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辅导:态度与品德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归纳(101)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归纳(101)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归纳(10.1)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归纳(10.1)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一)态度的实质学习态度的实质,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态度。

从行为特征来看,态度往往表现为趋向与回避、喜爱与厌恶、接受与排斥等,但态度并不是实际反应本身,它是一种在特殊情境下以特定方式反应的内部准备状态。

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对于该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态度经常表现为趋避、喜恶等,这些倾向性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又不是一一对应的。

如某教师虽然对调皮的学生有排斥、回避的倾向,但不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二)态度的结构态度的结构比较复杂,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1.态度的认知成分这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不同的,某些人的态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的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由于情感冲动;有些态度可能基于正确的观念和信念,而有些态度可能基于错误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这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研究表明,态度发生变化,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不同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尽相同,有的态度理智成分较多,有的态度却是非理智的、情绪化的。

3.态度的行为成分这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即行为的准备状态而非实际的行为。

教育心理学: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只有涉及社会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 能称为品德;
2、价值(行为规范)的内化程度不同 态度经历五级水平的变化发展,即 接受 反应 评价 组织 性格化
当价值标准经过组织成为个人性格系统中的稳定 态度时,才能称为品德。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特点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例: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一个对偶故事。
1、家庭教育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集体的影响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一、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规定 4、角色扮演 5、价值辨析 6、小组道德讨论 7、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二、品德不良的转化
品德不良:是指个体具有的、不符合道德 要求的品质,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的行 为或出现道德过错。
6
普遍原则的 定向阶段
道德判断是以个人的良心和人类 普遍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为基 础,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和言行一致性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使中学生的道德行为
更有原则性、自觉性; 2、自我意识增强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
效的前提; 3、道德行为习惯进一步巩固,逐渐形成与道德伦
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行为习惯;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
结构的组成部分。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1)在道德认知上既有原则性、概括性,又常常
受其感性经验影响; (2)在道德情感上强烈、丰富,又容易产生冲动; (3)在道德行动上有一定的目的,但在具体实施

二 3 习俗水平 (9-15岁)
好孩子定向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

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识是
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而且年龄 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全 对应。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 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 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 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 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例1: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水平分为 ______、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让学生提出所要达 到的态度目标。
(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 执行计划的任务。
(6)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7)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 和稳定化。
如果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鼓励学生从第(4)步开 始,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
惩罚是为了消除学生不良行为再发生的可能。从抑制不良 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 与品德形成的。
(1)改变不良行为,惩罚是有必要的。
(2)惩罚的两种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 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 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活动。
(3)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否则损害学生自尊,或 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攻击行为。
例2: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中学生处在 道德发展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水平 答案:B
二、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动荡,到高中趋向成熟。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在态度学习的研究方面,美国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 论非常闻名。班杜拉认为,个人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 而获得一定的态度的。

考研教育心理学笔记之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_毙考题

考研教育心理学笔记之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_毙考题

考研教育心理学笔记之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评价目标:1、识记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结构2、理解皮亚杰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3、结合实例说明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应用有效方法来促进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1、态度的实质1) 概念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 定义的理解:A、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B、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C、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2、态度的结构1)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在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1、品德的实质1) 品德的概念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 品德的理解①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不是先天禀赋,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地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③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1)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份。

2)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三种:①直觉的道德情感②想象的道德情感③伦理的道德情感3)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简述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主要内容

简述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主要内容

简述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主要内容童年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态度和品德的最早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孩子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形成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和价值观念。

家庭是孩子接受社会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

父母的爱护和关爱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而父母的严厉和规范行为则会影响孩子的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能力。

此外,童年时期的朋友关系、学校教育等也对一个人的态度和品德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与同龄人的交往和学校教育,孩子学会了合作、友善和尊重他人,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品德和态度。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态度和品德的第二个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面临着身心发育、社会适应等多方面问题,他们需要逐渐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青少年时期的人际关系更加复杂,他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独立思考和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们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和社会风气,学会辨别是非,坚定自己的信念。

青少年时期的朋友关系、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都对一个人的态度和品德有着深远的影响。

青少年时期的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

成年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态度和品德的最后阶段。

在这个阶段,一个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

成年阶段的人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们需要更加坚定地贯彻自己的信念和理念。

在这个阶段,一个人的态度和品德已经初步形成,他们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品德和态度,为社会、家庭和自己创造更为美好的人生。

成年阶段的人需要注重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学会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

总的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童年阶段、青少年阶段和成年阶段都对一个人的态度和品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塑造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态度与品德学习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态度与品德学习

态度是学习的结果。
A
8
(二)态度的构成: 一般来说态度包括以下的三个成分: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
态度受到情感、认知和行为倾向各成分之间关系的影响。
要了解一个学生的态度可以分别考察态度的三个成分也可 以同时考察这三个成分。
态度中的行为倾向成分可以独立于其他两个成分,这一点
对教学设计非常重要。
5 三 后习俗道德期
(20岁以上)
6
社会法制取向 普遍伦理取向
了解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而经大众 同意所建立的。只要大众共识,社会规 范是可以改变的。
2、举例说明态度与品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用实例说明品德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对品 德培养的意义;
4、通过实例说明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在 品德教育中的运用。
A
6
前面我们讨论了______和______的学习。 本章将要讨论_____的学习。 根据统计,我国教育学将情感领域的学习 称为_____,而加涅则称为______。 本章先从心理学角度来阐明___与___的性质 及其关系,然后介绍几种有关品德发展与品 德学习的理论及其教育含义,最后根据班杜 拉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说明态度和品德学习的 过程和条件。
2
避罚服从取向 相对功力取向
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 权威,旨在逃避惩罚。 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来判 断行为的好坏。
3 二 习俗道德期
(10~20岁)
4
寻求认可取向 遵守法规取向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 就认为是对的。 遵守社会法规,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 是不能改变的。
1、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2、涉及的范畴有别 找一到两节关于品德的经文。5分钟时间。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历年真题】下面哪部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意志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

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复习要点】一、态度1、定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实质:①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态度经常表现为趋避、喜恶等,这些倾向性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又不是一一对应的。

如某教师虽然对调皮的学生有排斥、回避的倾向,但不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②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

③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3、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二、品德1、定义: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实质:①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如果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③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3、心理结构:①道德认识--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②道德情感--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感;③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技能、习惯)。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相同点实质相同: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态度与品德态度与品德的含义及结构(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1、定义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注意:第一,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如讨厌捣乱的学生。

第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任务;如学生爱护公物。

第三,通过学习形成的,非天生。

态度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

2、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对人或物的认识。

如喜欢美女,某门课程情感成分(核心成分):伴随认知产生的情感成分。

如对美女、课程的喜爱行为成分:行为的倾向。

见到美女会朝美女靠近,对喜欢的课程不断的学习(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1、品德的实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区分道德和品德:道德是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指社会道德规范如法律、行为准则和学生守则。

品德是一个人内心的品质,是一个人心理方面的特诊,是心理学研究对象。

2、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品德结构的核心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情感如对忠臣的崇拜,对佞臣的讨厌道德意志能否坚持、抵御诱惑道德行为与道德有关的行为衡量道德品质的标志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客观、简答)※(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偶故事法阶段:无律水平(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5岁以前他律水平(权威阶段):5-8岁,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对错,不关心动机如打碎15个杯子的错误严重,打碎一个杯子的错误不严重自律水平:9-11岁可逆阶段(平等阶段):一定程度的自律规则是共同约定的,可修改;考虑到行为动机进行评判如见到老人认为大家平等,没必要让座。

公正阶段:自律以公道、公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更多从动机判断行为更多考虑老人的特殊,认为让座是平等的。

口诀:前权可公(钱权可攻)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

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1、前习俗水平(9岁前)第一,服从与惩罚阶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精粹:第10章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精粹:第10章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
①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②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③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4.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5.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核心考点精粹:第十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2.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6.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的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辽宁教师考试: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常见考点: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辽宁教师考试: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常见考点: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态度: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实质: ①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②态度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③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2.态度的结构:(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情感成分,指伴随着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各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3.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实质:①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②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③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④具有相对稳定性;⑤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4.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①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②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

(3)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5.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1)直觉式道德情感;(2)想象式道德情感;(3)伦理式道德情感。

6.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1)皮亚杰的道德推理发展阶段理论;(2)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发展阶段论;(3)尤尼斯的道德实践活动理论。

7.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10岁以前,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2)10岁以后,判断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8.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

第八章 态度与品德

第八章  态度与品德

基于儿童和成人对这类道德困境的反应, 基于儿童和成人对这类道德困境的反应, 科尔伯格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 了六个阶段。 了六个阶段。他将这些阶段划分为三种 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 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 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三)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
吉利根发现,被试除了有以“公正” 吉利根发现,被试除了有以“公正”为 道德取向这一类反应外,还有以“关怀” 道德取向这一类反应外,还有以“关怀” 为取向的另一类反应。 为取向的另一类反应。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取向理论,在一定程 度上揭示了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 度上揭示了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
(二)品德的构成
1. 道德认识 2. 道德情感 3. 道德意志 4. 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
集体研讨:
你怎样“知善行善” 你怎样“知善行善”、“知 善不行善” 知善行恶” 善不行善”、“知善行恶” 与“不知善行善”的现象 不知善行善”

集体研讨:
品德是通过在学校教育中获 得的吗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二、导致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 的两类学习
(一)观察学习 他把观察学习分成四个生成过程 4. 动机过程
(二)亲历学习
班杜拉把通过反应结果获得的学习成为 亲历学习。它也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 亲历学习。它也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 可以被看作是观察学习的一个特例。 可以被看作是观察学习的一个特例。
第八章 态度与品德学习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性质
一、态度的性质 (一)态度的定义 心理学一般把态度定义为: 心理学一般把态度定义为:个体对自己 和对外部世界的客体、 和对外部世界的客体、人、情境或任何 其他抽象观念或政策等的喜爱或讨厌的 评价性反应。 评价性反应。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7态度和品德8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7态度和品德8
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
• 态度与品德的定义 • 教育心理学在态度与品德中的作用 •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 态度与品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 态度与品德教育的挑战与展望
01
态度与品德的定义
态度的定义与构成
定义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 念、情境)的认知和情感倾向, 它影响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 行为反应。
深入实践研究
建议对态度与品德教育的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总 结优秀教育经验,为德育教育提供更多有益的参 考。
关注个体差异
建议在德育教育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 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提高德育 教育的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未来态度与品德教育将更加注重家校合作,通过家长、学校和社会 共同参与,形成全方位的德育教育体系。
科技手段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德育教育将更加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 实、人工智能等,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对态度与品德教育研究的建议
1 2 3
加强跨学科研究
建议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对 态度与品德教育进行研究,以更全面地了解其内 在机制和影响因素。
对事物的积极情感。
行为强化
通过奖励、鼓励等方式,强化学 生的积极行为,促使学生形成良
好的态度习惯。
品德教育的策略
榜样示范
通过优秀人物、先进事迹等榜样示范,引导学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情境教育
通过模拟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 中体验和感悟品德的重要性。
价值引导
通过教育、宣传和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和道德观,增强学生的道德意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对学 生品德的培养,使得学生在面对道德抉择时缺乏正确的价 值观引导。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辅导:态度与品德学习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辅导:态度与品德学习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辅导:态度与品德学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有别于一般的知识、技能与策略的学习。

它不但涉及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还涉及愿不愿意的问题。

所以,其学习过程更为复杂一些。

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一)依从这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理解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在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绝大部分人一致的行为。

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

被迫的服从也叫顺从,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理解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此时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理解,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压力(如奖惩),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依从则可能得到安全,否则将受到惩罚。

能够说,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

因为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个体能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行为方式,逐渐获得做出某些行为的必要性的理解与体验,从而使态度与品德的学习逐步向深入发展。

(二)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主体虽然对道德行为规范本身仍缺乏清楚而深刻的理解与体验,但因为对榜样的仰慕,在行为上就试图与榜样一致。

认同的愿望越强烈,对榜样的模仿就越主动,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等都影响着认同。

(三)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辅导:态度与品德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学习态度的实质,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态度。

从行为特征来看,态度往
往表现为趋向与回避、喜爱与厌恶、接受与排斥等,但态度并不是实
际反应本身,它是一种在特殊情境下以特定方式反应的内部准备状态。

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
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对于该定义,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态度经常表
现为趋避、喜恶等,这些倾向性能够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又不是
一一对应的。

如某教师虽然对调皮的学生有排斥、回避的倾向,但不
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第二,态度不同于水平,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水平决定个体能否
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
定行为的选择。

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水平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
定的。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二)态度的结构
态度的结构比较复杂,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1.态度的认知成分
这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点和信念。

对于某一
对象来说,不同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不同的,某些人的态
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的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因为情感
冲动;有些态度可能基于准确的观点和信念,而有些态度可能基于错误
的观点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
这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研究表明,态度发生变化,情感也会发生相对应的变化。

不同态
度的情感成分不尽相同,有的态度理智成分较多,有的态度却是非理
智的、情绪化的。

3.态度的行为成分
这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即行为的准备状态而
非实际的行为。

如“想去公园玩”、“想去踢足球”等就属于行为的
倾向,这种倾向并不是实际的行为,但有可能导致相对应行为的出现。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
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
倾向。

理解品德这个定义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
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它不是个体的先天禀赋,而是通过
后天学习形成的。

第二,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仅仅此一时彼一时的偶然表现,
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
德的形成。

第三,品德是在道德观点的控制下,实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
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理解与行为的统一。

如果没
有形成道德观点或道德理解,即使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也不能
说是有品德的。

反之亦然。

饲如,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即使可能不符合社会规范,但也不能说是不道德的。

虽然品德离不开道德,但是品德与道德也是有区别的。

具体表现为:
第一,二者的来源不同。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其来源是社会需要;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其来源是个体需要。

第二,二者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道德是对社会关系的理性反映,品德是对个体道德需要与道德要求的关系反映。

第三,二者的表现方式不同。

道德一经确立就会以文字、传统、舆论等形式实行表现,品德则是以个人信念、理想、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等方式实行表现。

第四,二者发挥的作用不同。

道德将对整个社会中的群体关系实行调节和控制,品德只对个体的行为起调节作用。

第五,二者所属范畴不同。

道德是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范畴,品德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范畴。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理解、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1.道德理解
道德理解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理解。

道德理解的结果是获得相关的道德观点,形成道德信念。

道德理解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道德观点、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道德理解。

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理解,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了相关的道德观点。

当理解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水准,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只有道德观点而无道德信念时,就经常会发生诸如明知故犯之类的错误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