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整理-(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倍数和因数综合练习(一)

合集下载

倍数和因数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下册).doc

倍数和因数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下册).doc

倍数和因数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0-72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3、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及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倍数和因数1、提出活动要求:每一桌的同学合作,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想想有几种不同的摆法,并用乘法算式把不同的摆法表示出来。

看看哪桌的同学最快完成。

2分组操作活动,师巡视指导。

3、指名汇报,出示课件,全班交流。

汇报时是引导学生根据“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这两个问题说出三种不同的乘法算式。

师提示:每排摆5个,能摆几排,明确只有这三种摆法。

4、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1)结合4×3=12,说明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并板书。

(2)齐读这三句话,板书课题:倍数和因数(3)指名看式子说。

(4)请学生根据6×2=12和12×1=12两道算式,照样子说一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追问:如果说12是倍数,3是因数,可以吗?为什么?明确:倍数和因数都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教师指出阅读底注明确: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不是0的自然数,0要考虑吗?那从什么数开始。

如1、2、3、4、5、6、7、8、9…….在小数和分数等其他数中就也没有倍数和因数的说法了。

(可根据具体的算式说明,如0×3=0,1.5×2=3。

)(5)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数学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义教课标数学)四下第70-71的例题以及72页想想做做的1-3页。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相应的乘除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求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

2、在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培养有序思考能力。

3、通过倍数和因数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到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每桌准各12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每人准备一张自己学号的卡片。

设计理念:通过竟猜、操作、比一比谁写得多,找朋友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文流进行自主探索;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智力竞猜引入新课1、让学生进行智力竞猜春暖花香的季节,公园里许多人在划船,一条船上有两个父亲两个儿子,但总共只有3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部分学生能猜出三个人分别是孙子、爸爸、和爷爷)2、孙子、爸爸、爷爷的名字分别是韩韩,韩有才、韩广发。

请学生以韩有才为中心介绍下三个人的关系。

学生可能会说出韩有才.是爸爸,韩有才是儿子的语句,这时引导学生说出谁是谁的爸爸谁是准的儿子。

3、上述父子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在表述时一定要完整。

并向学生说明自然数中某两个数之间也有这种类似的依存关系倍数和因数。

设计说明:智力竞猜走学生喜欢的形式,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争强好胜之心,竞猜有两个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以此引出相互依存的关系,为理解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作铺垫。

苏教版四下《倍数和因数》教案

苏教版四下《倍数和因数》教案

苏教版四下《倍数和因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倍数和因数》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倍数和因数》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等基础知识,对于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够求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克服困难,自主探究,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求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旅游团的人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倍数和因数的定义和例子,让学生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求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巩固对倍数和因数概念的理解。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倍数和因数》教案(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倍数和因数》教案(有配套课件)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倍数和因数》教案(有配套课件)倍数和因数泰州市塘湾中心小学周俊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0-72页的例题及相应的“试一试”,第72页“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2、让学生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以及已有的乘除法知识,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3、让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小正方形、课件。

教学过程:一、理解概念引入新课谈话: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小正方形)对。

如果给你12个这样大的小正方形,你能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吗?谁来说说看,你准备怎样拼。

指名回答,师出示课件。

(3种不同的拼法)提问:如果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看作1,那你能算出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吗?(生答,师板书)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谈话:我们一起看3×4=12这个算式,在数学上可以这么说:(出示课件)因为3×4=12,所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

揭示课题:在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新词,发现了吗?(指名答)(板书:倍数因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倍数和因数”。

(生齐读课题)谈话: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吗?想知道吗?请大家把课本翻到70页,看70页下面的小字。

(指名读)提问: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提出要求:你能照上面的样子试着说一说吗?(指名2人说,师板书算式)谈话:那我也来举个例子,你们看对不对。

因为3+4=7,所以7是3的倍数。

谈话:大家看这个算式(板书:18÷3=6),根据这个算式,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这个除法算式可以得到哪个乘法算式?那我们说倍数和因数,要在什么样的算式里才能说?二、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谈话: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12是3的倍数,18也是3的倍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下《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下《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下《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下《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0-72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教学准备:1.了解学生在班级的学号。

2.课前和学生谈话:某某同学,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班级里谁是你的好朋友,他(她)叫什么名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刚才课间的时候,我通过了解记住了四()班一些同学的名字,你叫×××,我还知道你和某某同学是好朋友,对吧?我还知道你叫×××,你是好朋友?(学生哄堂大笑).你们笑什么?哦,对了,我应该说你和谁是好朋友,那就对了,我们不能说一个人是好朋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研究自然数之间的一些朋友关系。

(板书:自然数)哪位同学告诉我,你知道的自然数有哪些呢?(指名回答)二、教学“倍数”及探究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1.教学“倍数”师:好,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组非常熟悉的画面(屏幕出示3朵红花,6朵黄花)红花几朵?黄花呢?你能告诉大家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吗?(2倍)1 师:说得真好,再看下一题(屏幕出示3朵红花,12朵蓝花)红花几朵?蓝花呢?你知道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吗?知道的同学一起说。

(4倍)提问:通过刚才的两幅图我们知道了:6是3的()倍;12是3的()倍。

谈话:那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句话“6是3的()倍”,在这句话中,“6”“3”这两个数都是自然数,那么6和3之间就有一种关系,是什么关系呢?是“倍数”关系,(板书:倍数)那谁是谁的倍数呢?(6是3的倍数)师:说得真好。

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倍数和因数(1)

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倍数和因数(1)

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倍数和因数(1)一、教材分析倍数和因数一课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中的内容。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差不多分时期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把握了十进制记数法,同时也差不多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要紧是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学会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和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和难点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究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并能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摸索的水平。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自信心。

4、重点:明白得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明白它们呢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5、难点:探究并把握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一)认识倍数和因数认识倍数和因数时,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得到乘积相同的不同乘法算式,并进一步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倍数和因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某数倍数或因数,这一点学生往往搞不清,为了使学生明白倍数和因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举了生活中的兄弟关系,母女关系的例子关心学生明白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二)探究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从例1中得出:12是3的倍数,又把学生举的一个3的倍数的例子有目的地写在黑板上结合起来看,引导学生说出3的倍数还有哪些。

学生在举例子时说出来的数是无序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摸索如何样才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条理地找出3的倍数,促使学生去关注思想方法,并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感受有序的思想方法。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因数和倍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因数和倍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因数和倍数第一节:理解并计算因数1. 学习目标1.能够理解因数的概念。

2.能够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3.能够用因数求得一个数的倍数。

2.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因数的概念,如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

2.教学难点:用因数求得一个数的倍数。

3. 教学步骤a. 导入新知老师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因数的概念。

例如:一个校园里有几棵树,可以让学生算出每一棵树有多少枝树叶。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每一棵树的枝叶数就是该树的因数,而总共的树枝叶数就是这个校园的总和。

b. 学习新知1.定义:能够整除给定的数的数为这个数的因数。

2.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找出一个数能够被几个数整除,这些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例如:6的因数有1、2、3、6。

3.用因数求得一个数的倍数:根据有关公式,一个数的倍数就是这个数乘以一个自然数。

例如:3的倍数有3、6、9、12等。

其中3乘以1等于3,3乘以2等于6,以此类推。

c. 深化学习老师可以让学生互相出题,来让学生深化对于因数和倍数的理解。

例如:学生A出一道题为10的所有因数是什么,学生B则要回答10的所有因数是1、2、5、10等等。

d. 练习测试老师可以出一些小测验来测试学生对于因数和倍数的掌握情况。

例如:给出一个数,让学生计算出这个数的倍数。

e. 拓展应用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如果有一辆汽车,老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辆汽车需要多少加油才能够跑到下一个城市,从而让学生知道用倍数求解距离的方法。

第二节:练习习题集1. 填空练习1.12的一个因数是 4,另一个因数是 ______。

2.8的一个倍数是 16,另一个倍数是 _______。

2. 选择练习1.下列哪个数是7的因数?A. 21B. 10C. 3D. 142.下列哪个数是9的倍数?A. 6B. 18C. 12D. 163. 应用练习1.小明的爸爸跑马拉松比赛,比赛总里程数为42公里,他的爸爸名次排在第四,他需要计算出他的爸爸比整个赛道走的公里数多多少倍?2.小华家的小狗每天会跑2000米,如果一周有七天,那么小狗一周会跑多少米?第三节:学生互动学生们可以进行小组活动,互相交流关于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和理解。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教材第70~72 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的特征。

数学思考: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解决问题:在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培养有序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能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容量很大,对四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为此我依托多媒体互动视频教学系统开展各项活动,力求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地呈现出来;将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这些生成性资源作为下一步教学的素材和基础,这样前后贯通,生成自然,全课环环相扣,一步步走向纵深。

本课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结合我校招标课题“‘活动单’设计及呈现方式创新的研究”,我对“活动单”的设计、实施和呈现方式作了一些变化,以期不拘泥于形式,更灵活地使用活动单,从根本上践行“活动单”导学的理念。

教学过程:一、认识倍数和因数师:数中有很多学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让我们的研究从12 个小正方形开始吧,请同学们拿出活动单,进入活动一。

1.在学生开始汇报时,先将学生的上述表格,通过摄像头剪切入白板中。

根据学生的汇报,在白板上分别拖出对应的图形。

2.师:如果每排摆5 个,行吗?(拖出一排)你是根据摆长方形来说明的,能根据乘法算式说明一下为什么不行吗?(拖出算式)找不到一个自然数和 5 相乘等于12。

数和形联系真紧密!3.师:一共就是这3 种拼法。

现在我们再看看这个题目,问有哪些拼法,如果不动手摆,可以想什么?(哪两个自然数相乘等于12)4.师:这些数字乘起来就能得到12,却找不到一个自然数和5 相乘等于12,看来这些数字与12 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想知道吗?拖出下面一句话。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倍数和因数_苏教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倍数和因数_苏教版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倍数和因数_苏教版倍数和因数1(p70-72)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数所有的因数。

2、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求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水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教学难点:不遗漏不重复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以及各种不同题型的变式教学流程:二次备课流程1:导入新课师:(拿数学课本,手指“数学”)同学们,这是我们的数学书。

“数学”包括了许多有关数的学问。

你们身边有数吗?我想如果请同学们举例的话,说都说不完,因为我们身边的数实在太多了。

数中有很多学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流程2:认识倍数和因数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12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片,前后四人一组摆一摆。

师:要求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每排摆几个?摆几排呢?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出这样一些长方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可以拼成一行,或者是拼成一列,用乘法算式12×1=12表示;也可以拼成2行,每行6个;或者拼成2列,每列6个,用乘法算式6×2=12表示;还可以拼成3行,每行4个;或者拼成3列,每列4个,用乘法算式4×3=12表示。

师:同学们,由乘法算式4×3=12,我们可以说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那根据另外两个乘法算式,同学们会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请同桌相互说一说(学生活动)。

师:12×1=12,12是1的倍数,12也是12的倍数,12和1都是12的因数;6×2=12,12是6的倍数,12也是2的倍数,6和2都是12的因数。

苏教版四下《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下《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下《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倍数和因数》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章,主要内容包括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本章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也为后续学习分数、小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但对于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理解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难点: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倍数和因数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体验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如练习题、故事书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卡片、图片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倍数和因数的定义,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两个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并分享各自的成果。

苏教版数学四下《倍数和因数》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下《倍数和因数》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下《倍数和因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能运用倍数和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的组成和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倍数和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运用倍数和因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探究和巩固知识。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如“小明的年龄是8岁,他的朋友年龄是他的年龄的倍数,请问他的朋友可能有多大?”引导学生思考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以及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如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以及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师引导学生,解答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运用倍数和因数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2,最大因数是它本身,请问这个数是什么?”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强调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以及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精品小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因数与倍数练习

精品小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因数与倍数练习
选做:一个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个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家作:补充学生作业中错误率比较高的习题
(1)想想做做4
指名学生说一说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2)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为什么填7的倍数要加省略号,而填6的倍数时不需要?30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多少?最大的是多少?
(3)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为什么有的数上即有○记号,又有□记号?
哪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4)想想做做第7题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哪些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5)想想做做8
指名学生说一说哪几个数比较特殊,为什么?
3.思考题
在连一连时,我们发现8、16、48既是8的倍数,又是48的因数。请大家找一个数,既是40的因数,又是5的倍数,你知道它是几吗?




三、课堂检测,评价反思。(10分钟)
必做:《补》P54:T1、3、5
因数与倍数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第4到8题
共Hale Waihona Puke 课时7课型练习
第几课时
2
三维目标
1.在1到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2.体会探索数的特征的一些方法,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3.体验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难点
按要求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教学资源
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倍数和因数,对如何正确寻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预习设计
关于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我知道:()
举例:()是( )的倍数,( )是()的因数。

2019最新整理-(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倍数和因数 2

2019最新整理-(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倍数和因数 2
2.认定学习目标
板块【一】
根据不同的摆法,我们分别写出了3个不同的乘法算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像这样的算式中的学问(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2分钟)
1.自由读,同桌互相交流,倍数、因数。
2.完成学习菜单:(1)
(1)你能找出多少个3的倍数?
3×1=( )
3×2=( )
3×3=( )
教学重、难点
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资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乘数、除法都已经比较熟悉,都能看一个数写出一些以之为得数的乘法算式。而且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他们已经初步体会到了数学思考的有序性。
学程设计
导航策略
一、认定目标,提示课题。(预设6分钟)
1.交流预习作业
2019最新整理-(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倍数和因数2
三维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菜单(1)
结合学生回答共同小结
指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组织学生交流学习菜单(2)
指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三、分层作业,内化提升。(10分钟)
1.完成想想做做1
根据下面的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
3的倍数有3,6,9,_ ,_,_-……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倍数和因数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倍数和因数1

倍数和因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准确,完整地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2.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3.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掌握,学习找一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方法的掌握。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让学生在活动中清楚什么是倍数和因数。

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归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过程一、导入1.谈话我们学过哪些数?对0、1、2、3、4……都是自然数。

除0以外的自然数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数。

自由发言二、教学倍数和约数的意义1.谈话2.举例3.师生交话什么是倍数和因数呢?板书:1.4×3=122.6×2=124.提问5.谈话6.提问7.归纳8.练习讨论:3.12×1=12算式1中4、3、12的关系,我们可以说:12是4、3的倍数3、4是12的因数你能像刚才那样说说6×2=12中各个数的关系吗?根据12×1=12可以怎样说呢?在4+3=7中我们能说7是4和3的倍数,4和3都是7的因数吗?3×2=6,说6是倍数对吗?为什么?1.倍数和因数都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那个数是倍数,那个数是因数。

2.只有一个自然数是两个自然数的乘积时候才能谈上它们之间具有倍数和因数的关系。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板书:24÷4=6能说24是4、6的倍数,4、6是学生回答:12是6、2的倍数,2、6是12的因数学生自由交谈学生可以争论学生各说自己的理由,讨论后统一。

学生回答提示:24的因数吗?你是怎样想的?4×6=24这样你看出来了吗?三、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1.提问2.提问3.提问4.归纳你知道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说说可以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板书:3×1=33×2=63×3=9……3的倍数有3、6、9、12……能写完吗?为什么?谁能总结一下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与1、2、3……相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圆圈圈出5的倍数,用三角圈出2的倍数,用方框圈出3的倍数。
你是怎样圈出5的倍数的,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成练习
学生讨论
三、第3题
1.读题
2.提问
3.谈话
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条件和问题?
想一想,要想能正好装完,需要满足什么要求?
怎样可以知道2、3、5是不是75的因数?
怎样找出6的倍数?
先在表格里圈出6的倍数,再判断6的倍数都是2的倍数吗?也都是3的倍数吗?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六、全课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练习了哪些数学知识?掌握了哪些数学方法?
倍数和因数综合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活动,让学生深入掌握倍数和因数的概念,进一步认识2、5、3的倍数的特征。
2.能较快地按要求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并能按要求组成合适的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倍数和因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按要求组成2、5、3的倍数。
设计理念:通过不断变幻练习的形式,提高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的理解,以及学生对2、5、3的倍数的特征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第1题
1.谈话
2.提问
3.练习
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倍数和因数,能举例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一个数的倍数有多少个?最小的倍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因数呢?
完成书上第1题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练习并回答
二、第2题
1.提问
2.练习
3.提问
通常我们是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
方法一:用除法
方法二:根据2、3、5的倍数的特征
方法三:写出75的所有因数,和2、3、5对照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
学生讨论后回答
四、第4题
1.提问
2.练习
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要满足什么要求?在方框里填一填。
独立完成第(2)(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操作
学生练习后交流方法
五、第5题
1.提问
2.操作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