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教材分析 (7)-精品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理解并掌握简单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方法。

本章内容包括单侧植树问题、双侧植树问题以及环形植树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的本质,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在四年级时学习了简单的几何图形和逻辑推理,对于解决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单侧植树问题、双侧植树问题以及环形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将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和实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练习本、铅笔。

3.教学素材:植树问题的实例、相关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树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单侧植树问题、双侧植树问题以及环形植树问题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植树问题进行解决,并总结解决方法。

然后,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解决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7单元《第3课时植树问题》(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7单元《第3课时植树问题》(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7单元《第3课时植树问题》(3)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3)主要讲述了在一定的距离内,按照一定的间隔种植树木的问题。

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植树问题的公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直线上植树和环形线上植树的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长度单位等知识,对植树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在直线上植树和环形线上植树的规律,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总结植树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直线上植树和环形线上植树的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植树问题的规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索规律: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索在直线上植树和环形线上植树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公式。

3.实践应用: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植树问题的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更复杂情境下的植树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植树问题的规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及作用:“数学广角”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单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应用,从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体会,特别是在1年级上册认识数的时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数”板块中就已经出现了像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本单元就是让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能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试着学习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五、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辨析,实践中逐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

六、课时安排:本单元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数字与编码(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1~P113以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运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并能够评估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

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已经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策略,如画图、列举等。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条理性和计划性,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够灵活。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作为教学的素材。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必要的学具,如画笔、纸张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应用。

2.掌握求解植树问题的相关数学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探讨、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植树问题的数学建模方法。

2.进行实际问题求解,并进行数学推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引入植树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问题背景和意义。

2. 学习探讨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在老师引导下学习植树问题的相关数学方法,并尝试解题。

3. 案例分析
•给出几个植树问题的案例,让学生尝试根据所学方法进行解题,并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4. 总结提高
•整合学生的解题思路,总结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如何理清思路、提升解题效率。

四、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上给出的植树问题练习题。

2.自主选择一个植树问题进行分析,并写出解题思路和过程。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植树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
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树问题,并在解题中体会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七单元数学广角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结构和意义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七单元数学广角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结构和意义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七单元数学广角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结构和意义精品教案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数字编码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建议:1、恰当把握目标。

数字编码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这里学生只要能从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具体实例中初步了解蕴含其中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出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并能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掌握编码中每个数字的信息和含义。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从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教学。

同时,启发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比如通过调查了解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含义,了解生活中的一些数字编码的意义等。

3、让学生动手实践,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课时安排:3课时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数学广角(课型:新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111~P113以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不仅能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了解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初步体会数字编码的方法。

3、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7单元《第3课时植树问题》(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7单元《第3课时植树问题》(3)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7单元《第3课时植树问题》(3)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3)主要让学生理解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在直线线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要植,那么棵数比段数多1,如果只在一端植,那么棵数与段数相等。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数学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课时,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封闭线路和直线线路植树的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封闭线路和直线线路植树的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运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封闭线路和直线线路植树的规律。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从而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封闭线路和直线线路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实际问题,用于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封闭线路和直线线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些线路上的植树问题应该如何解决?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

如:一条封闭线路长100米,每米种一棵树,问共需要种多少棵树?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规律。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如:一条直线线路长200米,每50米种一棵树,问共需要种多少棵树?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现数学的价值。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在特定情况下植树的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植树问题中的规律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在特定情况下植树的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植树问题中的规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在特定情况下植树的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发现植树问题中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植树问题中的规律。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2.学具: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个生活中的植树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植树问题。

例如,一条长为100米的道路,每10米植一棵树,问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树?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呈现不同情况下植树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如,一条长为150米的道路,每10米植一棵树,一共需要植多少棵树?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

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巩固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1 谁先走(2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1 谁先走(2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1 谁先走(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谁先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在棋盘上,不同位置出发的棋子谁先到达对方底线的原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棋盘上不同位置对棋子行走路线的影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但是对于棋盘上不同位置出发的棋子谁先到达对方底线的原则,学生可能还有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这一原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棋盘上不同位置出发的棋子谁先到达对方底线的原则。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棋盘上不同位置出发的棋子谁先到达对方底线的原则。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一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游戏教学法:运用棋盘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理解并掌握棋子行走的原则。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棋盘道具:准备一副标准的棋盘,用于教学演示和游戏环节。

2.棋子道具:准备足够的棋子,用于教学演示和游戏环节。

3.PPT课件:制作相关的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4.学习任务单:准备相应的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巩固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棋盘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通过讲解游戏规则,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棋子可以先到达对方底线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谁先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棋盘上不同位置出发的棋子谁先到达对方底线的原则。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单元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是有关数学广角的“植物问题”,主要探讨的是关于在一条线段植树的问题,只栽一端、只栽中间、两端都栽等。

教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猜想、试验、推理等探索过程,并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利用规律回归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人手的思想。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涨,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观察、操作及交流活动,探索并认识不封闭线路上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数学思考: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总长÷间距=间隔数,间隔数+1=植树棵数),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在一定的路长或场地中,按一定的间隔植树时,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的数学运算已经没有问题。

但是,对于植树问题这种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学生可能还不太了解,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在一定的路长或场地中,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植树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再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最后进行总结和拓展。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实例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如果要在一条50米的路两边植树,每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那么需要植多少棵树?2.呈现(10分钟)呈现PPT课件,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实例1:一条100米的路,每棵树之间的间隔是10米,需要植多少棵树?实例2:一个长方形场地,长是80米,宽是40米,如果沿着长边和宽边植树,每棵树之间的间隔分别是10米和5米,那么需要植多少棵树?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计算,并展示结果。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情况中,植树问题可能会有哪些变化?如何解决?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8.板书(5分钟)板书关键知识点,方便学生复习。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诗歌、散文、故事等形式,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中的美好。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宇宙生命之谜》和《泊船瓜洲》。

通过对这些课文的阅读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文本分析、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发挥想象,感受文本所传达的美好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文本所传达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美,理解课文的大意。

3.分析课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子、段落等方面分析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美好情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体验文本所传达的情感。

5.拓展训练:以课文为素材,设计相关的写作、口语表达等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7单元《第2课时植树问题(2)》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7单元《第2课时植树问题(2)》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7单元《第2课时植树问题(2)》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植树问题(2)》,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植树问题(1),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植树问题的知识和方法。

本课时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植树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植树问题中的间隔数和树的棵数的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在上一课时已经学习了植树问题(1),对于基本的植树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可能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于复杂情境的分析和处理,对于间隔数和树的棵数的关系的理解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中的间隔数和树的棵数的关系,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学生能够发现植树问题中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中的间隔数和树的棵数的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对于间隔数和树的棵数的关系有深入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发现其中的规律。

3.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实际的植树问题情境,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

2.学生准备上一课时的学习资料,以便进行复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学习的植树问题(1),让学生回顾基本的植树问题的知识和方法。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人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人教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包括植树线路的封闭与开放,以及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判断植树线路的封闭与开放,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植树棵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植树造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提出问题:在一条直线上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这是什么样的植树线路?(2)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植树线路是封闭的。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封闭植树线路的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3. 探究活动(1)教师提出问题:在一条封闭的植树线路上,植树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植树棵数等于间隔数的关系。

4. 实际问题(1)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在一座长方形的花园四周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求植树棵数。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植树线路的封闭性,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植树棵数。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等。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在一座圆形花园周围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求植树棵数。

(3)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拓展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找出身边的植树问题,并尝试解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植树问题,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是本册教材中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内容。

它通过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植树问题的发展历程、植树问题的基本公式以及如何运用基本公式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四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为本节课解决植树问题提供了知识基础。

但是,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联系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发展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合适的数学方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植树问题案例,让学生从中总结规律,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植树问题案例和实际问题,用于课堂讲解和练习。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的植树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植树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的植树问题案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总结出植树问题的基本公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运用刚刚学到的基本公式,解决一些实际的植树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操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1谁先走(2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1谁先走(2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1 谁先走(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谁先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棋盘游戏中,如何通过观察和推理,确定双方谁先走更有利。

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棋盘游戏中的策略。

但同时,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棋类游戏不太熟悉,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在棋盘游戏中,如何通过观察和推理,确定双方谁先走更有利。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棋类游戏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在棋盘游戏中,如何通过观察和推理,确定双方谁先走更有利。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让学生在实际游戏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棋盘道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棋盘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找出在棋盘游戏中,谁先走更有利的情况。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思考结果,互相学习和借鉴。

4.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棋盘上进行实际操作,验证自己的推理是否正确。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明确谁先走更有利的条件。

6.拓展延伸:布置一些相关的棋盘游戏,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2.能够分析问题,建立相关模型,解决植树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植树问题的本质。

2.掌握建立问题模型的方法。

3.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植树问题。

三、教学难点
1.分析问题,提炼关键信息。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备课资料、课件、植树问题案例。

2.学生准备:书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引入植树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2. 概念讲解(15分钟)
•解释植树问题的背景和实际意义,引导学生思考。

3. 案例分析(20分钟)
•展示一个具体的植树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取关键信息。

4. 模型建立(20分钟)
•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 小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总结(10分钟)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六、作业布置
•布置植树问题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并准备下节课展示成果。

七、课后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节课教学做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植树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和数学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的一个课题,主要让学生探讨在一定条件下植树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但同时,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和生活经验有限,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纸牌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分析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巩固新知: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应用:学生分组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巩固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形式,展示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合作学习的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内容
植树问题。

本单元内容由原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移来,例3调整为封闭曲线上
的植树问题。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
问题的模型思想。

2.通过画线段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尝试用植树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编排特点
(1)题材更为丰富。

与原实验教材相比,本次修订后的“植树问题”新增了一些生活中
的“植树问题”。

如例3探讨在一条封闭曲线上植树的问题。

另外,
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中增加了“每两棵梧桐树中间栽一棵银杏树”“马拉松比赛设置饮水点”“项链上的水晶”等实际问题,一方面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多角度、有效地体
会和运用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突出线段图的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在“植树问题”中最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模型思想,而如何让学生
理解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是教学“植树问题”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材突出了线段图的教学,通过几何直观帮助学
生理解“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例1先画出形象的线段图,然后抽
象成线段图表示两端都栽的情况,例2通过迁移呈现出两端都不栽的
线段图,“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通过迁移画出一端栽另一端不
栽的线段图,最后例3让学生理解在封闭曲线上植树的线段图的画法
以及沟通它和一条线段上植树中的一端栽另一端不栽的联系。

教材通
过突出线段图的教学,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不同情况下植树棵树、分割
点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由此理解和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四、具体编排
1.例1: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

植树问题教学的重点是解决点和间隔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模型。


是当数据比较大时,不利于学生发现规律,所以教材编排上体现了化
繁为简和建模的思想。

例1是关于一条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
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
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1)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话“100m太长了,可以先用简单的数试试”渗透化繁为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的编排渗透了“猜测—探索—归纳—应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重点培养学生借助线段图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教材呈现学生用画示意图或线段图的方法帮助思考,通过观察两端
都栽树的示意图或线段图,把分割点和栽树的棵树一一对应起来,发
现并初步总结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再让学生在30m、35m
上加以验证,从而建立起一条线段两端都栽这类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例2: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

例2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即两端都不栽树的
情况。

教材继续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找出一般
规律来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迁移能力培养。

有了例1的基础,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自然会想到借助
线段图来分析,教材呈现学生画线段图进行分析,发现当两端都不栽
树时,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然后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例题的问题。

一端栽另一端不栽的情况放在“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自己探究。

通过画线段图,可以与例1、例2的对比来获得对这一基本模型的理解,同时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要求的问题。

3.例3:封闭曲线上植树。

(1)突出画图的策略。

例3是在一条首尾封闭的曲线上植树的问题。

编排思路和例1相同,继续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和画图的策略。

借助图示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2)注重模型的对比与沟通。

通过小精灵的问题“如果把圆拉直成线段,你能发现什么?”启发
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找出这种植树问题的规律,即栽树的棵树正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