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万吨煤矿西一煤采区设计说明书 精品

合集下载

-1100后一采区设计说明书

-1100后一采区设计说明书

前言:—800后一采区十一层煤只剩下31120工作面、11118工作面未开采,—1100后组一采区作为—800后一采区的接续采区,预计09年投产,进行开采设计。

第一节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一)、采区概况1、采区位置及范围(1)该采区位于井田南区-1100米水平。

东以F6断层为界与华源矿业公司相邻;西以F10断层为界;南至-800米水平后组十一层煤开采边界;北至千米立井煤柱线。

十一层煤平均走向长2428.6米,平均倾斜宽375.7米,倾斜面积912418.6平方米。

上覆二、四煤层全部开采结束,下伏十三、十五煤层未开采。

(2)、井上下对照关系西周河流经本区中西部,本采区对应地面范围:东以大河庄以东880米起至安家庄东之间的农田,博徐公路贯穿本采区。

第四系黄土流沙层覆盖地表。

地面标高+175.8~+202.41米。

(二)、采区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1、地质构造区内地质构造主要以断层为主,F6、F10断层分别为采区东、西边界。

F5断层把本区分为东、西两大块段。

F5断层以西地层走向为127度,倾向37度;以东地层走向为108度,倾向为18度,在采区东北角有一宽缓的向斜构造,本采区地层倾角18~20度,由西向东逐渐变陡。

本采区受F15断层影响对开拓影响较大。

对开采有影响的断层主要有:F5、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f13、f14、f15、f16、f17、f18、f19、f20、f21、f22。

断层情况详见表及平面图。

十一煤层断层情况表2、水文情况(1)、本采区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十一煤层老顶砂岩裂隙水。

(2)、采区内共有地质钻孔5个,水文观测孔1个,共计6个钻孔。

地质钻孔均没达十一层煤,Y -11120-1水文观测孔达到徐灰,无出水现象,封孔质量合格。

(3)、煤层底板奥灰突水临界深度(标高)的预计: 计算参数:底板隔水层厚度参考区外检1钻孔资料,十一煤层至奥灰141.34米。

完整版采区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采区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以在云冈矿收集的资料为基础,以《煤矿开采方法》,《煤矿安全规程》,《采煤概论》,《煤矿地质学》,《通风安全学》,《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毕业设计大纲》和《毕业设计指导书》等资料为依据,进行了采区生产系统的设计。

云冈矿井田内共有3#、9#、15#三层可采煤层,煤层总厚度9.77m,本设计煤层为3#,煤层厚3.78~6.10m,平均厚5.23m,含夹矸1-3层,全区可采厚度变化小,可采性指数为1,厚度变异系数为24.7%,属稳定煤层。

该煤层属灰分低,硫、磷均低,高发热属热稳定性好的无烟煤,顶板岩性为厚层灰黑色的粉砂岩,底板为黑色灰色粉砂岩。

经鉴定本煤层瓦斯含量低,不存在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煤尘无爆炸性,自然倾向性等级为III 级,属不易自燃煤层。

可采储量1904万t。

采区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设计服务年限为9.4a。

采区内为单翼开采,且大巷均沿煤层布置,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矿井投产时在采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和一个综掘工作面。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综采综放采煤工艺,顶板处理方法为自然跨落法;工作面长180m,每刀进度为0.60m,每日割8刀。

设计年工作日330d,采用“三八”作业制,两个班生产,一个班准备。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井田地质特征一、井田位置及交通云冈煤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约7km处的寺庄镇云冈村西,地理坐标为北纬35°48′52″~35°52′52″,东经112°47′46″~112°56′36″,为沁水煤田大同矿区王报井田的一部分。

井田东2km处有太(原)~焦(作)电气化铁路穿过,煤矿有9.87km的铁路专用线与太(原)~焦(作)电气化铁路在大同站接轨,煤矿东距长晋公路1.5km,其间有简易公路连通,交通极为方便二、井田地质概况(一)地层根据地表出露和钻孔揭露情况,井田内发育的地层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迭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全新统。

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1 推荐

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1 推荐

目录目录 (1)摘要 (6)第一章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 (7)第一节矿区概述 (7)一、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7)二、矿区的工农业生产建设状况 (7)三、矿区的电力供应基本情况 (7)四、矿区的水文简况 (7)五、矿区的地形与气象 (8)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8)一、地层 (8)二、含煤地层 (9)三、地质构造 (10)第三节煤层的埋藏特征 (11)一、煤层的赋存特征 (11)二、煤质及工业用途 (11)三、瓦斯、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燃性 (14)四、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14)第四节水文地质 (15)一、地表水 (15)二、含水层 (15)三、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 (16)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7)五、构造对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17)六、水文地质类型 (17)七、采空区及古窑破坏区积水对本井田的影响 (17)八、矿井涌水量 (17)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 (18)第一节井田境界 (18)第二节地质储量的计算 (18)第三节可采储量的计算 (19)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与生产能力 (20)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 (20)第二节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0)第四章井田开拓 (21)第一节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 (21)一、井筒的位置、形式、数目及矿井通风方式 (21)二、井田内的再划分 (22)三、大巷的布置 (23)四、井田开拓方案 (23)五、两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24)第二节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工作面的配备 (26)第五章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 (26)第一节井筒、石门与大巷 (26)一、井筒数目及用途 (26)二、井筒、大巷的布置及装备 (27)第二节井底车场 (28)一、井底车场形式 (28)二、井底车场硐室 (29)第三节建井工作计划 (29)一、矿井建设方式 (29)二、施工方法 (29)三、矿井移交标准 (30)四、施工进度指标确定 (30)五、建井工期 (30)第六章采煤方法 (31)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31)一、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31)二、回采工作面的个数、产量及装备 (31)三、回采工作面回采方向与接替 (32)四、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 (32)第二节确定采(盘)区巷道布置与要素 (32)第三节回采工艺及劳动组织 (34)一、回采工艺 (34)二、劳动组织形式 (35)第四节采(盘)区的准备与工作面接替 (36)一、巷道断面和支护形式 (36)二、巷道掘进进度指标 (36)三、回采工作面个数和回采面的机械配备 (36)四、矿井采掘比例关系和掘进矸石率 (38)五、工作面接替 (39)第七章井下运输 (39)第一节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39)第二节运输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40)一、矿车、材料和人车 (40)二、大巷内运输设备的选型 (42)第八章矿井提升 (42)第一节主斜井的提升 (42)一、设计依据 (42)二、参数及计算 (43)第二节副斜井的提升 (46)一、条件及情况简述 (46)二、设计依据 (46)三、钢丝绳的选择 (46)四、提升机选择 (47)五、相对位置 (47)六、选电动机 (47)第三节矿井的排水 (47)一、水泵的验算 (48)二、管路选择 (48)第九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48)第一节风量的计算 (48)一、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49)二、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50)三、硐室实际需要风量 (51)四、其它用风地点风量 (51)第二节矿井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 (52)一、通风方式 (52)二、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服务年限 (52)三、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 (52)四、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 (52)第三节计算负压及等积孔 (53)一、计算原则 (53)二、计算方法 (54)第四节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56)一、选择主扇 (67)二、选择电动机 (58)第五节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59)一、煤尘爆炸的防止措施 (59)二、煤及瓦斯突出的预防措施 (59)三、矿井水灾预防措施 (59)四、火灾预防措施 (60)五、防止冒顶事故的措施 (60)六、避难硐室和避灾路线 (60)七、矿山救护队的设置 (60)第十章经济部分 (61)第一节矿井设计概算 (61)一、井巷工程概算的编制依据 (61)二、井巷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 (62)三、矿建工程费用的计算方法 (62)第二节劳动定员和劳动生产率 (63)一、定员范围 (63)二、定员依据 (63)三、定员方法 (63)四、计算劳动生产率 (65)五、汇编设计技术经济指标 (65)致谢 (68)参考文献 (69)摘要本设计所选的题目为《》,根据吕梁市离石区菁蒿焉煤矿提供的菁蒿焉煤矿的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资料。

1、总说明

1、总说明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规划的批复》,发改能源[2006]352号。
5、国土资源部《关于山西省阳泉等10处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业权设 置方案的批复》,国土函[2007]61号文。
6、原煤炭工业部“关于西山区总体发展规划的批复”,(88)煤计字 第126号。
7、国土资源部“关于煤炭接续矿区审查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国土 资发[2004]94号。
18、山西省地质矿产科技评审中心“《山西省清徐县鑫泰煤矿地质报 告》评审意见书”,2003年6月24日。
19、《山西省西山煤田文水赤峪勘查区普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
量备案证明,晋国土资储备字[2005]143号。 20、山西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批准《山西省清徐县山西美锦煤气
化股份有限公司锦富煤矿详查地质报告》的决议书”,晋储决字 (2003)32号。
பைடு நூலகம்
发改能源[2010]281号。 四、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
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整合提升为重点,坚持 煤炭供需基本平衡、适度从紧的原则,坚持煤为基础、煤电并举、深度 加工、多元发展战略,把矿区建设成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环境 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稳定可靠的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
2、《山西省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山西煤炭工业局2005年 11月。
3、《山西省能源建设专项研究煤炭开发报告》,山西省煤炭工业管 理局,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山西煤炭地质局,2005年11月10日。
4、《山西省晋中大型煤炭基地规划》,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 工程有限公司,2005年。
5、《山西省大企业、大集团“十一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山西省经济委员会,2006年1月。

煤矿一采区开采设计说明书

煤矿一采区开采设计说明书

山西临县华烨煤业有限公司一采区开采设计说明书编制:段晓东审核:郝小军总工程师:张军田矿长:杜秀峰新民(集团)华烨煤业有限公司地测部2011年1月目录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 (1)第二章采区概况 (1)第三章采区地质特征 (2)第四章采区开采 (2)第一节采区准备方式 (2)第二节采区巷道布置 (3)第三节开采顺序 (3)第四节巷道布置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生产系统 (3)第六节采区储量、采煤方法、机械装备及采区参数 (5)第五章采区辅助运输设计 (12)第六章“一通三防”设计 (13)第一节通风设计 (13)第二节防灭火设计 (15)第三节防瓦斯设计 (17)第四节防尘设计 (19)第七章防排水设计 (21)第八章液压系统设计(液压泵站流量计算和选型) (21)第九章技术经济指标 (24)第十章注意事项 (1)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山西临县华烨煤业有限公司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20万t/a,是一座机械化升级改造的中型矿井。

矿井由源通煤炭设计研究院设计,年月开始120万吨基本建设,目前已进入矿建期阶段,并计划于2013年月底进行联合试运转。

矿井开拓方式为混合开拓,设计两个水平,水平标高分别为+605m和502m。

根据源通煤炭设计研究院初步设计(修改版)》(2011年1月),本设计暂定开采煤2.4.5.8.9五个主采煤层。

按照规划,由于二采区内4号煤经开采剩余储量不多,矿井投产后将主要集中在一采区开采,一采区4号煤为矿井首采区,也是主采区;而二采区只作为矿井的备用采区,在矿井生产后期进行开采。

第二章采区概况一、采区位置及地面概况1、地面位置:临县华烨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临县林家坪镇滴水局村南,北距临县县城57km,行政区划属临县高家山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7°38′05″—37°40 ′07″,东经110°52′11″—110°54′27″。

鑫源煤矿西翼采区设计说明

鑫源煤矿西翼采区设计说明

鑫源煤矿西翼采区设计说明拜城天辰矿业鑫源煤矿西翼采区设计编制单位:鑫源煤矿生产技术科编制人:***矿长:唐忠林修改日期:二○一三年三月鑫源煤矿西翼采区设计会审表目录前言 (5)第一章、矿井概况 (6)第一节、地理位置及气象 (6)第二节、井型境界 (7)第三节、地质构造 (10)第四节、水文地质 (12)第五节、开采技术条件 (15)第二章、开采方案 (17)第一节、方案初选 (17)第二节、方案比较 (19)第三章、采区布置 (22)第一节、采区划分 (22)第二节、开采顺序 (23)第三节、采区参数 (25)第四节、巷道布置 (27)第五节、生产能力 (34)第四章、采煤方法 (37)第一节、采煤工艺 (37)第二节、工作面设备配置 (63)第五章、顶板控制 (66)第一节、支护设计 (66)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76)第三节、两巷顶板管理 (83)第四节、矿压观测 (91)第六章、生产系统 (93)第一节、运输 (93)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96) 第三节、排水 (126)第四节、供电 (126)第七章、安全避险系统系统 (130)第一节、监测监控 (130)第二节、压风自救和供水施救 (132)第三节、通讯联络及照明 (135)第四节、人员定位设置 (137)第五节、紧急避险 (137)第八章、车场及硐室 (138)第一节、下部车场 (138)第二节、上部车场 (138)第三节、中部车场 (138)第四节、硐室 (146)第九章、安全技术措施 (148)第一节、“一通三防” (148)第二节、顶板管理 (156)第三节、爆破 (178)第四节、防治水 (184)第五节、运输 (187)第六节、机电 (195)第七节、其它 (197)第八节、避灾 (195)第十章、劳动组织及经济指标 (210)第一节、劳动组织 (210)第二节、作业循环 (210)第三节、主要经济指标 (211)第四节、主要工程概算 (213)鑫源煤矿西翼采区设计为西翼采区设计的经济、合理、安全、高效,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十八条的要求,结合西翼实际情况,制定本设计。

最新煤矿西一采区设计说明书

最新煤矿西一采区设计说明书

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西一采区设计说明书目录前言第一章矿井的基本情况--------------------------------------------------------------------------------------------- 9 第一节概况 --------------------------------------------------------------------------------------------------------- 9 第二节地层 ---------------------------------------------------------------------------------------------------------- 11 第三节构造 ------------------------------------------------------------------------------------------------------------15 第四节矿区水文地质------------------------------------------------------------------------------------------------15 第五节煤层煤质 --------------------------------------------------------------------------------------------------------16 第六节开采技术条件------------------------------------------------------------------------------------------------17 第二章采区布置及装------------------------------------------------------------------------------------------------18 第一节采区概况 --------------------------------------------------------------------------------------------------------18 第二节采区储量计算------------------------------------------------------------------------------------------------18 第二节采区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9 第三节采区布置 --------------------------------------------------------------------------------------------------------20 第四节采煤方法及采掘工作面机械装备---------------------------------------------------------------21 第五节采区运输系统及装备 -----------------------------------------------------------------------------------23 第六节供电、排水系统--------------------------------------------------------------------------------------------24 第七节采区通风系统------------------------------------------------------------------------------------------------25 第八节监测监控系统------------------------------------------------------------------------------------------------25 第九节洒水降尘及防灭火系统 -------------------------------------------------------------------------------25 第十节压风系统 --------------------------------------------------------------------------------------------------------28 第三章采区巷道掘进------------------------------------------------------------------------------------------------29 第四章采区风量计算与分配 -----------------------------------------------------------------------------------30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 35 第一节瓦斯灾害防治措施----------------------------------------- 35 第二节综合防尘措施--------------------------------------------- 36 第三节消防火措施----------------------------------------------- 37 第四节水害防治措施--------------------------------------------- 37 第五节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38 第六节运输事故防治措施----------------------------------------- 39 第七节提升事故防治措施----------------------------------------- 41 第八节电气事故防治措施----------------------------------------- 44 第九节井下安全监控系统及自救器配备----------------------------- 46 第六章技术经济分析------------------------------------------------------------------------------------------------47 第一节采区建设工期--------------------------------------------- 47 第二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48 第三节采区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0附图目录附录:1、编制单位资质证书2、设计合同书3、采矿许可证4、煤炭生产许可证5、安全生产许可证6、营业执照6、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7、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鉴定报告8、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9、煤质检测报告表前言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位于xx县城SE158°方向,地理座标:东经108°42′57″ 至108°44′44″,北纬31°47′10″至31°48′18″之间,面积2.489Km2。

年产00万吨煤矿西一煤采区设计说明62页word文档

年产00万吨煤矿西一煤采区设计说明62页word文档

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阳三矿西一七煤采区设计说明书设计能力:年产100万吨矿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红阳三矿参加设计人员前言红阳三矿于1991年12月26日破土动工,2019年5月投入试生产,2000年12月27日正式移交生产。

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吨。

矿井为立井单水平开拓,现有的生产采区为北二上、下采区。

准备采区为西一采区和南一采区。

本次的采区设计只作7煤层的设计,由于3煤层可采范围小,12煤层在本采区内以-1000米等高线为界,开采范围小,储量少,将来可以利用北二上、下采区系统联合开采,所以此次采区设计只作七煤的设计说明书。

本次设计主要依据:1、原东煤公司煤田地质局一O三勘探队编制的《红阳煤田三井精查地质报告》;2、红阳三矿地测科编制的《西一采区地质说明书》;3、《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设计规范》及公司和矿有关指示精神。

目录1.地质概况 (1)1.1地层 (1)1.2构造 (2)1.3煤层与煤质 (3)1.4水文地质 (5)1.5瓦斯、煤尘、煤自燃倾向和地温 (6)2.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 (8)2.1储量 (8)2.2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8)2.3工作制度 (8)3.开拓与开采 (8)3.1开拓方式与开拓系统 (8)3.2掘进方式 (9)3.3采区布置及采煤方法...................................................................... 9·4.设备选型及计算 (12)4.1工作面设备选型 (14)4.2采区运输设备能力校核 (15)5.采区通风 (18)5.1概况 (18)5.2通风系统 (19)5.3采区风量计算 (19)5.4通风阻力计算 (22)6.采区供电与通讯系统 (23)6.1采区机电设备 (23)6.2采区供电 (34)6.3采区压风、排水、降温系统 (42)6.4采区监测监控及通讯系统 (50)7.安全技术措施 (51)7.1安全设施 (51)7.2灾害预防 (52)8.采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4)1.地质概况1.1地层西一采区地层由第四系,第三系、侏罗系、二迭系、石炭系、奥陶系地层组成。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县××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单位二OO×年×月××县××煤矿采区设计工程编号:建设规模:××万t/a 设计单位(盖章):设计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煤矿(盖章):矿长:总工程师:二OO×年×月×日参与设计人员名单目录前言 (1)第一章矿井概况 (5)第一节概况 (5)第二节矿井现状 (6)第二章矿井地质 (8)第一节地层 (8)第二节地质构造 (8)第三节煤层、煤质 (9)第四节开采技术条件 (10)第三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3)第一节水平采区划分 (13)第二节采区储量 (14)第三节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5)第四章采区布置 (16)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 (16)第二节巷道掘进 (19)第三节采煤方法 (26)第五章通风与安全 (28)第一节概况 (28)第二节通风 (28)第三节通风设施及防止漏风、降低风阻措施 (37)第六章主要设备 (38)第一节提升设备 (38)第二节排水设备 (42)第三节通风设备 (43)第四节压风设备 (46)第七章采区供电 (48)第一节供电方式 (48)第二节电力负荷 (48)第三节采区供电 (50)第四节井下通讯 (50)第八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52)第九章安全技术措施 (54)第一节瓦斯灾害防治措施 (54)第二节综合防尘措施 (55)第三节消防火措施 (55)第四节水害防治措施 (56)第五节顶板事故防治措施 (56)第六节运输事故防治措施 (58)第七节提升事故防治措施 (59)第八节电气事故防治措施 (64)第九节井下安全监控系统及自救器配备 (65)第十节矿山救护 (66)第十章技术经济 (66)第一节建井工期 (66)第二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68)第三节建设投资估算 (70)第四节采区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1)附录1、采矿许可证;2、煤炭生产许可证;3、煤矿生产能力复核证书;4、安全生产许可证;5、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6、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7、煤尘爆炸危险性鉴定报告。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

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车集煤矿28采区初步设计说明书编制单位:车集煤矿二00八年四月参加设计人员名单矿长:杨联合总工程师:葛妙英采矿:穆朝元、徐星华地质:陈旺明、高琪测量:张道德通风:王义民机电:徐亲成目录前言 ............................................................................................................. - 3 -第一章矿井28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 - 5 -第一节概况 (5)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 (6)第三节煤层发育情况 (7)第四节水文地质情况 (8)第五节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11)第七节采区涌水量计算 (19)第八节28采区储量计算 (21)第二章 28延伸采区开拓方案的确定.............................................................. - 23 -第一节境界及储量 (23)第二节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4)第三节方案确定 (25)第三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 - 29 -第一节采区布置 (29)第二节采煤方法 (29)第四章通风与安全 ........................................................................................... - 30 -第一节概况 (30)第二节通风 (30)第三节灾害预防 (38)第五章28采区斜巷轨道运输及设备选型.................................................... - 40 -第一节斜巷人员提升 (40)第二节斜巷提升系统 (40)第六章28采区皮带运输系统 ........................................................................ - 43 - 第七章28采区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 - 48 -第一节排水设备选型 (48)第二节压缩空气设备 (51)第三节供水管路 (52)第八章28采区供电系统 .............................................................................. - 52 -前言根据车集煤矿的采区接替安排,矿井北翼26采区的二2煤回采结束后,将接采26采区下部的28采区。

煤矿采区设计方案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方案说明书

煤矿采区设计方案说明书煤矿采区设计方案说明书第一章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矿井概况常村煤矿隶属洛阳龙门煤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3月开工建设,2009年8月竣工投产,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2011年生产原煤50万吨。

矿井为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开拓,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

矿井主采煤层为二1煤层,二1煤层自燃发火等级为Ⅲ类,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性;2011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瓦斯矿井;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

一、交通位置常村煤矿位于偃师市寇店乡境内。

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3′40″~112°39′44″,北纬34°33′34″~34°35′04″。

南部以浅部煤层风化带、不可采边界及断层与宿驾窑矿相邻,北部止于-600m煤层底板等高线,东部基本以经周断层与常村二矿为界,西部与龙门矿以经线38368000为界,井田面积18.932km2。

二、自然地理区内地形总体变化趋势为南高北低。

最低点海拔+177.6m,最高点海拔+209.8m,相对高差32.2m。

区内南高北低,总体应属低山丘陵地貌。

三、水文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无河流通过。

第二节13采区范围及地质概况一、采区位置及范围常村煤矿13采区与11采区相邻,东以常村村庄保护煤柱为界,西以油赵断层为界,南到矿井技术边界,北至-300m等高线,设计标高范围为-120m~-300m。

采区整体为长方形,平均走向长约2390m,平均倾向长约918m,面积为2.19km2。

常村煤矿13采区拐点坐标如下:(1)x=3829204.918 y=38372930.268(2)x=3829326.889 y=38371519.077(3)x=3828594.468 y=38371539.000(4)x=3829201.103 y=38370660.246(5)x=3828542.333 y=38370311.973(6)x=3828337.260 y=38372803.514(7)x=3828540.176 y=38373021.400二、对应地表情况本采区对应地表较为平坦,总体趋势为南高北低,西部有一南北向冲沟,两趟高压线及三个自然村,三个自然村分别为偏桥村、毛村和油赵村。

煤矿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煤矿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XX煤矿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1 12022工作面概况12采区所处井田位置、采区边界及邻区情况12采区位于井田南部,其边界范围为,北以+200m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南至二1煤层露头,西以纬线为界,东至井田边界。

采区走向长1400m,倾斜宽410m,煤层倾角平均°,倾斜面积630796m2。

该采区各系统于2010年6月份全部形成,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采区工作面接替顺序为:12062→12032→12042→12012→1202212022工作面位置及参数12022工作面为复采工作面,位于12采区上部东翼,上(南)至矿井边界保护煤柱,下(北)为已经回采结束的12042工作面,西为12采区皮带巷保护煤柱(30m),东至矿区边界。

12022工作面设计走向长500m,倾斜80m,面积为40000m2,煤层平均厚度。

工作面上履地貌、地物标高+423~+512m,井下标高+277~+339m。

12022工作面上部为复耕农田,没有建筑、公路及其它重要的设施,但工作面距离地表较近,在回采后地表可能会出现裂缝或局部塌陷,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发现裂缝或塌陷区及时使用黄土进行夯实充填,防止地面雨水倒灌进矿井。

煤层赋存特征二1煤层位于下二叠统山西组下部,全区发育,结构简单,层位稳定。

煤层距其上的大占砂岩平均。

二1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和泥岩,底板为砂岩。

煤层厚度0~,平均,煤层走向270~273°,倾向0~3°,平均倾角25°,表现为单斜构造。

1.3.1煤质特征:1)、物理性质二1煤为灰黑至黑色,条痕色为灰至棕黑色,呈粉沫状,半亮至全亮型,金刚、似金属光泽,具贝壳状、参差状断口,性脆易碎。

视密度m3。

二1煤层以粉煤为主,宏观煤岩组份不清。

显微煤岩类型以亮煤、丝炭为主。

有机显微煤岩组份含量%,以镜质组为主,有少量半镜质组和惰质组。

镜质组多为基质镜质体、均质镜质体,多呈条带状结构,为煤中其它组份的胶结体,木煤、木质镜质体少见;半镜质组中可见到糜棱状构造,惰质组含量不多,主要为半丝基质体和丝质体,常破碎为弧状和星状,偶见丝质浑圆体和微粒体。

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_采矿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_采矿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目录目录 (1)摘要 (6)第一章井田概述和井田地质特征 (2)第一节矿区概述 (2)一、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2)二、矿区的工农业生产建设状况 (2)三、矿区的电力供应基本情况 (2)四、矿区的水文简况 (2)五、矿区的地形与气象 (8)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 (3)一、地层 (3)二、含煤地层 (5)三、地质构造 (5)第三节煤层的埋藏特征 (11)一、煤层的赋存特征 (11)二、煤质及工业用途 (11)三、瓦斯、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燃性 (14)四、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14)第四节水文地质 (15)一、地表水 (15)二、含水层 (15)三、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 (16)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7)五、构造对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17)六、水文地质类型 (17)七、采空区及古窑破坏区积水对本井田的影响 (17)八、矿井涌水量 (17)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 (18)第一节井田境界 (18)第二节地质储量的计算 (18)第三节可采储量的计算 (19)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与生产能力 (20)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 (20)第二节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0)第四章井田开拓 (21)第一节井田开拓方式的确定 (21)一、井筒的位置、形式、数目及矿井通风方式 (21)二、井田内的再划分 (22)三、大巷的布置 (23)四、井田开拓方案 (23)五、两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24)第二节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工作面的配备 (26)第五章矿井基本巷道及建井计划 (26)第一节井筒、石门与大巷 (26)一、井筒数目及用途 (26)二、井筒、大巷的布置及装备 (27)第二节井底车场 (28)一、井底车场形式 (28)二、井底车场硐室 (29)第三节建井工作计划 (29)一、矿井建设方式 (29)二、施工方法 (29)三、矿井移交标准 (30)四、施工进度指标确定 (30)五、建井工期 (30)第六章采煤方法 (31)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 (31)一、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31)二、回采工作面的个数、产量及装备 (31)三、回采工作面回采方向与接替 (32)四、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 (32)第二节确定采(盘)区巷道布置与要素 (32)第三节回采工艺及劳动组织 (34)一、回采工艺 (34)二、劳动组织形式 (35)第四节采(盘)区的准备与工作面接替 (36)一、巷道断面和支护形式 (36)二、巷道掘进进度指标 (36)三、回采工作面个数和回采面的机械配备 (36)四、矿井采掘比例关系和掘进矸石率 (38)五、工作面接替 (36)第七章井下运输 (39)第一节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的确定 (39)第二节运输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40)一、矿车、材料和人车 (40)二、大巷内运输设备的选型 (42)第八章矿井提升 (42)第一节主斜井的提升 (42)一、设计依据 (42)二、参数及计算 (43)第二节副斜井的提升 (46)一、条件及情况简述 (46)二、设计依据 (46)三、钢丝绳的选择 (46)四、提升机选择 (47)五、相对位置 (47)六、选电动机 (47)第三节矿井的排水 (47)一、水泵的验算 (48)二、管路选择 (48)第九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48)第一节风量的计算 (48)一、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49)二、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50)三、硐室实际需要风量 (51)四、其它用风地点风量 (51)第二节矿井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 (52)一、通风方式 (52)二、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服务年限 (52)三、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 (52)四、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 (52)第三节计算负压及等积孔 (53)一、计算原则 (53)二、计算方法 (54)第四节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56)一、选择主扇 (67)二、选择电动机 (58)第五节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59)一、煤尘爆炸的防止措施 (59)二、煤及瓦斯突出的预防措施 (59)三、矿井水灾预防措施 (59)四、火灾预防措施 (60)五、防止冒顶事故的措施 (60)六、避难硐室和避灾路线 (60)七、矿山救护队的设置 (60)第十章经济部分 (59)第一节矿井设计概算 (59)一、井巷工程概算的编制依据 (59)二、井巷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 (62)三、矿建工程费用的计算方法 (60)第二节劳动定员和劳动生产率 (61)一、定员范围 (61)二、定员依据 (61)三、定员方法 (62)四、计算劳动生产率 (63)五、汇编设计技术经济指标 (64)致谢 (68)参考文献 (69)摘要本设计所选的题目为《》,根据吕梁市离石区菁蒿焉煤矿提供的菁蒿焉煤矿的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资料。

煤矿开采初步设计说明书

煤矿开采初步设计说明书

煤矿开采初步设计说明书前言一、概述**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地处**省**市,是全国六大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

煤炭开采有百年历史,至今**集团已发展成为以煤为本,电力为先导,冶炼、建材、化工为中坚,第三产业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列入全国500强大型国有企业。

集团拥有固定资产24.4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利税1.1亿元,银行信用等级AA级。

**集团先后建成12对生产矿井,最高年产700万吨。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资源枯竭有8对矿井相继报废关闭,现仅拥有4对生产矿井,设计能力315万吨,2003年生产原煤400余万吨。

**一矿位于**煤田东部,西南距**市50km,东南距**市39km,行政区域隶属**市管辖。

井田含煤面积43.77 km2,总资源储量3.7349亿吨。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良好的资源条件**一矿开发的二1煤层,属近水平发育的稳定型厚煤层,煤层倾角2~6°,矿井属低瓦斯、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地温正常,开采技术条件较为简单。

煤质属低中灰、特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三号优质无烟煤,这样优良的煤质和良好的资源条件,在**省实不多见,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2、广阔的市场需求**集团作为全国优质无烟煤供应基地,长期以来,与冶金、钢铁和电力等几十家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煤炭供求关系,今后相当长时期,仍将是中南和华东的煤炭供应基地,加之**一矿开发的产品与现有**产品相比,其灰分更低,块煤增多,更加受市场欢迎,因此,产品有更广阔的市场。

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开发**一矿符合煤炭工业制定的“开工建设一批有市场、经济效益好的接续性矿井,增强煤炭工业后劲”的要求,同时符合国有集团战略整合的资源整合精神。

4、集团发展和矿井接替需要**集团已连续报废关闭8对矿井,加之多年未建新井,致使煤炭产量急剧下滑,企业富余人员多,安置压力大。

建设**一矿不仅可以稳定矿区煤炭产量、缓解煤炭供求关系,满足工业发展需要,而且作为接替矿井,能够安置富余人员,使矿区稳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阳三矿西一七煤采区设计说明书设计能力:年产100万吨矿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红阳三矿参加设计人员前言红阳三矿于1991年12月26日破土动工,1997年5月投入试生产,2000年12月27日正式移交生产。

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吨。

矿井为立井单水平开拓,现有的生产采区为北二上、下采区。

准备采区为西一采区和南一采区。

本次的采区设计只作7煤层的设计,由于3煤层可采范围小,12煤层在本采区内以-1000米等高线为界,开采范围小,储量少,将来可以利用北二上、下采区系统联合开采,所以此次采区设计只作七煤的设计说明书。

本次设计主要依据:1、原东煤公司煤田地质局一O三勘探队编制的《红阳煤田三井精查地质报告》;2、红阳三矿地测科编制的《西一采区地质说明书》;3、《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设计规范》及公司和矿有关指示精神。

目录1.地质概况 (1)1.1地层 (1)1.2构造 (2)1.3煤层与煤质 (3)1.4水文地质 (5)1.5瓦斯、煤尘、煤自燃倾向和地温 (6)2.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 (8)2.1储量 (8)2.2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8)2.3工作制度 (8)3.开拓与开采 (9)3.1开拓方式与开拓系统 (9)3.2掘进方式 (9)3.3采区布置及采煤方法...................................................................... 9·4.设备选型及计算 (12)4.1工作面设备选型 (14)4.2采区运输设备能力校核 (15)5.采区通风 (18)5.1概况 (18)5.2通风系统 (19)5.3采区风量计算 (19)5.4通风阻力计算 (22)6.采区供电与通讯系统 (23)6.1采区机电设备 (23)6.2采区供电 (34)6.3采区压风、排水、降温系统 (42)6.4采区监测监控及通讯系统 (50)7.安全技术措施 (51)7.1安全设施 (51)7.2灾害预防 (52)8.采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5)1.地质概况1.1地层西一采区地层由第四系,第三系、侏罗系、二迭系、石炭系、奥陶系地层组成。

现由新至老叙述如下:1.1.1 第四系(Q)主要为冲积洪积相及河漫相,湖沼相堆积同,岩性为砂、砂砾、砾石,夹少量粘土、亚粘土、亚砂土及淤泥组成,总厚度137.7m~176.7m,平均厚155.07m。

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1.1.2第三系(N)新第三系:由黄褐色、灰绿色泥岩、砂岩、砂砾岩组成,固结比较疏松,呈半成岩状态。

偶夹薄层木质褐煤。

总厚度0~21.08m,平均厚14.19m。

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1.1.3 侏罗系上统大明山组(J3)本组地层角度不整合超覆沉积在上古生界不同层位之上,根据岩性可分为三段:上段梨树沟层,为灰色、灰绿色泥岩、灰白色凝灰岩夹薄层砂岩、粉砂岩、泥岩及浅灰色泥岩。

中段小岭火山岩层。

以中酸性安山岩、流纹岩、安山质集块岩、凝灰岩为主间夹薄层紫红色粉砂岩。

下段小东沟层,以紫色厚层粉砂岩为主,夹薄层灰绿色杏仁状玄武岩。

底部有15.0m左右的灰岩质砾岩。

本组厚577.83m~628.95m,平均厚:598.88m。

1.1.4 石炭系(C):1)上统太原组(C3):本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

含煤七层(层号为8-14,其中12、13煤为沉积较为稳定的中厚可采煤层)。

该组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部黑色泥岩,夹薄层灰岩段和中部砂岩段;下部含煤段(该区底部为D层耐火粘土);底部砂岩段。

本组厚67.70m~82.22m,平均厚72.98m。

2)中统本溪组(C2):平行不整合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之上,按岩性大致可分为上、下两段,总厚150m左右。

上段由5~7层薄层灰岩和浅灰绿色砂岩互层组成,灰岩厚度一般不大。

下段以紫色、杂色粘土质泥岩为主,夹灰绿色砂岩。

粘土岩黑色泥岩,底部为山西式铁矿及G层耐火粘土。

1.1.5 奥陶系中统马沟家组(O2)本组岩层的组成以深灰、灰褐色厚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

含大量的头足类及角石类化石为其特征,该组约400m。

1.2构造1.2.1褶曲西一采区地层平缓,产状250°~310º∠4°~12º, 总体为单斜构造,而在单斜构造内有宽缓背向背斜,起伏较小。

1.2.2断层本采区位于背斜轴部断层组西翼。

采区中部及西侧煤层倾角3-10°,精查报告提供西一采区边界断层2条,区内未组合断点3个(参见表1)。

主要断层情况现分述如下:1)F60号断层:位于井田中央北斜轴部,F59号断层以南,本采区南侧,为采区南部边界断层。

倾向300°,倾角80°,最大落差52m,正断层。

已查明。

2)59号断层:位于井田中央北斜轴部,F60号断层以北,本采区南侧,为采区南部边界断层。

倾向120°,倾角45~80°,最大落差76m,正断层。

已查明。

1.2.3 火成岩本井田岩浆岩活动分为两期,燕山期和第三纪喜马拉雅期。

燕山期对煤系影响不大。

喜马拉雅期火成岩以辉绿岩为主,沿构造和层间裂隙以及松软岩体呈岩床或岩墙侵入煤系和煤层之间,对煤层和煤质均有破坏。

西一采区断层特征表表1-2-11.3煤层与煤质1.3.1煤层本采区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系太原组及下二迭系山西组,共含煤14层,可采有五层,分别为3、7、12-1、12-2、13号煤层。

其中3煤位于山西组上部;7煤位于山西组下部;12-1、12-2、13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现由上往下叙述如下:3煤:为局部可采的临界可采的薄煤层,采区北部、东部及南部均有不可采的块段。

西部大多可采,煤厚0.64~1.17m,平均厚0.88m。

7煤:为稳定的复合煤层,一般分为7-1、7-2、7-3三分层,其中7-1煤不可采。

7-1煤厚0.20~0.60m,平均厚度0.36m。

夹矸泥岩,厚0.56~1.05m,平均厚度0.70m。

7-2煤厚0.25~0.65m,平均厚度0.42m。

夹矸泥岩,厚0.10~0.47m,平均厚度0.25m。

7-3煤厚0.74~1.79m,平均厚度1.14 m。

7-2至7-3煤总厚为,1.40~2.16m,平均厚度1.73m。

全区可采。

12-1煤:沉积较稳定,煤厚1.34~1.71m,平均厚度1.52m。

煤层结构一般为两分层,夹矸有时为2层,有时无夹矸。

夹矸累计厚度0.05~0.20m,平均0.14 m,均为黑色泥岩。

12-2煤:沉积较稳定,煤厚1.28~1.84m,平均厚度1.54m,一般为单一煤层,有时1层夹矸,均为黑色泥岩。

夹矸平均厚0.08m, 均为黑色泥岩。

13煤:结构复杂,沉积不稳定,灰分大,厚度变化大。

煤层结构一般为两分层;夹矸1层,多为泥岩或粉砂岩,累计厚度0.20m~0.63m,平均0.40 m。

煤层厚度2.22~2.73,平均厚2.41m。

详见煤层特征表1-3-1煤层特征表表1-3-11.3.2煤质1、煤种7煤煤种为贫瘦煤(PS)。

2、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7煤多呈半光亮型,由亮煤和暗煤组成,夹有镜煤线理,含少量黄铁矿,呈透镜状或分散状分布。

光泽较强,颜色为黑色或灰黑色,多呈粉状或碎粒状,条带状结构,内生裂隙发育。

3、煤质特征7煤:原煤、精煤灰份,硫份和磷的含量与三煤相比都稍有偏高,属低灰、低硫、低磷煤,。

详见煤质特征表1-3-2。

煤质特征表表1-3-21.4水文地质1.4.1地层含水性及补给来源1、第四系孔隙承压强含水层全区发育,为井田内主要含水层。

该系地层由粘土、亚粘土、粉、细、中、粗砂及砂砾、卵砾等组成,总厚度137.7~176.7m,平均厚度155.07m。

粘土、亚粘土为隔水层,粉、细、中、粗砂,砂砾为强含水层。

根据抽水试验资料,第四系单位涌水量为3.27~7.60 l/sm,渗透系数0.98~11.0 m/d。

水头深度一般20m。

水力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系,补给强度随季节变化,年变化幅度为2~3m。

2、侏罗系上统大明山组裂隙承压弱含水层,由泥岩、安山岩、细砂岩及底砾岩组成,厚度为577.83~628.95m。

单位涌水量0.00259~0.015 l/sm,渗透系数0.00221~0.0596 m/d。

红阳三矿生产采区北一、北二采区多处巷道揭露侏罗系底砾岩,均不含水。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厚67.70m~82.22m,由泥岩、砂岩、粉砂岩组成;中统本溪组厚约150m,由泥岩、砂岩、粉砂岩及灰岩、泥灰岩等组成。

两组均为弱含水层。

单位涌水量0.00004-0.00064 l/sm,渗透系数0.00004-0.00084 m/d。

4、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水灰岩中不含水,但裂隙和岩溶情况不详。

巷道设计要远离该层位,防止发生岩溶水及裂隙水突水事故。

5、断层水由于上侏罗统大明山组为弱含水层,覆盖在煤系地层之上,而F48、F49、F51断层仅切割石炭系地层。

所以F59、F60断层水的补给来源小,预计导水和富水性较弱。

但是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性,断裂带不同地段含水、导水条件及水力来源的复杂性差异较大,故在开采中应对F59、F60断层,编制防突水施工措施。

6、钻孔水本井田顶部侏罗系上覆厚度大、分布广的第四系承压强含水层。

但煤系地层与第四系之间有约600m的侏罗系弱含水层相隔,第四系水平循环带不在矿床导水裂隙带范围之内,远离矿体,因此对矿床充水无直接威胁。

而本井田所打钻孔均由第四系钻到太原组或本溪组地层,穿过煤系地层。

所以这些钻孔就构成了各含水量和地表水通道,当巷道接近或揭露钻孔时,如封闭不好就会发生突水。

西一采区有417、810、734、929、905钻孔封闭不良,故在采掘生产中采取探放水措施,防止封闭不良钻孔漏水。

1.4.2涌水量预计预计西一采区正常涌水量为10 m3/h,最大涌水量为30 m3/h。

1.5瓦斯、煤尘、煤自燃倾向和地温1.5.1瓦斯情况:瓦斯地质图上,本采区由北向南瓦斯含量逐渐增加。

12-1、12-2、13煤北部大部分为低瓦斯区,瓦斯含量小于10m3/t;南部有瓦斯含量大于10m3/t,为高瓦斯区,最高达18.8 m3/t。

7煤瓦斯含量分布规律与12、13煤基本相符,只是瓦斯含量低于12、13煤。

瓦斯含量5~13 m3/t之间。

3煤仅井检孔采了一个样,瓦斯含量7.61m3/t。

综上所述,西一采区为高瓦斯区。

详见表1-5-1、1-5-2、1-5-3。

各煤层瓦斯含量及突出危险性在采区生产前须进一步查明。

西一采区3煤层瓦斯含量一览表表1-5-1西一采区7煤层瓦斯含量一览表表1-5-2西一采区12、13煤层瓦斯含量一览表表1-5-31.5.2煤尘和煤的自燃倾向煤尘具有爆炸性,7煤煤尘爆炸指数为17.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