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将“拐”向何处—从报业“拐点论”中浅析中国…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7c161c6f524ccbff021843c.png)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一、我国报纸发展的现状我国报业已成为目前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最明显的表现为报纸的总数在不断增加,且席卷我国大部分区域。
即便竞争如此激烈,但新报纸的出炉速度仍然不减,报纸传媒这块蛋糕被瓜分得越来越彻底。
最近20年来,报纸数量持续增长,而报纸结构也在随之调整,并逐渐发展成熟,这种成熟和完善不仅表现在报纸总数的递增上,还表现在报纸品种不断丰富,且受影响的省份、地区更为广泛。
报纸传媒现状从广义来说可以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总数持续增长。
截止到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二是品种丰富。
报纸品种丰富首先表现在除普通日报外,增加了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刊。
其次表现在出现了党报、都市报和专业报分割市场的状态;三是影响区域广泛。
目前,报业已延伸至全国区域范围内,并且以省级和地、市级为发展重点。
从狭义来说,我国报纸传媒已形成合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格局,我国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报业布局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以党报为核心的报业结构形成我国报纸的结构经过历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都市类、专业类及其他类别报纸共同发展的结构。
(1)党报地位巩固党报根据等级不同,可以分为类:第一类为全国性党报,如《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等,这类党报以报道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件和时事新闻为主要目的;第二类为省级党报,如《湖南日报》、做精、做深、做大为主要目的。
在内容上,专业报不仅对新近发生的该领域的新事件、新情况进行报道,更重要的是探究现象背后的深层本质和规律性,因此在分析和解释上,表现出综合性报纸所没有的透彻性和思辩性,并且推出大量大篇幅的解释性报道、深度报道和调查性报道,加强报道力度,在编辑上,简洁大方而又具有大气,让报纸看起来更为赏心悦目。
而以上这些,都成为与党报和都市报竞争的优势。
一般来说,专业报的运作周期较长,一般为周报,因此在时效性方面还是有些薄弱的。
2005年成为中国报业的_拐点_
![2005年成为中国报业的_拐点_](https://img.taocdn.com/s3/m/dd6ff1064a7302768e9939a6.png)
经济参考报/2006年/4月/13日/第001版2005年成为中国报业的“拐点”平面媒体广告出现惊人下滑,新兴媒体瓜分媒体市场一杯羹记者曹滢方烨本报讯刚刚出炉的《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称: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达到了3205亿元,比上年上升了11.9%。
报告还援引一些业内人士的观点认为,2005年成为中国报业的“拐点”,“报纸陷入了一场经营危机”。
这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联合推出的报告是中国传媒业的年度蓝皮书。
蓝皮书在传媒产业市场进行细分时指出,2005年图书出版占据传媒市场的最大份额,约为36%;电视广告市场份额位居其次,占了12.4%的比重;排行第三的是手机短信,占9.5%;以下分别是广告公司、期刊发行和报纸发行。
蓝皮书主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介绍,近年来,传媒产业一直以比GDP增速快1倍的速度在发展,到2005年势头略有减弱。
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一些现象值得深思。
首先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包括报纸和期刊在内的平面媒体广告在2005年出现了惊人的下滑,平均跌幅达到15%以上。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介管理研究所抽样统计显示,国内报业集团今年上半年营业额大幅度下滑,广告实际收入大多下跌10%至30%,跌幅在40%的也不在少数。
报纸广告在传媒业所占市场份额从过去的位居前列下降到了第6位。
在报纸广告低增长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出新的商业模式,瓜分了媒体市场一杯羹。
蓝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手机短信增长迅速,比2004年的217亿元增长了40%多;而交互网络电视(IPTV)、数字电视、博客等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在刷新人们的媒体接触习惯的同时,也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
另外,中国政府对传媒业的管理在2005年也有一些至关重要的举动。
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政策,一方面通过行业自律、成立相关组织、出台相关政策来规范传媒业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另一方面,国家对传媒产业的投资有收紧的趋势,“总的来说是正在走向规范化。
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
![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https://img.taocdn.com/s3/m/2941ab162af90242a895e58e.png)
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改革发展中的报纸出版业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推进,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制定和实施,我国的报纸出版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统领全局,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得到了社会和公众的好评,提升了报纸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2004年,我国报业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逐步确立,进一步深化改革,加速建立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报纸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探索市场机制在报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报纸出版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使我国报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一部分:报纸出版业的基本格局我国现有报纸的总量、结构和布局,反映着我国报纸出版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国家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原则对报纸出版业进行宏观调控,逐步形成了报纸总量适度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布局日趋合理的基本格局,为我国报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截止到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
其中,中央级报纸218种,占我国报纸总量的11.3%;省级报纸806种,占总量的41.8%;地市级报纸848种,占总量的44%;县市级报纸54种,占总量的2.8%。
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出版报纸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共出版100种报纸;出版报纸最少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共出版15种报纸。
我国报纸的结构经过历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党报为龙头、各门类报纸共同发展的局面。
2005年,全国出版各级党报438种,党报成为我国为数最多的单一品种报纸;出版晚报都市类报纸285种(其中晚报153,都市报132种),在全国报纸结构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党报;出版生活服务类报纸245种,其中广播电视报仍占有51%的比重;出版行业、专业及其他各类报纸958种,在20个细分子类别中,数量最多的是企业报,占这类报纸总量的16.9%。
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23
![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23](https://img.taocdn.com/s3/m/ac4238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a.png)
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23引言中国报业作为新闻传媒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报告旨在分析中国报业在2023年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针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建议。
报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传统报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但与此同时,新闻行业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
以下是中国报业发展现状的一些关键点:1.数字化转型:报业开始转向数字化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数字媒体平台和APP,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新闻内容和交互方式。
2.多元化内容:报业注重提供深度分析报道,以及丰富的特别报导和专题报道。
同时,为了吸引不同年龄和兴趣群体的读者,报业也开始涉足娱乐、体育等领域。
3.深化改革:许多报纸进行了结构重组和组织改革,提高了新闻质量和效率。
同时,一些传统报业也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报业发展趋势在未来几年,中国报业将继续面临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将影响报业发展的一些趋势:1.移动阅读: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阅读将成为主流。
报业应该加强移动端内容的开发,优化用户体验,提升移动阅读的质量和便利性。
2.用户需求个性化:随着社交媒体和推荐算法的发展,用户对新闻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
报业应该根据用户兴趣和阅读习惯提供定制化的新闻服务。
3.人工智能技术:报业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提高新闻采编和推送的效率和准确性。
4.数据新闻:数据新闻是一种新兴的报道形式,以数据分析为基础。
报业可以加强数据新闻团队建设,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故事,提供更有洞察力的报道。
建议与展望为了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报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数字化转型:报业应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自身在新媒体领域的竞争力。
投入更多资源开发创新的移动互联网产品,拓展读者群体。
2.优化核心业务:记者报道能力是报业的核心竞争力,报业应加大对记者培训的投入,提高报道质量和深度。
3.加强品牌建设:建设强大的品牌能够赢得读者的信任和粘性。
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doc 24页)
![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doc 24页)](https://img.taocdn.com/s3/m/241f80bf856a561252d36f8b.png)
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
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
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
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
报业发展现状
![报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a11c5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1.png)
报业发展现状
报业发展现状一直受到数字媒体的冲击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纸质报纸面临着社交媒体、新闻应用和在线平台等竞争者的威胁。
报业发展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纸质报纸的销量持续下降。
由于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电子设备获取新闻,纸质报纸订阅和销售额逐年下降。
许多报纸不得不裁员、缩减版面或停刊。
其次,广告收入不断减少。
随着广告主越来越倾向于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投放广告,传统报纸的广告收入急剧下降。
对于很多报社来说,广告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减少的广告收入导致了财政压力。
再次,新闻内容的免费化。
在互联网时代,很多新闻媒体选择提供免费新闻,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用户。
然而,免费新闻模式难以维持,无法覆盖新闻制作和报道的成本,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报业的危机。
最后,新兴媒体技术的影响。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
这种便利性和即时性使得人们对传统报纸的需求和使用降低。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许多报纸和新闻机构开始积极转型。
一些
报纸推出电子版,开设新闻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以扩大读者群。
同时,他们还通过与社交媒体平台合作,增加新闻内容的传播渠道。
此外,一些报纸还将重点转向深度报道和分析,以增加新闻的
价值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报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有转型和创新的机遇。
通过积极应对数字媒体的影响,报业有可能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并为读者提供更质量更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服务。
报纸发展的新趋势论文
![报纸发展的新趋势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d96b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b.png)
报纸发展的新趋势论文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改变,从读报纸转向了网上浏览新闻。
这也给报纸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报纸行业已经慢慢失去了它在社会中的地位。
事实上,报纸行业还有很多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重点探讨报纸发展的新趋势。
一、定位更加精准化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变化,报纸也需要对自己的定位进行重新规划。
在过去,报纸更多地偏向于广大群众的新闻需求,但是现在,报纸需要对不同人的需求进行更精准和细致的分析,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需求。
例如,社会精英需要更多的深度报道和专业分析,而年轻人则更喜欢轻松有趣的内容。
二、品牌价值的提升报纸不仅仅是一种媒介工具,它也是一种品牌,拥有自己的价值和影响力。
报纸的品牌形象对于吸引读者和赢得市场非常关键。
而品牌形象的提升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和人力,包括改善版面、提高质量、增加专栏、招聘优秀新闻人才等。
三、数据新闻渐成主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报纸也开始把数据新闻作为自己的一项新业务。
数据新闻是一种通过数字化技术来获取、整理和分析数据,形成新闻报道的方法。
数据新闻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事实真相,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专业性。
四、多媒体报道的推广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报道也成为了报纸行业的一项新趋势。
多媒体报道可以通过照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将新闻报道呈现得更加直观、生动。
这种方式可以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提高报道的实时性和吸引力。
五、新闻客户端的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新闻客户端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之一。
报纸也开始把新闻客户端作为对传统纸媒的一种补充,通过推出自己的客户端,将新闻信息直接送到用户手中,提高了新闻的传播效率和覆盖范围。
总之,报纸行业也在迎接时代的变化和挑战。
只有不断跟进时代的发展,把握新的发展趋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处于“拐点”上的中国报业现状分析
![处于“拐点”上的中国报业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5e57f2941ea76e58fa04b7.png)
在这场媒体变局 中, 传统报纸 的强势地位从根本上 阵 阵寒 意 。 被动摇 , 市场 蛋 糕 会 越 来 越 小 。报 纸 为 生 存 而进 行 ( 中国报业还处 于简单粗放 型经营、 二) 自发竞
的竞 争将更 加 激烈 , 整合 和转 型也 势 在必 行 。
一
争的阶段
世 界报业 协会 20 05年年 会 上公 布 了最 新 的 “ 世
2 亿 元 , 外媒 体 占 14 5亿 元 。20 上 半年 电 4 户 4. 05年 视 、 台和户外 广告 的增 速分 别 达到 了 1% 、9 电 7 4 %和
广泛 的报纸种类 和最多的报纸 数量 , 却没有 ~张报
纸能 达 到世 界 大报 的水 平 、 没有 一 家 日报 取 得 发 行
“ 都市 报 的冬 天 提 前 来 到 了” 9月 份 又 发 表 了题 为 , 表明 : 内报 业 集 团 20 国 05年 上 半 年 营 业 额 大 幅 下
广 0 0 跌 《 传媒变局 : 报纸的蛋糕缩小 了》 的文章。他提出: 滑 , 告 实 际 收 入 大 都下 跌 1% ~3% , 幅在 中
.8 首 20 年 为“ 05 拐点” 传统报纸停 下了持续 多年 的上升 报 刊 广 告 额 平 均 仅 增 长 了 70 % , 次 低 于 中 国 , 脚 步 , 入抛物 线般 的下 滑 轨道 。 进 GP D 的增幅。 同时 , ” 中国人 民大学传 播媒 介管理研
数字化时代下中国报业的出路
![数字化时代下中国报业的出路](https://img.taocdn.com/s3/m/b83a9e8e84868762caaed54f.png)
数字化时代下中国报业的出路摘要本文通过深入地分析中国传统报业在数字化时代下面临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背景和原因,就如何克服其在当前形势下的困境,充分发挥出其自身所固有的优势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就中国传统报业如何进行数字化嫁接突出重围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数字化中国报业困境出路在新时期下,传统报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尤其在管理体制的改革上尤为深刻,建立了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新模式,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大变革,促进了中国报业的大发展。
然而,在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各种新兴媒体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的格局。
同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报、移动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
我们真正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与此同时,传统的报纸经营和出版模式正面临着各种挑战与问题,如内容较少,结构单一,时效性较差等一系列不足。
面对着传统报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了挽救这种危机,一些学者和报人开始积极的思索解决这种困境的办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提出了例如转企改制、兼并重组、市场化管理等办法。
本文就是在他们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变化了的新情况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为中国报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微薄贡献。
一、中国报业的现状1、中国报纸数量结构中国报业走向市场、从事产业化经营仅仅是近20年来的事,但这20年来的成就举世瞩目。
无论是报纸的种数,还是报纸的发行量,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增长。
中国报业已经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报业强国的行列。
资料显示,中国报纸从1978年的186种发展到1999年的2038种,在这22年时间里,增长了近10倍;总印数从128亿发展到318亿,增长了1.5倍;总印张数从113亿发展到636亿,增长了4.6倍。
1993年以后新增加的报纸,以晚报和生活服务类报纸为主。
站在中国报业的拐点所想到的——对报业印刷厂设备投资的几点建议
![站在中国报业的拐点所想到的——对报业印刷厂设备投资的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22f22b5f121dd36a32d8213.png)
降低 印刷 成本 田忌赛 马取胜之 道的活用
E 报成本是 报社经 营中的关键 活题 . l _ 无论 是 自行印刷
第 二 届 中国 国 际 全印 展 ・ O 6 6月 1 ~1 ZO 年 4 ・上海 7目
一 …… …… …
— —百面 i
展的不平衡使得不 同地 区的 印刷市场 的情 况有差异而不可
一
概 而论 。发 达地 区和 欠发 达地 区 的印刷 需求是 不一 样
的 ,报纸 以及 广告 的印刷数 量 ,质量 、规格要 求也是根 据 其种 类和 内容 大不相 同的 ,因此 只有根 据印刷 的不 同要 求适 时适 当地 导入不 同等 级 , 规格和 技术特 点的 印刷 设备 才是 最合理 的 不考虑 自身 的规模 和需求 盲 目加 大投 资 力度 无疑将会 加大投 资后漫长 的 回收 周期所带来 的压力 而 用较低 的投 入换取合理 的生产 能力 , 无异 于在竞争 中已 经领 先 了对手
在高 端报 纸轮 转 印刷设 备领域 , 口产 品以高速 度 、 进
限 最 大限度地满足 经营需要 。
印厂改革带 来 的是独 立法人和 独立核算 。 立的 , 独 市
场化的经 营 需要 的是 合理 的投 资理念—— 如何让较 低的 投入得 到高额的 回报 。 在这种 情况下 各个 印厂在投 资设
刷设 备档 次 才能 解决 如上 矛盾 。各 报社 印刷厂 也就 在 设备 投入和 设 备选择 上 审慎研 究 力 图 以较 低投 资获 得
更高 效益 。
如何 让投 资见效 更快 呢 7显 然需要 考 虑投 资的性 价 比。 针对市场对 印刷 的需要理性 投资 以大投入 购置昂 要
中国媒体大变局
![中国媒体大变局](https://img.taocdn.com/s3/m/bf4eb00e7cd184254b35355f.png)
中国媒体大变局——报业的未来走势和京华时报的战略选择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中国报业经历20年的高歌猛进之后,目前陷入了一场深刻的经营危机。
以2005年为“拐点”,传统报纸停下了持续多年的上升脚步,进入一个抛物线般的下滑轨道。
广告增长率从持续了20年的高位跌落下来,就是这一趋势的显著标志,同时伴随着的是年轻读者的流失和发行市场的萎缩。
与此同时,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经过十来年的指数性增长,已经接近“临界点”。
未来两三年,网络媒体还将呈现爆炸式发展。
媒体环境和格局将因之发生更大的变化。
在这场媒体变局中,传统报纸的强势地位被从根本上动摇,市场蛋糕会越来越小。
报纸为生存而进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整合和转型也势在必然。
在这样一个历史的交叉点上,如何正确判断当前的形势,清醒预测未来的走势,把握媒体发展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战略调整,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
●2005年:报业的一个“拐点”8月12日,作为“中国传媒海外第一股”的北青传媒发布盈利预警公告。
公告称,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的房地产广告收入下降,中期业绩将受重大不利影响。
公告发布之后,北青传媒股价一路走低,跌破发行价,至最低点13.5港元。
8月26日,北青传媒公布截至6月底的半年业绩,上半年净利润17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630.9万元大降99.7%;营业收入总计3.68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138亿元下跌28.32%。
而据知情者透露,实际情况要比这些数字反映的糟糕得多。
如果不是预先将严重亏损的《第一财经日报》剥离给了报社,北青传媒的经营业绩更是惨不忍睹。
这是北京青年报的一个“拐点”。
两年前我们曾预测,北京青年报经营结构的严重失衡潜伏着危机,一旦房地产广告市场出现大的波动,北青的大厦根基就有动摇的危险。
当时认为这种危机可能会发生在2006年。
出乎人们预料的是,这一天提前来到了。
北京青年报的困境,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受国家政策影响房地产广告收入下滑”。
“拐点”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兼论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契机
![“拐点”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兼论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契机](https://img.taocdn.com/s3/m/73744514650e52ea5518983a.png)
战 略 与 策 略 。北 青 传 媒 于
近 日公 布了 20 年 中 期业 绩报 告 。 告 显 示 , 05 报 上半 年 该公 司
完 成 主 营 收 入 总 额 36 亿 元 , 比 下 降 2 % , 中广 告 收 入 . 8 同 8 其
为23 亿元 , . 3 同比 下降3 .%; 69 销售 毛利仅03 亿 元 , .1 同比锐
降 8 % , 现净 利 润 1万 元 , 比 下 降 9 , 。 2 实 7 同 97 %
其实 , 与北青 传媒 的“ 遭遇 ” 差不 多的 , 还有那些一直被 视 为是 中国最为强 势的报纸媒体 , 广州 日报 》 《 如《 、 深圳特 区报 》 《 、 北京 晚报》 《 、 南方都 市报 》 《 民晚报 》 《 子晚 、新 、扬
一
但可以找到一个适 当的交汇点 , 到双赢。《 做 纽约时报 》《 、朝
指 出,中国传 媒 业面临着
“ 点 ” 观 点 虽 然 有 卡 关 拐 。 日 的 研 究 数 据 做 支 撑 ,但 当
的基本标准。如果找到了影 响报纸公信力的主要因素 , 那么 我们 也就获得了判断强势报纸的标准。
方 法进 行筛选 ,最后剩 下3 方面 、3 个 1 个影 响因素 。它们
是:
声 , 为 传 统 媒 介 ( 其 是 认 尤
报 业 )发 展 的 衰 退 期 来 临
1社会关怀 。 . 这个方面依次包括4 个主要 因素 : ①站在社
会大 众 的立 场 上 ,关 注 最 广 大 民 众 的 利 益 ;② 敢 于 针 砭 时
功 是 一 种 态 度 。 这 话 有 道
理 。 但 要 使 成 功 成 为 一 种
3 . 媒介操守 。 这个方面依次包括3 个主要 因素 : 发布 ①不
报业经济衰退后的重振路径分析
![报业经济衰退后的重振路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f1f01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d.png)
报业经济衰退后的重振路径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报业行业逐渐走向衰退。
面对这一现实,报业企业需要积极寻找重振路径,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本文将从市场萎靡、广告收入下降、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市场萎靡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其面临的市场萎靡是不可避免的。
从传统需求角度来看,新媒体已经开始逐渐取代传统报纸的地位,这意味着报业企业无法依靠传统市场模式获得足够的利润增长。
而且在此过程中,各种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视等的迅速普及,导致报纸阅读量进一步下降。
解决方案:1. 突破传统的市场模式,创新产品,扩展服务领域,增加利润点。
比如,将新闻报道与智能化产品结合,开发智能新闻客户端、新闻挖掘分析工具等产品,扩展新闻服务的宽度和深度,为用户提供更广泛的资讯服务。
2. 坚定走数字化改革之路。
建立一个高品质的数字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创新、个性化的新闻和资讯服务,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增加收入点。
二、广告降低广告是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广告经费是报纸营收的主要来源。
随着广告领域的竞争加剧,并且媒介形态已经多样化,广告创新焦点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了电子媒体。
因此,传统报纸广告从业者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广告收入已经步入下降期。
1. 创新投放形式。
基于传统媒体的优势,采用创新的广告投放方式,例如创意互动广告、品牌挖掘、移动端广告等,以吸引更多的广告投放者。
2. 加强自身品牌效应的提升。
强化自身品牌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通过品牌文化的思考和创新来提高读者口碑和满意度。
让读者和广告主在自己的品牌中获得更高的忠诚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广告赞助商。
三、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如果报纸企业不能适应这一趋势,就难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甚至会逐渐走向衰落。
数字化改革面临着很高的成本和落实难度,但也是报业在面临衰退时的必要路径。
1. 不断优化内容和技术。
在数字化推广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新闻内容的质量、新闻制作的速度和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的优势,提升新闻的浏览度和广泛性。
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
![中国报业的发展方位](https://img.taocdn.com/s3/m/5b51d4260c22590103029d32.png)
中国报业的开展方位在各大中心城市建立起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老牌晚报也加快了改革步伐,得到了新的开展。
在众多中等城市,晚报仍然唯一面向市场、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报纸。
生活效劳类报纸日趋丰富城镇居民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为生活效劳类报纸提供了开展空间。
?精品购物指南?在北京的成功,为后继者树立了样板和赶超的目标。
一些大城市相继拥有了自己的品牌生活效劳类报纸,如上海的?申江效劳导报?、?上海星期三?,天津的?假日100天?,广州的?周末画报?,重庆的?新女报?等,为满足市民的生活和文化需求效劳。
行业专业类报纸努力适应市场变化2004年,行业专业类报纸总体保持良好出版势头。
总的开展态势是:工青妇农等对象类报纸改变模糊定位,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新型财经报纸脱颖而出,北京、上海、广州成为全国性综合财经报纸的中心,地方性综合经济类报纸日渐式微,纷纷向细分的专业经济领域转移;计算机类报纸率先由“媒体中心观〞的传统开展思路向“资源中心观〞转变;行业产业类报纸努力挣脱传统机关报的办报模式,向市场化的行业媒体转型;在行业专业类报纸的其他细分领域,市场定位更加准确,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化步伐日益加快,成为普遍趋势。
4、报纸出版体制改革取得重要成果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根本实现预期目标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两年来,列入中央试点单位的8家报纸出版单位,按照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改革方案要求,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和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完善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的管理体制的实现途径,不断创新运行机制,调整系列报刊结构,整合出版资源,尝试资本运作,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比拟显著的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
试点单位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有:〔1〕继续完善报业集团〔报社〕管理体制。
试点单位根本形成了集团党委会领导下的社委会〔或董事会〕,社委会领导下的编辑委员会和经营管理委员会,在以党委会为最高决策机构的管理体制下,实现了采编系统与经营系统的“两分开〞。
中国报业将“拐”向何处—从报业“拐点论”中浅析中国报业发展走向(一)
![中国报业将“拐”向何处—从报业“拐点论”中浅析中国报业发展走向(一)](https://img.taocdn.com/s3/m/b3ea774e25c52cc58bd6beba.png)
中国报业将“拐”向何处—从报业“拐点论”中浅析中国报业发展走向(一) 摘要:在当今时代,随着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的出现,中国的媒介格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但这同时也让中国传媒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的日益更新和进步,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的传播载体不断涌现,媒介功能不再是传统媒体的专利。
面对新兴媒体的强烈冲击,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开始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疲软。
报纸作为走过近400年的传统报媒又该如何如何应对这种冲击和挑战从而迎来自己的新的发展契机呢?关键词:报纸;报业寒冬论;“拐点”报纸是最早出现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传媒行业中向来以“老大”自居。
我国的报业市场在19世纪70年代逐渐形成,并且很快进入了繁荣的发展阶段,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报业市场一直呈现出高速发展、生机勃勃的局面。
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深入,中国报业在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的阵痛后,也开始以一种积极的竞争姿态走向市场。
而在我国的媒介格局中,报纸、杂志、电视、一向被成为四大媒体,这种格局在中国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然而,互联网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格局,它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也被称作新媒体。
毫无疑问,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不同类型媒介之间竞争关系更加复杂和激烈,这种竞争主要表现在对信息资源、广告资源的争夺上。
在中国的传媒市场中,媒体的的绝大部分创收来源于广告,这对报纸同样也不例外,所以广告形势的好坏往往也就成了评价各个媒体强弱的重要指标。
在这场媒体对资源的争夺战中,报纸的情势并不乐观,中国报业经历20年的繁冗发展之后,却在目前陷入了一场深刻的经营危机。
从一次抽样调查的结果看,全国报业集团2005年上半年营业额大幅下滑,实际收入大都下跌10%~30%,有的甚至到了40%,多家经营状态良好的报业集团和报社出现了亏损。
基于这种情况,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报纸广告经营已经遭遇“寒流”,中国报业的的“寒冬期”已经到来,其实,就在中国报业的发展还是一片繁荣的时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喻国明教授就曾经预测过,中国报业的发展将会出现“拐点”。
报业发展路在何方——关于我国报纸现状及发展的新闻调查
![报业发展路在何方——关于我国报纸现状及发展的新闻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3f3bae8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1.png)
报业发展路在何方——关于我国报纸现状及发展的新闻调查张大天
【期刊名称】《传媒》
【年(卷),期】1999(000)006
【摘要】@@ 在当今社会中,报纸在媒体中处于什么地位呢?rn最近,我们走访了北京市海淀、西城、崇文、宣武、朝阳等区的众多报贩,根据他们提供的情况,北京地区报纸零售市场的大致情形是这样:卖得最好的报纸竟然是电视报.
【总页数】1页(P40)
【作者】张大天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9.2
【相关文献】
1.区域强势报纸将迎来机遇期——从美国报业近年发展看我国报业面临的挑战与机会 [J], 杨晓白
2.区域强势报纸将迎来机遇期——从美国报业近年发展看我国报业面临的挑战与机会 [J], 杨晓白
3.战争与媒介:论战争对报纸发展的影响——以鸦片战争对我国早期报业发展的影响为例 [J], 师刘杰
4.报业发展路在何方──关于我国报纸现状及发展的调查 [J], 张大天
5.报业的信心在哪里——从日本报纸的韧性看我国报业的创新与发展 [J], 胡汉昌;韩炜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报业将“拐”向何处—从报业“拐点论”中浅析中国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报业面临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报纸的销售量下降,广告收入也出现下滑。
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的报业如何应对?它将“拐”向何处?本文以报业“拐点论”为切入点,对中国报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浅析。
1. 报业的拐点
报业的拐点指的是传统报业由繁荣期转向衰退期的临界点。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报业面临着多重困境:报纸销售量下降、读者需求多元化、广告收入转移、新闻速度要求提高等等。
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传统报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在竞争中生存。
2. 中国报业的现状
中国报业在数字化时代下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但与国外相比,中国报
业的现状又略有不同。
首先,中国报业的传统卖点主要是新闻的收集和发布。
由于中国政府的垄断地位以及对新闻机构的严格控制,媒体的信息获取渠道受到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传统报业的传播优势。
其次,中国的传统报业在乡村和农村地区仍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对于许多基层群众来说,报纸是他们了解国内外的重要渠道,传统报业在乡土氛围与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尽管如此,中国报业也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要。
3. 报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面对互联网的崛起和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的报业不得不尝试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数字化转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网络新闻与手持设备
传统报业应该加强对网络新闻的使用,借助新技术将新闻实时传递给读者。
同时,传统报纸也应该充分利用手持设备,推出合适的应用程序,允许用户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阅读新闻。
3.2 数据新闻和可视化报导
传统报业应该注重数据新闻的报道,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手段,为读者呈现
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的报道。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新闻的可信度,也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3.3 用户个性化推荐和定制化服务
传统报业可以通过用户的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推荐和定制化服务。
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加用户粘性,提升用户体验。
3.4 融合传媒与跨界合作
传统报业需要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实现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
例如与电视台合作制作新闻节目、与电商平台合作增加广告收入等。
4. 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多元化和融合化。
首先,报业应该积极发展数字化的新媒体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新闻内容和形式,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其次,传统报业应该加大对原创新闻的投入,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以此来吸引和保持读者。
最后,传统报业还应该寻求与其他行业的合作,融合传媒资源,创新商业模式。
结论
中国报业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但也有机会迎接更广阔的市场。
通过总结报业“拐点论”以及分析中国报业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是必然趋势。
只有积极应对挑战,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中国的报业才能够在数字化时代中继续发展壮大。