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合集下载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卷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分层作业(一)【夯基达标】1.下列我国古代著作的共同特点是A.医学领先世界不断发展B.手工技艺精湛推陈出新C.农业技术全面总结推广D.古代科学技术经验总结2.明清时期某典籍记载:“甘薯,即俗名红山药也……枝叶附地,随节作根,风雨不能侵损,可当米谷,凶岁不能灾,可充笾实,可以酿酒,用地少而利多”。

该典籍是A.《齐民要术》B.《大明历》C.《农书》D.《农政全书》3.不到长城非好汉。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明长城(如下图)总长万余里,她的东西起止点是()A.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B.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4.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李时珍《本草纲目》B.徐光启《农政全书》C.司马迁《史记》D.宋应星《天工开物》5.下图为太和殿,是明清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位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是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殿前设有广场,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

这种建筑理念反映出A.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的B.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C.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D.北京是由宫城、皇城、京城三大部分组成的6.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二、【培优促能】1.《本草纲目》是由明代李时珍通过考古证今,辨疑订误,广采群书编成的。

书中对妄图长生不老,服食丹石成风现象进行了批判,对黄连、泽泻服之可以成仙,亦做了驳斥。

这些体现了该著作A.注重继承B.宣扬迷信C.求变创新D.科学严谨2.如下图所反映的这部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科学技术著作,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1(含答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 1(含答案)

经典精品试卷《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B.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C.详细介绍药物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D.17世纪末传入日本和朝鲜2、下列书籍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3.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三国演义》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

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5.明代北京城的三重结构由外向里的正确顺序是()①皇城②宫城③京城。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6.下图是一枚奥运火炬接力纪念章的背面,其图案中万里长城与雅典神庙相连,体现出奥运圣火从雅典到北京的深刻寓意。

图中的长城应是()A.秦长城B.汉长城C.明长城D.清长城7、下图是《西游记》的插图《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是()A.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B.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C.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D.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8、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该小说的作者是()A.罗贯中B.曹雪芹C.施耐庵D.吴承恩9、明朝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①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②八股取士的实行③社会生产力发提高④商品经济的发展⑤科学家的努力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10、下列语句中能够准确概括出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所呈现的特点的是()A.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B.科技发展,成就辉煌C.科技发展达到顶峰D.科技持续稳定发展二、材料解析题11、明清文化时代特点非常鲜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这座城市由宫城、皇城、京城三个部分组成。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后练习-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后练习-部编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后练习一、选择题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出了中国的自信和境界。

据此回答第1~2题。

1.在尚未有特效西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中医药在抗疫中的显著疗效,引起世人对传统中医的高度关注。

以下属于中医药学瑰宝的有()A.《本草纲目》B.《资治通鉴》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2.编写上述巨著的杰出医学家是()A.华佗B.张仲景C.李时珍D.宋应星3.它是明末农业科学巨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这本农学巨著是()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4.下图记录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一些生产活动场景,它们应出自()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 C .《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5.历经六百年岁月变迁,紫禁城历久弥新。

如今其负责人表示:“要把一个壮丽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紫禁城值得传承下去的原因有()①气势恢弘的历史建筑②瑰丽璀璨的文物国宝③明朝实行的政治制度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

”此文描述的中国古代建筑是()A.都江堰B.隋大运河C.明长城D.北京故宫7.某书友在旧书摊见到一本失去封面的文学作品,第一章写道:“杜丽娘梦写丹青记。

陈教授说下梨花枪。

柳秀才偷载回生女。

杜平章刁打状元郎。

”该作品是()A.《西游记》B.《水浒传》C.《窦娥冤》D.《牡丹亭》8.明朝大多数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A.故事引人入胜B.宣扬君权神授理念C.反对封建主义D.具有浪漫主义风格9.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

”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②《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③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④《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本草纲目》记载了药物1800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书中还对各种药物进行了重新分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 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 同步练习  含答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选择题1.清朝的时候有一位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他先声明自己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的。

但当他走到太和殿前时,这位使节再也支撑不住了,“扑通”跪在了地上。

他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我跪的是中国伟大的建筑。

”此处“伟大的建筑”指的是()A.故宫B.莫高窟C.颐和园D.万里长城2.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独创性的象征。

下列关于明长城的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西起陇西,东到山海关D.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3.一位外国朋友希望能游览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他应该去()A.沈阳故宫B.北京故宫C.万里长城D.避暑山庄4.毛泽东在《清平乐•六盘山》中写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存的北京延庆八达岭长城修建于()A.秦朝B.战国C.明朝D.清朝5.被西方研究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大唐西域记》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水浒传》6.明清之际,我国产生了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其中影响较大的代表人物有()A.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B.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C.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D.苏轼、柳永、李清照7.这部书涉及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30多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书是()A.《资治通鉴》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8.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E.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9.某古书的提要写道:“明,徐光启撰……总括农家诸书。

”据此可知,该古书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10.下列不属于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的是()A.贾宝玉B.林黛玉C.王熙凤D.孙悟空11.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B.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C.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有关汉卿、汤显祖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12.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繁荣,小说创作大放异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时练习(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时练习(有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D.曹操煮酒论英雄2、如图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A.《水经注》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3、元朝设立宣政院,明朝加固增修长城,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其共同意义在()A.加强中央集权B.削弱地权力C.抵御外来入侵D.维护国家统一4、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 错误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5、明朝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北京城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在原有基础上修建的( )A.明太祖B.顺治帝C.康熙帝D.明成祖6、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

”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A.故宫B.十三陵C.长城D.颐和园7、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A.介绍并传播西水利法B.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8、如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

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 )A.发明指南针B.发明活字印刷术C.编著《本草纲目》D.编著《天工开物》9、某书友到旧货市场淘宝,见到一本明代线装本章回小说,封面已经失去,随手翻阅,见其第45回是《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

据此推断,这本小说是()A.《西游记》B.《水浒传》C.《三国演义》D.《红楼梦》10、《红楼梦》第23回中提到“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这里面说到了两部我国戏曲史上的杰作。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三单元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时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三单元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时练(含答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

这部“巨著”是( )A.《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2、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北京城的是()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戚继光D. 郑和3、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农政全书》——徐光启②《天工开物》——宋应星③《三国演义》——罗贯中④《本草纲目》——张仲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查阅()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6、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构成,宫城即紫禁城,最为壮丽,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这一“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所体现出的明朝鲜明时代特点是()A.中轴线对称的均衡布局B.以高、直、尖和强烈的向上感为特征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D.布局严整,金碧辉煌,气象万千7、“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该书是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几何原本十五问 D.本草纲目8、《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③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④航海业的发展盛况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9、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请问该书是( )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2.观察下面两幅图,与唐朝长安城比较,明朝北京城设计的最主要特点是( )A.城内有“市”,具有商业功能B.城内有宫城和皇城C.城有三重,宫城居于中心.D.城为方形,街道正直3.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一组图片,其标题分别为“舌战群儒”“蒋干盗书”“单刀赴会”“挥泪斩马谡”。

你认为它们可能取材于(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牡丹亭》4.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中医药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下列为我国传统中医、中药学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有( )①张仲景②华佗③李时珍④徐光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王世贞称《本草纲目》“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

主要是指( )A.《本草纲目》是农政科技巨著B.《本草纲目》被人们视为宝物C.《本草纲目》内容详细、全面D.《本草纲目》文学价值高6.《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当时(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③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④航海业的发展盛况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7.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出现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著作。

其中农学家徐光启的农业科学巨著是()8.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

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9.王华同学在学习“明朝的北京城”这一知识的时候,做了一组课堂笔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人教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 明朝时期在中医药研究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A. 张仲景B. 华佗C. 李时珍D. 吴承恩2. 有句广告词“药材好,药才好”。

一医学爱好者想了解我国古代有关药物学方面的知识,你可以建议他查阅()A. 《伤寒杂病论》 B .《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3.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

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

下列医学成就属于李时珍的是()A. 制成“麻沸散”B.写成《伤寒杂病论》C. 写成《千金方》D.撰写成《本草纲目》4. 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 年的百科全书”,这部“巨著”是()A. 《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C .《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5. 明朝后期出现了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农政全书》,其作者是()A. 贾思勰B. 李时珍C. 宋应星D. 徐光启6. 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他们应查阅的著作是()A B C D7. 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A. 介绍并传播西方水利方法B. 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C. 被译为多种外文, 影响广泛D. 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8. 历史上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是()A. 战国与明朝B. 秦朝与明朝C. 战国与秦朝D. 明朝与清朝9. “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 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 舞起矫健的巨龙/ 短兵相接的年月/ 你是抵御外敌入150 米, 形成现在的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 7.8 公里的格局。

目前,它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

这条线汇集了北京城市古建筑的精髓和传统街区,见证了这座古都的历史变迁。

将一系列重要宫殿都建在中轴线上是为了()A. 便于设计建造B. 体现皇权至上C. 城市布局严谨D.工匠随意修建14. 在我国历史上,北京曾先后做过哪些王朝的都城()①辽 ②金 ③元 ④明 ⑤清A. ③④⑤B. 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5. 某书友到旧货市场淘宝,见到一本明代线装本章回小说,封面已经失去,随手翻阅,见其第45回是《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拓展练习(pdf,含解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拓展练习(pdf,含解析)
五年中考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D 明朝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这部著作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答案 D 观察图片可知,四幅图片内容均与手工业有关。《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著作;《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科学巨著。《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 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与四幅图片所示内容相 符,故选 D。 3.答案 D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 全书共记载了 1 800 多种药物,收录药方 11 000 多个,另附药物形态图 1 100 多幅,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 故选 D。 4.答案 C 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 的总结。描绘我国古代井火煮盐工艺的插画即出现在《天工开物》中。故选 C。 5.答案 D 北朝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 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是一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 业生产技术,被称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 D。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云锦的制造工艺”属于手工业方面,《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 都是农学著作,《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 C。 2.答案 A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长城。八达岭长城属于明长城的 一部分。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宫城即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现在称为故宫,是 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①②符合题意,故选 A。 3.答案 B 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的社会物质实体”可知,故宫、 明长城符合题意。故选 B。 4.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僧人西行取经”分析可知这个僧人是玄 奘,以玄奘西行取经为素材创作的小说是《西游记》,其作者是吴承恩。 5.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明朝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具有反封建思 想。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选择题1.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⑤火药的发明A. ②①⑤④③B. ②④⑤③①C. ②⑤①④③D. ②③④①⑤2.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哪部著作?()A. 《齐民要术》B. 《农政全书》C. 《天工开物》D. 《本草纲目》3.明朝时,我国传统科技成果显著,小美同学学习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内容后,概括出这些著作的主要特点是()A. 注重科技研究与创新B. 总结传统科技成果C. 处于世界先进水平D. 宣传西方先进科技4.如果想要了解树艺、蚕桑、牧养、农事、荒政等方面的知识,应该去查阅哪部著作?()A. 《齐民要术》B. 《农政全书》C. 《天工开物》D. 《本草纲目》5.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

明长城蜿蜒万余里,其东西起止点是()A. 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B. 东起辽东、西至陇西C.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D. 东起鸭绿江、西至陇西6.明长城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那么,它修建的目的是?()A. 抵御匈奴族的侵扰B.彰显明朝国力强盛C. 方便中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D. 抵御蒙古贵族南扰7.下列对北京城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明成祖时建造的B.1405年开始大规模的营建C.整个北京城呈“凹”字形,由一条中轴线凹纵贯南北,对称展开D.北京城的建筑,以宫苑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殿、王府等8.明朝北京的紫禁城是指()A. 京城B. 皇城C. 宫城D. 外城9.明朝时期,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A. 巴黎圣母院B. 白金汉宫C. 紫禁城D. 白宫10.下列中国古代文化成就中,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西游记》B. 《牡丹亭》C. 《窦娥冤》D. 《农政全书》11.下列对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本草纲目》广泛记载了各地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方法等B. 《农政全书》被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C. 《水浒传》深刻揭露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D. 《西游记》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1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课件

(4)明朝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请根据提示填空。 ①降妖除魔本领强 ,蔑视统治勇反抗。对应作品的作者是 __________。 吴承恩
《水浒传》 ②民间生活多艰难,逼上梁山当好汉。对应的作品是__________ 。
③军事斗争乱纷纷 ,人物形象栩如真。对应作品的作者是 __________。 (5)随着城市的发展 ,市民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提高,其中戏剧是非常重 罗贯中 要的一部分。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__________,他的代表 作是《______________》。 牡丹亭 汤显祖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知识点1 科技名著
1.《本草纲目》: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__________ 李时珍 著,总结了我国古代
药物学 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 __________ 地位。
2 . 《天工开物》: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 , 对我国古代的 ________ 农业 和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2)诗中提到的长城在明朝时,东西到达哪里? 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
(3)明朝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家们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请从医学和工农业生产两个方 面,举出科技巨著的例子。 医学:《本草纲目》。工农业生产:《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
2.北京城:__________ 明成祖 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北京城有宫 皇城 宫城 ,即紫禁城 ,是当时 城、__________ 、内城和外城。核心是 ________ 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知识点3 小说和戏剧
1.小说: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____________ 市民文化 结合起来。 地位(特点) 章回体 是我国______ 小说 《三国志 描写了三国之间政治、军事 的开山之作,也是 通 和相互交往上的矛盾冲突, 罗贯中 俗演义》 ________ 我国最为流行的长 要求统一 反映了人民群众________ 的 历史 小说之 (《三国演 篇________ 强烈愿望 义》) 一 作者 内容 官逼民反 为主题,揭 以____________ 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 运用白话描写故事 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 进程和人物性格, 施耐庵 《水浒传》 ________ 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 洗练明快,生动传 的武装斗争,塑造出一批个 神 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_晌霸出翼一«t 弭注 曲廛曲盘世醫輯羟善薯的| 特点。

〔门忌即r 叨剧曲离+桑去生! 业扛点地 为,工盲土时礼展山域帝此 量炭*为检81卄4£的丘晨创 L* 7艮讶肋虹盘艮箍】时眄 曲b 嵩歼学梢林拄it 車杜| 是阴朝年轨疋鼻时一光廉 国匸此片.科半家自冷的势 * "・站明刘士丑一蠶航迭; 故程对科扯宕着” <2)#A ciStr*、几萍、蔺实. 憨惟越,实品姓.2.晤青的不屮車慢、建別駆 忖在丁罚堆若丈音側宾Hfh 注卜祠翊申布応声JtiE 齐空 *jJL4, F IKT < tiS. JF :曙崩朮丸应沿 宙tt* 也电量#严重.取民宴过禾 幣,谒■*牡*■迩爭丸由抚 慕,在枣遇上圧対環龄科 时.丈学E 来作说也*越帮 有直对亳也曲. *))帚■■龍 £“鼻畏出扃蝇栏通,朮则 建东;囲式感东趋啊幄辽: it*舌韭基血去' 口)中01古火栋H 奸敖童观| 绘轻蛊址,倉辽班施闭比* ⑶北義 J|氏爵止,址貞歯况再云早■峭 一卸兄量曲和韦訂月代權尢 *斓¥就戎空席卜・仝止总站 TAB *■托农业圭戶強先| 土博量*it*罩审*•件古灵i 于农準*■«気塀配最杲+是 ■fl 代家年--*主娶轩蕊业\ 艸芋巨聲.1. 《本草纲目》(1)作者: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2) 内容: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3 ) 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天工开物》(1 ) 作者:宋应星。

(2) 内容: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3 ) 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三单元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三单元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聊斋志异》D.《红楼梦》2、小刚同学的爷爷是一名老中医,一生潜心研究中医药方。

下列对他的研究帮助最大的是( )A.《天工开物》B.《史记》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3、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他是哪部古典小说中人物的原型(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4、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可查阅( ) A .《伤寒杂病论》B .《齐民要术》C .《天工开物》D .《本草纲目》6、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构成,宫城即紫禁城,最为壮丽,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这一“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所体现出的明朝鲜明时代特点是( )A.中轴线对称的均衡布局B.以高、直、尖和强烈的向上感为特征C.专制皇权不断强化D.布局严整,金碧辉煌,气象万千7、“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该书是A .天工开物B .农政全书C .几何原本十五问D .本草纲目8、《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 )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 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③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④航海业的发展盛况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9、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人教部编七年级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七年级下历史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练习题含答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栏目以弘扬创新精神为己任,启发人的思维,提高人们对发明创造的兴趣。

以古今中外发明创造为出发点,讲述与之相关的故事、事件和人物。

”这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天工开物》栏目的宗旨。

这个栏目的命名与下列哪一位科学家有关( )D.宋应星A.李时珍 B.毕昇 C.徐光启2、明朝在中医药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D.吴承恩华佗 C.李时珍B.A.张仲景3、“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伟大工程是( )A.都江堰B.大运河C.明清皇宫D.长城4、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5、下列书籍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是 (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6、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该小说的作者是( )A.罗贯中B.曹雪芹吴承恩 C.施耐庵D. 7、“醉打蒋门神”的故事出自()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8、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

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页 1 第A.皇权的高度膨胀B.民族矛盾尖锐近代科学传入C.工商业市镇繁荣 D.9、“九九八十一难”、“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说的是()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10、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它是东方艺术中时间最悠久、空间最辽阔、内涵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一种艺术,是东方文化瑰宝。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业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业新人教版

10.(宜宾中考)明清时期,小说和戏剧深受人民喜爱,主要是因为(C ) A.人民文化素质很高 B.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C.内容反映现实生活 D.题材高雅不落俗套
11.(福建中考)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 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 长城是D( )
9.(安徽中考)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全书60卷,其中包括农本3卷,田 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 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由此可见,此书( ) D A.标志着北方农业的成熟 B.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 C.集中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D.是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集大成者
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值得赞誉的科技】 材料一 他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中的许 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是可以“久服延年”的,流传于世将遗祸无穷。于是,他 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他”指谁?他决心要编纂的“本草书籍”是什么?有什么盛誉? 李时珍。《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2)材料二中的图片最有可能出自明朝哪部著作?这本书主要记载了什么内容?有什 么美誉? 《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 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1420年,北京城基本建成。其中紫禁城建筑总面积16万余平方米,有各类殿宇 等近9 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它的主要设计者是D( )
A.李春 B.毕昇 C.沈括 D.蒯祥 4.“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 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C( ) A.都江堰 B.隋大运河 C.明长城 D.北京故宫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部编)同步练习: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016部编)同步练习: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单项选择1.中医是中国的国粹。

下列有关李时珍医药学的资料,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正在播放的电影《李时珍》B.唐明邦的著作《李时珍评传》C.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D.李时珍博物馆的解说词2.我国古代的中医文化辉煌灿烂,惠及后人,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属于中医学著作的是( )①《本草纲目》②《天工开物》③《伤寒杂病论》④《农政全书》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3.下列四幅图片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场景,它们收录于(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女王看到的长城修筑于明朝。

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5.右图所示的是明朝都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这种设计意在突出( )A.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B.宫殿宏伟壮观的景象C.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D.紫禁城建筑的时代感6.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是( )A.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B.曹操煮酒论英雄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梁山泊义士尊晁盖7.“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剧《水浒传》再现了哪个时期传奇英雄的故事(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元朝8.《西游记》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A.罗贯中 B.曹雪芹 C.施耐庵 D.吴承恩二、组合列举9.中国古代优秀科技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__________》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2)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选择题1.2009年,甲型H1N1等疫病在我国快速传播,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

以下哪部著作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A.宋应星的《天工开物》B.徐光启的《农政全书》C.贾思勰的《齐民要术》D.李时珍的《本草纲目》2.下列著作中,被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A.B.C.D.3.明朝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

这部“巨著”是()A.《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4.下图所示对联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成果当属()A.史学B.农学C.建筑学D.医药学5.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

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A.民族矛盾尖锐B.皇权高度膨胀C.工商业市镇繁荣D.近代科学传入6.乾隆时编《四库全书》对《天工开物》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上述材料说明A.“闭关锁国”阻碍了社会的进步B.“重文轻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C.“科举制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重农抑商”阻碍了社会的进步7.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爆发,下面哪部著作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本草纲目》8.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耗费27年的精力,编写出一部药物学巨著。

该巨著是A.《大唐西域记》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海国图志》9.“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请问该书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10.明朝的北京城分为三重,现今故宫博物院是()A.皇城B.宫城C.京城D.外城11.明长城东起()A.鸭绿江B.山海关C.居庸关D.嘉峪关12.如果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文献是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13.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附有与意大利传教士合译的《泰西水法》6卷,另外他还与另一位传教士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著作《原本》并定名为《几何原本》,对我国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1(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习题1(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B.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C.详细介绍药物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D.17世纪末传入日本和朝鲜2、下列书籍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齐民要术》3.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三国演义》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

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D.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5.明代北京城的三重结构由外向里的正确顺序是()①皇城②宫城③京城。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6.下图是一枚奥运火炬接力纪念章的背面,其图案中万里长城与雅典神庙相连,体现出奥运圣火从雅典到北京的深刻寓意。

图中的长城应是()A.秦长城B.汉长城C.明长城D.清长城7、下图是《西游记》的插图《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是()A.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B.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C.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D.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8、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该小说的作者是()A.罗贯中B.曹雪芹C.施耐庵D.吴承恩9、明朝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①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②八股取士的实行③社会生产力发提高④商品经济的发展⑤科学家的努力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10、下列语句中能够准确概括出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所呈现的特点的是()A.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B.科技发展,成就辉煌C.科技发展达到顶峰D.科技持续稳定发展二、材料解析题11、明清文化时代特点非常鲜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这座城市由宫城、皇城、京城三个部分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
B.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
C.详细介绍药物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D.17世纪末传入日本和朝鲜
2、下列书籍中,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的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
3.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三国演义》
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说:“我到过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

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
5.明代北京城的三重结构由外向里的正确顺序是()
①皇城②宫城③京城。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6.下图是一枚奥运火炬接力纪念章的背面,其图案中万里长城与雅典神庙相连,体现出奥运圣火从雅典到北京的深刻寓意。

图中的长城应是()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清长城
7、下图是《西游记》的插图《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是()
A.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B.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D.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8、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该小说的作者是()
A.罗贯中
B.曹雪芹
C.施耐庵
D.吴承恩
9、明朝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①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②八股取士的实行③社会生产力发提高
④商品经济的发展⑤科学家的努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10、下列语句中能够准确概括出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所呈现的特点的是()
A.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B.科技发展,成就辉煌
C.科技发展达到顶峰
D.科技持续稳定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
11、明清文化时代特点非常鲜明,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这座城市由宫城、皇城、京城三个部分组成。

它以“万岁山”为全城的中心点,纵贯南北的中轴线从这里穿过。

紫禁城的主要宫殿和午门、承天门等主体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

(1)材料所说的这座城市是材料二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2)诗中提到的长城在明朝时,东西到达哪里?
(3)明朝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科学家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

请从医学和工农业生产两个方面,举出科技巨著的例子。

(4)明朝时期,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请根据提示填空
①降妖除魔本领强,蔑视统治勇反抗。

对应作品的作者是 ______ 。

②民间生活多艰难,逼上梁山当好汉。

对应的作品是 ______ 。

③军事斗争乱纷纷,人物形象栩如真。

对应作品的作者是 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DCBDC CCAAA
【解析】
5.本题考查的是明长城,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明明长城的相关史实。

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明朝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气势宏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今北京的长城是明长城遗迹。

故选C。

二、材料解析题
11、(1)北京城。

(2)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3)医学:《本草纲目》;工农业生产:《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

(4)①吴承恩;②《水浒传》;③罗贯中。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北京城。

根据材料一中的“宫城、皇城、京城”和“紫禁城”等可知这个城市是北京城,它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宫城,宫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帝居住的地方。

(2)本题考查的是明长城。

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明朝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3)本题考查的是明朝时期的科技巨著。

明朝科技巨著有: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的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朝徐光启的代表作《农政全书》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

(4)本题考查的是明朝时期的小说。

①降妖除魔本领强,蔑视统治勇反抗.对应作品是吴承恩的《西游记》。

②民间生活多艰难,逼上梁山当好汉,对应的作品是施耐庵的《水浒传》。

③军事斗争乱纷纷,人物形象栩如真,对应作品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展示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各统治集团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的巨幅历史画卷,宣扬“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和忠义思想,
反映了元末社会动荡中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

施耐庵的《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根据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创作而成,小说围绕“官逼民反”的主题,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刻画了性格、经历不同的各种反抗者的英雄形象。

明朝中期的《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它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运用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语言,塑造出神勇广大、敢于反抗的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了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