潮。
净饭王劝慰了半天,才带他一同回去,他深怕太子厌世出家,便 为他纳了释种婆罗门摩诃那摩之女耶输陀罗为妃。并为他建筑了冬 天用的暖殿,夏天用的凉殿,春秋用的中殿,殿中都用七宝装饰, 究极奢华。复在圆里广造池台,栽种花果。并以五百采女,歌舞随 侍。人间的娱乐,可以说应有尽有。但这些声色之娱并不能使太子 感到欢乐,相反的他更为“人命苦短,忧思无量”的问题苦恼。 此后太子就常为如何安身立命,求得解脱的问题沉闷苦恼。到了 他十九岁的时候,他下了出家学道的决心,就在二月初八日的夜里, 午夜起身,到耶输陀罗的寝宫,对熟睡中的爱妃和娇儿——耶输陀罗 所生的罗喉罗——看了最后一眼,断然潜出宫门,唤醒他的仆人车匿, 骑上骏马,策马出城。出了北门,回顾巍峨的宫城,他发誓言道: “我若不能求得正觉,脱度众生于生死海中,誓不再回迦毗罗城。” 说毕他策马疾走,天亮到了拘利国外的阿拿摩河畔停了下来, 命车匿带马还宫。车匿哭诉着要求太子一同回去,太子说:“你代 我奏知父王,世人的生死离别,无有定期,我的出家,正是为求这 些解脱之道!” 说罢他摘除发中明珠以奉还父王;又脱了身上华美的服饰以还与 耶输陀罗,然后拔剑断了头发,改扮成沙门模样。车匿看见太子道 心坚切,不肯回宫,无奈牵着骏马,怀抱着太子的服饰,大哭而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