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煤矿71505开采沉陷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东里煤矿初步设计方案说明书_本科论文

东里煤矿初步设计方案说明书_本科论文

前言一、概述东里煤矿位于襄垣县城西南5km,地域属长治市襄垣县古韩镇管辖,隶属襄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原崔家庄煤矿东里矿井)襄垣县古韩镇华能焦化有限公司。

东里煤矿井田系东里村安全煤柱的一部分,位于潞安煤业(集团)公司五阳煤矿井田范围内,是沁水煤田长治勘探区的一部分,井田面积0.775km2,开采3号煤层,该煤层平均厚度6.39m,倾角一般小于15°,煤层结构简单,顶底板岩性良好,地质构造简单,属不易自燃煤层。

根据相邻五阳煤矿资料,与本井田相邻采区瓦斯涌出量为6.5m3/t。

井田内3号煤层能利用储量6690kt,实际可采储量4716kt。

3号煤层为低灰—中灰、特低硫—低硫、中热值—特高发热值瘦煤(SM),主要用作炼焦配煤,动力及民用煤,主供焦化厂。

焦煤和配焦煤是煤炭市场紧缺煤种,目前市场缺口很大,供不应求,即使在前几年煤炭市场持续疲软的情况下,也一直是卖方市场。

随着我国化工、冶金工业对此煤种需求量的日益增大,本矿3号煤层市场优势和价格优势将会进一步体现出来,其市场潜力巨大。

鉴于东里井田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良好的外部建设环境,襄垣县政府决定并征得潞安煤业(集团)公司同意,将五阳煤矿井田内的东里村搬迁建矿,最大限度地开发有限的优质煤炭资源。

2005年12月1日,襄五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东里煤矿初步设计。

二、编制依据1.襄五煤业有限公司(原崔家庄煤矿东里矿井)关于委托我公司编制东里煤矿初步设计的“委托书”。

2.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便字(2004)第14号文《关于襄垣县人民政府移村办矿请示的意见书》。

3.襄垣县人民政府襄政函(2004)第10号文《关于移村办矿建小康的建议函》。

4.潞安煤业(集团)公司潞矿办字(2004)第108号文件《关于襄垣县人民政府移村办矿的请示》。

5.潞安煤业(集团)公司五阳煤矿潞矿五办字(2004)第27号文件《关于<襄垣县人民政府关于移村办矿建小康建议函>的请示。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

1概述济三煤矿123上04工作面位于工业广场的北部,幸福河与济东公路在工作面南部穿过,工作面上方地表还有秦庄、前卓庙、后卓庙、及金桥集团,其余大部分为农田及其附属设施,观测站的布设届时可根据地面实际情况作调整。

本次观测站位于123上04工作面(十二采区中部)的正上方,地势平坦,另外该工作面为十二采区首采工作面,受外界影响因素相对较少。

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山西组煤3上,地质构造较简单,大部分煤厚在1.4m以上,最大厚度2.2m,平均厚1.72m,倾角0°~12°,平均为3°。

煤3上底板为泥岩、中砂岩及粉细砂岩互层,煤3上顶板为粉砂岩及细粉砂岩互层、粉砂岩;泥岩硬度系数f=2~4,粉砂岩、细砂岩及细粉砂岩互层硬度系数f=4~6,中砂岩硬度系数为8~10。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预计出现顶板淋水及采空区涌水,以采空区涌水为主。

预计123上04工作面最大涌水量200m3/h,正常涌水量60~100m3/h。

2建立观测站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研究是开采沉陷规律研究的最可靠手段。

本工作面已经进入了秦庄、前卓庙、后卓庙及金桥集团保护煤柱,属于建筑物下采煤范畴,另外工作面回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将会对济东公路、幸福河及河堤造成影响;根据有关规程也必须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

因此,在工作面上方建立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主要目的有:(1)由于本矿煤3上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设置观测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本地区因地下煤层开采后,采动地表的移动、变形及破坏规律,包括各种移动角、边界角、移动与变形预计参数,并为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环境评价和矿井设计时,对于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的压煤开采论证提供评价依据;(2)为安全合理的留设保安煤柱提供技术参数,也为安全合理开采保安煤柱提供理论依据;(3)为开展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的开采提供变形预计方法,以便在进行“三下”采煤时,为合理布设工作面和选定开采顺序、制订建(构)筑物及河堤加固保护措施提供依据;(4)由于综合机械化开采地表沉陷变形的特殊规律,为了寻求在观测站布设方法、观测手段、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合理性。

变形监测课程设计

变形监测课程设计

ln~ n1 — n 号点至 n 1 号点首次观测时的水平距离, m ;
Wn 1 , Wn — n +1 号点和 n 号点的下沉量, mm 。
· n 点附近的曲率,即 n -1 号点至 n +1 号点之间的曲率:
in 1~ n in ~ n 1 l l K n 1~ n ~ n 1 n 1~ n n ~ n 1 2
七、工作测点和控制点的构造及其埋设方法
控制点和工作点一般用混凝土灌注,或者用预制的测桩埋设。 埋点要求: ① 在观测期间能可靠保存,并和地表牢固结合,不受冻害影响。 ②便于观测。如果标志露出地面不易被破坏时,则采用露出式比较方便,一 般高出地面 10~20 cm ,在潜水位较高地区,应考虑测点下沉后被淹没的可能, 一般预留今后加高的装置。在冻土地区,控制点地面应在冻土线 0.5 m 以下,该 地冻土深度为 0.4 m ,且本地区地形平坦, 可将控制点埋在地表以下 0.9 m 以 下。 ③费用低。埋点时,在标定的位置上挖一直径为 0.2~0.3 m ,深不小于 0.6
6
王亚亚 矿山开采沉陷观测站设计
检验控制点受外界条件影响在高度上是否有变动, 应定期从矿区水准对观测点作 水准测量。如果水准基点离观测站较远,在观测站附近 1~2 km 处,至少埋设两 个水准基点。
八、观测站与矿区控制网连接设计
(1)连接测量 在观测站地区被采动之前,确定观测站 R 1~ R 6 与开采工作面 6200 之间 的相对位置关系,分别选取观测站 R 1~ R 6 中的几个控制点与矿区控制网之间 进行的联系测量。 设站后 10~15 天进行二次测量,两次间隔小于 5 天,点间误差 7cm,平 面测量用全站仪按 5"导线进行。高程测量使用 DS 3 水准仪按三等水准测量要 求进行,应当独立进行两次。 (2)全面观测 全面观测是确定观测点的初始位置及高程。在连测后、地表开始移动之 前,独立进行两次全面观测。 采动前:两次观测时间间隔两次间隔 5 天,高差 10 mm ,支距差 30 mm ,边长差 4 mm ,三等水准。取平均值作为观测站的原始观测(即初始观 测)数据。同时,按实测数据,将各点展绘在观测站设计平面图上。 H H 活跃阶段: 4 次,间隔 t 0.07 0 ,峰局 t 0.065 0 ( H 0 =311 m ), C C 四等水准。 全面观测方法: ①高程测量 采用闭合水准测量,按照三等水准测量精度。 ②平面位置测量 GPS 方法 仪器选用: DSZ 3 水准仪, GPS 接收机等

工作面开采沉陷观测设计说明书

工作面开采沉陷观测设计说明书

**煤业***工作面开采沉陷观测设计说明书生产技术科二〇一三年六月九日书会审意见***工作面开采沉陷观测设计说明书一、进行地表移动观测的意义和任务1.进行地表移动观测站的意义《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第一章第十二条中规定:煤炭开采必然伴随着发生围岩及地表移动和变形。

各矿区的围岩及地表移动规律及有关参数具有地区特征,获取和积累有关围岩及地表移动的科学数据,是煤矿企业工程技术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责。

每个矿区应有计划、有目的在开展上述科学试验与现场勘测,综合分析,求取参数,总结规律,用于解决本矿区的开采沉陷问题。

生产矿井必须解决好建筑物下、铁路下和水体下(简称“三下”)安全、合理地开采煤炭和留设保护煤柱,必须开展地表移动和岩层移动的观测工作,掌握地表和岩层移动的基本规律。

为此,拟在***工作面上方进行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研究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化和破坏规律,以及地表移动与变形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2.进行地表移动观测的任务煤矿开采引起岩层和地表移动的过程非常复杂,是地质、水文、开采、地形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通过进行地表移动观测可以获取并确定以下数据,并获取相关关系:①分析特定采矿条件(如放顶煤开采方法)、地质条件与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关系。

②地表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和变形特点及分布规律。

③地表移动和变形中的动态移动变化规律。

④移动稳定后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分布及其主要参数,即移动角、裂缝角、边界角、最大下沉角、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等。

⑤用实测的移动变形参数确定矿区范围内建筑物的受破坏程度,有效地减少建筑物下压煤量,合理确定工作面的尺寸,提高煤炭采出率。

二、进行地表移动变形观测所依据的规程规定1.《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炭工业管理局制定,2000年。

2.《煤矿测量规程》,煤炭工业管理局制定,1989年。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8年。

东山煤矿51520工作面陷落柱治理

东山煤矿51520工作面陷落柱治理
重心逐步转移到水文地质条件 比较复杂 的下 山, 进人 奥灰承 压水上开采
钻探是注浆堵水 的关键工序 , 快速准 确的钻探施 工是确保注浆成功 和缩短治水工期 的前提。 整个注浆堵水工程前期设计钻进工程量为 1 0 0 4 m, 了提高钻进速度和施工质量 , 为 本次治水 工程用多钻 机同时施工 , 选 定 了设备先进的 2 T —5 台 K 型煤田地质钻机 。
20 年 06
第 1卷 6
第 1 期 9
收稿 日期 : 0 — 5 1 2 60 —7 0
东 山煤 矿 5 0工 作 面 陷落 柱 治 理 2 1 5
王宏 明
( 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太原 ,3 0 3 0 04 )
摘 要: 介绍 了工作面的基本情 况, 具体论述 了陷落柱探查与治水方案 , 通过探查孔 注

() 1 注浆 钻孔 10m, f: 径设计 为 d10m 终孔 在 奥灰顶界 2 裸: f LL 1 .m, 面 , 口直径设计为 d16mm, 孔 4 管长 1 套管孔 径 d17mm, 长 2 0m, 2 管 O m, 套管以下为裸孔 。 ( ) 查钻孑 1 裸孔 孑 径 设计 为 d7 l 孔 日管孑 径 d 18 2探 L10m, L 3i T m, L 0
的形态大小进一 步进行 了探测。在 其左右两侧分别为 4 4 5m,0m的位置
钻 头钻进 , 原探查孔的扫孔和钻进均 采用复合片钻头。套管固结后 的钻 进 , 有钻孔 中采用清水作为冲洗液 。 所 下人技术套管后 , 接上同径压盖及连 接注浆管路 , 注浆泵压人计 用 算量 的固用速凝 浆液 , 关闭 阀门 4 - , 8 透出孔 内水 泥体并待 凝 1 ~ h h 6h 2 试压 , 到要求后继续钻进注浆 。 4 h 达

煤矿地表沉陷岩移观测设计

煤矿地表沉陷岩移观测设计

内蒙古友恒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益民煤矿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设计部门:地测科2016-1-1由于5201工作面是益民煤矿5-2煤层首采工作面,同时我矿对5-2煤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没有具体的观测资料数据,因此对该工作面应布设地表岩移观测站,详细了解5201工作面的采动对上方地表影响情况,以便为以后的开采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

通过此次观测得到一系列技术资料和数据,为以后5-2煤的合理、安全开采提供可靠依据,解决本采区的安全开采问题,并为留设村庄、建筑物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数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地表生态环境。

为此我们对5201工作面地表沉陷此设计。

呈上审批:编制:总工:矿长:本要求以《煤矿测量规程》和《工程测量规范》为标准制定,仪器以全站仪为主。

如使用其它仪器,如RTK但必须精度达到相应的要求。

目录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技术要求 (1)一、前言 (1)二、工作面概况 (1)三、基本要求 (2)四、建立观测网 (3)1、建立观测基准点: (3)2、建立工作控制点网: (3)3、设置观测点线: (4)4、控制点和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4)五、施工标准 (5)六、观测工作 (6)七、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8)八、成果的提交 (9)附录1:《5201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10)附录2:观测站设计图 (10)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技术要求一、前言由于5201工作面是益民煤矿首采工作面,同时我矿对5-2煤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没有可靠完整的资料数据,因此对该工作面应布设地表岩移工作站,详细了解5201工作面的采动对上方地表影响情况,以便为以后的开采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

通过此次观测得到一系列技术资料和数据,为以后5-2煤的合理、安全开采提供可靠依据,为留设村庄、建筑物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数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地表生态环境。

二、工作面概况首采5201工作面的大概情况:顺槽长度1300米,工作面长度为250米。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共20页word资料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共20页word资料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采区设计说明书指导老师:陈继英实习生:粟慧斌时间:2019年12月目录第一章采区开采范围及地质情况 (2)第二章采区地质、工业和可采储量 (3)第三章采区参数及区段的划分 (4)第四章采区巷道布置 (5)第五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10)第六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5)第七章采区生产系统 (17)第八章采区准备方式 (20)第九章安全措施 (21)第十章附图第一章采区的开采范围及地质情况一. 采区的位置及开采范围11采区位于矿井一水平东翼的第一个采区,采区上下边界为+100~-100m,采区走向长800m。

二. 采区地质构造、岩层、煤层1.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稳定,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断层,在采区东翼有一条落差为5m的倾斜正断层,对采掘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2.地层:为石炭统测水组,共含煤4层,仅2煤一层可采,该层煤赋存稳定,煤系地层厚60m左右。

3.煤层:可采煤层一层为2煤,厚度2.2m,倾角20°,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砾。

灰分16﹪,属中灰,含硫1.4﹪,发热量5500大卡,煤的硬度f<3,属中硬煤,容重1.4t/m3,为无烟煤。

三. 开采技术条件1.直接顶为砂质页岩,厚10m,属Ⅱ类中等稳定;老顶为砂岩,厚8m,属Ⅱ级来压明显;底板为砂质页岩,厚6m,其下为厚30 m 的石登子灰岩。

2.采区瓦斯,采煤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m3/分,属高瓦斯区,无突出现象。

3.煤层无自然发火倾向,灰分16﹪,爆炸指数8﹪,无爆炸性。

4.水文条件较为简单,无富含水岩层,也无老窑积水威胁,主要水的来源为采区涌水,其正常涌水量为30 m3/h,雨季为60m3/h。

5.采区上方地面标高+150 m~+160 m,无大的河流、铁路、公路穿过,也无大村庄。

第二章采区地质、工业和可采储量一. 采区地质、工业和可采储量计算1. 采区地质、工业储量计算Q地 = Q工 = L l M r= 800×585×2.2×1.4= 144 (万吨)式中:Q地、Q工——地质储量和工业储量L——采区煤层走向长ml ——采区倾斜长m l=H = 585 mαsinα——煤层倾角为20°M ——煤层厚度(因煤厚为2.2 m 可采故Q地 = Q工)r——煤的容重2. 采区可采储量计算Q可采 = L l m r c= 800×585×2.2×1.4×0.8= 144×0.8 = 115.2 (万吨)式中:因M = m故取值同上一样c取0.8第三章采区参数及区段的划分一. 采区倾斜长度计算采区倾斜长:l=sinH= 200sin20°= 585 m二. 采煤面斜长的确定1.区段煤柱的确定采区倾角20°,煤厚2.2 m,顶板为属Ⅱ类中等稳定,区段煤柱可留16 m。

煤矿地表沉陷岩移观测设计讲解

煤矿地表沉陷岩移观测设计讲解

内蒙古友恒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益民煤矿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设计部门:地测科2016-1-1由于5201工作面是益民煤矿5-2煤层首采工作面,同时我矿对5-2煤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没有具体的观测资料数据,因此对该工作面应布设地表岩移观测站,详细了解5201工作面的采动对上方地表影响情况,以便为以后的开采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

通过此次观测得到一系列技术资料和数据,为以后5-2煤的合理、安全开采提供可靠依据,解决本采区的安全开采问题,并为留设村庄、建筑物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数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地表生态环境。

为此我们对5201工作面地表沉陷此设计。

呈上审批:编制:总工:矿长:本要求以《煤矿测量规程》和《工程测量规范》为标准制定,仪器以全站仪为主。

如使用其它仪器,如RTK但必须精度达到相应的要求。

目录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技术要求 (1)一、前言 (1)二、工作面概况 (1)三、基本要求 (2)四、建立观测网 (3)1、建立观测基准点: (3)2、建立工作控制点网: (3)3、设置观测点线: (4)4、控制点和观测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4)五、施工标准 (5)六、观测工作 (6)七、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8)八、成果的提交 (9)附录1:《5201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10)附录2:观测站设计图 (10)5201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技术要求一、前言由于5201工作面是益民煤矿首采工作面,同时我矿对5-2煤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没有可靠完整的资料数据,因此对该工作面应布设地表岩移工作站,详细了解5201工作面的采动对上方地表影响情况,以便为以后的开采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

通过此次观测得到一系列技术资料和数据,为以后5-2煤的合理、安全开采提供可靠依据,为留设村庄、建筑物保护煤柱提供技术资料数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地表生态环境。

二、工作面概况首采5201工作面的大概情况:顺槽长度1300米,工作面长度为250米。

煤矿地表观测站建立方案

煤矿地表观测站建立方案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煤矿地表观测站建立方案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5 页煤矿地表观测站建立方案为更好的掌握地表岩层移动的基本规律,建立地表移动与变形观测站进行现场观测,是依据《煤矿安全标准化基本要求》,有效的收集采空区地表岩层沉陷变化数据,建立健全相关数据资料及台账。

本方案建立的目的是针对已回采的9煤1901、1902、1903、2901、2903工作面采空区和目前回采的16煤工作面在形成采空区后,两个水平之间的岩层应力关系对地表产生的影响做出准确判断,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利开展。

一、观测区域概况1、9煤各工作面采空区分布位于井田北部和南部,北部由1901、1902、1903、三个工作面采空区,南部有2901、2903两个工作面采空区,16煤目前设计三个工作面分别为11601、11602、11603回采工作面,位于井田北部与9煤三个工作面基本形成垂叠关系。

地表为高原侵蚀性丘陵地貌,大部分地区分为低矮山丘,北部区地表无建(构筑)物,南部区位于2093工作面采空区地表上方中部段建立一个垃圾焚烧厂面积约为:0.044平方公里,位于西部段建立一个垃圾厂办公楼面积为302㎡目前该区域地表岩层处于稳定状态。

2、地表裂隙情况目前地表裂隙主要分布于北部区域1901及1903工作面采空区地表中段部位,距2015年7月回采完毕至今共计产生23条裂隙,共分两个区域一区长度均为32m-85m;;二区长度均为186.5m;宽度均为0.2m-0.7m,其走向均为东西走向,现已治理完毕,该区域未目前发现新增的其他裂隙。

2.地表岩石移动参数走向移动角δ=75°,上山移动角γ=75°,第 2 页共 5 页下山移动角β=75°-0.6°α,表土移动角φ=45°,充分采动δ=55°,最下沉角θ=90°-0.5°α二、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1、观测站设置所需要资料图纸资料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开采工作面设计图、采掘进度计划)采区地质资料及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地质地形图等测绘资料矿区控制点、已有的地表移动观测资料及参数等2、观测站分类及布设的形式按观测站设置的地点:地表移动观测站按照观测的时间:普通观测站按照布设的形式:网状观测站本次布设网状观测站,观测线由走向线和倾向线组成,两条线相互垂直,可以较好的反映观测地区的变形沉陷等相关信息。

东山煤矿71505开采沉陷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东山煤矿71505开采沉陷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71505工作面开采沉陷观测站设计说明书东山煤矿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7月目录1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意义和任务 (1)1.1设计地表移动观测站的意义 (1)1.2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任务 (2)2 进行地表移动变形观测所依据的规程规定 (3)3 设站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 (3)3.1 71505工作面位置 (3)3.2 地形条件 (4)4 观测站设计时所用到开采沉陷系数 (4)5观测线的位置及长度、观测及控制点的数目的确定 (5)6 工作测点和控制点的构造及埋设方法 (6)6.1 测点的构造及埋设方法 (6)6.2 测点数目及其密度 (7)7 观测内容及所使用的仪器,与控制网的连测方法,精度要求87.1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的主要内容 (8)7.2 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所使用的仪器及精度 (8)7.3 地表移动观测站连测、观测的方法及要求的精度 (9)7.3.1 连接测量 (9)7.3.2全面观测 (10)7.3.3日常观测工作 (10)8 观测成果的整理方法与分析步骤,所要获得的成果 (11)8.1 观测成果的检查和计算………..…….………..……..….....11.8.2 移动和变形计算 (12)8.3 绘图工作 (14)8.4 观测成果整理 (15)9 项目总体研究进度 (15)10 经费估算 (16)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71505工作面开采沉陷观测站设计说明书1 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意义和任务1.1设计地表移动观测站的意义在《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第一章第十二条中规定:煤炭开采必然伴随着发生围岩及地表移动和变形。

各矿区的围岩及地表移动规律及有关参数具有地区特征,获取和积累有关围岩及地表移动的科学数据,是煤矿企业工程技术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责。

每个矿区应有计划、有目的在开展上述科学试验与现场勘测,综合分析,求取参数,总结规律,用于解决本矿区的开采沉陷问题。

115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115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115-105工作面是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

本面开采二叠系山西组5-1#煤层。

工作面走向长150m,倾斜长1200m,平均采煤厚度2.59m,可采储量675990吨。

工作面标高+725~745m。

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表一所示。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一第二节煤层与煤质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5-1#煤,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具体情况:所开采二叠系山西组5-1#煤层,煤厚1.23~3.97m,平均为2.59m,属稳定可采煤层。

煤层倾角0~3o。

煤质情况表二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三附图1-1:115-105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见图)第四节地质构造概况:本工作面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区,根据上分层及掘进资料,工作面有三条小断层。

第五节水文地质(一) 115-105工作面水文地质概况:本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充水含水层均为富水性弱的含水层,由于上部煤层已回采,对本工作面回采影响最大的是上部采空区积水。

在回采前首先进行探放水工作,确认上部采空区无积水时方可进行回采工作。

上部煤层采空区内有积水,在掘进过程中部分已探放,预计剩余积水量100~300m3,因此在回采过程中在两巷及工作面低凹处,淋水较大应加强探放水。

(二)涌水量预计预计本面最大涌水量10m3/h,正常涌水量5m3/h。

(三)防治水措施1、建立畅通的排水系统,在两顺槽分别安装一路Φ89mm排水管路,各水仓处分别安装一台排水能力分别不低于30m3/h、扬程50m的水泵。

2、做好清淤工作,每班设专人及时清理巷道中淤煤,确保两巷畅通。

3、一旦发生水淹巷道事故,要按既定避水灾路线撤人,同时向调度室和有关领导汇报。

4、加强矿压观测和水文地质观测,做好预测预报。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危险性,自燃等级Ⅰ,属容易自燃煤层。

在回采过程中需加强“一通三防”工作,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的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东山煤矿瓦斯抽采系统设计

东山煤矿瓦斯抽采系统设计

龙煤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东山煤矿瓦斯抽采系统设计二零一七年目录概述 (5)1 矿井概况 (6)1.1交通位置 (6)1.2 井田地形与气候 (6)1.3煤层赋存情况 (6)1.4矿井通风方式 (7)1.5矿井抽采系统 (7)2 矿井瓦斯抽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8)2.1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 (8)2.2 瓦斯抽放的必要性 (8)2.2.1 相关法规的要求 (8)2.2.2 采掘工作面瓦斯治理 (8)3 矿井瓦斯抽放方案初步设计 (10)3.1抽放瓦斯方法选择 (10)3.2 抽放量预计及抽放服务年限 (10)3.2.1 回采工作面抽放量预计 (10)3.2.2 矿井瓦斯抽放量预计 (10)3.2.3 抽放服务年限 (10)3.2.4 抽放参数的确定 (10)3.3 瓦斯抽放钻孔施工及设备 (12)3.3.1 钻机的选择 (12)3.3.2钻孔封孔 (12)3.3.3 瓦斯抽放参数监测 (12)4 瓦斯管网系统选择与管网阻力计算及设备选型 (13)4.1 矿井瓦斯抽放设计参数 (13)4.2 瓦斯管网系统选择与管网阻力计算 (13)4.2.1 瓦斯抽放管网系统 (13)4.2.2 瓦斯抽放管管径计算及管材选择 (13)4.2.3 管网阻力计算 (14)4.2.4 瓦斯抽放管路与瓦斯抽放钻孔的连接 (15)4.2.5 瓦斯抽放管路敷设 (15)4.2.6 瓦斯抽放管道的附属装置 (16)4.3 瓦斯抽放泵选型计算 (18)4.3.1 瓦斯抽放泵流量计算方法 (18)4.3.2 瓦斯泵压力计算方法 (18)4.3.3 瓦斯抽放泵选型计算 (19)4.3.4 瓦斯抽放泵选型 (19)5 瓦斯抽放泵站布置 (21)5.1 瓦斯抽放泵 (21)5.2瓦斯抽放泵站供电 (22)5.3 瓦斯抽放泵给排水 (22)5.4 防雷设施 (22)5.5 瓦斯抽放泵站照明 (23)5.6 瓦斯抽放泵站通讯 (23)5.7 抽放系统实时监测 (23)5.8 泵房采暖, 通风 (23)6. 瓦斯抽放系统的安装 (24)6.1瓦斯抽放系统安装的基本要求 (24)6.2 瓦斯抽放泵的安装 (24)6.3 瓦斯抽放, 排放管路及附属设施安装 (24)7 环境保护 (25)7.1 抽放瓦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5)7.2 污染防治措施 (25)8 瓦斯抽放组织管理及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26)8.1 组织管理 (26)8.2 瓦斯抽放钻场管理 (26)8.3 采空区抽放管道的拆装 (28)8.4 瓦斯抽放管路管理 (28)8.5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28)8.6 钻机操作规程 (29)8.7 瓦斯抽放泵司机作业操作规程 (30)8.8 瓦斯抽放报表管理 (32)概述龙煤集团鸡西分公司东山煤矿前身为鸡西矿务局小恒山煤矿,1955年2月移交生产,1998年小恒山煤矿政策性破产闭矿。

采煤沉陷实习指导书及成果

采煤沉陷实习指导书及成果

变形与沉陷工程学实验指导书编写:XXXX学院实验一:采煤沉陷区调研实验目的:了解开采沉陷区的现状,加深对开采沉陷的认识。

实验内容:通过视频录像或实地考察的方式参观开采沉陷区东西方向倾斜东西方向曲率东西方向水平变形东西方向水平移动南北方向倾斜南北方向曲率南北方向水平移动下沉实验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的认识实验目的:认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的步骤、作用和意义实验内容:1学习相似材料模拟的基本原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属于物理模拟实验,该实验用于模拟岩层移动最早开始于苏联,五十年代引入我国。

该实验根据相似性原理把岩层原型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利用相似材料做成模型.对模型中的煤层按照时间比例开采,通过变形监测手段获取模型上目标点的位移量,然后将其换算为实际值,通过分析该值的变化规律来分析地表和岩层移动机理。

要使模型系统和原型系统相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类相似[2]:(1) 几何相似几何相似要求模型与原型的几何形状相似,即要求二者的长、宽、高保持一定比例,即:L l a l /=a l –模型比例尺l- 模型的长度L-原型的长度作为开采沉陷的相似材料模拟,模型比例尺一般取1/100至1/200。

(2) 运动学相似运动学相似要求模型与原型中各个对应点运动相似,运动时间保持一定比例,即:T t a t /=a t –时间比例l — 模型中各个对应点完成相似运动所需的时间L- 原型中各点完成相似运动所需时间时间比例尺和几何比例尺的近似关系如下:l t a a =(3) 动力学相似动力学相似要求模型与原型间所有作用力都保持相似,即满足如下条件:H HM H M M R r r l l R ••= R M — 相似材料模型的力学性质R H - 原型的力学性质r M — 相似材料模型的重度r H — 原型的重度l M - 相似材料模型的几何因子l H - 原型的几何因子2学习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的基本步骤第一步,设计相似材料模型的比例和力学参数第二步,计算相似材料的配比和用量第三步,相似材料模型的制造第四步,相似材料模型的模拟开挖和观测第五步,分析实验数据获得开采沉陷规律3了解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观测设备的使用相似材料模型在模拟开采的过程中要发生形变,该形变和实际矿山开采的岩层移动有区别也有联系。

开拓地质说明书

开拓地质说明书
1:1000
中六采区上组煤材料暗斜井剖面图
1:1000
中六采区上组煤材料暗斜井柱状图
1:200
井上下对照示意图
1∶5000
—5—
地质构造情况
预计煤(岩)层整体呈单斜构造,煤(矿)层倾角3°~8°,其它地质构造有待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揭露。


编号
名称
性质
走向(°)
倾向(°)
倾角(°)
落差(°)
对开拓影响程度

—2—
地质构造情况
陷落柱
编号
预计陷落柱位置
预计穿越陷落柱长度(m)
长轴(m)
短轴(m)
面积
(m2)

褶曲
褶曲名称
轴部位置
轴向
3、施工队组开拓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巷道内配备不小于为5m3/h的排水设备,加强排水。
(2)、开拓过程中要加强水情观测,如淋头水异常增大时,要及时汇报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备注
柱状图:2#煤层资料来源于22603工作面顺槽实际揭露、其它资料来源于83-11号钻孔。
附图
图名
比例尺
中六采区上组煤材料暗斜井开拓地质平面图
煤的自燃倾向性
不易自燃
—4—
巷道设计参数
分段号
水平长度
(m)
倾斜长
(m)
坡度
宽度
(m)
高度
(m)
断面面积
(m2)
备注
1#-2#
29.413
3‰
4.20
3.70
12.8
巷道实际长度、宽度、高度详见设计
2#-3#
106.066
3‰
4.20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案1概述济三煤矿123上04工作面位于工业广场的北部,幸福河与济东公路在工作面南部穿过,工作面上方地表还有秦庄、前卓庙、后卓庙、及金桥集团,其余大部分为农田及其附属设施,观测站的布设届时可依照地面实际情形作调整。

本次观测站位于123上04工作面〔十二采区中部〕的正上方,地势平坦,另外该工作面为十二采区首采工作面,受外界阻碍因素相对较少。

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山西组煤3上,地质构造较简单,大部分煤厚在1.4m 以上,最大厚度2.2m,平均厚1.72m,倾角0°~12°,平均为3°。

煤3上底板为泥岩、中砂岩及粉细砂岩互层,煤3上顶板为粉砂岩及细粉砂岩互层、粉砂岩;泥岩硬度系数f=2~4, 粉砂岩、细砂岩及细粉砂岩互层硬度系数f=4~6,中砂岩硬度系数为8~10。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估量显现顶板淋水及采空区涌水,以采空区涌水为主。

估量123上04工作面最大涌水量200m3/h,正常涌水量60~100m3/h。

2建立观测站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研究是开采沉陷规律研究的最可靠手段。

本工作面差不多进入了秦庄、前卓庙、后卓庙及金桥集团爱护煤柱,属于建筑物下采煤范畴,另外工作面回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将会对济东公路、幸福河及河堤造成阻碍;依照有关规程也必须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

因此,在工作面上方建立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的要紧目的有:〔1〕由于本矿煤3上采纳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设置观测站的目的要紧是为了取得本地区因地下煤层开采后,采动地表的移动、变形及破坏规律,包括各种移动角、边界角、移动与变形估量参数,并为进行矿区总体规划、环境评判和矿井设计时,关于建筑物、水体、铁路及要紧井巷的压煤开采论证提供评判依据;〔2〕为安全合理的留设保安煤柱提供技术参数,也为安全合理开采保安煤柱提供理论依据;〔3〕为开展建筑物、水体、铁路及要紧井巷煤柱的开采提供变形估量方法,以便在进行〝三下〞采煤时,为合理布设工作面和选定开采顺序、制订建〔构〕筑物及河堤加固爱护措施提供依据;〔4〕由于综合机械化开采地表沉陷变形的专门规律,为了寻求在观测站布设方法、观测手段、研究内容及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布置在两组固定点之间。
控制点标石应采用钢筋混凝土预置标桩或现场混凝土浇注标桩,
标桩顶部中央应有半球形标志,标桩的规格应参照《煤矿测量规程》KB1
KB2
KA1 KA KA3 回采工作面
KB3
KB4
KC3
KC4
KC1
KC2 东山煤矿71505工作面开采沉陷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责。每个矿区应有计划、有目的在开展上述科学试
验与现场勘测,综合分析,求取参数,总结规律,用于解决本矿区的
开采沉陷问题。 生产矿井必须解决好建筑物下、铁路下和水体下(简称“三下
”)
安全、合理地开采煤炭和留设保护煤柱,必须开展地表移动和岩层移
动的观测工作,掌握地表和岩层移动的基本规律。建立地表移动与变
区内,地面标高为950~1050m,工作面标高为670~711m。地表地
形起伏较大,上部多为黄土分布,部分区域有裸露基岩,其间高差变
化较大,地形较为复杂。71505工作面井下位于715轨道下山以南,
F17断层以北,东为
71504工作面(未采掘),西为未掘区。 4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所用的开采沉陷系数有:走向充分采动角ψ3、
① 基岩移动角(走向δ,倾向上山γ,倾向下山β):
γ=δ=72o
β=δ-(0.7~0.8)α=68o
② 表土层移动角:φ=45o
③ 移动角修正值(走向△δ
6.2 测点数目及其密度………………………………………..… 7
7 观测内容及所使用的仪器,与控制网的连测方法,精度要求 8
7.1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的主要内容………………………..….8
7.2 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所使用的仪器及精度……………..…8
7.3 地表移动观测站连测、观测的方法及要求的精度……..…9
倾向上山充分采动角ψ2、倾向下山充分采动角
ψ1、走向移动角δ、倾
向下山移动角β、倾向上山移动角γ,移动角修正值△δ、△β、△γ

最大下沉角θ等。
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时所用到的参数是结合本矿区2、3号煤开采
现场观测资料,参照相邻矿区的移动值以类比的方法来确定移动参
数。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的开采沉陷参数取值如下:
走向A
730 3 29 32
71505倾向B
800 4 35 39
71505走向C
800 4 35 39
合计
2330 11 99 110
根据实际计算得出地表移动观测站,A、B和C观测线的具体坐
标、编号详见设计图所示(各控制点与测点的平面坐标可在图中直接
超前影响距,滞后角及滞后距和地表最大下沉速度等。 2
1、《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煤炭工业管理局制定,2000年。
2、《煤炭测量规程》,煤炭工业管理局制定,2000年。
3、《工程测量收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费标准,2002年。 东山煤矿71505工作面开采沉陷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8.1 观测成果的检查和计算………..…….………..……..….....11. 8.2
移动和变形计算……..…….……………………………12
8.3 绘图工作……
..…….……………………………………..14
8.4 观测成果整理……
..…….……………………………….15
形观测站进行现场观测,是进行此项工作唯一有效的方法。
为此,太原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在71505工作面上设立地表移
动变形观测站,研究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化和破坏规律,以及开采
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和破坏机理和规律。
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1、由于国内外对重复采动下的地表移动变形及对外建筑物的影响
行观测可以获取并确定以下数据,并获取相关关系:
1、采矿、地质条件与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关系;
2、地表在移动过程中的移动和变形特点及分布规律;
3、地表移动和变形中的动态移动变化规律;
4、移动稳定后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分布及其主要参数;移动角、裂
缝角、边界角、最大下沉角、下沉系数、主要影响半径、超前影响角、
4
71505
1 1.1
在《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
第一章第十二条中规定:煤炭开采必然伴随着发生围岩及地表移动和
变形。各矿区的围岩及地表移动规律及有关参数具有地区特征,获取
和积累有关围岩及地表移动的科学数据,是煤矿企业工程技术和有关
9 项目总体研究进度……
..…….………..……..…….………….15
10 经费估算……
..…….………..…..矿71505工作面开采沉陷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倾向上山△γ,倾向下山△β):东山煤矿71505工作面开采沉陷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8
△δ
=△γ=20o △β=18o
④ 充分采动角(走向ψ3、倾向上山
ψ2、倾向下山ψ1)
10
四等水准点标石要求按规格制作(可使用一层标石),其底部埋设深
度应低于当地冻土深度2.5m。并保证它和土层密实固结,以使测点
和地表一起移动。
测点标志可在现场埋设,埋点时,在标定的位置上挖一个直径
0.2~0.3m,深度不小于0.6m的坑,用混凝土灌注,中间用16~20mm
6
4
、《工程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1998年。
5、《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1997年。
6、《煤炭安全规程》,国家煤炭安全检察局,2001年。
7、《矿山测量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年。 3
3.1 71505
东山煤矿71505工作面开采沉陷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1
71505
东 山 煤 矿
太 原 理 工 大 学
2008年7月
东山煤矿71505工作面开采沉陷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工作面位置…………………………………………....3 3.2 地形条件……………………………………………………...4 4 观测站设计时所用到开采沉陷系数………………………….4
5观测线的位置及长度、观测及控制点的数目的确定………..5 6
工作测点和控制点的构造及埋设方法……………………… 6 6.1 测点的构造及埋设方法…………………………………….. 6
ψ1=65
o,
ψ2=75
o
ψ3=65
o
⑤ 最大下沉角:θ=90o-0.7α=83o 5
观测站共设三条观测线(见附图),其中走向一条(A线),倾向
二条(B线和C线),各观测线的总长度、分段长度以及点间距和点
数见表3。每条观测线长度等于工作面内长度加边界段长度再加上控
控制点
1 2 3 4
坐标X
59140 59128 59632 59643
坐标Y
27123 27281 27079 27238
采深H
330 274 315 300
3.2
东山煤矿矿井井田位于太原东山西缘,西与太原盆地相邻。区内东山煤矿71505工作面开采沉陷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2
1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意义和任务…………………………..1 1.1
设计地表移动观测站的意义………………………………....1
1.2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任务……………………………..…..2 2
进行地表移动变形观测所依据的规程规定………………… 3
3 设站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3 3.1 71505
71505工作面位于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柳树渠井750水平七采
区内,地面标高为950~1050m,工作面标高为670~711m。地表地
形起伏较大,上部多为黄土分布,部分区域有裸露基岩,其间高差变
化较大,地形较为复杂。71505工作面井下位于715轨道下山以南,
F17断层以北,东为
3、用实测的移动变形参数进行建筑物、铁路和水体下的保护煤柱
设计,有效地减少铁路、建筑物、水体下压煤量,并可以合理确定综
采工作面的尺寸,提高煤炭采出率。
4、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采矿纠纷。
1.2
煤矿开采引起岩层和地表移动的过程非常复杂,是地质、水文、
开采、地形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通过设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进
7
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最高海拔
1100m左右,西部最低860m左右,相
对高差240m。本区地貌按其成因和形态,可分为剥蚀侵蚀地貌、黄
土地貌和堆积地貌。沟谷纵横,切割剧烈,多呈“V“字形,山顶黄
土分布,沟谷两侧基岩裸露。
71505工作面位于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柳树渠井750水平七采
制段长度。各观测线边界长度均按下式计算: ?50
/tgHL?
式中H为工作面边界开采深度(m)。
倾向观测B线距开切眼的平面位置约为242m,C线距B线的平
面距离约为60m。走向观测A线的位置位于工作面倾斜方向中央偏
下山的方向,根据最大下沉角来确定其位置为倾斜方向的中心向下山
和破坏的研究还不很充分,所以本项目通过地表移动的观测研究,探
寻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的规律,对本矿区重复开采沉陷问题东山煤矿71505工作面开采沉陷观测站设计说明书
5
起到现实的指导意义。
2、综合分析观测资料,求取地表变形的角量参数及概率积分法预
计参数。
偏移约37m。
根据观测线边界长度的近似计算公式可得三条观测线的实际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